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顺延
如果我没有搞错,耳根圆通法门应该是楞严经里观世音菩萨讲的法门。这很高深,不是一般人可以讲的,您还是去问师父吧! 心密传承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六字大明咒》实修群 .138763413
潇潇若雨
耳根圆通略说 楞严法会上,世尊为教导阿难开悟心地,让二十五位菩萨阿罗汉现身说法,他们各自介绍证得圆通的成道办法和体会,最后,观世音菩萨闪亮登场,隆重推出了耳根圆通这一殊胜的方便法门。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从这里我们知道,观世音这个名字,并非专指历史上某一个人,而是一个法门的代表。凡是通过耳根圆通法门成就的人,都可以称观世音。 问:什么是 “发菩提心 ”? 答:生起了要搞明白自己本心本性是怎么回事的想法。 问:什么是三摩地? 答:搞明白自心自性后,自然显现出来的清明安然状态。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耳根圆通法门,最初就是从此“闻”之一字开始,闻,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听,包括能听之性和所听之声音。 “入流亡所”,什么意思呢?平常人们听声音时,都是把注意力放在所听声音上,把自己能听声音的能听之性忽略掉了,这可以说是“出流奔声音”、“出流亡能听”。 而修耳根圆通的人恰恰相反,听声音时,要求把注意力从所听声音那里回转过来,放在能听之性这一面,而不再在意所听的声音,以至于忽略了声音的存在,这就是“ 入流亡所”,也可以说是“离所归能”,“返闻自性”。 “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 所听声音各种各样,千变万化,能听之性却是无形无相没有变化,把注意力放在能闻之性上,心境就会出现寂静安然状态,对有声音的动相和没有声音的静相,明明了了,却通通都不去在意不去分别了。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这个状态,逐渐扩大、稳定,所听的声音渐渐远离消尽,能听之性也随之不去作用。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 消尽了能听所听境界,便会觉知到寂静安然状态,行人若不留恋、不粘着,能觉之性和所觉的境界随之也便空掉了,这个空的境界,较之“尽闻”更加空明圆阔。 “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空明的境界也空掉灭掉后,再也无空可空,无灭可灭,没有了生也没有了灭,真正的寂灭就展现出来了。这也就是所谓什么也没有的真空。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寂灭现前的刹那间,忽然就像跳出了世间和出世间一切林林总总的纠结缠缚,发现一切都是一心所现,了了分明,我与诸佛无二无别,我与众生本是一体,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缺。 问:修耳根圆通法门,需要把握的重点是什么? 答:个人认为就是“入流亡所”这四个字。 这个流,可以看成是闻性之流,也可以看成是心性之流,通管修心的全过程。 下面的闻所闻,觉所觉,空所空,灭所灭,其实都是指导行人“入流亡所”,或者说都是“离所归能”、“离所归性”,或者说“离能归性”的过程。 离开所闻,归能闻之性;离开所觉,归能觉之性;离开所空,归能空之性;离开所灭,归能灭之性。
仓储管理论文篇三:浅谈公司仓储管理问题 摘要 “仓” 即仓库, 为存放、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的总称, 可以是房屋建筑、洞穴、大型容器或特定的场地等,
模板如下:1、研究理论创新:本研究以XXX理论为切入点,在之前的研究中,XXX理论常用于XXX的研究中,而我借用该理论研究了新的人群/新的问题,紧紧围绕该观点进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现金流量和再生产的资金需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摘要:应收账款是物业管理公司非常重要的流动
多往几个数据库里查询,是否准确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搜索词。
一、英文论文选题: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三个大的方向中进行,即英语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1)英语文学:选择英语文学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