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0

8668神淡淡
首页 > 期刊论文 > 毽球发球技术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UPSILON宇普西龙

已采纳

一、 研究背景 毽球从我国古老的民间踢毽子游戏演变而来,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是我国传统体育中较有特色的项目,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竞技项目,80年代中后期毽球一亮相国内赛场,就以其趣味性、灵活性,为体育大赛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使越来越多的群众爱好者参特别是青少年加入到了这项活动之中,充分显示了毽球运动的强大生命力。 为了使更多的青少年步入毽球运动的殿堂,使更多的青少年走向国家级冠军的领奖台,我作为国家级毽球教练员,多年来在毽球训练中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培训技巧 ,使我校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毽球运动建将和国家级冠军,取得优异成绩。赢得社会良好口碑。本人88年从事毽球运动,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及世界毽球锦标赛的冠军,9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最佳二传手称号,96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农民运动会毽球项目比赛被评为个人体育道德风尚奖,04年被218课题全国体育骨干教师教学创新研讨会聘为新兴体育项目毽球教练员,04年作品《浅谈毽球在中国的发展》参加“全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创新成果”评为一等奖,同年《浅谈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创新教育》参加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全国重点课题评为三等奖。可以预见,中国传统体育宝库的遗产——毽球,将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世界体育大家庭中,将为丰富体育宝库作出贡献。 小榄中学具有良好的毽球训练传统,1996年便组建了学校毽球队,群众性毽球运动在学校蓬勃开展。学校编有毽球项目校本教材,纳入校本课程;每年举行校内毽球比赛,全校几乎每一位师生都会踢毽球。随着毽球运动在学校的普及,师生的竞技性毽球比赛水平不断提高。 二、 创新表现:构建型 凌空发球动作、凌空转体进攻、凌空转体脚掌侧踏球进攻技术与训练方法 (一)、毽球现状: 基本技术动作:准备姿势与移动,起球,发球,攻球与封网。 1、准备姿势与移动技术 准备姿势和移动是毽球的基本技术之一,是完成各项技术是前提和基础。 2、发球技术——正面脚背发球 正脚面发球:是指身体正对球网站立,用脚背面击球的发球动作 3、攻球技术:(1)、外摆脚背倒勾进攻技术与方法、(2)、正面踏球进攻 外摆脚背倒勾进攻是一项最常用的进攻手段,也是学习其他进攻 技术的基础,所以运动员应把该技术作为主要的进攻手段强化训练。倒勾对身体要求较高,技术动作的难度也较大,运动员应在进攻技术练习的同时,加强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 (二)、创新方法: 1、发球技术——凌空发球 凌空发球技术动作相对比较简单,一学就会,但要进一步提高发球的质量则往往容易被忽视。这就要求运动员在练习过程中应加强对发球作用重要的认识,在发球攻击性方面下一番功夫,达到在比赛中运用自如的程度。 1、凌空发球:是指侧对网战立,用脚正面的发球动作。发球前的准备姿势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膝微曲,重心靠近前脚,左臂自然前伸,掌心向上托球于体前,发球时,左手把球垂直向上轻轻抛起,球约1.4米左右处击球,发球队员重心前移,踝关节绷直,脚的击球的部位在正面食趾的关节处,利用大腿踢小腿小动作,击球一瞬间转体,把球发入对方的场区。 练习方法: 对墙发球练习。队员站在离墙6米的地方对墙发球,发出的球的高度控制在2.米左右,要求队员认真体会抛球和击球动作,反复练习。 我也是毽球爱好者,如有兴趣,请加我QQ,10275276 我空间有些毽球方面的文章和视频。

177 评论

zjxlhzyt虹

毽球的起源】踢毽子,是在中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在古都北京,踢毽子还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翔翎。 踢毽子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是何人首创?这早就是我国体育专家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有一种传说认为;毽“创自辕黄帝”。当时叫“毱”,不叫毽,是练习武士的一种器具。“毱”在中华大字典中解释为“皮毛丸”显然,“皮毛丸”与毽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又一传说认为:“创自岳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质,抛足而戏,以释军闷。”此种传说没有可靠的佐证,而且,“箭”与“毽”又不相同。也是不足为信的。 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唐《高僧传》二集卷十九《佛陀禅师传》中记载:有一个叫跋陀的人到洛阳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岁的惠光,在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连续踢了五百次,观众赞叹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时(公元467——499年)人,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师,他非常喜欢惠光,并将他收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宋朝高承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较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明、清时期,踢毽子进一步发展,关于踢毽子的记载也就更多了。明代进士、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散文学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杨柳儿青放空锺,杨柳儿死踢毽子。”踢毽子已成为民谚的内容,而且发展到数人同踢的技巧运动。至清末踢毽子已达到鼎盛时期,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不仅用来锻炼身体:作养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并提,一些人以会踢毽子而自荣。因此,踢毽子的活动更加广泛,特别是青少年参加者更为普遍,当时就有这样的童谣:“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说明踢毽子已经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民间踢毽爱好者更是用功苦练,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以北京为例,每遇城乡庙会,各路能手,步行相聚,观摩、比赛,培养新手,甚是热闹。

302 评论

相关问答

  • 篮球网站论文相关参考文献

    而感到怀仁堂怀仁堂过如果头发干会有今天一定会对方式点燃篝火他如何进入他也让他单色光愤然道化股份回购妇女节过好今天如何脱让法式蛋糕房通过几个环节11

    青烟缭绕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棒球论文参考文献

    普及程度来讲的话这几年稍微好点了,高校棒球和少棒都大有起色而且职业联赛都开展了4年了目前职业联赛有6支队伍,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四川,希望之星。每年的

    小狸露宝1234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毽球发球技术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一、 研究背景 毽球从我国古老的民间踢毽子游戏演变而来,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是我国传统体育中较有特色的项目,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一项

    8668神淡淡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篮球技术动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篮球技术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摘要: 为了提高高校篮球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改革篮球技术的教学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在篮球技术教

    荔枝爱苹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小学毽球推广研究论文范文

    器材易得自己可做,不择场地室内室外都可以,不受时间限制五分钟也可以娱乐好一会儿,是50后60后经常玩的运动项目,非常娱乐身心,可以一人玩也可以众人比赛玩,对单位

    3未闻花名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