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陈独秀合办了什么期刊
陈独秀 (1879年~1942年) 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主将,被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1920年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0年,陈独秀将《新青年》编辑部迁回上海。4月26日,陈独秀给北大同人去信,就《新青年》未来征询意见:其一,是否继续办?其二,与群益书社的合同期将满,对新合同有什么要求? 北京这边还没回信,5月7日,陈独秀与陈氏兄弟便发生了争执。
他是陈独秀的儿子,周恩来的同学,却被杨虎乱刀砍死. 节日研究 2019-07-04 12:11 2936.2万. 今天(7月4日)是陈延年烈士的祭日,他于1927年7月4日晚壮烈 ...
陈独秀(1879-1942 ),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 新文化运动主将、《新青年》创刊人、“思想界的明星”、“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早年留学日本,1917年1月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第五卷第一号、第六卷第一号 ...
李宏塔出生于1949年5月,1965年参军,1969年退伍后来到合肥化工厂当工人,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 ...
陈独秀(资料图) 本文摘自《大往事·纵横历史解密档案》,叶匡政 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 1927年八七会议决议、1929年中央政治局开除陈独秀党籍的决议、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对维护 ...
安徽学者创办《皖江潮》杂志 纪念《新青年》百年 安徽学者创办《皖江潮》杂志 纪念《新青年》百年 名家写序见个性 陈独秀旧居修缮完成 其孙女:不要办成浮华的展览馆(组图) 启功老友台静农藏品将拍卖 含400件藏品与作品 一批陈独秀、梁启超致胡适信札
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敬佩胡适和陈独秀 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 ...
五四运动是具有5000年灿烂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在近代发生的伟大事件。就广义的五四运动而言,它包括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和1919年五六月的爱国群众运动两大内涵。
陈独秀请来赛先生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满足知识分子的个人兴趣,而是始终以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为重。除了作为领军人物的陈独秀外,在《新青年》上,直接撰写专门文章参与科学传播的作者主要是王星拱、马君武、李寅恭、吴敬恒、高一涵、任鸿隽等20余人。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刷新试试00:00/00:00推荐加载更多02、觉醒年代:陈独秀回国决定办一个作为唤醒国人思想的杂志鑫鑫影吧2021.04.1521:25分享到热门...
1914年7月,陈独秀第五次东渡日本,协助章士钊办《甲寅》杂志。陈独秀走后,妻子高君曼长期重病在床,又加上两个幼小的孩子,生活十分艰苦。汪孟邹就抽出了很大一部分精力来照顾陈...
1915年初夏,陈独秀回到上海。因为打算办杂志,陈独秀带家人住到了法租界嵩山路吉谊里21号。因不能预知《青年杂志》的发行情况,汪孟邹以事多为由,婉言拒绝发行该杂志。但作为朋友,汪孟...
【名句】:“陈独秀办了《新青年》提倡洋字:指一九一八年前后钱玄同等人在《新青年》杂志上开展关于废除汉字、改用罗马字母拼音的讨论一事。”出自鲁迅的文集《阿Q正传》中的...
1916年11月26日,陈独秀与同乡好友汪孟邹从上海赴北京,为汪孟邹的亚东书局招股事。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当时只能印一千多份,几乎办不下去了,还需另有安身立命之事业。如果不...
论文>期刊/会议论文>“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改观”陈独秀与百年名刊《新青年》“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改观”陈独秀与百年名刊《新青年》-历...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的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
1917年,新任北大校长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并请他把《新青年》杂志搬到北京来办。陈独秀履职北大后,《新青年》也随之迁到北京。最初确定的六位编辑分别是:陈独秀、胡适、刘...
陈独秀与《新青年》杂志。陈独秀与《新青年》杂志王飞【期刊名称】《兰台世界:上半月》【年(卷),期】2012(000)007【摘要】陈独秀是民国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中国共产...
1920年2月,陈独秀回到上海,《新青年》也随之迁回上海。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创建共产党,它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1922年7月,《新青年》停刊。《新青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