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70

落叶无声2015
首页 > 期刊论文 > 奥赛罗悲剧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宇冰冰

已采纳

作者 张慧姝 在《道德经》的课堂上,杨鹏老师曾让我们讨论恶的来源。若承认世界起源于唯一的造物主,上帝,代表着公义与仁爱,一切都按他美好的预旨,那恶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大问题。本文仅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着手,谈一些对于恶的本质的看法。 【剧情简介】威尼斯元老的女儿苔丝狄蒙娜私奔摩尔人奥赛罗,时任威尼斯政府的一名骁勇的主帅。奥赛罗手下的旗官伊阿古,不满足于自己的卑微地位,嫉妒卡西奥升任副将,也嫉妒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之间的爱情,决心实施一系列阴谋诡计,破坏他得不到的美好。最终,奥赛罗亲手杀死了苔丝狄蒙娜并自杀,而伊阿古也难逃威尼斯法庭的审判…… 伊阿古并没有什么雄心大略,他的阴谋诡计,也并非奔着什么远大前程而去。他的心太小,容不下那些美好,那些凭借他的地位和实力永远也无法获得的美好。他的心中埋藏着恶魔的鬼胎,燃烧着熊熊的妒火,他要把这妒火放出来,在他的体外燃烧;他要促成这鬼胎长成,去摧毁他得不到的一切。他说:“ 地狱和黑夜酝酿成这空前的罪恶,它必须向世界显露它的面目。 ”(第一幕第三场)他所凭借的,是他的计谋和魔鬼般的奸诈;他小心发酵着的,是他心中的怨毒和罪恶,他所要达成的,是破坏和毁灭。 伊阿古的诡计不可谓不高明,他的所作所为,在未明全局的人看来,是那么友善正直。 伊阿古的朋友罗德利哥,因得不到苔丝狄蒙娜的爱情而想投河自尽,伊阿古这样给他鼓气:“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圃,我们的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不论我们插荨麻,种莴苣,栽下牛膝草,拔起百里香,或者单独培植一种草木,或者把全园种得万卉纷披,让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垦也好,那权力都在我们的意志…… ” (第一幕第三场)然而,这样的“开诚布公”,绝非出于什么好心,伊阿古是要把罗德利哥变成他的一枚棋子,一枚挑起事端的棋子。 伊阿古引诱卡西奥喝酒,安排他的“棋子”罗德利哥去激怒卡西奥,在卡西奥的副将职务被撤之后,又“推心置腹”地为卡西奥出谋划策:“ 正像有人为吓退一头凶恶的狮子而故意鞭打他的驯良的狗一样。你只要向他恳求恳求,他一定会回心转意的。 ”(第二幕第三场) 伊阿古又伪装成一个忠心耿直的仆人,“诚心诚意”地提醒奥赛罗:“ 啊,主帅,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他的牺牲,就要受它的玩弄。 ”(第三幕第三场) 善与恶难以分辨。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恶的行为往往需要伪装才能达到其目的 。伊阿古自己也如是说:“ 恶魔往往用神圣的外表,引诱世人干最恶的罪行,正像我现在所用的手段一样。 ” (第二幕第三场) 一分真实(那块被苔丝狄蒙娜无意丢失的手帕)和四分虚构,伊阿古成功挑起了奥赛罗心底的那缕愤怒的火苗,依靠着对奥赛罗内心的洞察和欲擒故纵的言辞,有效放大那缕火苗为熊熊怒火。怒火烧毁了奥赛罗的智慧与理性,让悲剧不可阻挡地发生了。伊阿古把他的诡计比喻成“危险的思想”和“毒药”,他说:“ 危险的思想本来就是一种毒药,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尝不到什么苦涩的味道,可是渐渐地在血液里活动起来,就会像硫矿一样轰然爆发。 ”(第三幕第三场) 如此歹毒的用心,剧中人都察觉到了吗?他们非但没有察觉,还过于轻信,就如伊阿古的主人奥赛罗那样,认为他的仆人非常可信且机敏过人。他们是有限的,他们看不见全局,他们只停留在属于他们的场景中,而伊阿古却奔走于各个场景,在其间完美周旋着,一切按他预想的进行。他们的有限,也配合着恶的迅速滋长。 伊阿古懂得用耐心去捕获最佳时机,懂得用他的聪慧给恶之鬼胎提供养分,比起那些被蒙在其中的当事人来说,他简直就是“全知全能”了。他要捣毁卡西奥的荣誉,让其身败名裂;他要破坏奥赛罗新婚的甜蜜,让其弦断柱裂。他的所作所为,由嫉妒到嫉妒、由荒诞到荒诞、由缺陷到无序、由恶的念想出发指向恶的结果。恶,究竟源自何处?在讨论恶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爱。 若伊阿古不嫉妒,能够忍耐,具有恩慈,就不会有怨毒潜入他心中;若卡西奥不轻易发怒,就不会酒后滋事被人抓了把柄;若奥赛罗能够“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就不会轻信伊阿古的谎言,着了“嫉妒”这个绿眼妖魔的道。 换句话说, 恶,就是爱的缺失。 那又是什么造成了爱的缺失? 伊阿古是一名卑微的旗官,整日被人呼来喝去,他知道终其一生,都很难改变身份上的这种缺陷。他把目光投向他所缺失的地方,使他产生了荒诞的心理渴求,并开始安排一系列行动,指向混乱与无序的荒诞目标,这是他人生意义的缺失和荒诞所造成的。卡西奥多情但易怒,奥赛罗骁勇但轻信且嫉妒,他们都是有缺陷的人。 杰曼·格里尔教授说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伦理上把恶理解为一种缺陷,荒诞和矛盾 。剧中人物无论是人生意义的缺失,是命运还是性格上的缺陷,导致恶在内心生根,在体外成长,最终这股恶的力量吞噬了多条生命。 这是一股熵的力量,与天之道的创生本性背道而驰,是站在爱的对立面,根植于缺陷、荒诞和无意义,指向破坏、杀生和无序。 藉由莎士比亚的这出悲剧,读者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看到恶的起源与生长,也看见了恶的成因,人的有限和残缺,而 这种有限和残缺,正是恶魔要诱惑的,人生,就是一场需要经受住的考验。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卡西奥和奥赛罗未能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用全局的眼光,识破伊阿古的诡计。那伊阿古看到全局了吗?他也没有,最终伊阿古未能逃脱威尼斯法庭的审判。也许,伊阿古也只是上帝派出的魔鬼,上帝是要借伊阿古的手,考验一下苔丝狄蒙娜的爱情,她抛下她的身份与责任,抛下她的父亲,为了她的爱情。她的爱情导致父亲的直接死亡,她为之献身的爱情,究竟能否经受住魔鬼的考验? 未能经受住考验的爱情,只有毁灭;未能经受住考验的人生,没有加冕。

145 评论

我究竟怎么了555

论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形象

摘要: 通过欣赏莎士比亚悲剧作品,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解读和剖析,在整个戏剧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浅析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从戏剧台词或是故事内容中人物所说的话和行为进行判断和分析。

关键词: 莎士比亚;悲剧人物;形象鉴赏

一、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分别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笔者认为《麦克白》是其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一个作品,主人公麦克白在整个内容中的表现以及心理的成长和变化是比较有看点的。笔者最初接触到莎士比亚的作品也都是翻译过来的,没有接触到原文,原文中的台词设计以及内容更为贴近作者的真实想法更能精准地表达主要内容和人物思想变化。

《哈姆雷特》主要是围绕哈姆雷特这个主角展开故事。父亲被父亲的弟弟篡位并且这位新的国王却娶了父亲的妻子,这对于小哈姆雷特来说是个重大的打击,他决定要报仇,在一定的精神折磨下,哈姆雷特需要通过装疯卖傻来掩饰自己,并且在这种状况下,要灭掉仇人,虽然哈姆雷特一心计划要杀死这个新国王,但是并没有想到国王诡计多端,最后也是死在了他的奸计之下,和他同归于尽。《奥赛罗》也是描写一位勇敢的将士奥赛罗好不容易和心爱的女人成婚后却被奸人所害误认为自己的妻子对自己不忠而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最后弄清事实后就后悔莫及也自杀了。《李尔王》则是描写国王李尔王想要将自己的国土分给他的三个女儿,但是却因为大女儿和二女儿诡计多端,花言巧语共同夺走了土地,但是只有小女儿对父亲是真正地尊敬和爱戴,大女儿和二女儿对自己的父亲非常刻薄,小女儿在战场中死去后,李尔王非常悲痛。《麦克白》是描写麦克白将军受到女巫的诱导和妻子的引导夺得了王位,从这之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狂暴,最后也没落得好的下场。

二、悲剧人物分析

在《哈姆雷特》中,“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哈姆雷特的心理活动表现得很好,他心里是充满愤怒的,但是他并不知道是不是要怀恨着去生活,是去复仇还是要忍受精神痛苦,“the pangs of despis’d love,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law’s delay , the patient merit of th’unworthy takes ”心中的愤怒并不能让他安定地生活,为喜欢的女人写情书,却最后也还是失去了爱人,对新国王和母亲的愤恨怎能让他冷静下来,虽然爱情并没有成功,但是在他这里,可能爱情也就占很小的位置,可能都不存在位置,但是对于母亲和父亲的弟弟结婚这件事情,哈姆雷特的心里的伤害是很大的,他从母亲身上又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绪,对女人的看法有了不同的认识,在心里有了一道防线,这也使他自己的爱情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错综复杂的情感交织中展现哈姆雷特的心理变化,由这些心理变化又产生了一系列的行为动作和语言。“There are more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Horatio,than are dreamt of in your philosophy”这是莎士比亚在文中说的,哈姆雷特这个人物也是经过了巨大的思想变革才产生了一系列的复仇计划以及后来思想的挣扎与痛苦。“There‘s a special providence in the fall of sparrow”。

《奥赛罗》这篇在刻画奥赛罗的形象上也是比较矛盾的,在一些地方可能体现得很大度,而有的时候又显得很“小气”容易对别人产生怀疑,就像他不相信自己的妻子最后掐死了她,这一点就让他体现得很凶残,性格的极端性也体现得很明显,也正是由于这种性格,使他走向了悲剧的结局。“Brahantio What profane wretch art thou?”“Othello not I I must be found : My parts ,my title and my perfect soul Shall manifest me rightly Is it they?”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奥赛罗这个人,他的`两面性,人格的爆发,一边有智谋,一边却显得很胆怯懦弱,时而善良,时而凶残。

《李尔王》这个故事可能是笔者较为喜欢的故事吧,就像看过的童话书,只是结局是悲剧,情节让人感到惋惜和悲痛,对李尔王的描写人物的变化不是最极致的,笔者觉得,它更多地是要反应当时的一种社会局势,李尔王这个人物的设计是在周围环境变化以及周围人物的不同中体现出人物形象价值的,开始时是在大女儿和二女儿的怂恿下变得很专制,后来由于大女儿和二女儿把他舍弃后,他又走向了不同的世界,这时候环境带给他的感触也就多了,也使得他的变化发生,激昂的台词也反映出李尔王内心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了穷苦百姓的辛酸也明白了自己被利用被欺最后幡然醒悟的时候却只能看到一心一意对自己的小女儿死去,只能抱着她的尸体痛哭。

《麦克白》这个作品中让悲剧人物升华的东西就是“欲望”,这个悲剧也是对麦克白这个人物刻画得最为细致精彩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所铺垫,不是一味强调最后的悲剧结尾,麦克白这个人物本身就有一定的欲望,加上一些外在的诱惑,就造成麦克白的行为,也就是说最后的悲剧结果可以说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并没有是取决于不公平的命运枷锁之类的,开始出现的女巫就将麦克白心中的欲望之火点燃,接下来妻子也怂恿他夺权,然后又因为害怕就会要做过多的掩饰,这样就会让欲望变得更强大。

三、小结

这四部悲剧作品都是以悲剧主人公作为名字,也是围绕主人公写的悲剧故事,当然,在其中不乏有一些其他的悲剧角色,也是值得品读和分析的,就像哈姆雷特的叔叔,他其实也算是一个悲剧人物,通过自己的奸诈毒辣得到一切,却也是死在哈姆雷特的手中,并不是说死去了给他带来一定的悲剧色彩,而是整个戏剧中他都算作一个可悲的人物可恨的人物,其他几个也是,同样都有些悲剧人物的描写,也就是这些人物的作用才更凸显出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人物意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2]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艺术[J].铜陵学院学报,2001(04).

305 评论

相关问答

  • 史记悲剧色彩论文参考文献

    史记史记《史记》约成书于前104年至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

    我们是MJ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苔丝悲剧论文参考文献

    我觉得苔丝的悲剧起初来自她的无知,她还不懂保护自己,所以会被诱奸。其中一部分责任来自她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后来的悲剧缘自社会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她爱人的处女情结,

    贪吃的双鱼宝宝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翠翠悲剧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一、《边城》中翠翠人物形象分析: 翠翠是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小女孩,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来到人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她爷爷把她

    魅力人生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古希腊悲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1邓小荣.高中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8)2黄红.浅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6)3胡中双

    warmerti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天龙八部悲剧论文参考文献

    《天龙八部》并不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武侠书,它的突破常规的创作思路,标志着金庸小说的想象力与创造性的真正的成熟与独异。这部奇书乃是一部东方文化与艺术的杰作。将此书

    baby晴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