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6

凯凯妞妞
首页 > 期刊论文 > 生活中的哲学智慧1000字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月影星云

已采纳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浏览方式:【特大 大 中 小】 “实践出真知”,是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真髓。其实一个人从生下来到死亡,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实践活动,从事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其他各项实践活动。比如游泳,一个人并不是天生下来就会游泳,必须经过后天的实践才学会游泳。跳到水里才能学会游泳,站在岸上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这就是实践出真知。初学游泳者跳到水里身子就像称砣一样不由自主直往下沉,难免要呛水,这个时候他出于本能,脚就会用力踩水,手就会乱拨水,避免溺水。通过实践,他总结了经验教训,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懂得了游泳要用手往下往后拨水,要用脚往下往后踩水,巧妙利用水的浮力,这是游泳的基本要领。在下次游泳中,他就会自觉地用手拨水,用脚踩水,又摸索总结出游泳中要学会潜水,学会换气,才不会呛水。这时他的认识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游泳技术又提高了一步。以后他再到江河中游泳,到大海中游泳,去搏击大风大浪。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反复,他对游泳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飞跃,终于熟悉了水性,掌握了游泳的要领和规律,达到了运用自如的地步,在江河湖海中“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难免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难免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个人的优缺点也是一分为二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比如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环卫工人在打扫卫生,看到他身上脏兮兮的,皮肤晒得黑不溜湫的,世俗的眼光看不起他,甚至鄙视他。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遇环卫工人,他可能文化比较低(也有个别大学生当环卫工人的),没有掌握别的什么比较高级的劳动技能,只能从事拿扫把这种简单的体力劳动,这是他的不足,他的短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环卫工人不怕脏不怕累,起早贪黑打扫卫生,任劳任怨,这是他们的长处。他们一不去偷二不去抢,靠自已的劳动养活自已,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他的人格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更何况他们一人脏换来万人洁,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的劳动理应得到社会的承认,我们有什么理由瞧不起他们呢?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别人的优缺点,还要严于解剖自已,学会用两分法分析自已的优缺点。假如一个人对自已的长处和短处了如指掌,这个人就是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既能正确看待同事和部属的优缺点,又能明了自已的长处和短处,这个人就达到了“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这是有些人喜欢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有朴素的辩证法。矛盾的双方处在同一个统一体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危险可以转化为安全,被动可以变为主动,坏事能够变成好事等等,这是为人们所熟知的。比如当汽车行驶到山高坡陡拐弯多的危险路段时,司机往往特别小心驾驶,注意力高度集中,减慢了车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拐弯处及时呜号。因而这样的险段反而很少出现车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而在大路平路却时常因司机麻痹大意频繁出现交通事故,平安大道不平安。唐朝诗人杜荀鹤写的《泾溪》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颠覆人。倒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浮沉。”这首哲理诗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不但要看到矛盾可以转化,还要进一步看到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首先是必须具备矛盾转化的客观可能性,其次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促成矛盾的转化。如果驾车经过危险路段,简单盲目认为“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不做矛盾转化的工作,不人仰马翻摔个粉身粉骨才怪呢。 唐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写一个捕蛇人祖父被蛇咬死,父亲被蛇咬死,他自已也多次差点被蛇咬死,并非危言耸听。在现实生活中捕蛇人十有八九最终被蛇咬死。我的家乡地处粤东山区,气候湿热,草木茂盛,毒蛇很多,七乡八里有不少捕蛇人,他们最后大部分被毒蛇咬死。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些捕蛇人整天与毒蛇打交道,随时都有被毒蛇咬死的生命危险。而捕蛇人与蛇接触得多了,对蛇习以为常了,思想上极容易麻痹大意,放松了对毒蛇应有的警惕性。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这就决定了捕蛇人迟早会被毒蛇咬,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而捕蛇人往往在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以偶然的方式被毒蛇咬死,或在荒山野岭捕蛇时不小心被毒蛇咬伤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于荒外,或在熟睡中被从铁笼、布袋里逃跑出来的毒蛇咬伤致死,或在杀蛇取毒牙时不小心被毒牙划破皮肤没有引起重视而中毒死亡。虽然纯属偶然,但是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处处小心谨慎,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学习哲学思想,掌握唯物辩证法,对克服主观性片面性,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好处的。

231 评论

如果蛋蛋愿意

生活是一部巨大而深奥的教科书,每一每一行都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闪光的金子。你看!那四季都风格迥异的叶子不就是如此吗?叶子是树的眼泪,片片晶莹;叶子是微风的歌声,轻轻低吟;叶子是孩子的甜梦,淳美欢畅;叶子是大地的音符,充满活力。春叶是柔美的,她总是无声无息地探出脑袋,注视着积雪初融的大地,用她娇嫩的身体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夏叶是刚韧的。在炙热的阳光下,树叶一片片紧挨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毕竟,大部分都是树荫;毕竟大部分还是凉爽。在夏季,叶子总是想着别人,为别人挡风遮雨,在自己的身上留下一个个难以抹去的伤痕;秋叶是哀婉的,是多愁善感的,那一片片枯黄的叶子,在风儿的追随下,头也不回地选择了离开。我听到,那“沙沙”的声音是她对根的留恋,对树的告别;冬天,那一棵棵松柏依旧常青。但是更多的叶子只为季节更迭。叶子是渺小的,但是她带给人们的,是对她更深意思上的领悟。

339 评论

shiyeyouyou

孩子~哲学是很复杂的!123456789这就是哲学!~!

174 评论

相关问答

  • 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论文1000字

    嘿嘿h h h h h

    北京美克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生活与哲学论文800字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伴随我们左右,哪怕是一件小事,里面的哲学可大着了。下面是我整理的生活中的哲学作文,我们一起来看吧! 生活中的哲学作文80

    纳木错dolphi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生活中的数学小论文1000

    生活中的数学“对我来说什么都可以变成数学。”数学家笛卡儿曾这样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国家喻户晓的

    璞璞小熊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生活中的礼仪论文1000字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可以以生活中某个相关事情作为主题,最后总结自己的感受。 由于人们交往性质的不同,个体空间的限定范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关系越密切,个体

    百叶书店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大学生的绿色生活论文1000字

    一 当今地球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最低级生存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都需要与外界事物进行关联,因此,当人

    落樱似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