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1

江苏友道木业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物种灭绝论文范文资料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笑逍遥客

已采纳

在中生代,地球曾经是一个恐龙主宰的世界,无论是平原森林还是沼泽,到处都可以看到恐龙的身影。它们在地球上一共生存了一亿三千多万年,可是,不知为什么,后来恐龙竟然绝灭了,一个不剩地、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这实在是一桩千古疑案。 一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科学家试图揭开恐龙断子绝孙的秘密,但总是不能自圆其说。随着自然科学中许多学科的相互渗透,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关于恐龙绝灭的说法。 有的科学家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气候变冷。在白垩纪末期六千五百万年前,整个地球发生了广泛性寒冷,日温差增大,冷热季节交替明显。使习惯热带环境生活的恐龙,不能像蛇、晰蜴那样进行冬眠,又不像毛皮动物那样躲进山洞里避寒。恐龙是热血动物,没有御寒的外表和生理机能,因而无法抵抗和适应寒冷的袭击,最后被大自然毫不留情地消灭了。 有的科学家断言恐龙灭绝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大约在七千万年前,地球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使一些盆地隆起,浅丘开始出现,因而造成水枯林竭:同时海底变化,海平面下降300多米,亚洲、北美洲之间的陆地开始连接起来,大量动物迁移到恐龙栖息处,使食物供应发生困难,以至恐龙处于“断粮”地步,在严重的饥饿中逐渐死亡。 也有的科学家提出恐龙的灭绝是星球碰撞爆炸引起年。在白垩纪后期,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猛烈与地球相撞。撞击时速度为每小时约10万公里,撞击时扬起了惊人尘土,尘埃飘浮在大气中,以至遮蔽了阳光,使地球上持续一段时间内一片黑暗,气温聚降,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植物枯萎,使“食物链”中断,恐龙纷纷死去。 还有的科学家推测,恐龙是吃了有花植物中毒而遭到绝灭的。恐龙生活在中生代,植物界的蕨类、苏铁、银杏、松、柏等裸子植物占统治地位,在这些植物中含有许多单宁酸,这些对恐龙并无损伤。但是,在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最早有花植物出现了,这些有花植物组织内常常含有作用强烈的生物碱,对恐龙的生理产生不利的影响,有的生物碱——如马钱子碱等具有很大的毒性,恐龙大量吞吃了生物碱,毒素反应引起其严重的生理失调,导致死亡。 恐龙灭绝缘于种间竞争、种内竞争——这是另外一些科学家的认识。一种生物的活动,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另一种生物的生存,因而出现直接或间接的竞争,这种竞争为“种间竞争”。如肉食、兽与草食、兽之间的竞争。在恐龙时代,出现繁殖力极强、在脑发达的肉食类动物,它们大量偷吃恐龙下的蛋,因而导致恐龙断子绝孙。(我国内蒙古、山东、广东等地均发现有恐龙蛋化石。特别是粤北始兴县发现世界上目前数量最多,保存最好、分别为34、35枚一窝的恐龙蛋化石,并发现有恐龙化石群。)同种类生物为了生存,互相攻击、吞噬为“种内竞争”。如霸王龙,是恐龙家族中的恶霸,它的头就有1.5米长,血盆大口长有利剑般的牙齿,能随意地吞噬其它草食性恐龙。恐龙有草食性和肉食性之分,有大小之分,大的长度达20多米,如在美国发现的恐龙长27米、中国四川发现的马门溪龙长22米、重四五十吨;中国云南禄半发现公鸡大小的恐龙,重则以两计。这种“一物降一物,弱肉强食”的现象,导致了恐龙的最终绝灭。 以上种种说法虽都有一定道理,但每一种说法又不能自圆其说,得不到科学界的完全肯定。如“恐龙吃了有花植物中毒而绝灭”,那么空中的翼龙、水中的鱼龙等,根本不吃陆地上的有花植物,为什么与其它恐龙同时绝灭呢?而鸭嘴龙、角龙等类群则在有花植物出现后反而更加繁盛了呢?总之,这些生物进化史上的奥秘,至今还没有完全被揭。

129 评论

美味一起等

野生保护动物报告书 麋鹿:俗称四不象偶蹄目,栖息于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生植物为食,1894年以前曾饲养于北京南苑,以后仅余少数于国外,野生种均已灭绝,1985年后由英国运回若干只放养。 大熊猫:栖息于箭竹林间,惧寒畏暑,性孤独,雌雄分居,能游泳,善爬树住树洞石隙喜食竹类,亦食果实和动物尸骨,性温顺,自卫能力弱,常受天敌伤害,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 扬子鳄:又称鼍爬行纲,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栖息于池沼底部,以鱼、蛙、小鸟为食。7月繁殖,产卵,以日光和杂草腐熟孵化。雌鳄护巢性强。 大鲵:娃娃鱼,两栖纲,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流,昼伏夜出,捕食鱼虾昆虫,体外受精,广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多;叫声类婴儿。 金丝猴:灵长目,肩批金黄色长毛,生活于3000米高山树林中,树栖,群居,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我国特产珍稀候类。 白鳍豚:哺乳纲,栖息于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汛期水位上升,结群游入洞庭湖及附近繁殖,水位下降回长江,多在深层活动,晨昏靠近浅水捕食鱼类,濒临灭绝。 鸟类 : 卷羽鹈鹕——别名塘鹅、鹈鹕,属于鹈鹕科,学名为 Pelecanus onocrotalus。大型涉禽。全长约180厘米。全身灰白色。枕部羽毛延长卷曲。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红色。嘴宽大,直长而尖,嘴的下面有一个与嘴等长且能伸缩的皮囊。嘴、眼周裸皮及喉囊黄色,脚肉色。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会潜水。以鱼为主食。成年鹈鹕一般配对生活,在地面营巢产卵。每窝产卵1~3枚。两性孵卵并喂雏。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亲鸟以半消化的鱼肉喂雏鸟,等雏鸟长大后,把头伸进亲鸟张开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带回的小鱼。 产于新疆、青海及山东以南沿海等地。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脚鲣鸟——别名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sula。 游禽。全长75厘米左右。通体大部呈白色。雄鸟两翅黑褐色。雌鸟背、腰和尾上覆羽染灰褐色,尾羽先端白。脸侧裸皮黄色。嘴灰蓝,基部转为粉红或仅稍缀以红色。脚红色。营海洋群集生活。翅尖长,善飞行。繁殖期从3月至初秋。营巢于石滩或岛屿上的矮灌木和乔木上,偶亦在地面筑巢。每窝产卵1~2枚,椭圆形,表面粗糙,色青白。育雏期间,亲鸟反刍胃内食物哺喂雏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leucogaster。游禽。全长约70厘米。上体棕褐色,翅和尾羽的羽轴色更浓,各羽具白或棕白色羽端。前颈和胸部与上体色同,下体余部纯白色。嘴及围眼裸皮黄绿色。脚淡黄。冬候鸟,营海洋群集生活,善游泳,以鱼为食。繁殖习性似红脚鲣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东方白鹳——别名老鹳,属于鹳科,学名为Ixobrychus minutus。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白色。眼周红色,前颈下部有饰物。肩羽、翅覆羽、飞羽黑色,具光泽。嘴长而粗壮,黑色。腿、脚红色。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吃鱼。蛙、昆虫等。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我国东方白鹳约有2500~3000只。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鹳——别名乌鹳,属于鹳科,学名为 Ciconia nigra。 大型涉禽。全长约110厘米。嘴长而粗壮。上体、翅、尾、胸部羽毛黑色,泛有紫绿色光泽。眼周裸皮红色。胸以下的下体白色。嘴和脚红色。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涉水取食鱼、蛙、蛇和甲壳动物。4月份开始繁殖,在岩崖缝隙中或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3~6枚,乳白色,有少量浅橙黄色隐斑块。孵卵期31~34天。65~70日龄的幼鸟有飞翔能力。在东北、河北、新疆及甘肃北部繁殖;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朱鹮——别名朱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Nipponia nippon。 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未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产于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鹮——属于鹮科,学名为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大型涉禽。全长约70厘米。全身羽毛白色。头与上颈皮肤裸露,呈黑色。背及颈的下部有灰色饰羽(冬季无)。嘴长而下弯,黑色。脚黑色。栖息于河、湖岸边及沼泽湿地。涉水啄食小鱼等水生动物。繁殖期两性共同在近水岸边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2~4枚,淡蓝色,有少许斑点或无斑点。在东北北部繁殖;广东、福建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琵鹭——别名篦鹭、琵琶嘴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Platalea leucorodia。 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左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故而得名。胸及头部冠羽黄色(冬羽纯白)。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筑巢于近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繁殖;长江下游和华南一带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脸琵鹭——别名黑面琵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Platalea minor。 大型涉禽。全长约80厘米,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羽簇构成的羽冠;额至面部皮肤裸露,黑色。嘴黑色,长约20厘米,先端扁平呈匙状。腿长约12厘米,腿与脚趾均黑。雌雄羽色相似,冬羽与夏羽有别:冬羽纯白,羽冠较短;夏羽羽冠及胸羽染黄色。栖息于湖泊、沼泽及沿海滩涂等处。涉水觅食小鱼、虾、蟹及螺类等动物。产于东北至华南沿海、长江流域、海南岛、台湾、香港。黑脸琵鹭现存约400只,主要分布于我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在我国东北可能有繁殖地,但迄今尚无确证。我国发现的大部为迁徙及越冬种群,台湾台南县曾文溪口海岸滩涂是世界最大的越冬种群栖息地,多时可达200只;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广东福田自然保护区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也曾记录有数十只的越冬小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75 评论

小仙姓朱

①巴巴里狮子 巴巴里狮子,它身体全长三米左右,比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狮子要长四十公分左右。它体重二百三十公斤,曾经是地球上体形最大的狮子。欧洲和阿拉伯的国王或皇室们都把狮子比喻成权威的象征,但是在他们的领土范围之内,为什么完全看不到狮子出没的身影呢? 我们要想见到森林之王巴巴里狮子,就必须前往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南部。现在,人类与狮子格斗的血腥场面,只有在虚构的电影画面中才能看到。因为,在欧洲人类文化中,人们一方面把狮子看做是勇气与崇高的象征,另一方面,人类把狮子驱逐出自己的生活圈子,以显示人类势力的无比强大。 欧洲狮子在公元两世纪就灭绝了,南非的凯布狮也于1865年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被称为狮中之王的巴巴里狮,又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这些悲剧的发生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古罗马时代。 很久以前,强大的罗马人征服了其它地方的种种文明,同时,他们也征服了巴巴里狮子。被罗马人征服的其它国家中的人民被迫成为罗马的奴隶。狮子也被运送到可容纳二十五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供人们娱乐。 有时,人们会安排狮子们与剑斗士进行格斗表演;有时,又会被基督教徒挑斗,还有的罗马皇帝为了举行一次盛大的战争胜利纪念游行,而捕获六百只狮子运到罗马。在罗马帝国灭亡之时,北非的大部分地域已经再也看不到巴巴里狮子的踪影了。控制了北非的并不是罗马人,更不是巴巴里狮,而是沙漠。家畜的过剩放牧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哪怕是有一点点绿色覆盖的地方,人们就会把大量的家畜赶到此地,就连狮子也被赶跑了,这种情况就一直这样恶性循环着,直到这里变成了一片广阔的沙漠。 巴巴里狮的最后阵地是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一九二二年,最后一只巴巴里狮是被人类的猎枪击倒的。 这就是全身长三米,长长的鬃毛一直延续到后背上半身,地上最大的狮子。 ②日本狼 日本狼曾经是生活在北半球全域的狼的一种。它肩高三十五公分,体长1米,是世界上体形最小、最为稀有的一种狼。它们曾经居住在本洲、四国、九洲的山林中。在西方国家,人们把狼视为袭击家畜的恶魔。但是在日本,它却被人们视为追赶那些遭踏田地的鹿或熊的庄稼守护神。 阿伊努族人给狼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在远方长声嚎叫之神"。在北部地方长长的冬夜里,狼的嚎叫声会唤起人们心中的某种信仰。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人们对狼总持有一种恐惧的心理,无论是什么种类的狼,在一般状态下,袭击人类的可能性是有的。 人类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扩展到了狼的领域,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地域,狼便成为了人类的敌人。 在日本,流传着许多关于狼的民间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中讲到:有一个出外卖艺的盲人,不小心在山中迷了路。后来,他是依靠一只狼带路才回到村庄里的。 现在,在一些山区里,还有一些祭奉狼的神社。 狼被人们视为凶恶无比的动物是在日本的贵重家畜或马被它袭击以后。有时,人们怕它,猎杀它,有时又尊敬它,祭拜它,狼成为了日本的自然和文化中的一部分,阿伊努族人即使是使用毒箭射杀它们,也并没有威协到它们的生存数量。真正迫使它们灭绝的是在明治时期以后,人类为了毛皮而进行了大规模的猎杀,还有步枪的普及。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人类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侵犯了狼,致使狼开始袭击家畜,人们便想方设法地对它们进行捕杀,政府甚至以奖金悬赏的方式鼓励市民捕狼,据推算,生活在北海道的埃及索狼是在一九零零年左右灭绝的。 日本狼也没能幸运地存活下来。随着那时提倡的富国强兵政策,工业化,都市化,还有一些西洋犬进口所带来的犬瘟热,这些一系列的问题都逼得日本狼走投无路。日本狼的生存与文明开化是水火不容的。 一九零七年,也就是明治三十八年,在奈良县的吉野郡鹫家口,人们捕获了一只狼,这只日本狼被确认为最后一只日本狼。 在那之后,"我看到了一只日本狼"这样的事情也发生了好几次。现在,还有不少人相信在日本的山林中还残留生存着很少数量的日本狼。 ③北美海豹 北美海豹的身体长达两米以上,体重一百六十公斤。它性情温和,动作缓慢,即使见了人,也不会掉头就逃。 经历了千艰万苦的探险家哥伦布来到美国时,发现了美洲海豹,因为它的叫声与狼相似,所以,哥伦布把它叫做"大海中的狼"。从那时起,美洲海豹的命运也就随之起了变化。不光是哥伦布,所有以美国做为征服目标的欧洲人一登上美洲大陆最先看到的动物就是这种"大海中的狼",美洲海豹在当时,被众多的人们看做是新世界即将走向繁荣的象征。 像海驴一样,美洲海豹喜欢群居。它们曾经以捕食鱼类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美洲人都是以海豹肉做为食物的。即使是这样,海豹的数量也没有因此而减少。 几千只海豹生活在巴哈马群岛上,以及美洲海各各群岛,墨西哥和白罗里达沿岸等等一些地方。它们在海中捕鱼时动作非常敏捷,与其相反,在岸上时它们都又是那么的迟钝。单单这一点就成为了美洲海豹的致使弱点。 一六七五年,英国探险家威廉·丹皮尔的探险记录中也曾详细地记载着:一些西班牙人乘着船,单手持着棍棒,一步步接近海豹,它们竟丝毫意识不到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而是稳稳地呆在原处。 就连居住在牙买加的英国人也都趁着当时的那股捕猎浪潮,大量猎杀美洲海豹。 下面这个片断记录的是二十世纪初,在加拿大的北部人们猎杀塔德果海豹的场面。 每年,海豹在生小海豹的时候会暂时离开大海。对于人们来讲,这段时间就是捕猎海豹的绝好季节。人们不去追赶成年海豹,而是把目炮瞄准了有着雪白毛皮的、刚刚出生的小海豹。 然而,人们捕杀美洲海豹的目的并不是要得到它们的皮毛。 海豹的脂肪通过加热会成为油。与鲸的脂肪作用是一样的,可用来点燃照明。 在欧洲盛行航海的时代里,发现海豹群与开采出一个石油井一样令人兴奋。无论是猎杀海豹还是猎鲸,就好比是当时的某个石油井被人们开采出来。以后,以采矿为生的其它人就乘着热浪蜂涌而上,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然而,以石油做例子,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幸运地存活下来的海豹好不容易躲到了二十世纪来临,然而等待它们的都是更加先进的猎枪。人们越来越难看到美洲海豹了。最后一只海豹出现是在一九五二年。 同样种类的赤丘卡依海豹也同样面临着灭绝的危机。不过,最近,随着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增强,夏威夷海豹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总而言之,动物的数量无论是增加还减少,都是取决于人类自身的! ④旅行鸽 旅行鸽。从表面上看它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它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色的。所以,它看上去是那么地绚丽多姿。它和一般的鸽子不一样,叫声高昂响亮。它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数量繁多,是地球上数目最多的鸟类。 旅行鸽那庞大的队伍一面发出巨大而又不和谐的叫声,一面飞过北美森林的上空。这个时候,鸟群遮住阳光,地面上一片阴暗。这种影像,如果被称做是鸟群,还真不如被称为龙卷风恰当。 有时,鸟群队伍长十五公里,宽达两公里。奥迪波曾经说道他所亲眼目睹的一个鸟群,数量足有两亿只。 旅行鸽,象征着美国的繁荣。 并不光是因为它的数量繁多,旅行鸽食用起来味道鲜美是改变它命运的主要原因。 对于那些美国初期的移民来说,在这片大地上,所有资源都是丰富而又用之不竭的。 无限延伸的地平线,可开垦的土地无穷无尽,地图上找不到的地域瞬间变成了繁华的街道。在广阔的土地上,有了新的交通手段。这时,大自然的象征物就是旅行鸽。 即使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掉好几只鸟儿。这曾经都是事实。当然,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旅行鸽更是不在话下了。 那时,每天都有数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大城市。直到一八六零年为止,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开垦和狩猎的普遍进行,谁也没有注意到旅行鸽的数目在逐渐减少。在狩猎竞赛中,一个猎人会击落几万只旅行鸽。到了一八八零年左右。成群的旅行鸽只能在密歇根州看到了。即使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但是密歇根州的猎人每年还是向市场提供三百万只旅行鸽! 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落是在一九零零年。 一九零九年,曾经有着铺天盖地般数目的旅行鸽只剩下最后三只了,它们被喂养在新西纳提动物园中。 现在,我们明白了一点就是,旅行鸽原本是有一定数量的,当它们的数量减少后,再想让它们重新回到原来的数量,那是不可能的! 从旅行鸽铺天盖地的时代开始,到短短的五十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再也听不到它那响亮的叫声了。 动物园最后的那只被旅行鸽是一只雌性鸽,被人们起了个名字叫做玛莎。玛莎是于一九一四年九月一日死去的。它死亡的当日,美国所有的新闻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死讯。巴巴里狮子 日本狼 它身体全长三米左右,比现在生活在地球上地狮子要长四十公分左右。它体重二百三十公斤,曾经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狮子。欧洲和阿拉伯的国王或皇帝们都把狮子比喻成权威的象征。 巴巴里狮的最后阵地是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一九二二年,最后一只巴巴里狮是被人类的猎枪击倒的。 日本狼曾经是生活在北半球全域的狼中的一种。它肩高三十五公分,体长一米,是世界上体型最小,最为稀有的一种狼。它们曾经居住在本州、四国、九州的山林中。 一九零五年,在日本奈良县的吉野郡鹫家口,人们捕获了一只狼,这只狼被确认为最后一只日本狼。 北美海豹 旅行鸽 北美海豹的身体长达两米以上,体重一百六十公斤。它性情温和,动作缓慢,即使见了人,也不会掉头就逃。 人类疯狂的猎杀使北美海豹越来越少,最后一只海豹出现是在一九五二年。 从表面上看它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它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色的。所以,它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姿。它和一般的鸽子不一样,叫声高昂响亮。它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数量繁多,是地球上数目最多的鸟类。旅行鸽肉味鲜美,它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落是在一九零零年。 波利尼西亚蜗牛 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 波利尼西亚蜗牛是一种小型的蜗牛。身长十厘米至二十厘米。种类繁多。它们的栖息地是南太平洋的小岛上。 它的灭绝却是一个意外:人们为了抑制非洲蜗牛的过分繁殖,引进了它的天敌肉食蜗牛,没有一丝防范意识的波利尼西亚蜗牛却遭到了灭顶之灾。时间是一九八八年。 被人们称为是热带草原斑马亚种中最美丽的一种斑马,也正是这种美丽的外表使它们遭到了不幸。 最后一只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于一九一零年在伦敦的动物园中死去了。 多索森林驯鹿 袋狼 这种小巧玲珑的驯鹿之所以灭绝,是源于人类的好奇心。多索森林驯鹿外型很小,它肩高八十公分,身长不到一米四十,体重一百至一百三十公斤,是其他种类驯鹿的一半以下。它的模样与一般驯鹿一样,脖子下长有鬃毛,四蹄很大。数量很少,繁殖的数量始终不曾增长。 一九零八年十一月一日,最后的四只驯鹿被射杀了三只,只剩下一只小鹿,孤单的生活着。 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奇妙的动物,从它的头和牙来看,它是一只狼。然而它的身体又像老虎一样有着黑色的条纹。它可以像鬣狗样用四条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样用后腿跳跃行走,它和袋鼠一样同是有袋动物。因它的特征,又人们叫做塔斯马尼亚狼、斑马狼、塔斯马尼亚虎。 它的灭绝是由于捕杀。最后一只袋狼死于一九三三年。 瓜达鲁贝美洲大鹰 卡罗拉依那鹦哥 鹰的同类,又有些像隼。它的外型要比鹰大得多的多,就是这一点引发了悲剧。它生活在墨西哥领土,加里佛尼亚半岛的边际,瓜达鲁贝岛。美洲大鹰保留了祖先巨大的身材,因为没有天敌,它们几乎没有进化。一七零零年代,牧羊人人以为它会像鹫那样会袭击山羊,想尽办法对付美洲大鹰。一九零零年,最后十一只大鹰被击落了九只,两只逃走,不知所踪。 从此,再没有人看见过美洲大鹰。 卡罗拉依那鹦哥是北美唯一的鹦哥。和现在的鹦哥一样,喜爱玩耍,活波、快活,还很会说话。它们有着橙红色或黄色的头部,还有长长的尾和绿色的翅膀。它们在大树的洞中建巢,成群地生活在美国东部地落叶树林地带。树木的果实是它们的食物。但欧洲移民的到来改变了一切:森林被开垦,它们开始采食果物和农作物,于是成为人们的大敌。生存环境被破坏,加上人类大量的捕杀,卡罗拉依那鹦哥越来越少。 一九零四年,最后一只野生鹦哥被人们击落了。

150 评论

maymay552000

大熊猫 金丝猴 东北虎 白鳍豚 丹顶鹤 中华鲟 藏羚羊 北山羊

204 评论

cestlavie88

0.66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时,正值恐龙生态系统较脆弱时期,遭遇小行星碰撞所致的环境巨变,恐龙在生活了1.6亿年后走向灭绝。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恐龙”一词是生物学家对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的翻译,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在大灭绝中脱颖而出,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1861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 ,这显示鸟类可能是恐龙的后代。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K恐爪龙类恐龙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唯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主张它们应该分类于同一纲之内。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主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二叠纪晚期,并在三叠纪中期成为优势水陆两栖动物群。恐龙(不包含鸟类)是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四肢直立于身体之下,而非往两旁撑开。 许多史前爬行动物常被一般大众非正式地认定是恐龙,例如:翼手龙、鱼龙、蛇颈龙、沧龙、盘龙类(异齿龙与基龙)等,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龙。

284 评论

万达集团乔梦云

恐龙(Dinosaur)是指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一类爬行类动物,支配全球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一般认为大多数恐龙已经全部灭绝,仍有一部分适应了新的环境被保留下来如鳄类龟鳖类;还有一部分沿着不同的进化方向进化成了现在的鸟类和哺乳类(包括我们人类)。另外在口语中,恐龙指丑女。“恐龙”一词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一类生活在几亿年以前的古动物,现已灭绝;(网络用语)当代相貌不好的女性。目录简要介绍灭亡时间名称由来与现在的爬行类、哺乳类、鸟类关系多样发展生物习性恐龙迁徙恐龙习性恐龙时代化石发现化石出土确切归属恐龙类别具体种类恐龙灭绝近期理论陨石碰撞造山运动气候变化海洋退潮火山爆发温血动物自相残杀哺乳进化物种化说受挫理论骤变理论变化理论中国理论综合原因说恐龙之最简要介绍 灭亡时间 名称由来 与现在的爬行类、哺乳类、鸟类关系 多样发展 生物习性 恐龙迁徙 恐龙习性恐龙时代 化石发现 化石出土 确切归属恐龙类别 具体种类 恐龙灭绝 近期理论 陨石碰撞 造山运动 气候变化 海洋退潮 火山爆发 温血动物 自相残杀 哺乳进化 物种化说 受挫理论 骤变理论 变化理论 中国理论 综合原因说恐龙之最展开 编辑本段简要介绍大恐龙(40张)部分恐龙已经灭绝,还有一部分继续繁衍至今(如龟鳖类,蜥蜴类,鳄类蛇类等等);还有一部分恐龙沿着不同的方向进化成了今天的鸟类和哺乳类。恐龙(英文:dinosaur)全称:恐怖的蜥蜴,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也有生活在海洋中的(如鱼龙),也有占据天空能飞翔(如翼龙)的爬行动物,支配全球陆海空生态系统超过1亿6000万年之久。灭亡时间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3500万年的三叠纪晚期,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发生的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名称由来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恐龙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查理德·欧文创建了“dinosaur”这一名词。英文的dinosaur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动物)。对于当时的欧文来说,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是指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实则不是)。实际上,那个时候发现的恐龙并不多。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龙至少有650至800多个属(古生物学上的种属,不完全同于现代动物的分类方式)。 后来,中国、日本等国的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国家一向有关于龙的传说,认为龙是鳞虫之长,如蛇等就素有小龙的别称。与现在的爬行类、哺乳类、鸟类关系在1862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其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明显的羽毛痕迹(美颌龙虽然也有羽毛,但它们很原始),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食肉恐龙具有原始羽毛,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以来,许多研究报告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初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晚二叠纪,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动物群 哺乳动物起源于爬行动物,它的前身是“似哺乳类的爬行动物”,早期则是“似爬行类的哺乳动物”。 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大部分 在中生代的末期灭绝了;一部分适应了变化的环境被保留下来即现存的爬行动物(如龟鳖类、蛇类、鳄类等);还有一部分沿着不同的进化方向,进化成了现今的鸟类和哺乳类。多样发展 恐龙从早侏罗纪到晚白垩纪,恐龙家族适应环境因而发展迅速,使得恐龙向着多样性方向发展,恐龙的种群数目增加,使恐龙这一类具有优势,恐龙由此得以支配地球生态系统。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吃植物的恐龙)和凶暴的肉食者(吃动物的恐龙),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生物习性最古老的爬行类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宾夕法尼亚纪”(约3亿2000万年前─2亿8000万年前)。追本溯源,当系由两栖类演化而来。两栖类的卵需在水中才能开始发育。爬行类演化出卵壳,可阻止卵中水分的散发。此一重大改革,使爬行类可以离开水生活。 从2亿45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类成了地球生态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类时代。大型爬行类恐龙即出现于中生代早期。植食性的迷惑龙,是体形与体重最大的陆栖动物之一。棘龙是迄今为止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鱼龙与蛇颈龙及生活于空中的翼龙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完善的生态体系。 爬行类在地球上繁荣了约1亿8千万年左右。这个时代的动物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龙。人们一提到恐龙,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只巨大而凶暴的动物,其实恐龙中亦有小巧且温驯的种类。 恐龙属脊椎动物爬行类,曾生存在中生代的陆地上的沼泽及灌木丛里,后肢比前肢长且有尾。其中有许多种好食肉,许多种好食草。其中发展较缓慢的种类,类似最古之鳄及喙头类,发展较完善的种类与鸟类相似。恐龙迁徙长久以来,古生物学家一直无法确定恐龙是否也像鸟类或者角马等动物一样进行迁徙。由于可能面临异龙(霸王龙的远亲)带来的威胁,巨型食草恐龙在草原上迁徙并不是一个非常牵强的想法。现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第一次证明,恐龙也会在生存环境恶化时迁徙。研究人员利用牙齿化石中的氧第一次证明,恐龙在泛滥平原之间迁徙。恐龙习性 霸王龙身体结构因为恐龙已经灭绝,所以,不能用研究现生动物的方法去研究,只能凭借其在地球上遗留下来的物质——恐龙化石进行研究。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对恐龙化石的研究,推测恐龙的形态及习性。根据他们的研究,恐龙就像现生的动物一样: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两条腿走路,有的以四条腿走路;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动物,有的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有的皮肤光滑,有的皮肤上有鳞或骨板。其共同相似之处是:所有的恐龙,脑子都很小(除了部分肉食恐龙),蛋下在陆地上(所有的恐龙都是如此)。编辑本段恐龙时代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近1亿6千万年的时光,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地球 恐龙化石的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原本连成一整片的盘古大陆逐渐漂移,分裂成为现在我们熟知的形态。这些地球板块漂移到全球各处后,由于光照不再均匀,热量的传导也被海洋阻断,气候环境也跟着发生了改变。在恐龙时代早期,蕨类植物构成的矮灌丛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板块漂移,再加上气候变化,使得地球上的植物种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由于这些变迁是在非常漫长的时间内逐渐发生的,因此生长其中的动物依然能够很好地适应。但是由于恐龙时代中期,地壳运动加剧,使得地质活动频繁,造成了陆地气候变化。到了恐龙时代晚期,由于气候变得干燥寒冷。地球上出现了沙漠,由于地球板块的漂移,造成高山隆起。深谷下沉,板块携带大陆向不同的方向运动,使得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编辑本段化石发现化石出土 恐龙在历史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由来已久。只不过是当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还无法对这些化石进行正确的解释而已。 相传早在1700多年前晋朝时代的我国,四川省(当时被称为巴蜀之蜀郡)武城县就发现过恐龙化石。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是传说中的龙所遗留下来的骨头。 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第一种被命名的恐龙)之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的动物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普洛特-加龙省里丁大学的一位名叫哈士尔特德的研究人员根据从一部历史小说《米尔根先生的妻子》中发现的线索,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宣布他终于发现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677年,一个叫普洛 剑龙特-加龙省的英国人编写了一本关于牛津郡的自然历史书。在这本书里,普洛特-加龙省描述了一件发现于卡罗维拉教区的一个采石场中的巨大的腿骨化石。普洛特-加龙省为这块化石画了一张插图,并指出这个大腿骨既不是牛的,也不是马或大象的,而是属于一种比它们还大的巨人的。 虽然普洛特-加龙省没有认识到这块化石是恐龙的,甚至也没有把它与爬行动物联系起来,但是他用文字记载和用插图亲临描绘的这块标本已经被后来的古生物学家鉴定是一种叫做巨齿龙(现名斑龙)的恐龙的大腿骨,而这块化石的发现比曼特尔夫妇发现第一种被命名的恐龙--禽龙早出145年。因此,哈士尔特德认为,普洛特-加龙省应该是有始以来恐龙化石的第一个发现者和记录者。编辑本段恐龙类别分类 其在在生物学上被列为一个总目。 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躯体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要比其他各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Saurischia)、 鸟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腰带结构: 蜥臀目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延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十分难看。 鸟臀目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前侧有一个大的前耻骨突,伸在肠骨的下方,后侧更是大大延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区别)。 蜥臀目分为蜥脚类(Sauropoda)和兽脚类(Theropoda)。 蜥脚类又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形类。 原蜥脚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是一类杂食--素食性的中等体型的恐龙,例如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种巨型恐龙--------板龙,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的安琪龙。 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成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的马门溪龙,世界上已知体形最大的动物-----地震龙或易碎双腔龙等。 兽脚类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头部很发达,为最聪明的一类。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霸王龙是著名代表,其余如异特龙,南方巨兽龙等也颇具名气。 鸟臀目分为5大类:鸟脚类(Ornthopoda)、剑龙类(Stegosauria)、甲龙类(Ankylosauria),角龙类(Ceratopsia)和肿头龙类(Pachycephalosauria)。 鸟脚类是鸟臀类中乃至整个恐龙大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它 恐龙们两足或四足行走,下颌骨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齿仅生长在颊部,上颌牙齿齿冠向内弯曲,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它们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全都是素食恐龙。如:鸭嘴龙、禽龙等。 剑龙类,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骨质刺棒两对或多对,剑龙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到早白垩纪,是恐龙类最先灭亡的一个大类。其代表有被认为居住在平原上的剑龙,被发现于坦桑尼亚的肯氏龙。 甲龙类的恐龙体形低矮粗壮,全身披有骨质甲板,以植物为食,主要出现于白垩纪早期。例如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海拉尔龙,生活在英国的多刺甲龙,以及在美国的包头龙和蒙古的爱得蒙托龙。 角龙类,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头骨后部扩大成颈盾,多数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我国北方发现的鹦鹉嘴龙即属角龙类的祖先类型。其中有与霸王龙齐名的三角龙,温顺的食草动物原角龙等等。 肿头龙类主要特点是头骨肿厚,颥孔封闭,骨盘中耻骨被坐骨排挤,不参与组成腰带,主要生活在白垩纪。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小孔,这个孔在其它各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的动物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9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格物论文范文资料

    格物致知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 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

    zhuhuals200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关于景物描写论文范文资料

    空气中弥漫着怡静的气息,还夹着几许新鲜,楼屋,草地,老师,同学,操场……悄然推开阳台的窗,仰头而望,哦,太阳微笑着照亮了你—我的校园。晨光朦胧,铃声悠扬,亮白的

    远离的兔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种养论文范文资料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加快发展,在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畜牧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经济管理理论的组成

    Elephantwoma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心物论文范文资料

    情感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研究人的情感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人类的情绪所带来的影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情感的心理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情感的心理论文篇一:

    Elena小妞仔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古生物论文范文资料

    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进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volution,原义为“展开”,一般用以指事物的逐渐变化、发展,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176

    刘阿奔好运来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