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青少年对死亡恐惧感的研究论文

青少年对死亡恐惧感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青少年对死亡恐惧感的研究论文

作者 | 米斯特六 公众号| 六号研习社(ID:lhyxs666)

生命 有时,死亡是我们避不开、绕不过的结局 。

沉入到一片无尽黑暗,虚无,缥缈,永远,陷入黑洞般的时空拉扯。

亦或是,孤魂野鬼游荡人间,天堂地狱转世轮回。

死亡,这个我们从不轻易谈的禁忌区,从没离开过,黑夜中一双眼睛,盯着人类的整个发展史。

可以说,从人类有了思维,就开始了对于死亡的思考。

最初的思考是以原始宗教的活动、神话、祭祀等形式展现出来;而后有了哲学的思考,人类轴心时代东西方出色的思想家产生了各种对于死亡的看法;再至以现代化的科学眼光去剖析生命体乃至微观物质。

人类,从不曾停止对生命的探索,对死亡的思考。

可如果你去问一个人,你害怕死亡吗?

对方的直观反应可能是惊讶,然后顾左右而言他,何必思考这么深刻的问题,活好当下就好了。

孔子不也说:“未知生,焉知死。还没想好怎么活,何必去关心死后会如何。

这实际上是一种对于死亡话题的逃避。

为什么逃避?源于内心对于死亡的恐惧。恐惧是源于对死亡的未知。我们从不曾直面内心的恐惧,认真探讨死这个沉重但重要的话题。

事实上,我们总有一天会和死亡相遇。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对死亡无所不在的恐惧。

对于死亡, 伊壁鸠鲁提出了三个著名的关于死亡的观点 ,能让我们对死亡有更好的理解。

1、灵魂死亡论 。即如果我们死后,随着肉体的消亡,灵魂也将死去。所以你感受不到虫蚁微生物侵蚀肉体的痛苦,也无法再继续思考未完之志。

2、灵魂虚无论 。当我们死后,灵魂将归于虚无。和灵魂死亡论不同的是,灵魂死亡可能还会把灵魂这个“体”存放于某个异度空间。而虚无,则一切归于无,你将看不到灵魂在任何一个世界的任何痕迹。所以,你不用担心有人对你的灵魂“动什么手脚了”。

3、灵魂初始论 。认为人死后,灵魂就会回归到你出生前的那个状态,无论最开始的是一个受精卵还是某种神话存在体,都会归于那个“最初点”。所以,你不用担心堕入地狱,因生前的业障堕入畜生道了。

这三种论点,信者各有。却都有一种共把同点: 死后的状态我们是无法干预的,彻底地与生前凡事、与整个世界隔绝了。

所以伊壁鸠鲁说: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 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无论是肉体还是灵魂,我们自己都感受不到了,死后的恐惧也将不复存在。

但这种无法干预的无能为力感,难免让我们心生沮丧。

所幸,还有一种更为积极,更被现代人认可的一种观点:波动影响论(rippling)。

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一块石头,往人世间这个湖面扔去,或有意或无意的在影响着身边的人事物。

这种波动影响可大可小,由石头大小决定。如孔子、苏格拉底、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巨人的影响就是深远的,而即使再平凡的人,也足够影响到身边的人,留下一段故事,一些回忆。

波动影响论给我们长存于世提供了一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制造出自己的波动影响。 无论是某种思想,还是某些具体的实物。单从长存于后世这一点上,秦桧和岳飞是一样成功的,遗臭万年也是被铭记了万年啊。

那理解了死亡的4种理论,做到知己知彼了,我还是怕死怎么办?

很正常。每个人都怕死。

但如果因怕死而产生对死亡的过度恐惧,进而引发卑微、愤怒、焦虑等一系列情绪问题,就要重视了。

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心理上的状态,而如果外延到情绪上,甚至体现到身体,比如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变化,恶心、出汗、发抖、潮热或畏寒、烦躁不安、头晕等症状。那死亡的焦虑就真的找上你了。

患上死亡焦虑症的人,一般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外显的,另一种是内隐的。

外显的表现比较容易看出,会直接呈现在对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上。

比如一个人想到死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发抖,头晕等身体不适症状;比如怕死怕得躁动不安睡不着觉,出门怕被车撞,喝个水怕被呛到,充个电怕被电死这类。

这种外显的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我们能够在主观上意识到。

而内隐的表现则比较难察觉了。对于死亡的焦虑会隐藏在其他事件中。

比如孩子的高考失利,工作被辞退,朋友的远离等,内隐死亡焦虑的人,会把各种情绪和身体上的不适症状都归于其他事件;

而真正的焦虑源,可能是他看着镜中自己不断长满皱纹的脸,或是某个长辈的逝去,在心中埋下了对死亡恐惧的种子,惯性逃避反而意识不到问题的核心。

青春期和老年期是死亡焦虑大爆发的时期。

青少年与死亡焦虑的对抗方式往往很激烈,由此产生大量行为问题,例如自杀、暴力、叛逆、冒险等等,据报道,自杀已成中国近年来青少年的头号死因,令人痛心。

而进入老年后,年老体衰,逐渐丧失生活的主动权,死亡似乎随时都会来临,此时的死亡焦虑往往会达到顶峰。

如何避免这种死亡焦虑?有三个方法可行。

1、把握好觉醒体验

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主人公皮埃尔被判处死刑,在刑场上,他看着自己面前的人被一个个枪决,轮到他时,突然得到了暂缓死刑的命令。

从死亡边缘捡回一条命的皮埃尔,从此摆脱了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真正对生活充满热情和目标。

这种由死而生、大难不死的体验能让人顿悟人生的意义。

这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就是觉醒了【本真】。这种觉醒能让人发生重大的改变。

海德格尔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在方式,一种是非本真的存在,这是一种日常生活模式,完全沉浸于周围环境,追求转瞬即逝的东西,比如美貌、财富、权力、名望等。

而另一种就是本真的存在,开始关注存在本身,对生与死有清醒的认识,也能更有目标的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了。

那普通人的生活哪有那么多的死里逃生,如何把握住觉醒体验呢?在于人生的大喜大悲中。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的作者亚隆发现,觉醒体验往往会在个体面临一些重要的生活事件时出现。

哪些情况算重要的生活事件呢?

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对于自己的大喜大悲的重要时刻,这些时刻都是触发觉醒体验的关键点。 去用心体验这些觉醒时刻,瞬间的觉悟,心境的变化,情绪的舒缓这些,而不是去逃避、去忽略。觉醒体验是人生转变的重要契机。

2、让生命得以延续

觉醒体验可能很震撼,但往往短暂。要如何将短暂的体验转化为持久的力量,最终引发人生的改变呢?从认知和行动上出发。

认知上,我们借助前文提及的4种对死亡的观点,选用最为实用的波动影响论, 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死亡,我们更能获得前进的动力和人生的意义。

蒙太涅说:既然我看到了我的生命在时间上是有限的,我就想从分量上拓展它。在短促生命的范围内,我必须使它更加深刻、更加充实。

在有限的生命内,通过自己的价值观、行动,对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哪怕只是给人留下一些善意行为,几句鼓励的话,通过波动影响理论,也能对别人起到影响。

这些影响就是你生命的延续。让生命存在时开出夏花之绚烂,死后的美也依然能存留人间。

3、建立亲密关系

行动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亲密关系避免死亡焦虑。

孤独的人最容易被死亡焦虑缠上,没有亲密关系的人容易孤独。所以,建立亲密关系能有效避免死亡焦虑。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死亡焦虑缠上呢?答案是孤独的人。

死亡是孤独的,他不但让人和其他人分离,还和整个世界分离。

为了减轻死亡带来的孤独感,人类历史上就出现过一些非常残忍、荒谬的现象。

例如陪葬,君主让奴隶陪葬,寡妇为亡夫殉葬。中国民间长期存在的“阴婚现象”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若是按照伊壁鸠鲁的说法,“人死后万事皆空”,根本感觉不到孤独,这样的习俗安慰的不过是活着的人。减轻死亡孤独也是活着的时候该做的事。

孤单的人未必孤独,但孤独的人极其容易缺失一种归属感,这是人类在集体生活下的情感本能需求。这种归属感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产生孤独,进而被死亡焦虑缠上。

那本质上就是找到这种心理上的归属感,如何找到呢?可以通过建立亲密关系找到。

这种亲密关系可以是来自家庭的关爱,来自亲密朋友的鼓励支持,或是伴侣之间的分享陪伴,甚至是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投身其中自得其乐也是自己的热爱建立了亲密关系。

找到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能够有效的摆脱孤独,避免被焦虑绝望地一点点吞噬。

有了亲密关系,人们可以在一起交流对死亡的恐惧,诉说出来也是直面恐惧的一种方式,这能够减轻心理负担。

苏格拉底说: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死亡话题重要且必须面对,这种由死重新思考生的方式,也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及的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

在死后的墓碑上,短短的几个字,你要如何刻画自己的一生,什么样的一生才是自己死后无悔。而后往前推及现在,找到当下要前进的方向。

- END -

自杀是一种自私的行为,自杀就可以解决事情了吗,。青少年自杀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太低了,温室里的花朵,,,名人的话 贝多芬,海伦,,,,

如何走出死亡焦虑症

死亡焦虑症是对死亡的恐惧,那么如何走出死亡焦虑症呢?来看看我的介绍吧!

一、 解决之道

对人而言,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怕“死”,而是对“怕死”的“怕”,或者也可以说,这是种对恐惧的恐惧,对忧虑的忧虑。

目前我能想到的解决之道:

一、 寻找宗教信仰,本土的佛教和道教都可以考虑;

二、 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人生哲学,上文的分析可以作一定的基础;

很多古今中外的哲人智者都指出,人最需要的不是快乐,而是身心的宁静、无痛苦,他们虽然并不教唆人们去死,但都教导人们用更智慧的眼光来看待死亡。死亡本身意味着情绪反映趋于最小化、似乎也是使一切痛苦、焦虑、悲哀得到彻底释放的唯一机会,而“死亡焦虑”倒经常使情绪反应趋于最大,是这种焦虑而非死亡创造了最大的不安全感。

三、 解决自我同一性焦虑,搞清楚“我是谁”,发展出自我概念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知乎有很多关于寻找人生兴趣所在的文章可以看看。还有要记得,生命里虽然有很多无奈,很多时候做着我们不想做的事,但是每一天都能抽出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是这些事让我们成为了自己。

四、 心理治疗方法:如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认知行为治疗。

五、原答案、提供的方法:

1.这个问题想得太早,多数人应该中年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你需要转移注意力,趁有生之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直到四十岁才开始想。

2.每天晚上故意留下一点事情未完成,然后想这些事情,再计划明天有什么任务。让自己变得忙碌。(有时候,焦虑是抑郁的反面,也是克星,适当运用没太大害处。)

3.自言自语可以减轻这种抑郁。

4.通过回忆往事(不是单纯回忆)分析过去取得的成就,分析自己的性格(你的真实的一面),给自己一个“死而无憾”的理由。

5.告诉自己:有50%的几率,意识永存!(因为没人能证明这个。)或者今后某人能发现这个秘密,并推广。希望在明天!

6.告诉自己,未来科学越来越发达,人类最终征服死亡。我一个月前看了报纸的报道,大概是预测未来50年科技趋势的文章,其中就提及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2050年,人类将发明人造大脑技术,人类将与死亡说再见,除非你自己想死。(但问题还是不少的,比如大家都被精神控制)

7.鉴于上述一点,你需要对自己说:活得好比活得久更重要,及时行乐!

8.到了晚年这些都实现不了的话,去信教,让灵魂得到安抚。

9.针对严重的症状,药物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10.逆向思维,体验这种恐惧,因为身体有适应性。

11.最近突然想起森田正马的理论,这种对于死亡的恐惧或许也是一种神经性的焦虑,可以用森田疗法试试。

二、 死亡恐惧是什么

人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文化现象,死亡作为一个黑洞般吞噬着的能指处于所有能指的极限尽头。

我第一次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总是在夜晚躺在床上的时候。脑海中想到的是在宇宙漆黑背景下的地球,一个缓慢旋转的地球。这星球上曾经活过无数的人,而他们全部都死了,而我们现在活着的这些人,也终将全部死去。我只是这星球上短暂而逝的星火,比起地球的寿命乃至宇宙的寿命,我的生命长度就是白驹过隙。尤其是想到我的死是一件永久的事,死了就永远永远死了,什么都没了,而且还是永远,这永远甚至比地球和宇宙的寿命还长,这就让我恐惧。这种恐惧的感觉萦绕在心头,我知道没有办法避免死亡,这种恐惧让我绝望让我哭泣。虽然一旦到白天,这种感觉就会消失殆尽,但是我知道,今后的某个夜晚,它还会在我心里复苏,再次折磨着我。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一旦体验过,就会在某个夜晚复发,虽然在此之前我从未对死亡产生过恐惧。

“一旦人理解了‘自己要死’这件事意味着什么,一种可怕便袭上心头:死亡如一个黑洞般吞噬着一切——我的生命、我的世界、我的价值……死亡不是什么,它什么也不是,或者勉强说是一种没有自己的不断吞噬、一种丧失了任何属性的虚无。”

概括来看死亡恐惧有如下几个特点:

1、情绪性:首先它是一种恐惧的情绪体验,类似于心理学中的恐惧症发作,这也是为什么第四部分会推荐心理治疗的解决方法。

2、现实性:死亡恐惧所恐惧的是一个事实——人作为个体终将灭亡。基于弗洛伊德对焦虑的分析,我大胆的推测这种现实性的恐惧来自于“自我”与环境的冲突——类似于现实性焦虑,在第二部分死亡恐惧的来源里面会再详谈。

3、复发性:死亡恐惧一旦出现过,就可能再次出现。基于对后文对产生原因的分析,我们知道在人生的特定时期,这种恐惧的重复出现是有其意义的。

4、个体性:这种死亡恐惧的主体必然是“我”,无论最开始引起恐惧的对象是什么,最终恐惧的是“我”会死,而不是其他人的死亡,虽然想象亲人的离去也会产生类似的恐惧感。

5、特定时间:死亡恐惧似乎只在夜晚临睡前发生,在白天的正常生活中很少出现。对于这一特点我觉得需要引起重视。

因此在这里要给死亡恐惧下一个定义:死亡恐惧是一种在夜晚临睡前产生、由于知觉到“我”作为个体终将灭亡而体验到的深深恐惧感,这种感觉一旦产生便会重复出现。

三、 死亡恐惧的来源

人活着时其实与死亡毫不相关,而如果人已经死了,则任何相关的担心既不存在,又是多余的。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在明确了死亡恐惧是什么了之后,我们必然会好奇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种恐惧感?如伊壁鸠鲁所说,生的人没有死,死的人不会怕,因此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似乎是多余的。这种多余就好比一个还在上小学的、连中考高考都没参加过的孩子,在担忧自己以后是否会找的到对象。就算在白天会清醒的认识到这种对死亡的担忧是不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夜晚还是会陷入对死亡的恐惧中。因此我们需要分析这种恐惧的本质,来找到解决的办法。

我们知道生活中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对死亡的恐惧,而我们只是少数能体会到这种对死亡的恐惧的人,最开始它又是如何在我们心里萌芽的呢?也就是说关于它的来源,我们可以分解成两个问题:a这种恐惧是如何产生的,以及b为什么是我?

A这种恐惧是如何产生的

在这里我要把死亡与哲学上说的存在建立一个联系。死亡意味着消失,意味着我作为一个存在的消失,也就是不存在。从个体的角度说,死亡也即“我”不存在了。

下面给出人类社会关于死亡的两个公理。

公理一:人会死(换句话说——我终将不存在)。

公理二:死亡只可延迟,不可避免。

由公理一和公理二推导出定理一:通常情况下个体会害怕死亡(排除一心求死的或有坚定宗教信仰的人),会通过一些方法来延长寿命。

因此人怕死是正常现象,不怕死才不正常。而一个人害怕死亡的程度高低,根本在于他对存在问题的唤醒水平。低唤醒水平就是指这个人每天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高唤醒水平就是指经常追寻与反思人生价值,对其存在的意义非常关注。唤醒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是夜晚临睡前容易产生死亡恐惧,而不是白天。因为白天我们的大脑都在思考眼前存在的问题(比如作业还有多少、晚饭吃什么),而夜晚都放下这些短暂的'东西之后,我们思考的是更加长久的、我们人作为一个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从阶段性的角度考虑,由于在第二次自我意识觉醒后以及最终面临死亡的阶段,人们对“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思考的最多,所以很明显最可能害怕死亡的人有两类:一是自我意识觉醒,但在现实生活中觉得自己无所成就的人,如大多数青少年;二是行将就木,知道时日无多的老年人。前者由于青春期到来,开始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这样的哲学问题,一方面想有所成就,另一方面却只能被要求在校园里专心读书;一方面想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在无聊重复的日常生活中又看不到价值;一方面想脱离父母的控制走向自我独立,另一方面又离不开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一方面期待未来,另一方面又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怎样。这些巨大的矛盾和不确定性,让青少年的心理非常脆弱,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值得关注,这是题外话了。后者走过了人生的全程,经历过数十载的风风雨雨,在最后关头会反思自己人生价值。

当然,对存在问题思考的越深刻,这个人会越害怕死亡越珍惜生命。问题是上述两类人对死亡较高程度的害怕并不等于我们探究的死亡恐惧。因此目前的问题在于,一个人对死亡的害怕,为什么会演变成对死亡/不存在的恐惧?

直接引用:

并不是所有人的死亡焦虑都会上升为中等或以上的存在性焦虑,当本来即存在自我同一性焦虑的儿童理解了自己要死意味着什么时,“死亡”这一能指成为了自我同一性焦虑的隐喻和换喻(关于隐喻和换喻参见拙文《拉康思想刍论》)它将自我同一性焦虑以“死亡/虚无”这一最极端的象征形式暗示出来,死亡作为能指必须有意义或意谓,但它在根源处却丧失了这些。自我同一性焦虑遭遇死亡焦虑时会获得暴露、刺激自身,在获得“能指性危机”的同时却丧失了更多人格症状的所指,反过来,死亡焦虑在被提交给自身的同一性焦虑面前也恶化为存在性焦虑。

这一段可以这样概括:死亡焦虑+自我同一性焦虑→存在性焦虑

当负面的情绪寻找不到对象时,它就必须在向外投射或向内投射之间选择一种非此即彼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其实均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都无法指出真实的方向),当情绪在自我确认的向内投射过程中,人的存在本身——渺小、脆弱、向着虚无孤独无常而生——成为令人无法忍受的荒谬事实。在这样的情境下,死亡焦虑成为对焦虑自身的焦虑,对自我的“存在”本身的焦虑。我作为我本身——而不是作为某种身份、品质或成功失败的获得者——而令我焦虑。这种焦虑找不到外来的理由,在漆黑一片的死亡面前也触不到可靠的对象,“焦虑”焦虑其自身——一种没有被日常生活的涵义符号系统和价值符号系统所照亮的难以“自我化”的自我——一种面向着最高的不确定性(其极限为死亡)而行的过程本身,此时“存在-不存在”显现其孪生性,一种永在途中的、融合了“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所焦虑的情境既可说是死亡,也可说是存在,这样的人既渴望逃避、又害怕失去这种挣扎着的自我。这是种“孤独无救的存在”、“无常向死的存在”,两者间有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一段这样概括:负面情绪内投射+死亡焦虑→存在性焦虑→死亡恐惧

结合起来就是:死亡焦虑+自我同一性焦虑+负面情绪内投射→ 存在性焦虑=死亡恐惧

这里把哲学上的存在性焦虑等同于我们探讨的死亡恐惧是否欠妥,暂不考虑。但是上文有一个很核心的观点,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你害怕的是死亡,其实深层次是害怕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害怕的是怕死的这种感觉。

B为什么是我产生这种恐惧

上文的分析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有这种恐惧,有些人没有。再概括一下就是,你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水平较高、存在自我同一性焦虑的人,而且对近期生活的不满让你产生了内投射的负面情绪,这几点发生了相互作用,就产生了死亡恐惧。特别强调的是,不要把这种对死亡的恐惧看作病症,这只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消极的心理现象,仅此而已。

搞明白死就是生。死是痛苦的解决办法。死很轻松。但是,快乐的生活却很难。能理解我说这话的意思。比如,具体到你;你为什么害怕死?就是因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你想快乐的生活,而死亡意味着快乐生活的结束。所以,你害怕死亡。本质上是害怕快乐生活的结束。

幼儿恐惧心理辅导的对策研究论文

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在幼儿 教育 过程中,应该重视并积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供大家参考。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所谓健康心理是指一个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控制。现代心理学表明: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质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预示21世纪将是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世纪。而在我国,从在卫生部获悉,我国 儿童 、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近几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标志着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阶段。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一点强调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已把幼儿教育提到一个很高的议事日程,它不仅和基础教育同等重要,同时还承担着“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的重任。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全面的,它包括了人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启蒙教育,《纲要》把它们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在这诸多的教育内容中,健康被放在了第一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但是,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传统教育观念、 文化 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严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目前儿童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无法回避的课题。那么,幼儿园该如何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呢?这是大家一直在研讨之中的问题。 一、 确立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 幼儿教育是关乎人的一生发展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确立一个长远的教育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 1. 能关心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有较好的观察、注意、想象、概括、分析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并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关系。 2. 能与父母、老师、小朋友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乐意寻求新的生活体验,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4. 做事有信心和有一定的耐心,力求做成功,不惧怕失败和挫折。 5. 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 能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敢于自我表现。 7. 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平等合作、乐意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 8. 有一定的 自我评价 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9. 遇到困难能主动想办法解决。 10. 能接受教师和家长的劝导,不任性。 二、 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 方法 和途径。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虽然已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但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大部分的老师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学习。在理论上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提高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增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所需知识和能力,要翻阅大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虽然一个新课题,但这种现象却由来已久,只是以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已。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带动了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但同时,很多不良现象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面而来,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时,它的负面影响已让我们措手不及。青少年犯罪率的大幅度逐年提高,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如果能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把它和保教工作联系起来,与自身的保教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研究。如: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让幼儿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群性;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将教科研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这样,将会给中小学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相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活动,应该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首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这对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心地选择游戏,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这就对我们广大的幼儿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在教学中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4.心理健康教育和 家庭教育 相统一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由于家长的水平参差不齐,素质高低不一,作为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开设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帮助家长提高认识。2、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亲子活动,密切家长和孩子的关系。 3、家访,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家园联系活动,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注意个别差异 每个孩子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我们在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个别辅导的形式,对问题突出的孩子还要和家长联系,咨询专家,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项教育内容将会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容忽视的教育关键,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承担着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重任,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紧跟形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想,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这也是我们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二:《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及实施方法》 【摘 要】健康的心情能陶冶一个人地情操,使人充满活力。如果一个人开朗乐观,不论他遇到什么困难或遭到什么不幸,都能过得洒脱、自如。所以,作为幼儿教育者,更有义务让每一位幼儿有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教师 家庭 教育 当今世界,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各阶层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幼儿期正是一个人心理发展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可塑性大,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低,极易受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 国内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出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许多儿童都普遍存在着嫉妒、任性、孤僻、焦虑、情绪反常、社交困难等心理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行问题 当今的儿童大多是家庭的过分溺爱中成长,许多家长因为是独生子女就一味的满足孩子的需求。而长此以往,在儿童心中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蛮横霸道,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步会发展到破坏课堂纪律、说谎、打架等劣迹行为,甚至违反社会法纪,这常常令家长追悔莫及。 (二)情绪问题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 经验 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在儿童时期,其情绪问题极易受到家长们的忽视,如果父母不从小就注重孩子情绪培养的话,可能孩子成长后将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行为。 (三)人际关系问题 荀子曰:“人之生也,不能无群。”意思是说,人要通过交往、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过社会生活。调查表明,许多儿童都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这种人际关系的障碍会对儿童个体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 人际交往 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性格问题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在儿童阶段,性格问题主要表现在胆小、害羞、自卑、怯懦、暴躁、身体或语言攻击等众多方面。儿童由于胆小、害羞等性格,会经常难于完成家长让他做的如表演、和别人比赛、主动和别人玩等事情,这样会使他们更加恐惧做这样的事,反而加重了儿童的心理障碍。 二、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遗传素质及来自社会的影响 1.遗传素质 遗传是指父母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现象。遗传因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幼儿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自己的心理。遗传的不同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每个幼儿都具有他自己的遗传特性,这些遗传特性会影响该幼儿心理发展,如性格内向或外向,行为退缩或攻击,情绪焦虑或抑郁等。 2.来自社会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处于紧张之中,心理上的种种冲突、压力和焦虑不断地增加。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幼儿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科学技术与幼儿的生活日益密切,儿童与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直接影响了儿童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对其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父母及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家庭结构简单,生活空间狭小 现在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都是二加一的简单结构。父母是双职工,白天上班,晚上一家三口独居单元房,孩子缺少同伴交流玩耍。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2.父母教育方式不当 在有的家长看来,家长的任务是让幼儿吃好,穿好,不生病。家长对幼儿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1)独生子女家庭中对孩子过分溺爱,已成普遍问题。“溺爱型”的家长对孩子处处包办代替,致使孩子依赖性强、懦弱、缺乏独立性,导致孩子任性、霸道,不会和同伴友好合作,是非不分,随心所欲,缺乏自制力,形成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和集体格格不入。 (2)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使孩子在“绝对服从”的高压环境中形成自卑、胆怯、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 (3)家长整日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抽出时间关注孩子的发展。缺少父母的陪伴、关爱成了孩子形成不良心理品质的诱发剂。 (4)父母经常吵架或离异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理上的伤害是巨大的,年龄较小的孩子会出现攻击行为、退缩行为,并表现出害怕、拒绝、孤独等问题行为。 (三)教师教育方法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的教育方法是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育手段、方式方法。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不仅充当教育者的角色,同时还是母亲或亲人的角色,因此,教师的教育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做为幼儿步入社会的第一任启蒙者——幼儿教师,在处理每个问题时,教师所体现的个性待征和教育方法都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适合幼儿发展、幼儿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采取的应对 措施 (一)用爱心拥抱孩子,是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不爱的教育,没有不需要爱的孩子。教师只有把爱心献给孩子,孩子才能积极接受教师的教育。 (二)教师要注意自身言行对幼儿潜移默化得影响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心灵也很脆弱。幼儿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成为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做深刻的 反思 ,以免不经意中使儿童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 (三)教师要合理安排好幼儿一日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及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不怕困难的幼儿。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要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幼儿在活动中要学会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保持健康的情绪,处理好与小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 (四)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 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保证。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要通过“家长会”, “家长学校讲座”“家长园地”等家园合作方式,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促使他们改变不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家园互通,形成合力,使孩子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已,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独立性强、有责任感、善于社会交往等积极情感,让幼儿从小开始学习做人,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幼儿培养成为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是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入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并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心方法,为祖国培养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新一代!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三:《试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当今世界,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各阶层人们的广泛关注。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早期教育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从事多年幼儿教育,越发的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在幼教工作中凸显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关爱 一、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 大家知道这个时期的幼儿有着显著的年龄特点,加之时代赋予的特点,只有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点,我们才会有针对性的教育。我看过一个对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 报告 ,报告中说: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某地区对3000 名4-6 岁的幼儿心理的调查,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幼儿阶段年龄在3 至6 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行为方面。注意力很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非常好动。最喜欢向别人挑战,假如你表达出“我不相信你会做”,他会真的做出来。 2.情绪方面。幼儿的情感常受外界情境所支配,常为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容易激动、变化、外露并且很不稳定。比较顽固,会发脾气,出现这个阶段的叛逆,不大理会别人的感觉,碰到惊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绪起伏大,如果不做好疏导可能会影响到成年。 3.智力方面。能了解父母在想什么,会察言观色。有惊人的 想象力 ,带有夸张性,有时大人会认为他们在撒谎,其实他们对于事实和虚构的界线还分不清楚。成人应了解其心理现象,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应耐心地解释及提醒。假如处理不当,会因为伤其自尊心而引起自卑感。 4.语言方面。三、四岁的幼儿已能够掌握全部基本语音,词汇量增多。在正确的教育下逐步掌握语法结构,幼儿到了五、六岁时,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大大提高。心里所想的,嘴巴直接说,喜不喜欢谁会直接表达。 5.个性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不同,致使幼儿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逐渐表现出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人特点,这些都会在人的一生中保留它的痕迹。 6.时代特点。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被宠爱为“小公主”“小皇帝”,他们普遍缺少与同龄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在家很少遇到需要合作的环境,使许多幼儿并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加上家长的宠爱和教育方式的不当,因此很容易养成任性、爱发脾气、自私等不良性格特点。 总体来说,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被人称赞是这个年龄最显著的心理特点。同时,因为独生子女增多,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懦弱、惧怕困难、率性、不理解关心人、缺创制性、缺合作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合群、攻打性行为、畏怯、多动、情感障碍等等。这种现象如不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注重和增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躲避的课题。 二、教师关爱幼儿心理健康 (一)更新观念 1.树立新型的幼儿教育观。俗话说:“没有错误的学生,只有错误的老师”。我们应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能用是否“听话”来衡量一个孩子。 2.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发展,多充电学习,自身素质跟上。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完善自己,自觉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保持一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率。 3.将儿童看成一个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贡献者,学会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幼儿的潜能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催发幼儿心灵深处智慧的种子发芽。 (二)充满爱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 1.爱每一个孩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无论孩子美或丑,聪明或愚钝,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孩子疼爱,用我们的爱给幼儿带来自信、安全感、信任感,让我们怀着一颗爱心走近幼儿,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爱的策略,多给幼儿一些关怀与微笑,分享他们心中的快乐,分担排解他们心中的忧虑与不安。 2.鼓励孩子。多说:“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或以微笑来肯定、鼓励幼儿。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和接纳感。千万不要以“笨死了”“你怎么干什么都不行啊?”等语言来否定幼儿。否则孩子在负面影响下,情绪会变得消极。 (三)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的心理犹如一张干净的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浇花要浇根,育童先育心。”在施教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优势,做好启蒙培养,引导幼儿拥有积极的心态。 1.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如在语言教学活动中,通过 故事 、儿歌,使幼儿明辨是非善恶,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尊敬等良好的情感素质,在健康、社会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美工、音乐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自我约束,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等。我在所带的班上曾经开展过“不做‘小皇帝’,要做‘小公仆’”为主题的试验教育活动。收到了显著效果,受到家长和同行的称赞。 2.持之以恒。贵在坚持,我们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有效地渗透到每一天教学中,并做到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 按照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学生在和教师、父母、同龄人、年长者的合作交往中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家长的行为对幼儿直接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要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是至关重要的。 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摇篮。要把端正家长教育观念、改变家长教育方法、增进家长素质提高、加强沟通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按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应用家长园地、家长观摩活动、家教经验交换等形式宣传,利用QQ群、手机等媒介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幼儿养成健康心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幼儿承载着家庭全部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教师有着重大的责任,让我们关注幼儿心理,引导幼儿行为,不断探索幼儿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3). [2]卜翠平. 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2,(14). [3]李娜.让幼儿寻找快乐的源泉[J].成才之路. 2012,(5). 猜你喜欢: 1. 幼儿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 3.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对策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整理的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对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文题目:

浅析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除对策

摘要: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新入园小班幼儿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在幼儿园当中,幼儿需要接触到新的环境、新的人群,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开始体验初次与父母分离所带来的情绪上的变化以及内心的痛苦,且这种焦虑程度一旦过高,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此次研究当中笔者对幼儿入园与家长分离时的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幼儿分离焦虑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对幼儿入园焦虑进行研究及干预缓解的重要性,同时研究了家长及教师常用的缓解策略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更加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成因;消除对策

每年的9月份都是幼儿园新生入学的时候,原本在父母怀中或者是被父母牵着笑嘻嘻的小朋友在被送进幼儿园之后情绪就开始不对了,开始又哭又闹,牵着父母的手不愿让父母离开。这些孩子刚进入幼儿园时情绪极不稳定,又哭又闹,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出现睡眠不安、食欲不振,甚至绝食的表现。这种幼儿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所导致的幼儿的生理及心理上的非正常反应,我们称之为幼儿入园焦虑。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

从导致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方面分析,主要是幼儿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幼儿都是在父母以及家人的关怀、呵护下成长的,当突然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环境,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谁都不会受到特别的优待。孩子从家庭中受独特对待的环境到幼儿园这样一个既陌生又享受不到优待的环境当中肯定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的时候如果总是摆出一种很严肃的表情,这无疑会加剧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因此,我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以及安全方面的保证给幼儿,更要尊重幼儿的自由以及情感需要,让他们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大环境中体会到家的温暖,从而缓解他们的不适感。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特征

(一)幼儿与家长分离时容易大发脾气或者哭闹

幼儿年龄小,心理及生理上都不成熟,所以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如果硬是强迫孩子和家长分离,孩子一般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果幼儿的一系列表达自己强烈感情的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就会慢慢接受必须要呆在幼儿园的这一客观事实,幼儿开始变得焦虑和不安。

(二)幼儿比平时更容易紧张、着急,会多汗、尿裤子

幼儿产生了入园焦虑后,常常会出现出汗、尿床或者尿裤子的行为。幼儿的尿床、尿裤子、吮手指、怕黑、难以入眠等种种反应都是幼儿与家长分离后入园焦虑的外在表现,但这些表现只是个别幼儿的个人表现,不能代表全部。

三、对幼儿入园焦虑进行研究及干预缓解的重要性

学龄前儿童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入园焦虑知识了解后才能正确地引导和培育孩子,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幼儿期又称学前期,是指人在3~6岁的时期,脑重量不断增加,大脑皮质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随着身体的发育,幼儿的动作技能也在同步发展,为其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要正确了解并积极干预幼儿入园焦虑,让每一位入园的孩子都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这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在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当中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幼儿入园焦虑的解决措施

(一)目前常用的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意见

1.家长方面。有的家长对待不愿入园的幼儿采取强迫分离的做法。这种做法只会加剧幼儿对幼儿园的反感,幼儿焦虑的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因而,家长要在幼儿入园之前就帮助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多说一些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让幼儿在心中对幼儿园有一个良好的初步印象,然后让幼儿在日后的接触中慢慢接受幼儿园。同时,不可否认,很多家长也和幼儿一样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分离,舍不得孩子,怕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所以在孩子表现出入园焦虑时就索性直接带孩子回家,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每个孩子都要从家庭生活迈入社会生活,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这种直接将幼儿带回家中的做法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此问题。对于家长直接将孩子带回家的现象,家长必须要从自身出发,客服自身的焦虑,予以更多的信任给幼儿园,把孩子放心地交给教师。

对于依恋父母,不相信其他人的幼儿,家长不仅要给予孩子安慰,还要指引幼儿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与他人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参与集体生活的兴趣。

2.教师方面。幼儿教师对于有入园焦虑的幼儿有时会采取漠视淡化的方式来对待。漠视淡化的方式反而在无形中助长了幼儿的焦虑情绪。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幼儿的心中产生很大的阴影,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亦是如此,漠视淡化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增加幼儿的焦躁情绪。因此针对大声哭的幼儿,教师应该做到及时的关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可以和幼儿进行游戏互动,让幼儿进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去,这样幼儿焦虑心理也就得到了相应的缓解。

对幼儿的某种行为的不理睬也就意味着对幼儿的不关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对某种不良的行为不加以制止或者纠正,其实就是对这种行为的一种默认,那么这种行为就极有可能再次发生。幼儿在独自游戏时,如果教师不采取措施指导或者干涉,幼儿的此种行为就会越来越严重,不被关注的幼儿会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一个人玩耍,一个人喝水,一个人上厕所。笔者认为如果放任幼儿的此种行为长期下去,其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内向,会变得越来越不善与人交流沟通。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很融洽、很享受集体生活时,他还是自己一个人,当有一天在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朋友的时候会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焦虑情绪会恶化。因而幼儿教师要对单独游戏的孩子予以更多的关怀和注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二)策略建议

1.教师做好入园前家访。教师到幼儿家进行第一次家访时,要注意衣着的得体,语气要和蔼,态度要亲切,要认真倾听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及脾气禀性的介绍,并提醒家长做好幼儿入园的相关准备工作,例如准备替换的衣服、喜爱的玩具等,并对按时幼儿日产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予以记录,认真考虑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为了幼教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学会聆听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想法,细心观察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具备责任感和义务感,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放心,缓解家长心中的焦虑。同时也要和孩子多交流,让孩子熟悉教师,增强孩子对教师的信任。

2.参与亲子活动,减少陌生感。鼓励家长陪同幼儿一起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在亲子活动的过程当中,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幼儿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体会集体生活的乐趣,例如教师为幼儿安排了宝宝点名时间、幼儿自我介绍后,“找朋友”的音乐响起,家长和孩子手拉着手去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体验交往的快乐。孩子在幼儿园愉悦的学习生活氛围当中慢慢也会开始接受幼儿园。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为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充分准备,对于缓解幼儿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情绪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家长的陪伴,更让孩子能够在平缓的氛围中度过幼儿园的生活。

3.家长和幼儿园相互配合。不只是孩子会有入园焦虑,很多家长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焦虑。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这一陌生的新环境,担心孩子能否在陌生的新环境当中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的家长在送孩子来到幼儿园门口时,对孩子依依不舍、牵肠挂肚,常常打电话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跑到幼儿园来探望孩子。家长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甚至可能加重孩子的入园焦虑,从而导致孩子无法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无法正常融入到集体的生活当中。因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家长对孩子入园的焦虑心理,也是缓解幼儿焦虑症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4.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在开学初的一周采取多样的方式来教学,例如用颜色鲜艳、新颖的玩具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组织丰富有趣的户外活动,帮助幼儿结交新朋友,采用正面鼓励以及侧面引导的方法,让幼儿充分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为幼儿创建一种安全、温暖的氛围,从而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

5.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幼儿园每年的新生中都会有几位特殊的孩子,其入园焦虑情况可能比其他孩子更为严重,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就要特殊问题特殊处理。例如开辟专门的活动室稳定他们的情绪;为拒绝进食的孩子提供造型可爱多样的小点心,向家长了解其饮食偏好;等等。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后充分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然后制订特别的方案来对待。

五、结论

新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儿童的成长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孩子关键的幼儿期,不仅要塑造孩子健康的体魄,培养孩子的聪明智慧,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还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品质以及对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让孩子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对幼儿入园焦虑的情况予以注重并采取措施予以缓解,让新入园的孩子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汤燕辉。幼儿入园焦虑个案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9,(12):23-24.

[3]史金娥。在“互动”中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J].考试周刊,2007,(19):104.

[4]何海英。创设家庭式环境———环境新生入园焦虑有效途径[J].幼儿教育,2005,(9):44-45.

摘要:在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主体性而言,幼儿教育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阶段,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基于此文章针对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理念;幼儿教育;应用分析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对传统的教育已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使得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化受到了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要做好教育的改革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要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上出发,做好主体性教育。

一、主体性教育

对于主体性教育来说,就是要坚持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出发,保证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同时还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启发与引导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主体性教育的影响下,还可以塑造好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学习与发展。但是还应明确的是,主体性教育要求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接受教育的人为主体,同时还要尊重与承认其主体地位[1]。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主体性教育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创新,同时也要顺应培养人的教育规律,以此来满足社会的价值取向。从静态的层面上来说,开展主体性教育可以有效实现教育的目标;从动态的层面上来说,则是一种相对特殊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着属于自身的理念,注重帮助学生生成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所以在幼儿教育中,由于幼儿存在着一定的向师性,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主体性学习形式,培养好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二、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主体性教育理念的措施

(一)保证教学形式的主体性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受到年龄等方面的影响,其认知能力与目的性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主体性教学形式的过程中,就要做好引导工作。

1.创建出游戏教学情境

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从幼儿的学习特点等方面出发,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以此来引导幼儿在生活与活动中主动地去接受学习。所以,想要促进幼儿实现主动学习,就要掌握好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明确学习上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掌握好幼儿的学习特点,这样才能承担起教育的责任。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疲劳等现象,所以也就使得其认知过程存在着随意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教学,通过游戏的影响,有效吸引幼儿的目光,帮助幼儿完善知识结构,让幼儿成为学习中的主人[2]。

2.开展模仿练习

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模仿的阶段,且存在着好奇心与可塑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模仿来增强其感性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好可以让幼儿进行模仿的对象,同时还要不断地观察幼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对一些存在模仿不良行为的幼儿教师要及时进行教育,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帮助幼儿生成主体性

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幼儿存在着一定的个别性与特殊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深入掌握好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好指导工作,帮助幼儿实现主体性的生成。

1.挖掘出幼儿潜在的素质

教师在开展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中,要为幼儿创建出适宜的条件,以此来促进幼儿潜能的发展,同时还要确保教育的意义,健全幼儿主体性。教师要坚持从幼儿的实际发展出发,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保证幼儿发展的有效性。

2.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好幼儿的个性。一方面,教师要具备一颗包容心,冲破传统意识上的影响,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幼儿在实际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如幼儿在选择玩具的`过程中存在着倾向性的选择,所以教师就要做好研究与分析工作,培养好幼儿的个性[3]。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坚持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分析好现阶段中幼儿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正确地引导幼儿,为幼儿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影响幼儿,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清珠.主体性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安顺学院学报,2009,11(5):45-47.

[2]雷红云.对幼儿主体性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5):14-15.

[3]李瑞瑾.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幼儿主体性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138-139.

摘要:本文对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价值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对幼儿的教育也愈来愈早。幼儿教育是人一生中所接受的第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加入游戏,形成了游戏教学的模式。根据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游戏教学模式对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游戏教学概述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游戏为依托,将要教授的知识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幼儿主动学习,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相应的知识。游戏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体验性、自主性等特点,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自由发挥,进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游戏教学的特点

1.游戏教学的体验性

游戏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体验性,只要幼儿进入到游戏中,就会在特定的游戏氛围中获得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丢手绢”活动中,坐着的幼儿会对小伙伴手中的手绢有盼望的心理,而拿有手绢的幼儿则有担心被追上的紧张以及想将手绢给其他同伴的激动心情。这些思想活动都是幼儿在游戏中自己体验到的,教师只需从旁引导,幼儿就会懂得。

2.游戏教学的自主性

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者游戏的选取者,幼儿才是游戏的主导者。在游戏开始前,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伙伴、游戏场景和游戏材料。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与同伴进行协商,只要达成共识,幼儿就可以改变原有的游戏状态,根据自己的兴趣制订相应的游戏规则。游戏对于儿童的无限包容性,在游戏教学中以自主性的方式体现,这也是游戏教学的特点。

3.游戏教学的虚幻性

游戏教学中游戏的内容虽是依托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但是又有超脱于现实生活的一面,即虚幻性。例如,角色扮演游戏,游戏的基础在于幼儿假装自己的身份是某一个角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所扮演的角色新的特色。游戏教学的虚幻性充分满足了幼儿的想象力,并可以将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常识通过游戏体现出来。

三、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有独特的价值,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对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价值的分析可以对今后的幼儿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经验方面的支撑。

1.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幼儿阶段孩子的特点是年龄小、好动,且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游戏教学则是根据幼儿以上三个特点定制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穿插其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学习。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长。另外,游戏教学的场地可以设在室内,也可以设在户外,以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效率较高。

2.游戏教学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对于游戏的热衷确保了他们的参与度。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适当的奔跑、跳跃等可以增强幼儿对自身肢体协调性的控制。另外,在户外阳光下进行游戏,也增强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的体质也得到了明显地改善。游戏教学模式以游戏为出发点,幼儿在游戏中会主动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谈,也学会了倾听,培养了幼儿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3.游戏教学可以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

在幼儿阶段,幼儿除了学习常识性知识,更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让幼儿主动开口是提升其能力的重点及难点。游戏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扮演角色时,幼儿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该角色的语言特点进行模仿,可了解到接人待物的相关知识。因此,游戏教学有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的作用。

四、结语

幼儿教育作为系统教育的起点,其教学模式的选取是否符合幼儿特点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有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等作用,值得在幼儿教育中作为重点教学模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陶云娣.论幼儿教育中的民间游戏教学创新的基本经验——小班民间游戏《小兔和狼》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6):118-119.

[2]陈艳红,刘红,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模式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118-119.

[3]乐元芬,试述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88-89,93.

[4]蔡清吉,张传堂.回归游戏教学——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0):136-138.

攀岩对青少年的研究论文

攀岩是一项刺激而不失优美的极限运动,被全球的攀岩迷们称为“峭壁上的芭蕾”。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去学攀岩运动。那么,攀岩对青少年的好处有哪些?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攀岩对青少年的好处介绍,希望能帮到你。攀岩对青少年的好处 1、攀岩对青少年的好处 1.1、攀岩能增强自信心:面队比自己身高还高大的岩壁,仍毅然决然向上攀登,不怕面队攀岩过程中的难度挑战,心性自然要比一般人沉着自信。 1.2、攀岩能增强体质:攀岩运动是手脚均衡的力与美,并且足以负荷自己的重量、对抗地心引力,攀岩运动中女孩可是一点也不输于男孩的。 1.3、攀岩能提高集中力:当脚下踏着坚实的岩石,留意身体在岩壁上移动的每一个细节,此时特别需要的是全神贯注,这对儿童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很大的帮助。 1.4、攀岩能增加进取心:当自己在攀爬过程中,是放弃、还是继续坚持?已经不全然只有勇气可形容,还有意志力、荣誉感及自我超越的决心。 1.5、攀岩能提高身体的柔软度与协调感:这是城堡攀岩的关键能力,其重要性更胜于体力;国外已有医疗领域用攀岩来矫治儿童肌肉的发展,及手、眼、身体的协调上。 2、攀岩需做热身运动 在开始攀岩之前,热身这个动作是非常重要的,省略这个步骤很容易受伤。例如,你在家里的走廊装训练器,每次经过走廊,你都有拉几下单杠的习惯,你可能已经因此而使肌肉或肌腱拉伤,因为你没有做热身。 想要计算需要多少热身活动才能增进攀岩成绩是不可能的,但是热身的确可以减少拉伤甚至拉断肌肉的危险,所以千万别忽视它,它是攀岩或训练前必做的步骤。目前对于热身到底该怎么做虽然还有争议,但无论如何,找到你觉得最舒服的方法是我们的建议。 3、攀岩的手法是什么 其中攀爬中用手的根本目的,是使身体向上运动和尽量贴近岩壁。岩壁上的支点形状很多,常见的有几十种。攀爬者对这些质点的形状要熟悉,知道对不同支点手应抓何处,如何使力,根据支点上突出(或凹陷)的位置和方向,有抠、捏、拉、拽一些、握、推等方法。但也不要拘泥,同一支点可以有多种抓握方法。 攀登中手指的力量十分重要,平常可用指握撑、引体向上、指挂引体向上、提捏重物等方法练习。 攀岩的简要装备攻略 1、攀岩鞋:攀岩鞋是玩攀岩必须的装备之一,鞋底采用特殊橡胶制成,平滑无花纹。一定要买刚刚好合适的码数,鞋长与脚长一致或稍紧一些都是可以的。价格在300~1000元之间。 2、镁粉袋:用于盛放防滑粉(碳酸镁)。在攀岩过程中,手汗或岩壁上的水分都可能导致打滑,因此攀岩者需要双手沾满防滑粉,用于吸收汗液和水分。 3、安全带:攀岩一般选用坐式安全带。坐式安全带由腰带、腿环和确保扣三部分构成。购买安全带一定要试用,由于初学者在空中的时间比较长,建议选择衬垫舒适、轻巧透气的安全带。价格在500~800元之间。 4、快挂:攀岩常用安全设备之一,由一条扁带两端各连接一个金属扣组成。价格300元左右。 5、攀岩头盔:主要用于保护头顶不被落石砸中,在自然环境的攀岩运动中属于必备装备。价格在500~800元之间。 攀岩的基本技巧 1、抓,用手抓住岩石的凸起部分。 2、抠,用手抠住岩石的棱角、缝隙和边缘。 3、拉,在抓住前上方牢固支点的前提下,小臂贴于岩壁,抠住石缝隙或其他地形,以手臂和小臂使身体向上或向左右移动。 4、推,利用侧面、下面的岩体或物体、以手臂的力量使身体移动。 5、张,将手伸进缝隙里,用手掌或手指曲屈张开攀岩,以此抓住岩石的缝隙作为支点,移动身体。 6、蹬,用前脚掌内侧或脚趾的蹬力把身体支撑起来,减轻上肢的负担。 7、跨,利用自身的柔韧性,避开难点,以寻求有利的支撑点。 8、挂,用脚尖或脚跟挂住岩石,维持身体平衡使身体移动。 9、踏,利用脚前部下踏较大的支点,减轻上肢的负担,移动身体。 猜你喜欢: 1. 在野外登山绳有什么作用 2. 最新攀岩对人身体的好处介绍 3. 攀岩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有哪些 4. 攀岩的好处有哪些 5. 攀岩运动锻炼有什么好处介绍

看电视,我总爱看体育频道,在体育频道里,我又最爱看攀岩。每当看到攀岩运动员克服道道难关,攀爬到岩顶时,我总要为他们欢呼;每当看到从悬崖峭壁上摔下来的失败者,我又总要为他们叹息。 更多的时候,我是在想,要是哪天我能亲自攀爬在那悬岩绝壁上,那该有多好啊! 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今天游人民公园,我正好赶上公园里刚建成的攀岩运动场试营业。正当我跃跃欲试,想买张票去挑战自我时,麦克风里传来了主持人的声音,今天首先要举行一场攀岩比赛,现场的人都可以报名参赛。于是,我毫不犹豫就报了名,还被编为少儿组的二号选手。 这时,我胆怯了,我可从来没有攀过岩啊!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没有退路了。怎么办?我抬头望了望眼前的“悬崖绝壁”,突然,“信心与勇气,力量与技巧的结合——攀岩”的巨幅标语,映入我的眼帘,鼓舞了我的信心。 还好,一号选手的攀岩给了我现场观摩的机会。 当听到二号选手王雨翔上场时,我鼓足勇气,来到岩边迅速检查了保险绳,就勇敢地向上攀爬起来。 真高兴,我还很顺利地攀到三分之一高处。 难关出现了。这时,我右脚蹬在一处岩点上,左脚悬空了,而下一处岩点却在右上方。我右脚打颤了,抓着上方岩点的两手也发麻了。呀!右脚滑了一下,只觉得两眼直冒火星,背心瞬间就浸出了冷汗,眼看就要从峭壁上摔下去。 加油,小伙子加油!在观众的鼓励声中,我竞意外地将右脚换成了左脚蹬在岩点上,为继续向上攀登迎来了转机。 我就这样,一道一道地闯过了难关,胜利地攀上了岩顶,高兴地敲响了风铃。 我在一遍掌声中,手握保险绳,双脚点着岩壁,轻松地滑到了地面。 这次攀岩比赛,我虽然没有名列一、二、三。但是,对于我这个第一次攀岩就参加比赛却没有成为落后者,我已经很知足了。 挑战自我的攀岩运动,锻炼了我的意志和胆量。今后,我要像闯过攀岩时的道道难关那样,去闯过学习上的道道难关。

现状就是大家都不喜欢攀岩,觉得攀岩是非常危险的,而且他们的体质也跟不上。

理想是灯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一定不会成功的。古今中外,这么多伟大的人都怀着崇高理想,无一例外。理想是我们奋斗的动力;理想是照亮我们前进的灯;理想是我们胜利的前提。树立理想意味着成功。美国著名励志大师莱斯布朗是个不幸的儿童,他一出生父母就遗弃了他,后来又被列为“尚可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他本可以自暴自弃,但当他读中学时,老师告诉他:“你不要因为人家说你怎样你就以为自己真的怎样!”,就是这句平常的话改变了布朗的命运。于是布朗废寝忘食,一心加入演讲业,他要为所有的不幸者呐喊助威。虽然布朗有自知之明:没有过人的资历,没有超人的魅力,没有足够的经验,只好不分日夜地给人打电话,请求人家给机会到他们那里演讲。为此,日积月累,布朗的左耳被电话话筒磨出了茧子。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布朗终于成了美国当今最受欢迎的演说家了。莱斯布朗耳上的茧子是辛苦的见证,是为理想奋斗的痕迹。为理想,要坚定成功的信念。埃里克是一个盲人,他15岁时就迷上了攀岩运动,曾经以5.10分的成绩打破当时的5.14分的最高分。1999年1月,他遇见了攀登过珠穆朗玛峰的地理学家帕斯克尔.思克达罗。帕斯克尔问他想不想去登珠峰,于是两人志同道合,一拍即合。珠峰的南主峰高8229米,靠中国西藏一面,有3千多米高的悬崖,靠尼泊尔一面也有2千多米高的峭壁。通往西拉里台阶长达600米,像刀刃般的山脊由冰雪和破碎的页岩组成,要路过它只有在冰镐的帮助下一步步挪过去。埃里克听着岩石碎片从冰镐剥落,掉下深渊的回声,慢慢登上顶峰的最后一道峭壁。他终于向世人证明了自己迈入世界最优秀登山运动员之列。虽然埃里克是盲人,却克服了重重困难,凭惊人的毅力和信念,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曹操亦说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单靠有理想只是空口无凭,必须为理想努力,为理想付出,才能成功。20世纪70年代的拳击比赛中,拳王阿里和拳坛猛将菲雷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颠峰对决。在比赛的第14回合时,阿里已到了精疲力竭,奄奄一息的地步。解说员说:“这个时候,一片羽毛落在他的身上也能让他轰然倒地。”但是,阿里尽力保持坚毅的表情和不死的气势,让菲雷泽认为阿里仍有丰富的体力。就是这样,阿里坚持到了最后,菲雷泽放弃了。这时,裁判举起了阿里的手臂,保住了拳王的称号。接着,阿里双腿无力地跪地倒下。而菲雷泽见状则后悔莫及。也许阿里真的不如菲雷泽,但阿里却用信念支撑着,取得最终的胜利。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确实,有理想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坚持,有坚持才有成功。当然,有理想也必定要有智慧,知道铜钱为什么外圆内方吗?黄炎培曾向儿子写下四句话:“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做人要“方”,这是一种品德,是“肃若秋霜”的原则,不可转弯抹角,像秋霜一样严肃;做事要“圆”,这是一种智慧,是“和若春风”的智慧,在方的基础上,为人圆滑一点,像春风一样随和。也就是说,“方”是我们为人的理想,“圆”是我们处事时,学会和他人合作,获得双赢。理想在黑暗中照亮前方的光明道路;理想在困难里将我推向成功的大洋彼岸。它是用信念汇聚而成的明亮的灯!

研究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论文

手机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常见是对眼睛的危害。手机对眼睛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可能引起近视的发生与发展,二是可能引起视疲劳。1.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引起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尤其是18岁以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如果长时间注视手机不休息,易导致睫状肌的痉挛,使睫状肌调节功能变差,晶状体曲度增大,改变眼睛屈光度。2.过多使用手机可能会引起眼干、眼胀或视物模糊等不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疲劳,是因为长时间集中在手机上导致眨眼过少、调节过多导致的,尤其在暗环境中对眼睛的损害更大,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该适当休息一下了。目前对于电子屏幕的蓝光对眼底黄斑影响的研究尚在动物实验阶段,生活中接触的以及手机屏幕的蓝光量很少,是否会导致黄斑病变尚有一定争议。总之,应注意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长,保证双眼与手机距离不要过近,不在黑暗中长期使用手机,注意间隔休息保护双眼。

手机对人的危害,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视力受损这种伤害最直接,因为手机的屏幕小,长时间盯着手机会导致视力的疲劳、眼睛干涉,尤其有很多人喜欢睡觉之前看手机,还习惯关灯看手机,这样的习惯对眼睛的伤害更大,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失明。第二、患上颈椎病因为玩手机是要低头的,因此,玩手机的人也被称为低头族,因为长时间的低头,导致颈椎的生理弯曲被破坏,长时间的低头就会导致颈椎变形或者增生,患上颈椎病,以前颈椎病是中老年人才会患上的疾病,但是现在的90后也有很多患上此病的,都是因为长时间玩手机引起的。第三、熬夜引起各种疾病很多人喜欢睡觉前抱着手机玩,因为手机的内容特别吸引,让自己欲罢不能,完全打乱了自己原本规划好的休息时间,经常会有熬夜的现象。但是熬夜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熬夜不仅会伤害到五脏六腑,甚至还可能导致癌症,所以经常熬夜玩手机对自身的健康危害是特别大的。第四、影响智力完全的依赖手机获得信息资源,会减少了大脑的思考,长久以往脑细胞活动过少会导致智力的下降。第五、损害皮肤辐射由于对细胞的影响,长期下去,就会使黑色素沉积,就会长斑。也会是免疫力下降,细菌生长,皮肤粗糙甚至长痘痘。

要:]随着现代人类使用智能手机的普遍增加,一方面给人类生活学习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危害着人类。面对智能手机的诱惑,人类要学会自己控制手机的使用,不要成为手机的俘虏。关键词:智能手机 影响 虚拟环境一、手机的广泛应用(一)手机的优势1.手机将是覆盖人群最广的一种媒体形式。在中国,手机发展的历史只有二十年,但中国已经有七亿手机用户,普及率近50%,手机的用户数与目前覆盖人群最大的电视用户数相差无几,而且手机用户的数量将很快超过电视用户。手机阅读作为用户认知度较高的重点应用之一,用户数量呈不断攀升的态势。手机的传播成本比较低廉。新的媒体形式应该具有传播成本低廉的特性,手机就具备这样的特点。纸媒的传播成本就比较高,虽然一本书只有几十元,订阅一年的报纸只需两百多元,但是单个媒体承载的信息非常有限,同样的信息如果被放在互联网上价格就会便宜很多。.2.手机媒体传播信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其他媒体本身不具有强制性,都需要读者主动去获得信息,而一个拥有手机的人不可能总不开手机或者总不随身携带,因此手机可以通过短信息等形式将信息强制性地传播给受众。手机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潜在媒体平台,它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巨大。有学者认为,在未来的五至八年,3G手机普及之后,手机媒体将成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当然,每一种媒体形式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手机媒体不可能代替其他的媒体形态。由于具有种种优点,未来的手机媒体将很可能处于一个比较强势的地位。3.在一个科技领导世界的时代,手机已不是有权有势人的“私有财产”.记得90年代初,见到的是“大哥大”,跟大砖头一样,能用上它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谁又能想到,十多年后,手机已是“旧时富人手中机,飞入寻常学生中”.大街小巷,甚至在校园内,中学生打手机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几乎随处可见.走进今天的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很多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手机的中学生人数也日渐增多,手机的档次也大有水涨船高之势.从最便宜的到价格不菲的能拍照的,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手机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它们的拥趸。手机的普及,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如目前许多教育界的学者和专家就十分关注中学生流行自己带手机的问题.中学生究竟应不应该自己带手机,也成为我们青少年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长时间使用手机可引起未成年人的记忆力衰退、认知能力下降,还容易引发易怒、烦躁等症状。而未成年人的神经系统最易受到手机辐射的负面影响。手机辐射的危害:1.手机辐射干扰人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时间明显长于不被手机辐射干扰的人。2.手机辐射能刺激大脑紧张神经,让人们保持清醒,从而降低睡眠质量。睡前避免用手机打电话,睡觉前要关机。3.手机辐射是由其发射的高频无线电波造成的。鞭状手机天线发射的微波中,有60%被人脑近距离吸收。4.手机天线是产生辐射最强的地方,而人脑与发射天线的距离仅2—5厘米,因此是存在潜在危害的。扩展资料手机辐射主要是由其发射的高频无线电波造成的。据美国移动电话协会的研究,鞭状手机天线发射的微波中,有60%被人脑近距离吸收。手机天线是产生辐射最强的地方,而人脑与发射天线的距离仅2—5厘米,因此是存在潜在危害的。中国医学装备CT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专家王骏认为,从总体上来看,手机辐射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健康影响是大同小异的。未成年人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受到的损害更大。王骏表示,未成年人的神经系统最易受到手机辐射的负面影响。长期使用手机确实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的记忆力衰退、认知能力下降,还容易引发易怒、烦躁等症状。

当代大学生社交恐惧的研究论文

从自身角度出发,谈谈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及调试的方法。 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我们每天都面临着人际交往问题,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的人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而有的人在交往过程中有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也就是不良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一、有的人在交往的过程中非常的紧张紧张,到连语言都表达不清楚,有一种手足无措张口结舌的感觉。 有这种情况的人过后还非常的后悔,觉得自己真的很没有用,越自责越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 要克服这种情况,这种状态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人交流交流的多了,慢慢地这种状态就会减少,并且在心中告诫自己没什么了不起的,都是一样的人,让自己逐渐有自信心。二、面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或者是不太熟悉的人有自卑感。 其实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不是你一个人这个样子,每个人都是这样子,只不过有的人克服了这个毛病,成为交往中的达人。 这种情况就要求自己逐步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得来,是由于自己平时努力的结果,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学习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成为领域的佼佼者,也成为别人仰视的对象,接触的人越多,接触人的层次越高,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就会更强。三、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在活动中能够让你更好地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人际交往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有多参加活动,才能亲身体验,从中领悟到交往的技巧也可以多阅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从书籍上获得的技巧,在实践中在家已经你的人际交往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还有这种课?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将无法生存。只要走上社会,就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自我认识的不足,产生的认知障碍;(2)仅凭情感的好恶,来决定人际交往方向,产生不良后果,进而形成的情感障碍;(3)因人格的差异,在交往中带来误解、矛盾与冲突,产生的人格障碍。其中情感障碍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情感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类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像有的学生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学习差等等。这种同学在学校中为数不少。其二,孤独心理。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这类学生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性格、过于自负和自尊、挫折。其三,嫉妒心理。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特点是: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嫉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危害。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给大学生成人和成才带来了莫大的困难。其四,报复心理。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常发生在心胸狭窄、个性品质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时候。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报复心理的产生不仅同个性特点有关,而且与挫折的归因和环境有关,报复常常以隐蔽的形式进行。因为报复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开的反击能力,所以只有采取隐蔽的方式来进行报复!这种心理给报复者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莫大的阻力和压力。当然,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除了上面的内容外,还有社交恐惧、猜忌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面对上述这么多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们如何克服,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注重人际交往中平等、相容、互利的原则。首先,要坚持平等,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次,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是与对他人的包含、容纳和忍让,所不可分里离的。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再次,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第二,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宽容。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第三,有技巧的进行人际交往。大学生若想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如: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等等。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自己要有所改变,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并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自身的人际关系。

专家指出,大学生若出现心理障碍后如不尽快摆脱,不仅妨碍其学业的顺利完成,而且极易发展成为心理疾病,严重者将导致神经失调、精神分裂。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论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浅谈》

摘 要:当今大学生,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学习和就业,而是人际交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以至出现像自卑、孤独、嫉妒和报复等交际心理障碍,怎么样才能消除这方面的障碍,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他人的认可,成为大学生们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10-2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将无法生存。只要走上社会,就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自我认识的不足,产生的认知障碍;

(2)仅凭情感的好恶,来决定人际交往方向,产生不良后果,进而形成的情感障碍;

(3)因人格的差异,在交往中带来误解、矛盾与冲突,产生的人格障碍。其中情感障碍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情感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类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像有的学生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学习差等等。这种同学在学校中为数不少。

其二,孤独心理。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这类学生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性格、过于自负和自尊、挫折。

其三,嫉妒心理。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特点是: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嫉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危害。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给大学生成人和成才带来了莫大的困难。

其四,报复心理。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常发生在心胸狭窄、个性品质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时候。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报复心理的产生不仅同个性特点有关,而且与挫折的归因和环境有关,报复常常以隐蔽的形式进行。因为报复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开的反击能力,所以只有采取隐蔽的方式来进行报复!这种心理给报复者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莫大的阻力和压力。当然,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除了上面的内容外,还有社交恐惧、猜忌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面对上述这么多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们如何克服,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注重人际交往中平等、相容、互利的原则。首先,要坚持平等,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次,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是与对他人的包含、容纳和忍让,所不可分里离的。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再次,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第二,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宽容。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第三,有技巧的进行人际交往。大学生若想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如: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等等。

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自己要有所改变,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并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自身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烨子.清华人生规划.新华出版社,2002,第一版.

2 凡禹.人际交往的艺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3 张雯,张凯等.守护精神家园--给大学生.海燕出版社,2000,第一版.

4 夏伟东.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

  • 索引序列
  • 青少年对死亡恐惧感的研究论文
  • 幼儿恐惧心理辅导的对策研究论文
  • 攀岩对青少年的研究论文
  • 研究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论文
  • 当代大学生社交恐惧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