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78

可可奈美
首页 > 期刊论文 > 贾宝玉与光源氏比较毕业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红枫叶马大姐

已采纳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问题描述: 日本著名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中光源氏这个人物的分析 解析: 贾宝玉和光源氏的比较 在东方卷佚浩繁的文学名著中,有两部作品很有特色。一部是我国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另一部是日本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红楼梦》是我国清朝文学大师曹雪芹“披阅十载”惨淡经营的作品,成书于十八世纪的上半叶。《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杰出的女作家紫氏部呕心沥血的杰作,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问世于十一世纪,比文艺复兴时期的《十日谈》还早300多年,比我国的《三国演义》等小说也要早三百多年。两部作品都把本国的古典文学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两部著名的文学作品从主题到艺术特色、艺术风格、人物特征等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又有人称《源氏物语》为日本的《红楼梦》。本文拟就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光源氏和贾宝玉性格、思想、环境和境遇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 翻开这两部小说,两位主人公仿佛栩栩如生地站在你的面前,掩卷而思,这两个形象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的确有许多的相似之处:1、诞生的时代环境类似,人物形象都诞生在一个盛极而衰的时代,准确的说是作者都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如此近似,才导致了这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如出一辙,所以笔者特别提出来讲一下。 源氏和宝玉,一个诞生在十一世纪初年的日本平安时代,一个诞生在十八世纪中叶的中国康乾盛世,虽然相隔七百多年,但这两个艺术形象所处的时代竟有着许多相通相似之处。光源氏诞生的时代在11世纪初,即日本平安王朝中期,是藤原氏掌政的贵族社会的全盛时期。表面上看当时一派太平盛世,实际上宫廷和上层贵族充满着极其复杂而尖锐的的矛盾,同时中下层贵族势力迅速抬头,庄园百姓群起反抗,整个贵族社会危机四伏。贾宝玉诞生在18世纪中后期,即清王朝中期所谓乾隆盛世时,但统治阶级内部,即皇室与某些贵族官僚之间,贵族官僚的各集团与派系之间的政治纷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另一方面,农民和下层市民反抗封建压迫和专制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促使封建阶级开始走向衰亡。如上述时代背景有类似之处,即整个王朝——无论是平安时代的藤原盛世,还是清时代的乾隆盛世——都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已经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正是由于都处于这样的貌似繁盛,实则充满矛盾危机的时代,时代大环境的相似,所以才导致了两个人物性格际遇诸多的相似之处,我们在分析人物时候是不可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的。 2、形象、才华都出类拔萃,都是作者理想化的塑造的产物 首先是在形象外貌上,作者都极力把他们描绘成极其美丽的事物。光源氏的形象,几乎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他符合了作者紫氏部一切的审美观念与理想。光源氏是桐壶帝天皇与一个地位低下的更衣所生的小皇子。他从小就色艺双全,光彩照人,因此被称作“光华公子”,书中写道,“这小皇子长得异常可爱,即使是赳赳武夫或仇人,一看见他的姿态,也不得不面露笑容。”小皇子的容貌之秀美,于此可初见端倪。而贾宝玉在形象上,一点也不比源氏逊色,我们可以看看作者对他形象的描画: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又写他“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在对宝玉的外貌进行描写的过程中,作者极尽美化之能事,将其写得天下少有、盖世无双。这与紫氏部对源氏外貌的渲染何其相似。 然后我们发现他们不但在外貌上,而且是才华内蕴上都是同样出类拔萃的。紫氏部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就赋予了源氏绝世的才华与生性浪漫的情愫。“规定学习的种种学问,自不必说,就是琴和笛,也都精通,清音响彻云霄”。而且他的“风韵娴雅、妩媚含羞”的姿态,更是从小就令人惊叹不已。在第七回《红叶贺》中,光源氏独舞《青海波》的那一段描写,更是将他的美艳发挥到了极致,使人在看完整部作品之后,还依然能回想起他在高高的红叶荫下翩翩起舞的身姿和风度。宝玉的才华在书中有大段的展示,最早便是在对大观院的题咏上,宝玉那时年纪尚幼,便已经以敏捷的才思震动宾客了。后来所作的《芙蓉女儿诔》、《女危女画将军词》,即使是对他横竖不满意的父亲贾政,也不得不暗自赞许。虽然他在诗社中作诗时落第的居多,但那多半是对姐妹们的一种刻意的容让罢了,不能视其为才学肤浅的。总之两位公子在内涵和外貌方面都是无一不佳的,这不得不说的作者有意的理想化的倾向。 3、身上都有浓重的宿命色彩,都已出家为结局 由于中日两国受佛教的影响都非常大,尤其在文学创作方面,所以在两部作品中都体现了非常浓重的宿命色彩和因果报应观念,在两位主人公身上尤其如此。 笼罩在光源氏头上的神秘色彩是相当浓重的。在他七岁的时候,一个高明的相士就给他算命,说他是帝王之相,可登至尊之位,但由于其容貌过于漂亮,如果为帝的话会使国乱祸存,而如果当朝廷柱石,辅佐天下政治,又与其相貌不合。因着这个谶语,注定了光源氏君不君,臣不臣的命运。他是桐壶帝之子,又是冷泉帝之父,地位十分尴尬,好在两个皇帝都对他十分眷顾,他才能够屡次逢凶化吉。当他流放须磨时,本来没有任何回到京都的可能,却因了桐壶帝在天之灵的庇佑,屡次托梦给当时的天皇朱雀帝,且梦境中的谶语与现实的天灾人祸相合,光源氏这才终于有机会得以回到京都重摄高位并把握朝纲。这些对谶言与谶梦的描写,使光源氏的形象带有了浓酽的宿命色彩。神性色彩也自始至终贯穿了贾宝玉一生的命运。首先是他自娘胎里降生,便在口中含了一块美玉。这块美玉后来成为了他灵魂的象征与命根子、护身符。宝玉也因此成为大观园里的宠儿、贾母的心肝儿。接着,因了玉的缘故,宝玉具备了与凡人不同的思维。他追求自由的生活,喜欢与女孩子们厮混在一起,但又不涉淫滥,因此深受太虚幻境中的警幻仙子的推崇。那块与生俱来的宝玉,更是造成了宝、黛、钗不可调和的婚姻与爱情之纠葛。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矛盾的纠结,注定了宝、黛、钗爱情的悲剧结局。最后,玉出世而回归青梗,人出家而遁入空门,木石前盟终成虚化、金玉良缘从此夭折,成也是玉,毁也是玉的谶语,正应了佛家的天理报应、因果循环。 两人的结局又似这样的近似,都悲观厌世,最后都弃绝红尘。这样的结局也是这两个人物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阅尽了世间的世态炎凉之后作出的选择。宝玉常常叹息“不如出家作了和尚”,这是他厌世的一种自然流露。所以在黛玉病逝、与宝钗结婚,并浑浑噩噩中乡魁之后,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辞却了红尘。光源氏在中年以后,年轻时的荒唐已成过去,而仕途已达鼎盛之期。他好似看透了世间的一切,和紫姬都有遁世的念头,在紫姬去世,发现儿子乃是三公主与柏木私通所生之后,源氏终于遁入了空门。 4、都以泛爱为主要特征,以情痴或情种的面目出现,对女性都有情有义 两个人对待女性都是温情脉脉的。光源氏,虽有结发妻子葵姬,但夫妻关系冷漠。相反,倒是其他女子与他有情,有夫之父空蝉、继母藤壶女御、出身低微的夕颜、容貌丑陋的末摘花、胧月明、明石姬,以及日后与他相爱甚笃的紫姬等等,难以尽数。光源氏是处处留情,可谓情种,这比贾宝玉更胜一筹。但是他对女性基本上也是有情有义的,最后他将与他有过来往的女子都接到六条院来居住,并且加以善待就可见一斑了。贾宝玉整日斯混在大观院的众多姐妹丫鬟中,所以人们叫他“混世魔王”,他与黛玉心心相印,产生了纯真的感情,但是有时总免不了“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贾府中天真活泼、美丽动人的女孩子,也使他柔情四溢,宝钗白藕似的胳膊让他浮想联翩,女儿家的风情万种使他目不暇接。看到人家嘴上的胭脂好,他会想去尝一尝;听说龄官的曲子唱得好,他会专门赶过去让人家唱来听听;他温情对待大观院中每一个女子,最大的愿望是等到他幻化成一缕轻烟的那一天,这些美好的女子都可以用眼泪来为他送别。虽然对黛玉是生死相许,但对于其他美丽的女子他也是满心喜欢的,只是他的这种喜欢不同于光源氏的渔色滥爱罢了,是在尊重的基础上的关心体贴。无论是对于丫鬟使女,甚至是唱戏的女子,他都爱护有加。所以这两个人都是博爱和泛爱的典型。 5、出身类似,都很高贵,衣食无忧,生活环境相似,而且都在所处的环境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他们都有自身克服不了的矛盾和摆脱不了的苦恼,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可以说:他们都是悲剧中的主角。光源氏是桐壶天皇之子,虽然为一更衣所生,而且被降为臣籍,但他出身的高贵是不言而喻的。贾宝玉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几代都在朝中身居高位,享尽荣华,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富贵人家,贾家的富贵排场穷奢极欲也不暇细表。所以贾宝玉的出身虽比不上源氏公子的高贵,却也是异常的尊贵了。他们都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光源氏不但出身高贵,而且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父亲桐壶天皇执政时期,他得到了非常多的宠爱,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虽然在朱雀帝即位后,他遭到了流放的厄运,但在其子冷泉帝即位之后,他便登上了一生荣华富贵的顶峰,实际上处于太上皇的地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贾宝玉在家中的地位更是特殊,由于深得老祖宗的宠爱,众人也将他捧得如凤凰蛋一般,除了其父贾政对他不喜多有斥责之外,贾宝玉在家中几乎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所以说,他们都是环境中的中心人物,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他们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可以说都是以悲剧收场的。光源氏一生放荡,开始就因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流放的代价,年轻时候和自己的继母有染,还生下后来的冷泉帝,后来也遭到了三公主与柏木私会生子的报应,这使他产生了精神危机。在众女子或故去、或离去、或出家的情景下,孤苦伶仃的源氏悲哀绝望,万般苦闷,最终遁入空门。贾宝玉的悲剧既是人生悲剧,也是爱情的悲剧,作为一个现实的反抗者,他是孤立和无力的,唯一与他志同道合被他并引为知己的,只有黛玉一人而已。但最后,他和黛玉的爱情也在封建势力的联合摧残下走向死亡,他最终还是走进了世俗社会为他设计的“金玉良缘”当中,这也导致了他唯一的知己黛玉的夭亡,在黛玉香消玉殒之后,他也终于实现了当初的承诺:“你若死了,我做和尚去。”以绝迹红尘升华了对知己的感情。也用悲剧的形式给了自己一个未竟的收场。在这一点上,两人是很相似的。 虽然这两个人物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但他们身上的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1、 对功名利禄的态度不同 贾宝玉不慕功名,厌恶“经济仕途”。贾宝玉最讨厌与一些官宦来往,特别厌恶见这些人,一见就感觉头痛,常常托病推辞,也常惹得贾政大骂他没长进。有人劝他学学这方面的东西,他就不顾情面的生起气来。如《红楼梦》的第三十二回写道:“湘云道:‘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宰的,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正经朋友,让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得出什么来?’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便道:‘姑娘请到别屋坐坐吧,我这里仔细玷污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袭人忙解说道:‘姑娘快别说他,上回也是宝姑娘说一回,他也不管人家脸上过不去,拿起来就走了……’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这些混帐话不曾?要是她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宝玉平时在姐妹面前是最有尽让的,从不得罪人,这次竟然公然让素来关系厚密的湘云下不了台,足见他对入仕途官场的厌恶程度。最后,宝玉在高中进士的时候选择了弃绝红尘,更反映出他对功名和荣华确实是没有一丝留恋的。 而源氏公子对功名富贵却是一直不愿放下的。光源氏从其出生开始就身不由己地跌入了宫廷权力倾轧的漩涡。尽管他容貌昳丽、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而且深得父皇的钟爱,却因为出身低微,不能子承父职。又因为当朝皇太子的母亲弘徽殿女御担心他长大了对自己的儿子的地位构成威胁,所以总是处处与他作对。光源氏的父亲桐壶帝考虑到没有外戚支持,他长大了可能会受其他人的欺负,所以将他降为臣籍,并让他与当时朝廷的重臣左大臣之女葵姬完婚,以加强他的势力。后来,朱雀帝当政之时,由于光源氏及其丈人左大臣一家素与当权派右大臣等人不和,故当他与朱雀帝的尚侍胧月夜幽会事发,就不得不远赴须磨以避弘徽殿女御及右大臣一家的借题发挥。然而,虽然这段流放的时间让他对富贵、权势、仕途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但是却并没有让他在宦海沉浮中彻底醒悟。后来,因为朱雀帝相召,光源氏终于回到帝都。第二年,他的亲生儿子冷泉帝正式登基做了皇帝,光源氏便一改当初备受政敌排挤的命运,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这种无上的权力与优势一直保持到他生命的终结,甚至于他的螟蛉之子薰君也备受其荫庇,成为当时地位显赫的大臣。从一个受人排挤任人摆布的皇子,逐渐发展到后来争权夺利的朝廷重臣,光源氏走过了一条艰辛之路。他娶朱雀帝之女三公主的行为,就充分地证明了这时候的他已能非常熟练地运用权势和一切机会于股掌之间,与原先的不谙世事已有了质的转变。对于三公主,光源氏并没有感情,但是,他为了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赢得朱雀帝的欢心,不惜得罪自己一向宠爱有加的夫人紫姬,将三公主正式迎娶回家,而且使她居于与紫姬相同的地位,与之平分恩宠。可以说,光源氏的转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正是在对权势与仕途的螺旋式的追逐中,他逐渐领悟了从政为官的真谛,并从此真正卷入了你死我活明争暗斗的官场漩涡。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光源氏对待权势与仕途,是相当看重并富有心机的。 2、女子的态度不同。但宝玉对于女性的情意是一种将女性尤其是美丽的青年女性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尊重 ,源氏对女性的“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渔色的满足。 源氏一生爱恋、追求过的女性有名有姓的有十六七个,源氏对待她们的所有行径中,从未曾有过“宝玉式的泛爱和用心”,常见的却是私闯闺床、一夜 *** ,云雨无时、葬送性命,百般纠缠、始乱终弃,闲极无聊、逢场作戏,即便对他的至爱之人藤壶及其影子似的人物紫姬,源氏亦未曾有过宝玉式的纯情和真挚,以致于藤壶与他私通生子后抑郁苦闷,最终落发为尼,愧疚而死紫姬因为他的宿花眠柳、迎三娶四,最终正当盛年含恨死去。 当然书中也写了他对女子们“有情有义”的一面。当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也将他一生爱怜过的女子都接来同享荣华,可谓“善举”。这类善举,实际上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一种以温情方式表现出来的占有欲,这种“爱”,是建立在等级分明的,极端不平等之上的。特别是他对夕颜、紫姬近乎掠夺般的占有,对末摘花的蔑视和嘲笑等,都暴露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贵公子的得意骄横和肆无忌惮。纵观源氏和宝玉“泛爱群芳、多有用心”的情感表现,可见源氏是以“ *** 之爱”为内涵,所追求的境界不过是“悦容貌、喜云雨”。所以,他对众多女子的爱恋主要是为了欲望满足,其结果是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那些被他“爱过”的女子,几乎没有一个是有好下场的,或一生抑郁,或暴死荒郊,或精神失常,或削发为尼,或终生独守空房而他自己也是先为短暂的情欲发泄而欢愉,继之又为相思所苦,然后又因怕偷情的隐事被人发觉而恐惧。因此,他每得到一个女人,就多了一份哀愁。而宝玉却是以“灵性之爱”为内涵,所追求的境界是对女子们“敬而昵之、恐拂其意”的尊重和体贴。比如他屡屡为丫鬟充役,或作脂粉,或是甘愿被丫头差遣甚至受丫头的气,晴雯就经常不给他好脸色看,他也不以为意,没有拿出少爷的款来。所以,他与众多女子的感情关系是手足之情、朋友之情、知己之情,他给予女子的是真诚、关怀和同情,尤其是对那些被专制制度和封建贵族压迫、糟蹋、侮辱的女孩子们,其同情体贴之心更为深切、更为周到———象四十四回的平儿理妆、六十二回的香菱情解石榴裙等。他们之间共同得到的是天真的嬉戏,愉快的欢聚,相互牵念的慰藉,乃至吃酒吟诗的乐趣。当然,宝玉也有忧愁苦恨,但他愁的是女儿们的离散,恨的是封建制度对女儿们的威逼。唯其如此,宝玉的“灵性之爱”才是纯洁的、丰富的、充实的。他超越了自我,也超越了时代。 3、他们最终都遁入空门 ,只不过宝玉是因了理想的破灭 ,源氏是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 ,他们的出家是同形异质 ,在出家的同一种解脱中射映着不同的内涵。出家一般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种是对现实的厌恶和不满,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贾宝玉的出家可以归结为这个原因。贾宝玉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个另类,在当时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向贾琏、贾珍之流玩弄女性,还被以贾母为首的封建正统势力视作理所当然,“年轻人打小都这么过”,而向贾宝玉这样尊重女性,重精神而不淫逸的反而被视作另类,而他和黛玉的精神之恋甚至被以袭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视为“不才之事”,而最终宝、黛之间的爱情也在封建势力的绞杀下彻底消亡了,这也是宝玉出家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贾宝玉是由于爱情被封建势力毁灭后才出家的,实际上是对禁欲主义的抗拒。而对于光源氏来说,风月场上十分得意,尽管在官场的倾轧中也曾失意被贬谪过,但最后位极人臣,身居太上皇的高位,不存在对现实的厌恶和不满的问题。三公主与柏木的私通使光源氏的精神节操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鞭挞了他不贞洁的罪孽。使他迫切需要为自己沉重的心灵寻找一片空间去连缀已被轰毁了的精神节操的碎片,去忏悔自己以往的罪过,确切的说是对现实的逃避,对自己淫欲驱使下所犯下的罪责的良心发现。因为六条院已经不能容纳下他心灵的栖息了。较之宝玉的出家,不是对美的境界的追求,仅仅是对人生悲剧感悟之后除死亡之外的最佳选择和必然结果。 贾宝玉和光源氏作为这两部巨著中的中心人物,是两个塑造的极其成功的人物,他们都是作者所大力肯定的人物,他们身上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由于作者的文化背景及创作目标的不同,他们身上又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究的问题

131 评论

妮裳风云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红楼梦>,这个观点也不知道是谁最早提出来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可能是周作人吧.当然这个观点也是也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眼中.若是换成日本人,他们当然是认为<红楼梦>是中国的<源氏物语>. 光是从书的年纪来比,日本人确实有这个资格这么说.<源氏物语>成书的时候我们还处于话本时代.它的出现比欧洲的第一部小说<十日谈>要早了好些年,比<红楼梦>更是要早了几百年. <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是一位女子,由于父亲在皇宫做官的缘故,从小便谙熟皇宫的情况.又加上作者自己是没落的书香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其中唐文化的影响.<源氏物语>近一百万言,确实是一部篇幅很长的小说.就这点而言又有我们值得自豪的地方了.世界上公认的两大显学"莎学"和"红学",都引来世界各国的学者竞相研究,<源氏物语>却没有形成一门学派.而我们对莎翁的作品也是知道的,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奥赛罗><哈姆雷特>,其他的作品也是不少.而我们雪芹所拥有的就是半部红楼,而引得百年来英雄们竞为它折腰,这或许就是断臂维纳斯的魅力吧. <源氏物语>前半部分的男主角是光源氏.其实说实话<源氏物语>我并没有看完整部,只到"云隐"那章也便没有看下去了.<红楼梦>中的男主角是贾宝玉.这两个男主角自身是很相似的,他们都是想用自身的能力来保护自己身旁的女孩,给她们更多一点的温暖和爱.所以看到光源氏被贬到明石去,心中一阵怅然,那时看的时候记得是中午,太阳直射进来,而心中却是冰冷.看到晴雯被撵出大观园而宝玉却无能为力,不禁心中为之一酸. 从他们与女****往来看,贾宝玉看重的是精神上的沟通,也就是柏拉图式的,用警幻的话来说,就是"意淫".而相较而言,光源氏则注重"情交",实即性的交往.当然这也是由于文化.时代的背景的不同,其实异地而言,本质是相同的.就如宝玉的痴是美的,光源氏的性有是美的,美在它纯洁,美在它自然,发自内心. 而最后二人的结局一个是如如亦如雾般超出尘世,或许是"出家".而一个是"云隐",实际上就是死了,但是"云隐"这章却没有文字,只有章名,或许是作者紫式部故意如此让人有揣摩的趣味. 就两部小说而言,其实都是以女性为多数的小说.<红楼梦>中刻画出一系列成功的人物,其中几个代表的有玉.王熙凤.袭人.薛宝钗.史湘云.他们或精细,或奸洁,或温顺,或机敏,或娇憨.个有个的性格.而<源氏物语>中刻画女子也是很到位的,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紫姬,作者紫式部也是因为刻画此女子太突出而被人称为紫式部的.初看觉得此女象极玉儿,气性极高.再有明石姬被人认为是写的既温顺.才气又高的一位女子,及花散里虽称不上美貌,但性格却非常可爱. 而就文字而言,<红楼梦>可谓字字皆是血.相比而言,<源氏物语>显有不及处,但它却写的很直白,文字很优美,让人读之累而不倦,关之而享其意.因为文字的通俗,情节的直贯,<源氏物语>在伏笔千里与文字的隐意方面又要逊于<红楼梦>.<源氏物语>一百二十回,二十四卷,里面的小说几乎全部都有诗歌羼入,据统计有795受之多,而多是受白居易诗风的影响,很多都是模仿白居易诗而作.所谓滥而乱,所以其中所写的诗多不怎么高明.而对于我们曹大才子写的那精益求精的诗来讲,用荧辉和皓月来形容应该也不算是太过分的. 而就思想而言,两位作者都是一样,借对人物和事的描写对当时社会的评击. 若这两位作者生于同朝同时同地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对话?希望采纳

277 评论

相关问答

  •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论文

    双峰并峙 两水分流——浅析《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内容提要:《源氏物语》和《红楼梦》就像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矗立于中日古典文学史册上.本文对两书的主题、结构、人

    哈布斯窗帘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毕业论文贾宝玉的人物形象解析

    贾宝玉的形象特点是温和善良、叛逆精神、平等自由、软弱怯懦。 温和善良:贾宝玉对待侍候自己的丫鬟们,十分温和,没有架子,以至于丫鬟们都敢骑在主子头上了。贾环阴险的

    花花onl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红楼梦以贾宝玉为主题的论文

    我的论文,怎样啊,呵呵,很辛苦写的,多多支持啊,借给你用啦薛宝钗与林黛玉形象比较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客观的分析了《红楼梦》中薛宝钗

    牙签victor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宝玉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你好啊,你的珠宝方面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开题报告学校具体格式准备好了没?准备写多少字还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可以问我,希

    不想不想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宝玉石专业毕业论文

    恩啊来帮你的,,行

    尹才宝贝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