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清净静的美好
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对于各地存在的差异,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要按规律办事,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从实际出发,科学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布局,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专的发展之路,避免盲目发展、过度追求数量目标和投资规模。
叶子飞扬
一、精心培育特色小镇
1、遴选的基础
一是产业有优势。特色小镇应是推动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的新平台。培育特色小镇要求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产业定位科学精准,在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和特色方面要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叠加效应。同时能够吸纳就业,带来长足发展。
二是风貌有特色。特色小镇应是融合风貌、文化、旅游等多元要素特色发展的新载体。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文化元素植入小镇的风貌建设的各个方面,指引建筑、街区、空间、环境等多维度的风貌建设,形成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风貌,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促进特色旅游发展。
三是发展有成效。特色小镇应是创新发展的引擎和有示范作用的排头兵。特色小镇自身需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能够在短期内快见成效,成为带动自身及周边地区发展的引擎,同时在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上能成为条件相似的小城镇发展的范例。
四是动力有保障。特色小镇应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吸纳社会资本投资的新热土。培育特色小镇要选择动力有保障的小城镇,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政府为企业创业提供条件,让小城镇在提升社会投资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培育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特色小镇的创建关键在“产业形态、宜居环境、传统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主导产业定位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有独特性,注重采用新技术手段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产业优势明显,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知名度高,利润率和装备水平有优势,注重研发投入。产业环境优良,有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产业增长势头良好且经济社会带动作用明显。
产业要有基础、有依托,产业选择不可“空穴来风”;产业类型能完善小镇功能,拉动小镇发展。兼顾镇里原有产业,提升品质。
二是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城镇风貌和谐统一,能有效彰显小镇特色文化内涵。镇区新建建筑体量适宜,形式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能较好的表现本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镇区沿街建筑的体量、色彩、材质、符号、细部协调统一。特色小镇周边美丽乡村建设要保留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
注重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景观多用自然,不要套用城市。风貌要突出地域、民族、时代的特征,注重地域材质、符号的应用,避免欧式,尊重地域文化,找到文化自信。
三是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独特的民俗活动、特色餐饮、民间技艺、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类型。保护好文保单位、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挂牌等物质文化遗存。政府支持传承人及非遗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文化传播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质,宣传途径多样。
特色小镇要有文化、有内涵。要注重保护历史、传统文化,提升完善小镇精神,形成小镇的文化认同。
四是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镇区对外交通路面等级在二级以上,且情况良好。道路设施及绿化配置完善。公用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给水管网全覆盖,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镇区污水管网全覆盖,且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建成区小学建设规模、标准、配置数量达到要求,可满足实际需求。镇区内中心医院、卫生院建设规模和标准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镇区建有一座综合超市,商业设施可满足多元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是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相得益彰;共建共享,与原有镇结合,不要两层皮,考虑季节性需求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要适用、要小,切忌大规模;共建共享,满足生活、发展需求;集约利用,符合小城镇的特点;污水、垃圾处理做到科学合理,保护特色小镇赖以发展的环境。
五是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有创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建设管理方面实现多规协调,设有专门的规划管理机构,实现“四所合一”,制度健全,能实现规划管理数字化。社会管理服务水平高,建有综合的办事大厅,基础行政管理适度下放。在机构人员、购买服务、财政收支、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突破性创新。
二、科学创建特色小镇
1、区别对待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发展重点
我国东、中、西地区条件各不相同。东部地区建制镇在地理空间上布点密集度、城镇在国内生产总值、镇区人口规模、城乡规划管理、宜居环境建设水平等方面,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这种差异,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地明确不同的培育重点和方向。各省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科学确定特色小镇发展重点。
东部地区重点要控制规模,提升存量,防止大拆大建。如浙江经验是核心区建设控制在1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控制在3平方公里。
中部地区则重在找准产业方向,明确市场定位,找准发展动力。
西部地区要注重发展特色乡镇,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2、精心策划、找准定位
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独特的潜力,抓准特色,精心策划,明确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
基于现状基础,充分挖掘潜力。基于小镇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民俗等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去粗取精,找到特质。如古北水镇是在本身有司马台古长城等优势旅游资源基础上,打造成为京郊最具北方特色的度假小镇。
特色要鲜明。聚焦优势产业、独特文化内涵和环境特色等因素,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突出特色。如拈花小镇定位特有禅文化,打造禅意度假小镇。
3、在现状产业基础上提升和发展
产业有基础。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产业,不要凭空创造和引进新的产业。
提升和发展。借势特色小镇的人气与资源集聚优势,拉动、促进小镇产业发展,完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构建合理的产业集群,打造竞争优势,扩大产业影响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4、严控建设规模
规模一定要小,小才能精,小才能美。特色小镇建设应该走精明收缩的道路,小城镇规模较小,避免建设规模过大,反对粗放式、快速式,一窝蜂的建设。规模建设根据浙江经验,规划三平方公里,建设一平方公里。
建设应紧凑布局和集约节约建设用地的原则,避免摊大饼式或脱离现有产业分布人为划定建设区,根据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及其分布情况,尽可能连片提升和完善现有建设区。
精心打造。特色小镇建设要完善原有城镇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高标准建设,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和城镇化的新样板。提升、完善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小镇。
分期建设。鼓励分期建设,反对一次成型,建一个成一个,要有高标准和长远性,可放慢建设速度但要保证质量。分期建设还可以保证特色小镇在风貌和形态上的多样性。
5、打造地域特色的宜居环境
有地域特色才能特。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风貌类型,材质、符号、元素等可提取和利用的要素充分,多用地方材料、符号,体现地域特色。
结合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山川、河流、森林、沙漠等自然景观和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注重整体格局和风貌的打造,格局自然,风貌整体和谐统一,体现特色。景观多用自然,注重小品等景观打造。
因地制宜,反对国际式和徽派的泛滥。风貌提倡地域式,反对国际式。反对整体格局、建筑风貌完全复制国外小镇。尊重本地建筑文化,发扬特色,找到文化自信。
6、传承重塑小镇文化
有文化才有灵魂。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需深入挖掘和精心打造。求快往往效果不好,将文化做足,影响大且深远,可以形成很好的品牌。
文化传承。对历史文化丰厚的小镇,注重保护历史、传统文化,做好传承、挖掘文化要充分,形成小镇的文化认同。
品质提升。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系统打造,形成文化品牌,增强竞争软实力。
重塑精神。对于文化资源匮乏或是新建的小镇,注重文化培育和打造,在现有建设的基础上发展,逐步形成自身文化特色。
7、聚集人气和活力,防止鬼镇的出现
特色小镇要注重人气和活力,要聚集一定的人口,给小镇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避免建设“鬼镇”。
打造活力街区。要结合棚户区改造等,打造一些有活力的早餐、夜宵、娱乐街区等受大众欢迎的有活力的街区。
提升冬季的活力。北方地区特色小镇选择考虑弥补气候条件等因素,积极发展全季节旅游,增加冬季项目。
注重夜色经济打造。增加夜晚的商业和文化活力,打造具有魅力的夜色景观,增加小镇活力。
8、打造宜游宜产的旅游环境
挖掘旅游题材。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旅游不是核心目的,但拥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作支撑,小镇会更有生命力。可将山水风光、地形地貌、风俗风味、古村古居、人文历史等作为旅游题材。
对接区域市场需求,尤其大城市周边,旅游产品策划考虑外溢的功能需求。
9、提升和共享服务水平
特色小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满足基础生产、生活需求以外,还应做好三个服务。
服务社会事业。设施建设要与镇区结合,共建共享,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服务经济发展。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成为整合资源、集聚创新、特色产业的“新载体”。
服务周边村民。统筹布局、互联互通,完善补足城乡服务设施体系,促进服务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
10、构建信息通达的智慧体系
智慧发展。互联网是最先进的代表,小城镇是传统的居住形态,二者完美结合,通过信息的便捷,释放空间对人的约束。节约人流物流,实现智慧化,更易于小城镇打造;用智慧手段促进产业发展,对接更广阔的市场,服务更多人群;用智慧系统提升镇区的服务水平,提升幸福指数,从而提升特色小镇的吸引力。
绿色发展和生态低碳。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布局形态、建筑技术都应采用绿色化和生态低碳的发展思路和标准。基于绿色低碳和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结合的“智慧城镇”是面向未来的全新的城镇形态。
三、探索特色小镇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不是简单的小城镇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也不能单一的照搬城市规划,而是以特色为导向的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应注重特色小镇的建设性和可实施性。
1、特色小镇规划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个定位策划+五个要求+两个提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的规划体系。
一个定位策划:要找准发展定位,明确特色小镇发展思路和重点;
五个要求:产业、宜居、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保障特色小镇发展;
两个提升:旅游和智慧体系两个提升规划,建设系统提升;
一个空间优化落地:最终通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规划落实所有规划设想,并明确实施步骤。
2、特色小镇规划重点
特色小镇规划是以特色为导向的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多元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特色导向。作为立镇之本的产业规划要找准自身的特色,要为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的背景支撑。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之源,其规划要注重挖掘文化魅力,围绕文化内容深入挖掘。特色小镇一般生态环境优美,其旅游规划要注重挖掘、整合小镇的特色自然与人文资源。
多元融合。提高产业竞争力,注重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以产业、项目规划,引导特色小镇空间规划的功能组织与布局。以文化特色、生态资源为导向,在空间、风貌、项目、活动、环境等方面进行落实。规划内容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高度融合。
3、特色小镇规划方法
多规合一。从内容上看,除了常规的空间规划内容,还包括产业规划、社区规划、旅游规划、交通规划等,同时需突出生态、文化等功能。特色小镇规划必须坚持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推进产业、空间、设施等方面协调有序发展,引导项目与产业落地。
重点突出。特色小镇规划的重点应在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上,确保规划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项目落地。建设项目落地是衡量特色小镇规划可操作性的重要内容,也是规划成败与否的关键性要素之一。结合小镇特点选择发展项目并进行合理定位布局是保障建设项目落地的重要手段。
近远结合。近远结合是评价特色小镇规划可实施性的重要标准。以往的小城镇规划重视规划期末终极蓝图的编制,而忽视近期建设规划的安排。近期建设项目对于完成规划期末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特色小镇规划应注重近远结合,尤其要保持近期建设规划的相对完整。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特色小镇“产业研究+规划+落地”机构。
挪威森林北辰星
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首先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新型城镇化要求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也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平台的有效举措,加快城镇化特别是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群众过上美好生化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最后,是探索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方法。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多年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经验和实践案例,认为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需要资金引导,土地支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项目带动,加快建设;创新体制,激发活力;夯实责任,严格考核五项措施并举。从而强化示范特色、打造空间特色、凸显地域特色、营造文化特色、夯实产业特点。最终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全面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必须要有三产融合的产业规划思想作为支撑。应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统筹农业、乡村、生态、文化、景观等各层面要素,重点以科技示范为引领,现代农业三产融合为支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特色,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科技示范引领、一二三产融合、产村互动一体、模式机制创新的特色小城镇,引领示范带本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多年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经验和实践案例,认为特色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规划设计,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是根本原则。对于一些距离大中城市比较近的城郊地区,具备交通方便快捷、区域旅游要素多、民俗文化深厚、主题特色鲜明、地形地貌独特等条件的,在规划设计和后期建设运营上,应大力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乡村旅游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解决农村就业,提供回乡创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特色小城镇。
chihuoshiwo888
作为投资者,如何利用好特色小镇投资开发的历史机遇,同时又能提升投资的风控能力,需要不断用智慧去实践。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建好特色小镇并非易事,必须实行“五个坚持”。第一,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完美结合。特色小镇发展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新经济,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第二,坚持产业、商业、事业和谐发展。推动产业、商业、事业的和谐发展,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必然之举。因此,必须坚持产业、商业、事业和谐发展,培育产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实体实业带动商业,优化环境促进事业,达到人、产、城三者共进,产业、商业、事业三业共融。第三,坚持文脉、文化、文气有机统一。彰显特色小城镇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丰富城镇的文化元素,提质居民的文化涵养,是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所以,必须把历史文脉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彰显贯穿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管理之中,把文化这个灵魂融入特色小镇建设的每个方面,统筹历史文脉传承、文化特色彰显和综合开发利用,坚持文脉、文化、文气的有机统一,实现文化的有效支撑。第四,坚持特色、特点、特别综合展示。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对此要加快培育特色鲜明、能够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品牌,实现产业立镇、产业富镇、产业强镇。第五,坚持绿化、美化、亮化齐头并进。以园林绿化与养护管理为重点,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狠抓绿化工作,是建好特色小镇的重要内容。坚持绿化、美化、亮化齐头并进,还要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入手,组织各方力量参与特色小镇美化工作,以点连线成面,开发到哪里,就把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推进到哪里。
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对于各地存在的差异,各地区发
特色小镇调研报告2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特色小镇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态城镇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其中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互惠共生,物质、能量
生态城镇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其中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互惠共生,物质、能量
生态城镇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其中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互惠共生,物质、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