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8

咚董董动
首页 > 期刊论文 > 醒世姻缘传梦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依然泛泛

已采纳

永安方音的内部差异(与邓享璋合作) 集美大学学报 2006年第二期中古全浊声母字闽方言今读的历史层次(与邓享璋合作) 暨南学报 2006年第3 期词汇系统在竞争中发展 《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三) 商务印书馆 2006年3月《祖堂集》的动态助词研究 (林新年著)序 ,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4月《醒世姻缘传》及明清句法结构历时演变的定量研究(李焱著)序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厦门方言词汇一百多年来的变化——对三本教会厦门话语料的考察(与徐睿渊合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关注汉语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的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虚化的终极:合音——以烟台方言若干虚成分合音为例(与张占山合作)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教材语言三议(与徐睿渊合作) 汉语学习 2007年第3期对双语教学的几点理解 山西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绕开汉字走,还是缘着汉字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5期闽南话的几个虚字眼儿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再说广州话“听日”和“琴日”及词汇音变 中国语文 2007年第5期汉语反义复词研究(杨吉春著)序 中华书局,2007年1月中国语言学的转型和当代任务 《大一课堂》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汉语亲属称谓研究(胡士云著)序 商务印书馆,2007年7月《闽北方言研究》(潘渭水)序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年9月论汉语方言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学术大系(下)》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7年11月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学术大系(下)》,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7年11月汉语方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汉语方言的接触与融合 汉藏语学报 2008年第2期客家方言的“不对应词” 《客语纵横》——第七届国际客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 2008年11月汉语方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8年第2期再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 闽台文化研究 2008年第3期《琼北闽语词汇研究》序 符其武:《琼北闽语词汇研究》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1《普通话九大簋》序 香港中文大学普通话教育研究及发展中心,2008,9汉语的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 《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四)》 商务印书馆,2008,9福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历史,现状与思考) (第九章,方言)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员会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9再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 闽台文化交流 2008.3 (漳州师院)李如龙先生访谈录 《涌泉集---李如龙教授从教五十年纪念文集》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8,11论大语文教育 (与吴茗合作) 汉语学报 2008年第四期(11月)香港福佬系的方言 (与张双庆合作) 中国语文研究 2009年第一期(3月)汉语和汉字的互动与和谐发展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9年第七期转载汉语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大有可为——喜读《汉语方言地图集》方言 2009年第2期论汉语的单音词 语文研究 2009年第2期论汉语和汉字的关系及其相关的研究 《经典与理论——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II)》 2009年5月关于客家方言研究的若干问题 《客家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论汉语和汉字的关系及相关的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年第4期(7月10日) 9-17页语汇学三论 《汉语语汇学研究》温端政、吴建生主编,商务印书馆 2009年7月论汉语方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中国语言资源论丛(1)》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音韵与方言结合的光辉典范 ——自《汉语音韵讲义》缅怀丁声树先生 《学问人生 大家风范——丁声树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商务印书馆,2009年10月再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 《首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社,2009年11月汉语方言学这片热土—《汉语方言研究文集》(代序)《汉语方言学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论“不对应词”及其比较研究 《汉语方言学研究文集》 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声韵调的演变是互制互动的 《汉语方言学研究文集》 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濒危方言漫议 《南方语言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12月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 序 《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万波) 商务印书馆 2009年12月罗杰瑞先生对汉语方言分区的贡献 《罗杰瑞先生七秩晋三寿庆论文集》余霭芹、柯蔚南主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出版,2010年6月论对外汉语基础教材建设 海外华文教育 2010年第2期(6月15日)8-15页量词”张”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 (与孟繁杰合作) 中国语文 2010年第5期(469-476)

299 评论

pinguo0911

以下是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招生目录,参考书目等,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2009 招生目录(本专业招生 25 人) 研究方向 01.英语语言学(含跨文化交际和英语国家文化研究)02.英语国家文学03.翻译研究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26二外(俄语)或227二外(日语)或228二外(德语)或229二外(法语)③612英语实践④814英语专业基础及综合(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现代汉语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 参考书目 226二外(俄语)《俄语》(修订2)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版;227二外(日语)《日本语初级综合教程》、《日本语中级综合教程》李妲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28二外(德语)《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初级1,2册)同济大学出版社;229二外(法语)《法语》(1-3册),马晓宏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612英语实践《高级英语》张汉熙编,商务印书馆;814英语专业基础及综合(语言学、文学、概况、现代汉语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语言学导论》陈林华编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语言学教程》(新版)胡壮麟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张韵斐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英美概况》张奎武编著,吉林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新编英美概况》来安方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现代汉语》(增订本)胡裕树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复试备注 除亚非语言文学外不招跨专业考生,跨专业不需加试复试科目英语语言学与英美文学基础

321 评论

hocc豆叮

1、《〈窦娥冤〉的悲剧意识》,《湖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2(7)(研究生论文专辑)2、《中国古典小说理论中的艺术虚构论》,《理论与创作》,1993(2)3、《论悲剧精神》,《中国文学研究》,1993(3)4、《重新审视〈长生殿〉的爱情悲剧》,《湖南师大学报》(哲社版) 1993(3)5、《论中国古典悲剧的鉴别标准》,《中国文学研究》,1994(1)6、《吴敬梓与〈儒林外史〉》,中华大文库之《儒林外史》(英汉对照)“前言”,湖南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19997、《贾宝玉性格的心理学阐释》,《红楼梦学刊》,1999(2)8、《理学与〈三言〉〈二拍〉中的道德说教》,《湖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9(3)9、《乱世悲歌——〈杨思温燕山逢故人〉的思想内涵和叙事艺术》,《名作欣赏》,1999(4)10、《论蒲松龄的儒家人格》,《蒲松龄研究》,1999(1)11、《论陈眉公之“隐逸”》,《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4)12、《〈红楼梦〉对“爱的起源”的探索》,《理论与创作》,1999(4)13、《从“爱的本性”论宝黛爱情》,《红楼梦学刊》,2000(1)14、《虐待狂:薛素姐形象的心理学分析》,《明清小说研究》,2000(3)15、《论〈水浒传〉的叙事视角》,《湖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1(3)16、《女正位乎内:贾母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红楼梦学刊》,2002(2)17、《善书与明清小说中的果报观》,《明清小说研究》,2002(1)18、《“除夕雷雨”与“内官”:〈醒世姻缘传〉成书年代补证》,《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1),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9、《男权的失落:从〈醒世姻缘传〉看明清小说中的“女尊男卑”现象》,《浙江社会科学》,2002(6)20、《缘法·情欲·情分:〈醒世姻缘传〉中的“婚姻本相”》,《浙江学刊》,2002(1)。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1、《论王希廉〈红楼梦〉“评语”中的小说学思想》,《红楼梦学刊》,2004(1)22、《对“自传说”的质疑和批评:1919-1949“边缘红学”研究之一》,《红楼梦学刊》,2004(3)23、《〈金瓶梅〉之前的“家庭小说”传统》,《温州师院学报》(哲社版),2004(4)24、《学术·政治·人性:〈红学:1954〉读后》,《博览群书》,2004(1)25、《〈姑妄言〉:“合成性家庭小说”》,《剑河风》(英国剑桥大学),2004(2)26、《〈红楼梦〉版本及相关问题研究述评》,《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3)27、《小说批评派的种种主题说:1949年之前“红学”研究之二》,《红楼梦学刊》,2005(5)28、《从明清小说看传统家庭生活的阶层性特征》,《中国文化研究》,2005(3)29、《文化视野下的〈红楼梦〉》,《中国图书评论》,2005(11)30、《1949年之后红楼梦主题研究述评》,《红楼梦学刊》,2006(1)31、《〈红楼梦〉中的比德:从“林黛玉与花”说起》,《红楼梦学刊》,2006(3)32、《“情”“欲”的意义:〈姑妄言〉中的夫妻情爱观》,《明清小说研究》,2006(2)33、《错乱中的坚守与复归:明清同性恋小说的性别意识》,《中国文化研究》,2006(4)34、《从小说叙事到影像叙事的改编空间:关于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思考》,《红楼梦学刊》,2007(3)

207 评论

佳丽子伊

1、《〈红楼梦〉故事发展到人间的前前后后——贾宝玉的“拒不悔情”及其他》,《社会科学家》 2004年第1期2、《〈醒世姻缘传〉新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3、《曹雪芹的神仙情结》,《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4、《寻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作者与人物的距离及作者小像》,《蒲松龄研究》2005年第3期5、《〈醒世姻缘传〉的叙事结构及“主线移位”现象》,《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4期6、《论〈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分回问题》,《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6期7、《中国古代小说虐恋文学之冠》,《古代小说研究》2006年第1期8、《〈红楼梦〉籀红室藏本和一段旧公案》,《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1期9、《红楼梦》春草堂藏本,《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10、《第13回与第64回的关联》,《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5期11、《皙庵藏本是不是80回脂本?》,《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4期12、《补拙斋抄本:一部新发现带批语的〈红楼梦〉抄本》,《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三期13、《关于〈红楼梦〉舒元炜序本底本构成的新发现》,《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3辑14、《论〈红楼梦〉眉盫藏本》,《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2期15、眉本:一部新发现的《红楼梦》残抄本,《文史知识》2008年第6期16、《文学史写作的理论与实践》,《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17、《读〈红楼梦〉随笔二则》,《文史知识》2009年第4期18、《〈红楼梦〉的跳跃式写作与情节的挪移》,《红楼》2009年第2期19、《上海图书馆藏《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研究》,《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6期, 20、《黛玉谈诗平议》,《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2期21、《韩国新发现的〈三国志演义〉朝鲜铜活字本试论》,《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王玉国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22、《关于〈红楼梦〉杨继振旧藏本的总目》,《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5期23、《黛玉谈诗平议》,《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10期转载,原载于《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2期24、《〈红楼梦〉桐花凤阁评本后补二十回探蕴》,《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0月25、《三国志演义》朝鲜铜活字残本试论,刘世德 夏薇,《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26、《曹雪芹晚年为何困居西山》,《环球人物》2011年第5期27、《王子腾与王子胜》,《曹雪芹研究》,2011年第1期28、《红楼梦》春草堂藏本,《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版本研究和数字化论文集》,2011年3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9、补拙斋抄本:一部新发现带批语的《红楼梦》抄本,2011年3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30、“籀红室藏本”和一段公案——《红楼梦》120回抄本系列研究之一,2011年3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31、《红楼梦》“吉晖堂”藏一百二十回抄本研究,2011年3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32、《李贺,爱去坟地找灵感》,《环球人物》2011年12月,第34期

338 评论

相关问答

  • 镜花缘研究论文

    回到船上,随即开船。细想梦中光景,暗暗忖道:“此番若到海外,其中必有奇缘。惟 百花不知因何获愆?毕竟都降何处?为何却又飘流外洋?此事虚虚实实,令人费解。好在我

    小懒虫菲菲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自我意识觉醒论文研究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

    520美食吃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毕业论文的研究缘起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

    春天的薄荷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世纪婚姻制度论文研究

    西周的婚姻制度对後世影响极大。西周时期,缔结婚姻有三大原则,即一夫一妻制、周姓不婚、父母之命。凡不合此三者婚姻即为非礼非法。一夫一妻制是西周婚姻制度的基本要求。

    今夕访古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镜花缘论文研究

    孙佳讯《〈镜花缘〉公案辨疑》胡适《〈镜花缘〉的引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书中有关于镜花缘的部分)李长之《〈镜花缘〉试论》欧阳健《海的探险和海外世界的发现———

    出走的熊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