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兔.
中国最有智慧的书,应该是易经。因为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最高智慧,易经的思想系统深刻影响了儒家等思想。可以这么说,要想寻找一把解开中国文化的钥匙的话,非易经莫属。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交替的变化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其实,从一开始,《易经》就被看成是一本用来算命的书。你在公园的角落,喧嚣的市井中,经常会看到有人打着易经大师的旗号,为人打卦算命,煞有介事地为人预测吉凶,结果连城管来了收了他的摊子,他也没有算出来。所以,仅仅把《易经》看成是算命的工具书是庸俗而危险的。
作为《周易》的基础的八卦,其实起源于中国原始宗教的占卜术。商朝人特别迷信鬼神,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占卜一番,他们最初是在龟甲或兽骨上钻孔,然后用火烧,观察龟甲或兽骨上裂纹的走向,就像是我们今天看手掌纹的走向一样。然后根据这些裂纹的走向,做出解释,这种占卜的方法叫“卜”。但这个方法实在是很不方便,因为这些裂纹的走向千变万化,太复杂了,只有专业的巫师才能掌握,不方便占卜术的普及。到了周朝,人们发明了一种新方法,用蓍草经过多种组合组成一卦,找到相应的卦辞,就可以预知吉凶啦。而《周易》就是当时占卜的工具书,相当于现在新华字典的地位。
现在的《周易》,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称为《易经》;另外一部分是解释卦辞与爻辞的注释,传说是孔子所作,称为《十翼》,也统称为《易传》。按照《史记》的记载,《周易》应该起源于商朝和周朝那个时期。
卦是由“—”和“--”两种符号组成,“—”叫阳爻,与之对应,“--”叫阴爻。由三个爻这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而成八个图像,叫八卦。分别是乾 ,坤,震 ,巽 ,坎,离,艮 ,兑。《说卦传》中解释说,“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兑为泽,巽为风。”
从《周易》的本质上来说,这是古人探索宇宙起源的一种高度发达的符号学。但是《周易》从诞生开始,它的重心不是探索宇宙,没有进一步追问宇宙起源的问题,而是将重心落实到人在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上面。它关心的是人在世间的命运,是追问人生的意义和吉凶祸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周易》想要确立的,正是人生的意义。
周易将宇宙天地和人类社会总结为阴阳两种势力,并认为是阴阳两种力量的交互感应,推进了宇宙天地和社会的发展,阴阳是天地运动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周易中,阳代表天,阴代表地,阴阳交感产生万事万物。阳代表男,阴代表女,阴阳交感产生人类以及社会。
所以,在《易经》中的一些“吉”的卦,一般都是上下两卦具有相通交感性质的,与之相反,一些“凶”的卦,一般都是上下两卦没有相通交互感应的性质的。也就是说,《易经》的作者善于从交互感应的观点去观察万物的动静与发展变化,并认为,凡是有动象、有交感之象的卦,有发展前途,所以称之为“吉”。
比如,易经中的泰卦上卦是地,下卦是天,地在上而天在下。按照一般的理解,这个就是把天和地的顺序弄拧了,这叫天翻地覆,是大凶之象,但是古人不是这样想。天是阳气所凝,阳气上升;地是阴气所聚,阴气下降。阴阳交互感应,引起天地的运动,而运动的事物是吉的。与之相反,周易中的否卦,天在上,地在下,看来符合自然的秩序,但实际上,天地的阴阳之气,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二者根本就没有机会“约会”,没有机会发生交感,没有交感就没有运动,而静止不动的事物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周易的作者们认为,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是对立矛盾的交互感应推进了事物的发展。这是一种十分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周易中包含了大量朴素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易”最主要的意思是变化。指的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中,而这种变化又体现为对立双方矛盾的相互转化,由阳到阴,由阴到阳,无论是自然还是生命直到人生的变化,都是矛盾互相转化的结果。而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一旦超过最高的发展阶段,必定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道理。
以乾卦为例,它的卦辞是这样写的:
初九(第一爻):潜龙勿用。
九二(第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第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第四爻):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第六爻):亢龙有悔。
古人喜欢龙,崇拜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所以,用龙来代表一个人在社会的发展历程。初九象征在一个人的开始阶段,他的力量很微弱,处于潜伏的蓄势待发的阶段。九二,经过积蓄力量,龙摆脱了潜伏的状态,从水下开始进入地面,事业有了小的起色;九三,随着事业和地位的发展,人难免会志得意满骄傲自大起来,这时候,《易经》让我们要每天都要努力奋斗,最重要的是保持谦虚谨慎,这样才可以免于灾祸。在九四阶段,龙进入了深渊之中,可谓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事业和人生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九五阶段,龙开始获得极大的成功,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人生往往都是如此,人生的历程就像是抛物线,在到达顶点之后,开始下降。《周易》很早就认识到这个人生的道理。在上九阶段,狂暴亢进的龙开始走向停滞和下降阶段,事物不再发展,开始走向它的反面。这一卦,用龙来比喻我们的事业和人生,它告诉我们,人生有进就有退,有得必有失,有一帆风顺的时候,也有喝凉水塞牙的时候。就像是宋代诗人陆游所说的那样,“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一村”一样。当你“潮平两岸阔”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乎所以,要知道乐极生悲的道理。当你陷入人生的苦难之中,也不要灰心丧气,须知“风物长宜放眼量”,否极泰来的道理。
在乾卦中,《周易》告诉我们,无论处于人生的什么阶段,都应该“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个君子,一方面应该昼夜勤勉不怠,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另一方面,要时刻审视自己,反省自己的内心,做到居上位而不骄不躁,居下位而无忧无虑,如此才能无灾无难。
《周易》还告诉我们,持之以恒地保持自己美好的道德和努力,是获福免祸的关键。《恒卦》中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意思是不能长久地保持自己美好的道德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最终就会失败。它给我们开出了人生成功的“药方”,一是恒其德,二是恒其志。
事实上,《周易》就是用大自然的象数来代表宇宙万物发展的规律,就是矛盾的发展变化,它的哲学思考的重心从一开始就没有放在对宇宙万物自然规律的探索上面,而是通过自然的发展变化,探究人如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人如何面对自己波涛汹涌的内心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周易是中国人生哲学的起源。如果说,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是探索宇宙起源和自然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而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则是教人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是关怀人类、关怀社会,如何完善人性的问题,这也是中西方哲学的根本分野。
真理在朕
首先写总论,述说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巨大 再分述,一,对道教的影响,像阴阳八卦五行等等皆可论述 二,对儒家的影响,易列为五经之一,为儒家必修之经典,孔子为之注等等 三,对士大夫的影响。使士人按易经所揭露的很多道理为行事准则,如乾挂,九五飞龙在天,六九则刚不可持,使士知急流勇退,如谦卦皆是好卦爻,故士知谦逊等 四,对老百姓的影响,像算命卦爻,比如我们的婚丧嫁娶,日常生活的很多道理都是从易经中出来的 五,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加上不断吸收的外来文化,在我们的历史发展中与自身文化的融和等等
武装的蔷薇1
周易为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就是因为周易给我们打下的基础。周易中的忧患意识,孝文化,爱好和平,勤劳等等都是目前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周易与道家的关系。道教源于《周易》,道教经典和论述与易经的思想内容联系很多,主要是易经中的阴阳、道等概念。道教利用阴阳、无极、太极等思想描述宇宙世界的一切。以阴阳变化来解释世界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行为,最终都归结为道。在内外丹的修炼中,周易的各个卦象对应着时间、方位、季节等,有时又用卦象的合、反、变等来描述内外丹的过程。 周易与儒家的关系。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中国古代儒家把学术归纳为十三种经书,称作十三经,易是其一,所以叫易经,它是十三经之首.《周易》一书,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自东周以来,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同时又散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如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 《周易》包含了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1、各尽其职。《周易》是要我们,各得其位,各尽其职,你应该是什么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你就要按照你的规则、规范去做,不违背伦理道德,不违反法律法规。这样,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能繁荣安定。2、善良。《周易》明确地提出了做人要“遏恶扬善”,以善待人。《周易》认为,立身做人要自觉地扬善去恶。关于为什么要以善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周易》也有非常明确的阐述。因此,《周易》告诫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3、诚信。“诚信”二字,《周易》尤为重视。第一个层次为做人的底线。第二个层次是做人要遵守诺言。第三个层次是要赋予诚信以道德意义,使诚信得以提升。第四个层次是让诚信和道德一体。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4、谦逊。我们人类是知天、知命、知人、知礼、谦逊辞让、屈己尊人的高级动物,所以能合群互助,强扶弱,智化愚,大容小,富济贫,除祛自己的优越感,视人与我平等。因此,有礼节而能和谐共存,此乃“谦卦”的真义。5、宽容。人生在世,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崇高的美德、一种美好的心理品质。具备宽容品质的人,他的爱心多于怨恨,他乐观、豁达、忍让,而不悲伤、焦躁、恼怒。事实上,《周易》中的伦理道德思想远不止以上这一些,比如还有仁义、刚健、中正,又比如柔顺、宽厚、节俭等。这些伦理思想存在了数千年,亦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周易》历代是人们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哲学之书,这也是我们研究和应用《周易》的最终目的——指导学习、工作、处世等日常行为。《周易》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显示生活中。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对百姓影响极其深远,像算命卦爻,比如我们的婚丧嫁娶,现在大多都是根据周易挑选个好日子,然后进行出嫁,还有每日出行啊,今天不宜为之事,日常生活的很多道理都是从易经中出来的。对日常生活影响极其深远!! 周易始终与我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方方面面在无形中影响着我国传统思想和文化,无形中指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易学著述十二种(含获奖情况)简介如下: 01、《周易译注》(1989.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004、2007各有修订本重版。)获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六
建议写第四个题目,这种战略性研究论文,只需要将一些国际形势做做分析,然后再以具体的案例来辅助说明,基本上就能够写出一篇比较好的学术论文,一般要求5000字数应该
核心以下级别的期刊,应该中的难度都不大吧!主要就是挑个版面费便宜的就行。核心就比较难了,
周易渊远流长,精深而博杂,然其总论莫过于孔子作的传《十翼》。现代也有白话文的,总之见仁见智。
学术堂整理了2020年最新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金砖X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比较(实证)分析2、美(欧、日、韩)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比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