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思政校外育人资源研究期刊
思政工作队伍处于“三全育人”的第一线,必须在各育人主体、育人环节、育人领域间主动担当起排头兵和协调员的角色,主动作为,拾漏补缺。二是要进一步增强思政工作队伍整合多种育人资源的能力。
关注我们 摘要 在分析了课程思政育人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建设是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育人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培育和建设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方面,通过设立研究生课程思政试点项目从而探索出了三种研究生课程 ...
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融汇,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内校外”劳动实践平台。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整合设计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融汇的内容,探索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贯通的途径,依托实践课程,规划劳动和思政结合的实践基地资源图谱,聚焦 ...
美术学院秉承学校“教学研究型”的办学定位,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以“民间美术与地域资源”为特色,以“线上+线下”为途径,以“坚持门门课程有思政”为导向的办学方法,形成相互依托、有机联系的民族地区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简称“1+2
实践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题中之义,要求“大视野”“大课堂”“大载体”“大目标”“大团队”,实践育人“工具箱”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从“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创新性转化,进而实现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相统一。
本网讯 近日,学校党委宣传部撰写的《“一核六维”思政育人工作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一文在《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21年3月刊(总第207期)发表。文章立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作实际,围绕新时代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构建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以党建引领、思想铸 ...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专业教师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具备一定的育人责任意识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技巧,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要让专业课所有课程发挥隐形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必须系统探索和设计 ...
(二)充分利用思政课校外实践资源思政课校外实践资源(三)充分利用思政课网络实践资源虚拟、开放以及承载信息的无限性二、加强多方合作,抓好思政课实践育人过...
10.拓展“外圈”,全面推进“开门办思政”。整合校外育人资源,构建校内校外合力育人格局。梳理校外育人资源、出台相关工作措施。推进校际协同育人、区校协同育人...
思政课建设需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资源,开辟多种育人渠道,采用丰富多彩的育人形式,不断创新课堂内外的思政载体,积极探索“两种思政课”。一是拓展“实...
内容提示:一研究型教学语境下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朱凌云周桂芹(淮海工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摘要: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条件下。如何改革传...
们按照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不断努力,将课程思政的传统资源和现代资源、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等都被逐渐融合为目标一致的育人资源,进而实现知识...
【期刊名称】文化创新比较研究【年(卷),期】2017(000)036【总页数】2【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存在问题;构建完善前言在高校育人教育中,思想政治...
【摘要】:校园文化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之间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和力量,发挥思政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凝练校园文化精神,培育环境育人氛围;开展...
来源期刊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研究点分析高职院校思政课育人模式实践育人实践教学站内活动0引用关于我们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校外教育研究]谈区域研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外教育机构内部控制建设中的...“新工科”背景下材料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创新模式研究期刊动态证明关于2008年
在我校主办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了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邱水平教授的署名文章《科学把握育人规律构建高校思政育人生态》。 邱水平教授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