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优雅0811
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直观形象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 视觉艺术是一种感受的方式,它也就是造型艺术。它的特点是所选用的材料是多方面的,木、泥、铜、布多种多样;所表现的形态主要为三维的立体形态,既或是平面的两维绘画作品,也会因为色调变化和透视原则的运用,而使人们有三维感觉;视觉艺术的另一特征是它的静态的、凝固的特点,是在某一时间断面上凝固的审美客体。不过静态的视觉艺术也可以产生动态的效果。 除了国画、油画、版画、摄影等大类别,其他的如漆画、粉画、速写、根雕、木雕、剪纸等等,均具备以上所谈及的艺术特征
RosaLifeShare
2022年7月19日,“黑暗中的炙热精灵”——崔大月视觉作品展在Art艺绘开展。策展人马一鹰在前言中写道: 人类文明历史中,不知发生了多少数不清道不明的荒诞又离奇的故事;整个人类的行为及他们构建出来的数不清的理论和理想,似乎都在证明自己的荒诞。坚称自己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很多时候都是在以一种非人的生命状态在否定自身;人活得不象人类自己自诩的万物之灵,这就是荒诞!这个所谓的荒诞就在于人在自由中背离了人的本质! 但人也同时在不断寻找自己的本质,人也正是在寻找自己的生命本质过程中体验或者觉察到自己生命的奥秘,这奥秘或许就是那本质? 视觉艺术家就是一种在构建自己形象世界过程中体验生命本质的人,因为人的生命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寻找自己本质的过程;视觉艺术家在他的形象世界里看到了人的本质,诗人在他们所吟诵的语言中觉悟到自己生命的荒诞之美,哲学家们则在他们的沉思中看到了人的生命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中的终极秘境。 在现象的荒诞中发现人生命的必然寻找之途,在寻找之途中觉悟和感受生命的奇妙,这就是人生的使命。 崔大月所表现的艺术世界,那些好象没有形象确定性,无法分类的艺术形象;那些象人又象动物,象凶猛的怪兽又象天真可爱的孩童;那些人形中有兽像,兽像中有人形的综合性形象都共同指向了一个没有任何确定性的现实世界;这个无确定性的世界性,就是崔大月在她的视觉形象世界中想向我们表达的她对这个世界的意识,世界无确定性正好说明了人类失去了他的本质。 崔大月把她的那些无确定性的形象抛入一个同样无确定性由黑暗构成的模糊空间中,形象与背景融为一体;艺术形式在这里作为一种语言,把看者的意识导引到一种无法用理性,甚至很难用形象欣赏的方式去解读的模糊意识状态中;在观赏她的作品时,有时会产生一种意识跃迁,从形而下的审美状态突然顿悟至形而上世界;在这个顿悟的境界中,似乎恍恍惚惚的看见了崔大月正在寻找的生命本质。人在不断寻找中遇见他的生命本质,这也许就是她的作品送给我们的意义。崔大月艺术自述:我笔下的作品,既是一种自我表达,同时也是我对世界终极问题的探索。它有时就好像是一个婴儿的双眼,充满蠢蠢欲动的好奇和天然去雕饰的童真;有时又好似一位智者的沉思,过滤浮华的表象,透过世俗的纷杂直达本质。我喜欢在创作时将画笔、材料与创作理念融为一体,展现事物的本质。崔大月作品介绍:在光怪陆离的世界中发现背后的本质《光怪陆离》系列作品表现的是崔大月眼中世界的样子,用各种奇异的色彩和不同的材质展现这光怪陆离世界背后的本质,其中有各种极端的情绪色彩和对人性的探索及讽刺。虚伪与挚诚,肮脏与天真,复杂与纯粹,聒噪与平静一切都在此系列作品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崔大月简介:新锐艺术家1988年出生于吉林,现居北京2016年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Art艺绘”展览总监月野泷珠STUDIO品牌主理人崔大月艺术工作室创始人正林家*崔大月艺术餐厅艺术主理人个展2017年,葭月·崔大月 个人艺术作品展 北京-和艺术空间群展2021年,作品《光的形状》系列六参加Abstract . 首届“中国 · 吉林抽象”展2021年,作品《迷乱城市》参加“中国轻装置(特别)展 · 第一回”2021年,作品《边界》参加“一路有您”——2021跨年(特别)大展2020年,作品《光的形状》系列4参加“中国策展人论坛主题展”2020年,作品《光的形状》系列3参加“3X3格抽象艺”提名展2020年,作品《光的形状》系列4参加“2020 国际具象&抽象(特别)大展”2020年,作品《光的形状》系列4参加“Visual Art.中国(特别)大展”2019年,作品《光的形状》系列4入选“中国抽象艺术(济南)大展”2019年,作品《光的形状》系列4收录于韩国《视觉》杂志2019年,作品《专注》参加“中央美院首届校友展”2018年,作品《挚爱》拍卖后,捐赠给“步步高福光基金会”2018年,数码影像《光怪陆离》系列参加【影响未来 】2018艺术嘉年华 ——首届大型综合艺术跨年展2018年,作品《和谐共生》、《虚妄的勇气》参加【ASA-XYZ】青年艺术家奖提名展2017年,作品《我》、《我和马》参加“回溯”——西方传统绘画材料与技法研究展2017年,作品《城堡》参加“水彩俄罗斯”中央美院油画与西方传统高研班考察写生展2017年,作品《我》 参加“进修之道”中央美院研修生优秀毕业作品展2017年,作品《冰河入梦》参加“2017美术日记年度作品展”2017年,作品《冰河入梦》收录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2017美术日记》2013年,作品《雪》获得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博览会主办“中瓷网 · 陶天下”铜奖
明.设计
徐冰(1955-)祖籍浙江温岭,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邀请,做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现为独立艺术家,生活工作于纽约。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布朗士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捷克国家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被邀请参加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国的重要联展。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MAC ARTHUR AWARD)。主要收藏记录:中国美术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及艾维姆美术馆及北达克达美术馆、日本琦玉县立现代美术馆、澳大利亚国家画廊等各大收藏机构收藏。出版有:1996年《中国20世纪的艺术和艺术家》。1997年美国艺术史教科书《艺术的过去和现在》由Harry N Abrams 出版;《牛津艺术史“中国艺术”》牛津大学出版;《中国艺术及文化史》Prentice Hall 出版。 他于2007年从社会招聘中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校长,主要管理学校教育曾在: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 、布郎士美术馆 (The Bronx Museum of Art)、 美国艾维母美术馆(Elvehjem Museum of Art)、 北德克达美术馆(North Dakota Museum)、 阿尔班尼大学美术馆(Albany University Museum) 、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Joan Miro Foundation at Mallorca)、 捷克国家博物馆(National Gallery of Prague)、福岗亚洲美术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2001年在美国史密森国家博物馆萨克勒美术馆(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举办题为《游戏文字:徐冰的当代艺术》大型个人展。2004年在柏林国家东亚艺术博物馆(Berlin National East Asian Art Museum)举办大型回顾展《徐冰在柏林》。也曾被邀参加: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伦敦V & A 美术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 、西班牙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National Center de Arte Reina Sofia)、CAAM现代美术馆(Centro Atlantico de Arte Moderno Museum, LasPalmas, Spain) 、美国维克纳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Visual Arts)、 皇后美术馆 (Queens Museum of Art) 、纽约P.S.I 美术馆、加拿大国家博物馆(The 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新南威而斯美术馆(Museum of New South Wales)、日本森美术馆、ICC美术馆,澳大利亚国家现代美术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昆士兰美术馆(Queensland Art Gallery)、芬兰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Kiasma)、芬兰Pori美术馆等美术馆举办的重要艺术展,被邀参加45届和51届威尼斯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南非约汉内斯堡双年展、土尔其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台北双年展、福岗叁年展、昆士兰叁年展、广州叁年展等国际展。在艺术史著作中的记录有美国97年版世界艺术史教科书:《过去的艺术和现在的艺术》 (Art Past - Art Present)(Prentice Hall, Abrams 出版社)。 2001年作品编入美国权威艺术教科书 《古今艺术》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麦克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 的《20世纪的中国艺术和艺术家》(加州大学出版社)、 克劳斯奎克(Craig Clunas) 的《牛津艺术史:中国艺术》 (牛津大学出版社)、简弗文(Jane Farver)《国际观念艺术的原起点》(皇后艺术博物馆出版)、《对话中的艺术世界—全球艺术2000年》 (路德维希博物馆出版)世界各地六所出版社将徐冰的艺术编入中学及高中艺术教科书。2006年美国出版有关徐冰艺术的学术论文集《持续性/转型—以文字为图像:徐冰的艺术》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Award)。2003年,由于对亚洲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获得第十四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 2004年获得首届威尔士国际视觉艺术(Artes Mundi),获得纽约市教育局和高中教育艺术委员会颁发的第96届青年之友奖。被《Mangazine 名牌》杂志评为中国年度“十大精英男性”。被《美国艺术》杂志评为15名国际艺术界年度最受注目人物之一(2004 People in Review)。2006年在美国卫斯理学院,戴威斯美术馆个人展上的装置《佩塞芬尼的两姐妹》获得国际艺评家协会(AICA) “2005至2006年度新英格兰地区最佳装置或单件作品奖“,受建筑师贝律名先生之托为苏州博物馆新馆开幕举办个展,制作《背后的故事:3》入选第六届韩国光洲双年展,首届新加坡双年展,展出新作《魔毯》。作品《地书:徐冰工作室》在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展出。 堪萨斯Spencer美术馆举办《从〈天书〉到〈地书〉:徐冰“书”系列作品》回顾展。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有关徐冰艺术的学术论文集《持续性/转型—以文字为图像: 徐冰的艺术》。巫鸿教授专著《徐冰:烟草计划》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 以中国书法为基本元素的平面作品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新作《地书》以新媒体互动方式在纽约MoMA展出。由于“对文字、 语言和书籍溶智的使用,对版画与当代艺术这两个领域间的对话和沟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全美版画家协会授予徐冰“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主要艺术作品列表:1975-1977 谰熳山花 Cultural Revolution Magazine1977-1983 碎玉籍 Broken Jade1986 大轮子 Big Tire1987 天书 Book from the Sky五个复数系列 Five Series of Repetition1990 鬼打墙Ghost Pounding the Wall1991 A,B,C...1992 Cultural NegotiationsPost-testment 后约全书1993 Wu 街 Wu Street文盲文 Brailliterate1993-1995 一个转换案例的研究 A Case Study of Transference1994 文化动物 Cultural Animal鹦鹉 The Parrot1994-1996 英文方块字书法入门Square Calligraphy Classroom1994 在美国养蚕系列一: 蚕书 American Silkworm Series Part I: Silkworm Book1994-1995 在美国养蚕系列二 : 包裹 American Silkworm Series Part II1996-2006 转话1997 遗失的文字 Lost Letters网 The Net1998 链子 The Leash熊猫动物园 Panda Zoo在美国养蚕三:蚕花 American Silkworm Series Part III: The Opening您贵姓 Your Surname Please在美国养蚕四: 蚕的VCR American Silkworm Series Part IV: Silkworm VCR1999 毛主席说:艺术为人民 Art for the People赫尔辛基喜玛拉雅的交换 Helsinki Himalayan Exhange读风景-喜玛拉雅写生 Landscripts from the Himalayan Journal2000 身外身 Body Outside of Body烟草计划系列 Tobacco Project写生悉尼 Landscripts: Sydney2001 请问,亚洲协会在哪? Excuse Me Sir,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Asia Society?读风景-文字的花园 Reading Landscape猴子捞月 Monkeys Grasp for the Moon2002 金苹果送温情 A Consideration of Golden Apples鸟飞了 The Living Word野斑马 Wild Zebra2003 鸟语 Birdcages2003 第一读者 First Readers2004 何处若尘埃?Where Does the Dust Itself Collect?平静的湖面 The Glassy Surface of the Lake2004 - 2006 Background Story 背后的故事2004 烟草计划:上海 Tobacco Project Shanghai真实之井 The Well of Truth2006 手制书--潮汐魔毯 Magic Carpet2006 - 2007 缓动桌面 Ergodynamic Desktop2006 诺基亚 Connect to Art2003-2006 《地书--画语》2006 - 进行中 地书 Book from the Ground
摄影杂志在中国也分北派和南派之分北派的以北京的《大众摄影》为主,特点较为大气超然南派的以广州的《摄影之友》为主,特点较为新鲜灵活另外还有《视觉影像》也不错,有好
《国际广告》、《现代广告》、《包装与设计》
浅谈现代视觉艺术的创新思维题目比较普遍写起来有点花时间哦不过开题报告很好写呵呵
Tse Met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artenet新闻, Vart私人美术馆等,都可以增加眼界。
设计心理学作为最近几年刚开设的一门新兴学科,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目前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国内的学者对其内容和研究范围也并没有权威的通用教材。下面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