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土壤学报编委是谁

土壤学报编委是谁

发布时间:

土壤学报编委是谁

1926年12月13日 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山城集。1939-1940年 在四川省万县金陵中学读书。幼年丧母,故乡沦陷后先随祖父母远逃四川,后因经济困难重返河南,适逢日军进攻和家庭失去联系,只身随学校步行一个半月从河南至陕西安康后又翻越秦岭大山到达陕西的眉县,在作为庙宇的窑洞中读完了高中。整个青少年时期是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渡过的,1940年其父鲁雨亭在抗日战争中牺牲,鲁如坤由祖父母抚养长大。1946-1949年 在南京中央大学学习。1949-1950年 在南京大学农业化学系学习并毕业。1950-1953年 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研究实习员。1953-1957年 任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7-1958年 在苏联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土壤研究所进修“放射性同位素在土壤农业化学上的应用”。1959-1977年 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1978-1992年 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1979-1983年 任中国土壤学会秘书长。1983-1993年 任《土壤学报》主编。1992-1994年 任《Fertilizer Research》编委。

潘根兴,男,汉族,1958年10月26日出生,浙江浦江人,农学博士(1988.3.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十五’重大咨询项目“西部生态环境”专家咨询组成员;《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生态环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岩溶》、《地球与环境》等杂志编委。所在的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1.碳氮循环:(1)农田土壤C、N循环过程与机理;(2)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生态系统模型构建。2. 土壤环境:在本领域着重研究水稻Cd吸收的土壤-基因相互作用及其子粒食用安全风险等农业与环境问题的前沿研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向水稻重金属吸收与分配的基因控制与环境控制、耐盐与逆境分子机理等研究方向发展。3. 土壤微生物:结合土壤碳氮循环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本所近年来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生态等研究手段,开始向土壤质量与功能的分子机理与生态印迹、农田养分非平衡下的微生物生态及微生物变异与生态功能变化等前沿方向发展。4. 岩溶生态社会关系、社会职务:南京农业大学国家高等学校土壤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部批)所长(2001-);国务院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农业资源利用(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学科召集人(2003-);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第五届委员(2004-);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营养学会肥料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环境演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球土壤环境恢复网络亚太地区中心成员;土壤质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十五'重大咨询项目“西部生态环境”专家咨询组成员;江苏省、国土资源部十五重点项目“江苏省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专家组成员《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生态环境》编委,《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岩溶》编委,《地球与环境》编委 2000年12月-2001年06月和2003年3月-2003年6月,先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进行合作研究“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native and irrigated cropland soils in California”. 主要学术活动领域为土壤与地球表层环境过程,学术专长为生命元素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著有《地球表层系统土壤学》。分别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2004), Biogeochemistry(2005),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第四纪研究(2004)和地球科学进展(2003,2005)等杂志上。2003年组织和主持召开“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 Storage and Dynamics of Agricultural Soils“(Nanjing, China, October, 23-28, 2003,世界土壤学联合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发起并主持第256次香山会议“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及其趋势”,2005年发起组织申报科技部973计划“农田土壤固碳潜力、机制及调控途径的基础研究”,200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我国农田土壤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领域前沿战略研讨会”。2005年2-9月参与编写IPCC缓解气候变化潜力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农业部分,是IPCC第三工作组的合作成员。潘根兴教授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国家高等学校土壤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部批)所长,国务院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农业资源利用(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学科召集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成员(2004-);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工作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科技部973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2006CB4032)专家组成员;并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十五’重大咨询项目“西部生态环境”专家咨询组成员(2002-2005),国土资源部和江苏省“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重大项目(2004-2006)专家组成员。国际痕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学会(ISTEB)国际委员会委员(2006-)。目前主要进行土壤碳生物地球化学与碳库变化研究,指导博士生10名。主要承担项目是”中国主要水稻土有机碳的固定机制、稳定性与碳汇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16,2003-2006,140万元)”和“土壤升温对水稻土移动性碳的影响及其环境反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 2004,29.0万元)、Pb/Cd污染下水稻土土壤呼吸与CO2排放的变化及其影响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1-2008.12)。2007年申请的教育部重大项目“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演变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中国水稻土固碳容量及其机理的研究多尺度统计和地下部微观过程”均已通过评审立项,受邀参与方精云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日韩A3前瞻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东亚区域碳汇动态(2007-2009)”,其指导研究发表的论文“Effe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C mineralization and production of CH4 and CO2 under anaerobic incubation from bulk samples and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 a typical paddy soil.”作为中国科学研究重大进展被Nature China收录和评述。

李航,男,1963 年生,1993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界面化学与土壤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现担任“土壤有机/无机/生物界面相互作用实验室”主任,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农学会和美国土壤学会会员,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博士后与访问学者。现任《土壤学报》和《土壤》杂志编委,10余种国际著名刊物特约审稿人。长期在资源环境科学和物理学与化学的交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物理学、化学和土壤学的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新型实用专利1项。

土壤学报青年编委

分别于北京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获学士和博士学位。曾作为中国科学院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访问进修两年。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物理与盐渍土研究室主任、盐渍土资源利用与盐渍化防控研究中心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壤学联合会(IUSS)盐渍土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土壤学会理事、盐碱土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江苏省土壤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土壤学会土壤改良与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东台滩涂研究院院长。担任中文核心期刊《干旱区研究》副主编、《土壤学报》编委,SCI源期刊”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编委,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常聘专家。

李航,男,1963 年生,1993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界面化学与土壤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现担任“土壤有机/无机/生物界面相互作用实验室”主任,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农学会和美国土壤学会会员,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博士后与访问学者。现任《土壤学报》和《土壤》杂志编委,10余种国际著名刊物特约审稿人。长期在资源环境科学和物理学与化学的交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物理学、化学和土壤学的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新型实用专利1项。

土壤和土壤学报

《土壤学报》反映土壤学各分支学科有创新或有新意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科学及相关领域,如植物营养科学、肥料科学、环境科学、国土资源等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问题评述与进展和问题讨论。该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土壤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管理干部。《土壤学报》的前身是《中国土壤学会会志》(Bulletin of the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于1948年12月创刊。1952年更名为《土壤学报》。1955~1956年定期出版,为半年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57年起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全国各地邮局发行。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科研工作停顿,《土壤学报》也被迫停刊。1978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复刊。该刊为16开本,每期14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该刊历任主编:1948年主编是宋达泉研究员;1950~1954年主编是马溶之研究员;1955~1983年主编是熊毅研究员;1984~1996年主编是鲁如坤研究员;1996~2003年主编是季国亮研究员。现任主编是蔡祖聪研究员。该刊编辑部现有编辑人员4人。

土壤学报是几区

按照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公分为五个等级,即为A+, A, B+, B,C。农学方面的包括以下269种。其中1-55为A+和A类的排名。1 土壤学报A +2 作物学报A +3 中国农业科学A +4 中国水稻科学A +5 水土保持学报A +6 农业工程学报A +7 土壤A +8 园艺学报A +9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A +10 植物病理学报A +11 果树学报A +12 玉米科学A +13 茶叶科学A +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A15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A1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A1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A1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19 麦类作物学报A20 中国生物防治A21 植物保护学报A2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A23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A24 华北农学报A25 土壤通报A26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27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28 农业现代化研究A29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A30 大豆科学A3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A32 棉花学报A3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A34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A3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A36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37 新疆农业科学A3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A39 核农学报A40 江苏农业学报A41 分子植物育种A42 农业机械学报A4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4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A45 农药学学报A4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47 农药A4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A49 植物保护A50 杂交水稻A5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A52 江苏农业科学A53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A54 西南农业学报A55 中国土壤与肥料A

2018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八版)

S1农业基础科学

1.土壤学报 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3.水土保持学报 4.土壤5.土壤通报6.中国生态农业学报7.中国地壤与肥料 8.中国农业气象 9.中国水土保持 10.水土保持研究 11.水土保持通报

S2 农业工程

1.农业工程学报 2. 灌溉排水学报3.农业机械学报4. 节水灌溉 5.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6.农机化研究7.中国农机化学报

对于具体的期刊,后面带S1,S2则表示增刊(supplementary)第一期,第二期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自然科学)(四区) 序号 期刊名称(中文) 学科门类 1 科学通报 综合性科学技术 2 遥感学报 测绘学 3 气象学报 大气科学(气象学) 4 高原气象 大气科学(气象学) 5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地质学 6 第四纪研究 地质学 7 海洋学报 海洋学 8 地理学报 地理学 9 地理研究 地理学 # 地理科学 地理学 # 人文地理 地理学 # 干旱区地理 地理学 # 中国沙漠 地理学 # 经济地理 地理学 #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学 # 干旱区研究 地理学 # 地球科学进展 地理学 # 冰川冻土 地理学 # 山地学报 地理学 # 湖泊科学 地理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地理学 # 生态学报 生物科学 # 应用生态学报 生物科学 # 生物多样性 生物科学 # 微生物学报 生物科学 # 水生生物学报 生物科学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生物科学 # 生态学杂志 生物科学 # 植物生态学报 生物科学 # 西北植物学报 生物科学 # 植物分类学报 生物科学 # 云南植物研究 生物科学 # 动物学报 生物科学 # 昆虫学报 生物科学 # 中国农业科学 综合性农业科学 # 土壤学报 农业基础科学 # 水土保持学报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通报 农业基础科学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农业基础科学 # 水土保持通报 农业基础科学 # 水土保持研究 农业基础科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农业基础科学 #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 # 园艺学报 园艺 # 林业科学 林业 # 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 # 林业资源管理 林业 # 草业学报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草业科学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水利学报 水利工程 # 水科学进展 水利工程 #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中国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改名为:环境工程学报)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自然灾害学报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自然资源学报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应用生态学报

力学学报主编是谁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1992.03——1993.02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1993.02——1995.03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1995.03——1997.10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1997.10——1998.08 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1998.08——2003.06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2003.06—— 四川大学校长。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学术兼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科协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第二届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研究领域:长期致力于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1990年12月至1991年11月,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1992年10月至1993年8月,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和1996年,两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1993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论文专著:集中体现在他的《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3本中英文专著、200余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48篇、引用500余次,EI收录78篇,CSCD和CSTPC引用546次。科研成果: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近30名。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同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7年获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建校232年来获此荣誉的第五人。

郭永怀在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唯一一位为中国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工作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在读博士期间,郭永怀进行当时空气动力学的前沿问题——跨声速流下连续解的研究,并于1945年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郭永怀在1946年至1956年间当时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的三个主持人(即西尔斯、郭永怀、康脱洛维茨)之一。这10年也是郭永怀从事科学研究的黄金时期。他着重对跨声速理论与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可压缩无旋亚声速和超声速混合型流动和上临界马赫数》(与钱学森合作)《关于中等雷诺数下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绕平板的流动》《弱激波从沿平板的边界层的反射》等重要文章,解决了跨声速流动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此同时,为了解决边界层的奇异性,他改进了庞加莱、莱特希尔的变形参数和变形坐标法,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为此,钱学森于1955年在《AdvancesinAppliedMechanics》杂志上发表文章,将这一方法命名为PLK方法。值得一提的是,郭永怀在50年代初就注意到离超声速流动这一方向,研究了高超声速激波边界层干扰和离解效应。郭永怀因在空气动力学与应用数学中的研究成果而驰名世界。人造卫星郭永怀对于国防工业和科研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从1957年11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起,他就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星际航行座谈会,大力倡导中国要发展航天事业,并就许多技术问题,如运载工具、推进剂、姿态控制、气动力、气动热等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和主张。在第四次座谈会上作了“宇宙飞船的回地问题”的中心发言,对气动减速、气动加热、烧蚀防热、回地轨道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提出了利用举力面的设想。随后,当研制人造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时,郭永怀参加了负责卫星本体设计的人造卫星研究院的领导工作。航天工程郭永怀创办了《力学学报》和《力学译丛》,并亲任主编,翻译出版了《流体力学概论》等多部学术名著,先后开展了新兴的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其成果不断引起国际科学界瞩目。在中科院组织的星际航行座谈会上,郭永怀提出中国要发展航天事业,并就运载工具、推进技术等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不久,他当选为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两弹事业郭永怀认为应将再入物理现象的研究作为这个项目的理论研究方向,并明确提出建立高温物理所的主张,对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他亦费尽心血;1967年,郭永怀参加了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的筹建工作,担任了主管技术工作的副组长。他首先就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的服务对象、研究手段、重点设备、测试方法等提出了建议,并和钱学森一起为该院规划了蓝图,为以后空气动力学研究发展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了发展中国的“两弹”事业,郭永怀更是呕心沥血,从理论到实践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多次赴现场参加准备工作。中国开始研制核武器时,他负责动力项目研究。提出了“铁条包布”的设计思想,为核武器真正武器化做出贡献。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动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中,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郭永怀的努力下,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87年,就在谢和平取得博士学位的同时,他成功地将损伤力学和分形几何相结合,在国内外首次给出了岩石断口分维与断裂韧性的关系;创造性地建立了岩石微观断裂的穿晶与沿晶和穿晶相偶合的分形模型以及裂纹分叉的分形模型,对一些物理现象给予了定量定性的解释。

利用分形几何进行了岩爆与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解释了地震学中未有解释的低b值对应大地震产生的物理理论。他提出了岩石微观断裂机理,从而形成了岩石损伤断裂的分形几何新领域。

扩展资料:

科研成就:

20世纪80年代,谢和平在中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来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

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工程应用中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和平

您好,小编认真整理了该杂志的简介如下,希望有所帮助:《力学学报》由首任主编钱学森等创刊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办。《力学学报》是力学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在理论和应用力学所有领域里,在理论、方法和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期刊鼓励发表与力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力求成为力学与其他工程和科学分支的桥梁,成为有助于中国力学年青学子成长和推动与中国重大工程建设合作的平台。从2012 年开始,学报将提供四个栏目: 1 、特邀论文,2 、全文,3 、快报,4 、对近期在本刊发表论文的讨论。

  • 索引序列
  • 土壤学报编委是谁
  • 土壤学报青年编委
  • 土壤和土壤学报
  • 土壤学报是几区
  • 力学学报主编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