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与原油底部已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与原油底部已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原油底部已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41志丹油区滚动开发石油地质研究1青藏高原基础石油地质数字平台构建及关键问题研究青东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和勘探方向分析.pdf这样的可以不???要的话说声

王 锐 吕成远 伦增珉 赵志峰 王海涛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腰英台油田是低孔、低渗透油藏,原油含蜡量较高,CO2驱很难达到真正混相。通过该油田长岩心CO2驱替实验,明确了低渗透油藏CO2驱过程中的注采参数变化规律。CO2的注入压力变化较大,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CO2驱属于混相、近混相和非混相的交替变化过程。基于CO2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修正了经典的毛管数理论。结合CO2溶解前后流体高温高压物性实验和不同条件下的长岩心驱替实验,运用该理论评价并优化了腰英台油田低渗透油藏CO2驱的注采参数,确定了该油田CO2驱的临界毛管数区域,并得到了该油田最佳的注入速度和油藏平均压力。

关键词 低渗透 CO2驱 驱替特征 混相 临界毛管数

Study on CO2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mizationMethod for Yaoyingtai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WNAG Rui,LV Chengyuan,LUN Zengmin,ZHAO Zhifeng,WANG Haitao(SINOPEC Exploration &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Yaoyingtai Oilfield has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wax content is high in crude oil,and miscibility is hard to achieve in CO2 flooding.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jection-production parameters were tested through CO2 flooding in long low permeability cor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jection pressure of CO2 increases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CO2 flooding is an alternative process among miscible flooding,near miscible flooding and immiscible flooding.Based on the mechanisms of CO2 flooding,the classical capillary number was revised.Moreover,the theory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injection-production parameters of CO2 flooding in Yangyingtai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combining PVT 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CO2 dissolving into crude oil.Eventually,the critical capillary number of CO2 flooding was determined to design optimum injection rate and reservoirs average pressure.

Key words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CO2 flooding;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miscibility;critical capillary number

大多数气驱过程均被划分为非混相驱和混相驱。非混相过程中,注入气通过与油藏流体的相互作用,使得原油黏度降低、体积膨胀,驱替相与被驱替相的流度比改善,界面张力降低,从而增大了毛管数,降低了残余油饱和度,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在混相驱中,注入气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零,毛管数增至无穷大,驱替相与被驱替相间形成混相,驱替效果达到最佳。当地层压力大于最小混相压力时为混相驱,小于最小混相压力时为非混相驱[1]。

气驱过程中是否必须达到混相或非混相的程度或近混相一直是争论的焦点。1986年,Zick首次提出了近混相的概念,并在Shyeh-Yung的长细管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即在最小混相压力以下时,CO2驱采收率不会急剧降低[2,3]。Christensen观察到多次接触混相过程中很难区分混相和非混相过程。这就导致实际驱替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实际油藏中的诸多因素引起的注入性损失或压力保持失败均会导致混相和非混相过程存在波动[4]。Rogers和Grigg认为毛管数中界面张力是最敏感、最容易改变的参数,因此混相驱中降低界面张力是成本相对较低的措施。但是,非混相、近混相、混相驱的界面张力值存在重叠区域。在改善毛管数时,黏滞力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而黏滞力与油藏非均质性、岩石的物理性质、油藏中的窜流等因素紧密相关[5]。Rao认为当混相状态达到时,非水湿油藏中化学物改变油藏润湿性的作用可能没有水湿油藏中混相作用最大化孔隙驱替效率显得重要。计秉玉等考虑了低渗透油藏中压力分布的不均匀性,提出了混相体积系数、半混相体积系数和非混相体积系数的概念,综合考虑了油藏压力分布对CO2驱混相状态的影响[6]。

在油藏条件下,混相与非混相没有严格的界限,仅仅以最小混相压力来评价CO2驱,特别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驱油效果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本文针对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的油藏特征,结合CO2与油藏流体的相态变化规律及界面特性,进行了CO2驱长岩心实验,并运用修正的经典毛管数理论对该油藏CO2驱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1 腰英台低渗油藏CO2驱替特征

腰英台腰西区块油藏温度为97.53℃,原始地层压力为22.64MPa。地层原油黏度为2.12mPa·s,密度为0.7792g/cm3,属于含蜡量较高的轻质黑油油藏。选取腰英台油田现场岩心6块,用热缩套拼接后装入铅套夹持器中。在油藏温度下,将岩心抽空24h后,直接饱和原油,并在一定回压下进行CO2驱替实验,实验完毕后用石油醚和酒精清洗岩心至产出液清澈为止,重复上述操作,完成不同回压条件下的驱替实验。

1.1 低渗透油藏CO2驱注入压力变化特征

在CO2驱油矿场试验中,观察到一些不用于常规开发方式的生产特征,油藏条件下的生产特征影响因素众多,难以分析压力的变化原因[7~9]。通过低渗透长岩心CO2注入实验,可以观察到注入端驱替压力的变化特征,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岩心长度为30.4cm,直径为2.54cm,渗透率为4.034×10-3μm2,孔隙度为16.4%。

从图1中可以看出,CO2驱存在一定的启动压力,当驱替压力大于该值后,CO2才能注入岩心中。CO2从注入到产出,其注入压力变化范围为1.0~3.5MPa。CO2驱注入压力变化曲线可分为3个阶段,即压力上升阶段、压力急剧降低阶段、压力稳定阶段。压力上升阶段为CO2与原油两相流动区域,由于毛管力及两相流动阻力,导致注入压力不断升高。压力急剧下降的原因有两种:CO2在原油中的溶解效应造成压力缓慢降低;CO2气体突破使得流动阻力降低。压力稳定阶段为气体完全突破阶段,即产出端气油比较大,此时的压降主要是由于气体流动产生的。

图1 低渗透长岩心CO2驱注入压力变化曲线

1.2 低渗透油藏CO2驱产油特征曲线

通过低渗透长岩心CO2驱替实验,记录并观察CO2驱产油及采收率变化规律,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低渗透长岩心CO2驱产油特征曲线

从图2中可知,CO2注入初始阶段,原油产出较少。随着CO2注入量的增大,采油速度缓慢增大。当注入压力达到最大时,采油速度最大。当注入压力急剧降低时,采油速度缓慢下降。当注入气完全突破时,采油速度急剧降低。

通过对低渗透长岩心CO2驱替特征的认识可知,在CO2注入过程中,驱替压力是一个先升后降的动态过程,相应的产油规律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显然,在常规长细管法测得的最小混相压力以上注入CO2,并不能保证驱替过程中或者注采压力的沿程分布在最小混相压力以上,即实际CO2驱替过程中很难达到真正混相,而是混相、近混相和非混相交替变化。因此,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CO2与原油的相互作用,确定了优化评价CO2驱替效果的方法。

2 腰英台低渗油藏CO2驱优化开采方法

2.1 CO2与油藏原油相互作用后的参数变化

CO2注入油藏后,与油藏流体间的相互作用将会使其性质产生较大的变化,进而对原油的产出产生较大影响。通过CO2与原油的高压物性实验,得到了CO2对原油性质的影响规律。

2.1.1 不同压力下原油中CO2的溶解特性

在油藏温度下,通过高温高压PVT系统测量不同压力下的CO2在腰英台原油中溶解规律,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单位摩尔原油中溶解气体量与压力的关系

从图3中可知,随着体系压力的增大,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增大。在实验压力范围内,通过回归,得到单位摩尔原油中溶解CO2的量与体系压力p的关系式,拟合相关系数为0.995。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1年博士后学术论坛文集.4

2.1.2 CO2溶解前后的流体黏度比变化

当CO2溶解进入原油后,驱替相与被驱替相的黏度比会产生变化,通过高温高压毛细管黏度计测量得到不同压力下溶解CO2后的黏度比,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溶解CO2 前后CO2 与原油教度比变化曲线

从图4中可知,在溶解CO2前后,CO2与原油的黏度比即驱替相与被驱替相之比随着CO2溶解的增大而增大,且当CO2溶解量较大时,两者的黏度比变化变缓。通过回归得到黏度比变化值与单位摩尔原油中溶解的CO2的量的关系式,拟合系数为0.971。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1年博士后学术论坛文集.4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1年博士后学术论坛文集.4

2.1.3 CO2溶解后原油的膨胀系数

随着CO2溶解进入原油中,原油的体积会产生膨胀,这种膨胀作用将有利于原油的产出。通过体积膨胀实验,研究了不同注入比时的原油的体积膨胀系数(图5)。

图5 溶解CO2后的体积膨胀系数变化曲线

由图5可知,随着溶解CO2量的增大,原油的体积膨胀系数也逐步增大。通过回归,得到体积膨胀系数与单位摩尔原油中溶解气量的关系式,拟合系数为0.996。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1年博士后学术论坛文集.4

式中:β=Vog/ Vo,Vog为溶解CO2后的原油体积,Vo为未溶解CO2时的原油体积。

2.1.4 CO2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变化

CO2注入油藏后,CO2不断抽提原油中的轻质组分,同时CO2不断溶解进入原油中,使得原油与CO2间的界面张力不断降低。通过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进行了腰英台油藏温度下压力对CO2/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影响实验(图6)。

图6 CO2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与体系压力的关系

从图6可知,CO2与原油的界面张力随着体系压力的增大逐步降低。当体系压力较大时,CO2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降低幅度变缓,但并没有达到零值。通过回归得到界面张力值与体系压力的关系式,拟合系数0.998。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1年博士后学术论坛文集.4

式中:σog为CO2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p为体系压力。

2.2 低渗透油藏CO2驱的综合评价方法

CO2注入过程中,在较高压力下,CO2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值没有达到零值,且驱替压力是一个动态变化量,随着驱替过程的进行,驱替压力会降低,表明腰英台油田CO2驱很难达到真正混相,其应该是一个混相、近混相和非混相的渐变过程。那么,如何评价CO2驱的综合驱油效果。最初人们研究混相驱的出发点是毛管数的定义,即毛管数中界面张力是最敏感、最容易改变的参数,既可以达到零值,又能增至无穷大。腰英台油田原油与CO2的界面张力值在很高的压力下不为零。因此,应该从最初的毛管数理论来评价CO2驱。本文综合考虑了CO2溶解进入原油前后两个状态下油藏原油物性的变化,并结合不同注入速度和油藏压力下的驱油实验,通过修正的毛管数理论来优化CO2驱的注采参数。

2.2.1 修正毛管数理论

经典的毛管数理论是为了研究水驱或气驱过程中残余油与毛管数之间的关系,毛管数即为黏滞力与毛管力之比,与流体黏度、驱替速度和界面张力有关。气驱提高采收率机理除了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包括气体的溶解膨胀作用、黏度降低作用、界面张力降低作用、黏度比改善作用等。因此,应该综合上述因素,对毛管数进行修正,如下所示: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1年博士后学术论坛文集.4

式中:v为渗流速度;β为体积膨胀系数;α为黏度比改善系数;n为常数;σog为油气界面张力;θ为气液润湿接触角;μo为注入气体的黏度。

气体溶解进入原油后,体积发生膨胀,促进了原油的产出,即使得原油流动速度增大;原油黏度降低,降低了流动阻力;同时,气油的黏度比改善有利于提高平面波及效率,抑制黏性指进的发生;CO2与原油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相间的界面张力。气驱过程中,体积膨胀系数的增大、原油黏度的降低、气油黏度比的改善为驱油的有利因素,油气界面张力为驱油的阻力。根据Habermann关于气驱过程中黏度比对平面波及效率的影响研究,取n=0.2734[10]。根据实验测得CO2驱过程中的润湿接触角接近0°,故忽略润湿性的变化。

2.2.2 低渗油藏CO2驱实验综合评价

在腰英台低渗长岩心中分别进行了不同注入速度(0.08、0.10、0.15、0.20、0.40、0.80mL/min)和不同油藏压力(7.66、12.05、18.05、22.05、26.05、30.05、34.05MPa)下的CO2驱油实验,通过修正毛管数综合评价并优选注采参数,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CO2驱过程中毛管数与残余油饱和度之间的关系

从图7中可以看到,CO2驱毛管数与残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可分为两个区域:残余油饱和度快速降低区、残余油饱和度缓慢降低区。在第一个区域中,随着毛管数的缓慢增大,残余油饱和度急剧降低;在第二个区域中,随着毛管数的持续增大,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幅度变缓。两个区域交叉的区域为临界毛管数区域,即毛管数在5.0×10-5~6.0×10-5之间。当毛管数超过该区域后,随着毛管数的增大,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幅度很小,即增大毛管数对于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不大。在临界毛管数区域内,注入速度为0.4mL/min,油藏平均压力在27.2~31.4MPa之间,CO2驱能达到最佳驱油效果。

3 结 论

1)腰英台低渗透油藏CO2驱替过程中,注入压力先升后降,注采参数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趋势。基于这种驱替特征,CO2的驱替过程应为混相驱、近混相驱和非混相驱的交替变化过程。

2)CO2溶解前后,油藏流体物性参数变化较大。随着溶解CO2量的增大,气油黏度比逐步改善,原油体积膨胀系数逐步增大。同时,CO2与原油的相互作用使得相间界面张力逐步降低。当体系压力较高时,CO2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并没有达到零值。

3)基于CO2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修正了经典毛管数理论。运用该理论优化并评价了该油藏CO2的注采参数,确定了临界毛管数区域为:5.0×10-5~6.0×10-5,即最佳的驱替条件为:注入速度0.4mL/min,油藏平均压力27.2~31.4MPa。

参考文献

[1]岳湘安,王尤富,王克亮.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2]Zick A A,A combined condensing/vaporizing mechanism in the displacement of oil by enriched gases,SPE 15493,presented at the 61st Annu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f the SPE held in New Orleans,LA,October 5-8,1986.

[3]Yung Shyeh,J J-G.Mechanisms of Miscible oil recovery:effects of pressure on Miscible and near-miscible displacements of oil by carbon dioxide.paper SPE 22651 presented at 1991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t Dallas,Texas,October6~9.

[4]Christensen J R,Stenby E H,Skauge A.Review of the WAG field experience,SPE 71203,revised paper 39883,presented at the 1998 SPE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f Mexico,Villhermosa,March 3 ~5,1998.

[5]Rogers J D,Grigg R B.A literature analysis of the WAG injectivity abnormalities in the CO2 process,SPE 59329,presented at the 2000 review SPE/DOE Improved Oil Recovery symposium on held in Tulsa,OK,April 3~5,2000.

[6]Rao D N.Gas injection EOR—A new meaning in the New Millennium.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2001,41(2):11~19.

[7]沈平平,陈兴隆,秦积舜.CO2驱替实验压力变化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37(2):211~215.

[8]Zain Z M,Kechut N I,Nadeson G,et al.Evaluation of CO2 gas injection formajor oil production fields in Malaysia experimental approach case study[A].SPE 72106,2001.

[9]Malik Q M,Jslam M R.CO2 injection in the Weyburn Field of Canada:Optimization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 and greenhouse gas storage with horizontal wells[A].SPE 59327,2000.

[10]Habermann B.The efficiency of miscible displacement as a function of mobility ratio[J].Petroleum Transactions,AIME,1960,219:264~272.

接转站输油设备改造效果论文分析

摘 要:伴随着我国油田的不断勘察和开采进程,原有的采油厂接转站输油设备出现原油产量不断下降而能耗不断升高的矛盾,这种突出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采油接转站输油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冲突现状,油田企业的接转站要以输油设备为重点,进行现有的集输系统设备的调整和改造,大力开发节能降耗技术,使输油设备与油田生产实际相结合,达到提高系统效率、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油田企业;接转站;输油设备;改造;节能降耗

油气集输是油田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油气集输与各钻井相连,牵涉范围较广,存在诸多难题,油田企业中油气的集输环节与整个油田的整体开发密切相连,直接影响决定了油田的整体水平。本文从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入手,在分析其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探讨接转站的输油工艺,并以节能降耗为工作目标,对接转站的输油设备进行调整和改造,以满足油田企业集输系统的高效率要求。

1 油田企业中的油气集输的功能及操作任务阐述

在整个油田系统中,油气集输有四个功能:

①收集各个油田分散的油井抽出物;

②分离提取物,并将其分离成原油、天然气和采出水;

③将采出的原油加工炼制成人们所需的成品油,如:汽油、柴油等;

④可以辅助进行地下油藏动态分析,如:油气水产量、油气比例、气液比例、油井油压等参数,它们表面上与集输系统没有关系,实际上它与后续的油田油藏储量有重大的意义,可以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后续的开采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高油藏开采效率。

油气集输的主要操作任务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该系统要将开采出的石油气、液的混合物传送到接转处理站,将油气进行脱水分离,生成合格的原油;其次,由管道分别输送原油和天然气,将合格的原油至储存库,并将天然气送至再加工车间进行脱水、脱酸、脱氢处理;最后,将再加工处理过的油气输送给各售点。

2 油气集输流程分类及原则把握

2.1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分类

通过一定的泵制设备将油井中的产物进行采集,收集而成的油气水混合物要按照顺序由管道负责输送至各种设备和装置之中,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合格的成品油气产品,最后输送至指定地点。这即为油气集输系统的工艺流程。根据油田的具体不同情况,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加以分类:

①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分为不加热集油流程、井场加热集油流程、热水伴随流程、蒸汽伴随流程等。

②根据管线的数目多少,分为单管流程、双管流程和三管流程。

③根据管网的形态分布,分为米字型、树枝型、辐射状、环状以及串联式集油流程。

④根据系统的步站级数,分为一级步站流程、二级步站流程和三级步站流程,而接转站一般为三级步站流程。

⑤根据系统的密闭性可以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集油流程。

2.2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原则把握

由于油气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以及地理自然条件的制约性影响,油气集输系统设计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其一,要采用全程封闭的流程,以减少油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其二,要将采集出的油气资源进行最大可能的再加工和处理,以生成更多的合格的原油和天然气产品。其三,要适当扩大油气输出半径,控制流程系统内部的压力,尽可能地避免油气损耗。其四,对油气集输流程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科学利用热能并减少热耗。

3 接转站的输油工艺流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接转站的输油工艺流程主要采用两种,一种工艺流程是“旁接罐”式,其原理是将上站来的油在油罐中处理后再运送进输油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由于油罐是中间的缓冲带,因而它在上下管段之间的油输送量不相等的情况下,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上下各管段自成一体,可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参数调节的相互影响。另一种工艺流程是“密闭输送”式,其原理的关键是去除了油罐这个中间缓冲环节,而是将上站进来的油全部直接进泵。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减少由于中间缓冲环节的存在而产生的挥发损耗;同时,上下各管道形成了一个连体,就可以充分利用上站的余压,减少节流的损耗。

目前,在我们的'油田企业中的接转站输送设备中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和更新改造,其主要表现为:

①输送设备陈旧,大修费用较高。目前接转站使用的输油泵使用年限已久,各零件与现在厂家生产的配件都不匹配,致使在使用过程中零部件损耗严重,同时,也使这些设备的维修费用日益增高,带来较大的成本费用负担。

②老化设备耗电量较大。由于输送设备老化现象严重,在运行过程中运行缓慢而迟滞,导致耗电量加大。

③接转站输送的原油含水率居高不下,经过分离后的效果也都不尽如人意。

④使用的离心泵与当前的输送介质不符。由于离心泵的输送介质与效率密切相连,一旦介质粘度增加,则会导致离心泵的运行效率下降。其原理是:当介质的粘度增大时,各参数指标如:流量、扬程等都会下降,离心泵的轴功率增大。同时,由于介质粘度的增大,离心泵的吸入条件变差易产生汽蚀,影响效率。

4 接转站输油设备更新改造分析

4.1 改造原有的离心泵为螺杆泵输油,提升效率。新型的螺杆泵输油具有离心泵不可比拟的优点,螺杆泵的流量呈现稳定的线性流动状态,而且自吸能力强、吸入高度也较强。同时,螺杆泵还可以输送各种混合杂质、高粘度物质以及腐蚀性物质。

4.2 改造优化输油工艺流程,降低局部水头损耗。在油气液流输送至管路进口时,由于半径截面的扩充或缩小,导致油气液流的方向和大小发生改变,产生旋涡,在粘滞力的作用下液流发生剧烈的摩擦和碰撞,产生局部阻力,而油气液流在这一局部阻力下会出现局部水头损失。为了减少油气液流的局部水头损耗,可以进行相关设备的优化改造,将工艺流程改造放在首要位置,取消多余的弯头等局部装置,就可以极大地降低局部水头损耗,提高效率。

4.3 尽可能地减少接转站的动力费用支出。在将接转站的输油设备进行优化改造之后,输油工艺流程由原先的“旁接罐”式改为“密闭输送”式,极大地减少了原油热量的损失,也同时降低了轻质油的蒸发损耗。

综上所述,接转站的输油设备在针对其内部输油设备的问题下,进行更新改造,优化输油工艺流程,保证了平稳输油,提升了输油效率。

参考文献:

阎志.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5).

与井底怪事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下面这个是一部分 ,给我你的邮箱,太长了,word 500多页。是各种钻井事故及处理方法以及实例 例一 大港油田 W-29井1.基础资料(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102.53m。(2)技术套管:Φ244.5mm,下深998.10m。(3)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612m。(4)钻具结构:Φ215.9mm钻头+Φ159mm钻铤141.77m+Φ127mm钻杆1505m。2.事故发生经过下钻至1667.61m,循环钻井液,泵压13.5MPa。因气管线爆破而停泵。修好后开泵,泵压升至20MPa憋不通,活动钻具无效,钻头位置1658.11m。3.事故处理经过(1)原钻具倒扣,一次倒出1247.24m,鱼长410.37m。(2)原钻具对扣后,爆松倒扣,起出钻杆1490.52m,鱼长177.09m。(3)下外径193.7mm套铣筒,铣至1640m。(4)下震击器对扣,震击解卡。4.认识与建议(1)本井在停泵时,已提起一个单根,连同方钻杆在内有二十多米的下放馀地,但到卡钻时,丝毫末动,说明粘吸卡钻的可能性最大。(2)本井下有技术套管,已将易塌层封隔,环空堵塞的可能性不大。不应该是坍塌或砂桥卡钻,应是粘吸卡钻。如果是环空堵塞而不是钻头水眼堵塞的话,要不了20MPa,就可以把地层憋漏。(3)本井下钻至中途循环钻井液正常,但停泵后再开泵就憋泵,看来是钻头水眼堵塞,很可能是放回水造成的。因一个小小的误操作,丧失了注解卡剂的机会,十分可惜。(4)本井可以下爆炸筒,炸掉钻头水眼或炸裂钻铤,恢复循环,再注解卡剂解卡.这样处理起来比套铣倒扣的危险性少得多。例二 河南油田 T-491井1.基础资料(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50.64m。(2)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195m。(3)钻井液性能:密度1.03g/cm3,粘度32s,滤失量8ml。2.事故发生经过钻进至井深2195m,循环好钻井液,准备起钻。因吊卡不能用,等吊卡一个多小时,也没有循环钻井液,活动钻柱不及时,造成卡钻。3.事故处理过程(1)注解卡剂12m3浸泡,末解卡。(2)第二次注原油10m3浸泡,末解卡。(3)第三次注解卡剂12m3,浸泡24小时,解卡。4.认识与建议(1)本井钻井液密度1.03g/cm3,接近海水密度,仍然发生卡钻,说明压差并不是决定性因素。(2)等吊卡一个多小时,不循环钻井液,不及时活动钻具,是极大的错误。(3)本井连续注三次解卡剂才解卡,说明注一次解卡剂不能解卡,并不等于绝望,可以改变解卡剂类型及浸泡时间,就有可能取得效果。例三 胜利油田 F-23井1.基础资料(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84m。(2)技术套管:Φ244.5mm,下深1970m。(3)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994.14m。2.事故发生经过钻至2994.14m,因一档链条断,将钻具提起21m,检修链条,未及时下放活动。待链条接好后,上提钻具由原悬重840kN提至1200kN,下放到零。循环过程发现泵压由16MPa降至8MPa。3.事故处理过程(1)注入解卡剂40m3,替钻井液时,泵压由12MPa降至10MPa,15分钟后,发现井口有解卡剂返出,判断是钻具剌漏,循环短路。经测试剌漏位置在1530m。(2)原钻具倒扣,一次倒出钻杆1651.80m,将剌漏钻杆倒出。(3)下Φ127mm公锥打捞三次,均末成功。(4)下Φ114mm公锥打捞,造扣后,上提到1100kN,停3分钟,悬重下降到1000kN,活动数次后,恢复到原悬重840kN。开泵循环,泵压正常,事故解除。4.认识与建议(1)循环钻井液时,已经发现泵压由16MPa降至8MPa,如地面无问题,那肯定是钻具剌漏,短路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该注解卡剂,而应测一个循环周,确定钻具剌漏位置,然后,直接倒扣或爆松倒扣,将剌漏的钻具起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第一次注入解卡剂40m3,纯粹是浪费。(2)一次倒出钻杆1651.80m,将剌漏钻杆倒出,是非常幸运的事。当然,本井有技术套管1970m,一次倒不成,还可以对扣再倒,反正上部不会卡钻。(3)同是Φ127mm的钻杆,其接头水眼是不同的,下井时,必须逐根丈量,记录在案,这样在发生事故时,下什么打捞工具才心中有数。本井下三次Φ127mm公锥打捞无效,而下Φ114mm公锥却一次成功,可能是接头水眼尺寸未弄清处造成的。每次起出公锥,都应该检查公锥上有什么印痕,以便帮助我们判明鱼顶情况。犯一次错误尚可容忍,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类错误,就十分不应该了。例四 大港油田 B-15-2井1.基础资料(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202.10m。(2)裸眼:Φ311.1mm钻头,钻深1939m。(3)钻具结构:Φ311.1mm钻头+Φ310mm扶正器1.85m+Φ203mm钻铤8.73m+Φ310mm扶正器1.32m+Φ198mm无磁钻铤8.61m+Φ310mm扶正器1.87m+Φ203mm钻铤26.25m+Φ178mm钻铤104.81m+Φ127mm钻杆1771.64m。(4)钻井液性能:密度1.15g/cm3,粘度30s,滤失量5ml,滤饼0.5mm,切力5/11mg/cm2,含砂量1%,pH9。2.事故发生经过钻至井深1939m,接单根遇卡,甩下单根,接方钻杆循环钻井液,上提钻柱由原悬重665kN提至1700kN,下放到200kN,无效。计算卡点为1814m。钻头位置为1929.60m。3.事故处理过程(1)注入原油18m3,柴油9m3,浸泡18小时,上提至1480kN,将钻杆提断。鱼顶井深273.02m,鱼长1656.58m。(2)下铅模打印。(3)下套筒磨鞋修鱼顶。(4)用Φ114mm母锥造扣成功,爆松倒扣,起出坏鱼头。(5)下钻对扣,在1761.53m处爆松倒扣,起出全部钻杆。(6)下Φ311.1mm钻头通井,循环钻井液。(7)下Φ244.5mm套铣筒155,49m,从1761.53m铣至1912,59m,(最上面扶正器位置)。(8)下入上击器对扣,震击解卡。4.认识与建议(1)注解卡剂后,活动钻具要有一定的限制,不宜多提,可以多压,因为此时主要靠解卡剂起作用,而不是靠拉、压的力量起作用。如果把钻具提断,一是有可能堵塞水眼,二是解卡剂排不出来,泡垮井壁,堵塞环空,这样就失去了再一次注解卡剂的可能。(2)对于所使用的钻杆,一定要有清楚的了解,是什么钢级的?什么等级的?使用了多长时间?经历过什么复杂情况?不能按新钻杆计算其抗拉抗扭强度。因此,不能冒然地提到1700kN。(3)提断钻具,一般来说,鱼头是直的,不必打铅印,也不必修鱼头,因为根据起上来的断口,可以推知鱼顶情况。可以直接下卡瓦打捞筒或母锥进行打捞,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恢复循环。(4)本井只是钻铤被卡,如果处理得好,不必浪费这么多时间。例五 青海油田 L-3井1.基础资料(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402m。(2)技术套管:Φ244.5mm,下深3601.63m。(3)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5086m。(4)钻具结构:Φ215.9mm钻头+Φ177.8mm钻铤110.82m+Φ127mm钻杆。(5)钻井液性能:密度2.14g/cm3,粘度58s,滤失量5ml,滤饼0.5mm,切力12/27mg/cm2,含砂量0.5%,pH11。2.事故发生经过本井设计井深5200m,钻至5086m,接单根用了6分钟卡钻,钻头位置5076.64m,上提最大拉力2000kN,无效。循环正常,泵压21MPa。计算卡点位置4200m。3.事故处理过程时值隆冬,柴达木盆地内,气温很低,该井又距冷湖基地二百多千米,组织拉原油很困难,而且原油与钻井液的密度相差很悬殊。配制解卡剂更无条件。但盆地内到处是盐水湖,浓度高,密度大,冬季又不结冻,因此决定就地取材,用高浓度盐水浸泡。注入密度1.18g/cm3的盐水50m3,浸泡15分钟就解卡了。4.认识与建议(1)在柴达木盆地用盐水浸泡解卡是一个创举。不但在L-3井应用成功,在J-2井.E-3井,NC—1井都一次解卡成功。深井能应用,浅井也能应用。不但节省了原油,而且施工也方便得多了。(2)用盐水浸泡解卡,必须谨慎从事,在柴达木盆地有一个特点,井壁泡不垮,在其它地区就得考虑井壁稳定问题了。(3)施工时,盐水与淡水钻井液之间必须用淡水或柴油分隔开,否则泥桨稠化后,泵送不了。例六 江汉油田 H-26井1.基础资料(1)表层套管:Φ323,85mm,下深85m。(2)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142.53m。(3)钻具结构:Φ215.9mm钻头+Φ178mm钻铤112.35m+Φ139.7mm钻杆。(4)钻井液性能:密度1.20g/cm3,粘度28s,滤失量17ml,滤饼2mm,切力0/8mg/cm2,含砂量2%,pH值8。2.事故发生经过钻至2142.53m,水龙头冲管盘根剌,将水龙头坐在转盘上换盘根,没有循环钻井液,也没有活动钻具。盘根换好后,开泵循环正常,但钻具被卡,卡点在表层套管鞋附近。3.事故处理过程本井浸泡解卡剂需要100m3。时值雨季,道路泥泞,拉运原油的难度很大。所以决定分段浸泡,实际注入原油48m3,先浸泡下部井段,四小时后,一次将原油替至上部井段,浸泡两小时后,由原悬重750kN提至1000kN,解卡。4.认识与建议 (1)坐在转盘上修水龙头,是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事,这样,既不能循环钻井液,又不能活动钻具,不卡钻才是怪事。(2)本井是全井段卡钻,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井段是泥岩,如果单纯用压差理论来解释,是说不通的。(3)在全井段卡钻的情况下,分段浸泡是个好办法,既节约了大量的解卡剂,又可以维持环空有一定的液柱压力。例七 江汉油田 S-3井1.基础资料(1)表层套管:Φ323.85m,下深106.05m。(2)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453,20m。(3)钻具结构:Φ215.9mm钻头+Φ177.8mm钻铤101.53m+Φ139.7mm钻杆。(4)钻井液性能:密度1.26g/cm3,粘度37s,滤失量12ml,滤饼1.2mm,切力6/17mg/cm2,含砂量2%,pH值9。2.事故发生经过钻至井深2453.20m,循环钻井液,准备起钻。但绞车传动链条链片飞出,随停机修理,历时20分钟,钻具不能活动,被卡。计算卡点为1730m。3.事故处理过程(1)正常循环钻井液,准备浸泡原油,泵压8MPa,因两台泵都发生故障,停泵修理。泵修好后,开泵时泵压上升至15MPa,循环不通。认为是放回水时,钻井液倒返,将钻头水眼堵死,绝了泡油的通路。(2)下Φ48.3mm爆炸筒,准备在钻头附近爆炸,炸掉钻头或炸裂钻铤,但下至2354m处遇阻,下不到钻头位置。(3)决定从Φ139.7mm钻杆内冲洗,下带笔尖的Φ40.26mm油管150m加Φ60.3mm油管2300m,通水眼,配水泥车循环钻井液,一直通到钻头位置。(4)下Φ48.3mm爆炸筒至钻头上部爆炸,恢复循环。(5)注入原油20m3,柴油10m3,浸泡11小时20分钟,解卡。4.认识与建议(1)这是一次特殊地也是成功地处理方法,没有走倒扣的道路,而是想办法打开通道,浸泡解卡剂解卡,一方面节约了时间,更重的是避免了套铣倒扣的风险性。解卡以后,连同钻头一起起出,既没有炸掉钻头,也没有炸断钻铤,只是把钻铤炸开了二条纵向长1.5m左右的裂缝。(2)这种炸开通道的办法,只有在环空不堵塞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因此必须严密组织,争取时间,在井壁坍塌之前把循环通道打开。(3)粘吸卡钻之后,保持循环通路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情况之下,不允许钻井液倒流。因此,要是修泵的话,必须先关好高压管线上的截止阀。最好是在钻杆上装回压阀,可以避免人为的失误。例八 南疆 KS-1井1.基础资料(1)表层套管:Φ500mm,下深280m。(2)技术套管:Φ339.7mm下深3570m。(3)裸眼:Φ311.1mm钻头,钻深5015.85m。(4)钻具结构:Φ311.1mm钻头+Φ203mm钻铤81m+Φ203mm随钻震击器+Φ127mm加重钻杆+Φ127mm钻杆。2.事故发生经过及处理过程本井在同一井段连续卡钻多次,耗时近百日。(1)第一次卡钻:钻至井深5014.08m,钻井液密度1.42g/cm3,井口外溢,每小时11.5m3,返出钻井液密度为1.29g/cm3,关井3.5小时,立管压力升至10.2MPa。加重钻井液密度到1.72g/cm3,井口仍有溢流。活动钻具时卡钻,由原悬重1650kN提到2200kN,下压到400kN,解卡。(2)第二次卡钻:钻进到5015.85m,钻井液密度降到1.42g/cm3,又加重到1.76g/cm3。活动钻具时卡钻,由原悬重1650kN上提至2400kN,下压至400kN,并转动15圈无效。处理步骤如下:①注解卡剂12.4m3,浸泡42小时无效。②又注解卡剂20m3,浸泡35小时30分钟,无效。③把井内钻井液密度提高到1.85g/cm3,又注解卡剂27.5m3,关井浸泡,经7.5小时后,立管压力上升到3.2MPa。计算井底压力应为94.1MPa,平衡地层压力的钻井液密度应为1.88g/cm3。共浸泡71小时40分钟无效。④用测卡仪测卡点为3660m。⑤从3640m处爆松倒扣成功,起出上部钻具。⑥下Φ244.5mm套铣筒180m,套铣至4057m。⑦下钻对扣,提到2100kN,震击解卡。(3)第三次卡钻:第二次卡钻解除后,下钻通井划眼到4102.54m,上提到4088.49m,接单根,只停止活动3分钟,卡钻。处理步骤如下:①注入密度1.95g/cm3的解卡剂31.45m3,浸泡6天未解卡。②从3650m处爆松倒扣,起出上部钻具。③下震击器对扣,上提到1800kN,震击解卡。(4)第四次卡钻:下钻划眼至4107m,卡钻。上提到1500kN,下压到800kN,强转解卡。(5)第五次卡钻:下钻划眼到4862m,卡钻。由原悬重1500kN提到1800kN,解卡。上起五立柱又卡,下压到600kN解卡。上起一单根又卡,下压到800kN转动解卡。起到4106m又卡,上提拉力1400kN转动解卡。(6)第六次卡钻:下钻划眼到4995m后起钻,起至第六柱时,由原悬重1350kN提到2120kN,下压到300kN,转动,无效,卡钻。处理步骤如下:①从3655m处爆松倒扣,起出上部钻具。②下震击器对扣,震击无效。③又从3655m处倒开,起出上部钻具。④下Φ244.5mm套铣筒,套铣倒扣,套至4100m解卡。3.认识与建议(1)本井到了连续卡钻几乎无法前进一步的程度,究其原因在于高压盐水层没有压稳,没有认识到高压盐水层是导致卡钻的主要原因。在钻进过程中,只要遇到高压盐水层,不论出水量大小,都必须坚决压死,这一点无论是工程师还是地质师都应有统一的认识,丝毫含糊不得,否则,将是后患无穷。本井在有关专家论证之后,把钻井液密度提上去,把高压盐水层压稳后,还是顺利地钻达6421米。(2)浸泡解卡剂之前,一定要测准卡点位置,解卡剂液面必须超过卡点。根据历次处理的情况来看,本井主要卡钻位置应在3660-4100m之间,但第一次注解卡剂12.4m3,只能泡到4850m。第二次注解卡剂20m3,只能浸泡到4750m。第三次注解卡剂27.5m3,也只能浸泡到4670m,根本泡不到卡点位置。第三次卡钻后,注入解卡剂31.45m3,只能浸泡到3700m,也泡不到卡点位置。难怪解卡剂不起作用,难怪浸泡六天不起作用。并由此而得出解卡剂对本井不适用的错误结论,以后再也不用解卡剂了,真有点不可思议。请注意:第三次卡钻所以能震击解卡,正是解卡剂起了作用,已经浸泡到距卡点不到50m,所以才能震击解卡。(3)由于技术性的错误,带来认识性的错误,从第三次卡钻以后,再也不用解卡剂了,而采用爆炸松扣,套铣倒扣的办法来解除卡钻事故。要知道,这是一种危险的作法,也是迫不得已的作法。所幸的是这个地区的地层条件比较好,没有坍塌现象,经多次套铣,未将钻头水眼堵死,还能维持循环通路。同样的作法,如果发生在东部地区,早已无法收拾了。本井还有个最大的特点,4100m以下未卡,如果从3660m一直卡到5000m,套铣倒扣也很难解决问题。既使能解决问题,顺利的话,花费的时间也得一年半载,不顺利的话,那就很难说了。

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五》中写过:“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其实冰室与冰井都是藏冰之处,冰室在地面上,是个房间;而冰井则在地面下,是一个洞窖,前蜀的贯休在一首题为《苦热寄赤松道者》的诗:“天云如烧人如炙,天地炉中更何适。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可以想见,作者作诗的那一年酷热的程度。建安18年,曹操在邺城的西北面专门建造了“冰井台”、“有屋140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石季龙于冰井中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赐大臣。”这样的“冰井”可谓成规模了。 冰室,也叫凌阴、凌室、冰厨。《诗·豳风·七月》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毛传:“凌阴,冰室也。”西周时已经设立专门掌管藏冰之事的官员,为“凌人”。当时在江南的“阊门外郭中冢者,阖庐冰室也。”吴越的勾践出游时曾食于冰厨,这个冰厨,也就是在夏日供帐饮食的场所,相当于冰室。晋汉惠帝时,建于未央宫内的藏冰之室发生火灾。南北朝时宋孝武帝于大明六年(公元462年)诏立凌室藏冰。 “冰井”原来包含着一个悲惨的真实故事,事情的由来是:南和县一个贫苦青年的孀妇,艰苦孝养着孤身的公爹,因拒绝恶少年求婚,造谣报复,污语中伤,孀妇含冤难明,跳井自尽。因井水结冰得救,最后还是自缢身亡。南和知县为其立碑于井边,曰:“冰井”,以纪念她。冰井的惨剧发生在清朝乾隆26年,南和县东关民女国梅英,嫁于南和县城内周凤巢,一对少年夫妻开始恩爱生活不到1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凤巢母亲病故,由于悲哀过度,凤巢瘫痪卧床不起,未逾年也病故。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使新婚不久的青年少妇国梅英悲痛欲绝,欲殉夫自尽。被族长劝阻。说“如果你再轻生一死,老公爹谁来照管?”梅英听后,吞气忍泪,从此立志孝养公爹。但是连遭死葬,家境已陷入极度贫困,全凭梅英纺织度日。因为粮食少,做饭不敢多下,把稠饭叫公爹吃饱,自己吃稀汤配野菜充饥,梅英对公爹照顾周到,孝闻千里,从此孝妇之名有口皆碑。村中有无赖少年,贪图梅英姿色,求婚,遭到拒绝。因此怀恨报复,造谣说:“哪有这样孝顺的儿媳妇?莫不是公公与儿媳妇不清白吧。”这个刺耳的谣言不胫而走,没几天传遍全村。在旧社会,好事没人管,坏事喊半天,好人听见摇头叹息,坏人听见啧啧称奇,一时间皂白难分。谣言传至善良的孝妇国梅英耳里,无疑是晴天霹雳盖顶而下,遭此莫须有的冤屈,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在警惕愤怒之余,善良的孝妇国梅英只好躲进东关娘家避避恶风。然而梅英的继母并不同情她的遭遇,反倒劝诱梅英改嫁,由于拒绝劝诱,招致继母的不满意,加上继母家业不富裕,渐渐露出厌恶脸色,难以再待下去,在投奔南和县西关奶奶庙出家当尼姑遭到拒绝后,梅英又投奔贾宋村东五孔桥旁的尼姑庵当尼姑,在去时路上遇到三张村一老人盘问,梅英说:我是东关国氏女,非私奔者!善心的老人送信给东关。梅英娘派人来连劝带扯把梅英接回家去。时值腊月三十日,众邻人散回家过年。但不闻屋内动静,视之无人,寻至家后,发现井中结冰,梅英卧倒在井中冰上,救出回家,复更闭门静卧不语,次日视之,已悬梁自尽矣。经官验与夫合葬。事情经过多年,到大清光绪15年,段柝落任南和县知县。为孝妇国梅英立“冰井”石碑于南和县东关土地庙前,石碑保留至公元1950年才被捣毁。今南和县东关国氏族众尚能言其事甚详。“冰井”轶事载于《南和县志》·光绪十九年版 《冰井歌》清代·段公门人杨大振世间怪事哪有此,井底冰层玉相似。口耳流传百余年,今朝始得悟真理。人生遭遇等四时,冤苦差于隆冬凝。捐躯明志气已吐,化作寒气凛冽起。清泉陡遇朔风吹,那不晶莹生眼底。南和旧闻师记之,挥汗起草六易纸。芒寒色正无支词,要令斯人常不死。周家节义凛千秋,周氏门楣高万雉。岂为贞魂慰地宜,直教百世振颓鄙。振业放歌聊学步,藉是汗流深自耻。敢将老笔比东风,井中之冰今解矣。

建议你去买本书,专门写这些案例的。书作者是蒋希文

与海底秀色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的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论文格式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海洋科学前沿这本期刊上肯定有你想看的文献

引用课程标准2022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

(一)参考文献著录用的符号:用于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出版地、制作地等,用于后续责任者、出版者、制作者、刊名、专利号等。

( ) 用于限定语、期号、部分号等。

[ ] 用于文献类型标识以及著者自拟的著录内容。除上述各项外,其余的著录项目后用“.”号。

(二)参考文献类型与文献类型标识

按照国家标准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将纸张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划分为十种类型,并用十个单字母分别标识: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技术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如全宋词、参考工具、检索工具、档案等。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广告

(三)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排在文末,并按下列格式著录: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篇名[文献类型标识符].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此项也可在文中参考文献序号的后边用P页码加小括号的形式标注).

2.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析出文献中的原文献为专著时,其著录格式为:[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专利的著录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著录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为什么海洋探索如此重要议论文如下:

在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的面积,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最早的生命起源于海洋,可以说海洋是人类的生命摇篮;

2、海洋里有丰富的水资源,负担着全球的水体循环系统运转,影响甚至决定了全球的气候变化;

3、海洋里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从全球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方面,提供了生物科学研究的标本;

4、海洋里有丰富的经济鱼类、藻类资源,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油脂、化工材料、物等等;

5、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深海锰结核的矿藏比例是一个几乎无穷无尽的宝藏,海底也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储量;

6、海洋自身的潮汐变化蕴含了几乎无穷的发电能源;

7、海洋运输是目前最有效率的运输方式之一,靠近海洋的港口城市一般都能得到快速发展;

8、海洋也是全球污染物的最终净化厂;

9、海洋蕴含风险.大型海啸、台风往往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

10、由于气候的变化,预计中的海平面上升将淹没许多沿海低洼城市,对人类潜在性的损失无可估量 。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论文底部参考文献

写过论文的都知道,在论文的最后要写上所有的参考文献,但是参考文献通常比较长而且还有复杂的格式。

电脑:WIN10

系统:3.2免费

软件:中国知网

1、首先打开中国知网。

2、在知网的搜索栏内搜索你要添加的文章。以《中国古代法》这篇文章举例,在搜索栏中输入这几个字,然后点击搜索。

3、点击搜索后,知网上会出现好多个相关的文献,此时你要找到你要引用的那篇文献,并打开,然后点击“导出参考文献”。

4、点击导出参考文献后,是下图所示的界面,然后点击:“复制到剪切板”。

5、点击“复制到剪切板”后就可以打开你的论文,在论文的最后粘贴该参考文献。这样你就可以准确无误,而且不用自己改格式的添加该文献。

j——期刊文章n——报纸文章m——专著更多请看下面: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a——文章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onmagnetic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on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programon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online)

理论和知识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不可能是凭空造出的,所以你写论文时的查阅的资料,和参考的数据依据都作为放到后面,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写法也是有规则的,具体你要查一下书写格式

与送酥油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藏区人民最喜食牦牛产的酥油。产于夏、秋两季的牦牛酥油,色泽鲜黄,味道香甜,口感极佳,冬季的则呈淡黄色。羊酥油为白色,光泽、营养价值均不及牛酥油,口感也逊牛酥油一筹。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酥油滋润肠胃,和脾温中,营养价值颇高。一般人均可食用1. 较适合缺乏维生素A的人和儿童食用;2.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患者忌食;孕妇和肥胖者尽量少食或不食。不同的酥油有不同的功效,犏牛酥油能调理身体,黄牛、山羊酥油则凉息风热,牦牛、绵羊酥油性热,能祛风寒。

《酥油》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志愿者与高原孤儿的故事。以下我为大家整理了酥油读后感,欢迎阅读。

这是一本好书,由于真实。

这是一本让我感动的书,一本让我震撼的书,一本让我舍不得看下往的书。

翻开这本书,映进眼帘的是“献给父亲”这四个字。我的眼泪便夺眶而出,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也正好是我父亲刚过世。我能体会作者的心情,父亲一般都是话语未几,但是我们都能体会到父亲给我们的深深爱意,他们的爱都是默默地躲在心里,他们总是觉得,我们的幸福便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酥油》的序我看了无数遍。作者的感悟总是让我在思考人生的选择和生命的意义?我敬佩作者。这是怎样的一种动力?怎样的一种坚持?我想是爱,是父亲对她的爱,也是她对父亲的爱,她对孤儿们的爱!

《酥油》是本小说,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切切实实,假如不是亲身经历,很多细节是无法描述出来的。我慢慢的品读着,舍不得看完,书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朴实和纯洁,就如同雪山雪白的雪。书里到处布满着浓浓的爱。看着小说,就比如自己真的进进了那个世界。不愿离开。我感受着作者的艰辛和快乐。感受着作者浓浓的纯结的爱。

这本书最先打动我的是它的封面,蓝天、白云、雪山,还有一位藏区儿童的身影。这的确是一本令人感动的著作,讲述了一位汉地女子在藏区草原义工支教了五年的经历。充满感情地写出了一个既绝望又美丽的故事。阅读着书本中真切的文字,仿佛我也跟随了梅朵这位好心又勇敢的汉地女子进入了草原,感受到了藏区草原人民的淳朴善良,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当然还有藏区生活的不便利以及科学技术的落后,还有男女主人公之间美好却又无奈的爱情。

这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改编,她原本是一名酷爱旅行的普通女子,命运被一位来着藏区的喇嘛改变。喇嘛告诉她,在麦麦草原,有很多孤儿。洪水、泥石流、雪崩,各种大自然的灾害,每发生一次,草原上就会多一些孤儿。这些孤儿没有了家,也上不了学校。喇嘛的寺庙想办一个学校,教育这些孤儿,但是没有老师。作者觉得她是被命运选中的,她想去麦麦草原看看那些孩子们,想改变那些孩子的命运,她希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让这些孩子将来能够去城里读中学。这一去,就是五年。

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让我的心跟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跌宕起伏,时而感动落泪,时而会心一笑,让我为梅朵的.善良,草原人民的淳朴,喇嘛的好心,孩子们的单纯,月光的热情所感动的同时,又从这个故事本身中得到了许多正面的力量,让我感受良多。

关于草原上的人们。

书中的梅朵,作为寺庙活佛请去的义工支教者,刚到草原就受到草原人们的热情招待,他们是这般淳朴善良,似乎拼了命地想对梅朵,这位汉地来的好心女子多多的好。无论是最初接待梅朵的帐篷人家,还是后来遇见的几个唱歌青年,又或是可怜的翁姆女人等等。他们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热心,想着法子想帮助梅朵,对梅朵的善举是既尊敬又感谢。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叫班哲的汉子,他有一副好歌喉,在拉萨唱歌的他,虽不善言辞,却一直在为草原孤儿学校做贡献。班哲将自己在拉萨唱戏的钱都寄了回来,捐助给学校,前后共寄了六次,后来还买了许多食物在寒冷的日子里骑着马送到学校,并且花钱购买了许多漂亮的新氆氇送给老师和孩子们。这一系列的善举让我非常感动。生活在深山草原上的人们,至今生活在没有电的环境中,生活几乎是与世隔绝。可如此偏僻的地理环境并没有封闭草原上人们的心灵,他们是那么的热情好客,那么的乐于助人,这些宝贵的品质是许多生活在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的平原地区的人正缺乏的东西。

关于学校。

学校的成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梅朵与月光从最初的找孤儿到处碰壁,到后来遇到孩子们想逃走的难题,再到后来经费紧张,梅朵身体状况不好等问题,最后解散学校。好在后来,在班哲和阿嘎的帮助下,加上梅朵筹到的资金,峡谷里即将盖一所国家批准的公办孤儿学校。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得到解决便指日可待了。但是至于最后的路要怎么走下去,还是要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定,是到县城去继续接受教育,还是到寺庙的佛学院学习,这个还是交给孩子自己决定。毕竟,草原上的人们有很坚定的信仰。在建设学校这方面,我看到了梅朵的坚持与努力。身体的疲惫加上心灵的疲惫,梅朵都咬着牙坚持下来了,但是梅朵还是彻底病倒了,回到汉地治病。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会经历过一段身体的疲惫时期,因为生病感觉很累,其实在那种疲惫的时候,别人的劝告都不是太有效果,唯有自己内心的力量可以支持自己,去冲破重围,迎接光明。从梅朵身上我看到了这种力量,虽然离开了高原,但她的善举为草原孤儿带来了希望。

关于爱。

书中到处都充满着爱,草原上的人们对梅朵的热爱,草原孤儿对梅朵的敬爱,信徒对神灵的爱,还有汉地女子梅朵与康巴汉子月光之间的爱情。因为爱。她爱上了那些她一个一个从草原上捡回来的孤儿。她记得喇嘛的话:每一场灾害,都会留下几个孤儿。草原上的灾害太多了,她因此有了很多学生。她爱这些孩子们,她觉得对他们有责任。五年,她把最美好的青春扔在草原上,孤独残破的碉楼里,酥油灯的旁边,就是因为心里有对孩子们的爱。

关于信仰。

我一直认为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正如书中所描写的住在藏区草原上的人们那样。他们认为世间一切都是虚浮的,只有信仰伴着人生老病死。可能作为我们住在平原地区的大多数人来讲,对信仰的这般坚持是难以想象,更是难以置信的。然而,草原上的人们却与我们不同,他们对喇嘛的敬爱,转神墙的虔诚,念经时的专注,都体现了他们对信仰的坚持,他们对神灵怀着一颗感谢,又敬畏的心。或许只有亲眼见到那些虔诚的膜拜,才能真正地被这些场景所震撼,如此坚决地表达对佛的恭敬,纵使我们不能人人都做到像他们这般坚持自己的信仰,对佛这般尊敬,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从内心真正地理解这些虔诚的信徒,并且尊重他们。 还有一种信仰,是能够融化每一个孩子紧锁心扉的爱的信仰,她的梦想简单,教会孩子们基础知识,送孩子们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大爱其实就在心间,律动很小,但每个人都有,只要愿意去感受,便能有力量。信仰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信仰的参天大树从来都是细枝末节长出,滴滴都是爱的心血。

后来,山路修通了、学校重建了、孩子们成人了、雪也融化了……原来,曾经我心中暗生揣测才是见不得光亮的杂念。我想,西藏一定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那里春天芬芳、夏天清香、秋天忧伤、冬天慈祥。突然,眼前浮现满脸皱纹慈祥的老阿妈,氆氇重叠,松石镶嵌,口中的经文与转经筒一同旋转,擦身而过,你能闻见青稞酒和酥油茶淡淡的芳香,厚重而踏实,而深藏在内心的护身符一直闪闪发光,它会保佑心存善念的人们永世吉祥。

阅读完这本《酥油》,感到感动的同时,真切地得到了一种力量。这份力量就像是给我自己点亮了一盏心灯,让我不再畏惧黑暗,让我有勇气去面对困难,让我可以乐观地去迎接未来。

起酥油有反式脂肪酸,这种脂肪酸不会被人体吸收,它会囤积在体内,心血管附近堆积的多了,就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一、起酥油是指经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油脂,或不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起酥油通常含有氢化植物油,氢化植物油为反式脂肪,对身体极为有害。

二、起酥油具有可塑性和乳化性等加工性能,一般不宜直接食用,而是用于加工糕点、面包或煎炸食品,所以必须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起酥油的性状不同,生产工艺也各异。

1.起酥油属塑性脂肪,其甘三酯组成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饱和酸酯,常温下这些饱和酸酯以微细固态晶体包容液态油脂构成具有抵抗微细外加应力的塑状物态。

2.奶油和猪脂是天然的塑性脂肪,因其在面点供焙食品加工中能阻断蛋白质与淀粉缔结而酥化或软化烘焙食品,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广泛应用。

百度百科—起酥油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很多食物配料表中都有起酥油,这种物质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起酥油有反式脂肪酸,这种脂肪酸不会被人体吸收,它会囤积在体内,心血管附近堆积的多了,就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一、起酥油是指经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油脂,或不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起酥油通常含有氢化植物油,氢化植物油为反式脂肪,对身体极为有害。

二、起酥油具有可塑性和乳化性等加工性能,一般不宜直接食用,而是用于加工糕点、面包或煎炸食品,所以必须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起酥油的形状不同,生产工艺也各异。

1.起酥油属塑性脂肪,其甘三酯组成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饱和酸酯,常温下这些饱和酸酯以微细固态晶体包容液态油脂构成具有抵抗微细外加应力的塑状物态。

2.奶油和猪脂是天然的塑性脂肪,因其在面点供焙食品加工中能阻断蛋白质与淀粉缔结而酥化或软化烘焙食品,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广泛应用。

食品里的起酥油只是少量,总不可能有人把它当饭吃吧。所以没必要把起酥油看得太可怕,是药也都是三分毒,但是我们感冒发烧了药还是得照吃不是?起酥油其实就像是人们所关注的DDT和塑料粒子一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避免一定会接触的东西,常人接触它的次数往往比吸入二手烟的次数还多

起酥油一般说来是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并不是仅仅只有氢化油,而其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才是氢化油。当然,你也可以像这两个回答中说的一样将氢化油约等同于起酥油,我也没意见。

  • 索引序列
  • 与原油底部已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井底怪事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海底秀色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论文底部参考文献
  • 与送酥油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