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2

寻梦的蒲公英
首页 > 期刊论文 > 生命共同体论文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萤火虫BB

已采纳

“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由“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共构而成。它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观的承袭发展,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探索实践而逐渐生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为“共建共享”的生态全球观、“生态生产力”的生态发展观、“德法兼治”的生态治理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

在全球生态危机日趋严峻的今天,“生命共同体”以其独特的理论意蕴和严密的实践逻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理论,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含丰富的生态哲学智慧,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文化土壤。概而论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体现于三个方面:

1、“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观。如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

2、“顺其自然”的生态发展观。传统文化哲理衍化而来的顺其自然,强调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应采取友善、顺从的态度,如孟子主张“取之有时”、“取之有度”,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三是“固本节用”的生态生活观。传统文化不仅注重“守时”、“有度”的开发利用原则,还崇尚勤俭节约,要求人们珍惜大自然给予人类生活的馈赠,如《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200 评论

天天开心好好好

因为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源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的发展,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将助力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人的全面发展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一个绿色低碳、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共荣的辩证关系。因此坚持“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方式

首先,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其次,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方式,树立新发展理念,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固支撑。

第三,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必须加强国际化的生态治理合作,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必须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规划和实践经验与全球生态治理进行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价值观的有效落实。

257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1000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国际社会发生的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事件,使相互依存现象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经济全球

    馨悦心辰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题目大学生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可以写一下自己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以及自己如何去践行等,例如: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题为《共同构

    清水绫子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构件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

    石小鱼苗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600字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这个就是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啊!应该从这个角度和方向切入进行相关的论证,然后再加上中华文化与世界潮流相结合。

    修中圈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

    天堂猫iv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