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1915——1921) 1915——1921) ——1921 五四运动时期新闻事业的特点 (一)杂志的勃兴和四大副刊的出现。 杂志的勃兴和四大副刊的出现。
五四运动时期,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中国青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大批赴法国留学。 由于自费留学费用很高,除极少一部分官派的留学生外,绝大多数中国学子都半工半读,在法国的工厂中和法国工人、华工等一起劳作,获得了法 …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五四运动时期新闻事业的特点 ? ? 杂志的勃兴和四大副刊的出现。 由于《新青年》杂志的改组、《共产党》月刊和 第一批工人报刊的出现,宣告中国无产阶级新闻 事业的诞生。 ? ? 我国新闻事业在这一时期有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100周年纪念展”开幕 纪念展精选70余幅珍贵图片,百余件五四时期的手稿、刊物、学术著作、徽章等实物资料,系统展示了北京大学在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历史 …
中国期刊发展史,《中国期刊发展史》是2006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宋应离。 《中国期刊发展史》的特色有 第一、《中国期刊发展史》作者们却执著地把握一个基本观点,即从期刊为社会进步服务的角度审视二百年来的期刊发展,把这一朴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贯串全书之始终。
五四运动: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键节点 中国自1840年到1949年是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1840年到1919年的前7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到1949年的后30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关键节点。
五四时期,围绕《新青年》是否应当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发生激烈争论,争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经过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 …
五四运动的文化政治意义,简而言之,是一场发生在民国初年的教育及政治变革,也是对中国长期以来所遭受的军事动乱之反动。. 中国古代以士大夫等知识阶层为领导核心,五四时期亦受士大夫精英思想影响。. 作为一场学生及学者领导的运动,五四运动同样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之后,对马,建党时期的初心--理论
五四时期,围绕《新青年》是否应当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发生激烈争论,争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经过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 …
因此,各共产主义小组一经成立便纷纷创办了以工人为阅读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刊物。如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劳动界》,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劳动音》和广州共产...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论五四时期新闻刊物的新闻理想及其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论文本文从网络---本...
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等刊物。这是我国第1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工人群众为读者对象的通俗报...
新文化运动,探索变革的刊物骤增至四五百种,空前活跃.其三,第一批工人报刊创办,主要是1920年在上海,北京,广州出版的《劳动界》《劳动音》和《劳动者》周刊,这是共产主义知识...
·4年第4期【报刊史】《劳动者》周刊不是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刊物艾红红段然【摘要】《劳动者》周刊是梁冰弦、刘石心、傅无闷等几位无政府主义者创办的,发行时间早于陈独秀领...
五四时期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新闻事业在此时期内形成了一个高峰,其中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一批新闻刊物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
论五四时期新闻刊物的新闻理想及其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要】五四时期以《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为代表的...
——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材料二为加强工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一些通俗的工人刊物在五四运动后应运而生,如《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在创...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促使先进知识分子重新认识工农群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成为国家的主人,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开始把眼光投...
1915年9月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原名《青年杂志》。《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最重要的一份刊物,是新文化运动及五四时期思想文化革命运动的主要阵地,它的创刊不仅揭开了新文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