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1

怡安宝贝
首页 > 期刊论文 > 论文汉武帝开题报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魔女小楠

已采纳

概述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1),字通,汉朝第7位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民族的杰出君主。汉族。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其母是皇后王娡。公元前157年生于长安,公元前87年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汉武帝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曾用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谥号“孝武”,后葬于茂陵。【人物生平】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武帝创造了数个第一: 汉武大帝一独尊儒术;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之正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致使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例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 二设立中朝 抑制外朝; 在惠文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于是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三建立年号;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四太初改历; 太初元年(前104)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 五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至今,今天盐铁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 六通西域; 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 胡萝卜 葡萄 汗血马 核桃 天马等 历史意义重大 七开疆拓土。 西北:霍去病、 卫青、 李广利、张骞以及细君解忧等人的前赴后继的努力西域首次与中国联系紧密,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 西南:使者军队的接连出现使西南边陲第一次并入中国版图 北方:卫青霍去病的出击使北疆长时间稳定,保护了京师的稳定。 由此汉武帝也成了和秦始皇并列的千古一帝,后人常用“秦皇汉武”并称。 【汉武帝生年考】 《史记.外戚世家》明确[2]记载:男方在身时,王美人梦日入其怀。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贵徵也。”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 也有人认为出生在前156年,如《汉书》上面写: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景帝崩于公元前141年的3月,以此推算,汉武帝应该生于公元前156年(古人算虚岁)。《集解徐广》曰:武帝崩年正七十,昭帝年八岁耳。《汉武故事》云: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月日生於猗兰殿,这也证明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但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是不可能的。因为汉文帝死于公元前157年的7月,汉武帝于第2年8月出生,难道刘彻在娘胎里呆了400天? 所以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7年,是可以肯定的。 【关于幼名彘】汉武帝曾以彘(彘即野猪)为名的说法出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史记 孝景本纪》和《汉书 孝景纪第五》已经明确写明刘彻被立为胶东王前,名字已经是彻了,根本没有使过彘字。即使是后世的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 卷第十六 汉纪八》,也没有采信《汉武故事》的说法,由此,幼名彘是以讹传讹。 【名臣名将】 大司马大将军:卫青 霍光 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 丞相: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 太尉:田蚡 御史大夫:庄青翟 韩安国 公孙弘 张汤 石庆 卜式 儿宽 杜周 桑弘羊 列将军: 霍去病 金日磾(di) 上官桀 奉常太常:王臧 孔臧 韩延年 郎中令: 王臧 李广 李敢 卫尉: 李广 韩安国 张骞 路博得 太仆: 灌夫 公孙贺 公孙敬声 廷尉: 张汤 赵禹 杜周 郭居 太行令大鸿胪: 王恢 李息 张骞 田千秋 宗正大农令:韩安国 郑当时 刘受 颜异 桑弘羊 中尉少府执金吾:韩安国 赵禹 李息 王温舒 尹齐 颜异 桑弘羊 都尉: 汲黯 朱买臣 江充 内史:石庆 郑当时 公孙弘 汲黯 儿宽 减宣 还有东方朔 主父偃 司马迁 苏武 董仲舒 司马相如[编辑本段]【文治武功】 【大一统措施】 汉武帝出巡图汉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监察制度等。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军事,对外友好: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改革兵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给地通道 经济:在经济方面,采取重农轻商,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大力打击奸商;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 思想: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学,在长安设太学。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也有弊端,就是不利于思想多元化的发展。 人事: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武帝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口统计。 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旷世奇才】�汉武帝画像汉武帝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王朝。但是,以秦帝国的版图之辽阔,不过是汉武帝时代版图的二分之一。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44年,如此厉害,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执政。其时匈奴气焰嚣张,西域神秘莫测。 汉武帝绝不能忍受乃父乃祖的“和亲外交”,忍气吞声,换取短暂和平。他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持久的雄心和野心,去征服,去开拓。 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建元二年,前139),派遣张骞出使大月氏,希望借此形成反击匈奴的战略联盟,压缩匈奴的生存空间,实现对匈奴的战略包围。年仅18岁的帝王竟有如此眼光,历朝历皇,谁可比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千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中原汉族政权力量延伸到了今天新疆以西。 即位第八年(元光二年,前133),汉武帝第一次运筹帷幄征战匈奴,马邑之战失利。但是,短暂的失利,丝毫不能影响24岁天子的征战豪情,反而促使汉武帝破釜沉舟,毅然抛弃汉王朝施行近七十年的和亲国策,全力出击匈奴!变和平体制为战争体制,弃祖宗制度启现实制度。其间的勇气和魄力,令人叹为观止! 汉武帝曾在一篇求贤《诏》中说: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这篇踌躇满志、殷情恳切的求贤《诏》,收录在萧统《文选》中,千百年来,英雄传诵,志士吟咏。当年汉武帝以此“广延天下人才”,今日反观汉武帝一生功过,此语更是恰如其分!汉武帝之所以立下非常之功,皆因他就是非常之人!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汉武帝曾打算亲自教霍去病兵法(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霍去病虽未学,但可见汉武帝深通兵法,这是他成为卓越的战略军事家的基础。 与此同时,汉武帝又剑指东方、南方、东南方、东北方,使汉朝的势力到达今天西方的中亚,西南的云贵川,东北的黑吉辽,南方的海南与福建,勾勒出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 但44年旷日持久的征战杀伐,毕竟劳民伤财。对于汉武帝的军事外交战略,司马迁也非常矛盾。《史记·匈奴列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少数民族史,司马迁给匈奴立传,把匈奴看作炎黄子孙之一,表达了他对这场战争的性质定位:这是中华民族内部的一场悲剧,战争使双方付出了极高的代价。 虽然当时的汉帝国,还无法形成统一的多民族背景,两个民族最好的办法也应该是和平相处。可惜,到了汉武帝时代,和亲政策已走入绝路,不得已而对匈用兵,司马迁对此是理解的;而战线越拉越长,汉武帝偶有任人失当,司马迁也是痛心疾首。【千古文治】 �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皇帝。 一统江山容易,聚拢人心困难。秦皇汉武深解其中三昧。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则“独尊儒术”。 窦太后去世前,汉武帝就暗度陈仓,设立五经博士,为尊儒打基础。即位之初,汉武帝迫不及待,举国推选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一位寂寞书生董仲舒,凭《天人三策》,石破天惊,脱颖而出。从此,本为民间一家的儒学被指定为官方思想,与政治、皇权紧密相连。 据此,汉武帝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秦代至汉初,选拔人才用的是军功爵制;到了汉武帝时代,逐渐转变为察举征辟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大汉人才匮乏的局面。 汉武帝蜡像文景崇黄老,宽厚无为,垂拱而治;汉武帝则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而其中尊儒兴教,首立太学,尤予后世以至深影响。倘非此举,儒家学说何以成“教”?倘非此举,华夏文明何以存续?倘非此举,学而优则仕何以体现? 然而,后世不乏对《天人三策》,对“独尊儒术”深恶痛绝者,他们的批评并非毫无道理。 儒家对中国政治:以人为本,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独尊儒术”让人们都懂得礼义教化,精忠报国等一个臣子应该做的事。儒家对人才素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把“道德”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品质,将“从政”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汉武帝时代,对应内在的儒家统治思想,就是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首创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但是,秦朝短命,未能设计一整套执政方针。西汉王朝,到了汉武帝,彻底肃清了诸侯王分裂势力,巩固了中央政权。 对此,司马迁击节称道!《淮南衡山列传》中,太史公曰: 淮南衡山,亲为骨肉,疆土千里,列为诸侯。不务遵蕃臣职以承辅天子,而专挟邪僻之计谋为畔逆,仍父子再亡国,各不终其身,为天下笑。 秦行郡县,不王不藩,是真正社会政治学意义上的封建体制。刘邦建汉,首封异姓诸王,后封同姓诸王。从政治体制的发展着眼,无疑是一种社会的倒退。继而,吕后大封诸吕,终酿祸乱。因此,直到景帝朝,乃有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上接秦始皇,行郡县以推行国家政令,此后两汉四百年,虽有外戚、党锢之祸,但无藩镇之患。 不仅如此,汉武帝在强化中央集权上多方探索,利用酷吏打击权贵即其大手笔之一。 打击不法豪强与贪官污吏,势在必行。但是,酷吏政治走到极端,难免会带来各种后遗症。 司马迁对此直言不讳: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 汉武帝称赞这样的杀人魔王,提拔他担任中尉,赐予更多的生杀大权。惨遭宫刑、深受酷吏之苦的司马迁,能不有非议吗? 【汉武帝25项历史性首创】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于公元前113年创建了年号,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前140—前104),后来四年一个年号(前104—前87)。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就是所谓的察举征召制度。 6、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独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朝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丼渠法、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年)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磾(音:jin'mi'di)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至此,西边直达里海,都成为了汉朝的疆域,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统治了今天的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 [编辑本段]【汉武帝简略年表】 景帝前元元年年(前157年)六月丁未日出生,汉景帝第十子。 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汉景帝立宠妃栗姬子刘荣为太子,史称“栗太子”;封刘彻为胶东王,时年四岁。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四月,汉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王夫人封为皇后,七岁的胶东王刘彻以王皇后唯一的嫡子身份立为储君。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临江王刘荣“坐侵庙壖垣为宫”(侵占宗庙外空地扩建宫室而犯罪)入狱,不久自杀;九月,梁王刘武刺杀袁盎等十余人。 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刘彻即位。 武帝建元二年(前138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病死,二十二岁的刘彻正式执政。 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六月,马邑之战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 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车骑将军卫青大破龙城,取得了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战役的首次胜利,从此,进入对匈战争的转折点。 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汉武帝长子刘据;三月,封卫子夫为皇后;武帝时年二十九岁。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不久正式实行;同年,卫青收复河朔之地,走白羊、楼烦王,筑朔方城,从此彻底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历时十三年。 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车骑将军卫青击败匈奴右贤王,得右贤稗王十余人,畜数千百万,天子于军中拜其为大将军,诸军皆从大将军号令。 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始战,封冠军侯。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春夏之际,大将军卫青大战匈奴于漠北,伊稚斜单于逃走;霍去病的东路军击败左贤王,左贤王败逃而去,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从此漠南无王庭。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薨。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得宝鼎于汾水上。 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泰山封禅,始有年号“元封”。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薨。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正朔,易太初历,以正月为首(原以十月为首)。 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秋,李陵战败于浚稽山而投降;汉武帝杀李陵一家,腐司马迁。 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太子刘据因“巫蛊案”被陷害,杀江充,被迫起兵,引发“巫蛊之乱”,皇后卫子夫自杀;八月,太子自杀,其子女皆被害。 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为巫蛊之祸中被陷害致死的太子平反,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以寄托哀思,天下闻而悲之;发布《轮台罪己诏》,反省自己的过错。 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汉武帝驾崩,终年七十岁,在位共五十四年,葬于茂陵,庙号世宗;遗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辅佐幼子刘弗陵(时年八岁)即位。[编辑本段]【年号列表】 建元 前140年—前135年 元光 前134年—前129年 元朔 前128年—前123年 元狩 前122年—前117年 元鼎 前116年—前111年 元封 前110年—前105年 太初 前104年—前101年 天汉 前100年—前97年 太始 前96年—前93年 征和 前92年—前89年 后元 前88年—前87年

326 评论

飘渺于浮尘中

秦皇汉武功过之我见秦始皇,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汉族,出生于赵国。13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汉武帝,汉族,名刘彻,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后人有云: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可见这两位古代君王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凡功绩。秦史皇及汉武帝对于历史发展的主要功绩有:政治方面:秦始皇:1.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确立至高无上无上的皇权. 3.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4.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有很大的影响.汉武帝:1. 设置内朝,控制外朝2.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王侯的权利3. 创设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控4. 加强和巩固自己的同时,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对后世的历史产生了长久的影响。经济文化方面:秦始皇:1. 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2. 统一了度量衡. 3. 统一货币. 4. 统一车轨,修驰道. 5. 开挖灵渠6. 书同文,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汉武帝:1. 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2. 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西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3. 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4. 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军事方面:秦始皇:1. 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迫使其退往阴山以北2. 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3. 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汉武帝:1. 出兵抗击匈奴,使西汉王朝的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秦史皇及汉武帝对于历史发展的主要过错有:秦始皇:1. 焚书坑儒使得许多重要文献失传,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莫大损失。2. 为了显示自己建立的大帝国的强迫人民出力替他建造一所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花费极为庞大,内部布局极为奢华。3. 征用了七十万犯罪的人,替自己建造一所规模十分宏大的俪山坟墓。4. 刑罚及其严酷残忍。其中死刑就有弃市、腰斩、车裂等等名目,罪名比较中的犯人,他们的亲属也要被一并处死。5. 赋税苛重,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残酷,把赋税的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导致底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汉武帝: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2. 好大喜功,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虽然是匈奴再不能与西汉抗衡,保护了中原农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巨额沉重的军费,增加老百姓的负担。3. 及其奢侈,宫殿、苑囿建了很多,对外国的使者和来汉贸易的商人也摆大国的架子,任意赏赐。4. 年老之后,和秦始皇一样也想长生不老,相信鬼神,相信仙药。晚年的时候犯了一些错误,主要是方士栾大之祸和江充的"巫蛊"之祸。秦始皇和汉武帝一直都是历史上颇受争议,却又常常被摆在一起比较的两个帝王,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间一些微妙的相似之处。秦始皇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他焚书坑儒,开辟疆土,横扫六合,可谓雄才大略;他又穷及奢华,为自己建造阿房宫,骊山墓,实施苛政,使百姓民不聊生。汉武帝刘彻文韬武略,欲有一翻作为,他尊崇儒术,国势强盛,消弱封国加强中央集权,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大败匈奴,结束了汉前期忍让的和亲政策,巩固了边疆,稳定了朝野;但他广敛钱财,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唐朝诗人李祈在其作品《古从军行》中也有过“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之词对汉武帝讽刺,汉武帝本人晚年也有自悔之意。两位皇帝在文治武功上都很有建树,在横征暴敛上也是可以比肩,在迷信方士上亦是不相上下,而残暴的秉性更是如出一辙。但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以片面的成败来凭断而需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看待:毛泽东曾评价过汉武帝“雄才大略”;孙中山曾将秦皇汉武、拿破伦、元世祖相提并论,称之为“有志之士”;宋朝学者朱熹说过“武帝天资高,志向大,足以有为。末年海内虚耗,去秦始皇无几。轮台之悔,亦是天资高,方能如此。”;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汉武帝堪称中国的凯撒、亚历山大或屋大维。史学大家吕思勉在他的《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其推行的法律规定确有后人值得借鉴的价值。综上所述,从凭断一个人的总体素质上,秦皇汉武在性格上确有人性中残暴等缺点,甚至也犯下过不可弥补的重大错误;但从凭断一个帝王的角度上看,秦皇汉武不失确为成功的帝王,他们伟大的功绩,帝王的风采,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162 评论

三月女王Amanda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武帝创造了数个第 一: 一独尊儒术;听取董仲舒的建 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中国传 统主流文化之正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舞 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 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 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致使大力提倡 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例如夏侯始昌既 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 弘兼治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 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 说起家。 二设立中朝 抑制外朝; 在惠文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 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武 帝和丞相多有不合,为贯彻自己的命 令,于是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 期出现的。 三建立年号;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 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 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 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四太初改历; 太初元年(前104)改太初历,以 正月为岁首,色上黄。 五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至今,今天盐 铁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 六通西域; 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 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 入胡(黄)瓜 胡萝卜 葡萄 汗血马 核桃 天马等 历史意义重大 七开疆拓土。 西北:霍去病、 卫青、 李广利、 张骞以及细君解忧等人的前赴后继的努 力西域首次与中国联系紧密,为后来把 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 西南:使者军队的接连出现使西南 边陲第一次并入中国版图 北方:卫青霍去病的出击使北疆长 时间稳定,保护了京师的稳定。 由此汉武帝也成了和秦始皇并列的 千古一帝,后人常用“秦皇汉武”并称。汉武帝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 帝。

193 评论

!天道酬勤!

我也不好确定选哪个角度去写,多看几篇文献自己选个方向吧

330 评论

相关问答

  • 武大论文开题报告ppt

    据学术堂了解,临近毕业,研究生都要制作各种类型的PPT,例如开题报告PPT、毕业答辩PPT、求职PPT等。其中开题报告PPT是用在开题报告会上,主要是向导师报告

    半夜磨牙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汉武帝开题报告

    概述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1),字通,汉朝第7位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民族的杰出君主。汉族。汉武帝是汉景帝

    怡安宝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武汉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的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呢?开题报告是撰写论文的一个步骤,阐述了论文的构思以及规划。下面是我分享的工商管理本科毕业

    宇晨yuche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汉语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

    berber121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开题报告武术

    中国的武术,源远流长。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太极八卦连环掌,各门各派尽显神通。纵观中华武术的历史,无疑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爱国史。所以武术的精神,首先是爱国。陈式太极

    马铃薯菇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