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0

Sissy有福相
首页 > 期刊论文 > 武夷学院学报苏乘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妩媚的撕纸座

已采纳

会变得比较OPEN

145 评论

s290443260

武夷学院学报期刊外审过了稳吗?答案如下:武夷学院学报期刊外审过了,第二步是暂存盘做大项目可以改下。

251 评论

一janice一

浅谈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 由于网络人际交往的全球性、 超时空性、 隐密性、 平等性、 虚拟性和神秘性, 使网络人际交往具有了挡不住的诱惑 力和吸引力 。 许多大学生对 网络人际交往情有独钟 , 趋之若鹜 , 纷纷触 网。 可以说 , 网络人际交往 已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人际 交往方式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 的影响 , 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更为和谐 、 民主、 平等的人际关系 ,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人际关系疏远、 焦虑和浮躁等不健康情绪蔓延, 甚至还可能产生较严重的情感问题。所以必须采取正确 的措施引导大学生 网络人际交往 。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人际交往; 心理健康 ; 理论探析 中图分类号: C 4 4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2 1 0 9 ( 2 0 0 9 ) 0 4 — 0 0 9 8 一 O 5 网络人际交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大学生心 理健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 心理健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易引起大学生各种心 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那么,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 理健康的有何影响呢? 一、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 面影响 1 . 网络人际交往的全球性和超时空性 , 扩大 了人 际交往圈子,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网络可满足人际交 往的需要 、 性的需要 、 归属需 要、 获得成就的需要、 自我表现和自我超越的需要[ 1 】 。 网络交往可推动青少年人格向独立性、 平等性、 个性 化和开放性发展翻 。在国内调查中, 大学生认为网络可 收稿 日期 : 2 0 0 9 — 0 2 —1 6 作者简介: 余建林( 1 9 7 0 一 ) , 男, 汉族, 讲师 , 主要研究方 向: 教育 、 社会心理学 。 扩大交往范围, 填补心灵空虚的占5 1 . 7 %。 国外的研究 发现互联网作为社交工具, 增加了与他人的交往和沟 通 , 给用户以归属感和人性支持嘲 。在传统交往方式 下, 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囿于实际生活中狭小的生活 圈子。网络社会的大学生却可以跨越千山万水 , 突破 地域空间的限制,让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 真正实现“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它可以让人足不出户 在数秒之间找到多年挚友般的倾心感受, 而免去了彼 此的客套、 试探、 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另外, 由于网 络人际交往的匿名性的特点, 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 容易突破年龄、 性别、 地位、 身份、 外貌美丑等传统人 际交往因素的限制, 建立更为和谐、 民主、 平等的人际 关系。 2 . 网络人际交往的隐密性 。 克服现 实交往中的尴 尬和羞怯等 网络中每个人以网络代号的身份( 网名) , 通过网 上聊天室、 B B S 、 甚至你自己的个人主页, 在无数陌生 的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面前,无拘无束 地、 毫无顾忌地充分展示你的个性色彩。在网上的聊 余建林: 浅谈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9 9· 天室中你随时可以找到陌生的异性网友聊天, 随意地 聊几句, 聊得来就继续, 聊不来则随时可以中断, 一走 了之。这中间甚至无需什么开场白或客套话, 就可以 直截了当, 直奔主题, 说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或问题。 所有这些活动, 均因为网络交往的隐蔽性所致。网络 人际交往的隐蔽性,使得人际交往变得无拘无束, 人 性中的情感交流的本能和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3 . 网络人际交往的平等性。 克服现实交往中的地 位、 身份……等不平等性和利益的冲突 友情 的基础是平等、 互惠 的, 是平等基础上 的互 惠。这种平等首先是在精神地位上的平等, 其次是相 互之间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这两点在传统的人际交往 中很少能同时具备 , 而这在网络世界中只是轻而易举 的小事; 另外,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往无不事先就局 限在双方特定的身份关系中, 如亲戚、 同事、 上下级、 同学关系等等。在网络交往中, 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 的身份是何等显赫、 或者是家财万贯, 但到了网上你 同其它任何人一样无任何特权,只不过是一个符号 ( 网名) 而已, 其他一切都被省略, 都集中到了语言和 思想的交流上 了。 4 . 网络人际交往的虚拟性和神秘性 。 克服 了现实 交往中的直接、 刻板。 增加朦胧感和浪漫色彩 网络的神秘和虚幻, 使网络具有了挡不住的诱惑 力和吸引力; 网络空间的距离会使人产生一种朦胧的 美感, 为想象提供了足够的“ 空间” 。网络中的虚拟群 体允许使用匿名, 可把原来不能表达出来的情感表达 出来, 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 同志” , 产生一种群体的 归宿感, 增强自我接受。匿名的互联网环境还可为内 向与神经质的人提供一个感觉较为安全的讨论平 台, 相应降低其情感上的孤独。网络的广阔空间为爱情之 花提供了最好的土壤。两个人在网上交谈, 在表达情 感是更加热烈奔放 , 即使是性格木讷的网友, 这时也 会变得温柔缠绵。许多其貌不扬的人在网上有了充分 展示自己魅力的机会。网络的神秘性还过滤了金钱、 容貌、 身份、 家世等外在条件, 没有了国界、 地域的限 制, 而且它很少涉及到房子、 收入等实际生活问题, 摒 弃了世俗的偏见 ,两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爱的世界 里, 使得网络爱情更加浪漫 , 在这个远离世俗的网络 空间, 爱显得格外纯粹, 更加动人明 。 此外 ,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虚拟性, 大学生参与其 中 , 只是一个数字符号 , 因此在人前的面具被摘除 了, 真实的内心得以袒露,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压郁与苦闷 在这里尽情倾诉 ,种种扭曲与病态心理可以尽情展 现。这为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 提高了大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 性,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 面影响 1 . 网络人际交往间接性 。 淡化了现 实生活横 向交 往的广度和深度 , 失去传统的亲情、 友情[ 5 1 网上交往是以文字为载体的间接性交往, 不存在 上下级、 长晚辈之间现实的直接型交往内涵。许多大 学生往往面对网络, 可以与陌生伙伴侃侃而谈, 但却 回避直接接触。一些大学生整 日与电脑打交道, 家庭 成员之间、 邻居之间、 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泊, 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 他 们感到在网络世界获得快乐比现实世界多, 便把更多 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 从而减少参与日常 社交活动的时间。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更倾向在 信息网络中寻找安慰。这种网络交往逐渐使他们丧失 现实交往的技巧 , 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 变得 紧张、 孤僻、 冷漠、 失去传统的亲情、 友情等。 2 . 网络人际交往角色的虚拟性及其间接性容易引 发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 网络里的聊 天室等虚拟社区以匿名或化名方式 进行的网络交往既无法规范人们言论的真实性 , 甚至 也公开承认和认可交往者的虚假言论。 这使很多大学 生抱着游戏的心态参与网上交际, 不仅自己撒谎面不 改色, 对他人言论自然也是毫无信任感可言。网上人 际信任危机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 , 导 致现实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 缺乏,进而影响自己与他人良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同时交往角色的虚拟和心理交流的间接性也可能使 大学生去除承担任何责任的心理负担, 因而可能在网 上表现得异常真实和坦率。而一旦在网上经常性的表 现逐渐固定下来, 并与现实具有很大差别时, 就会出 ·l o o· 武夷学院学报 2 0 0 9年第4期 现大学生攻击型人格 、 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从 大学生网上交往来看 ,不少大学生在网上是活跃分 子, 但现实中的他们却是性格内向者。事实上, 网络为 性格内向者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大舞台, 但另一方面也 使他们在“ 台下” 变得更加内向, 特别是一些性格孤僻 者一旦发现在网上寻找知己比现实更容易, 就会沉溺 其中, 下网后就变得更加失落, 远离周围的伙伴, 更不 愿与人交往, 长期下去导致双重人格出现。同时, 网上 交往角色的频繁变化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多重人 格 , 甚至有可能导致他们丧失独立人格t 6 ] 。国内的相关 研究表 明, 网络交往可使人格虚拟化、 封闭化 , 可使人 格发生变异和迷失/ 3 ] 。国外 1 0 . 6 %的被试同样报告了 网络人际交往也有类似的负面影响。 3 . 网络人际交往主体的弱社会性和弱规范性 , 容 易引发大学生的焦虑心理 网络交往主体不再是现实中受社会传统和规范 约束 的行 为者 , 他们 自由自在, 无所不为的网上行为 特征, 使网络安全显现出来。他们时刻担心自己的个 人隐私被偷窃 ; 担 心电子邮件后 面的病毒 ; 担心从 网 上走到 自己身边的“ 熟悉 的陌生人” 。在层 出不穷而又 形形色色的网络病毒、 黑客和其它犯罪搞得人们应接 不暇、 身心疲惫 。大学生 因上网而引发的安全焦虑已 经相当普遍。另外, 对女大学生进行情感纠缠和性骚 乱行为随处可见 ; 网上暴力和网上黑客事件也经常发 生等等, 有些大学生因害怕网上个人隐私密码和 自己 的电子邮件被别人打开偷看, 或是担心自己的电脑遭 受 网络病毒破坏和黑客攻击 ,特别是面对 网上恐吓、 暴力 、 欺诈 、 或是陷入“ 网恋” 陷阱和遭受 网上性骚乱 时, 经常会感到惊恐不安和无所适从 , 产生安全焦虑。 4. 网络人际交往的虚拟性和真实性 , 容易使异性 弓 l 发情感问题, 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网络交往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性和真实性 并存的情感环境。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在网上大胆而直 接地与异性交往, 但另一方面, 这种真真假假、 半真半 假、 时真时假的交往, 则又给大学生心理情感的健康 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专家预言“ 互联网在将来 会成为风流韵事的重要发源地 ’ 。大量的事实表明 , 网络爱情起源于网上的偶然相遇和突然迷恋。网上的 偶然相遇虽不是面对面的, 但通过电脑( 文字或语言 聊天室) 聊天等方式也能彼此密切注视 , 最大化地相 互间感知和审视 , 往往也会 出现“ 一见钟情” 。这种网 上的“ 一见钟情” 是一种理想化的情感状态 , 常常是不 成熟的。从大量的网上调查来看, 大学生交往的情感 问题不外乎这几种: 一是在现实中遭遇失恋或其它挫 折时, 上网寻求心理寄托和解脱。二是对网恋虚幻性 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 从而过分相信网恋, 付出太多, 感情受到极大伤害。三是出于对网恋真实性一面的不 信任 , 从而游戏感情。四是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缺乏 责任感 , 使婚外恋和多角恋正越来越得到青少年的认 同和实践。五是现实时空 的局限 , 使网恋的成功率较 低, 从而造成感情投入后的情感挫伤。可见, 网恋对大 学生心理的冲击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三、 指导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教育对策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 自己。应该倡导大学生对 网络人际交往的 批判性思维 , 正确引导他们进行网络人际交往。 1 . 大学生要全面认识和理智对待网络人际交往的 心理作用 大学生在肯定网络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之时, 要 正视网络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尤其对“ 网络人际交 往成瘾症” 的消极影响要有清醒、 正确的认识。 英国诺 丁汉大学心理专家麦克· 格里弗斯博士认为: “ 过分迷 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 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 危害 程度不亚于酗酒或吸毒 ,患者的行 为与吸毒成瘾类 似 , 一接触因特 网就兴奋异常 , 没机会接触就寂寞难 耐” 。可见 , 网瘾问题的心理危害不容小视。 2. 大学生要自觉确立正确的网络人际交往观念 网络人际交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学生 宣泄不良情绪, 但大学生要学会区分网络社会和现实 生活的界限,不要沉溺于脱离现实的虚幻网络世界, 把网络人际交往当作逃避生活问题或者调适消极情 绪 的主要工具。 3 . 大学生要养成 良好的用“ 脑” 和理智上网的习惯 首先应科学安排上网时间 , 明确网络人 际交往 目 标。上网之前应把具体要完成的工作列在纸上, 避免 成为“ 网络人际交往的迷途羔羊” 。其次, 要控制上网 余建林: 浅谈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1 01· 操作时间, 每天操作累积不应超过 5个小时, 连续操 作 1小时后, 应休息 1 O分钟左右。再次, 应设定强制 关机时间 , 准时下网。 4 . 大学生要培养健康、 成 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 学会 用转移和替代的方式摆脱网络人际交往成瘾 要不断完善 自己的个性, 培养广泛的兴趣、 爱好 和较强的个人能力; 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成熟的心理防 御机制 , 不会一味地躲在虚拟世界中, 逃避失败与挫 折。程度较重的网络人际交往成瘾者, 可以通过多种 心理治疗法达到治愈目的。比如直接隔断法或寻求心 理医生的帮助。同时, 要学会劳逸结合, 用每个人所特 有的嗜好和休闲娱乐方式转移自注意力, 使其暂时忘 记网络人际交往的诱惑和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 5 . 大学生要 自觉增强网络人际交往的安全防范意 识和社会公德意识 网络人际交往同现实人际交往一样 , 不可能是一 片净土。欺、 色情、 人身攻击、 反动言论等都可能使 大学生受到伤害。大学生一定要自觉遵循网络人际交 往的 “ 游戏规则” ,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不 良网络行 为; 自觉接受道义、 自律和网络规则的约束, 努力倡导 网络人际交往的自尊 、 自爱 、 自律、 自觉的新风 尚。 此外, 学校、 社会、 家庭应营造良好的网络人际交 往环境, 建立网络人际交往安全体系, 使之为学生成 长、 成才提供服务, 同时, 教师和家长也应提高自身的 网络素质 , 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300 评论

鬼鬼Jacky

还是多交往的好 多参加活动 以后工作了 才不怯场

110 评论

winwing168

1,学习任务重。2,运动少,体育课不能高效。3,垃圾食品影响。4,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影响。

299 评论

相关问答

  • 武夷学院学报编辑部

    会变得比较OPEN

    乖乖小猫侠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武夷学院毕业论文查重吗

    用的是Gocheck论文检测专家呢,指导老师是这么说的

    实言舌实言兑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武夷学院专业论文查重吗

    你好,我也是武夷学院的,据负责论文查重的老师说,学院已经和gocheck论文检测系统签了合同了,基本上这几年都是用的这个软件,建议你可以自己先用这个软件查查。

    夏可兒雲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武夷学院论文答辩通过率

    不难,答辩之前一定要多看看自己写的论文,一定要熟悉,因为老师经常会根据你的论文提问问题。有的时候老师可能也会提问你们专业的相关知识,所以有时间的话也多看看,答辩

    孙先生孙太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武夷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很好很强大! 风水宝地!楼主快去吧!

    春天里吃大米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