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导语: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下面我整理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模板,欢迎参考借鉴!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伸缩臂参数化建模
2.1 伸缩臂的结构特点
2.2 伸缩臂三维实体建模
第3章 伸缩臂、转臂的强度校核
3.1 工况一伸缩臂伸出4节
3.1.1 验算第四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1.2 验算第三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1.3 验算第二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1.4 验算第一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1.5 验算基本臂危险截面强度
3.1.6 验算转臂的强度
3.2 工况二伸缩臂伸出3节
3.2.1 验算第三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2.2 验算第二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2.3 验算第一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2.4 验算基本臂危险截面强度
3.2.5 验算转臂强度
3.3 工况三伸缩臂伸出2节
3.3.1 验算第二伸缩臂危险截面的强度
3.3.2 验算第一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3.3 验算基本臂危险截面强度
3.3.4 验算转臂强度
3.4 工况四伸缩臂伸出1节
3.4.1 验算危险截面D的强度
3.4.2 验算基本臂危险截面强度
3.4.3 验算转臂强度
3.5 工况五伸缩臂全部缩回
3.5.1 验算基本臂强度
3.5.2 验算转臂强度
第4章 伸缩臂、转臂的静力学分析与实验
4.1 各工况下伸缩臂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4.1.1 工况1(伸缩臂全部伸出)分析
4.1.2 工况2(伸出三节伸缩臂)分析
4.1.3 工况3(伸出两节伸缩臂)分析
4.1.4 工况4(伸出一节伸缩臂)分析
4.1.5 工况5(伸缩臂全缩回)分析
4.2 各工况下转臂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4.2.1 转臂简化图形
4.2.2 材料定义和边界条件设置
4.2.3 网格划分和单元选取
4.2.4 计算结果分析
4.3 伸缩臂的静力学实验
4.3.1 静力学实验的目的'
4.3.2 试验方案
4.3.3 试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4.3.4 试验数据与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对比分析
第5章 伸缩臂疲劳寿命评估与动态性能分析
5.1 评估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5.2 伸缩臂疲劳寿命的评估
5.2.1 疲劳寿命评估的基本方法
5.2.2 伸缩臂的疲劳载荷谱
5.2.3 伸缩臂材料的疲劳特性
5.2.4 伸缩臂疲劳寿命的估算结果
5.3 伸缩臂结构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5.3.1 模态分析的目的
5.3.2 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3.3 伸缩臂结构的模态分析结果
第6章 结论
本文结论
本文采用三维设计软件对SQ200ZB4起重机伸缩臂结构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并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了对起重机伸缩臂动静态力学性能的分析计算和疲劳寿命值的估测,现将全文的工作总结如下:
(1)起重机整机中单独提取伸缩臂结构,在参数化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利用PRO/E软件绘制了伸缩臂的三维实体模型。
(2)采用经验公式,对伸缩臂各工况危险截面的应力值进行计算和校核,以验证SQ200ZB4随车起重机伸缩臂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3)基于接触算法,将伸缩臂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与仿真软件里,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加载约束类型和工作载荷,生成伸缩臂各工况的应力应变分布云图,并将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的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验证了有限元力学模型的合理性。
(4)借助动力学分析软件MSC.Adams对起重机各工况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生成伸缩臂的疲劳载荷谱,并修正了其平均应力等寿命曲线。基于名义应力法和线性累计算法的基本原理,利用伸缩臂的有限元力学模型对其疲劳寿命进行了估测。对编制SQ200ZB4随车起重机的使用、维护、保养等工艺文件提供参考。
(5)根据动力学模态分析的相关算法,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提取伸缩臂前四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分析,能够为伸缩臂结构的优化改进提供科学的指导,以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
本文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SQ200ZB4随车起重机伸缩臂结构的动静态力学特性和疲劳失效规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起重机类产品数字样机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大大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然而,在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针对大变形和各臂之间接触摩擦问题,不能采用线性有限元法进行分析,随之引发诸如解的稳定性、收敛性及收敛率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所以同学们在设计提纲时最好仔细地琢磨一下论文的概要,方便论文工作的进行。
摘要 4-5
Abstract 5-6
1 绪论 9-16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9-10
1.1.1 选题背景 9
1.1.2 研究目的 9-10
1.1.3 研究意义 10
1.2 文献综述 10-14
1.2.1 关于舞弊的动因 10-11
1.2.2 针对舞弊的审计方法 11-12
1.2.3 关于审计失败的原因 12-14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6
2 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6-21
2.1 舞弊及相关概念界定 16-19
2.2 舞弊动因理论 19-21
3 案例描述 21-30
3.1 案例背景 21-23
3.1.1 证券市场背景 21-22
3.1.2 新大地企业概况 22-23
3.2 新大地财务舞弊过程 23-28
3.2.1 虚增收入 23-25
3.2.2 虚减成本 25
3.2.3 虚增资产 25-26
3.2.4 隐瞒关联方交易 26-28
3.3 新大地的舞弊后果 28-30
4 案例分析 30-42
4.1 舞弊动因分析 30-34
4.1.1 压力 30-32
4.1.2 机会 32-33
4.1.3 借口 33-34
4.2 CPA 审计失败分析 34-42
4.2.1 独立性缺失 34-35
4.2.2 缺少职业怀疑态度与应有的关注 35-36
4.2.3 未充分执行分析性复核 36-40
4.2.4 审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 40-42
5 案例结论及对策 42-48
5.1 结论 42
5.2 财务舞弊的防范对策 42-44
5.2.1 减轻舞弊的压力 42-43
5.2.2 减少舞弊的机会 43-44
5.2.3 减少舞弊的'借口 44
5.3 审计失败的防范对策 44-48
5.3.1 改进审计独立性 44-45
5.3.2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与谨慎性 45-46
5.3.3 充分利用分析性复核 46
5.3.4 提高审计专业胜任能力 46
5.3.5 执行风险导向审计 46-48
参考文献 48-51
附录 51-53
后记 53
摘要 4-6
Abstract 6-7
第一章 绪论 11-32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3
第二节 概念界定 13-18
第三节 理论基础 18-23
第四节 文献综述 23-29
第五节 研究设计 29-32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32-46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35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实施过程 35-43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反思 43-46
第三章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 46-72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现状 46-59
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59-66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观 66-72
第四章 S、A的职业生涯成长故事叙说 72-86
第一节 S辅导员:从单纯到成熟的职业历程 72-78
第二节 A辅导员:从茫然到专业的转变 78-86
第五章 研究体验 86-93
第一节 研究发现 86-91
第二节 研究反思 91-93
附录 93-97
附录1 受访邀请函 93-94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94-96
附录3 辅导员访谈提纲 96-97
参考文献 97-101
致谢 101-102
摘要 3-4
Abstract 4
目录 5-7
第一章 绪论 7-15
1.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7-9
1.1.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7-8
1.1.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8-9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9-10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9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9-10
1.3 选题的基本内容 10-12
1.3.1 主要思想 10-11
1.3.2 重点和难点 11
1.3.3 创新或特色 11-12
1.4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5
1.4.1 研究思路 12
1.4.2 研究方法 12-15
第二章 实证研究的基本情况 15-27
2.1 实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5-16
2.1.1 信度和效度的统计分析 15-16
2.1.2 信度和效度的质量控制 16
2.2 实证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16-17
2.2.1 高校类型 16-17
2.2.2 专业类型 17
2.2.3 年级 17
2.2.4 性别 17
2.3 无锡地区部分高校学生的食品安全基本情况 17-27
2.3.1 系统的《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参加情况 17-19
2.3.2 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 19-20
2.3.3 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价 20-21
2.3.4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选择 21-25
2.3.5 了解《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的途径 25-27
第三章 无锡地区部分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7-43
3.1 食品安全知识条目分析 27-32
3.1.1 我国《食品安全法》施行时间 27
3.1.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27-28
3.1.3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28
3.1.4 废除免检制度 28-29
3.1.5 十倍赔偿制度 29
3.1.6 有机食品的相关说法 29-30
3.1.7 食源性疾病的概念 30
3.1.8 我国新版QS标志的中文标注 30-31
3.1.9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 31-32
3.2 食品安全态度行为条目分析 32-37
3.2.1 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志的查看情况 32
3.2.2 购买保质期内食品最关注的方面 32-33
3.2.3 对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的处理方式 33-34
3.2.4 最放心的食品 34-35
3.2.5 维权意识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 35
3.2.6 开设《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35-36
3.2.7 参加《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 36
3.2.8 宣传《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 36
3.2.9 护法意识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 36-37
3.3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分析 37-38
3.3.1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 37-38
3.3.2 食品安全知识条目得分 38
3.3.3 食品安全态度行为条目得分 38
3.4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8-43
3.4.1 高校类型 38-39
3.4.2 专业类型 39
3.4.3 年级 39-40
3.4.4 性别 40-43
第四章 实证研究反映的情况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43-49
4.1 实证研究反映的情况与问题 43-44
4.1.1 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不容乐观 43
4.1.2 高校类型、专业类型的差异会对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43-44
4.1.3 髙校学生具有提髙自身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愿望,其获取知识的途径日趋多样化 44
4.2 提高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对策建议 44-49
4.2.1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稳步推进高校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开展 44-45
4.2.2 充分考虑高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45-46
4.2.3 结合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获取途径的实际对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46-49
结语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54
附录一: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 54-57
附录二:问卷评分标准 57-58
附录三:关于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访谈提纲 58-59
附录四: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9
毕业论文提纲模板范文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毕业论文提纲模板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题目:主标题 数据结构课程建设
副标题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网络教学 asp 网络课程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网络教学的意义,以及我国网络教学的模式现状,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摘要-------------------------------------(300字)
引言-------------------------------------(500字)
一、网络教学(xx字)
1.1.网络教学现状-----------------------------
1.2.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
1.3.网络教学的优势---------------------------
二、网络课程(xx字)
2.1.教育建设资源规范-------------------------
2.2.我国网络课程模式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三、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理论基础(xx字)---------
四、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描述(1000字)---------------
公告板--课堂学习--答疑教室--概念检索-------
作业部分--试题部分--算法演示--技术文章-----
--课件推荐--课件下载--资源站点--管理部分
五、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xx字)
5.1.课堂学习-------------------------------
5.2.公告板---------------------------------
5.3.概念检索-------------------------------
5.4.技术文章-------------------------------
六、数据库部分的设计与实现(1000字)-------------
七、用户管理权限部分的设计与实现(1000字)-------
八、结论(500字)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
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导语: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下面我整理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模板,欢迎参考借鉴!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伸缩臂参数化建模
2.1 伸缩臂的结构特点
2.2 伸缩臂三维实体建模
第3章 伸缩臂、转臂的强度校核
3.1 工况一伸缩臂伸出4节
3.1.1 验算第四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1.2 验算第三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1.3 验算第二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1.4 验算第一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1.5 验算基本臂危险截面强度
3.1.6 验算转臂的强度
3.2 工况二伸缩臂伸出3节
3.2.1 验算第三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2.2 验算第二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2.3 验算第一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2.4 验算基本臂危险截面强度
3.2.5 验算转臂强度
3.3 工况三伸缩臂伸出2节
3.3.1 验算第二伸缩臂危险截面的强度
3.3.2 验算第一伸缩臂危险截面强度
3.3.3 验算基本臂危险截面强度
3.3.4 验算转臂强度
3.4 工况四伸缩臂伸出1节
3.4.1 验算危险截面D的强度
3.4.2 验算基本臂危险截面强度
3.4.3 验算转臂强度
3.5 工况五伸缩臂全部缩回
3.5.1 验算基本臂强度
3.5.2 验算转臂强度
第4章 伸缩臂、转臂的静力学分析与实验
4.1 各工况下伸缩臂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4.1.1 工况1(伸缩臂全部伸出)分析
4.1.2 工况2(伸出三节伸缩臂)分析
4.1.3 工况3(伸出两节伸缩臂)分析
4.1.4 工况4(伸出一节伸缩臂)分析
4.1.5 工况5(伸缩臂全缩回)分析
4.2 各工况下转臂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4.2.1 转臂简化图形
4.2.2 材料定义和边界条件设置
4.2.3 网格划分和单元选取
4.2.4 计算结果分析
4.3 伸缩臂的静力学实验
4.3.1 静力学实验的目的'
4.3.2 试验方案
4.3.3 试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4.3.4 试验数据与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对比分析
第5章 伸缩臂疲劳寿命评估与动态性能分析
5.1 评估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5.2 伸缩臂疲劳寿命的评估
5.2.1 疲劳寿命评估的基本方法
5.2.2 伸缩臂的疲劳载荷谱
5.2.3 伸缩臂材料的疲劳特性
5.2.4 伸缩臂疲劳寿命的估算结果
5.3 伸缩臂结构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5.3.1 模态分析的目的
5.3.2 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3.3 伸缩臂结构的模态分析结果
第6章 结论
本文结论
本文采用三维设计软件对SQ200ZB4起重机伸缩臂结构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并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了对起重机伸缩臂动静态力学性能的分析计算和疲劳寿命值的估测,现将全文的工作总结如下:
(1)起重机整机中单独提取伸缩臂结构,在参数化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利用PRO/E软件绘制了伸缩臂的三维实体模型。
(2)采用经验公式,对伸缩臂各工况危险截面的应力值进行计算和校核,以验证SQ200ZB4随车起重机伸缩臂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3)基于接触算法,将伸缩臂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与仿真软件里,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加载约束类型和工作载荷,生成伸缩臂各工况的应力应变分布云图,并将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的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验证了有限元力学模型的合理性。
(4)借助动力学分析软件MSC.Adams对起重机各工况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生成伸缩臂的疲劳载荷谱,并修正了其平均应力等寿命曲线。基于名义应力法和线性累计算法的基本原理,利用伸缩臂的有限元力学模型对其疲劳寿命进行了估测。对编制SQ200ZB4随车起重机的使用、维护、保养等工艺文件提供参考。
(5)根据动力学模态分析的相关算法,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提取伸缩臂前四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分析,能够为伸缩臂结构的优化改进提供科学的指导,以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
本文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SQ200ZB4随车起重机伸缩臂结构的动静态力学特性和疲劳失效规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起重机类产品数字样机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大大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然而,在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针对大变形和各臂之间接触摩擦问题,不能采用线性有限元法进行分析,随之引发诸如解的稳定性、收敛性及收敛率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3篇
导语: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是怎样的呢?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如何书写呢?下面是我分享的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3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题目:主标题 数据结构课程建设
副标题——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
关键词:网络教学 asp 网络课程
摘要:本问简要介绍了关于网络教学的意义,以及我过网络教学的模式现状,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
目录;
摘要————————————————————(300字)
引言————————————————————(500字)
一,网络教学(2000字)
1.1 .网络教学现状-----------------------------------
1.2.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
1.3.网络教学的优势-------------------------------
二,网络课程(2000字)
2.1. 教育建设资源规范-----------------------------
2.2. 我过网络课程模式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三, 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理论基础(2000字)
四,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描述(1000字)
公告板--课堂学习--答疑教室--概念检索--作业部分--试题部分--算法演示-----
-- 技术文章--课件推荐--课件下载--资源站点--管理部分
五,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2000字)
5.1.课堂学习-----------------------------
5.2. 公告板------------------------------------
5.3.概念检索-----------------------------
5.4.技术文章---------------------------------
六,数据库部分的设计与现实(1000字)----------
七,用户管理权限部分的设计与实现(1000字)------
八,结论(500字)------------------------------
九,参考文献(200字)----------------------
一、编写提纲的意义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
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
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二、编写提纲的步骤
编写提纲的步骤可以是这样: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所谓提纲,就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护理硕士论文提纲模板
论文题目: 临床护士的循证护理实践水平提升研究
摘 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并比较目前河南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的循证护理实践水平(包括知识、态度、技能和行为)及影响因素现状,明确护理人员在循证护理实践过程中的困难,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和循证护理教育的方向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有效的提高河南省临床护士的循证素质,促进循证护理的发展。
方法抽取河南省五所城市(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新乡市、平顶山市),方便抽取 5所三级医院,采用随机抽取符合研究条件的护士为研究对象。
调查工具:调查问卷有一般人口学资料的调查问卷,包括年龄、科室、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职称、职务、工作性质;杨如美等修订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问卷(EBPQ)(中文版)及循证实践影响因素问卷(DEBPQ),EBPQ量表共 24 个条目,包括知识、实践和行为 3 个维度,按“从不”到“经常”采用 7 级计分法,分别赋予1分到 7 分,得分越高表示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知信行水平越强,总问卷及各维度 Cronbach,s 系数分别 0.940、0.841、0.789、0.935;DEBPQ 量表由 26 个条目 4 个维度组成,总问卷 Cronbach's B系数为 0.930,量表及内部一致性较高,可用于评价国内护理人员 EBN 水平。
调查方法:本课题组首先选定河南省的. 5 个城市分别为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新乡市、平顶山市,然后在选中的城市中方便抽取 5 所三级医院,课题组成员与各医院护理部领导联系,取得同意并协助发放和收回问卷。采用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护士为研究对象,被调查护理人员获得知情同意后采用无记名填写方式调查。
统计学分析:应用 SPSS17.0 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均取双侧概率,对数据进行 t 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等统计推断和统计描述。
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550 份,回收有效问卷 521 份,回收率 94.72%.研究对象年龄分布范围为 20~55 岁,平均(28.62±5.37)岁。内科(39.53%)和外科(30.13%)为主,62.96%的被调查对象工作年限在 10 年以内;第一学历以中专和大专为主(85.60%);最高学历为本科者占 62.57%,初级职称的人数占 62.38%.521 名研究对象的 EBPQ 问卷总分均分为(4.34±1.05)分,实践行为、态度、知识各维度平均分分别为(4.05±1.14)分、(4.64±1.13)分、(4.47±0.96)分。不同科室 EBPQ 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科室的循证知识技能和实践行为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诊科护士的得分在实践行为维度高于其他科室(P<0.05),而 ICU 护士的得分在知识技能维度高于其他科室(P<0.05)。
不同年龄组的护士在循证实践行为、循证知识技能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态度得分无差异(P>0.05);其中≤30 岁年龄组的得分低于 31~40 岁年龄组。不同工作年限在循证知识态度和行为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工作 16~20 年的护士在各维度上得分最高,其次是工作 21 年以上者。婚姻对循证护理的实践行为、态度和知识技能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第一学历不同,研究对象的实践行为维度、知识技能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高学历不同,护士的实践行为维度、态度维度、知识技能维度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职称的护士循证知识、态度和实践行为维度得分高于中级职称护士(P<0.05),中级职称护士的得分高于初级职称护士(P<0.05)。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分析 DEBPQ 与 EBPQ 问卷实践行为各维度和总分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急诊科室、高学历、高职称、工作年限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均有利于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的实践。循证实践的实施在知识来源、实践困难、支持情况和查找、评价证据的技能各维度均有影响。
关键词: 循证护理,临床护士,实践水平,影响因素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1 引言 …… 1
1.1 循证护理产生的背景 …… 1
1.2 循证护理的概念 …… 2
1.3 循证护理的发展现状 …… 3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
2 研究对象 …… 5
2.1 调查对象 …… 5
2.2 调查工具 …… 5
2.3 调查方法 …… 6
2.4 技术路线 …… 6
2.5 统计学方法 …… 6
3 结果 …… 9
3.1 被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 …… 9
3.2 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总体得分 …… 10
3.3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 EBPQ 问卷得分情况比较 …… 11
3.3.1 不同科室 EBPQ 问卷调查…… 11
3.3.2 不同年龄组 EBPQ 问卷调查…… 11
3.3.3 不同工作年限 EBPQ 问卷调查…… 12
3.3.4 不同婚姻状态 EBPQ 问卷调查…… 13
3.3.5 不同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 EBPQ 问卷调查…… 13
3.3.6 不同职称 EBPQ 问卷调查…… 14
3.3.7 EBPQ 问卷各维度间和 DEBPQ 问卷的相关分析…… 15
4 讨论 …… 17
4.1 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总体得分 …… 17
4.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 EBPQ 问卷得分情况比较 …… 19
4.2.1 不同科室 EBPQ 问卷调查…… 19
4.2.2 不同年龄组 EBPQ 问卷调查…… 20
4.2.3 不同工作年限 EBPQ 问卷调查…… 20
4.2.4 不同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 EBPQ 问卷调查…… 21
4.2.5 不同职称 EBPQ 问卷调查…… 22
4.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22
5 结论 …… 23
参考文献…… 25
文献综述…… 29
心理学标论文格式: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扩展资料:
论文写作技巧:
技巧—:依据学术方向进行选题。论文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够解决特定行业的特定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论文更是如此。因此,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据学术价值进行选择提炼。
技巧二: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题。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二,就是从作者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只有选题符合作者兴趣和爱好,作者平日所积累的资料才能得以发挥效用,语言应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
技巧三:依据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选题。文献资料是支撑、充实论文的基础,同时更能体现论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观点,因而,作者从现有文献资料出发,进行选题和提炼标题,即成为第三大技巧。
技巧四:从小从专进行选题。所谓从小从专,即是指论文撰稿者在进行选择和提炼标题时,要从专业出发,从小处入手进行突破,切忌全而不专,大而空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PART1:题目
《心理学报投稿指南》对于题目的要求是:
限20字以内。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尽量不用“研究”二字。
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题目可以分为:
变量式:由研究的主要变量组成
如:输出方式和输出时间对数字广度的影响
主题式:表达研究的主题,其变量往往不容易通过标题表达出来。
如:7岁超常和常态儿童的信息加工速度
结论陈述式:直接表达研究的结论
如:汉语多义字词的识别优势效应
PART2:摘要
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不要把结果与结论混为一谈)。中文摘要限200字以内。尽可能不用“本研究”、“我们”等第一人称。英文摘要需详细,1页4段,约500个单词,使用过去式。
摘要的目的是概括内容,需要语言凝练且概括全面,注意事项有:
写完文章最后再写摘要 ;摘要有用,能提供实质性信息 ;拒绝低幼,排除本领域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谦虚低调,避免自夸或自我评论 ;用第三人称,不分段;一般不用数学公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略缩语、略称、代号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PART3:引言
前言,主要来介绍研究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问题和假设等。
引言部分的写作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证明研究的价值:我的研究很强
2、具体说明:介绍它有多强
3、引起读者兴趣:让大家感兴趣它有多强
PART4:讨论
讨论主要用于解释研究结果 、回答研究假设 、提出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讨论是所有论文写作中最见研究功底的部分之一,不但需要有大量的文献阅读基础和本领域相关知识,还需要自己独立的分析与思考。
可分为:
1.重新陈述结果。
2.对结果进行解释,将结果与先前研究进行比较,跟研究假设进行呼应。
3.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如何。
4.对结果进行综合和推论,建立或验证理论,指出研究结果有何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
5.研究存在的局限和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扩展资料
论文文献格式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4)、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5)、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6)、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7)、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8)、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
1.中西两种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和她作品中的文化背景。 中西两种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首先来自她的父母。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遗少式的人物,风雅能文,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张爱玲在少年习作《天才梦》中曾说:"我三岁时能背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他的泪珠滚下来。"而张爱玲的母亲则是一个果敢的新式女性,敢于出洋留学,敢于离婚,她的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更为西方化的。她母亲第一次从海外回来时,就在张爱玲幼小的心灵中撒下了西方文化的种子。据张爱玲后来在《私语》一文中说,母亲的回来使她十分兴奋,"家里的一切我都认为是美的顶巅。蓝椅套配着旧的玫瑰红地毯,其实是不甚谐和的,然而我喜欢它,连带的也喜欢英国了,因为英格兰三个字使我想起了蓝天下的小红房子,而法兰西是微雨的青色,像浴室的瓷砖,沾着生发油的香,母亲告诉我英国是常常下雨的,法国是睛朗的,可是我没法矫正我最初的印象。"她一直喜欢老舍的小说《二马》,除了因为她母亲当时喜欢这部小说的原因外,还在于这部小说写的是北京人在伦敦的故事。 其次来自她自己的经历。受父母的影响,张爱玲从小会背唐诗,也从小就学英文,在教会中学读书时就曾在校刊发表过英文文章,虽然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争没能前往,但仍然到中西文化杂交的香港接受了大学教育,这段经历对她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最初的几篇小说《沉香屑 第一炉香》、《沉香屑 第二炉香》等都是以她在香港的生活为题材的。而她从小卷不离手有《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的营养,更是深入到了她的骨髓之中,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 张爱玲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可以归纳为: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 2.张爱玲《传奇》中的"香港的传奇"和"上海系列"等作品的主要内容、独特风格和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 对于张爱玲《传奇》中的"香港的传奇"和"上海系列"主要内容的了解,可以《沉香屑 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和《金锁记》为主,辅以教材中介绍的其他作品。其独特风格的基调是"苍凉"。在教材中,特别分析了《金锁记》如何将人生的荒诞与荒凉诠释到了极致。大家也可以参考前面对这三部作品的介绍加以论述。 张爱玲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中较少表现的,也正是她作品的独特之处。我们说,张爱玲的小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而张爱玲哀歌的主旨,并不是对社会的批判,更谈不上对社会的改造,而只是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香港与上海)的背景中,展示人的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在这一点上,她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最为鲜明,与同时代甚至"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我们注意到,张爱玲写的女性,与二三十年代作家塑造的"时代新女性"不同,她实际上写的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这些女性或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或受过新式的大学教育,甚至于还留过洋,但她们都面临着"娜拉走后怎样"的共同窘况,既无法在现代都市社会中自立,也远离革命运动,只能把当一个"女结婚员"作为自己的惟一职业和出路,而她们所受到的教育,也只能是她们待"嫁"而沽的筹码。其次,我们还注意到,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通常的新文学作家笔下旧式女性也不同,张爱玲没有农业文化的背景,她的文学素养是在代表着工商文化的城市背景中形成的,她笔下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日益没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难,不是衣不敝体、食不果腹的经济上的穷困,而是无家可归、无夫可嫁的精神上的恐慌。 3.张爱玲作品既大雅又大俗,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以及极为鲜明的艺术独创性和本身的缺陷。 张爱玲作品既大雅又大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古典小说的根底"和"市井小说的色彩"。
这是重庆师范大学的心理学论文格式,你可以参考一下。其实各个学校有自己的论文格式要求,你可以问问老师。(论文标题)重师毕业论文理科版样式(小2号黑体)——(副标题)作者必读 (3号宋体)(空一行)化学学院 化学(师范)专业 2004级 张飞(小4号仿宋体,居中)指导教师 赵云(小4号仿宋体,居中)(空一行)摘 要:“摘要:”二字请用5号黑体加粗。内容部分请用5号宋体。从第二行开始文字不缩进。关键词:关键;排版;要求(“关键词:”用5号黑体加粗。内容部分用5号宋体)Abstract:英文摘要的“Abstract:”用Times New Roman体加粗。英文摘要的内容部分用Times New Roman体。Key words:keyword;keyword;keyword(抬头用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内容用Times New Roman体)(空一行)这里开始是正文部分,请用小4号宋体排版(除了标题、图、表之外).(空一行)1 这是一级标题 (4号黑体)(空一行)一级标题左顶格,上下各空一行. 所有标题序号请用阿拉伯数字,标题序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位(即2个空格位)以下遇到一级标题时,请参照此处的标注执行,不再重复。1.1 这是二级标题 (小4号黑体)二级标题请用,左顶格,标题序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汉字位[1]。以下遇到二级标题时,请参照此处的标注执行,不再重复。1.1.1 这是三级标题 (小4号宋体)三级标题左顶格,标题序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汉字位. 以下遇到三级标题时,请参照此处的标注执行,不再重复。1.2 这是二级标题 以下遇到二级标题时,请参照此处的标注执行,不再重复。(空一行)2 图表的要求(空一行)2.1 插图插图中的文字一律用5号宋体,图的标注如“图2-1 混沌电路图”用5号黑体,居中排,其中“图2-1”为图序,“混沌电路图”为图题,图序与图题之间空1个汉字位.。(1) (2) 图2-1 混沌电路图 2.2 表格表格使用三线表,表中的文字一律用5号宋体,表的标注如“表2.1 各年设计实验表”用5号黑体,居中,其中“表2.1”为表序,“各年设计实验表”为表题,表序与表题之间空1个字位。表2.1 各年设计实验表实验数 (空一行)3 数学符号的要求数学上的“定理、性质、引理、推论、定义、注、证明、例”等用小4号黑体,缩入2个汉字位,后空1个汉字位。定理的内容用小4号宋体,如:定理1 假设下面的条件成立,则……。 (3.1)(空一行)4 参考文献的要求(空一行)“参考文献”用小4号黑体,左顶格,上空2行. 参考文献的内容请用5号宋体,序号用[1]表示,内容与序号空一个汉字位。具体的排列次序和样式请参照下面的例子。参考文献:[1] 夏道行,吴卓人,严绍宗,等. 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88-90. [2] Zhang S N. Boundedness of finite delay difference system [J]. Ann of Diff Eqs, 1993,9(1):107-115.[3] 时宝,王志成,黄立宏.有限时滞差分系统的的渐近稳定性[C]//全国第五次常微分方程稳定性会议论文集.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30-33.[4] Hale J K. Theory of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77:34-45.[5] 万锦堃.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3篇
导语: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是怎样的呢?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如何书写呢?下面是我分享的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3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题目:主标题 数据结构课程建设
副标题——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
关键词:网络教学 asp 网络课程
摘要:本问简要介绍了关于网络教学的意义,以及我过网络教学的模式现状,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
目录;
摘要————————————————————(300字)
引言————————————————————(500字)
一,网络教学(2000字)
1.1 .网络教学现状-----------------------------------
1.2.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
1.3.网络教学的优势-------------------------------
二,网络课程(2000字)
2.1. 教育建设资源规范-----------------------------
2.2. 我过网络课程模式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三, 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理论基础(2000字)
四,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描述(1000字)
公告板--课堂学习--答疑教室--概念检索--作业部分--试题部分--算法演示-----
-- 技术文章--课件推荐--课件下载--资源站点--管理部分
五,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2000字)
5.1.课堂学习-----------------------------
5.2. 公告板------------------------------------
5.3.概念检索-----------------------------
5.4.技术文章---------------------------------
六,数据库部分的设计与现实(1000字)----------
七,用户管理权限部分的设计与实现(1000字)------
八,结论(500字)------------------------------
九,参考文献(200字)----------------------
一、编写提纲的意义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
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
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二、编写提纲的步骤
编写提纲的步骤可以是这样: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所谓提纲,就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所以同学们在设计提纲时最好仔细地琢磨一下论文的概要,方便论文工作的进行。
摘要 4-5
Abstract 5-6
1 绪论 9-16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9-10
1.1.1 选题背景 9
1.1.2 研究目的 9-10
1.1.3 研究意义 10
1.2 文献综述 10-14
1.2.1 关于舞弊的动因 10-11
1.2.2 针对舞弊的审计方法 11-12
1.2.3 关于审计失败的原因 12-14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6
2 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6-21
2.1 舞弊及相关概念界定 16-19
2.2 舞弊动因理论 19-21
3 案例描述 21-30
3.1 案例背景 21-23
3.1.1 证券市场背景 21-22
3.1.2 新大地企业概况 22-23
3.2 新大地财务舞弊过程 23-28
3.2.1 虚增收入 23-25
3.2.2 虚减成本 25
3.2.3 虚增资产 25-26
3.2.4 隐瞒关联方交易 26-28
3.3 新大地的舞弊后果 28-30
4 案例分析 30-42
4.1 舞弊动因分析 30-34
4.1.1 压力 30-32
4.1.2 机会 32-33
4.1.3 借口 33-34
4.2 CPA 审计失败分析 34-42
4.2.1 独立性缺失 34-35
4.2.2 缺少职业怀疑态度与应有的关注 35-36
4.2.3 未充分执行分析性复核 36-40
4.2.4 审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 40-42
5 案例结论及对策 42-48
5.1 结论 42
5.2 财务舞弊的防范对策 42-44
5.2.1 减轻舞弊的压力 42-43
5.2.2 减少舞弊的机会 43-44
5.2.3 减少舞弊的'借口 44
5.3 审计失败的防范对策 44-48
5.3.1 改进审计独立性 44-45
5.3.2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与谨慎性 45-46
5.3.3 充分利用分析性复核 46
5.3.4 提高审计专业胜任能力 46
5.3.5 执行风险导向审计 46-48
参考文献 48-51
附录 51-53
后记 53
摘要 4-6
Abstract 6-7
第一章 绪论 11-32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3
第二节 概念界定 13-18
第三节 理论基础 18-23
第四节 文献综述 23-29
第五节 研究设计 29-32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32-46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35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实施过程 35-43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反思 43-46
第三章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 46-72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现状 46-59
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59-66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观 66-72
第四章 S、A的职业生涯成长故事叙说 72-86
第一节 S辅导员:从单纯到成熟的职业历程 72-78
第二节 A辅导员:从茫然到专业的转变 78-86
第五章 研究体验 86-93
第一节 研究发现 86-91
第二节 研究反思 91-93
附录 93-97
附录1 受访邀请函 93-94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94-96
附录3 辅导员访谈提纲 96-97
参考文献 97-101
致谢 101-102
摘要 3-4
Abstract 4
目录 5-7
第一章 绪论 7-15
1.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7-9
1.1.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7-8
1.1.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8-9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9-10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9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9-10
1.3 选题的基本内容 10-12
1.3.1 主要思想 10-11
1.3.2 重点和难点 11
1.3.3 创新或特色 11-12
1.4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5
1.4.1 研究思路 12
1.4.2 研究方法 12-15
第二章 实证研究的基本情况 15-27
2.1 实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5-16
2.1.1 信度和效度的统计分析 15-16
2.1.2 信度和效度的质量控制 16
2.2 实证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16-17
2.2.1 高校类型 16-17
2.2.2 专业类型 17
2.2.3 年级 17
2.2.4 性别 17
2.3 无锡地区部分高校学生的食品安全基本情况 17-27
2.3.1 系统的《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参加情况 17-19
2.3.2 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 19-20
2.3.3 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价 20-21
2.3.4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选择 21-25
2.3.5 了解《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的途径 25-27
第三章 无锡地区部分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7-43
3.1 食品安全知识条目分析 27-32
3.1.1 我国《食品安全法》施行时间 27
3.1.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27-28
3.1.3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28
3.1.4 废除免检制度 28-29
3.1.5 十倍赔偿制度 29
3.1.6 有机食品的相关说法 29-30
3.1.7 食源性疾病的概念 30
3.1.8 我国新版QS标志的中文标注 30-31
3.1.9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 31-32
3.2 食品安全态度行为条目分析 32-37
3.2.1 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志的查看情况 32
3.2.2 购买保质期内食品最关注的方面 32-33
3.2.3 对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的处理方式 33-34
3.2.4 最放心的食品 34-35
3.2.5 维权意识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 35
3.2.6 开设《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35-36
3.2.7 参加《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 36
3.2.8 宣传《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 36
3.2.9 护法意识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 36-37
3.3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分析 37-38
3.3.1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 37-38
3.3.2 食品安全知识条目得分 38
3.3.3 食品安全态度行为条目得分 38
3.4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8-43
3.4.1 高校类型 38-39
3.4.2 专业类型 39
3.4.3 年级 39-40
3.4.4 性别 40-43
第四章 实证研究反映的情况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43-49
4.1 实证研究反映的情况与问题 43-44
4.1.1 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不容乐观 43
4.1.2 高校类型、专业类型的差异会对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43-44
4.1.3 髙校学生具有提髙自身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愿望,其获取知识的途径日趋多样化 44
4.2 提高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对策建议 44-49
4.2.1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稳步推进高校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开展 44-45
4.2.2 充分考虑高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45-46
4.2.3 结合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获取途径的实际对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46-49
结语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54
附录一: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 54-57
附录二:问卷评分标准 57-58
附录三:关于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访谈提纲 58-59
附录四: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