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关于湖区旧事散文论文范文

关于湖区旧事散文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关于湖区旧事散文论文范文

叶华军说,保证以后不再挖我的网友了,收到这个近乎孩子气的保证,我是既高兴又有些好笑。 用挖字给叶华军做一个年终总结还是恰如其分的,在2012至2014年度,这个从草池中学走出来的师兄,凭借一枝生花妙笔,硬是从我的QQ好友里挖走了一大干我认为是很珍贵的朋友。 认识巫昌友的人基本上都听说过叶华军同学,在年初的文字里,叶华军和红叶是巫昌友笔下最美的风景线。 叶华军是叶华军,红叶是红叶,因为当年那些刻在竹子上的名字,回忆里多了几分调侃和浪漫的滋味。 注定我是一个不会做红娘的好男人,有心成全却无力撮合。 细数那些年替别人送过的情书,不是被女生误会就是被女生拒绝,以至于毕业后情书写了几大本却没有实至名归的谈过一场自己想要的恋爱。 草池离玉成不太远,二班与五班只隔了几扇窗,在关于青涩的回忆里,我和叶华军同学都是那种脸蛋不帅文笔帅的梦想青年。 老实说,我的文笔和胆气是跟不上叶华军同学的。 当年他川普式演讲和十几页长的情书,就让不太宁静的草池中学风生水起,在刘德华还纵横江湖的年代,叶华军同学就成了不靠脸蛋征服女生的实力派。 那一年,国防大队山后和山前的女生都喜欢叶华军,那一年,邮电局给他送来了很多怀春少女寄来的信。 每当听到叶华军在发电站口若悬河的吹嘘自己的风流雅事,几个同窗都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好像天下的女生都被他抢光了一样。 羡慕归羡慕,嫉妒归嫉妒,国防大队的路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好走,故事里英雄是要爱美女的',现实中叶华军却喜欢着五班的红叶,这种近乎挖墙角的跨班恋,是很多男生深恶痛绝的。 201X年,巫昌友说青春不堪百度。1994年,叶华同学说唯有记忆美好。 旧事重提,红叶已日渐调零,叶华军同学却依然疏理着当年的中分发型。 当年替叶华军送的那一封情书,内容和当下已经没有太多的关系,虽然二位没有成为眷属却成了最好的朋友。 爱情两个字包括了所有的雨雪风霜,我们都是那一个不堪回首的人。 错过的情节不会再有预料当中的对白,在关于草池中学的文字里,我一直在惭愧的面对着叶华军和红叶,时常在想,要是他们成为了眷属,我是不是他们应该感谢的那么一个人。 关于往事,我和叶华军有着共同的回忆,草池中学的时光那是无法一笔带过的。 关于网友,我依旧耿耿于怀,在骨子里我是痛恨那些背着我去加好友的人。 叶华军是理解我心情的,他说网友就是网友,是你的就是你的,如果这个网友轻易加了别人,那是应该打个折扣的。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事实而非,细品又有些不无道理。 春天的地铁加了后缀不离,人生其实无处不在改变,就算虚拟的网络也该是另外一种人生,聚散无常,由他去吧。

因为不敢正视现实,人们总是可以地回想一些悲惨的旧事。下面是我给大家精选的描写旧事的经典散文,供大家欣赏。 :浮云旧事温柔 我记得你离开的那个夜晚。20多年的经历精简在几件行李中,这时候,你的护照比你更能说明和代表你自己。飞机停泊在跑道上,它将飞越地图上的一片蓝色,把你带到另一方国土——就像童年的红蜻蜓,飞过小溪,落到对面的草叶上,让我只能眺望。 机场的阳台很大,好像必须如此,才能盛得住那些挥别的姿态。站在机场的阳台上,我眺望着这个夜晚明明灭灭的灯火。谁说的,一盏灯下罩着一个情感的故事。风里望去,那些灯都有些颤抖,像游走的灯笼被莽撞的孩童提着。小时候,一阵突然的风,常让孩子失手烧了手里的灯笼——情感如此不堪吹拂。 那个晚上,我一直执著地在想: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最不能失手的亲人。 时间湍流过去,空间端居下来。因为离你远了,远到一个近似客观的距离,昨天才可能被岁月逐句推敲。认识你的时候我17岁。 也许人是不必太敏锐的,情感不应是过量的,像一个圆,它的面积越大,对立和冲突也越大。有些人清简如一枚句号,在微小的占有里却充满自足。17岁的我还缺乏足够的生活技巧,我的愿望总是径直指向它想抵达的目的;我并且格外敏感,对那些纤细的美好过目不忘,一片树叶的阴影似乎也能覆盖我的整个春天。 那时候,你卓越的想象力和领悟力也正开放到极处。你是个易于伤感的人,站在真理的南极上,你望着那些颠簸的友谊和冰冷的正义。你的思想总是从事物最脆弱的部分去袭击它的核心,没有人知道,在冷冷的眼神后面,你是个爱的天才。 我们在一个班里上课。那些被知识和教诲严密包围的日子里,我们却常想着一些遥远的友色。你有时谈笑风生,在更多的时候沉默寡言。印象最深的时你深蓝的背影,走在满时灰尘的阳光里。我常习惯地认为,你也是这样背对生活的。 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有一条河,它窄小、细长却享有盛名。我们坐在河畔聊天,夜晚像一只温柔的蝙蝠扇动着翅膀。有时我喜欢站在水边,街灯的影子漂浮在水波上,一圈一圈金黄的光波,杂乱而无意义,却让人眩目。看着看着,就真想纵身跃入。身后总传来你的声音:别晕水啊。总是这样。 水波,星月以及宁静,使你不断地推进你的思考。鸟在枪声中折羽,花在清晨就香消玉殒,人们能够忍受平庸并且心安理得……因为苛求完美,我们就显得愤世嫉俗,同时也格外挑剔自己——人总要携带着某些黯淡的品质,也包括我们自己。 其实这世界本来就交响着乐音和噪声。如果你想倾听生命的旋律,也必须爱屋及乌地吸收光阴的噪声,就像亲吻美人的红唇,必须忽略去想她齿缝间生长的细菌。而我们年轻地还不懂得容忍,丑陋微小的颗粒让我们负重累累。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热衷于交谈。一个简单的问题被不断演绎,变得繁复而不可企及,我们从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巨大的快乐。 奇怪的是我们的交往常常充斥着争执。这种争执是以平静的语速进行的,并佐以长久的沉默。因为熟知对方,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精确的词汇,使对方一语中的地受到伤害。事后我们极为懊悔,然后又和好如初,似乎是以对伤口的忍受程度,来为我们的情感加重等级的。 其实,我们年轻的灵魂是孪生的,它们酷似对方,一起发育,又在母体里抢夺著营养。在犬牙交错的矛盾中,你我扶持对方的手臂成长。 就像牙齿咬碎物质的外壳,带给身体的是营养和热量——我深信,我们彼此都再也找不到比你我之间更像牙齿的感情。 从一开始,我就明白这是我一生最隆重的感情,我却无法为它命名。我们之间的距离太近了,以至于普泛意义上的爱情已经不可能。它具有很高的纯度,比友情浓烈,比爱情清澈,比亲情深入。抛却功名和意图,任由生命的率性和本真,我愿以终生来保持这种悠长而动人的情谊。想念你的时候,我觉得真好,没有人知道我能以怎样的疼痛来承受着爱,一个名字能以怎样的方式感动我至灵魂深处。我挚信我们永不分离。 生活被驳杂的事物充斥着,我们必须透明如婴孩,有些美感才能穿越重重尘埃,到达我们心灵的顶端。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上帝才派有些人来接近我们的轨迹,帮助我们扫除岁月的尘沙,让我们在明净如水的眼光里,再次感激生活。“偶尔的厌世反倒是一种救赎”——你感伤而干净的思想是我的尘拂。只要我还在欣赏如你这样的人,就代表着我依然无限遥望着完美的方向。 我知道在形容词的竞技场上,完美的奔跑速度最快,任何人永远也追不上——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举手向苍穹,并非一定要摘取到星月,我只需要这个向上的、永不臣服的姿态。 终于你远走异乡,去追寻一种精致而高尚的生活。我回到那条河边,躺在草坡上,看着一颗颗流星闪过,想着谁就这样轻易地摘走天堂的花朵。 我知道你是我身上一片坚硬的鳞,失去你我会受伤,但我不知道会像失鳍一样失去方向。那是在夏季,一个可供热情挥霍的机会,而我静静地合起我的花。当你翻起回忆的书册,也许会有几片干燥的花瓣,一朵轻盈如此的纪念,我深知你必忽略。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你在那边,我在这边,我们在友谊的两岸隔河而居,你有时写信来,有时不写,很长的时间里没有什么音讯。而我也习惯了安详地想你。在此起彼伏的颂歌中,祝福更像一个静悄悄的休止符。 我一直以为这份感情带给我的无论是快乐还还是苦痛,都会是强烈的,我不曾设想它会有一张平静的面容。你离开的那个夜晚曾像一枚钉子敲进我的生命,现在我已经脱落了伤口。时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决定了一切,也许它才是上帝真正的名字。时空不参照我们的心愿,它总是凭著自己的习惯、兴起和力量,一点一滴地修改着我们。 我想我开始承认现实的锋利了,不再用一片玫瑰花瓣遮住眼睛。当理想从我身上剥离的时候,我想说成长是以疼痛为代价的。我们活着,与周遭人的关系或亲或疏。上帝终会把一些人从我们身边带走,也许是那些至亲至爱的名字。我现在安宁地想着这些貌似温和实则冷酷的真理,想着你。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还能没有删节地想念我,在你的关怀与关怀之间,我是否还能容身进来。但我对你的情感永远也不会发芽,也不会腐烂,你将是我今生最好的储藏。 我已学会随遇而安地生活。上班、下班。读我真正想读的书,想我愿意想起的事。被沉重的事情所打击,也被袖珍的烦恼所困惑。生活中遍布的细刺将把我磨地粗糙而平静。 但我深知,我是一只迟迟不忍飞去的蝉,留在树上的是我的蝉蜕,我金黄而脆弱的过去依然在阳光里,温柔无比。 :旧事重提 我几乎每天都写日记,到现在已经很有几年了。写日记的原委,一面是想锻炼文笔,一面也记录些东西。本来,庸俗如我辈者,生活本就寂寥,可写记的东西不多,但惟其不多,才更有些所谓的“敝帚自珍”的意味。 但我写记这些,却并不在于回忆,倒是要将它们从我心里驱除。既然别处已然记有,我的心地也就可以安然的将它们忘却了。所以一经被写记在日记本上,也就宣告了它们的灭亡,此后我大抵也不会再去翻看它们。这样一些寂寞的东西,本就为我所不愿意追怀,而况已有厚厚的几大本,而况又是如此稚拙的文笔。有时无聊的翻两页,连自己也要看不下去,简直是“贻笑大方”了。 但在我的日记没有记到的年岁里,有一段时光却总为我不能忘怀。我的体味寂寞、切迫的想要逃出这寂寞,便是至此之后的事。 其时我经常——几乎是每天----总是那样的混混噩噩,无所聊赖。早上走去工厂上班,心里却盼著无事可做,果然遂了愿心,然而又每每的有些自失起来。倘一个人已经不能为他的逃避工作找到任何理由,那就是惰性在作祟了。同是毫无意义,惰性会把你推到无所聊赖的挨过时日这一边,而生存压力却要拉你到混混噩噩的工作中去。但不管哪一边,都于我太苦楚。我于是想要去寻求些别样的东西,来摆脱这样混混噩噩、无所聊赖的苦楚。我后来想,无聊可以使人觉出生命的无意义,却往往又能让人要去找寻意义。我于是想要学画画了。 A镇本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镇子,横竖的两条路街架成一个十字,一些房屋便沿着十字四散开来,凑成仿若一个不规则的田字模样。就是这样一个小镇,教绘画的书便很难找。唯一的一家文具店兼小书店里寻过两次,也还是没有。终于鼓了莫大的勇气请老板带几本,此后是许多天的等待,然而,究竟来了。虽则不过是一套书里的一半,于我也是极可宝贵的。 学了半年画,不消说不能画出个鸡模狗样,连先前仗以逃脱空虚的意气也全不见。我于是又掉入混混噩噩、无所聊赖的苦楚阵中,不能脱身了。这样一直到这一年的终结。 春运时的“出行难”本于我无关,因为厂里每年包车。然而临行时却有了意外,竟多出几个人来。商议的结果,是选出我们几个不名一文的人另去乘火车。买的票是傍晚的,其时才中午,距发车时间还很久长。于是到街上走来走去的走一走,不经意地进到一家现在忘了名目的书店,并无目的的买了一本鲁迅的《散文、散文诗、诗》。那是一本选集,谁编的,现在可是全忘却了。但当时确是喜欢之极,真真是“如获至宝”一般。此后是断断续续的读了十来遍,也还不感得厌。 我的开始喜欢文字,并仗着它逃出虚空,是自此之后的事。这以后,就如鲁迅所说的“一发而不可收”。每每遇到一些以为意的东西,不惜化了许多心力将它们写记下来,虽则稚拙之至,却也是为我所珍视的。因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已然委在了它们的中间。 现在,时候已近夜半,四围是极静的夜的味道,我燃了一支菸,将烟气与夜的味道一同吸进去,和着我的孤独再拨出来,使它们一同再加重这属于孤独者的夜的味道。我沉静在这味道中,看烟篆在不动的空气中飞升,徐徐幻出难以名状的形象。 :旧事久情 晚风伴随余晖浸入山林 那里有我们满是手印的土地 那一年,你我裤衩依然分离 你问过我冬天螃蟹在哪里? 我也向你倾诉凛冬空巢的秘密 那时大概和也许总是萦绕耳边 连天上的颜色也只有白色和湛蓝 困惑和不安亦不能摇醒你的梦 除却妈妈的大声呼喊 我用一切换你珍宝一样的风筝 一颗奶糖让我得偿所愿 不久风筝在树上安了家 再也去不了远方 又一年,我穿上了大一截的校服 而你的裤衩也没了缝隙 我们却始终忙个不停 总幻想邻家的狗像树上的梨一样 一样恬静、安详 此刻的风好像大了不少 然而欢笑未减 天空依旧分外蓝 我们坐在田梗上口无遮拦 夕阳仿佛在此刻已经预言 那是如影随形第十五年 风筝的概念早已烟消云散 我以为你的影子永不会变 等待着下次举杯的那个冬天 你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我心中默念保证不变迁 时常在电话中把那年翻遍 唯独忘了当时月亮升起的地点 也偶然想起你已不止十七 只是忘了我们相聚又分离 泛黄的画面一一浮现 依然期待你共我在山前 当时落霞一样挂满天 都不会说令人厌烦的晚安

关于散文不散论文范文写作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散文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上美术课时,大多留下一段时间给学生习作,这时的我,便在课桌间的行人道上来回穿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碰到没事时,有时也顺便找条凳子坐一坐,因为我这段日子身体不适,站久了体力有点支持不住。

九十七班的讲台原来剩有学生坐过的两条小板凳,不知何时其中有一条成了“三脚猫”,剩下的一条放在讲台的“肚子里”,留给老师偶尔坐一坐。那天我刚在课桌的森林中巡视玩一圈,就感到力不从心,想找条凳子坐下来歇一歇,我老马识途似的来到老地方,谁知道凳子不翼而飞了。接着我扫视了一下教室的四角,仍不见踪影。奇怪,难道这凳子长了翅膀不成?没办法,坐的希望破灭了,我只好拖着沉重的步子再次去兜圈子。

当我来到第一小组倒数第二个座位前时,我便看到了那个叫刘宗汉的同学课桌边多出了一张凳子。他把它放在靠窗的墙跟下,紧挨着墙壁。凳子上放满了一大叠书籍本子,顶上面还放有文具盒、水彩笔、弹弓之类的东西,还有一截小木棒。今天看来我觉得这些东西特别刺眼,想说什么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他的课桌的确太陈旧了,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我将目光在这小家伙脸上划了一圈。他似乎明白了什么,略微低了低头,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不断用他的铁皮小刀在课桌的横木上刻画着沟槽。

对这个刘宗汉,我并不陌生,每当上美术课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举手,说要上厕所去方便,一次二次还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次数多了,我才知道他是故意逃课,后来每当他提出请求时,我就来个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时他揉着肚子“哎呦哎呦”连声高叫,死皮赖脸,软磨硬泡,最后“投降”的往往是我。现在这家伙还露出了自私的一面,将公家的东西据为己有,居然还心安理得。他从我的目光中明明知道我是来找凳子的,却装着视而不见的样子,真是岂有此理!心里到底还有没有我这个老师?他那双小眼睛偷偷地溜了我一下,见我有点板着脸孔,但仍“临危不惧”,我行我素,一脸不屑一顾的神态,继续干着他的“事业”。

星期三,又轮到我上美术课了,我在黑板上画着公鸡,突然“砰”的一声,紧接着便是哗啦啦书本撒地的声音。教室里一片哄笑,我车转身子,只见学生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第一组的后面,又是那个刘宗汉!我气不打一处来,飞快地走过去,准备狠狠地克扣他一顿,以报上次“不恭之仇”。可他正埋着脑袋,手忙脚乱地在捡拾着书本,全没理会我的感情。我瞥了一眼他的课桌,确实是老掉牙不中用了,它承受不起那些书籍的重负,便摇摇已坠了,而不是故意为之,我将怒气暂时压住下来。

课桌的底板松动了,被满盒子书本压垮了脊梁,只见刘宗汉把那条据为己有的凳子移到课桌的底部,再用一根小木棒,竖着放上去,想将课桌的地板撑起来,由于木棒太短,一时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他四处张望着,目光里流露出一丝求助的信号,看到这一幕,我的心立刻软了下来,怒气也土崩瓦解了,而且动了恻隐之心,我见门外有一堆砖头,那时学校搞建筑剩下的,我跑到那儿拿来一块,替他竖放在板凳上,只差那么一点点,垫上一本不常用的破书,不高不矮,天衣无缝,刚刚顶住盒子的底部。算是解了这燃眉之急,了却了他的一桩心愿。末了我还叮嘱他说:“小心点,别碰到了,砸了脚。”这时的他望着我傻笑了一会,喉部在滚动着,嘴巴瘪了瘪,但终究没有说出声来。忙着将书本整理课桌内。下课后我找到班主任,请求帮助他把课桌修好。

今天的美术课正在进行,二十分钟后我将图画画好了,信步朝教室的后面走去。“老师,给你凳子!”一个清脆的声音闯进我的耳朵,只见刘宗汉恭恭敬敬地用双手捧着那张凳子向我递过来。我点点头,冲他笑了笑,便有点理所当然地将凳子接过来,搬到讲台前一屁股坐下来。大约过了十来分钟,我不经意地朝刘宗汉那儿扫视了一遍,只见那个座位边空空如也。怎么,难道他又溜到厕所里去了?真是糊不上墙的稀牛屎,即使要去方便,也要向老师打个招呼,岂能这样溜之跑之,不是把老师当做摆设么。

我心里嘀咕着站起来,快步朝后面走去,准备到他同桌那儿去问个子丑寅卯,谁知我走近一看,真是大眼瞪小眼,刘宗汉正坐在桌子下,背靠着墙根看到我走过来,早已把书合上了,望着我一脸怒气,他依然是一脸傻笑。我说:“你怎么能这样呢?”“老师,我没……没凳子。”“你不是有两条凳子吗?还有一条呢?”“昨天,宁静同学的凳子坏了,我给了他一条。今天,我见您的腿有点儿打颤,便……”我的脑袋“轰”的一声,似乎全懵了,后面他说的话也没听清了。

我那点偏见,那点固执,此刻都烟消云散,化作了一种爱怜,多好的一个学生啊,是那么善解人意,我以前为什么总是以为他很顽劣呢。于是我请他站起来,才发现他的屁股下竟垫着那天我给他所拾的那块砖头,我连忙弯下腰将这块砖头重新拾起来,看了又看,此刻在我的眼中,它竟然不是一块普通的砖头了,而是一颗心啊,既渗透了一种爱意,又渗透了一种敬意。

我很快地返回到讲台前,将那条小板凳拿在手中,慢慢地抚摸了一遍,感到它特别的厚重,又特别的温暖,这是我从教以来的最珍贵的礼物,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回报。最后我将这条小板凳端端正正地放在刘宗汉同学的座位边,让它去奉献自己,垫高别人。

天气阴沉沉,要下雨的征兆。高考这就逼近了么?是的,今天和明天。该来的挡不住。我拖不住时间老人,也没有能力改变目前的状况。我的前途不用反抗也已被定型,我的学业生涯即将划上句号,可知我有多么不舍、又有多么辛酸?

多数家长们都聚集在此了,有的同学的爷爷奶奶拄着拐杖也到场。他们手里拿着吃的,喝的,用的,唯恐他们的宝贝儿子、孙儿饿着。我们村的婶娘也来了几个,她们的女儿和我同龄,她们无疑放心不下,这不,一大早就赶来了。

明知熟悉的身影不会出现,我还是踮起脚,伸长了脖子。

爸爸,你来吧,陪我一回,我确实怯场。妈妈,我想你,能否给予一丝安慰?姐姐,你最亲近我了,这会,你在下地么?瞧瞧人家,这个俯在耳畔叮咛,那个拉住手嘱咐,我呢,孤寂地伫立在人群中,感觉与他们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我缺少你们的这股力量。从未深思熟虑,你们的无私之举能救赎我一生?你们让我读了初中,又上了高中,我该知足了。为什么要向大学进发呢?大学不是小地方,得花大钱,且最少得三四年。爸爸,我不应冒尖;妈妈,不能再拖累你;姐姐,让我分担你的痛苦,我实在不忍心你一个人扛。

让我实施这个重大决定吧!你们为我做的够多了,我要是再一味的索取,这辈子都恐怕难以心安理得。爸爸,从小我就听你话,妈妈,你说我在咱村是最乖的孩子,姐姐,你说我懂事,可这次,我却要违背你们,并让你们失望到尽头。

别埋怨我,别逼我登顶峰,我一万个不开心,不快乐。我宁可和你们并肩作战,也不要唾手可得的光芒坦途。贫穷也好,困苦也罢,只想与你们缠绕在一起,生生世世不分离。不在乎功名利禄,因为,此刻,没有什么比你们的性命更为主要。

一阵刺耳的铃声响起,喧嚣逐渐散去。随着大家一并走向考场,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纷飞的思念和盘算,总之,没有一点答题的热情和冲动。窗外,有小鸟飞过,我被它清脆的鸣叫吸引了。甚至羡慕起它的无忧和自由来。

教室静悄悄的,只听到沙沙的笔声。握着这张薄薄的试卷,心却似千斤巨石。它不是一张普通的纸,它是决判我命运的法官,这也不是一道普通的题,这是一条通往光明的大道。粗略浏览了一遍,百分之九十都在我的能力内。庆幸吧!

娟秀的字迹明晰地跃然纸上,既然老天给我最后一次机会,那么何不趁此了却积攒了二十年的心愿?只是当目光停在末页的作文题前时,拿笔的手禁不住颤抖,心脏也砰砰乱跳。今年的题目是“我的梦想”,上个星期,父亲刻意提醒,作文分数多。

母亲接上说,又是我的强项,姐姐则补充说,率先攻克,这样考中的把握性大。我不抓紧,反而犹豫什么?爸爸,我要是不费吹灰之力,你的药又要减量了。妈妈,我要是拿下强项,你的白发又要增添几根,姐姐,我要是轻易攻克,你的负担又加深一层。

我不能,不会再这么自私。为了我,爸爸吝啬的不买贵药;为了我,妈妈私藏着鸡蛋;为了我,姐姐的新衣服极少。每星期到校,爸爸都吩咐妈妈,把优质的吃食塞在我书包。每星期离校,妈妈都让姐姐用自行车接我。

每次我放学回家,饭菜显得无比丰盛。爸爸递给我筷子,就笑得合不拢嘴,妈妈看着我下咽,喜上眉梢,姐姐在一旁边夹菜,边抿嘴笑。这种温馨的气氛,这种很满足的笑,我大概一辈子也忘不了。

无容置疑,我是全家的希望。其实在这之前,姐姐也是父母的寄托。

可惜她偏科。爸爸说语文终究没有出路的,妈妈说音乐学院的学费不是我们一般家庭所能承受。后来,爸爸去省城看病,邻床有个教授一心欣赏姐姐的.才华和歌喉,而姐姐一听说教授要把她认领成女儿,当时就毫不犹豫拒绝了。

可那天夜里,我分明听到了被窝里的抽泣。那是姐姐的喘息,我再熟悉不过。

爸爸说,无论姐姐选择什么,都尊重姐姐的意愿。妈妈说,那教授家境优越,打心眼里喜欢姐姐,去了保准善待。姐姐却说,人家再舍得给她投资,再视她为亲生,也不属于她——她习惯了灰姑娘的生活。

打这以后,姐姐就一心一意操持家里家外。媒人踏破了门槛,给她物色了许多对象。她说,她不嫁,要招上门女婿。人家看到爸爸的腰佝偻,看到憔悴不堪的母亲,难免打消了念头。好不容易有人同意了,要求却是搬出去另立门户。

姐姐能同甘共苦,却做不到独自享乐。僵持来去,没有一点结果,姐姐便主动摇头摆手了。爸爸和妈妈眼看着她错过一拨又一拨,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她却乐呵呵说,等我大学出来分配了,她再嫁不迟。人家和她同龄的都抱上孩子了,姐姐却为了我,坚持到底。

爸爸,你说我该怎么办?妈妈,我于心何忍,姐姐,你从来都不欠我的,我们的命运在同一天平,为什么要牺牲你的幸福换取我的未来?这对你来说极不公平,我也不会舒心的接受、享受。

爸爸的病耽搁不起了,医生说及时治疗,痊愈的机率很高。妈妈心力交瘁,随时都有倒下来的可能,姐姐,我占用了你六年了,怎能再让你付出三年?虽然你说你无怨无悔,可我过意不去,要是把你的婚姻赔上,我更原谅不了自己。

我梦寐以求想飞出村子,我是委屈把青春葬送在一尺见方的小角落,我骨子里是看不起叔伯婶娘的愚昧无知,我是想通过努力改变身处的环境。而当你们伤痕累累,直至体无完肤,我完全退缩了。由此,我也想通了,我的梦想不值得所有人倾尽血泪。

同学们一致说我考个一本是胸有成竹,几个要好的还叽叽喳喳让我请客,班主任则说我是他所带年级里唯一值得夸耀的一个。好心的教导主任竟私下、提前给我报考了名校。我感激不尽,却无以为报。

不知何时,泪滴在空白的作文题上。我难过的不是自己,是家人的无微不至,是乡亲们的抬举和厚爱,是同学们对我的刮目相看,是老师的关怀,栽培。要是他们知道我望而却步,会以怎样的态度评判?比我现时更悲痛欲绝吧?

我无颜面对他们,更无颜在这里生活下去。前阵,遇见了调走的杨老师。他教了我五年,看着我长大。对他诉说了我的难处,请求他帮忙找工作,他随即把我安排了他所任职的小学校,并说以我的水平绝对能胜任毕业班的课程。

考核时,顺利通过了。那刻,我比考上大学都激动。我能用我的力气养家了,发了工资,先让爸爸住院,再给妈妈检查,而后给姐姐补充营养。周密计划好了事务,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我不再让高考束缚我,我以为我会心静如水。

这道空白的作文题,又溢出了我的几多泪花。我终不能洒脱地撂下。

我的人生,因为这道题,就天壤之别么?因为这道题,就彻底断送了么?我原本、可以上人垂涎欲滴的研究生,硕士,我原本能脱离生我养我的庸俗群体。我能用实力改变我渺小卑微的身份,以及改变我所渴望的一切的一切。

如今,我却头也不回地放弃了。

我是否要用这道题掩埋我所有的抱负,理想和追求?决绝吧,不要迷茫,不要彷徨。

爸爸,万分对不起你,妈妈,辜负了你的苦心,姐姐,一定理解我,好吗?乡亲们,我不足以令你们引以为荣;同学们,我不是你们心目中的坐标;老师,不要训斥我糟糕透顶,我会无地自容的。

爸爸,妈妈,姐姐,求你们别心碎。我愿意用一生偿还,弥补,我会用我沉默的行动抚平你们的创伤。我不能够功成名就,但我会平凡地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我祈祷吧,祈祷我早日解脱;为我祝福吧,祝福我的人生再次发生转折。

铃声响了,顷刻间,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是我命运上的吗?都说雨是上苍是哭,其中就有我的一份么?这道空白的作文看起来丝毫未动,却写尽了我的满腹惆怅。不是写不出一个字,是不敢写,我怕我这一落笔,会义无反顾,会一去不复返。

我要停下来,接受现实严峻的考验。

结束吧,这道空白的作文题将会伴随着我的一生,但愿它不是我的心伤,是我成熟的标志。但愿它也不是我的遗憾,而是我理智的抉择,多少年以后,也许我会悔恨,但此时,让我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置之度外;让我超越梦想,挚诚地为他们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我的奶奶是家里最疼我的人,每次我要买什么零食,玩具,只要和奶奶说,她就会买给我。我最爱我的奶奶啦!

每当我打开衣柜时,那件红色的已经穿小了的毛衣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想起了已经去世了三年的奶奶。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冬天,妈妈带我来到了乡下的奶奶家。因为爷爷已经去世了,家里只有奶奶一人,所以,我和妈妈决定一定要好好陪着奶奶。乡下天气非常寒冷,我的手和脸冻得发紫,奶奶看了心疼地说:“得赶快给你织一件毛衣了。”就从那天开始,奶奶就日夜不停地给我织着毛衣。

尽管门窗都关得紧紧的,可我的手还是插在兜里不想伸出来。但奶奶不怕冷,她的手指中间有两根又细又长的针,在来回晃动,毛衣越织越长了。奶奶也把她对孙女的关爱一针一针的缝了进去。奶奶就这样不停地织着。晚上,当大家钻进被窝里准备舒舒服服睡一觉的时候,奶奶却还点着小灯织着毛衣。那段日子,奶奶每天晚上只睡一、两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在为我织毛衣。不管我和妈妈怎么劝她,她都一直坚持的这样做。

毛衣终于织好了,奶奶微笑着给我穿上毛衣,多么暖和呀!

不久之后,奶奶离开了我们,是因为劳累过度而亡的,想到这里,一阵痛苦钻进了我的心里,我慢慢地关上衣柜,低头哭了起来。

中国是茶酒的乐土,不分天南地北,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汉满回蒙,饮酒之兴致,爱茶之乐趣,历经数千年尚无衰迹。酒喝多虽然会显俗气,但在生活中,把持得当却也不失雅意;常饮茶虽然展呈高雅,但在生活中,却无人能悬空不接凡尘。

酒与茶,俗与雅,其实不矛盾,俗是真实生活,雅是追求境界;人如果脱离了生活,且能谈得上高雅;人如不追求高雅,生活就会无滋无味。喜饮茶酒,人之常情,注意适度,实无大碍。

茶对酒曰:“战退睡魔功不少,助战吟兴更堪夸。亡国败家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饮茶?”强调待客有茶即可,酒多则乱性误事。对酒而言,自然不服,反曰:“摇台紫府荐琼浆,息讼和亲意味长。祭礼筵席先用我,可曾说着谈黄汤。”说的是美酒能助推平息争端及友好往来,祭奠喜庆宴席用酒不用茶。中医常常说道:“酒通血脉,消愁遣兴,少饮壮神,过多损命。”、“茶茗性苦,热渴能济,上清头目,下消食气。”酒暖心,茶醒神。茶酒之争,实无必要,难论输赢,更无孰重孰轻。酒与茶,应看着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保健饮品与待客上品。

《茶酒论》写道:“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取芽,呼之茗草,号之作茶”;“饮之语话,能去昏沉”。茶的和平、友好、协调、含蓄、深情,能使人在冷静中对现实进行反思,对人生产生思考和彻悟。

饮酒给人刺激,让人亢奋,使人激动,可以激发人对现实以外事物的思考和向往。但饮酒过量,会让人吐所欲吐,怒所欲怒,饮多就很难把控自己的言行,甚至出现“洋相”让己难堪。

茶与酒内涵丰富,品之相映成趣,茶温润平和,酒豪气磊落,茶酒犹如人生的两个侧面,各有优劣,互为补充,清茶、美酒常用着待客之敬,把盏,若是茶,杯中世界,人生沉浮,能沉淀出生命的清芬;把盏,若是酒,杯中世界,人生半醒半醉,能体味出生命醇厚滋润。

茶不可太满,酒不可饮深,茶怡情不可多,酒乱性也不可深。茶之静,酒之厚,蕴含着人生丰富的哲理,适量品饮茶酒,偶尔把盏人生,品的算是一种心境,品的就是一种生活状态,会品之人能品出清香和甜美,可以让人抛弃浮华烦躁,让人变得淡定豁达,让人心灵深处会越来越纯净,让人生积淀会越来越丰厚,细品细酌悟出人生真味、真理和真谛,从而活出无愧自己、无愧人类、无愧时代的洒脱人生。

我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读过的书也不算少,却全荡然无存了,唯有一本初中作文选,至今还在我的书箱里保存着,它是我们全家的悲哀,这本书是妹妹的一颗心,每当看到它,就禁不住使我泪水滚滚而下,它催我奋进,催我学会怎样做人。

我上七年级那年,自己写的作文,老师常全班宣读,并有好几篇作文油印作为范文全校宣讲,这无疑更增加了我爱好写作文的信心。一日,下语文课后,我无意看到我后面同学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初中生作文选,正好这位同学出去了,我便拿过来读了起来,书中的精美语句和内容使我深深陶醉了,课间十分钟很快过去了,下节课是数学课,我不知数学老师啥时进来,啥时站在讲台上,他点出了我的名字,并把作文选拿走放在讲台上,我才恍然醒悟。老师,他偷我的书。我后面的同学说话了,这位同学是我们村主人的儿子,我们一般对他都是敬而远之。数学老师说:你不知这节课是数学课吗?作文写得好咋了,就不讲纪律了吗?事后,班主任让我写了检查,她并没说是我偷书,只是说不应该上数学课读作文,让我在全班读了这份检查。

回家后,我便央求爸爸给我买本作文选,爸爸说以后吧。我不知道我央求过爸爸多少次,爸爸总是说以后吧,这句话对我也不知说了多少次。当年,妹妹十一岁半,她因有病,走路也总是扶着东西才能行走。父亲务农,当时是工分制,父亲一个劳动日挣十分,一年下来,我们还欠生产队二百多元,每人每日八两口粮,父亲还把节省的玉米、高粱,用自行车驮着到二十里远的县城卖,换钱给妹妹看病或生活所用。我家还养了五只母鸡,下的蛋给妹妹作营养,也常拿蛋换钱。说实话,年小的我,也理解了家庭的困境,我不再求父亲,我要悄悄自己买。一日,我便从家拿了两颗鸡蛋,放进口袋准备换钱,谁知让父亲发现了,夺过蛋,给我屁股上就是重重地两巴掌。爸,别打了,哥是想买本作文书。爸爸又举起的手在半空停住了,然后慢慢放下来,慢慢走出了房门。我们从窗玻璃上看到,父亲在院子里用袖子擦着眼泪。妹妹拉住我的手说:哥,我一定要给你买本作文书。从我记事那日起,我第一次流出了眼泪。

妹妹十二岁那年,她病得连扶东西的劲也没了,医生也说医治无效了。妹妹也似乎懂了,拒绝我们给她买药买针。也确实,我们生活都东筹西借,根本拿不出钱给她继续治疗。一日,妹妹对我说:哥,咱家的柴堆下有不少干羊粪蛋,让我拿上卖了。我们揭开柴一看,果然有羊粪蛋,拿到生产队一称,十六斤,每斤三分,卖了四角八分钱。妹妹从身上掏出皱巴巴的三张毛票,一个五分硬币,一个二分硬币,说是卖了三颗鸡蛋的钱,总共八角五分,她求父亲一定答应给我买本作文选,父亲答应了,含着泪答应了。第二日,我便买回了这本初中生作文选,价钱是八角二分。妹妹对我说:哥,作文书我给你买下了吧。我没说什么,也实在说不出什么,只抱住妹妹放声大哭,妹妹也哭了。

后来,我们才知,妹妹以晒太阳为名,在街上一粒一粒拾生产队羊群走过拉下的干羊粪蛋,然后装进口袋,再悄悄掏出放入柴堆下,日积月累竟那么多。可想而知,妹妹走路都要扶着东西,她一粒一粒拾,要忍受多么大的痛苦,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我好懂事的妹妹呀。

妹妹去世那日,他抱着这本初中生作文选,似乎要对我说什么,但没能说出,就永久地离开了我们。

我把这本作文选的故事告诉了我的孩子们,让他们要代代传承,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做人。

我现在穿着粉色印着卡通图案的睡衣,伏在书桌上,思忖着落笔。

有的时候世界那么小,一不小心就会装个满怀。世人逃离寂寞,相遇相识,复分别,重归孤单。你的生命兜兜转转,最终消散于黑暗之中,化为这自然的一部分。

窗外的风呼啦啦地刮起来,我又开始想念你。我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往上冲着,渴望能回报你,拥抱你。

这世界没有了你,好像什么都没有变。

可是你走了后,这个世界就不再是你还在的那个世界,它变了,此时此刻不是彼时彼刻,世界从一个有你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没有你的世界。

你知道。

你安详地长眠于地,留我们在土地之上继续思念。

除此之外,你留下的还有很多。

你在人类历史长河里被慢慢飞尘缓缓掩住,却还是与一众人无闻而无怨地推着时间齿轮与人类步伐。

我最近迷上了文艺的东西。人们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其实不是的,生活比艺术难多了。

滴滴嗒嗒,是谁在击打我的轩窗?声似丝丝琴弦般的倾诉,惊扰着我的梦境。

移步窗前,轩窗呈现着斑斑印痕那是涤荡尘埃后的清新,晶莹的珠帘垂幕窗外,如少女般阿娜而来,又时而如少妇般的激越奔放。灯光处五色璀璨,凝聚着无数的梦想叩击着我的心窗。瞬间洒落珍珠一片,带来一个个梦想,播种生命。

伫立窗前,凝视雨幕。这雨如同千丝万缕的情丝般倾泻着,犹如远方的你在对我倾诉着你的情愫,书写着缠绵的话语。把你的快乐和喜悦传递给我?还是在窥探着我的内心?在揣度我的所思所想?其实我的所思所想一如既往还是初识时那般没有固定模式随意放荡。还是想告诉我你的身体近况?此时此景的我又怎能相忘?在我们相处的时日里谈作品谈未来,是何等的愉悦欢畅。或许这雨是我内心情感的表述:这绵绵的细雨掀起的点点涟漪为我聚一泓爱的清泉,愿我的梦化作一页雨的诗韵,融进自己的心魄,用雨的丝弦弹拨我的心曲,让我的真情在雨中荡漾,把祝福你的乐章奏响。

依窗听雨,雨不解人意,只有那雨跌落在窗上的啪啪声,倒也算是在宁静中增添了些许动态。看来今晚又要失眠了,失眠的感觉是难受的,在难受的同时又难免使人浮想绵绵。

春节前的平安夜也是个下雨天,我与友人相聚于南京东路步行街,席间的杯盏交错相谈盛欢自不必去说。饭后我应邀相伴欣赏外滩夜景。

这时的外滩酥雨细细风轻轻,虽是深冬时节却没有一丝的寒意,倒觉得这雨洒落在脸上给酒后微醉的我有种清凉的感觉。一路上我们谈起了号称情人墙的外滩变迁史,眼前的外滩早已不再是以前那个人挤人的外滩了,江面上除了游轮外几乎看不到船,那个繁忙的黄浦江如今显得格外的平静,只有那霓虹灯还在江面上闪烁跳动着。就是这雨给我们的夜游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气息。

时至今日已是数月,他们各有建树。有的出版了论文集,也有的出版了小说,再就是频频在媒体上发表作品。唯独我近半年多时间没有片言只字,想想难免有些许失落感。哎,又何必说这些呢。

这雨总是下个不停。远方的你能否听到我的心声?这雨又是否把我的心意传递给你?雨,让我淡化了生命中许多悲哀与困惑。雨,以更深沉的内涵充实着我的人生之旅。也许雨后静静绽开的花蕊,便是我宽慰的笑靥。无论我的心情怎样,在雨中都得到了释然,得到升华与完美。滴滴细雨洒落在心底,浇灌着干涸的土地。当雨水飘过,心便有了感悟。置身不同的景象领略不一样的意境。但始终没有改变的是那份真情。

这雨,细细绵绵,细长的雨丝仿佛是心与心的相连和相逢。我把悠悠的情怀依附在这雨后的彩云里。这雨虽然与你无关,却又是因你而起。

——以初中统编教材散文教学为例                   田  玲      曹公奇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界很少关注文艺评论界的研究成果,许多人依然抱住“形散神不散”的观点来进行散文教学。“形散神不散”不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它只是一类散文的特点,学术界已有共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居多,可以分为记人叙事性散文、写景状物性散文、议论哲理性散文三大类,每类散文内容各异、形式多样,远远不能用“形散神不散”来概括。各种散文的文脉思路,各有特点,应具体分析,力戒模式化。         关键词: 散文教学    形散神不散    散文特点      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去古典诗文,散文约占所有现代文的百分之四十。由此可见,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由于中学语文教学界很少关注文艺评论界的研究动态,虽然早在十年前,温欣荣先生就在 《语文教学通讯》 发表了《散文“形散神不散”辨析》 [①] 一文,介绍了文艺评论界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研究成果。但是,直到现在,许多语文教师一讲到散文的特点,还是“形散神不散”,学生也是只知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导致散文教学存在着概念化、公式化的现象。         “形散神不散”一说最初来自肖云儒。1961年,肖云儒在一篇短文中说:“师陀同志说‘散文忌散’很精辟,但另一方面‘散文贵散’,说的确切些,就是‘形散神不散’。又称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尤贵清淡自然、平易近人”。所谓“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 [②] 这个说法表达了当时一种相当盛行的文艺思想:作品的主题必须集中而明确。它体现了当时封闭而单一化的思想氛围,所呈现的是散文审美的单一化和定型化,它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散文创作状况是一个很好的概括,如当时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作家的散文都有这种特点。因为“形散神不散”这个观点概括起来很方便,也确实代表了散文的一种类型,得到了广大读者与文学界的肯定和推崇,所以从此便成了概括散文特点的定义式话语,并被写进大中学语文教材和理论著作,几乎成了散文作者们自觉或不自觉遵循的不二法宝,成为散文写作一种极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主张,也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分析概括散文特点的唯一观点。         其实,早在1985年贾平凹就在《文艺报》上发表文章对“形散神不散”提出批评。后来,文艺评论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质疑、争鸣、批评,并且形成了共识,人们深信不疑的关于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的概括,终于退出了文坛。         2005年,肖云儒也特别声明,他当时的本意主要是针对“形散”一类的散文来说的,提醒一下作者,“形散”可以,但“神”不能“散”。 [③]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的发展,文艺评论界对于散文的认识和研究也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对于散文“神”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包容、更开放。那种认为“神”只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的说法,明显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是一种简单化的表述。“形”是外在的形式,“神”是内在的本质。“神”就是散文的“精气神”,既是指贯穿散文的主题和情感脉络,也是指灌注于全篇的神情、意蕴、气韵、理趣、性情等,属于更高的审美理想。简单点说,散文的“形”,可以是材料,是形式,也可以是思路,是结构;“神”可以是主题,可以是情感,也可以是意蕴,是神韵、气韵等。这样的话,“形”和“神”就不是那么单纯的了。         关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问题,至此,本该已经很清楚了。文艺评论界早已成形共识,连最早提出此概念的肖云儒也做了声明,这应该是一个没有问题的问题了。但是,中学语文教师中很少有人关注这些研究动态,时至今日,许多人在散文教学中仍然贩卖着“形散神不散”或者“形散神聚”的陈旧观念。或者在教学散文之初,就先入为主,先给学生讲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或者无论什么样的散文,都拿“形散神不散”的框架去硬套;或者把“形散神不散”作为评判学生作文的主要标准……导致散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观念落后、形式僵化。         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散文写作的个性化、多样化,散文主题的多倾向、多元化,都表明了一个简单的“形散神不散”是无法概括散文内容和主题的丰富性的,也不可能概括散文思路和形式的多姿多彩。“形散神不散”只是对某一类散文文脉特征的总结概括,它不是所有散文的共性特征。丰富多样的散文中,有“形散神不散”的,也有“形”不散“神”散的;有“形神都不散”的,也有“形”“神”都散的。散文创作的丰富性、多样化,决定了我们散文教学的灵活性,再也不能用一个“形散神不散”的模式去套所有散文,而是要根据不同散文的个性特点,赏析散文的内容情感、文脉结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等。这样,我们的散文教学才能切合实际,与时俱进,也才能教会学生真正地阅读散文、赏析散文,进而写作散文。         综观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散文共有40多篇,如果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看,散文大致可分为记人叙事性散文、写景状物性散文、议论哲理性散文三大类,而每类中的具体文本又都是丰富多彩的。 [④]         一、记人叙事性散文         这类散文主要是以写人或叙事为主,它善于通过某些人物事迹、某些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细节的艺术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也就是说,这种记人叙事性散文把写人叙事总是作为一种艺术手段,目的是表达作者对这个人物或某件事情乃至整个生活具体而深切的主观感受。这类散文,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风格各异,呈现出来的文脉思路特征也各不相同。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选取八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的事情来写,记叙了母亲的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赞扬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敬爱之情,另外,也表现了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伟大情怀。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回忆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也表现了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回忆了鲁迅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表现鲁迅的伟大情怀及作者对鲁迅的怀念之情。       这类回忆性记人散文,材料较多,但主旨相对集中,可以说“形散神不散”,但是,别的散文呢?       朱自清《背影》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它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所抒的不仅仅是父亲深厚的爱,还有“我”对父亲的回忆与怀念;也有人认为,文章中表现类似忏悔、愧疚的地方还有几处,虽然语句不多,但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忏悔、愧疚之情;还有人认为,文章虽然看似作者只描绘自己一家的情况,但实际却是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人们无力改变现实,进而转变成对所遭遇的不幸的哀怨;更有人认为,《背影》是感叹生命的脆弱、短暂和虚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既写百草园的游戏玩乐,又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材料繁多,内容丰富。它表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可以说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可以说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的欢乐心理,也可以说是以上两种的对比,既表现儿童热爱自然的心理,又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杨绛的《老王》,记叙了作者一家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既表现了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又表现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之心,还有对老王的愧怍之情,更有作者对命运的慨叹。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既表现了母爱的艰辛和伟大,又有对母亲的深深怀念,还有自己深深的会很愧疚之情,更有对“好好活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         这类记人叙事性散文,材料丰富,内涵多元,可以说是“形”散,但文章也都表现了主旨与情感的多元,能简单地用“神不散”来概括吗?显然不能。         莫怀戚《散步》的内容很集中,就一件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散步”小事,内容没有一点“旁逸斜出”,怎么也不能算作“形散”吧?而对它的“神”却有不同解读:我们可以说文章表现了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也可以说表现了对生命轮回或延续的感慨;还可以说表现了人生的选择,表现了人到中年特有的责任感等。         二、 写景状物性散文       写景状物性散文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的生活激情,寓情于景,寄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也就是善于通过对景或物的极尽描述,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激情。这类散文,或写景,或状物;或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文脉思路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朱自清的《春》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表现春天富于美感、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点。文章写的不是某一个地方的“春”,而是作为季节的“春”,从而赞美春天,表现对春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对大自然生生不息、万物勃发的生命力的感悟和赞叹。刘湛秋《雨的四季》写的也不是某个特定地方的雨,也不是某个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写雨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表达对四季雨的赞美与喜爱,也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这类写景抒情散文,也许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其实,它的“神”也不是那么“紧凑集中”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由赞美眼前的紫藤罗花,回想到旧日的紫藤罗花,在比较中表现时代影响和社会变迁,引发对生命的感悟,体会生命的美丽与永恒,思考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坎坷与不幸。贾平凹《一颗小桃树》也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看到小桃树的在风雨中摇曳的情景,回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赞美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以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茅盾《白杨礼赞》是一篇咏物抒怀的散文,它不是取材于一地或一时,而是通过对白杨树多角度、多方面的描写、崇敬和赞美,象征了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这类状物抒情散文,托物言志,它所言之“志”,也就是“神”,往往也是丰富多样的。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选择有特色、有异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沦陷了十年的关东原野故土的热烈的热爱、深沉的怀想和眷念,也表达了甘愿为其牺牲一切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刘成章《安塞腰鼓》也是一篇抒情散文,写陕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也与多水的江南进行比较,关于它的主旨,有说是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也有说歌颂阳刚之美,还有说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这类抒情散文,他们抒发的感情往往是丰富多样的,也是很难用“神不散”来界定的。         梁衡《壶口瀑布》、马丽华《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马克·吐温《登勃朗峰》等游记散文,基本都是围绕所游的景物来写,也很少有“游”之外的其他内容,怎么用“形散”来概括它?         三、议论哲理性散文       议论哲理性散文是以明述事理为主。但它并不是侧重议论的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而是运用文学形象来发表议论。说理和形象相交融,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艺术性,有的含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这类散文的分析,重在运用文学形象来进行说理,它的文脉思路,往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结构严谨。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就是一篇议论哲理散文,它首先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然后,一个一个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最后,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也是如此,作者首先开门见山回答作为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然后论述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再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这两篇散文基本都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作者从时间过去永不再回来谈起,谈到个体的生命容易逝去,人力不可挽回,让人无奈;接着写种族的生命是神奇的,伟大的,充满活力的,“随处显示它的快乐和威势”,层层铺垫,层层蓄势,水到渠成地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将对生命的礼赞之情抒发到极致,凸显文章主旨。条理清晰,层层深入。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先点出“意境”这一概念,然后作以解答;谈获得意境的方法。         议论哲理性散文,它们侧重于用文学化的语言来发表议论,阐述哲理,根本无法用“形散神不散”的概念来衡量、评价。         总之,散文创作和文艺评论不断深入发展,散文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日益丰富,日益多样,读者对于散文文本的解读也日益多元化,所以,再用一个“形散神不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概括所有散文的特点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们要积极吸纳文艺评论界公认的研究成果,根据具体散文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感悟,归纳其独特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少些束缚学生想象力、感悟力的模式化概念,多一些具体灵动、激发学生思维意识的多元化品析。 参考文献: [①] 温欣荣.“散文形散神不散”辨析[J]. 语文教学通讯, 2008.(4B). [②] 肖云儒.形散神不散[N].人民日报,1961.5.12. [③] 肖云儒. “形散神不散”的当时、当下和未来[J].美文,2005(06). [④] 曹公奇等.阅读教学教什么[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38.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第11期B刊)

关于旧城论文范文写作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后,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已普遍达成共识,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1. 城市环境规划 1.1 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2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缴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城镇,要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将经试点和示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2.城市生态规划 2.1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3]。 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4]。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的重要途径。 2.2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遵循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有关与,系统、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掌握城币生态系统的演变及其因素,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布局与安排,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规划方案,调整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5]。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6]。 2.3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阈限物质法则 任何空间、资源规划均有一个“度”,要考虑“最适”和“阈限”。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保证城市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废物的排放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以内,使城市的发展强度与城市的发展能力相适应,从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多样性共生原则 任何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间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Hough评论说,“如果健康被描述为抵抗力的能力,那么多样性也意味着健康”[7]。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市区和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城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3)相生相克原则 在系统中总存在着子系统间既共存又制约的关系,一种组成要素的危害性,可能在另一生态要素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普遍联系并识别城市生态环境中各组成要素间密切的利害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根源,从而将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原则 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降低资源的消耗率;其二是推行清洁能源、材料加大回收力度。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模式的演变,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产业结构设置高效能的运转系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预防和保护齐头并进的原则 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对于未知还未表现症状的要有所预见。我国推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IA),从根本上讲就是可持续性城市生态规划的一部分。任何一项工程实施前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预见其建成后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效益程度,从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同时,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立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同时逐步完善绿地生态系统,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家乡的变化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改革开放四十年,虽然我只亲身经历了十多年,但感受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矮小的平房到高耸入云的大厦;从坎坷的小路到结实而又美观的柏油路;从以前的粮票,到现在的人民币,又到支付宝、微信……

在我的老家安徽,我家门前的又一条窄而烂路,走起来,那叫一个“坎坷”,到处是坑、洞,还有锋利而又裸露在外的石头,一个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也说不定。特别是下雨天,整条路将成为一片泥泞的“沼泽”:到处都是泥,只要脚一个不小心陷进坑洞,就很难从里面拔出来了。有的坑里面都是水,看不清到底有多深,让人避而远之。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路况下,我们磕磕绊绊的上学下学,丝毫没有耽误过,我很佩服自己当时的毅力。

后来爸爸妈妈来苏州这边务工,我们便跟了出来,时隔好久都没有回到老家,没想到门前的那条小路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20xx年回老家时,家门口的路变得十分平坦,开车感觉不到颠簸了,似乎人的心情也变得没那么懊糟了。以前我们村的一群孩子都在小路边玩石子,打弹珠的,现在的我们都已经长大了。但似乎当时小路的印象在我的脑海里还没有消失殆尽,站在宽阔的马路边总能浮想当时我们一群小伙伴玩耍的情景。路的两边被村里人种上了树,满眼的绿意蔓延到路的尽头,让小村庄焕然一新。

十多年,似乎是转眼间就过去了,但我感觉经历了很多,我看在眼里,内心充满无比的惊奇,我希望家乡的路越变越好,也希望自己的路越走越宽。

曾经我们的房子是泥巴或茅草建成的简陋不堪,曾经我们的马路是用泥巴铺成的凹凸不平,曾经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贫穷……可是现在我们的家乡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的东西都变得更高级更智能了。

比如以前的泥巴房、草房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以前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通过人类智慧的大脑创造了高铁这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让以前需要花十几二十小时才能到达的地方现在只用三五个小时就可以,这给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我们还创造了很多新的东西,如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电饭锅……现在我们一天到晚都可以看到汽车如飞马一般在马路上奔驰,喧闹的超市里面收银的阿姨一刻也不能闲着,到了晚上每家每户的电视机都播放着主人喜欢的节目。这些东西让我想到了我们前几天学到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里的一段: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玲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里温热的土炕。这体现出我们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也体现出了我们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你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我爱你!我的家乡!

妈妈说她小得时候,家在农村住的是平房。一遇下雨天,就没那么好过了,因地势低洼,雨水直往家里钻,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特别是夏天,让人很难睡个安稳觉。还有走的大多是泥路,最好也就是砂石路,如果有车子开过,就会扬起满天灰尘,让人睁不开眼。

现在呢,马路全是柏油铺面,汽车、摩托车在街道上快速行驶,多威风啊!旧城改造后,家乡面貌焕然一新,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的楼房,再也不怕风吹雨打了。商业步行街灯火辉煌,一派热闹景象。马路上都陆续装上了红绿灯、电子警察,不用交警叔叔指挥,人们也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了。

前不久,我的太外婆因病住进了医院,经过医护人员的尽力抢救和家人的精心照料,她终于脱离了危险,当她苏醒过来时,还以为自己住进了宾馆呢!因为医院的现代化设施应有尽有,老太太笑着说:“我还希望多活几年,看着我的重孙女健康成长,我的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

家乡变了,变得更美了。家乡是祖国的一小部分,家乡的变化是祖国的发展的缩影,我身边的巨大变化反应了祖国正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

我觉得上一次回老家是去年,今年爸爸说要带我回家乡去,我并没有非常兴奋,因为家乡的路不平;环境不好;满地的垃圾;没有绿化带。可是爸爸非要带我去,我也没有办法便想着那些家乡的样子点点头。

坐在车上,我‘等待’着那凹凸不平的路,我身体坐的直直的就怕一会儿被颠下去。过了一会儿和我同坐的姐姐大声喊:赵楠!干嘛一直闭眼睛啊?!。顿时感觉有一股力量要征服我的眼睛,我慢慢的睁开了被我‘关’的死死的眼睛,啊!家乡的变化真大啊!家乡公路修平了!外面的垃圾也没有了!公路边也有了绿化带!一座座平楼也盖了第二层!变化对我来说太大了!

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近年来有很大的变化,以前的土路变成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马路上一辆辆气车在飞快的行使着,以前那些平房变成了高高的大楼房,家乡以前的医院是一个只有两层楼的小医院,然而现在则变成一个有着4层的大医院去年放署假我和妈妈回了一趟老家,家乡的变化我以经想到了,可是我没有想到变化是那么的大。

以前我和朋友们玩的地方也被建起了一座楼房,老家以前一望无际的田地现在被一条马路和很多高大的楼房给覆盖了,周围建起了很多间工厂,工厂里大污水直接排放在拉领近的小河里,小河里以前有很多鱼,可是水被污染了,小鱼在污染的水中死去了。以前老家有一小片树林,可是人们为了建一间非常大的汽车修理场,把树林给砍倒了。

以前家乡的人很少有生病的,可是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去医院看病,奶奶说自从树林被砍到自后再也听不到小鸟的叫声了,没天能听到的都是汽车的喇叭声。

虽然现在的家乡变得非常富有,可是家乡人的身体也在不停的变坏,我希望那些人再把家乡变的富有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家乡变得美丽又漂亮。

记得我刚上幼儿园时,村里还是泥巴路,因为离学校远,每天上学,都是爷爷骑摩托车送我去学校。一路上,坑坑洼洼,大洞小洞,爷爷骑车时小心翼翼,遇到坑时,就用脚撑着地,生怕把我摔倒了。天晴还好,要是遇到了下雨天,上学就更难了。

记得有一次早上,爷爷和往常一样推出摩托车,望了望天空,说:“伶伶,快点,要下雨了。”我听了,说:“好的。”我们加快速度往学校驶去。走到半路,天上就下起了瓢泼大雨,爷爷边骑车边用手抹脸上的雨水,我呢,则把头埋在爷爷背后,可雨点还是打的脸生疼。忽然,车子一歪,爷爷和我都摔在了地上,我立马哭起来:“爷爷,我不上学了,这路太难走了!”爷爷爬起来,扶起我,心疼地问:“摔着哪里了吗?有没有哪里疼?”我说:“没事。”爷爷这才放心了。爷爷推着车,我跟在旁边,问爷爷:“爷爷,什么时候能把这路修好啊?”爷爷说:“快了快了!”

一天放学回家,爷爷说:“伶伶,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村里马上要修路了,以后上学你再也不用吃灰啃泥了。”我听了,高兴得拍起手来:“太好了,太好了!”几个月后,一条宽宽的光滑的水泥路修到了我家门口,从那以后,我上学再也没摔跤了。每天迎着太阳,走在光滑的水泥路上,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奔向学校!

20xx年到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今天,我去了游乐场。看到了高大的摩天轮、可爱的小火车还有刺激的过山车这让我想到了昨天在乡下看到的景象:一座座矮矮的小房子、烂烂的泥道、深深的土沟沟。一副灰灰的颜色,一点也不生机勃勃。

再想想现在,一座座高楼大厦都竖了起来、路上也铺上了亮亮的柏油路、还有许多交通工具可以供我们用:自行车、摩托车、大巴、汽车、轻轨、地铁和磁悬浮列车等。

想到这,我不由自主地问妈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未来呢?”妈妈说:“是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带领着八路军,于日本、外国交战。从1939年日本鬼子开始攻打我们中国,到1949年我们中国才解放了,这可是大了10年的仗啊!许多老百姓无辜丧命,害他们家破人亡,所以我们不要购买“日本货”。”“喔,原来是这样啊!多亏你没有把我生在那战争时期。真为他们感到惋惜,真该谢谢毛泽东主席了!”“对呀!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效力、要用我们的力量来改变我们的祖国。”

我的家乡在万州,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威尼斯的绚丽与多姿。可是近年来,万州却在不断地变化,越来越来美丽,越变越富强。

以前万州的大街总是坑坑洼洼的,一到了晚上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人们走在街上,经常会不小心摔倒,特别是下雨过后,坑里面积很多水,你如果走在路边,一辆车子开过来,坑里的积水会溅得你满身都是,让你变成名副其实的“落汤鸡”。现在经过多次的整修,路变平了,变宽了。

过去,万州是出了名的垃圾城市,垃圾随处可见。就是垃圾桶摆在人们的'面前,可是人们仍然乱扔,真是有眼无珠!可是现在不同了,人们懂得爱护环境,不像以前那样垃圾随处扔。如果偶尔有人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会有人主动走过去对乱扔垃圾的人说:“请你不要乱扔垃圾,这样会破坏环境的。”这时随便乱扔垃圾的人也会羞愧地点点头把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箱里。

万州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我祝愿明天的万州更加美丽,更加繁荣、富强!

以前我的家乡都是草屋,草厕所等等,都是用草做的。看久了还分不清哪个是哪个,会让人头昏眼花的。

过了几年,我们家搬到城市里生活了,又过了蛮多年,我们放了假,一起回家乡看,到了家乡的门口,我被家乡的美景给震惊住了。大家都住进了小小的房屋,每户人家的大门前都搭起一个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瓜藤攀上棚架,爬山房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滕,绿绿的叶。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味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对石狮子或是竖着的两根大旗杆要可爱多了。有的人家,屋后种几十只翠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我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看到一群鸭子,游戏在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在附近的地方有妇女在河边洗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天边的红霞,傍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鸟儿,它们和大家在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惊住了,我们一下子笑起来,家乡太美丽了,我们之后一直呆在那儿没走了,直到我们假期结束,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家乡。

家乡,有空我还会常来的。啊!我的家乡变化了,我是多么的爱他啊!

前几年,杂乱的电线交织在上空,挡住了阳光,使得房屋阴冷无光。工厂的污水不断排向修江河,使它变了颜色。左坐游船的人们也不断向河里扔垃圾,使原本波光粼粼的河水被垃圾覆盖。还有餐厅、工厂排出的废气也污染了天空的纯白,空气不再新鲜。人们以砍伐树木赚钱,不顾后果的滥伐。一棵棵树在他们无情的斧子面前倒下。

现在,杂乱的电线清空了。阳光射进了屋里,照得我心里暖烘烘的。工厂禁止排放污水,波光粼粼的修江河在阳光的洗礼下耀耀生辉。一大早起来,就听见鸟儿在树枝上欢快地鸣叫。打开窗子,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真叫人神清气爽,对这新的一天充满了希望。树木在大马路两边“站岗”,一排排挺拔的身躯像是守卫边疆的战士。

我家乡的变化真大啊,人们只要保护环境、绿化家园,一切都会更加美好!

我的家乡在大同,古有“塞外明珠”之称,今有“天下大同”之美誉。

曾经的大同都是低矮的楼房,马路很窄,而现在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辆辆豪华汽车驰入家门,一台台数码彩电飞进千家万户,一款款巨资捐入希望工程。

随着时代的变革,我们进入了小康社会,大家不愁吃不愁穿,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一个个圆形的花坛取代了卫生标语,花坛中间,一棵棵青松格外引人注目,四周的美人蕉穿着光滑的连衣裙,昂首挺胸地立在自己的岗位上,别有一番情趣。

小树长成了大树,既美化了环境,又能为人们遮阳。树边的路灯也占了一席之地,夜晚,它们放出了光和热,照亮了道路,点缀了城市的夜景,温暖了夜行人的心。我曾听妈妈说:“舅舅上高中的时候,晚上骑自行车回家,当时没有路灯,路上黑漆漆一片,结果连人带车跌进了下水道……

看!这就是我家乡的变化,她就像母亲一样让孩子永远眷恋着,不论时间如何推移,空间如何改变,我永远爱你我的母亲——大同!

我的家乡坐落在广东省最北端,它就是湘粤交界的――乐昌市坪石镇。

过去的坪石镇十分荒渺,这里以前只有几间小茅屋,一条泥泞而狭窄的小路……

如今我的家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十几条平坦宽阔的街道纵横交错。电影院、学校、超市……比比皆是。金鸡城是我们坪石镇最大的超市,里面的东西玲琅满目,超市里有服装、食品、玩具、电器……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已被列为广东省十大名胜景点之一的金鸡岭公园游客摩肩接踵,一片人声鼎沸的景象,十分热闹。

现在,坪石镇许多人家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小汽车,交通方便了;许多人家里有了电脑,联络更方便了;家家户户都装上了有线电视,能更全面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了。

啊!多么繁华的坪石镇坪石镇,多么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高引,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听爷爷说:十几年前,那里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小山村,居住着上百户人家,房子都是许多木头搭建起来的,房子很旧,房顶全是用木皮盖着,遇着吹风下雨时,屋顶直掉朽木渣。

没有公路,只有一条有手掌那么宽的毛毛路,赶一次集,来回至少要走上八、九个小时,人们很少走出大山。也没有电灯,常年靠点煤油灯照亮,更不用说电话、电视等高科技的电器。自我记事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条弯弯的公路弯到我家,代替了从前的羊肠小道,引来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家庭电器,一栋栋砖木结构的房屋拔地而起。

家家户户的电灯在夜里像满天的星星一样明亮起来,小货车、电话、手机、电视也走进了千家万户。乡亲们收工回来了,都躺在沙发上开开心心的看电视,特别是爷爷、奶奶更是开心,看到电视里的同伴唱起歌、跳起舞,笑得合不拢嘴,有时还跟着说起了普通话,哼起秧歌;有时也被电视的情景感动得流下了泪水。“叮、叮、叮”来电话啦,奶奶兴高采烈的去接电话,“喂”!你是谁啊?原来是邻居王阿姨的儿子打来的,奶奶自言自语地说;我还以为是我的孙子从广东打来的呢?唉!

现在的时代真好,相隔千里,也能知道你们在哪里。家乡的变化真快啊!现在的农村与城市没有多大的区别了,再过几十年,城市有的我们农村也有,城市没有的我们也有。我爱我的家乡。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家乡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我来跟你讲一讲吧!

记得几年前,我回到我的家乡——郑州。这时,那里的路是土做的,一下雨路就变得脏兮兮的,一踩就沾着人们的鞋子满是泥土,很让人恼怒。之前没有垃圾桶,垃圾扔的到处都是,有人把垃圾到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有人甚至在河边的草地上杀牛,把牛的骨架扔到河里,还把牛的血弄得满地都是,十分可恶!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信你看。

现在的家乡的街道变得非常宽阔,周围放了一些垃圾箱,人们再也不乱丢垃圾了,街道变得非常干净、整洁。周围的树木变得郁郁葱葱,十分茂盛。小河又再次变得清澈见底,绿油油的草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是人们去玩耍、旅游的好去处?。如今,再也没有那坑哇哇的土路,让人们行走方便。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

啊!在这几年中,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变成了群山环抱,绿水相依,构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卷,作为一名郑州人,怎么不为此感到自豪呢!

从前有个美丽的村庄,那里有许多的粮田,在粮田的前面,有着一片美丽的桃数林,里面绽开着一朵朵粉色的花,真像一道道绚丽的彩霞,在桃林的前方,有着大片金黄的麦田,微风轻轻吹过,散发出阵阵清香。那就是我的家长。我的家乡有一条清澈的河流,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在河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鱼儿,我实在是太喜欢家乡的这条河流了。

可是,过了一些日子,有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钓鱼。我和小伙伴们都劝他们不要再钓鱼了,可是他们不听劝告。再后来,人们都逐渐地盖起了新房,河流两岸的树木被他们一棵又一棵地伐倒,河两岸的美景一天天的在变化,河水也随着树木的伐倒,环境的破坏而变成了小溪流。我说:“你们总有一天会后悔莫及的!”

又过了一些日子,小溪里的水少了很多,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错,还是来钓鱼。后来,他们发现,小溪的水越来越小了,鱼儿也越来越少了,他们再也见不到漂亮的鸭子和五颜六色的小鱼了。这时,有些人已经后悔了,可是还有些人继续在这里进行着破坏。

终于,河里的水彻底地消失了,农田开始不断地干旱,人们开始苦求上天:“上天啊!我们知道错了,能不能还把小河还给我们啊!”但上天一直没有回话。唉,都是自己造的孽啊!

历史 文化 是城市的宝贵资源,是塑造大连城市形象的要素,大连古代历史文化悠久、近代历史文化更具特色。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篇1 试谈大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摘要:近年来大连市发展建设加速,新区面积增加,建设质量不断高,但能够代表大连历史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质量升级却迟迟未能推进,导致城市特色及风貌逐渐缺失。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使历史文脉、城市记忆在延续传承的同时,街区本身也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自身得到发展;保证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整体保护,挖掘和强化历史风貌特色,提升环境品质,完善区域功能。 关键词:大连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 发展 一、现状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大连城市经历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城市规模进一步拓展,同时在城市规划中也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保存较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有:胜利桥北历史文化街区、南山历史文化街区、黑石礁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 胜利桥北历史文化街区是沙俄租借时期(1898-1904)形成的,是当时沙俄的行政区,沙俄的大连市政官衙公署等机构均集中于此,市政官吏、港口及城市建设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东清铁路公司办事机构、俄籍铁路员工宿舍、俱乐部、医院、商会、公园也均设在这里。除行政办公职能外,这里还是俄国人住宅区,住宅地块以小路分割成均匀的,中间建有二至三层坡顶式的半木结构或全原木的花园式住宅。随着年久失修,街区建筑开始破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连市政府对团结街两侧进行了保护式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风情一条街。目前,街区内建筑许多均破败不已,街区内居住人口多为无业流动人口。 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日俄占领大连时期。俄国人占领时期(1898-1904)把城市规划为行政区、欧罗巴区、中国人区三个区。欧罗巴区即为现在的中山广场历史保护街区,该区是城市的中心地带。规划的莫斯科大街(今人民路及青泥洼桥以东的中山路)贯穿东西,规划的码头、火车站均设在此,交通便利。市区的主轴线规划是自港湾广场通向中山广场而直达西公园的莫斯科大街(中山路、人民路),它串联着几个广场,联系着码头、中心广场再经欧洲市场到达中华剧场(群众剧场)。在日本占领大连时期(1905-1945)实施了俄国人的规划,1909年规划在广场周围安排了大连民政署厅舍(现大连工商银行)等大型公共建筑。在道路广场及有轨电车方面,首先实施了沙俄的规划,修建了直径为213米的大广场即现在的中山广场。中山广场历史街区保护较好,广场周围历史建筑保护完好,街区功能仍为商业金融,但街区内部历史建筑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 黑石礁历史文化街区始于俄国人占领大连时期(1898-1904),是俄国高官富豪的高级住宅区。日本人占领大连时期(1905-1945)为日本人的居住区。现在这一地区为部队用地,用地功能仍为居住,但街区内历史建筑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南山历史文化街区是日本占领时期日本人居住区,建筑多以全木质结构建造,外形则融合了欧洲古典风格与日式风格,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由于南山地区风景优美,适宜居住 ,许多历史人物曾居住于此,有张作霖、林彪、博爱医院创始人孟天成、孙传芳西班牙领事、德国领事等。近年来通过小规模改建、新建,仿照日式风格建设部分别墅,以步行街形式形成日式风格一条街,两侧分布日式酒馆、饭店、会所,成为城市旅游亮点之一。 这些历史街区集中反映了大连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是城市发展中凝固的记忆。每一个历史街区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特色,是大连仅存的历史记忆,但由于年久失修和“改造性的破坏”,部分历史街区正在丧失它原本的特色,并有遭到进一步破坏的危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二、保护原则 1、坚持历史保护与有机更新并重的原则 历史街区存在大量的历史遗迹,应做好对历史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及路网肌理的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建筑的修缮、测绘、存档等工作,坚持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实现逐步有机更新历史街区面貌。 2、坚持新老城区统筹发展的原则 历史街区部分职能可以疏散到周边地块或其他城区,促进历史街区协调和整体统筹发展。 3、坚持功能提升与整体风貌保护统筹的原则 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应对一些历史街区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完善历史街区功能。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有历史眼光,重点着眼于城市功能和城市风貌的历史性演化,形成与城市自然格局、历史格局相适应的物质形态。 4、坚持公众参与、管理创新的原则 历史街区保护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建设,无论是文物古迹的修复和保护、历史街区房屋修缮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还是城市整体格局、水系的恢复与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应唤起社会的共同关注,推动公众对历史保护工作的积极参与。同时,可以通过组建民间团体、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等形式,推动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保护工作的直接参与,鼓励制度创新,协助政府共同推进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工作的开展。 三、保护与更新策略 1、历史保护策略 关注原住民及原生文化。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需要一定的载体。街区中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是静态无声的载体;而街区中的原住民则是动态有声的载体。保护历史街区,应该留住原住民,保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保护。历史街区功能的延续与产业发展都是基于当地无形文化的基础展开,没有用外来文化替代。此外,都试图将无形文化“有形化”,通过赋予无形文化有形的场所与载体,创造“动态生活场景”来实现街区文化的传承。 增加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目前的在册文物单位大多是当年的公共建筑,如学校、银行等。应组织下一步的文物单位扩充工作,将反映出历史居住形态的历史建筑添加到文物保护名录里。 2、感知体验策略 大连作为一个山海辉映的旅游城市,应增强街区周边山体、滨海的开放度,成就山体、滨海开放空间,将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开放空间结合。为更好的感知体验空间格局、特色开放空间,应设置景观路、景观视廊、标识系统等。预留近海通道、观海视廊;预留进山通道并在山体上设计观景平台;设置感知游览城市历史路线,并结合历史价值片区设计驻留点、浏览线。 3、政策配套策略 在政策支持上,要考虑到对历史街区内搬迁的工企业提供相对优惠的政策支持,比如给以土地政策的优惠。同时完善民间力量的参与机制,考虑要促进历史街区无形文化保护的民间力量的发展,必须要把它设定在国家和社会互补的关系格局中,政府需要强有力的推动力,完善其参与历史街区保护的机制。应以立法的手段将遗产保护的责任切实分散到社会各阶层。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还应该为相关个人和团体建立对话、合作的平台,以协调不同利益团体间的冲突,保障参与合作机制的公平与公开。 参考文献: [1]尤坤,王华新.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案例分析研究.城市,2012,(01) [2]赵中枢,胡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3]李晨.“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生成、解读与辨析.规划师,2011,(04) 大连历史文化论文篇2 试谈由移民历史看大连 民俗文化 【摘 要】大连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移民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都是在我国各地区的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大连民俗文化是由山东民俗、旗人民俗、东北民俗等各种文化融合而成,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点。 【关键词】大连;移民;民俗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是沟通东北腹地白山黑水和中原大地的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研究大连的古代历史,会发现一种现象: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大连地区屡遭“灭顶之灾”,在历次的战乱中经常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等到新政权建立以后,统治阶级就会采取多种 措施 移民大连,生产力重新发展。然后再遭遇新的一轮战乱,百姓又要流离失所,大连地区再被重新毁灭掉。然后再在新政权稳定后,重新移民,继续发展。可以这样说,大连地区移民的规模之大�p移民历史之长,在中国各地区的文化中是独具特色的。 一、山东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老大连人的祖先基本都来自于山东,大连文化受山东文化影响明显,尤其是鲁东沿海文化对大连文化影响尤甚。目前大连地区山东移民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的战乱是大连历史上遭受到的又一轮毁灭性打击,人口减额严重。后来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稳定,大连地区的人口有所增加,其中大部分人是山东�p河北�p江浙一带的移民,尤其以山东人居多。这就是所谓的“闯关东”现象。由海上进入辽东的人们首先经过的地域就是大连,所以大连成为了许多山东人的新家园。山东的风俗文化自然流传到了大连地区。 其实对于山东本身来说,山东也存在着移民现象。如明初,朝廷推行“移民宽乡”的政策,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迁至山东滨州、德州、济宁、聊城、菏泽、泰安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东迁。所以山西移民几乎遍布山东各地,山西风俗影响到整个山东。再如明初移民到山东的四川人,多集中在莱州地区,形成了莱州独特的风俗。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地区的人们移民山东,所以山东各地民俗也各不相同。 山东的移民们由于生活所迫,远离祖辈生活的故土家园,来到人生地疏的大连。移民们以无比勇敢的豪气,克服重重困难,在大连地区扎下了根。而隔海相望的家乡又是每一个山东人难以忘记的心灵家园,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山东移民及其他们的后裔便把胶东大地上的民风民俗顽强的保留了下来,以极其坚强的意志力代代相传,把山东各地的民俗民风大量融入到了大连地区风俗文化之中。比如旧时在 春节 前,小年结束,祭完灶神,威海等地就会选一天蒸饽饽。饽饽分为插枣的“枣饽饽”和没有插枣的“光头饽饽”两种。还有的人家要蒸一些“圣虫”和“葫芦”,分别放在面缸和窗台上,称为“压面缸”、“压窗台”,待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再拿出来吃。这种风俗在老大连人的家里是一直保留的。再如山东、中原等地流行的祭灶神,也是大连百姓必做的节日风俗。还有山西人寒食节期间不生火做饭的民俗也早就由山西移民带到了山东,而此遗风在大连地区也可见到。 二、旗人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大连的移民当中还有一些人是旗人的后代。八旗文化是满清统治时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清政府派了大量的八旗将士驻扎于现在的辽宁地区,当然也包括大连。八旗兵有从北京来的,也有从黑龙江等地来的。驻扎在大连的“八旗”士兵分为满八旗、蒙古巴尔虎旗和汉三旗总计十二旗的兵丁将士。金州以南地区主要由汉军正黄�p镶黄和正白三旗驻防。当时编入旗籍的人称为“旗人”, 没有编入旗籍的人称为“民人”。 大连的老住户中,有相当的一些人是清朝八旗的后人(准确的说,其中很多人应该属于汉军旗人),因此满洲八旗的习俗文化也融入进了大连的本土文化当中。 大连地区文化自清以来就有明显的满汉文化共存的现象。如春节 除夕 夜,满族人家院中常常要立有索罗杆子,高数丈,杆子顶部安装一个浅方形的锡斗,锡斗内装有猪的五脏供乌鸦、喜鹊去吃。相传这是因为乌鸦、喜鹊曾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命,为报答乌鸦、喜鹊救命之恩,所以满族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 这一习俗在大连农村至今还能看到。再如满族的住房习俗是以西房为尊贵,家中长辈一般是住在最西端的房间,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这一点在大连农村部分地方至今保留。当然从这些文化习俗中也能看出明显的满汉文化融合痕迹。比如汉军旗人及其后代,在住房的安排方面,西房为大的习俗就不是十分明显,有时会保留汉族以东为大的习惯。而且在节日祭祖进行供奉的时候,满族人一般要在西房和西墙供奉祖宗板,而汉军旗人供奉的是具有鲜明汉族特点的家谱,地点也往往在中厅。这和满族习俗都有所区别。 三、近代以来的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清末洋务派开发旅顺口,当时围绕着大连地区的海防建设进行了一次移民,这是大连历史上带有选择性的、素质较高的一次移民。当时清政府从山东和天津等地招募了一批能工巧匠,由政府发给工资,这些人可算是中国第一代的产业工人。后来在俄国和日本统治大连时期,殖民统治当局也从山东�p河北等地以及江浙一带招募了大批的劳工。可以这样说,大连的老住户基本上都是祖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移民到大连地区的。 大连位于东北三省的最南端,对于东北腹地和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发展向来是有着重大影响的。同样道理东北的黑土地文化也对大连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连城市的发展,大连对于东北地区的整个发展起到了窗口示范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士聚集到了大连,其中尤其是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人为多。新的城市移民,也为大连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移民文化。黑土地和内蒙古大草原的民俗文化逐渐影响到了滨城大连。走在大连的街头巷尾,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看到富有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特点的东北菜馆和具有内蒙古大草原饮食习惯的火锅城。 大连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移民文化铸造了大连的本土文化,大连民俗文化是胶东文化、满族文化、八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p东北文化、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融合在一起经过长期的磨合而最终形成的不同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文化体系。 历史文化论文篇3 试谈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摘要: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和保护城市文化的核心。提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必须将形式与内涵统一起来,延续城市独特的文化。 关键词:城市;文化;历史;保护 在为一个城市做规划的时候,无论是发展战略,或是总体规划,再或是城市设计,我们总是以解读一个城市为开始。这种解读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城市物质环境的解读,包括城市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路网格局、城市形态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城市经济环境的解读,包括区域经济地位、城市经济水平等等。如果将这两者喻为解读城市的两只眼睛,那么城市文化是解读城市的第三只眼睛。 一、文化的第三只眼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而城市文化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个城市的文化是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统一。即使是两个在建筑风格上极为相似的城市,在本质上也会使在城市中活动的人产生完全不同的社会认知感。因而,除了从物质、经济这两只眼睛来研究城市发展动因外,还必须用文化眼来研究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 以文化眼解读城市的另一个原因在全球化经济影响下,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以文化眼解读城市的意义除了了解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外,也是提炼城市文化精髓,使城市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自身特质的重要手段。 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两点,以文化作为理解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规划过程中的意义是必须注意保护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城市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因此,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1、保护城市的发展脉络,使依附于城市物质实体上的城市文化能得以延续; 2、丰富城市的空间和文化,使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城市文化得以互相交融,从而反作用于城市客体,丰富城市的空间和文化; 3、具有 教育 和回味的作用,使城市居民产生认同感。 三、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原则 城市旧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要保持城市文化的魅力,使城市文化得以延续,就有必要保持城市旧区内建筑的“原真性”,这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最根本的原则。 “原真性”是对旧区建筑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内在统一程度的衡量。保持旧区建筑原真性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其本身具有重要的历史、美学等有形的价值,另一方面在这些建筑背后还隐藏着与之价值相关的意义,它是其精神意义的物质载体。因而,旧区建筑等物质实体,如果离开了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话,就丧失了它们的“原真性”,其本身只能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构件。 四、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 方法 的观点 城市向前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是无法遏制的。城市在进行大规模更新时,对如何进行旧城改造,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文化,陷入了困惑:一方面是旧城中不断恶化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是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害怕投资之后得不到回报。 为了打破这样的僵局,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制定产业导向,极力推进旧城改造的速度。由于政府在旧城改造中为投资者树立了信心,各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速度也超乎想象。然而伴随这个过程的,是旧城中原本蕴涵着历史文化意义的大批城市景观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商业性开发和贵族化区域。尤其是大城市,商业化与贵族化趋势尤为明显。 因此,由于旧城改造,使得宝贵的城市历史文化丧失了其原真性。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是城市旧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式,其结果难免不受到其中某几个主体的主导和控制。在这些主体中,决策者是政府,利益相关者是直接参与的公众、企业、业主等,参与者是社会团体、专家等几类。 政府――政府是城市旧区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最重要的主体,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责任是全面发展,不仅是历史文化保护,还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其他问题。 公众(社会团体)――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主体,实际是指生于此地、长于此地、并将子孙后代的发展希望寄托于此地的城市市民。 企业(业主)――市场经济下,企业的本性就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各种资本追求历史文化所拥有的潜在经济效益,但企业的价值取向往往以直接经济利益为主。 专家――包括文物、建设、规划等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方向。专家习惯于依据他们的知识和价值标准来判断事情,成为一种“由少数专业人员表达他们的意志,并以此来规范城市各类群体和个人行为的手段”。 由于各主体的利益出发点不同,价值取向不同,致使利益指向多元化,使得它们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产生复杂的博弈行为。在这由多元主体结成的网络中,政府、专家与企业基本是整个保护与发展更新过程中的控制者、主导者和实施者。从根本上说,他们决定了旧城改造的实施方向。而公众、社会团体仅仅处于监督、建议的地位,对整体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把握。 五、政府在保护城市文化中的作用 我们把城市看成物质和精神的总和,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存在能体现城市的个性和特征,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性,保证社会各个层次的群体的利益是他们保护旧城、开发新城成功的关键。 政府作为调配社会公共资源的主要角色,其价值观与工作方式对历史文化保护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城市文化得以延续,政府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1、确立一种正确的保护观念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政府的价值倾向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如果政府能始终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将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看作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那么在旧城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商业化与贵族化的倾向就难有滋生的土壤。 因此,政府有必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保护观念,首先把旧区改造行为与历史建筑再利用行为放到“公众利益”天平上考量,同时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那样城市的历史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公众的利益才能得以维护。 2、提供一种良好的保护机制 观念转变之后,必须有良好的机制作保障。而这个机制必然包括一份良好的保护规划、一种有效的开发模式和一个严格的管理体制。 “一份良好的保护规划”指在保护规划中除了规划中所必须考虑的物质因素外,还要考虑人文的、历史的、社会的等等其他非物质因素。 “一种有效的开发模式”指为平衡改造成本,同时为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所采取的突破一般开发方法的开发模式。 “一个严格的管理体制”指在改造的审批过程中,每一个建设改造环节、每一种再利用想法都要有严密的论证体系和严肃的评审过程,保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 而在整个改造和再利用过程中,公众参与也必须作为一个法定程序贯彻整个过程始终。 六、结语 以文化眼来解读城市、理解城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发现城市的特质。而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还有相当多的难题需要攻克。这些难题不仅仅是规划手法上的,还包括了管理模式上的、运作上的,甚至人们的价值观念上的。 因此,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必须把城市的实体与文化统一起来、保护起来,使城市在空间上与文化上都能得以延续,这才是一个城市长久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阮仪三林林 “理想空间”第四辑 2、“市场经济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再认识――以曲阜为例” 刘海涛朱新社 “理想空间”第四辑 3、“城市历史保护的生态观”张松“城市规划汇刊”1992年第四期 4、“历史地段保护的价值观:追求可持续的资源、环境与效益”赵志荣“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一期 猜你喜欢: 1. 中国历史文化论文范文 2. 历史文化名城论文范文 3. 历史文化论文范文 4.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毕业论文 5. 历史文化名城论文

关于散记论文范文资料

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读后感1

1.小地方的光、色、习惯、观念,人的好处同坏处。凡接触到它时,无一不使你十分感动。便是那点愚蠢、狡猾,也仿佛使你城市中人非原谅他们不可。不是有人常常问到我们如何就会写小说吗?倘若许我真真实实的来答复,我真想说:“你到湘西去旅行一年就好了。”

2.我在温习你的一切。我真带点儿惊讶,当我读到生活某一章时,我不止惊讶。我称量我的幸运,且计算它,但这无法使我弄清楚一点。你占去了我感情的全部。为了这点幸福的自觉,我叹息了。

3.凡是我用过的东西,我对它总发生一种不可言说的友谊,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4.同时你想写小说,从任何书本去学习,也许还不如你从旅行生活中看那么一次,所得的益处还多得多!

5.我总那么想,一条河对于人太有用处了。人笨,在创作上是毫无希望可言的。海虽然庞大,给人的幻想也很宽,但那种无变化的庞大,对于一个作家灵魂的陶冶无多益处可言……我赞美我这故乡的河,正因为它同都市相隔绝,一切极朴野,一切不普遍化,生活形式、生活态度皆有点原人意味,对于一个作者的教训太好了。

6.三三,一切生存皆为了生存,比有所爱方可生存下去。

7.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 8.

这些人不需要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分命运,为自己、为儿女活下去。不管怎么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由的一切努力。

9.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中注定了应读一篇《桃花源记》,因此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千余年来读书人对于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所以每当国体衰弱发生变乱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章也就增加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

10.他们那么忠实庄严的生活,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继续在这世界中活下午。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却从不逃避为了求生而应由的一切努力。在他们生活、爱憎、得失里,也依然摊派了哭、笑、吃、喝。

作为一名湘西生湘西长的土家族姑娘,从我记事起便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湘西之美在沈从文的书里,黄永玉的画里,宋祖英的歌声里。沈从文先生是上个世纪我国的著名作家,他年少投身行伍,随军辗转川黔湘边界。阅尽黑暗之后开始投身文学创作。

沈从文先生虽学历不高,但是凭借着自己对文学的喜爱以及对社会人事的切肤体验和深刻观察,写出了受人喜欢的文字。他的笔触浪漫而又细腻,描绘了一帧帧或恬静或充满生气的画卷,常常令人忍不住捧书遐想,沉醉其中。

本书选取了沈从文先生三个时期代表作的集子,包括散文和书信两部分。其中散文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有着秀美风景的连轴画卷,映射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变迁,将那些我们生活中的普通小事,都归入了民族历史空间予以关照。

初读《湘行散记》你会发现,湘西有清澈见底的河水,也有听过之后就再也无法忘怀的橹歌。在那个并不那么和平的年代里,光从沈从文先生的视角里,就有那么多居无定所的漂泊,有那么多普通人因为战乱而死去,有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妻离子散,然后孤独地等待老去。也有那么多在悲惨命运里苦苦挣扎着求生的人们,在之后的某个平凡的日子里相遇,但却不再相识。

我以为我是在读小说,但细细品味之后才能发现,这更是沈从文先生人生经历的缩影,斟酌体会之后不禁令人泪眼婆娑。

在《水手们》一信中,沈从文先生写到:

三三,想起我们那么好,我真的轻轻的叹息,我幸福的很,有了你,我什么也不缺少。

读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沈先生对妻子的爱恋如此真挚,可见其殷殷深情。如果远方的妻看到这几句,应该是嘴角含笑但眼中却带泪吧。

描写沿河景色时,沈先生写道:

两山翠碧,全是竹子,两岸高处皆有吊脚楼人家,美丽到使我发呆。

现在的湘西,依然保留了部分文中描述的名为吊脚楼的建筑。古色古香的木制建筑,上面是房屋,下面由四根柱子支起。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以及浅浅的,清澈见底的河水。妇人们在河水边拿着洗衣棒拍打着衣服,小孩子们在旁边扔石子,大笑着跑来跑去。或许就是这如画的美景如诗般写意的生活造就了沈从文先生浪漫的性格和细腻的写作风格吧。

沈从文先生在本书中既描写了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苦,透过他们的悲欢离合,感悟人生的庄严,又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青山绿水的画卷,令人心生向往,美哉!

第一次读沈老的作品是他的小说《边城》,那如抒情诗般行云流水的文字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心底。时隔三年,我再度捧起了沈老的作品《湘行散记》。刚读几页,一种莫名的喜悦之情便油然而生。是的,是那种故友重逢的欣喜与感动!还有谁能像沈老这般笔触柔软地如春天里盛开的第一朵桃花,如云气氤氲下蜿蜒流淌的河水?林语堂说过,没有什么目的心的阅读最快乐。沈老的这本书恰如一副装帧精美,引人入胜的水墨画,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引领着我们进入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中去,忘情欣赏并不自觉地陶醉其中。不会带有任何的功利色彩,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生动。

沈老笔下的岩壁、石窟、码头、河流、水手、小船、落日、云影都微微地敷上了一层闲适淡然的色彩,悠悠地在宣纸上行走。仅有黑白两种主色,却晕染出多层次的质感。墨黑纸白,画面澄明清澈,简洁美丽。景物灵动,俊秀轻盈,宛如走入画中,但又是那么真实。

在《桃源与沅州》中,桃花、竹林、兰芷、女子、游客、水手皆一一入得画来。看落花飞散水月旁,人世几多沧桑,只身徘徊,迷途上,回头望。沈老在淡墨轻描中,不经意地流露出了自己的悲悯和反思。看似处处有着落,却又处处不留痕迹。任人目光在画卷流离,思绪兀自在“留白”的艺术下慢慢沉淀。

蜿蜒流淌的河水是这副画卷的主旋律。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鸭窠围的夜》中那些“黛色如屋的大石头”“高大壁立的山”“山头上的小小竹子”“两山剩余一抹深黑,赖天空微明为画出一个轮廓”以及“两岸高处去水已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为我们展现了一副月半弯,云墨染,竹枝流水相缱绻的美丽画面。绿波粼粼青山高,船帘静处歌声轻,这不正是南唐画家董源笔下的《江堤晚景》吗?画面清丽动人,使人“仿佛触着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

《湘行散记》和《湘西》可以同小说《边城》和《长河》互文理解,它们都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迥异于小说"牧歌氛围""乐观超越",散文饱含沉甸甸的责任意识--面对一种特殊的历史场域,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统摄到作者巨大悲悯情感下的书写与反省,是将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沅陵的人》、《沅水上游的几个县份》、《桃源与沅州》等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凤凰》、《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的隐忧,《虎雏再遇记》、《箱子岩》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由五四时期兴起的中国现代散文,至30年代,创作多以小品形式为主。收入《湘行散记》、《湘西》中的散文,既能各自独立成篇,又从总体上具有内在的整一性。这种散文长卷的独创,发展了散文艺术的表现形式,开拓了散文创作的意义空间。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 散文 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湘行散记》 读后感 心得,欢迎阅读!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1

想读《湘行散记》,是从逐渐了解沈从文开始的。沈年少即投身行伍,随军队辗转川黔湘边境。吃过苦,也阅尽了社会的黑暗。心生厌倦后,即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可以说从文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也是努力的一生。只上过小学,但却凭着对文学的 爱好 ,以及自己对社会人事的切肤体验和深刻观察,写出了当时社会喜爱的文字,从而跻身当时的“中层社会”。可是他从来都自称是是一个“乡下人”,无时不感觉到,呆在这个群体里愈是长久,愈是感觉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深觉自己和周围的人看到的、想到的不一样,因此常常陷于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痛苦。对此,沈曾在《湘行散记》里写道:“三三……,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了受难者了。”

读《湘行散记》你会发现,她名虽似游行志记,却并不是一般的出行心情记事。她是沈十六年后因探病母重返故乡途中的所见所感。与其说她是一本回乡散记,倒不于说是沈对当时社会基层民众的忠实叙述,以及对那方河域和生活在它上面的人们深挚而真诚的爱。

初读《湘》你会发现,那里有清澈毫无渣滓的河水,有听过之后一生也忘不了的橹歌,有爱说野话却勇敢有力的水手。但远不止这些,从“老伴”到“滕回生堂的今昔”,你会了解,在那个战乱且无序的年代里,只在沈的视角范围里,就有那么多转徙漂泊,有那么多普通人在战乱里平静的死去,却不为亲人知晓,有那多妻离子别,等待然后平凡的老去,有那么多平凡的人在命运的夹缝里平凡的生,然后在十六年后某个平凡的日子里不期而遇,却不再相识。初读,以为是在读小说,仔细斟酌,才发现是沈人生经历里的一些真真切切的缩影,细细体味竟不禁使人潸然。

再往后,从“一个多情的水手与一个多情的妇人”到“历史是一条河”,你会了解到,水手和拉船人拿着少得可怜的收入,却干着辛苦且随时有生命危险的行船行当。冬日三九,天再冷,船遇险时照样往下跳,行船过程中,船遇上险滩,河水再凶猛也得冒着生命危险下水护船,十年如一日。而即使这样,这些水手和拉船人却从不曾失去应有的勇敢和努力。而吊脚楼上妇人,多半因为这个社会的黑暗,而即使这样,她们依旧不失去那一份质朴和可爱,以及那一份对生活的纯真希望。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2

“三三,船已经到关上了,我半点钟就会上岸的”。“三三,请把这封信用你那体面温和眼睛多吻几次”。

清澈的“湘”流了过去,活泼有趣勇敢耐劳的水手奔了过去,一封满载念想无比温柔的家书寄了过去,从“老伴”到“腾回生堂”的今昔,战乱无序,转徙漂泊,短短的廿天,浮于表面的平静下,是历史的洪流、人生的缩影,文字虽如水,过而无痕,但沉淀的却是无尽的哲思与叹息……

这船上的时光好似度日如年,好似可以饱览天下事,沈从文将这些事一一谱出,看似,这一切都是如此淡泊、美丽,但这恬淡朴实的一切所展现的其实是穷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社会上层”的一种生活与享受自由的差距,实际上是十分沉重的,只是沈从文始终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活着,以至于他所传递也是褪去了灰色尘埃的又一抹天地。他只是纯粹的将那抹温暖放大化,那抹温情具像化。因为他明白,他并没有资格评判他人的生活与命运,也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他能做到的,只是静静地看着,就如同书中写道的,“三三……我先前一时不是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谓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因为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你瞧,这并不是远离世俗,不染尘世,他对家的爱,对故乡的爱,对祖国的爱只不过些许含蓄,只不过做到了肆意笑谈,不去深究,只不过是大爱无言。

这短短的廿天里,他坐在船头,一边欣赏沿岸的风光,一边寄去摇曳在风雨里的家乡,无故增添了多少愁绪,诠释着绝对的自由和放荡的淡泊。

这短短的廿天里,作者行过了一条道路……虽说我们从摇篮到坟墓也不过是一条道路,但在途中一路上的风光都是极有趣的,值得我们去鉴赏、去思索,这一路上自然是有许多的苦难与艰辛的,但重要的是不要闭着眼,朦胧一生,那样你就始终看不到这世界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他孤身浸没在黑暗里,漂泊着、漂泊着,他不断的向前去,划出一圈圈涟渏,残余着对故土、对社会的绵绵思绪和侧畔轻呢。这零零散散的书信,白纸黑字,未能成片,短短的廿天里,到底是谱出的历史的自由亦或是人性的悲哀?

在我看来,如此一位被政治边缘化的人,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由,而这自由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以及未来期望的预兆,是一份纯真的希望,饱含着的,是一颗赤诚之心。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3

沉浸在如镜般的湘江上,心中泛起点点涟漪……

只有以心读过《湘行散记》,才能彻底走进作者的内心。作者沈从文原本是一位军人,随着军队辗转各地后,尝尽了人世间的苦,也阅尽了人世间的黑暗。在他心生厌恶后,便踏上了文学创作一途。

作者沈从文虽然后来几乎都待在北京,但在他笔下最纯美、澄明的,却仅有自己的故乡。或许,在他的记忆中,也只有自己的故乡之地——湘西,是最美好的吧。也或许如其人所说:“当过兵的人,活着回来,就回到了故乡。这也许也是当时人们的悲哀吧。

《湘行散记》这一本书,如一面明镜,揭露了当时社会水手,妓女等底层人民的低贱,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一文不值,这一切似乎都在诉说那些人的悲哀,但当你看到最后,你一定可以明白沈从文的——他是在赞扬这些人的美好品质。那些水手每天的工资仅有1毛5,在世人眼中他们或许是卑微的,低贱的,但通过《湘行散记》,我却看到了他们的另一面。有些人,是重情重义的,例如水手牛保,他对着一个妓女,却生出了真实的情感,甚至离别时,也是依依不舍。

而这些水手,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勇敢无畏。这些水手,虽然地位卑微,但他们却作为水手的尊严看得比性命更为重要,就算是三九寒天,只要船卡住了,他们就会光膀子跳入河中拖船;就算是惊涛骇浪,只要船长一声令下,他们也会二话不说跳入冷彻人心的江中。而这儿,可正不是一种崇高的大无畏的精神吗?

再看看那些妓女们,在看《湘行散记》之前,我认为她们是不知羞耻,甚至认为她们的命是不值一提的,但现在,我的观点不同了,因为在沈从文笔中,她们的生命是非常顽强的,你认为她是为了钱财吗?不,并不是,她们是为了让自己的亲骨肉可以衣食无忧的长大,才会放弃她们宝贵的贞操的,因为,她们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啊!

《湘行散记》这一本书诉讼了人道的黑暗,却也映射了人道的伟大与坚强,这是本可歌可讼的史诗!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4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一直没下决心买,看到这样可爱美丽的新书,这一次,我动心也动手了。

这本书是沈从文新婚后不久,家乡传来母亲病重的消息后,沈从文独自一人,买舟还乡的路上,给新婚的妻子张兆和写信,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念。其中,《湘行散记》和《湘西》记录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湘行书简》是一组家书。

那一年是1934年,正是民国所谓的黄金时代,沈从文赶回湘西探母,一路上风山水照旧,但气氛和人却不一样了。那年沈从文揣着一本《史记》和支出的三个月的薪水27块钱,一路北上去北京求学时,沈从文印象中的家乡是美丽的,年轻人如猛虎般的活泼,乡民是自在、淳朴和从容的。而这次,面对凋零的美丽故乡,沈从文看到了人们的挣扎,人生的绝望:在那里,有蛮力的水手和拉船人为了微薄的一点点钱,做着卖命的事——天再冷,水再险,照样往水里跳,而即使这样,沈从文们却从没有抱怨,没有因为工钱少,就偷懒,照旧去担当应有的一份勇敢和努力;而吊脚楼上的那些女人,往往是为家计沦落成交际女,但她们依旧不失去那一份质朴和可爱,以及那一份对生活的纯真希望。沈从文的文字中,有悲悯,也有对人生庄严的赞叹。

《湘行散记》文字很美,梦幻纯真,例如:

“我小船停了,停到鸭窠围。中时候写信提到的“小阜平冈”应当名为“洞庭溪”。鸭窠围是个深潭,两山翠色迷人,恰如我写到翠翠的家乡。吊脚步楼尤其使人惊讶,高矗两岸,真是奇迹。两山深翠,惟吊脚楼屋瓦为白色,河中长潭则湾泊木筏廿来个,颜色浅黄。地方有小羊叫,有妇女锐声喊“二老”,“小牛子”,且听到远处有鞭炮声,与小锣声。到这样地方,使人太感动了。”

李欧梵说过,《湘行散记》这部作品一半是纪实,另一半是小说。沈从文写《湘行散记》时,常常承认沈从文在写作过程中依靠的不是沈从文亲眼所看的事情,而是沈从文所想象的事情。这种个人体验式的 文章 ,开启了旅游文学的先声,而故乡,在每个游子的心底,永远是最纯净的乌托邦。沈从文将记忆中故乡的圣洁温暖,撒到字里行间,愿这浪漫的文字,能抚慰每个游子的乡愁。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5

读《湘》你会发现,你情感会随着沈一样流淌,到最后俨然如那一派清波毫无渣滓。虽然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穷苦人们的悲惨命运和容易被“社会上层”漠视的生活哀乐,但他没有将自己陷于深深的痛苦,没去无边无际的同情,也没有给人消沉灰暗的情绪。一以贯之的是对河水、对拉船人同船、对那片流域温暖的爱。因为他知道,对这些人沉重的生活,我们这些读书人是不配说同情的,对这些人的命运他也无力去做什么。想到这些感想,我又不禁想到书中的'文字,写道:

三三……,我先前一时不是还提到过这些人可伶的生,无所谓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要我来可怜,我们应当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样的生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着而应有的一份努力。他们在他们那份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该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肃。三三,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的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明些。三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的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了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每次读时总有所感悟,却不知道是什么。联系现实中的生活,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富士康的“跳楼事件”,以及和我同在一个园区的千千万万来自基层的群体,而这其中也应当包含一个我。

每次在紧张忙碌的车间,在匆匆忙忙地上下班途中,我总是看到每张年轻面孔后面单调、机械、无趣的工作,以及还并不可观的收入,再想远一点,是一个个极易敲碎的梦想。我吧,又或许多少比他们强一点,在这个异地他乡耕织自己的梦想。

我想,先前我也错了,正如沈所说的,我们并不是可怜的生,也不是无所谓的生,无论是在自然上,还是在各自的生活上,是担负有各自的一份责任的。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6

沈从文一生坎坷,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对自己的发妻的追求。那份校园爱情的淳朴,如果他追求的湘西干净纯粹相融相合。然而,这样无欲无求的人一生历经坎坷确是上天的不公。

沈从文先生在谈及自己说,我从不遵循君子道德之道,只有艺术家的探幽烛微的勇气。施蛰存先生说沈身上有着“苗汉混血青年的某种潜在意识的偶然奔放”。这一瞬间,让我想到了某位来自中亚碎叶的胡风男子,那位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不羁男子,那位举杯邀明月的孤寂男子,沈从文先生似乎也是这样一种融合,诠释着绝对的自我和如水的细腻。

这样一位对政治因素极为不敏感的文人,在我的理解看来,他应当是被边缘化的人物。沈先生文中所描绘的山水人和谐的景象,他所追求的“边城”,笔下的人性美、生活美,这些 故事 原型大多发生在山水重重的湘西深处,这无疑给故事本身披上了朦胧美的面纱,从故事本身再到作者创作意图上来看,除去了对于家乡深沉的爱意之外,向往超然世外的生活,无疑会给人以避世的猜想。寄情山水间,不知名利,不晓政事,历朝历代文人都在重复这样的选择。但这不是现代的主流价值观所能容忍的,这种享乐主义与现当代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提倡奉献自我显然是格格不入的。换句当代人的话来说,避世约等于不思进取。在人们日益严重的追求幸福却不追求快乐的今天,我以为,沈从文先生应当是寄情乡土但是穷困潦倒的清高文人形象。实则却不然,他不仅仅做到了肆意笑谈的人生,更得到了读者的尊敬宠爱。似乎是在这中间找到了良好的契合点。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7

说实话,看这本书看得云里雾里的,正读其间仿佛还能看到作者所描绘的那片段场面,放下书脑袋里即刻空空一片,实在难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感情,顿时会觉得书读起来有些枯燥无味。直到后来“偶感怀人”部分,心里才有了些许与作者的共鸣,再径自往前翻看,也许能略懂作者万分之一。

书中作者多次提到“吊脚楼”,我就想象着难道是把楼房吊起来在半空中?随即百度,果不其然,结构美丽悦目,飞楼高阁悬在半山中,倒影重重映入碧水里,真是美丽湘江水中楼!怎能不让人感叹?何况此一行,沈先生是归去故里,这一路的人和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不被触动不生情愫!无论楼阁中是住着什么人,都必是有着纯洁灵魂的,散发着与自然溶为一体的特有味道的,那里的水手踏实质朴,勇敢耐劳,几十年行船,划过多少滩,走过多少潭。多情水手与吊脚楼中温暖的女人发生的故事也就自然而然了,正如沈先生的话“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一点‘人生’的苦味。我觉得他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我不配用钱或别的 方法 渗进他们的命运里去,扰乱他们生活上那一份应有的哀乐”。

橹歌声声,滩声长流,作者再回湘西,一下子就踏进了十几年前的历史中,“过去的,有谁人能拦住不让它过去,又有谁能制止不许它再来?”看到曾经一起钓蛤蟆的老伴,沈先生竟被“时间”猛烈地掴了一巴掌,他没有上前与之相认,是不敢?不愿?还是害怕?我想那时那景那身份还有分别多年的境遇都无法使作者走向前吧,那感觉可能就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

“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人事上感受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我得沉默,得忍受。”有很多东西和人事都会在时间的冲刷下悄然改变,前些天寻到了多年的同学,当时激动的心情彷佛回到童年的没心没肺,马上联系加了微信,寒暄了现状,回顾了过往,过程中竟几次无语。是的,时间已经让我们的友谊永远停留在了那个时候,到今天,中间的这段人生我们不曾参与彼此,又如何懂其悲喜?只是再见面时如何不教人感怀时间都去哪了?沈先生说,“十个月内死了四个最熟的朋友,这些人的死去值得纪念,纪念的方法应该不是眼泪,不是仪式,也不是言语。”友谊如此,人生如此,时间亦是如此。

这篇散文集,让我读起来感觉笔触自由,文字鲜美,通过很多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故地重来的感慨,也通过信札和回忆来叹息物是人非,仔细品读,彷佛也理解了作者的部分情感,那就是对生活和时间的感悟吧。“和另外环境背景中的熟人谈谈过去,和陌生朋友谈谈未来,当前的生活一与过去未来连接时,生命便若重新获得一种深刻而丰富的意义。”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8

随手翻开《湘行散记》,便被沈从文先生构建的亦真亦幻、淳朴美好的湘西世界吸引。这部散文集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是1934年作者回故乡时所作的游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黑暗的时光中,《湘行散记》依然能繁花尽开、向阳而生,令人惊叹。

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是“花”,是盛开的向日葵,是永远保持的一种向上的姿态。文字中氤氲着烟火气、草木香和书卷气,令人初读时便心生愉悦。清新易懂的笔触中,透出沈从文先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颗赤子之心;几笔传神的描写,便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展现在每一位读者眼前。且看《桃源与沅州》中的这一段:“那种黛色无际的崖石,那种一丛丛幽香炫目的奇葩,那种小小回旋的溪流,合成一个如何不可言说迷人心目的圣境!”寥寥几笔,这桃源仙境的美丽便溢了出来。

文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开满了“花”,是傲骨不屈的梅花,是品格坚韧的象征。纤手老头儿对生活的努力执着、拉船人对生命的忠实庄严、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的豪迈豁达等人物身上的顽强品质是令人赞叹崇敬的。有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特点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而沈从文先生又未尝不是呢?在沈从文先生所塑造的人物身上能看到他的优秀品格与志向、期望,蕴含着对黑暗社会的思考和不满,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在与沈从文先生的交谈中,我仿佛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人:性情率真、喜欢字画、对湘西有着无限眷恋和热爱、身上不乏劳动人民勤劳的影子。看着沈从文先生,我很好奇:“在那如此黑暗的年代,湘西人民为何还能保持如此乐观的心态生活?”沈从文先生深邃的眼睛似乎眨了眨,透出智者的光芒,他说:“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劳动人民顽强的品格,有着属于中华儿女的那份坚韧不拔!”是啊,这些美好的品格多么难得,多么需要新时代人们学习传承!

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我是否需要湘西人民的那份执着坚定和勇气?考入海南中学,进入新的的学习旅程,起初我并不适应,遇到了许多困难:人际关系重新洗牌,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环境,周围的同学都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这一切无形中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但是,我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我相信,努力不会白费,花开的日子不会遥遥无期。终于,在期末考试时,我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再一次拿起《湘行散记》,回首那些闪光的日子,一股澎湃的力量醍醐灌顶,贯注我的全身:面对困境,我没有任何的理由退缩和放弃,必须坚定目标,付出努力,唯有如此才能守望花开。在黑暗中,我们最需要的,便是那份执着坚定,以及信心和勇气。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9

湘行散记的主人公是一个行者,他从干净得没有一粒世尘沾染的湘西启程,走了十七年人生的路,回到起点,发现湘西还是干净得没有一粒世尘沾染,其实是他自己的心灵和年轻时一样的不被世尘沾染,因为这个地方是桃花源,虽然在现实中它看不到,却深深存在于人们心底。

也许主人公就是作者吧,也许又不是,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此番湘行留下的是无形的心迹,而非足迹。我读到上篇《边城》中翠翠的原型,她是绒线铺店主的女儿,傩送的原型则是作者当兵时的伙伴,傩右。十七年后作者回到了绒线铺,看见店里有一个长得和翠翠一模一样的女孩,那是他们的女儿,傩右也老得他几乎认不出。

还有那座山上的小小学校,大家都相信那些在山上踢球的小伙伴们长大后会出落得与众不同。战火毁了它,所幸大家都跑了出来,各奔东西了。如今主人公回不去了,那其中各自在人生旅途上跑了十七年的伙伴们,再见到时他们是和他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见的无趣而庸俗的中年人无异,他们都回不去了。

作者唯独喜欢那些水手,那些每天在清澈的湘江里与浪花礁石斗智斗勇,漫游山水以船为栖身之地,对每一个朋友都坦诚相待的水手。我尤其喜欢那个水手朋友终于上了岸之后,在琳琅满目的花花世界里,他却把口袋里所有的钱都用来买了作者最爱吃的橘子。

记得么?他见到傩右的时候不忍惊动“他们那份安于现状的神气”,见到昔日同窗时为他们“精神上的营养不足”感到失望,于是他都很快地离开了,没有多看一眼,仅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一个淡淡的影,可是那些水手是他整个行程中一路相伴的,他们的形象是最最鲜活的,他们与自然融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说着有些野蛮又朴实的话语,与风浪斗争,内心也如水一般清澈。他们一个个都是真真切切的。比如那个有着古罗马战士般身材、托尔斯泰似的白胡子的漂亮老水手,日常不过是弄船人眼中“一个又老又狡猾的东西罢了”。这里没有什么“不忍”说的话,也没有精神上的“不足”。是这些水手们的存在让此次湘西之行灵动鲜活了起来。

如果桃源是幻象,那么带作者游桃源的水手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隐喻?这些游离于一切社会关系之外,漂泊不定行如浮萍的弄船人,相伴着作者行迹的始终,作者喜欢他们,与他们在一起最自在,因为他们象征人最自然的精神状态。他们有年少的,有年老的,有原先来自各个行当的,但在这里都是一样的弄船人,在净如明镜的江上歌唱,在险象环生的漩涡中搏击,他们不就像人各个年龄段、在不同环境中始终保持最本真精神的外化么?

作者的变化是大的,大到可以对于同乡的经历“毫不出奇,毫不惊讶”。但他的变化又是小的,小到面对再大的变动也坚持“迷信”他那一双手,写“没有人再想看”的小说。所以他的内心一直就如那些水手一样,从年轻至年老,即使置身一叶扁舟,漫游东西,漂泊无定,风浪无时,浪打千击,掌舵时、泅水时、嬉笑怒骂时神气依旧,岁月的痕迹就如长蒿在碧水中轻轻荡起的涟漪,稍稍揉皱了水面,缓缓地又趋于平静。

漫漫湘行行者行,行者行,行千里,且回首,桃源依旧我本心。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10

我最初是在喜马拉雅听到这本书的,由于朗读者是位女声,加上那篇文章文笔比较细腻,让我误以为是位女作者写的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沈从文的作品,因为以前看过《边城》,所以顿时对这本书也产生了兴致。

还是先购买的电子版,不过看完之后决定再买一本纸质版的,因为觉得这本书日后还有再翻阅的价值,而想要圈阅或批注点什么的话,电子版就不如纸质版拥有这个乐趣了。

前面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书信我就不评论了,他们的故事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搜索,我这里重点想谈的是对于散文的几点看法。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一是因为作者文笔比较有趣味,读起来比较轻快,作为消遣来说,比较不会发闷。二是籍此可以了解湘西的民风民俗,那个时代、那些个普通人物的生活质朴而又真实,让这本书成为最真实的记忆。最重要的是作者怀有一颗平和、尊重、敬畏的心,这才是本书最大的闪光点!我认为真正的艺术家不是为了炫艺,也不仅仅是为了直抒自己胸臆,而只是用艺术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对这个大千世界的真实感悟并分享给大家。所以作为一名艺术家首先自己要有一颗悲悯之心,感情一定要真诚,其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感动别人。

《湘行散记》书中描述的如画风景,让我看了都想要跟随作者的足迹去一一探寻,那淳朴的市井生活、好听的橹歌,让我也想去好好领略一回。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即便再卑微也努力生存着的生命让人感动。原来每个生命都生而不凡,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敬重!

无论身处何种险境,永远勇敢面对,无论身处何种黑暗,永远心怀希望!懂得珍惜当下的每一个日子、懂得感恩目前所拥有的一切,知足常乐,用爱拥抱世界,这难道不是我们现在也非常需要的一种精神吗?生命无常,活着不易,人生百年,还有什么是不能看开的呢?

亘古的时间长河,多少生命轮回其中,沧桑岁月,不同的人物在相同的场景演绎着相似的生活。“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们或许无力改变些什么,却可以好好铭记他们同时深深 反思 自我。

这本书最妙的地方在于作者比较接地气,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作品流露的思想悲悯而不颓废,处处透露出对这方山水和淳朴生活的真正热爱。我惊讶于作者在这个年纪怎能如此通透,心里不禁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也好奇起来。

我原以为沈从文只是一介书生,后来才得知他小学 毕业 15岁就从过军,童年过早的见识了太多的杀戮,所以早早的就体会了生命的无常。早熟早慧的他不认命,19岁就独自北漂去了京城,从此在那里开启了自己另一番精彩人生。很多时候作品源于生活,一个有着丰富经历、生性坚韧而又淡然的人,其人生本就是一本精彩绝伦的书吧。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5篇相关文章:

★ 湘行散记读后感心得体会大全5篇

★ 湘行散记读书心得体会5篇

★ 湘行散记阅读心得5篇

★ 湘行散记读书心得范文5篇

★ 湘行散记读书心得总结范文5篇

★ 七年级上册《湘行散记》读后感范文5篇

★ 湘行散记心得体会600字5篇

★ 湘行散记读后感优秀范文大全5篇

★ 湘行散记读书心得范文5篇

★ 关于《湘行散记》读后感1000字精选范文5篇

关于散客论文范文资料

星级酒店顾客关系管理的重要意义 沃顿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大卫•贝尔认为,对于那些获得新顾客和维护顾客关系成本较高的行业,顾客终生价值特别有意义。贝尔说,当企业是运用“不对称的分配体系”来处理业务时,顾客终生价值就更加有用了。以酒店行业为例,一小部分顾客推动了企业的大部分业务,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奖赏和激励手段来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Insight Technology Group根据对北美2001年225个顾客关系管理项目的调查分析发现,企业对顾客关系管理目标已经从效率收益更多的向效力收益转变。本文根据对金华市星级酒店顾客关系管理的现状调查,提出星级酒店应高度重视4R理论在CRM中的应用。 星级酒店顾客关系管理的问题与原因 (一)主要问题分析 本文通过对金华市国际大酒店、国贸景澜大酒店、今日大酒店、五星大酒店等15家星级酒店问卷调查和访问面谈,发现大多数星级酒店都在使用CRM。CRM在顾客维系和保持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给星级酒店也带来了相应的利益。同时,发现CRM在星级酒店管理上也存在许多问题。 问题1:在回收的问卷中:CRM使用五年以上的只有4家,5年以内的3家,1年以内的3家,没有使用的有5家。说明只有少数星级酒店对CRM重视程度较高,还有的星级酒店没有意识到CRM的作用,顾客关系管理的理念还有待于加强。 问题2:在使用CRM的酒店中,认为CRM对酒店顾客管理有用的有9家,认为作用不大的有1家,其他没有填写。这在酒店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说明大部分星级酒店有较好的顾客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认识到顾客是酒店最重要的资源,像金华国贸景澜大酒店就认为用心做好服务,让顾客有回家感觉是酒店顾客关系管理的关键。同时,调查结果也说明有的星级酒店对CRM功能和作用存在怀疑,CRM本身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善和提高,特别是它的营销管理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问题3:有4家星级酒店把CRM仅用于数据采集,有5家既用于数据采集又用于顾客保留,还有6家不明确。只有极少数星级酒店顾客信息采集较全面,而其他的星级酒店只是采集顾客的一些基本资料,对顾客的行为特征、兴趣爱好和嗜好方面的信息采集相对较弱。从而使CRM成为保管顾客基本资料的一个仓库。顾客信息采集不全面,酒店就无法给顾客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营销服务,也无法给再次光临的顾客提供超前服务,顾客满意度就会降低。 问题4:与顾客经常沟通的只有8家星级酒店,另外7家星级酒店只是偶尔与顾客有沟通,有的几乎没有沟通。而在与顾客沟通的星级酒店中,沟通的对象主要是政府客源和企业商务客源,因为政府客源和企业商务客源具有相对稳定性,星级酒店必须重点开发和维系,而散客和休闲渡假客源沟通相对较少,因为这部分客源相对流动性较高。同时,与顾客沟通的方式中,主要采用电话沟通和贺卡沟通方式,沟通的方式较为简单,效果也不理想。在调查中发现,与顾客联系时,顾客一般会说有机会再来,比较勉强。这可能与沟通的方式简单、沟通不及时有直接关系。还有的星级酒店只是偶尔与顾客有沟通,说明星酒店主动维系和保持老顾客的意识还较弱,也缺乏唤醒休眠顾客的意识,星级酒店营销理念落后,等客上门的思想比较严重,没有实施主动服务营销,容易使顾客流失。 问题5:在维系老顾客的方法中,采用会员俱乐部方式维系顾客的只有1家,绝大多数酒店采用低级的顾客忠诚计划如打折、电话沟通或寄普通的贺卡。低级的顾客忠诚计划很容易被模仿,由于缺乏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服务营销,较难赢得顾客的好感,顾客忠诚计划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问题6:大多数酒店认为顾客关系管理的关键是用心做好服务,让顾客有回家感觉,需要做好顾客沟通和客史管理,说明星级酒店对顾客服务已经高度重视,但遗憾的是还有6家酒店没有在顾客服务和沟通上引起重视,说明即使星级酒店顾客服务的意识还需要加强。 (二)主要原因分析 1.缺乏全员营销理念。全员营销就是酒店所有人员,都必须具备以顾客为导向的意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其实质就是要达成横向和纵向协调,以共同努力实现酒店目标。纵向协调就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都必须要畅通,没有堵塞;横向协调就是各部门之间主动协作,主动配合,部门之间没有阻隔。全员营销要求部门之间是顾客关系,各职能部门的使命由让老板满意转化为让其他部门满意。根据全员营销理念,从酒店服务内容上看,星级酒店给顾客提供的服务内容是多样的,包括前台、餐饮、客房、康乐等服务,不同服务内容必须由众多服务人员分工完成,这就需要酒店所有员工共同参与顾客关系管理。从服务的流程上看,酒店的服务流程包括门童帮顾客提行李、前台顾客资料填写、服务生送顾客到客房、楼层服务员安排好客房用品、餐厅招待好顾客用餐、康乐部安排好顾客的玩乐等,这就要求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服务人员都要做好服务的交接工作。为防止出现服务缺位的现象发生,要求酒店所有部门协同配合,每个部门都应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做好顾客服务工作。 2.缺乏主动服务意识。顾客关系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给顾客提供满意的甚至惊喜的服务来实现星级酒店的目的。这就要求酒店的服务人员要做好顾客服务的预测工作,在顾客没有提供服务要求之前,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及时地给顾客提供服务。然而,相当多的酒店给顾客提供的服务基本上属于应付性服务,即当顾客提出服务要求时,再给顾客提供相应的服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顾客信息的收集工作,特别是没有收集和运用顾客的一些细微的信息资料,如兴趣和嗜好。同时,服务人员缺乏顾客意识,每天想的是如何完成主管交给我的工作,而不是如何把顾客服务好。所以,当老顾客再次光临时,还需要向服务人员提服务要求,CRM最基本的数据库功能都没有发挥作用,这就容易造成顾客满意度低的状况。 3.对服务人员培训不足。要使CRM有效发挥作用,不仅要求服务人员从技术层面掌握CRM,更需要从管理层面掌握CRM。然而,酒店的服务人员由于地位较低、人员流动性较大,管理层对服务人员的培训不重视,从而造成CRM大多用于收集顾客的基本信息,而对用于管理方面特别重要的顾客信息采集和运用方面的培训反而重视不够。其后果是酒店虽然有CRM的形式,但如何使用CRM、如何把CRM用于顾客管理上、如何运用CRM对顾客进行个性化营销等等方面作用就难以发挥,CRM对顾客开发和保留的意义不突出。 4.对CRM作用和意义的认识不足。之所以还有的星级酒店没有采用CRM,或者采用了但主要用于收集顾客资料,没有借助CRM平台开展个性化的服务营销,并与顾客进行“一对一”沟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CRM的作用和意义,CRM也就成了酒店的一种摆设。事实上,在争夺顾客激烈的今天,只有对顾客充分了解和认识,才能制订出顾客喜欢的营销策略,才能赢得顾客的支持和认同。5.效果难以量化。星级酒店之所以对CRM重视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尽管CRM说起来对顾客开发和保留效果很好,但具体的量化指标难以确定。国外有一些资料证明CRM能给酒店带来的效益,但国内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实证资料,而且从国外看,CRM实施的总体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此,星级酒店对CRM的重视程度也就不高。 4R理论在星级酒店顾客关系管理中的策略 美国学者Don.E.Schultz提出的4R理论即关联、反应、关系和回报,这次是星级酒店实施顾客关系管理,提高顾客忠诚度的关键。笔者认为,运用4R理论需要密切联系国情地域文化特征,切实掌握一套方法与途径。 (一)关联:整合酒店服务资源以提高服务满意度 在竞争性市场中,顾客具有动态性。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顾客,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顾客与酒店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顾客流失的可能性。为此,星级酒店要给顾客提供关联性的服务。主要表现在: 1.服务内容关联——提供有针对性的符合顾客偏好的服务。不同顾客要求的服务内容是有区别的,如有的顾客希望酒店提供手工洗衣服务而非机器洗衣服务,有的喜欢用保健枕头而非丝棉枕头等。为此,星级酒店要为顾客提供超常服务、微小服务、家庭式服务和癖好服务,让顾客感到他是独特的,是他在当家做主。因此,不能把现成服务硬套用在顾客身上,而要协助顾客获得他所希望的服务。 2.集成服务——为顾客提供一整套服务。利用系统集成的模式为顾客服务,为顾客提供一体化、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建立有机联系,形成互相需求、利益共享的关系,这样可以保证方案和各个集成部分都是最好的,从而形成整体服务最优。为此,星级酒店要细心去体会顾客想要怎样的服务,精致的设计并完整呈现酒店所提供的服务,注意每一个细节,注重顾客的每一个反应,消除可能的疑虑,化解可能的纠纷,提供体贴入微的精致服务;同时,星级酒店的所有收费标准都要清楚明白,所有的服务内容都要让顾客一目了然,所有的服务过程都要一气呵成,所有的服务动作要标准一致,让顾客可以放心享受星级酒店的服务。 3.与顾客期望关联。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爱好和嗜好,消费水平也不尽相同,酒店提供给顾客的服务应该与顾客的期望相一致,既要体谅顾客的需求,又要让顾客享受到服务的真诚。 4.顾客沟通关联。酒店在与顾客沟通过程中,沟通的内容和形式应与顾客的爱好和嗜好关联,让顾客从关心自己的爱好和嗜好中长期与酒店保持联系,进行个性化的及时地沟通,做到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针对性。 实施的基本条件:随时调用顾客信息。星级酒店的每一个员工都有义务积极采集顾客的信息,各部门的顾客信息资料要及时汇总到营销部门,对顾客的信息资料做到及时地更新,顾客信息资料尽可能完整准确,并按一定的细分标准对顾客进行分类,酒店的各部门随时可以调用顾客的信息资料。只有这样,才能为再次光临的顾客提供让顾客惊喜的超前服务, CRM才能真正发挥营销管理的作用。顾客细分。根据顾客的支付能力、爱好、偏好和个性等,对顾客细分并提供顾客希望的服务。消费区域服务细分。针对顾客的服务期望,比如可以把楼层分为吸烟区和非吸烟区、男宾楼层和女宾楼层等。 (二)反应:完善信息系统以提高服务的及时性与针对性 反应即酒店对瞬息多变的顾客需求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快速满足顾客需求的营销策略与能力。为此,星级酒店应实行快捷服务营销策略,努力做到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更准确地满足顾客个性化、多样化、多变化的需求。快捷服务营销特征是:服务预测的先行性。当服务人员接触顾客后,要事先预测顾客需要哪些方面的服务,特别是对再次光临的顾客和忠诚顾客,只要顾客发出需要酒店服务的信号如网上预订客房,通过查询CRM,就应该清楚地了解该顾客需要什么服务,不喜欢哪些服务,而不需要顾客再次提出服务要求;服务准备的快捷性。在完成顾客服务预测后,快捷地准备好顾客需要的服务,以减少顾客的等候时间,让顾客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享受到服务;服务响应的准确性。当顾客需要服务时,服务人员提供给顾客需要的服务内容,是完全顾客需要的,完全是针对顾客提供的;服务事故处理的真诚性。当提供给顾客的服务引起顾客不满意时,要真诚而及时地处理,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让顾客满意;回访沟通的及时性。顾客离开后,在两周时间内对顾客进行回访,诚恳地与顾客交换意见并征求顾客的改善建议。 实现快捷服务营销的基本条件:换位思考——站在顾客的利益上考虑问题。酒店的服务人员要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多考虑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多考虑会增加我多少麻烦,把顾客当作你的亲人,对待顾客要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服务好酒店的顾客。制订优质服务标准。规定多少时间内给顾客提供服务,减少顾客的等候时间;规定标准的服务流程,让每一个动作都追求完美;服务人员要有好的服务心态,能够为顾客服务是服务人员的荣幸。 (三)关系:拓展人脉文化资源并健全信用体系 关系是指关系营销。“关系营销是建立在信用与承诺的基础上的”,信用与承诺是维护顾客关系,保持忠诚度的重要纽带。由于星级酒店除了少部分是常客外,大部分顾客都是流动性很强的。星级酒店不仅要做好老顾客的维系工作,需要在保持老顾客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新顾客,同时,还需要让老顾客产生口碑效应,让老顾客带动新顾客,使散客成为常客,使第一次光临的顾客成为经常光临的顾客,为此,星级酒店必须实施关系营销。 星级酒店实施关系营销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关系维系的及时性。不论是新顾客还是老顾客,当顾客离开酒店后,应及时跟进与顾客的情感沟通和情感联络。让顾客感到酒店很重视他,希望继续保持关系。对于休眠的顾客,酒店必须及时与他们沟通,才能使他们成为回头客。 2.关系升级的递进性。一方面顾客关系的维系仅靠打折销售是不够的,情感营销更为重要,只要星级酒店与顾客之间结成情感关系、互助互利关系,关系才能持久发展下去。另一方面顾客奖励的升级性。除了实施一般酒店都采用的顾客升级计划外,对于有价值的老顾客,通过虚设一个奖励等级,给予顾客高一个级别的奖励等级,可以让顾客产生意外的惊喜。再有就是建立老顾客的分级管理制度。同样是老顾客,不同的老顾客对酒店的贡献是不同的,酒店应该对不同的老顾客进行分类,并给予不同的荣誉和激励政策。如1年内的老顾客为铜顾客,2至5年的顾客为白银顾客,6至10年的顾客为黄金顾客,10年以上的为钻石顾客并颁发终身顾客荣誉证书。 3.关系带动营销的口碑效应。星级酒店的顾客开发资金总是有限的,酒店要发展就需要依靠现有顾客口碑效应,让老顾客带动新顾客,酒店的客源才会源源不断。为了使更多的老顾客带动新顾客,星级酒店应该对这些老顾客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奖励让老顾客更好地为酒店的发展服务。 4.关系保证的承诺性。关系承诺是关系营销中最为关键的概念之一,它是决定顾客关系能否持续的重要因素。“交易的一方认为当前的关系是如此重要,将尽最大化努力去维持它,即是,承诺的一方相信关系值得长期保持”。星级酒店关系承诺要做到,承诺兑现的及时性、承诺标准的可行性、承诺内容的多样性、承诺期望的惊喜性。 实现星级酒店关系营销的基本条件:提高员工的素质。由于员工是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顾客的维系和保持,必须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让员工充分掌握CRM的理论和技能。让顾客感知具体的利益。仅靠打折和一般的情感沟通,难以引起顾客的忠诚,还需要由财务奖励计划发展为建立顾客俱乐部。目前,俱乐部(会所)的营销是一种被日渐重视和运用的网路式营销方式。这种方式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已受到广泛关注。同时,还需要实施顾客升级奖励计划等,只有让顾客不仅看到具体的财务利益外,还看到开拓人际关系的交流平台,才能持续吸引顾客忠诚。建立酒店网站,开设顾客论坛。顾客既可以在网上订单,又可以对星级酒店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展开讨论。每年举办顾客活动。每年重点邀请贡献度大和忠诚年限长的老顾客和有培养前途的顾客参加酒店组织的活动,既可以交流经验,又可以进行情感营销,还可以拓展商业机会。迎送并重。“不要在顾客付账后就开始忽略他”,卖出去意味着顾客关系的开端。由一直以来酒店重视迎接顾客向迎送并重转变,重视送客是提高顾客回头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因此,当顾客办理离店手续后,既要有酒店经理欢送顾客,还要赠送给顾客一个值得纪念的小礼品,让他今后始终想到本酒店。 (四)回报:注重客户反馈并关注市场需求追求终极回报 酒店回报。回报是酒店通过给顾客提供满意服务为前提,是实现顾客满意、社会满意前提下顾客给酒店的一种回报。追求回报是星级酒店营销发展的动力,是维持顾客关系的必要条件。酒店为顾客提供服务,理应取得市场回报,并将市场回报当作企业进一步发展和保持与市场建立关系的动力与源泉。 顾客回报。顾客的回报是通过增加顾客购买的总价值和降低顾客购买的总成本,提高顾客让渡价值。通过对顾客对酒店的有效回报,进一步加强了星级酒店与顾客的感情联系,从而实现顾客终身价值。“有本事的酒店赚顾客一辈子的钱,没有本事的酒店赚顾客一次钱”。

1、旅游者日渐成熟。随着经验的积累,旅游者对单独进行远距离旅行的能力越来越自信,他们不再将旅游视为畏途,而是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调节身心、恢复疲惫和增长阅历。

2、旅游者的心理需求进入更高层次。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动机从传统的观光型向多主题转变,探险、修学、科考、生态等特种旅游蓬勃兴起,旅游的目标上升到体验人生、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度。

3、传统的规范化的旅游模式难以满足个性化的要求。以往的旅行社包价组团旅游方式虽然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包价过死,浏览项目、路线限制过多,游客缺乏活动自由的缺陷。

个别旅行社还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将旅游项目安排过于集中,使游客对景点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处处赶时间,无法尽兴,从而使传统的包价方式越来越失去游客的兴趣。

4、现代通讯、交通等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管理、服务等的不断完善,增强了旅游者的便捷感,减弱了他们的依赖心理。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为旅游的散客化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使旅游者不依赖于旅行社而借助众多的旅游支持手段的帮助开展旅游成为可能。

特点

散客并不意味着完全不依靠旅行社而全部旅游事务都由游客自己办理。实际上不少散客旅游活动都借助旅行社的帮助,其旅游日程、线路等由旅游者自己选定,然后再由旅行社作某些安排,如机票、旅馆、导游等。

散客旅游也并不意味着只是单个游客,它可以是单个游客,也可以是一个家庭或几个亲朋好友,还可以是临时组织起来的散客旅游团,人数通常少于旅游团队。

散客旅游一般是由游客自行安排行程,多采用零星现付方式,旅游活动项目是按零售价格支付,相对昂贵;游客自由度大;旅游人数我国现行规定在9人以下。

散客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1、交通的便利,各个省份高速路、国道的修缮,各个家庭汽车持有量在上升2、网络的便利,大家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自由行相关信息,不需要跟团也可以游玩3、经济的发展,这是促进消费的根本原因

Q_Q专业论文。 13 .....................67...................后面接着输入...... 75........................................后面接着输入...... 125 1. 浙江省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策略探讨 2. 浙江经济型酒店深化发展对策探讨 3. 章安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刍议 4. 杭州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初探 5. 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上海世博会即将迎来的挑战与机遇 6. 我国影视类主题公园的深度开发策略探讨 7. 我国饭店康乐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8. 我国出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9. 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杭州仓前掏羊锅为例 10. 杭州高星级饭店清洁保养的现状和对策的分析 11. “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以衢州柯城区黄土岭七里乡农家乐为.. 12. 我国导游薪酬制度改革策略探讨 13. 中国足浴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14. 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 15. 中国湿地保护区的设置及其旅游开发模式 16. 上海入境旅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探讨 17. 杭州入境旅游市场深化发展策略探讨 18. 浅析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9. 移民文化及其寻根旅游初探 20. 现代航空旅行安全事故分析 21. 民国时期杭州的旅游与休闲 22. 中国女性休闲旅游服务现状思考与对策 23. 论中国康乐业的法治化建设 24. 论民俗的旅游资源学价值及其产品开发策略 25. 杭城高端餐饮发展现状浅析 26. 杭州茶文化旅游深化开发问题探讨 27. 经济发达区城郊休闲度假村SWOT分析及其开发策略 28. 杭州城市生态旅游浅析 29. 杭州茶馆文化与城市休闲文化的初探 30. 关于如何提升我国旅游购物水平的探讨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的探析 32. 饭店农民工的管理与培训——以杭州高星级饭店为例 33. 对旅行社“十一”黄金周报刊旅游广告之调查和分析——以2008年杭州市都.. 34. 新媒体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携程网为例 35. 借鉴日本茶道打造杭州梅家坞茶文化品牌 36. 关于“杭邦”酒吧发展的初探 37. 浅析影视旅游中以影视作品为媒介的旅游目的地营销 38. 浅析中国自助行现状与解决方案 39. 试论杭州星级酒店基层知识型员工管理 40.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调研 41. 饭店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和权利保护

  • 索引序列
  • 关于湖区旧事散文论文范文
  • 关于散文不散论文范文写作
  • 关于旧城论文范文写作
  • 关于散记论文范文资料
  • 关于散客论文范文资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