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9

芳儿beauty
首页 > 学术期刊 > 青少年对死亡恐惧感的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lyran0910

已采纳

作者 | 米斯特六 公众号| 六号研习社(ID:lhyxs666)

生命 有时,死亡是我们避不开、绕不过的结局 。

沉入到一片无尽黑暗,虚无,缥缈,永远,陷入黑洞般的时空拉扯。

亦或是,孤魂野鬼游荡人间,天堂地狱转世轮回。

死亡,这个我们从不轻易谈的禁忌区,从没离开过,黑夜中一双眼睛,盯着人类的整个发展史。

可以说,从人类有了思维,就开始了对于死亡的思考。

最初的思考是以原始宗教的活动、神话、祭祀等形式展现出来;而后有了哲学的思考,人类轴心时代东西方出色的思想家产生了各种对于死亡的看法;再至以现代化的科学眼光去剖析生命体乃至微观物质。

人类,从不曾停止对生命的探索,对死亡的思考。

可如果你去问一个人,你害怕死亡吗?

对方的直观反应可能是惊讶,然后顾左右而言他,何必思考这么深刻的问题,活好当下就好了。

孔子不也说:“未知生,焉知死。还没想好怎么活,何必去关心死后会如何。

这实际上是一种对于死亡话题的逃避。

为什么逃避?源于内心对于死亡的恐惧。恐惧是源于对死亡的未知。我们从不曾直面内心的恐惧,认真探讨死这个沉重但重要的话题。

事实上,我们总有一天会和死亡相遇。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对死亡无所不在的恐惧。

对于死亡, 伊壁鸠鲁提出了三个著名的关于死亡的观点 ,能让我们对死亡有更好的理解。

1、灵魂死亡论 。即如果我们死后,随着肉体的消亡,灵魂也将死去。所以你感受不到虫蚁微生物侵蚀肉体的痛苦,也无法再继续思考未完之志。

2、灵魂虚无论 。当我们死后,灵魂将归于虚无。和灵魂死亡论不同的是,灵魂死亡可能还会把灵魂这个“体”存放于某个异度空间。而虚无,则一切归于无,你将看不到灵魂在任何一个世界的任何痕迹。所以,你不用担心有人对你的灵魂“动什么手脚了”。

3、灵魂初始论 。认为人死后,灵魂就会回归到你出生前的那个状态,无论最开始的是一个受精卵还是某种神话存在体,都会归于那个“最初点”。所以,你不用担心堕入地狱,因生前的业障堕入畜生道了。

这三种论点,信者各有。却都有一种共把同点: 死后的状态我们是无法干预的,彻底地与生前凡事、与整个世界隔绝了。

所以伊壁鸠鲁说: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 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无论是肉体还是灵魂,我们自己都感受不到了,死后的恐惧也将不复存在。

但这种无法干预的无能为力感,难免让我们心生沮丧。

所幸,还有一种更为积极,更被现代人认可的一种观点:波动影响论(rippling)。

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一块石头,往人世间这个湖面扔去,或有意或无意的在影响着身边的人事物。

这种波动影响可大可小,由石头大小决定。如孔子、苏格拉底、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巨人的影响就是深远的,而即使再平凡的人,也足够影响到身边的人,留下一段故事,一些回忆。

波动影响论给我们长存于世提供了一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制造出自己的波动影响。 无论是某种思想,还是某些具体的实物。单从长存于后世这一点上,秦桧和岳飞是一样成功的,遗臭万年也是被铭记了万年啊。

那理解了死亡的4种理论,做到知己知彼了,我还是怕死怎么办?

很正常。每个人都怕死。

但如果因怕死而产生对死亡的过度恐惧,进而引发卑微、愤怒、焦虑等一系列情绪问题,就要重视了。

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心理上的状态,而如果外延到情绪上,甚至体现到身体,比如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变化,恶心、出汗、发抖、潮热或畏寒、烦躁不安、头晕等症状。那死亡的焦虑就真的找上你了。

患上死亡焦虑症的人,一般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外显的,另一种是内隐的。

外显的表现比较容易看出,会直接呈现在对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上。

比如一个人想到死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发抖,头晕等身体不适症状;比如怕死怕得躁动不安睡不着觉,出门怕被车撞,喝个水怕被呛到,充个电怕被电死这类。

这种外显的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我们能够在主观上意识到。

而内隐的表现则比较难察觉了。对于死亡的焦虑会隐藏在其他事件中。

比如孩子的高考失利,工作被辞退,朋友的远离等,内隐死亡焦虑的人,会把各种情绪和身体上的不适症状都归于其他事件;

而真正的焦虑源,可能是他看着镜中自己不断长满皱纹的脸,或是某个长辈的逝去,在心中埋下了对死亡恐惧的种子,惯性逃避反而意识不到问题的核心。

青春期和老年期是死亡焦虑大爆发的时期。

青少年与死亡焦虑的对抗方式往往很激烈,由此产生大量行为问题,例如自杀、暴力、叛逆、冒险等等,据报道,自杀已成中国近年来青少年的头号死因,令人痛心。

而进入老年后,年老体衰,逐渐丧失生活的主动权,死亡似乎随时都会来临,此时的死亡焦虑往往会达到顶峰。

如何避免这种死亡焦虑?有三个方法可行。

1、把握好觉醒体验

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主人公皮埃尔被判处死刑,在刑场上,他看着自己面前的人被一个个枪决,轮到他时,突然得到了暂缓死刑的命令。

从死亡边缘捡回一条命的皮埃尔,从此摆脱了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真正对生活充满热情和目标。

这种由死而生、大难不死的体验能让人顿悟人生的意义。

这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就是觉醒了【本真】。这种觉醒能让人发生重大的改变。

海德格尔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在方式,一种是非本真的存在,这是一种日常生活模式,完全沉浸于周围环境,追求转瞬即逝的东西,比如美貌、财富、权力、名望等。

而另一种就是本真的存在,开始关注存在本身,对生与死有清醒的认识,也能更有目标的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了。

那普通人的生活哪有那么多的死里逃生,如何把握住觉醒体验呢?在于人生的大喜大悲中。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的作者亚隆发现,觉醒体验往往会在个体面临一些重要的生活事件时出现。

哪些情况算重要的生活事件呢?

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对于自己的大喜大悲的重要时刻,这些时刻都是触发觉醒体验的关键点。 去用心体验这些觉醒时刻,瞬间的觉悟,心境的变化,情绪的舒缓这些,而不是去逃避、去忽略。觉醒体验是人生转变的重要契机。

2、让生命得以延续

觉醒体验可能很震撼,但往往短暂。要如何将短暂的体验转化为持久的力量,最终引发人生的改变呢?从认知和行动上出发。

认知上,我们借助前文提及的4种对死亡的观点,选用最为实用的波动影响论, 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死亡,我们更能获得前进的动力和人生的意义。

蒙太涅说:既然我看到了我的生命在时间上是有限的,我就想从分量上拓展它。在短促生命的范围内,我必须使它更加深刻、更加充实。

在有限的生命内,通过自己的价值观、行动,对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哪怕只是给人留下一些善意行为,几句鼓励的话,通过波动影响理论,也能对别人起到影响。

这些影响就是你生命的延续。让生命存在时开出夏花之绚烂,死后的美也依然能存留人间。

3、建立亲密关系

行动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亲密关系避免死亡焦虑。

孤独的人最容易被死亡焦虑缠上,没有亲密关系的人容易孤独。所以,建立亲密关系能有效避免死亡焦虑。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死亡焦虑缠上呢?答案是孤独的人。

死亡是孤独的,他不但让人和其他人分离,还和整个世界分离。

为了减轻死亡带来的孤独感,人类历史上就出现过一些非常残忍、荒谬的现象。

例如陪葬,君主让奴隶陪葬,寡妇为亡夫殉葬。中国民间长期存在的“阴婚现象”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若是按照伊壁鸠鲁的说法,“人死后万事皆空”,根本感觉不到孤独,这样的习俗安慰的不过是活着的人。减轻死亡孤独也是活着的时候该做的事。

孤单的人未必孤独,但孤独的人极其容易缺失一种归属感,这是人类在集体生活下的情感本能需求。这种归属感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产生孤独,进而被死亡焦虑缠上。

那本质上就是找到这种心理上的归属感,如何找到呢?可以通过建立亲密关系找到。

这种亲密关系可以是来自家庭的关爱,来自亲密朋友的鼓励支持,或是伴侣之间的分享陪伴,甚至是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投身其中自得其乐也是自己的热爱建立了亲密关系。

找到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能够有效的摆脱孤独,避免被焦虑绝望地一点点吞噬。

有了亲密关系,人们可以在一起交流对死亡的恐惧,诉说出来也是直面恐惧的一种方式,这能够减轻心理负担。

苏格拉底说: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死亡话题重要且必须面对,这种由死重新思考生的方式,也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及的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

在死后的墓碑上,短短的几个字,你要如何刻画自己的一生,什么样的一生才是自己死后无悔。而后往前推及现在,找到当下要前进的方向。

- END -

259 评论

白羽蓝翎

自杀是一种自私的行为,自杀就可以解决事情了吗,。青少年自杀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太低了,温室里的花朵,,,名人的话 贝多芬,海伦,,,,

200 评论

七彩娃娃豆

如何走出死亡焦虑症

死亡焦虑症是对死亡的恐惧,那么如何走出死亡焦虑症呢?来看看我的介绍吧!

一、 解决之道

对人而言,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怕“死”,而是对“怕死”的“怕”,或者也可以说,这是种对恐惧的恐惧,对忧虑的忧虑。

目前我能想到的解决之道:

一、 寻找宗教信仰,本土的佛教和道教都可以考虑;

二、 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人生哲学,上文的分析可以作一定的基础;

很多古今中外的哲人智者都指出,人最需要的不是快乐,而是身心的宁静、无痛苦,他们虽然并不教唆人们去死,但都教导人们用更智慧的眼光来看待死亡。死亡本身意味着情绪反映趋于最小化、似乎也是使一切痛苦、焦虑、悲哀得到彻底释放的唯一机会,而“死亡焦虑”倒经常使情绪反应趋于最大,是这种焦虑而非死亡创造了最大的不安全感。

三、 解决自我同一性焦虑,搞清楚“我是谁”,发展出自我概念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知乎有很多关于寻找人生兴趣所在的文章可以看看。还有要记得,生命里虽然有很多无奈,很多时候做着我们不想做的事,但是每一天都能抽出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是这些事让我们成为了自己。

四、 心理治疗方法:如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认知行为治疗。

五、原答案、提供的方法:

1.这个问题想得太早,多数人应该中年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你需要转移注意力,趁有生之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直到四十岁才开始想。

2.每天晚上故意留下一点事情未完成,然后想这些事情,再计划明天有什么任务。让自己变得忙碌。(有时候,焦虑是抑郁的反面,也是克星,适当运用没太大害处。)

3.自言自语可以减轻这种抑郁。

4.通过回忆往事(不是单纯回忆)分析过去取得的成就,分析自己的性格(你的真实的一面),给自己一个“死而无憾”的理由。

5.告诉自己:有50%的几率,意识永存!(因为没人能证明这个。)或者今后某人能发现这个秘密,并推广。希望在明天!

6.告诉自己,未来科学越来越发达,人类最终征服死亡。我一个月前看了报纸的报道,大概是预测未来50年科技趋势的文章,其中就提及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2050年,人类将发明人造大脑技术,人类将与死亡说再见,除非你自己想死。(但问题还是不少的,比如大家都被精神控制)

7.鉴于上述一点,你需要对自己说:活得好比活得久更重要,及时行乐!

8.到了晚年这些都实现不了的话,去信教,让灵魂得到安抚。

9.针对严重的症状,药物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10.逆向思维,体验这种恐惧,因为身体有适应性。

11.最近突然想起森田正马的理论,这种对于死亡的恐惧或许也是一种神经性的焦虑,可以用森田疗法试试。

二、 死亡恐惧是什么

人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文化现象,死亡作为一个黑洞般吞噬着的能指处于所有能指的极限尽头。

我第一次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总是在夜晚躺在床上的时候。脑海中想到的是在宇宙漆黑背景下的地球,一个缓慢旋转的地球。这星球上曾经活过无数的人,而他们全部都死了,而我们现在活着的这些人,也终将全部死去。我只是这星球上短暂而逝的星火,比起地球的寿命乃至宇宙的寿命,我的生命长度就是白驹过隙。尤其是想到我的死是一件永久的事,死了就永远永远死了,什么都没了,而且还是永远,这永远甚至比地球和宇宙的寿命还长,这就让我恐惧。这种恐惧的感觉萦绕在心头,我知道没有办法避免死亡,这种恐惧让我绝望让我哭泣。虽然一旦到白天,这种感觉就会消失殆尽,但是我知道,今后的某个夜晚,它还会在我心里复苏,再次折磨着我。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一旦体验过,就会在某个夜晚复发,虽然在此之前我从未对死亡产生过恐惧。

“一旦人理解了‘自己要死’这件事意味着什么,一种可怕便袭上心头:死亡如一个黑洞般吞噬着一切——我的生命、我的世界、我的价值……死亡不是什么,它什么也不是,或者勉强说是一种没有自己的不断吞噬、一种丧失了任何属性的虚无。”

概括来看死亡恐惧有如下几个特点:

1、情绪性:首先它是一种恐惧的情绪体验,类似于心理学中的恐惧症发作,这也是为什么第四部分会推荐心理治疗的解决方法。

2、现实性:死亡恐惧所恐惧的是一个事实——人作为个体终将灭亡。基于弗洛伊德对焦虑的分析,我大胆的推测这种现实性的恐惧来自于“自我”与环境的冲突——类似于现实性焦虑,在第二部分死亡恐惧的来源里面会再详谈。

3、复发性:死亡恐惧一旦出现过,就可能再次出现。基于对后文对产生原因的分析,我们知道在人生的特定时期,这种恐惧的重复出现是有其意义的。

4、个体性:这种死亡恐惧的主体必然是“我”,无论最开始引起恐惧的对象是什么,最终恐惧的是“我”会死,而不是其他人的死亡,虽然想象亲人的离去也会产生类似的恐惧感。

5、特定时间:死亡恐惧似乎只在夜晚临睡前发生,在白天的正常生活中很少出现。对于这一特点我觉得需要引起重视。

因此在这里要给死亡恐惧下一个定义:死亡恐惧是一种在夜晚临睡前产生、由于知觉到“我”作为个体终将灭亡而体验到的深深恐惧感,这种感觉一旦产生便会重复出现。

三、 死亡恐惧的来源

人活着时其实与死亡毫不相关,而如果人已经死了,则任何相关的担心既不存在,又是多余的。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在明确了死亡恐惧是什么了之后,我们必然会好奇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种恐惧感?如伊壁鸠鲁所说,生的人没有死,死的人不会怕,因此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似乎是多余的。这种多余就好比一个还在上小学的、连中考高考都没参加过的孩子,在担忧自己以后是否会找的到对象。就算在白天会清醒的认识到这种对死亡的担忧是不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夜晚还是会陷入对死亡的恐惧中。因此我们需要分析这种恐惧的本质,来找到解决的办法。

我们知道生活中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对死亡的恐惧,而我们只是少数能体会到这种对死亡的恐惧的人,最开始它又是如何在我们心里萌芽的呢?也就是说关于它的来源,我们可以分解成两个问题:a这种恐惧是如何产生的,以及b为什么是我?

A这种恐惧是如何产生的

在这里我要把死亡与哲学上说的存在建立一个联系。死亡意味着消失,意味着我作为一个存在的消失,也就是不存在。从个体的角度说,死亡也即“我”不存在了。

下面给出人类社会关于死亡的两个公理。

公理一:人会死(换句话说——我终将不存在)。

公理二:死亡只可延迟,不可避免。

由公理一和公理二推导出定理一:通常情况下个体会害怕死亡(排除一心求死的或有坚定宗教信仰的人),会通过一些方法来延长寿命。

因此人怕死是正常现象,不怕死才不正常。而一个人害怕死亡的程度高低,根本在于他对存在问题的唤醒水平。低唤醒水平就是指这个人每天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高唤醒水平就是指经常追寻与反思人生价值,对其存在的意义非常关注。唤醒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是夜晚临睡前容易产生死亡恐惧,而不是白天。因为白天我们的大脑都在思考眼前存在的问题(比如作业还有多少、晚饭吃什么),而夜晚都放下这些短暂的'东西之后,我们思考的是更加长久的、我们人作为一个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从阶段性的角度考虑,由于在第二次自我意识觉醒后以及最终面临死亡的阶段,人们对“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思考的最多,所以很明显最可能害怕死亡的人有两类:一是自我意识觉醒,但在现实生活中觉得自己无所成就的人,如大多数青少年;二是行将就木,知道时日无多的老年人。前者由于青春期到来,开始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这样的哲学问题,一方面想有所成就,另一方面却只能被要求在校园里专心读书;一方面想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在无聊重复的日常生活中又看不到价值;一方面想脱离父母的控制走向自我独立,另一方面又离不开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一方面期待未来,另一方面又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怎样。这些巨大的矛盾和不确定性,让青少年的心理非常脆弱,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值得关注,这是题外话了。后者走过了人生的全程,经历过数十载的风风雨雨,在最后关头会反思自己人生价值。

当然,对存在问题思考的越深刻,这个人会越害怕死亡越珍惜生命。问题是上述两类人对死亡较高程度的害怕并不等于我们探究的死亡恐惧。因此目前的问题在于,一个人对死亡的害怕,为什么会演变成对死亡/不存在的恐惧?

直接引用:

并不是所有人的死亡焦虑都会上升为中等或以上的存在性焦虑,当本来即存在自我同一性焦虑的儿童理解了自己要死意味着什么时,“死亡”这一能指成为了自我同一性焦虑的隐喻和换喻(关于隐喻和换喻参见拙文《拉康思想刍论》)它将自我同一性焦虑以“死亡/虚无”这一最极端的象征形式暗示出来,死亡作为能指必须有意义或意谓,但它在根源处却丧失了这些。自我同一性焦虑遭遇死亡焦虑时会获得暴露、刺激自身,在获得“能指性危机”的同时却丧失了更多人格症状的所指,反过来,死亡焦虑在被提交给自身的同一性焦虑面前也恶化为存在性焦虑。

这一段可以这样概括:死亡焦虑+自我同一性焦虑→存在性焦虑

当负面的情绪寻找不到对象时,它就必须在向外投射或向内投射之间选择一种非此即彼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其实均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都无法指出真实的方向),当情绪在自我确认的向内投射过程中,人的存在本身——渺小、脆弱、向着虚无孤独无常而生——成为令人无法忍受的荒谬事实。在这样的情境下,死亡焦虑成为对焦虑自身的焦虑,对自我的“存在”本身的焦虑。我作为我本身——而不是作为某种身份、品质或成功失败的获得者——而令我焦虑。这种焦虑找不到外来的理由,在漆黑一片的死亡面前也触不到可靠的对象,“焦虑”焦虑其自身——一种没有被日常生活的涵义符号系统和价值符号系统所照亮的难以“自我化”的自我——一种面向着最高的不确定性(其极限为死亡)而行的过程本身,此时“存在-不存在”显现其孪生性,一种永在途中的、融合了“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所焦虑的情境既可说是死亡,也可说是存在,这样的人既渴望逃避、又害怕失去这种挣扎着的自我。这是种“孤独无救的存在”、“无常向死的存在”,两者间有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一段这样概括:负面情绪内投射+死亡焦虑→存在性焦虑→死亡恐惧

结合起来就是:死亡焦虑+自我同一性焦虑+负面情绪内投射→ 存在性焦虑=死亡恐惧

这里把哲学上的存在性焦虑等同于我们探讨的死亡恐惧是否欠妥,暂不考虑。但是上文有一个很核心的观点,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你害怕的是死亡,其实深层次是害怕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害怕的是怕死的这种感觉。

B为什么是我产生这种恐惧

上文的分析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有这种恐惧,有些人没有。再概括一下就是,你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水平较高、存在自我同一性焦虑的人,而且对近期生活的不满让你产生了内投射的负面情绪,这几点发生了相互作用,就产生了死亡恐惧。特别强调的是,不要把这种对死亡的恐惧看作病症,这只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消极的心理现象,仅此而已。

129 评论

畅吃无阻

搞明白死就是生。死是痛苦的解决办法。死很轻松。但是,快乐的生活却很难。能理解我说这话的意思。比如,具体到你;你为什么害怕死?就是因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你想快乐的生活,而死亡意味着快乐生活的结束。所以,你害怕死亡。本质上是害怕快乐生活的结束。

328 评论

我是你的大白

畏惧死亡也就是死亡恐惧症,死亡恐惧是人类的一个主题,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慢慢在走向死亡,这类人可能早年有一些不安全的经历导致他对死亡特别敏感,往往不从哲学意义上探讨死亡,更多的要从他个人的经历里边,去寻找恐惧原因。死亡恐惧症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克服。比如情景治疗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模拟一些可怕的场景。通过可怕场景的不断重现,会逐渐的适应恐惧,并逐渐的从恐惧的阴影中走出来。认知疗法主要是通过不断的灌输恐惧观念,并且认识到消除恐惧的方法。通过认知疗法可以逐渐的从恐惧中走出来。催眠疗法主要是试图去寻找发病根源,通过对内心深处恐惧的挖掘,来找出恐惧的根源。但催眠疗法的治疗费用,相对较大,治疗起来花费的时间也较长。芳香疗法,芳香类植物可以令人感觉到舒适和温馨。

143 评论

相关问答

  • 死亡赔偿金的赔偿研究论文

    论文提要: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中,赔偿项目比较多,对应的权利主体也比较多,当部分权利人起诉后,法院是追加其他权利人为必要共同诉讼人,还是依不告不理的思路径行裁判,本

    迷茫老男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死亡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

    我觉得有可能,因为我们的基因技术已经发展的很好了,而且我们人也是属于一种动物。

    S君临天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攀岩对青少年的研究论文

    攀岩是一项刺激而不失优美的极限运动,被全球的攀岩迷们称为“峭壁上的芭蕾”。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去学攀岩运动。那么,攀岩对青少年的好处有哪些?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攀

    好吃的小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幼儿恐惧心理辅导的对策研究论文

    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在幼儿 教育 过程中,应该重视并积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供大家参考。幼儿心理健

    咔嚓咔嚓咔嚓啦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论文

    感谢日记篇一:爱上日记感谢日记 我们学校当初申办“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课题,其最初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这个目的确实达到了,学生

    bibilove72672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