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典籍翻译总量虽不是太大,可大多数译作不但在中国翻译界被誉为传世经典,也广受西方读者欢迎。 20世纪90年代初,以1995年《大中华文库》国家重大出版项目正式立项为标志,中国学者的典籍外译迎来了真正发展的春天。
题目:试论中国农学典籍的翻译与传播主讲:苏州大学 王宏教授时间:2019年11月29日15:00地点:文理大楼211主讲人简介: 苏州大学教授、典籍英译首席专家、翻译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典籍英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 …
《上海翻译》简介 《上海翻译》(原《上海科技翻译》)是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会刊、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上海翻译》创刊于1986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和中国译协首任会长姜椿芳同志分别为创刊号题词,中科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写发刊词。
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 丁大刚. 【摘要】: 《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以巴赫金和福柯的话语概念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一个译者话语系统,把理雅各的话语分为一般话语、翻译话语和翻译即话语,以“忠实”、“对等”、“释译”和“重译”等翻译话语为主线 ...
本网讯 11月9日下午,以“中国文化典籍在海外的译介和研究”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北四教207召开。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海外汉学研究会会长张西平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徐臻老师,贵州大学李哲老师,河南师范大学韩中华老师,贵州财经大学赵琳老师、罗兰伊老师,陕西师范大学史凯老师,扬州 ...
摘要: 《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以巴赫金和福柯的话语概念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一个译者话语系统,把理雅各的话语分为一般话语、翻译话语和翻译即话语,以“忠实”、“对等”、“释译”和“重译”等翻译话语为主线,贯穿考察理雅各的翻译,目的是揭示理雅各如何以话语为策略,从事翻译的话语 ...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典籍对外译介与传播,是宣示中国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元素,亦是深化和丰富中国古代典籍文化外译内涵的重要举措。为人类法制文明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中国古代法文化典籍,理应纳入典籍翻译及其研究的重要范畴。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丛报》典籍译介和中国文化‘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负责人、长沙学院教授 19世纪初,为了向欧美更加全面介绍中国的情况,满足它们认识和了解中国的需要,当时在华西人创办了一系列面向欧美读者的英文期刊,通过在华传教士、商人、外交官等向欧美发回 ...
中国文化典籍在西方的影响. 罗莹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5月20日 05 版). 西方对中国最初的了解,源于西人早期来华游记中或是荒诞夸张或是语焉不详的记载。. 真正可视为信实记载的源头,始于明清来华天主教传教士的书信报道和著述,他们亦是16-18世纪 ...
试论中国典籍跨文化传播模式的构建,张德福;-上海翻译2021年第01期杂志 在线阅读、文章下载。 全部分类 期刊 文学 艺术 科普 健康 生活 教育 财经 ...
近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民族翻译》编辑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外语...
摘要本文就目前中国文化典籍翻译事业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典籍翻译涉及的任务,学科性质,顺译与逆译,闭门造车与借船出海,典籍翻译与非典籍翻译的区分和对策,以及当下从事...
作者简介:吕爱军(1967-),女,锡伯族,新疆塔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典籍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研究。引用本文:吕爱军,崔颖.中国典籍文化词的翻译方法[J].大连民族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但是,目前中华文化对外的传播,以及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文化本身的内涵和蕴力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中国文化典籍的对...
借古鉴今,我们可以吸取《中国丛报》和《中国评论》典籍译介成功的经验,同时,要避免不足之处。具体来说,中国文化要通过翻译桥梁成功“走出去”,一是应该挑...
浅谈《中国典籍英译》王咪咪【期刊名称】《青春岁月》【年(卷),期】2018(000)011【摘要】《中国典籍英译》是高校翻译硕士研究生学习的一门选修课程,内容涵盖中华文化史...
民族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以《民族翻译》期刊为例《民族翻译》是由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创办的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民族语文翻译学术期刊,自2008年公开发行以来,《民族翻译》在...
论文以第九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为切入点,拟对其中影响力较强的专家发表的高见和部分学者极具代表的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展现近年来国内典籍翻译研究的...
【摘要】典籍翻译是对外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媒介。格式塔理论主张整体性思维模式,反对部分与整体的模糊合成推理,对中国文化典籍的整体译介具有方...
借古鉴今,我们可以吸取《中国丛报》和《中国评论》典籍译介成功的经验,同时,要避免不足之处。具体来说,中国文化要通过翻译桥梁成功“走出去”,一是应该挑选高水平、负责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