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中文期刊怎么看二作三作
论文署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署第二第三的就是第二第三作者。一般看你的文章份量,如果份量足,可以署多个作者。国外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文章可以挂100人。文章一般还有一个通讯作者,是指文章的所有权人和指导者。
论文怎么看 是第几作者 发布日期:2020-06-29 浏览次数: 1976 核心提示: 通常情况下,论文有多个作者,比较常见的3-4人,包括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还有第二、第三作者等。通常情况第一作者和通讯作 ...
我的核心期刊论文马上要录用了,小导师、大导师突然分别要做一、二作,让我做三作。请问我该怎么办? 有的研究生独立完成的论文,老师确要一作,你怎么看? 现在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几乎就看材料,几篇核心期刊论文,多少项目课题,你的看法?
说说我的理解:共同一作排第二,没太大用,一般视为二作。 近年有幸列席院务会议,讨论过几次招聘问题。应聘者的简历中,共同一作排第二的一般都被我们无视了,比如某位博士2篇一作2篇共同一作,我们只说他2篇一作。
北大中文核心基本上很少有能到到这个水准的。总的来说一作比二作作用更大,到时候版面费可以根据排名先后顺序考虑看二作是否要少给一点,相对来说比较公平。二作还可以备注为通讯作者,就看你们这边自己的 …
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
请问怎么看一作,二作啊,不同的杂志是不是还不一样呢?Nature、org.lett、 JACS、Angew分别怎么看 呢? 选择图片 编辑于 2018-06-19 15:49 关注问题 分享 举报 2个回答 ...
3. 对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基地,每个评价周期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0篇; 梳理发现,2019年9月,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
我是说如果我们去投国外期刊的话,尤其是SSCI之类,作者排序应该很重要,这个有人懂吗?
如何判别'作贡献'与'做贡献'哪个对?在2016年被《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收录,原文总共1页。
但总有人问我一些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什么是复合影响因子,什么是综合影响因子(中国知网提供了每个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但唯独没有“影响因子”)?填表的时候,应...
就是按照贡献程度来决定的呀。共同一作也有多和少的区分。从构思,设计,方法学,概念化,研究,文章...
图像里映现出一位白发老者,在侃侃而谈。脸型方正,目光睿智。举手投足之间,一派大家风范。我的深层次的意识一下子被激醒了,拎起耳朵听,说的是二分法和把二看作三...
引证文献11汤代国,喻俊.医学期刊编校中容易混淆的字与词辨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143-145.编辑学报2008年第3期相关作者内容加载中请稍等...相关...
自然界的树木,风吹雨蚀、人畜破坏,“一分为二”,有意无意之间,鬼斧神工的妙作不胜枚举。运用到盆景制作上,“把一看作二”的创作手法,运用得当、每每给人石破天...
CSSCI南大核心、北大中文核心、CSCD核心期刊——永远是高校老师、硕士生、博士生必须绕过去的弯,他们或为了评审职称、或为了项目结题、或为了评奖、或为了发表自...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各类数据信息资源较多,外文数据库都没有被查重系統收录,且期刊论文网络录入的时间也比纸质期刊发表的时间要滞后几个月左右,并且对于报纸、网络来源数据均...
当然Nature,Science这样的级别另说。这种期刊老实说你挂个十作都有一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