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通信世界是否核心期刊

通信世界是否核心期刊

发布时间:

通信世界是否核心期刊

一、期刊据说国内通信领域四大期刊为《通信世界》、《电信科学》、《电信技术》、《通信学报》,而且收的收版面费+审稿费。另外还有《互联网天地》与《邮电设计技术》,前者虽然叫互联网,但是投稿的内容大部分是通信的,后者是找了很久唯一找到不用版面费的期刊,可以免费投稿。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

核心期刊可以很容易查到,但是否需要审稿费就不太清楚了像:中国科学、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都是的比较行的话就采{}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ff42efa92122f0c19e220218.html{}

可以找我 我是在校人士,对这方面熟悉 需要你可找我~诚信做人!实名认证!

通讯世界是核心期刊吗

核心期刊可以很容易查到,但是否需要审稿费就不太清楚了像:中国科学、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都是的比较行的话就采{}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ff42efa92122f0c19e220218.html{}

我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目前用过的跟本专业相关的软件有: Win-TC,Microsoft Visual C++ 6.0:主要是C语言等编程 Keil uVision2(还有新版本3):单片机编程 Quartus :Verilog HDL硬件语言编程和系统设计 MATLAB:强大的数学软件,本专业主要学习用matlab语言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EWB(最新版本已改名为multisim):进行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混合仿真,我们用它设计过数字钟! Protel:主要用于电路设计! JDK 和NetBeans 捆绑 :Java编程 暂时就这些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包括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与技术两项内容,学习内容涉及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三大知识板块,其培养方向有些院校涉及三个方向,如无线通讯、图像传输与处理、信息电子技术等,有的院校则涵盖两个专业方向,如通信与电子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 学习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原理、电磁理论,天线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单片机、信号与系统分析、ARM嵌入式系统等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我也是这个专业毕业的 以前在大学主要课程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EDA、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路、电路分析、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智能仪器、计算机通信网等 上面的每一门都很重要,学精通了一门就够你爽的,当然大部分人都学的一般。 搞这行的关键看的是实际动手能力,我建议你多动手。 加油吧。学好系里的每一门课程都重要。千万不要觉得有得是选修课无所谓。

电路基础必须学好啊,模电数电,最好自己参加个比赛,然后你就成长啦

首先要符合公务员招考公告中列出的条件,基本就是年龄、政治面貌、学历(可能会有籍贯)等比较笼统的。第二,要符合职位表中各个职位的具体要求,诸如学历学位、专业、工作经验等。 你可以在专业这里筛选,工科、理工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不限,都可以,再符合其他条件就可以报名。如果不确定,拨打招考单位电话咨询。

这个专业所学很宽泛,可考研的方向不少,可以是通信方向,也可以微电子,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等等方向,你可以多了解下。因为各个学校考研要求的专业课是基本不一样的,哪怕科目一样,侧重也有所不同。有考数电模电的,有考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的,有考通信原理的,也有考电磁场的。多做了解吧,看你中意哪个学校了

10003 清华大学 1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3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4 10286 东南大学 5 10004 北方交通大学 6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7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8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9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1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2 10335 浙江大学 13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4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15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1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8 10732 兰州铁道学院 19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20 10183 吉林大学 21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22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周~20周。 主要专业实验: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核心期刊有208种,如下: 移动信息 (2009-04-01) 数码摄影 (2009-04-01) 卫星与网络 (2009-04-01) 中国雷达 (2009-04-01) 广播电视信息(下半月刊) (2009-04-01) 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 (2009-04-01) 中兴通讯技术(英文版) (2009-04-01) 中国数字电视 (2009-04-01) 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 (2009-04-01) 数字世界 (2009-04-01) 数码先锋 (2009-04-01) 科普研究 (2009-04-01) 家庭影院技术 (2009-04-01) 集成电路应用 (2009-04-01) 电子制作 (2009-04-01) 电子设计技术 (2009-04-01) 电子测试 (2009-04-01) 电子测量技术 (2009-04-01) 大众数码 (2009-04-01) 中国邮政 (2009-04-01) 半导体信息 (2009-04-01) 半导体行业 (2009-04-01) 半导体杂志 (2009-04-01)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9-04-01) 变频器世界 (2009-04-01)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0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9-04-01) 当代通信 (2009-04-01) 电力电子 (2009-04-01)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04-01) 电声技术 (2009-04-01) 电视工程 (2009-04-01) 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 (2009-04-01)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9-04-01) 电信技术 (2009-04-01) 电信建设 (2009-04-01) 电信快报 (2009-04-01) 电信网技术 (2009-04-01) 电讯技术 (2009-04-01)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9-04-01)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9-04-01) 电子产品世界 (2009-04-01) 电子对抗 (2009-04-01) 电子工程师 (2009-04-01)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9-04-01) 电子工艺技术 (2009-04-01) 电子机械工程 (2009-04-01) 电子技术 (2009-04-01) 电子科技 (2009-04-01) 电子科技文摘 (2009-04-01) 电子器件 (2009-04-01) 电子设计应用 (2009-04-01) 电子世界 (2009-04-01) 电子显微学报 (2009-04-01) 电子与封装 (2009-04-01) 电子与自动化 (2009-04-01)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9-04-01) 电子质量 (2009-04-01) 烽火科技报 (2009-04-01) 覆铜板资讯 (2009-04-01) 光电技术应用 (2009-04-01) 光电子技术 (2009-04-01)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09-04-01) 光机电信息 (2009-04-01)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9-04-01)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9-04-01) 光子技术 (2009-04-01) 广播电视信息 (2009-04-01) 广东通信技术 (2009-04-01) 广西通信技术 (2009-04-0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4-01)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9-04-01) 电子设计工程 (2009-04-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4-01) 航天电子对抗 (2009-04-01) 红外 (2009-04-01)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04-01) 集成电路通讯 (2009-04-01) 舰船电子对抗 (2009-04-01) 江苏通信 (2009-04-01) 江西通信科技 (2009-04-01) 家庭电子 (2009-04-01) 今日电子 (2009-04-01)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04-01) 警察技术 (2009-04-01) 军事通信技术 (2009-04-01) 空间电子技术 (2009-04-01)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9-04-01) 雷达与对抗 (2009-04-01) 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9-04-01)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01) 全球定位系统 (2009-04-01) 山东通信技术 (2009-04-01) 山西电子技术 (2009-04-01)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09-04-01) 实用影音技术 (2009-04-01) 世界电信 (2009-04-01)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9-04-01) 视听技术 (2009-04-01)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09-04-01) 数据通信 (2009-04-01) 数字生活 (2009-04-01) 数字通信 (2009-04-01) 数字通信世界 (2009-04-01) 天津通信技术 (2009-04-01) 通信电源技术 (2009-04-01) 通信对抗 (2009-04-01) 通信管理与技术 (2009-04-01) 通信世界 (2009-04-01) 通信与广播电视 (2009-04-01)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09-04-01) 通讯世界 (2009-04-01) 微电子技术 (2009-04-01) 微纳电子技术 (2009-04-01) 微细加工技术 (2009-04-01)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9-04-01) 无线电工程 (2009-04-01) 无线电技术 (2009-04-01)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9-04-01) 无线通信技术 (2009-04-01)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04-01) 西部广播电视 (2009-04-01) 现代电视技术 (2009-04-01) 现代电信科技 (2009-04-01) 现代电子技术 (2009-04-01) 现代通信 (2009-04-01) 现代显示 (2009-04-01) 现代传输 (2009-04-01)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9-04-01) 信息产业报道 (2009-04-01) 信息记录材料 (2009-04-01) 信息技术 (2009-04-01)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9-04-01)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9-04-01) 信息空间 (2009-04-01) 信息通信 (2009-04-01) 信息网络 (2009-04-01) 信息网络安全 (2009-04-01)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9-04-01) 移动通信 (2009-04-01) 音响技术 (2009-04-01) 印制电路信息 (2009-04-01) 邮电设计技术 (2009-04-01) 有线电视技术 (2009-04-01) 真空电子技术 (2009-04-01) 中兴通讯技术 (2009-04-01) 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2009-04-01)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01) 中国电子科技(英文版) (2009-04-01) 电子科学学刊(英文版) (2009-04-0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 (2009-04-01) 光电子快报(英文版) (2009-04-01) 半导体光子学与技术(英文版) (2009-04-01)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 (2009-04-01)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01)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9-04-01) 中国集成电路 (2009-04-01) 中国无线电 (2009-04-01)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09-04-01) 中国新通信 (2009-04-01) 中国信息界 (2009-04-01) 中国有线电视 (2009-04-01) 艺术科技 (2009-04-01)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9-04-01)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09-04-01) 航空电子技术 (2009-04-01) 舰船电子工程 (2009-04-01) 数字与缩微影像 (2009-04-01) 仪器仪表用户 (2009-04-01) 洗净技术 (2009-04-01) 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通讯(英文版) (2009-04-01)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9-04-01) 红外技术 (2009-04-01)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9-04-01) 微波学报 (2009-04-01) 液晶与显示 (2009-04-01) 光通信技术 (2009-04-01) 通信技术 (2009-04-01) 微电子学 (2009-04-01) 光通信研究 (2009-04-01) 光电工程 (2009-04-01) 电路与系统学报 (2009-04-01)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04-01)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9-04-01)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04-01) 压电与声光 (2009-04-01) 电视技术 (2009-04-01) 电波科学学报 (2009-04-01) 信号处理 (2009-04-01) 现代雷达 (2009-04-01)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09-04-01) 半导体技术 (2009-04-01) 电信科学 (2009-04-01) 激光与红外 (2009-04-01) 半导体光电 (2009-04-01) 半导体光电 (2009-03-31) 应用激光 (2009-03-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3-31) 激光技术 (2009-03-31) 激光杂志 (2009-03-31)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3-31) 光电子.激光 (2009-03-31)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9-03-31) 通信学报 (2009-03-31) 电子学报 (2009-03-31) 量子电子学报 (2009-03-31) 半导体学报 (2009-03-31) 通信企业管理 (2009-03-31)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以及信息安全、光电子技术科学、电信工程及管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属于相近专业。主要区别是学习和培养的侧重点不同。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 本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宽理论厚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包括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与技术两项内容,学习内容涉及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三大知识板块,其培养方向有些院校涉及三个方向,如无线通讯、图像传输与处理、信息电子技术等,有的院校则涵盖两个专业方向,如通信与电子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

是吗,呵呵那挺好啊,你是什么方向的,跟我分享一下啊,起码听听专家的意见。我还真不知道什么好期刊不要钱,要是发表学术论文也不敢随便投啊。晕,审稿费不要钱已经不错了,还想版面费都免啊,那样的期刊级别都不太高了。不过可以给你提供两个,我是通信的,别的不知道了《通信世界》

可以找我 我是在校人士,对这方面熟悉 需要你可找我~诚信做人!实名认证!

运输经理世界是否为核心期刊

现代管理(管理体系)论安全生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产现场,重点是管理的标准化和作业的标准化。因此,公司不断创新现场管理机制规范管理体系,强化重点管理,加强生产作业全过程中对人、机、环境的持续有效监控,保持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的良好状态,做到人人职责清晰、事事标准明确、处处管理规范、时时监控有效。 2004年我公司被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确定为本市创建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试点企业之一,并参加了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的草拟工作,目前我公司已进入自查整改阶段。在创建过程中,对于我们已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企业来说,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这两者之间关系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创建工作对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两者之间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区别 第一、安全质量标准化采取强制原则,而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取自愿原则。 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指企业具有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并通过实施严格管理,使企业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工作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的要求,使企业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广大从业人员对自身安全和文明生产的愿望。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于200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并印发了《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和《机械制造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机械行业企业要按照此标准要求,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要求的重要体现。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通过周而复始地进行PDCA循环,即“计划、行动、监察、改进”活动,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它要求组织在实施管理体系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对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及其损失的目标。组织是否实施该标准,是否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意愿。 第二、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管理标准,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管理方法。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一个标准,它分为基础管理评价、设备设施安全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评价三部分,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台设备设施、每一个作业环境的评价都有明确的量值规定,以此来判定企业是否达到安全质量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旨在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是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列的三大管理体系之一,这种体系是科学的、有效的、可行的,而且与组织的其它活动及整体的管理是相容的。 第三、安全质量标准化有起点要求,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没有起点要求。 安全质量标准化适用于各类机械制造企业,采用千分制考核,分为三个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900分的为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800分的为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600分的为三级。也就是说,考核分不到规定的分值就不能达到相应的安全质量等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用于所有行业,旨在使用一个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绩效,它并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未作出设计管理体系的具体规定,也就是说不管这个企业是事故低发单位,还是事故高发、频发单位,都可以建立体系。 二、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联系 第一、都是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及动态管理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管理从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安全管理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利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科学方法和动态管理,可进一步明确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通过持续改进,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治理和整改,降低职业安全风险,不断改善生产现场作业环境。 安全质量标准化中通过“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以及对重要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从源头上加强了对职业风险的管理,采用动态管理方式,降低了事故事件的发生概率,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第二、都是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我国已建成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对于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标准中所列的考评条款是根据国家和行业法规、标准以及安全健康的有关规定编制的,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就是以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底线,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预测、度量系统的安全性、规范性、科学性的依据,是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条最基本的保障线。 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也是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组织通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等活动的实施确保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并对法律法规遵守情况进行监视检查。这与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精神完全吻合。 第三、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建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它相当于体系运行中的作业指导书,可以为危险源的辨识、运行控制、绩效改进提供方法和手段,它的产生使体系的具体化更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体系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必不可少、相辅相成的手段和管理标准。两者各有侧重,既不能偏废,也不能绝对化,要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来实现安全质量标准,最终达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本质安全的目的。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融合起来,坚持落实管理体系不走样、坚持标准不放松,使公司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构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作者中文名】 马芳;【作者单位】 甘肃陇南供电公司;【文献出处】 国家电网, State Grid,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4期【摘要】 <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体系,主要采用PDCA动态循环管理思想,即通过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等环节及过程,对企业的各项生产和管理活动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检查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不会偏离原有安全管理目标和原则。实施OSHMS对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状况影响分析【作者中文名】 孙庆云; 刘铁民; 樊晶光; 廖海江; 王银生;【作者单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文献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7期【关键词】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绩效; 评估指标; 双对照;【摘要】 为了研究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对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状况的影响,对百余家已实施与未实施OSHMS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在对调研结果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双对照分析的方法,对已通过OSHMS认证的企业在建立OSHMS前后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状况进行对照比较,以及已建立OSHMS与未建立OSHMS的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状况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施OSHMS有利于提高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整体水平,改善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状况,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谈施工企业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作者中文名】 徐崇康; 封峰;【作者单位】 西安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文献出处】 陕西建筑, Shaanxi Architecturel,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期刊荣誉:CJFD收录刊【关键词】 三个系列标准; 管理体系;【摘要】 本文介绍了公司在推行关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个国家系列标准时的四点做法和三点体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整合探讨【作者中文名】 王永刚;【作者英文名】 Wang Yonggang;【作者单位】 胜利油田分公司经理办公室 山东东营;【文献出处】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Technology Supervision in Petroleum Industry,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5期【关键词】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一体化管理体系;【摘要】 讨论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概念、策划、建立和实施过程以及管理体系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研究【作者中文名】 王雪梅;【导师】 许前;【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学科专业名称】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年度】 2006【论文级别】 硕士【网络出版投稿人】 南京理工大学【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6-12-06【关键词】 ISO19001; ISO14001; OHSAS18001; 整合型管理体系; 有效性评价;【中文摘要】 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不断实施国际化标准的认证工作。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成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但是每个管理体系都只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很多共同性。如果单独建立、单独运行、单独实行认证,势必造成很多重复劳动,耗费大量的资源。 因此,作为企业能否将多个管理体系相结合,建立和实施整合型的管理体系是当今企业现代化管理所需探讨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比较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三套标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提出管理体系整合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并且针对我国整合型管理体系建立的特点,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分别提出了以PDCA循环为基础的开放的、能够自我完善的整合模式和有效性评价方法,对企业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和评价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出可供参考的模型,确保企业的持续改进,以期有益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本文结合FST公司实例,充分考虑施工企业的生产特点,对在施工企业进行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证明其运用方式和实用价值。最后对未...职业安全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作者中文名】 马静; 徐勇;【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 江苏省苏州市; 江苏省苏州市;【文献出处】 职业与健康, Occupation and Health,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1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关键词】 职业安全; 现状; 影响因素;【摘要】 该文论述了国内外职业安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对就业需求来说年轻男性的高伤害率已成为一个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安全行为、企业的组织环境、职工的安全素质及教育培训是影响职业安全的重要因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如何建设【作者中文名】 卢延刚;【作者单位】 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总公司;【文献出处】 运输经理世界, Transport Business China,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Z1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摘要】 本文以风险系数相对较高的高速公路企业为例,详细阐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如何建设,冀望对道路运输企业有借鉴意义。探讨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作者中文名】 席淮清; 金靖; 韦博元;【作者单位】 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文献出处】 安全, Safety,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4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摘要】 <正>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是根据OHSAS18000制定的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管理体系并实施其要求表明组织建立了安全健康管理架构并达到了基本要求。安全质量标准化是近年来我国推行的一种新的安全考评模式,其内容包括各种具体的控制要求和考评标准。如果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已经对健康安全的管理搭建了先进的、规范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技术基础及应用示范工程研究【文献出处】 安全, Safety,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4期【摘要】 <正>该项目开展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技术基础及应用示范工程的研究工作,并完成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进行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框架和国家导则的研究,作为我国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基本政策,已被原国家经贸委所采纳。关注农民职业安全 强化农机监督管理【作者中文名】 王达保;【作者单位】 镇江市农机监理所;【文献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Agricultural Equipment & Technology,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2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摘要】 <正>机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工业革命的起点,已被举世公认。在农业领域,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革命起点。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已从原来简单的替代劳动发展到今天农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使用者主要是农民,随着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机具拥有量逐年增加,从铁路系统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体系的思考【作者中文名】 王令朝;【作者英文名】 Wang Lingchao;【作者单位】 上海铁路局技术监督所 上海;【文献出处】 铁道技术监督, Railway Quality Control,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4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关键词】 铁路; 安全卫生; 标准体系;【摘要】 论述了铁路系统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体系(OHSMS)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OHSMS的发展、原则、内容以及实施方法,并对铁路系统实施OHSMS提出了设想和具体措施,以供各单位和各级领导参考。浅析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位一体化【作者中文名】 周军营;【作者单位】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安全处;【文献出处】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10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关键词】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 一体化;【摘要】 ISO9000、ISO14000、OSHAS18000三大管理体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为了使三大体系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最有效的作用,可以考虑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三者整合,本文对三大体系进行整合的各方面因素做了系统的论述。如何提高施工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有效性【作者中文名】 张西民;【作者单位】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公司 河南开封;【文献出处】 石油化工建设,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nstruction,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1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关键词】 质量; 职业健康安全; 环境; 体系; 管理; 有效性;【摘要】 目前,多数大中型施工企业相继通过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但不少企业存在体系运行和传统管理相脱节的“两层皮”现象,管理体系运行效果不佳,笔者从管理体系方法及体系运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企业如何建立管理体系,提高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有效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科研事业单位实践的探讨【作者中文名】 熊智明; 彭述明; 申庆恩;【作者单位】 中国工程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绵阳;【文献出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1期【关键词】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策划; 文件化;【英文关键词】 OHSMS; scheme; documented;【摘要】 根据GB/T28001标准的要求,对专业面广、危害种类多、安全管理和控制难度大的科研院所如何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从OHSMS策划、文件的编写到建成文件化的管理体系过程作了详细地介绍,给出了OHSMS的框架结构。文中提及的研究所的OHSMS经过运行表明:本所OHS方针、目标、指标和OHSMS文件得到贯彻实施,全员OHS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OHSMS运行有效,具有实现OHS目标和体系持续改进的能力。这对其他科研院所建立OHSMS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重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工作【作者中文名】 左两军; 商春荣; 邹帆;【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文献出处】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1期【关键词】 民工短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摘要】 本文从珠三角地区“民工短缺”的主要成因入手,分析了我国实施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针对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观念、组织机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的探索【作者中文名】 李建文;【作者单位】 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晋城;【文献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6期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关键词】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运行控制;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摘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与现场实际相脱节是企业在运用这一先进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一个难点问题。对此,宏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如何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建筑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之我见【作者中文名】 马添翼; 张连营;【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文献出处】 经济与管理, Economy and Management,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10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关键词】 职业健康安全; 建筑企业; 经营成本; 风险;【摘要】 无论从建筑企业自身,还是行业发展;无论是近期生存还是长远发展,建立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可有效保护建筑业劳动人员的健康安全,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关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一体化整合的探讨【作者中文名】 章献忠;【作者单位】 奥康集团有限公司;【文献出处】 轻工标准与质量, Standard & Quality of Light Industry,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3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摘要】 QMS、EMS、OHSAS 三大管理体系的建立、整合和持续改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能否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生存、竞争、发展,质量、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难点,也是必须克服的重要障碍。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是经营质量,企业在 QMS、EMS、OHSAS 三大管理体系建立、整合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中,怎样才能减少三大管理体系建立中的交叉、重叠、重复、资源的浪费,追求卓越绩效,值得深思。笔者从 QMS、EMS、OHSAS 一体化整合入手探讨了管理体系一体化整合的必然趋势、成功关键因素和基本方法。贯彻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作者中文名】 管炳春;【文献出处】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Metallurgical Standardization & Quality,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2期浅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作者中文名】 戎建军;【作者单位】 北京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文献出处】 建筑安全, Construction Safety,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4期

《物流技术与应用》:一本报道物流实用技术与应用案例的精品杂志;学习物流知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最佳宝典;贴近企业,报道物流新产品、新技术的权威刊物;物流经理及物流技术人员爱不释手的知识宝库;传递物流最新信息及发展动态的专业媒体。…… 《物流》:作为国内少数物流行业专业性杂志,10年来一直致力于宣传行业政策、传播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理念,追踪报道最新的行业动态,其媒体效应已得到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部等行业相关部委以及国内物流企业、物流业界人士的认同。并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认定为行业核心宣传媒体之一。是一本立足广东辐射全国的专业刊物,主要栏目包括:专题、关注、焦点、企业聚集、物流IT、国际视线、供应链管理等,报道受到物流行业的专业人员的好评,影响力深入人心。包括各级政府机构、外国驻华机构、新闻机构、知名运输企业、制造业企业、物流公司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知名企业都是《物流》的读者。《环球物流》:解读世界物流的最新动态。《现代物流报》:是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管,以全国物流市场、物流企业、钢铁集团、生产资料市场、产供销企业、相关科研和教学等企事业单位为发行对象,以全国物流行业、物资生产经销业、加工制造业、港口、交通运输业、仓储配送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为读者对象,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惟一一份物流专业日报。《中国物流与采购》: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唯一大型纸质媒体,是当前中国物流与采购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经济类核心期刊,与国内其它同类媒体相比,具有发行量最大、发刊频率最快、覆盖面最广、内容最全面、最具权威等综合优势。《物流技术》:是中国物流行业第一本物流刊物,目前由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管,中国物资流通学会(现中国物流学会)物流技术经济委员会、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旨在推广先进物流技术与设备,开展物流理论研究,交流国内成功经验,传递国际物流信息,促进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国储运》:杂志创刊于1990年,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主流媒体,读者遍及世界各地。本杂志竭诚为您全面、深入、及时地报道现代物流的动态和信息,并与物流界专家、社会名流、企业界共同开展现代物流研究,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探求发展方向,为物流供需双方进一步沟通与合作架构有效的合作平台。《货运车辆》:中国物流领域第一本专业车辆杂志。《铁路采购与物流》:立足物资采购与管理,面向现代物流与商务。《物流时代》:是由国家发改委主管,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刊物,面向全国发行。是中国物流业界的主流期刊。它在货主、货代、航(空)运、港口(车站、机场等交通运输枢纽)、公路铁路运输业、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物流技术设备和理论研究等领域有着较大的影响。

1、《物流与供应链》2、《现代物流》3、《物流》4、《物流技术与应用》5、《大物流》……等等不管你是物流企业或者生产企业,你都可以选择《物流与供应链》这份杂志,杂志是由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成都、大连、宁波中国核心物流城市物流协会主办,广州物流协会编辑出版的。读者群主要就是以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物流部门为主,应该还是比较适合你的。如果你有意愿了解更多关于《物流与供应链》杂志的信息,你可以百度“物流与供应链”,进入百度百科进行了解。上面有杂志的发行覆盖、读者结构等等。假如你有兴趣订阅的话,在上面还有订阅杂志的方法。

世界教育信息是核心期刊吗

别相信任何中介说的,要相信自己的查询 到官方的一些地方查询 比如说 新闻出版总署,知网 万方 这些大的机构发表方面 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第一,我认为先找下自己朋友或者同事发表过的合作成功的网站。这样子毕竟可靠一些了。第二,如果是自己在网上发表,考虑价格方面,省级 国家级 核心价格都不一样,但是咱们也不能一再追求低价格,网上假刊太多,小心占小便宜吃大亏,了几百快无所谓,主要是耽搁了事情,评职称一年就一次。第三,时间问题,刊物确定好了 一定要确定下(新闻出版总署)是否能查到。然后就是时间,一般杂志从定稿到出刊都得需要1个月,赶上高峰期3月都有可能,如果对方什么都答应你,今天给稿子明天邮递给你刊物,这个肯定是假刊的。第四,价格方面,这个不好说,杂志种类太多,没法完全根据省级 国家级来判断价格,核心期刊的话 悬殊很大。最后祝你成功,这是我发表论文的经验,我帮我同事也发表了一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顺便告诉你-百度搜索清华学术论文网,qhxs 找王编。我就是在这里发表的,杂志也拿到手了,合作过几次挺顺利的。他们采用支付宝付款更安全了(纯手工敲打,无复制 希望采纳!~~~)

看一个 期刊的 级别,主要还是看 主办单位的级别  这个是最普通的省级期刊

首先,要公布你发的是什么刊物,其次,要说明你是如何投稿的,是一稿多投还是只投一份就收到两份不同的发表通知。再次,知道刊名,大家可以帮你在期刊网上核实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后,既然出现两个不同的,肯定有一个是假的,最好换个刊物发表,不要再发这个刊物,则可以百分百的避免遇到假刊。

不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指的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收录的期刊。《教育》(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09年4月8日批准的国家级电子学术教育期刊,每月出版一期,16开,公开发行,维普网全文收录,是评定职称的正规CN 专业学术期刊。 《教育》坚持打造精品栏目、突出教育特色、服务教学工作、推进教育改革的办刊宗旨,以为广大教育战线的工作者以及关心教育工作的人士提供科研成果及教育心得为主要目的,促进国内教育工作及教育环境的良性发展。 期刊主要设置理论前沿、教材教法、教学经验、教育案例、教学设计、教学管理、考试评价、大学论教育、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幼教教育等栏目,面向全国广大教研工作者、一线教师、课程研究者、各大院校在读究生及社会各界关心教育工作的人士提供服务。

英语世界是核心期刊

先提供点资料文化与英语习语中动物形象的传译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及语义的非对应源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因为语言本身是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作为社会和文化成员的人以及使用语言的环境.英汉两种语言中语义的非对应表现在很多方面,对于英汉语言中的动物名词来说,它们的所指意义是一致的,即都是该词所描述的动物。但它们的联想意义却不尽相同.如"she is acat.在汉语中就不能简单地译成“她是一只猫”.这样的话.英语原文所表达的意义就投有得到正确的传达.在英语语言中总是把一猫.同“包藏祸心的女人”联系起来。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引人文化机制,能够加深对语言符号的理解,特别是在一些成语中要正确地理解与翻译更离不开文化.一、文化与语言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千差万别一般对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有时也特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使用与学习,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文化。文化决定这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习语是英语中文化含t很大的语言组成部分。在一些习语中所出现的动物形象不只是单纯的动物.这些动物被人们斌予一定的意义,被用来表达生动鲜明的意义.二、动物的联想意义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多表示动物的词。如在汉语中有‘狗“免.“鸡.等.英语中用来表示同一种动物的词是"dog"'rabbit""chick”等.虽然使用的是不同的词.而所指的动物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它们的所指意义是一致的.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人们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等都不完全相阅.同一种动物在人们脑海中所唤起的意义即联想意义就完全不同.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狗,这个词,在汉语中“狗”具有一定的贬义,如一些成语中常出理这个词,这样的成语一般具有贬义。象“狼心狗肺洲狗班子洲落水殉”等等。而英语中相对应的词“dog.可比汉语中的“拘”的地位高得多.在英语文化中.“狗”被认为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其有衰义.所以英语中就有人拿"dog"来自比.如一个习语:"I'm too old a dog tolearn new trick,”另外在汉语中具有衰义的在英语中却可能具有贬义.如几千年来中国人最崇拜的一种动物形象“龙”在中国被斌予了褒义色彩。中国封建帝王常用“龙”来自比,自认为是“真龙天子”。“龙风呈祥洲龙璐虎跃”等词语也都具有衰义。父母希望将来子女有出息叫做“望子成龙”。在英语中“龙”相对应的词是"dragon",这个词给人的联想意义就是“怪物,“魔鬼”.并带有“凶残.的含意.如果不考虑文化因索把“望子成龙一词翻译成"to hope that one son will becomea dragon”在英语中就会引起错误.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凶残的怪物呢?文化存在个性,也存在共性.人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做着相同的事情.所以有时文化又有惊人的相似性。有时英汉两种语言中对同一种动物的看法是一致的.也就是这些动物名词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相同的联想盆义.汉语中“级理.给人的联想童义是“狡猜洲奸诈”.英语中相对应的词"lox"也有这种含义。"He is a (ox”这样一个句子就可以直接翻译成“他是一只孤狸”.在汉语中不会引起理解的障碍。有时一种动物在一种文化里有联想意义,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没有。比如“鸡”这种动物在汉语中没有联想盆义.在英语中却指“胆小怯福”.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动物名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的联想意义。动物汉语中的联想意义英语中的联想意义猫没有欺诈包藏祸心鹅没有且盆山羊无好斗的、令人.恶的骆驼勤劳的,负重的顺从的牛助劳的,健壮的脏的,卤莽的兔子迅速的,狡猾的胆小的在英语中一种动物具有某种联想意义,汉语中具有这种联想意义的可能是另一种动物,反之亦然.所以下面一些词语中的动物名词的目译不对应。as strong as a horse壮得象头牛as sfubborn as a mule辈得象头驴as timid as a bare胆小如鼠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鳌as hungry as a bear俄得象狼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black sheep害群之马三、含有动物形象的成语的翻译无论英语中还是汉语中都有大量的成语含有动物形象.动物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与人们朝夕相处,或敌或友。人们对动物的形象非常熟悉,这些动物或忠实或狡诈,或勤劳或徽情。久而久之,这些动物形象就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这些成语大多窝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在一定的人群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动物形象为主体表达了或褒或贬的意义。只理解文字的表面意义是不够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在翻译这些习语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进行文化对比.如两种文化中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可直接照字面意义进行翻译。如果没有,则要使用意译或用另一种动物形象进行转换。1.直译。人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有相同的物质环境,对环境及世界的理解也有共性。同样地,英汉两种文化中对某些动物的理解是一致的,这些动物具有相同的联想意义。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这样的习语只需照字面意义翻译即可,也就是直译。"a wolf in sheep'sclothing”可直接翻译成“披着羊皮的狼"."fish in troubledwater”可直译成“混水摸鱼”。在英汉语言中,人们有相同的表达方式.直译既保留了源语中生动的动物形象,同时又表达了其内汤意义。另外一些成语如“kill one bird wihk twostones"汉语中的习惯表达方式为一箭双雕”,但随着英语语言及其文化影响的扩大.汉语中有时也出现了“一石两鸟”的表达方法。随着两国文化的渗透与交流,这种能够对译的成语也将越来越多。但整个说来,目前这种能够对译的习语在整个习语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动物形象的传译是不对等的。2.动物形象转换。英汉两种文化里的不同动物具有相同的联想意义,也就是说一种动物在英语中具有某种联想意义,而在汉语中具有这种联想意义的却是另一种动物.如:He is as hungry as a bear译文I他俄得象熊译文.他俄很象狼译文I准确地传达了源语文化信息.在英语文化中,如果说一个人非常俄就可以用“象能一样饿”。然而这样的句子对汉语读者来说不太通顺.甚至难以理解.我们汉语中要形容一个人很俄常常用“象饿狼一样”,译文I符合汉语文化习惯。如果以读者接受能力为中心,可以用译人语的文化观念和模式进行处理.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可以用汉语中的另一种动物形象来代替英语中的动物形象,反之亦然.例如:"like acat on hot brick”一般不译成“象热砖上的猫”.而是用汉语中的另一种动物来表达这种意义,翻译成“象热锅上的妈蚁气下面列举的例子中译文I是形象直接传达,译文I是转换了原文中的动物形象。原文译文工译文.1. drink like a fish鱼饮牛饮2. Lock the stable door马丢锁圈亡羊补牢3. a fly in the ointment一只苍蝇弄坏T整块膏油一粒老鼠坏一锅汤4. Don't beard the lion别挑逗狮子老虎屁股摸不得5.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golden eggs杀掉下金蛋的鹅杀鸡取卵在上述例子中,英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汉语中的不一致,是因为两种文化中的人们对某一种动物的理解不一致.如例4中,英文化中认为狮子凶猛,威武,不敢接近.中国人也有这种印象.但更多地是把这种联想意义赋予了老虎,所以汉语中有“虎口拔牙洲老虎屁股摸不得”等一些习语.凡此种种,在翻译过程中动物形象进行了转换,目的是为了使汉语读者能更精确地理解所翻译的英语成语。还有一部分习语中的动物形象在翻译过程中被舍弃了,是因为无法在译人语中找到与此对等的形象以及可以转换的形象,只能译出它的寓意,语言的形象性消失了.3.舍弃动物形象进行意译。由于文化的千差万别,英汉两种语言里的联想意义也千差万别。有时一种文化中的动物形象的联想意义另一种文化中的人们不熟悉,也没有与之相似联想意义的动物。在翻译这些习语时,就不能以传达形象为主,而要以意义的翻译为先,舍弃原文中的动物形象,而把其寓意翻译出来.如“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在这个成语中有动物形象“猫”,若译成“让猫露出袋子”,那么中国的读者就会迷惑不解.事实上这个成语是指纽约地区的农民把猪放在袋子里卖,有时里面放的却是猫,因为猫不如猪值钱,买的人如不打开看,便受编了。如果猫要公出袋子那就泄密了。所以这个成语的真正意义是“泄礴秘密”。"cat”这种动物形象在翻译中就舍弃了.再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应翻译成“T盆泼大雨”。由于英国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洋渔业丰富,鱼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极为重要.所以在英语中有很多与鱼有关的习语,这些习语中的“鱼”都有一定的联想意义.可是汉语中的鱼却投有什么联想意义。一般情况下英语中的这些}习语翻译成汉语时只翻译其离意,舍弃其动物形象.如“al一is fish that comes to one's net"翻译成“挖到篮里都是菜”.I"have other fish to fry”译成“另有要事”.“a cold fish”译为{“一个冷澳的人”. "a fine kettle of fish”译成“乱七八糟”。l综上所述,含有动物名词的习语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要充I分考虑其文化因素.把握其真正的含义,才能译出既生动又.准确的译文。动物形象词语的翻译,也是掌握英语语言必要I的一部分.!-------------------------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英语习语向来被看作是英语词汇中最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精练、短小、幽默、风趣且富于哲理性的特征而广泛地被英、美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报刊、杂志以及电视广播媒体之中。作为传承、记载文化与语言的基本工具之一,它在英、美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习语的产生与存在是受孕育其的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民族所特有的民俗民风等文化信息,所以习语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认识习语的过程中如果抛开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孤立地看待习语的存在与含义,往往会觉得它在文章或语言中的含义晦涩难懂,从而影响对其传达信息的接受。本文从习语的含义、引申意义、来源、出处等角度入手,来分析英语习语对孕育它的特有的英美民族文化的反映,从而揭示其丰富、幽默的内涵所体现出英、美国家的各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一、语言、习语、文化 在文学界,语言与文化的概念素来是众说纷纭,难以确定。但是,其争论的中心内容却是相近的。 1.1 语言 关于语言,据《辞海·语言·文字》讲:“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维有密切联系,是思维工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没有语言,人类的社会生活无法维持。从它的结构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由此看出,语言本身属于文化范畴,它的基本构造单位是词,并且通过词来记载并反映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条件下,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产生、发展的文化内容。英语习语是在英、美传统文化土壤中形成并被历代传承下来的英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幽默、风趣的笔调来记载、传承、反映、考证,甚至可以重现英、美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民族价值观、世界观、民俗民风、宗教、民族心理文化等)。它是指英语词汇中结构上固定、语意、语法上完整,在功能上以独立的单位来运用的词、词组或句子。(idiom is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words which function as a unit of meaning )由于它的产生受特定的地域文化色彩的限制,且蕴涵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对于习语的认识往往不能只从其各个组成部分来推断。例如: 例如: 习 语 字面含义 实际意义 Pandora’s box 潘多拉的盒子 灾祸之源 Cast sheep’s eyes to someone 向某人投羊眼 向某人递秋波 On the carpet 在地毯上 在考虑中,受训斥 Burry one’s head in the sand 把某人的头埋在沙子里 采取逃避态度 Heads will roll 头要滚了 有人要倒霉了 由以上词例看出,尽管对习语中的每个词词义人们都非常熟悉,但是如果单单从字面的简单叠加来理解习语的深层含义或真正的引申含义却是走不通的,甚至会与原意相去甚远、大相径庭。印第安习语算得上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的精华部分,它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feather in cap(炫耀), get up from the wrong side of the bed (心情不好), meet one’s waterloo (遭遇惨败,败走麦城),all at sea (茫然若失), 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等等而且它的使用也是非常广泛的,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交流之中。 1.2 文化: 概括地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它包括知识、信仰、宗教、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内容。它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被传承、传达、记载、反映出来。它是语言、文字承载的内容,是语言、文字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没有文化,就不存在语言,文字这种记载、传承文化的载体;反过来,没有语言文字的承载与传承,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总之,语言、文字(习语)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并记载、传播、特定的历史文化内容。从而被打上历史文化的烙印,作为考证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石。全文无法复制 请参考以下连接 这个论文是我三年前深入研究的论题,备用资料供参考,私下联系,乐于帮助你。

是否被收录不是自己能说的,要看自己的能力了

可以参考一下书目这也是我今年的论文题 呵呵杨自俭,李瑞华(主编),1990,《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杨自俭(主编),2000,《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杨自俭(主编),2002《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郭建中,2000,《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廖七一,2001,《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申雨平(编),2002,《西方翻译理论精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包惠南,2001,《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方梦之,1994,《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方梦之,马秉义(编选),1996,《汉译英实践与技巧》.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冯庆华主编,2002,《文体翻译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金惠康,1998,《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金惠康,2003,《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队外翻译出版公司.** Newmark, Peter. 1982.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Pergamon.** Newmark, Peter.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Hertfordshire: Prentice-Hall.** Nida, Eugene A. 1991.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中国翻译》(双月刊.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机关刊物,国家级双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外语与翻译》(季刊.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英语世界》(月刊.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国家双效期刊)

现在中国知网上有收录哦,杂志上的文章都可以看到的。

  • 索引序列
  • 通信世界是否核心期刊
  • 通讯世界是核心期刊吗
  • 运输经理世界是否为核心期刊
  • 世界教育信息是核心期刊吗
  • 英语世界是核心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