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小太阳
早期诊断是治疗肿瘤的关键。恶性肿瘤一旦发病,病人往往每况愈下,尤晚期病人,预后较差,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为重要。因此人们对恶性肿瘤要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有相关症状必须积极就诊。肿瘤的特殊检查手段很多:如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内腔镜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查、细胞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这些检查手段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地对肿瘤进行诊断,各有其局限性。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肿瘤标志物概念的出现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特异的肿瘤标志物被发现和应用,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如:CEA、AFP、CA-153、CA-199、CA-125、PSA、NSE等等。其临床意义有:1、肿瘤早期筛查。全部肿瘤标志物整体筛查,在肿瘤的筛查中有一定的普通意义。一般情况,每种肿瘤标志物主要针对一种癌症,但是每种肿瘤标志物又普遍同时存在于每个患者体内,我们国家70年代以后在上海等地,通过对大量人群的AFP普查,曾检出不少肝癌特别是小肝癌患者。前列腺癌等患者亦可达到同样的效果。所以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对高危人群有很大应用价值。所以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对高危人群有很大应用价值。2、出现肿瘤症状或可疑肿物后的鉴别诊断。当一个患者被怀疑患肿瘤时,此时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鉴别是良性和恶性肿瘤十分有帮助。3、生物特点和疾病阶段的判断。一旦明确诊断,应马上测定肿瘤标志物的基础水平,以便对估计预后提供帮助。4、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是肿瘤标志物最有价值的作用。手术前肿瘤标志物升高,术后下降,表明手术成功;术后略有下降,随即重新升高,提示手术未奏效;术后下降,过段时间后又明显升高,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这种提示往往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前数个月。肿瘤患者经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的升降与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良好的相关性。治疗后肿瘤标志物下降说明治疗有效;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继续升高,应更换治疗方案,如果更换治疗方案后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往往预示着复发或转移。5、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肿瘤是单一变异细胞多次克隆的结果,其发生是多步骤、多基因的癌变过程。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具有复杂性及多态性,表现为癌变后不同种肿瘤病理类型的差异、同种病理类型的肿瘤细胞的异质性、肿瘤细胞基因型即细胞表型的差异等。在一个肿瘤中存在着不同特性的细胞,在生长速率、表面受体、免疫特性、侵润性、转移性、对药物毒性方面均可能不同。因此同一种肿瘤可含一种或多种肿瘤标志物,而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既可有共同的肿瘤标志物,也可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为了提高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选用一些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如:肿瘤全套(男、女)。
竹径通幽处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及癌基因产物等。化验患者血液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 并观察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⑴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⑵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⑶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⑷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⑸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⑹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⑺糖类抗原242(CA242)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⑻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⑼CYFRA21-1(Cy211)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⑾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⒀甲状腺球蛋白(TG)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⒁铁蛋白(SF)为消化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⒂β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等患者体液中升高;⒃鳞状细胞抗原(SCC)为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上检测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肿瘤标志物有动态检查和多项联合检查更有价值。那么对于众多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如何选择呢?不同的肿瘤会一些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如CA153常出现在乳腺癌;CEA常出现在肠癌、胃癌;CA19-9常出现在肠癌、胰腺癌;CA125常出现在卵巢癌等等。临床医生会根据不同的肿瘤检查不同的标志物。同一种肿瘤或不同类型的肿瘤可有一种或几种肿瘤标志物异常;同一种肿瘤标志物可在不同的肿瘤中出现。为提高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和确定何种标志物可作为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指标,可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合理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肿瘤标志物组成最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如对于乳腺肿瘤可查CA153、CEA、CA50和SF;对于肺肿瘤可查CY211、CEA、NSE和CA50;对于肝肿瘤可查AFP、CEA、CA199和SF;对于上消化道肿瘤可查CEA、CA724、CA199、CA50和SF;对于肠道肿瘤可查CEA、CA242、CA724、CA199、CA50和SF;对某些单顶标志物如原发性肝癌AFP、卵巢癌CA125、前列腺癌PSA及甲状腺癌TG在肿瘤检查中也具有重要价值。肿瘤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由于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可同时存在于恶性肿瘤及某些良性肿瘤、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所以,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差,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是肿瘤造成的;结果正常在某些情说下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都有可能升高。同样,如原发性肝癌AFP的阳性率仅达75%到90%,也就是说至少还有1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为阴性。因此,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单次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并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如果体检中发现某个或某几个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该提高警惕,但也不必过分担忧,需要进一步通过CT、B超、MR或最先进的PET/CT等手段检查,必时须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如果肿瘤标志物只是单次轻度升高或每次检查的结果没有大的变化,就不必那么紧张了。总之,各种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千万不要因为某项指标轻度升高就以为自己患了癌症,而应该提高警惕,做进一步检查和观察。但对于已确诊的肿瘤治疗后,那么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意义就非常大了,如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往往预示着肿瘤的复发或治疗效果不理想,可提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大多数肿瘤标志物临床医师都认识较深入,但对甲状腺癌治疗后用甲状腺球蛋白(TG)作为其疗效及复发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对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认识上存在两大误区。误区之一是有肿瘤标志物异常就认为有恶性肿瘤。误区之二是肿瘤标志物正常就认为无恶性肿瘤。因为大多肿瘤标志物缺乏特异性,许多良恶性病变均可导致其异常,因此其升高不一定都是肿瘤。另外有些确诊为肿瘤患者其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这可能与其产生肿瘤标志物水平较低或基因不表达有关。因此,对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要正确分析,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更大。尽管临床上对高危人群体检中也能发现早期肿瘤患者,但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在诊断中只有辅助诊断价值,应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而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疗效评价及复发转移检查意义更大一些。
太多了.看你要看那方面的.
应该是,属于核心B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问题综论文 【 摘要 】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
写论文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题,论文题目有了明确的选题后才能确定整个论文内容组成部分,而且医学类专业论文撰写的选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新颖性,是很难投刊发表的。下面我给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某些大成市中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1]. 早期诊断与治疗,早期发现复发与转移,对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