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yan燕yan
会飞的猪lucky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
馋嘴鱼了乐
科技论文怎么写?写一篇高质量的科技小论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选好课题 撰写科技小论文,首先要考虑写什么,也就是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要注意以下原则:价值原则,即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要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指导和参考的意义;可行原则,指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即撰稿者个人的专业知识、理论修养、知识面、手头资料、实验条件、周围环境,不可贪大求深,应该量力而行;新颖原则,指课题应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过但未解决或完全解决,要注意“文贵创新”。 二、 拟定题目 文题如目,好的题目能够叫人拍案叫绝,一眼难忘。它好似推销产品的广告词,对吸引读者起着关键作用。好的科技小论文题目要讲求三个字:准、小、新。准,指的是题目要用精练的文字将论文内容确切的揭示出来。如某位同学撰写的科技小论文的题目是《肥皂的去污原理和最佳洗衣浓度》,一看题目,就可以知道论文阐述的内容,一目了然。小,指的是题目的角度小。角度小,就具有较好的指向性,文章的思路随之明朗,容易写得集中、紧凑。题目过宽,往往由于我们投入研究的精力少,范围窄,专业知识不深,而难以驾驭。如某位中学生撰写的科技小论文的题目是《静电除尘黑板擦的研究与制作》,题目小且具体,学生可以作深刻的阐述。新,指的是力求在题目中透露出新鲜的立意。选题新鲜,才有阅读价值。没有独特的见解,没有新的发现,即使表达再好,论证再有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三、 写好开篇 文章开头处于定调的特殊位置,历来为写作者们重视。古人云:”若起不得法,则杂乱浮泛”。开头部分虽短,却是全篇的有机组成部分,提示作者的思绪和对众多材料的截取,因此落笔之前必须对全篇有总体把握。 科技小论文的开头,不一而足,并无固定的格式,但却有章法可循,这就需要对各种开头的技法细加领悟,根据写作实际灵活运用。 1、 例题引路法 写作科技小论文,开篇引题,显示了研究问题的实在性,激发读者顺藤摸瓜的愿望。如某同学撰写的《一道容易解错的力学题》一文,作者开头就摆出了一道同学们很熟悉而又容易出错的力学题,并将错误的解答过程陈述给读者,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兴趣,而急于读完全文,以知道这道题究竟错在何处。 2、 揭示背景法 将研究的问题,放置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让读者在较高的层次体味其研究的意义乃至方向性。如《乡镇工业环境污染防治对策》一文是这样开头的:“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使农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在一些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乡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影响日益突出。 这一开头就将研究的问题与命题的发展趋势,当今乡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影响紧扣一起,使人们认识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 3、 指出危害法 许多争鸣、纠错的小论文,常常指出某些弊端,让人们骤然心惊,晓知解决问题的紧迫性。 4、 概述论点法 在前言部分,作者将主要观点集中呈现给读者,给人一种整体感,这无异于交给读者一串钥匙,往下阅读便是尝试去打开一扇扇大门。 5、 设置疑问法 设置疑问主要是给读者留下悬念,让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迫不及待地关注研讨的问题。 以上是写好科技小论文开头的五种方法,值得说明的是开头的方法不胜枚举,且各种方法常常是有机结合,渗透并用。 四、 分述要点 经验材料繁多复杂,怎样使它们井井有条地统一于中心论点呢?在小论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分条论述的方法,往往得心应手。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条理性强,层次清楚,给人全面深刻的立体感。当然,每个观点,都必须是深思熟虑的结晶,概述性要强,客观性要强,创新性也要强。 五、 用好材料 科技小论文不是简单地将手头材料罗列成文,深透的说理,规律的导引是其本质特征。观点和材料是相辅相成的,论文的价值体现在论题的价值,论题的价值又通过材料的论证体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就会形成一篇很好的科技小论文。 六、文稿写作常识 为了减少编辑发稿时的困难,也为了减少论文排版时的差错,作者在撰写科技小论文时,还要注意掌握一些文稿写作常识。 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问题:文稿用标准稿纸书写清楚(或者用电脑打印)。每格一字,标点单独占一格。不需排印的说明文字一律用铅笔标注。书写时应使用规范的简化字,防止错别字,更不要杜撰生字。除成语、古文和引用文献的数字外,一般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公元的世纪、年、月、日、时、分、秒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简写成99年)。五位以上的数字可用“亿”、“万”作单位。四位以上的数字连写,不用分节点;外文字母、化学符号等要写得端正清楚。外文应用印刷体书写,大小写必须分明,并用铅笔标明玩儿文种,正斜体和上下角标。此项内容请以中学教材中的写法为准,化学结构式中各个线条位置的排列必须准确;数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应另行居中书写,并使用规范字体;使用规范的标点和其它的符号。书写时,破折号占两格、省略号占两格、连接号占半格,其余符号占一格。并注意顿号、逗号、冒号、分号、引号的书写位置;文稿中涉及到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文字叙述中用法定汉语名称;文稿中的表格应由作者填写清楚。表号和表名一般在表前,说明在表后。同一表格另页再写时,前面应注明“续表”字样。表内文字末尾不加标点符号,回行顶格;文字能叙述清楚的内容,一般不用插图。使用插图必须起到图文并茂的作用。要注意文字与插图的衔接搭配,插图均应按序编号。撰写科技小论文的方法和技巧 科技小论文是学生科学研究的总结,而不是文学作品。小论文的写法有一定的规范性,它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题目要与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文不对题。题目要求简洁、新颖、吸引读者。如《为什么咸蛋黄会出油?》明了,吸引读者。研究的题目不能太大,不然无从下手。 2、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简单说明进行该研究的目的或作者是怎样想到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起因。 3、材料和研究方法:要写清考察和观察对象、实验的材料及材料来源;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以及具体研究步骤;使用了哪些仪器等,这都要如实交代清楚,以便经得起他人的重复试验。 4、结果:是论文的论据部分。除了用文字,还可用表格中的数据,图片,照片,这样具有说服力。数据的真实可靠是实验研究的关键所在。 5、讨论:这是论文的论证和论点部分。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科学结论。并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以说明。论点必须是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依据,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如果脱离实际,故意扩大研究成果,就失去论文的科学性,结果将是一事无成。 本次的科技小论文选题可以参考丛书的有关课题,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手段。也可围绕自己劳技创意和制作过程等方面内容进行论述。论文的撰写用A4纸张。
聪聪老头
很多同学其实都喜欢做实验,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小编整理了科学实验报告小论文5篇,希望大家能保持自己探索发现的精神。 简单潜水艇 材料: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 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 怎么会这样? 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 让声音可以看得见 准备:一个空易拉罐、一个气球、一把剪刀、橡皮筋、绳子、胶水、手电筒、一个比指甲盖稍大些的镜片。 实验: 1、剪去易拉罐的底和面,使它成为两头透亮的空筒。剪去气球的颈部,并蒙在罐的一端。抓住气球的边,再用橡皮圈把它紧紧绷住(像鼓面一样)。 2、把小镜片用胶水贴在紧绷的气球鼓面上,使镜面向外。 3、打开手电筒,照在镜子上,你会看到一个光点从镜面反射到墙上。如果墙上的光点不够清晰,可以用一张硬白纸当屏幕。 4、把铁罐放在桌上,用书本等作支撑固定住,调整好手电、镜面与光点的合适角度。你在铁罐的另一端大喊或唱歌,同时观看墙上的光点。嗬,光点晃动起来,“跳上舞”了。 原理:声音是由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当你唱歌时,从你的肺里压出来的空气,使声带振动,产生压力波(也叫声波)。这个声波就像水中的涟漪一样撞击到气球膜上,气球膜便随之振动,所以小镜子反射出来的光也跟着动。 拐弯的水流 (一)需要准备的器材:一个椰树派对饮料罐内的塑料勺子、自来水。 (二)怎样操作实验: 先打开自来水龙头把水流调节到最细小,再把一个椰树派对饮料罐内的塑料勺子放在衣服上反复摩擦几下,把摩擦后的塑料勺子放在水流旁边靠近水流。 (三)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水流似乎被塑料勺子拉了过来,拐了一下弯。 (四)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塑料勺子在衣服上摩擦时带上了电,所以水流被勺子吸引了过来,看起来就像拐了一下弯。 (五)怎样想到的: 一次,我吃完椰树派对饮料罐内的饮料和果肉,没事就拿着罐子和勺子在水龙头下玩水,一不小心勺子掉在地上粘满了灰尘,我捡起来在衣服上把灰尘擦掉,准备拿勺子接水,当勺子靠近自来水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勺子上好像有一股力把水流拉了过来。于是我反复试验了几次都产生了同样和现象,我就设计了这个实验。 (六)需要注意的地方:勺子接近是水流,不是接触水流。 自己会变大的肥皂泡 思考:不许碰肥皂泡,你能让“脆弱”的肥皂泡不断地自己变得越来越大吗? 材料:剪刀、 吸管、圆纸筒、盆子、肥皂水 操作: 1、准备一些浓肥皂液,使吹出的肥皂泡不会轻易破裂。 2、用小剪刀在吸管的一端剪出4个同样深的切口,再将剪出的切条向后折。 3、用吸管有切条的一端吹出很大的泡泡来。 4、将卫生纸中间的圆纸筒一端用水润湿,迅速而轻巧地将肥皂泡放到浸湿的纸筒上,让肥皂泡稳稳地站在纸筒的一端。 5、在盆子中装入大半盆水,把圆纸筒没有肥皂泡的一端向下伸入水中。 6、慢慢向下压纸筒,直到纸筒的大部分都没入水中。 7、如果肥皂泡破裂就重复做一次上述步骤。 8、肥皂泡会越变越大,最后,“砰”地一声轻响,肥皂泡破了。 原因: 把纸筒向水下压时,筒内的空气受到水的压力,自身压力就会变大,使越来越多的空气渗进上方的肥皂泡中,将肥皂泡越吹越大。 “会走路”的玻璃杯 一、 创意说明: 实验是科学之母,才智是实验之子。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会科学与真理,必定会为孩子的成长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我们大家都知道人、动物、鸟类都是用腿走路的,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杯虽然没有腿也可以走路,你相信吗? 二、 实验材料: 玻璃杯1个、蜡烛1支、火柴1盒、玻璃板1块、厚书2本、自来水少许 三、 实验步骤; 1、 首先把玻璃板放在自来水中浸泡一下。 2、 接着把玻璃板的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两本书垫起。 3、 再次将玻璃杯的杯口沾一些水,然后倒扣在玻璃板的上端。 4、 最后将蜡烛点燃后去烤杯子的底部和四周。 四、 实验结果 我神奇地发现倒立在玻璃板上的玻璃杯居然自己慢慢地从上面“走”了下来。 五、 注意事项 经过自己多次反复的实验,我发现两本书加起来的高度大约只要在5厘米左右,如果太高或太低的话,玻璃杯在“向下走”的过程中不会很自由顺利、很自然。 六:研究结果 用蜡烛去烤玻璃杯底部和四周的时候,杯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装不下的空气就会往外挤,但是由于杯口是倒立着的,并且又被一层水封闭着,热空气出不去,就只能把杯子向上顶起一点,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杯子就自己慢慢地向下“走”了。 七、 实验心得 通过这个实验我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才成长的基因,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1、谈谈计算教学的改革 2、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3、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4、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研究(一) 5、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
据学术堂了解,科研论文是根据有价值的生产实践或科研课题写作的,具有原创性和独到性的论文。从科研论文的格式来说,第一部分应该是课题研究的总体构想,包括课题研究的目
回答 科学有一种奇特的魅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无处不在,他常常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中。 一天,妈妈要用一个饮料瓶并让我洗一洗,我用温水把瓶子洗净后把
撰写一篇高质量的科技小论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选好课题 撰写科技小论文,首先要考虑写什么,也就是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要注意以下原则:价值
有趣的发现大自然是神奇的,是美妙的,更是有趣的。有一天,我正在院子里玩。突然,我发现了一群蚂蚁正在搬家,我便蹲下来,仔细地观察。这些蚂蚁有的在般食物,有的背着小
优质论文问答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