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86

哈布斯窗帘
首页 > 期刊论文 >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眼角落下的泪

已采纳

双峰并峙 两水分流——浅析《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内容提要:《源氏物语》和《红楼梦》就像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矗立于中日古典文学史册上.本文对两书的主题、结构、人物等做了一些浅层次的比较,最后得出两书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所,这是由于中日文学渊源、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家本身的遭遇造成的.关键词:曹雪芹 紫式部 《红楼梦》 《源氏物语》 比较Subject: “YuanShi WuYu" a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ey are the very outstanding works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of the world.Pass the comparison of the theme, structure, personage,I think that they have similar places。There are different places too .This causes the author's life and the era reason, national reason. The keyword: CaoXueqin zishibu <> <> Compare 《源氏物语》是日本著名女作家紫式部的大作,而《红楼梦》则是曹雪芹留给中国人民的一部奇书,它们就像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矗立于中日古典文学的史册上。《源氏物语》之后,日本物语文学依然层出不穷,仿《源氏物语》之作更是屡见不鲜,然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作品;《红楼梦》更是曹雪芹穷十年之功,才完成的一部残书,被公认为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最高峰。这二本书就像是同一源头的两股清流,既有惊人相似之处,又有截然不同的地方。(一)春梦随云散《源氏物语》大约产生于公元十一世纪,日本正值外戚藤原道长执政期间,表面上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而《红楼梦》则大约产生于所谓的清“康、雍、乾”的盛世,比起明末清初的那段岁月,这时的生活是安定的,社会也比较繁荣。可就是在那样的盛世,两位作家却敏感地察觉到了掩盖在表面繁华之下的阴影:当时的贵族已经腐化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拿起了手中如橼巨笔,表达了相似的内容——这两部著作都是反映了它们所处社会由胜转衰的没落。《源》据说是反映了当时封建伦理制度以及封建贵族阶层的堕落;而《红》则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以及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而巧合的是,两书的作者都不约而同地宣称,他们的书与政治无关,紫式部一再宣称:“笔者是女流之辈,不敢奢谈天下大事”①;曹雪芹也说:“此书不敢干涉朝廷”,“不敢以写儿女墨唐突朝廷之上”。但实际上,这两部现实主义的巨作正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悲剧,两位作家写社会的悲剧,并不是从天灾人祸,哀鸿遍地的惨景入手,而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从一个家族、一些青年男女的爱情着手,描写的都是贵族之家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婚丧嫁娶等。《红》选择的是“诗书缨礼之家”的贾府,荣国府的大小姐元春是皇上的贵妃娘娘,这就使贾府与封建皇朝的最高统治者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源》的笔触更是直达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的家族,《源》的主人公光源氏本就是桐壶天皇的的亲生儿子,他的母亲便是天皇最宠爱的妃子——桐壶更衣,只是由于他的母亲出身卑微,没有外家的势力支持,他的父亲为了保护他,才不得不将他降为臣籍,赐姓“源”。《红》的主线是宝黛爱情悲剧,围绕着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叛逆者为了信守“木石前盟”,最后一个吐血而亡,一个出家为僧,展开了故事,并深刻地反映出了封建社会的没落。而《源》则是围绕着源氏公子的一生展开的,包括他的爱情生活(姑且称他对那些贵族夫人、小姐的感情为“爱情”吧),他的政治生涯等等,当然侧重点我个人认为是在他的感情生活方面,此书的后十回,虽然写的是源氏名义上的儿子熏大将和 皇子,但我觉得实际上可以把两人看作是源氏精神的延续,所以作者紫式部是从源氏的一生,特别是感情生活写出了“一夫多妻”制度下女性的痛苦,以及贵族的堕落,从而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状。(二)天尽头,何处是香丘在《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中,两位作家都为他们笔下的人物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王国:一个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一个是《源氏物语》中的六条院。大观园是贾府为迎接为贾府带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盛局面的贵妃元春所建,元春临幸之后,为了不使“名园失色,花柳无容”,特下了一道恩旨,让几位能诗善赋的姐妹搬入园中,当然也包括了老祖宗的心肝宝玉。而六条院是源氏处于政治上的鼎盛时期,为与他有过感情纠葛的贵族女子所建的一处名园,供养她们,以使她们衣食无缺,安享荣华。可以说,大观园和六条院都是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有了它们,使这两部书增色不少,但应当注意的是,两位作者构造了这两所名园,他们的目的是不同的:曹雪芹建造的大观园是贾宝玉得以逃脱严父斥责,躲开世俗的官场应酬的理想场所,只有在这里,他——这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才可以开开心心、自自在在,才可以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可以与自己最亲近、最喜爱的姐妹们游玩嬉戏,而不必担心所谓的“仕途经济”,可以说,大观园是曹雪芹为贾宝玉所建的世外桃源;而六条院则不是紫式部为光源氏所造的乐园,而应该说是紫式部为她笔下那些可怜的妇女们所安排的一条出路,她把让女人幸福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笔下的一个“容貌绝美,出身高贵”的源氏公子身上,六条院是她为妇女们安排的一个理想王国,她想象着出身不同阶级的女性在“忍让”这个大前提下,和睦共处,亲如姐妹。所以紫姬要忍,因为她是源氏的正夫人,封建的礼教要求她必须忍受丈夫的“三妻四妾”,甚至在源氏四十岁那年迎娶三公主为正妻,给了她致命一击时,她依然得忍,得和这些情敌们和睦相处,亲如姐妹,以保全“源氏一门的家声”。同样,明石姬也要忍,只因为她出身卑微,所以即使她被迫与女儿分开,被剥夺了做母亲的权利,她也依然得毫无怨言,喜怒不行于色。末摘花(二条院可以看成是六条院的延伸)更要忍,因为她没有如花的容颜,她只能忍受源氏公子一次次对她外貌的嘲弄,以换取源氏的物质帮助,来换取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当然,这两所作家心目中的理想王国,最后都是归于幻灭:大观园中,众姐妹风飘云散。懦弱的迎春所适非人,新婚不久就受尽折磨而亡,所谓“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摆脱不了被远嫁的命运;惜春在目睹姐姐们的不幸遭遇后,只得向西方极乐世界去寻求安乐,出家为尼;黛玉吐血而亡;晴雯含冤而死;芳官、藕官、蕊官等更是以妙龄之姿,被迫独伴青灯古佛。在这一系列的变故后,宝玉终于看到了理想的破灭,走上了为僧的道路。而六条院中,“忍让”不能掩盖妇女心中的悲痛,作为女人,她们希望源氏能一心一意对待她们,而实际上,源氏却不能做到这一点,他的花心让所有与他有关的女子心寒,而且她们根本不能对他有所约束,他的专情只有在梦中找寻,而被称为“众善兼备”的紫姬的死,更是标志着六条院的破灭,紫姬临死前曾说“也许以我这样的卑微之身,得到您这样的爱戴,是令人羡慕的,可是又有谁知道我心中的痛苦” ②,这句话实在是点出了六条院的真正的内涵:六条院带给众多女性的不是幸福,而是心灵上的折磨,它对于广大的贵族妇女来说,不是理想的王国,反而是一个金色的牢笼。

231 评论

weiyiqinww

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 五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 《红楼梦》是一封 建社会末期的清朝为背景讲述当时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府的兴衰史, 小说的以贾府 的贾宝玉为男主人公和贾府上上下下的女性的故事, 其中让人最为深刻的是贾宝 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人物篇: 其中最为特别的是林黛玉, 她是贾宝玉的表妹, 也是贾宝玉最为喜欢的,还有贾府最高统治着贾母,也是个典型人物,也具有封 建特性的人物之一,还有薛宝钗、王夫人、王熙凤等等女性都各具特点。

175 评论

小囡1234

前者更为奢靡,主要借一个人的爱情来展现那个时代的一切;后者的悲伤气氛更浓,文采更胜,集聚了我国多年的文化之精华,主要通过对四大家族的悲欢离合、兴衰胜败来展现社会悲剧与黑暗。

252 评论

超级飞侠包警长

-,-《源氏物语》这本书的开头叙,不就写了些,与红楼梦有关的比较么,嘿 不好意思,晃一下…… 其实我也想知道

230 评论

深海R蔚蓝

关于《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方面的文章一直较多,主要是就思想内容、创作方法、美学思想、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比较。但大都侧重相同点的比较,而很少注意两部作品的不同之处。因而不可能从不同之处出发揭示两部作品以及造成这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另外,1994年在我国出版了至今唯一的研究专著——陶力女士的《紫式部和她的源氏物语》,共分八章。各章的内容分别为:产生的时代、作者生平、基本内容、为谁而作、群芳谱、男性形象及与《长恨歌》的比较、紫式部的美学思想、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这部书获得了中国外国文学会东方文学分会第一届学术奖的一等奖。其实与其去深究《源氏》与《红楼》的相同点、不同点,倒不如把心思和时间更多的放在《源氏》与白居易的身上,毕竟紫式部以及当时的上层社会受白居易的影响非常深远,建议LZ看看《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世界语境中的《源氏物语》》、《[源氏物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源氏物语与白乐天》和之前提到过的《紫式部和她的源氏物语》等这些书,网上书店很容易就能找到。

261 评论

周大侠go

我觉得这两部巨著体现了两国文化的不同,从内容和文笔看皆是如此。源氏物语中,男主受到上下众人的追捧、皇帝的喜欢,是因为容貌。因为容貌而获得这么大的支持,这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更讲究气质,在红楼梦中,有一段贾政对比宝玉和贾环的片段,贾政欣赏的是宝玉的气质,也就是精神面貌,中国自古文化中也是讲究文人气节、风骨之类的,如晋朝的竹林七贤受人追捧就是此间取胜,而容貌取胜的潘安可不会有这么高的人气。说白了,我觉得源氏物语的基调就是比较肤浅,不过日本文化本来就没有中国源远流长,他们也有好的地方。从文笔看,我认为前者远远比不上后者。日本的扉句比得上中国的诗歌吗?答案是显然的。源氏物语的用词更加直白细腻,但是其艺术修养恐怕是比不上红楼梦,光看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的对诗和之后妙玉的续诗就远胜于它了。从感情描写上,我们不说道德观念,光说感情描写的细腻程度,源氏物语还是挺好的。毕竟红楼梦又不是仅说宝黛爱情。所以源氏物语更像部爱情小说,红楼梦更像家族史。所以说日本文化更注重个人感情,中国文化更注重家族盛衰。1、小日本国宝;中国古典名著2、前者是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后者是一个男孩和一群女孩3、源氏风流多情,玩弄女性;宝玉博爱多劳,尊重女性4、《源氏物语》作者是女的;《红楼梦》作者是男的5、前者崇尚封建王权;后者抨击封建专制6、前者语言繁杂华丽,后者语言平实简洁7、前者游戏之作,后者字字是血8、前者的悲剧结局是自作孽不可活;后者的悲剧结局是封建制度扼杀美好的生命、爱情。

284 评论

好吃不懒做也

我觉得这两部巨著体现了两国文化的不同,从内容和文笔看皆是如此。 源氏物语中,男主受到上下众人的追捧、皇帝的喜欢,是因为容貌。因为容貌而获得这么大的支持,这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更讲究气质,在红楼梦中,有一段贾政对比宝玉和贾环的片段,贾政欣赏的是宝玉的气质,也就是精神面貌,中国自古文化中也是讲究文人气节、风骨之类的,如晋朝的竹林七贤受人追捧就是此间取胜,而容貌取胜的潘安可不会有这么高的人气。说白了,我觉得源氏物语的基调就是比较肤浅,不过日本文化本来就没有中国源远流长,他们也有好的地方。 从文笔看,我认为前者远远比不上后者。日本的扉句比得上中国的诗歌吗?答案是显然的。源氏物语的用词更加直白细腻,但是其艺术修养恐怕是比不上红楼梦,光看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的对诗和之后妙玉的续诗就远胜于它了。 从感情描写上,我们不说道德观念,光说感情描写的细腻程度,源氏物语还是挺好的。毕竟红楼梦又不是仅说宝黛爱情。所以源氏物语更像部爱情小说,红楼梦更像家族史。所以说日本文化更注重个人感情,中国文化更注重家族盛衰。

357 评论

相关问答

  •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论文

    双峰并峙 两水分流——浅析《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内容提要:《源氏物语》和《红楼梦》就像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矗立于中日古典文学史册上.本文对两书的主题、结构、人

    哈布斯窗帘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课题红楼梦人物形象研究论文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长期艰辛劳动才给子孙后世留传下来的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

    樱花龙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红楼梦研究小论文

    红楼梦学术论文篇二 《红楼梦》词曲浅析 摘要:词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红楼梦》一书很好地运用了词曲这一形式。本文对柳絮词进行

    Hexe留恋不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源氏物语研究论文

    故事开始于桐壶帝在位的时候。出身低微的更衣,独得桐壶帝的宠爱。后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嫔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郁

    夏沫儿6652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百年孤独红楼梦比较文学论文

    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是写的非常好的文学名著。它们都是作者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写的著作。

    Pistachio陆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