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58

美食大卡
首页 > 论文问答 > science一作能去什么学校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iuxing2015

已采纳
什么是科学?这不完全是个定义的问题,还需要看大家是在什么环境,什么意味下使用这个词的。 比如: 课本里说:科学的人生观。 新闻里说:科学的发展观。 论坛里说:中医是科学吗? 健康讲座:大蒜防癌科学吗? 总结一下,在这几个例子中,科学指的是:可以信赖的意思。如果作一个替换的话就是: 要相信科学,反对伪科学。 要相信组织,反对个人主义。 要相信上帝,反对异端。 由以上例子可见,大众最关心的并不是科学的定义和标准,而往往是科学这个标签----一个可以信赖的标签。但这个标签在中国并非自古就有,而是来自西方,科学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先引入的重要概念之一,另一个则是民主。 II科学的定义 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个概念,中国古代有\textbf{道},有\textbf{理},但和科学不是一个概念。为了讨论科学的定义,先来看一下在西方语言中的科学。 在拉丁语中,作: Scientia,词根Scire,是学或知的意思,即学问或知识的意思, 它又来自于scio,意思是"我知道"。印欧语系中其根源指的是区别或分隔,同梵语中的chyati ,切开,希腊语 schizein,劈开,拉丁语scindere,劈开,都有亲缘关系。从中世纪到启蒙时期,科学指的是任何系统化的或记录下来的知识。因此,当时它也同哲学一样有非常宽泛的含义。在某些语言中,比如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以及意大利语中,指代科学的那个词现在仍有这个含义。 在英语中,作:Science,一般指自然科学,即 Natural Science;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Sense有感觉、感知的意思,即人有通过感官获得经验的能力,在感官经验基础上的系统知识和判断能力则为科学。 在德语中,作:Wissenschaft,指一切有系统的学问,即除自然科学外,一般还包括历史学、语言学及哲学等。可见德语中讲到科学,比英语中讲到科学,其涵义要更为广泛,这与英、德两个民族不同的学术研究传统也是吻合的。英国人是实用主义的,更强调经验和经验科学(对应自然科学),而德国人则更强调综合,强调自上而下统一的知识体系。 WC 丹皮尔在其著作《科学史》绪论中给科学下了这样的定义: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 这样的定义可能是富有启发的,但暂时并无多大用处。因为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现象,什么是理性等。 最后,我们再看看中文,科学是被写成了科+学,科的意思是分类的意思,如我们在生物分类系统中的:门、纲、目、科。而学自然是学问,知识的意思。另外在汉语中,还有所谓科举的概念,即通过某种选拔性考试,向国家或皇帝选拔人才的意思,科举有很强的实用或功利的色彩。因此纯粹看科学的中文字面意思,我们可理解为:分门别类的有实际用途的知识和学问。 III科学的领域 我们也可通过今天我们所认为一定属于科学的典型学科中来概括科学的特征。一般而言,我们认为: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属于科学。即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眼、耳、鼻、手等)直接经验到的,这与英语中关于Science的定义一致,即科学狭义地指自然科学。 我们为什么倾向于不把数学包括在科学的领域中,是因为数学讨论的是纯粹形式的问题,不与任何具体现象有关。当然,如果我们考察数学产生的历史过程,我们会认为经验仍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数学一旦形成严格体系,即与经验无关,而导致数学出现的各种经验可看作是促使数学产生的楼梯,在上楼前,楼梯是有用的,一旦已经上了楼,楼梯则成为多余的东西。
238 评论

张小电1301

239 评论

不说客套话

科学: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

308 评论

金舟创元

回答 您好,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326 评论

A可儿她姑

什么叫科学?“科学”本该是一个人类可信之真理;设立“科学”目的是能告诉人们宇宙中的一些事实存在、而真实真诚地解剖人们还不知道的许多事。可是达尔文的捧场们改变了“科学”含意的方向,它不是发现了不可知的事实存在去深入地研究、去探索,而是比平民百姓更简单扼要──丢掉。凡看不见的、想不通的、不能放进实验室的不管多么真实,统统搁置起来。或称为宗教信仰、迷信或唯心,一扫帚扫进垃圾箱,打入死胡同,自己不进去也不允许别人进去。“达尔文”的概念成了高于一切的科学代名词,所以人们期望的“科学”延续150多年来直到今天,世上才会有那么多的未解之谜。许多所谓“科学”现今已成了儿戏,完全失去了“科学”的价值。达尔文的“科学”应担负的工作仅仅只做了农民种蕃茹的哪点水平。一个明亮整洁的房间,因为灯泡的污垢使人模糊不清,看不见真相,连累了真正的高科技成果也受委屈。人类若要真正的达到进步,首先要改掉“科学”含意的内在性,或者就干脆用更恰当的词来代替这二个字,让人得着真科学、享受真知识。地球上的生命决不是“进化论”随机演化的结果, 科学地研究地球人真正起源绝不能单纯从生物斗争学角度进行,而应该从多元角度包括无形性、超然性着手研究。否则本届人类将永远得不到科学的实质,而只知道有“科学”这个词罢了。不管是与不是,人类一般都不会去思考、还能听到算是表现身份最伟大的开口词:“我只相信科学”,当然这是好的。一般会讲这话的人都还自认是“有知识”的,殊不知这“科学”只不过是在奥秘的现成宇宙中进行探索,发现一点点蛛丝马迹的一门学科;讲得简单点,“科学”就是孩子用舌舔水果糖;这颗是香蕉糖,哪颗是巧克力,而且还常常是错误的。谁能让人看见真实、引人走进糖果厂呢? 特别是“弱肉强食”的“进化论”作为生物学混入科学队列后,人类已经晕头转向,是非难分。北京猿人生活年代在教科书上教授人类这么多代,现今发现教科书传教人的年代误差20多万年;构成生命的蛋白质分子必须有水分才能保持三维结构的固有观念,现今发现是错的;历史以来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雄孔雀漂亮的羽毛是为了吸引异性;变色龙变色是为了与环境融为一体,达到隐藏自己、蒙蔽敌人的目的。然而,现今发现这两个观点似乎都不准确……等等。2006年8月15日《都市快报》23版文章说:说起来不相信,天门学家不清楚什么是行星。……太阳系行星可能有8个,也可能有50个,现有教科书都将全部改写……。教科书上的许多有关科学论述根据现今的科学发现,换句话说很多都是假的,但是,又无力改写。许多方面连大文学家也无法圆满解释,也不去解释,因为一解释就会推翻所有已知的知识。还有以人类现有科学水平和手段尚还无法解释和证明的许多难题,但又确实存在。天下也没有一位真正的科学家敢说:宇宙中的一切我都能回答;也没有一本称“科学”的书敢写上“绝对正确”。在这天外来客“智能活体”频频出现的今天,谁会说:我只相信科学,就不相信有“天外来客”呢?在这天外来客“智能活体”频频出现的今天,谁能解释:世界上从古到今,人类所有文字信息中,有哪一本的经典明白解释过宇宙的“天外来客”呢?若是细心地去研究人间的天门学、地理学、中外历史学、生物科学、宗教信仰、历史以来在世上的所有文字符号中,你会惊奇地发现,真的还有一本书与被人类科学所发现的宇宙事实竟然如此地一致;“玛雅人”、“诸世纪”……等等预言的准确性轰动了全球,引起了各界人氏的佩服。但人类真正的预言却就在人们眼皮底下、被人们归类到“宗教信仰”的、而且早就交给人类,从起初到未了的这本书:那就是远超“宗教信仰”和“科学”、也没有任何“科学”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圣经》。 顶尖物理学家杜林白在《一个科学家的故事》结论道:“作为一个科学家,我已将《圣经》在生活中做了多次试验。现在我完全相信:它是名符其实的正确无误的神的话语。对任何想了解这本书的人,这本书向他们揭露了宇宙所有奥秘。”大科学家牛顿说:“我们看上帝的《圣经》是最崇高的哲学。我从《圣经》中所找到的真理事实多过任何属世的史书。”

235 评论

skyblue086

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包含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329 评论

静静的娇儿

科学(英语:Science,希腊语:Επιστήμη)是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原来指自然现象,现泛指包括社会现象等现象)进行归因的学科。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是条件明确的(不能模棱两可或随意解读)、能经得起检验的,而且不能与任何适用范围内的已知事实产生矛盾。科学原仅指对自然现象之规律的探索与总结,但人文学科也被越来越多地冠以“科学”之名。人们习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科学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传统的自然科学主要有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逻辑学和数学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们是其它一切科学的论证基础和工具。科学在认识自然的不同层面上设法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这有别于空泛的哲学。科学也不等同于寻求绝对无误的真理,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摸索式地不断接近真理。故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偏差的纠正史。因此“科学”本身要求对理论要保持一定的怀疑性,因此它绝不是“正确”的同义词。拓展资料:中国传统上将所有的知识统称“学问”,古代将关于自然物道理的学问称为“物理”因此古代的物理即是自然科学,数学学科独立于“物理”。而自明代时中国则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以表示研究自然之物所得的学问。直至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出版的许多科学书籍多冠以格致或格物之名。

217 评论

相关问答

  • science是一去吗

    符合多数人利益的知识被认为是科学的

    小菜虫娃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发一篇science能怎么样

    下面我就为大家具体介绍发表一篇SCI,对您到底意味着什么?•一、发表一篇SCI意味着保研几率大增如果你非常优秀,可以在大学期间,发表1篇SCI论文,这对你保送研

    猪宝051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一篇sci能去什么高校

    可以申请去。SCI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科学引文索引。SCI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几个检索性刊物之一。一般搞

    原来我在这里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sci二区能申请什么学校

    还是自信一点,成果是成果,学历是学历,两码事不能混在一起

    我还是杰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一篇science去河南大学

    刊名: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大学周期

    馋嘴鱼了乐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