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7

兔兔水桶腰
首页 > 期刊论文 > 以民生为主题的论文3000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ubble0104

已采纳

对收入分配改革重大问题的探讨 对收入分配这项事关中国未来的大改革,阻碍最大的已不是旧观念,而是既得利益集团— 因此,必须高举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旗帜,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去压倒特殊利益集团,去拆散旧既得利益格局。 一、 收入差距是在改善还是在持续恶化? 近年来,政府做了三件大事对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一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与医疗保障实现了两个“全覆盖”。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实现了全覆盖,实施新农合及各项社会医疗保险。二是增加低收入者报酬。全国二十多个个省区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个税起征点提高,减轻了工薪收入群体的税负。三是向农村与农业的转移支付急剧上升。中央财政“三农”累计支出4.47 万亿元。其中,建立健全了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强了农村电网饮水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村危房。 然而,必须区分开“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两个概念。收入差距是决定社会公平与否的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个。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收入分配结果是否符合“应得”原则,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 “应得”原则所体现的,其实是“机会平等”的实质。这涉及两个现象:一是政府官员利用权力索租现象并没有得到遏止,反而屡禁不绝;与此同时,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官员化,官员利益法定化等现象,也在愈演愈烈。这种“掌勺者多占”现象让老百姓十分不满。所以民间不是仇富,而是仇腐;二是广泛存在的非法暴富现象。类似“房叔”、“房姐”以及少数官员的严重腐败行为等被曝光,那些不断突破的“腐败纪录”一再刺激着普通百姓的神经。 尽管收入差距可能在缩小,但老百姓对社会不公平的主观感受却更加强烈。 可以说,官员腐败和富豪们的发迹史彻底冲毁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应得之物”的信心,造成了广泛的相对剥夺感。这是社会不公平感的最重要原因。 二、“既得利益集团”之争与“罗宾汉悖论” 收入分配改革面临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这点甚至已得到了最高决策层的认可。 到底谁是阻碍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体现中国特色的一种讽刺现象是:在中国改革中“起家”的资本阶层即民营企业家,在指责“既得利益者阻碍改革”;就连暴富阶层代表的房地产大商人,也作这般指责;一些由各大部委官员、大企业家和主流经济学家主办并把持的各种论坛,更是如此指责。他们自身所处的在中国改革中率先富起来的阶层,不仅不是“既得利益者”,反倒是受害者不成! 分析当下中国,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各部门在内的权力集团,资本集团(行政垄断性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依附于权力与资本集团的知识集团,将这三个集团划为既得利益集团,不过是回归常识与正视现实而已。在酝酿分配性改革过程中,为阻碍改革而采取过集体行动的“特殊利益集团”或“分利集团”则主要有三个:一是房地产利益集团;二是国际资本集团;三是行政性垄断集团。为什么除了舆论一律指责垄断性国有企业是既得利益集团,对其他特殊利益集团,“各顾左右而言他”?就是因为在资本操纵下话语权的不平等。 研究表明,在收入越不平等、越高度倾斜的社会中,在财富和收入中占据高份额的富有的精英阶层,同样拥有高份额的话语权,从而对政府再分配政策的影响也越大。又由于这些富有阶层保守既得利益的倾向,所以,他们往往会利用所拥有的高份额话语权,反对政府旨在促进分配公平的努力。结果,会导致林德特(P. H. Lindert)发现的所谓“罗宾汉悖论”(Robin Hood Paradox oninequality):在面向贫困人口再分配越是需要得到保障的地方,政府反而因富有阶层操纵舆论影响而越无法实施这种再分配。 回顾一下近年来的房地产调控,最大地体现了财富不平等急剧恶化,如果任由那些既得利益者来定义谁是“阻碍改革的既得利益者”者,实现中国社会公平的努力可能遥遥无期。 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优先顺序与突破口 收入分配改革极其复杂,因此在技术操作上更需要小心设计。按照一定的逻辑排出事情先后次序,对于改革能否成功非常重要。 改革最优先考虑的,必须是保障弱势群体生活底线,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简称为“保底提低”。首先,改革最迫切性的就应该是把“保底提低”。改革开放30 年,低收入群体却仍旧吃饭都十分困难,这是社会最大的不和谐。这是解决全社会公平分配问题的重中之重。其次,从操作可行性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改革过程中的障碍。收入分配改革是最直接的利益格局调整,容易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而“保底提低”的做法成本可能更低。最后,这也更符合收入分配改革的最终目标。改革的目标并不是“均贫”,而是“共富”。不是要把公务员享受的保障剥夺,而是要把弱势群体的保障程度提高。 调整既得利益也需要策略。有人主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冲破既得利益集团阻碍,“杀出一条血路”。这样的提法可以调动情绪,但如果策略运用不当,结果未必如愿。收入分配改革早期,可在不去触动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要尽快让一个数量大、分布广的群体普遍受惠,这一群体一旦成为社会中产阶层,改革就能得到广泛而持续的支持。借鉴发达国家的“两头尖中间大”,一头尖是少数超级富豪,另一头是社会救济的弱势群体,中间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产阶层,这是目前西方缓和阶级矛盾的社会结构。“欲知大道,必先读史”。一部经济史可以为我们提供诸多借鉴和启示。著名社会经济学家波兰尼曾在其相关著作中,以欧洲历史上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来说明如果不采取社会保护运动会导致社会的报复。而美国的历史则表明,只要政府采取了约束资本、保护民生的旨在促进平等的社会政策,是可以有效解决分配难题的。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需要采取的关键政策同样就是,约束资本,保护民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然是“亲资本”政府。现代工商业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它决定了一地发展速度。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大战,最后导致政府职能异化:从省长、市长到县长、乡长,都成了“董事长”。各地发生的强拆,就是权力为资本开道的赤祼祼行径!“亲资本”的政府必然会一定程度上忽视劳动者利益。一个极端的例子,富士康的员工自杀“十二连跳”,这样的企业除了在中国,在世界其它地方找不出第二个。“亲资本”还导致少数政府官员与老板资本之间相互“利益输送”。用公权利去吸引与撬动资本,导致腐败无可避免地发生。这也再度恶化了社会公平。因此,要从治本意义上解决分配公平性问题,必须有一场旨在约束资本的社会保护运动。几千年来,历代中国政府一直是重农抑商政策,限制资本的扩张;可是防不住土地买卖导致的土地资本化,失地农民穷极造反,结果是改朝换代。民国孙中山也提出了“节制资本、平均地权”的主张。今天,社会公平已恶化到动摇政权根基的时候,有讽刺的是,把贫困当作个人的事,把贫困的人群归为市场竞争失败者,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的中国主流经济学界甚至部分政界高官,都有很大的市场。如果不及时提出“约束资本”主张,实施抑制资本的政策,仍然把分配公平性问题当作局部与表层问题,真有可能面临造反的危险。突破口仍然在于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拉开政府与资本之间距离。政府职能重点不是抓“GDP 增长最快化”,而是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在社会管理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协调全社会利益关系又是当前优先考虑;在公共服务中,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是优先目标。只有政府把职能重点转变了,GDP 不是优先关切,资本自然也就不再享有特权;而政府常态工作不再是“招商引资”,权力与资本相互利益输送的管道与机会就会大大减少。这都有利于全社会收入分配良序形成,能极大程度促进社会公平。 卢周来

178 评论

孙先生孙太太

以下 ,你自己再改改,发挥 一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民生是和谐之本。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要融入深厚感情。要坚持万事民为先,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时刻把民生问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重视民心民意,不做表面文章,不为“政绩工程”,使工作决策得民心、顺民意、有实效。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察民情、听民声、想民难、解民忧,言之倾心,行之尽心,把惠民行动落实到工作中。摆正群众利益的位置,爱惜民力,亲民为民,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切身的问题,努力办好群众急需办理的事情。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要健全保障制度。解决民生问题必须要有制度作保障,要真正发挥出制度的刚性作用。要保持制度的连续性,不要让一项惠民制度因人事的调整而改变,看准了的事就要一抓到底,少变换镜头和焦点,力戒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要维护制度的公正性,进一步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认真落实涉及群众利益的各项政策,并依照法律和政策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阳光操作、规范操作、有情操作,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坚决纠正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尽可能让他们不受损、少受损,甚至能得益。要突出制度的公共服务性,大力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群众直接受益方面倾斜,健全公共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办好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业,大力改善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民生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要发展惠民之实。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统一起来,始终坚持为民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兼顾好不同社会群体的实际利益,使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为人民群众带来实惠,并尽力让全体社会成员得以分享。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放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健康、安全等诸多方面权益,不断拓展“惠民”的内容,提升“惠民”的层次,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终落实到改善民生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19 评论

TATA木门韩林

两极分化严重,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是富人不愿带动穷人一起富起来,反而渗透掌握了社会各个方面。

283 评论

相关问答

  • 以合同法为主题的论文3000字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一方,更是坐卧不宁,其实,这是误解了该法内容,作为法律人,完全可指导相关当事企业,按照下列方

    荷叶圆圆198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以疫情为主题论文3000字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全国人民的参与,让我们一起打赢它!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疫情的议论文800字,欢迎阅读参考! 究竟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之

    我爱欧文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以四式为主题的论文3000字

    中国建筑行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使其健康发展才是国家的重中之重。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筑 毕业 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

    大眼睛鱼儿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以科学为主题论文3000字

    科技小论文范文环境与光污染一、课题背景: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光污染,它已成为现在都市的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而这种光污染是由反光、

    全能小吃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以消费税为主题论文3000字

    消费税是我国为了保障财政收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调节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引导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等方面,而开征的,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消费

    心如蝶舞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