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陈独秀和办的期刊有哪些
俄共代表维经斯基于1920年5月到上海,滞留到1921年1月回国,在此期间,陈独秀与维经斯基的密切接触与交往,对陈独秀的思想转变起了催化剂和转折 ...
李宏塔出生于1949年5月,1965年参军,1969年退伍后来到合肥化工厂当工人,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 ...
陈独秀和李大钊当时都是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月薪300大洋,还办杂志、写文章、做演讲,李大钊月薪180大洋。他们衣食无忧,锦帽貂裘,可以过着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不要。他们要带领穷人闹革命,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陈独秀的《青年杂志》第一期出版后,汪孟邹就把它寄给了远在美国的胡适,并写信给胡适转达了陈独秀的约稿之意。 1916年2月,胡适写信给陈独秀,提出“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西欧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
陈独秀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从参加革命开始就强调人权和富民的问题。. 大家知道他探索的特殊途径有三个特点,一是他把国家和人民联系起来。. 他在 ...
陈独秀来到北京,跟贩夫走卒学涮东来顺火锅,为《青年杂志》招股成功后,像个孩子一样扑倒在雪地上撒欢打滚,体现出人物内心的炽热与飞扬。 五四运动中陈独秀飞蛾扑火,身陷囹圄,豪气干云高唱一曲苏轼名篇《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又演绎了热血志士的激情澎湃。
假如陈独秀、鲁迅也玩微信朋友圈? 假如陈独秀、鲁迅也玩微信朋友圈? 人大成立全国首个家书博物馆 鲁迅死因之谜:是被日本医生暗杀的吗 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今天,关注鲁迅的人群以青年为主
陈独秀(资料图) 中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一直希望能够走一条独立的道路。他曾在支部会议 ...
有资料记载,在日本期间,陈独秀与章士钊、易白沙等人为《甲寅》杂志撰稿,他当时内心比较苦闷,曾有半个多月时间闭门不出写文章。我们通过这场戏反映他当时的状态,体现探索救国之路的艰辛。《觉醒年代》剧照,蔡元培邀请陈独秀来北大任教。
作为同人刊物出版的《新青年》共有四、五、六三卷,起于1918年1月,止于1919年11月。第四卷共六号的轮值编辑,依次是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胡适,出版时间为1918年1至6 月。第五卷共六号的轮值编辑,依次是陈独秀、钱玄 ...
但是,却又有约在先,“二十年不谈政治”,况且它是月刊,出版周期长。于是,1918年11月27日,陈独秀在北大文科学长室召集李大钊、张申府、高一涵、高承元等开会,议定...
标签:陈独秀报刊评价办报活动查看答案题王网让考试变得更简单扫码关注题王,更多免费功能准备上线!此试题出现在大学试题文学去刷题其他考试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护理...
“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改观”陈独秀与百年名刊《新青年》-历史论文“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改观”陈独秀与百年名刊《新青年》本刊记者|李响1916年11月...
出处《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11期94-99,共6页NationalHumanityHistory分类号K827[历史地理—历史学]引文网络相关文献引证文献11廖华力.五四时期周作人的读者观念与...
采纳率:58%11级2014.03.03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00分享到为您推荐中国革命的主...
摘要:本文研究陈独秀和<青年杂志>的关系,提出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而是一种困于生活的无奈选择,并认为<青年杂志>的思想核心是个人主...
并且陈独秀于《青年杂志》的创刊本上面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名作《敬告青年》。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率先在当时一片朦胧的中国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此刊...
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猛烈抨击儒家伦理道德、旧文学和...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陈独秀和办的期刊有哪些的问题>>
但是,却又有约在先,“二十年不谈政治”,况且它是月刊,出版周期长。于是,1918年11月27日,陈独秀在北大文科学长室召集李大钊、张申府、高一涵、高承元等开会,议定...
新青年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陈独秀和办的期刊有哪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