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匿名评审期刊审稿程序
四、程序 我们试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的程序大致如下: (1)经过编辑部组织的初审程序,选出预备交审稿人审阅的论文。 (2)编辑与审稿人联系,寄给审稿人论文、审稿意见书、审稿报告和《致审稿人》。 (3)审稿人在8周以内阅读论文,填写审稿 ...
2018 年 4 月初, 《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历史学前沿论坛·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下的学术期刊建设”论坛, 邀请 10 位关注本话题的作者 / 审稿人和 10 家史学期刊的主编参会, 交流信息、沟通想法。 《近代史研究》 2018 年第 5 期,将 10 位匿名审稿专家 …
在非匿名评审程序中干扰期刊编辑、审稿专家。j. 向编辑推荐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审稿专家。k. 委托第三方机构或者与论文内容无关的他人代写、代投、代修。l. 违反保密规定发表论文。] 三、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1. 违背学术道德的评审
有些研究者或许留意过,有的期刊采用单盲(single-blind)有的则用双盲(double-blind)评审。所谓单盲评审是指,匿名评审人知道作者的名字和所属机构。而双盲评审是指,匿名评审人看到的论文也是匿名的,即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初看上去,双盲似乎比单盲要公平。
匿名审稿制是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的通行做法。为了对稿件作出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保证学术公平,《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实行匿名审稿制度,聘请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特约审稿人,对通过编辑部初审的稿件,进行审读。
为做好我校2021年下半年研究生(含同等学力人员)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现将学位论文匿名评审事宜通知如下:1、论文提交范围及时间范围:拟于2021年12月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同等学力人员。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11月26 ...
b) 不合理地拖延评审过程。 c) 在非匿名评审程序中不经期刊允许,直接与作者联系。 d) 私下影响编辑者,左右发表决定。 4.3 违反利益冲突规定 不公开或隐瞒与所评审论文的作者的利益关系,或者故意推荐与特定稿件存在利益关系的其他审稿专家等,应界定为
期刊投稿有匿名审稿吗?所谓匿名审稿就是指盲审,盲审是指审稿专家在不知道作者任何个人信息的基础之上进行审稿,盲审一般在研究生论文或者博士生论文发表中比较常见,大部分高校由导师...
(学术信息)——匿名评审与学术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述要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承办...
因为匿名审稿制度圈内抱团现象太严重,已经严重阻碍创新。实名审稿的好处就是,不管是谁做了评审,白纸黑字在那里,以后都要担责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ScienceOpen...
此次前沿论坛讨论的主题是“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下的学术期刊建设”,而在我看来,匿名审稿制度能否行得通,或者说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期刊编辑部能否寻找到真正的“专家”来进行...
好的,好的。下次你来中国请你大保健哈!上面这种还是好的。就现在匿名,审稿人为了怕别人抢发,都...
需要三个环节头通过的论文才能进行发表,为了避免出现发表走后门等徇私舞弊的现象发展,学术期刊审核制度采用双向匿名审稿,这是期刊界普遍通用的一种规范化制度,作者和编委成员互相隐...
评审采用国际惯用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即不向作者和审稿人透露对方单位、姓名、职位、职称等信息,评审意见...
sci期刊审稿流程王编辑微信公众号(tougao520)更多学术期刊投稿知识和小技巧2人赞同了该文章01一篇论文投到国际SCI期刊,编辑会对稿件由一个初步的意见或结论。首先看论文的内容是...
如《英国医学杂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过去实行的双向匿名审稿进行重新思考并开始实行公开审稿。即编辑部将来稿在网上公开,同时将审稿人的姓名告诉作者,作者...
编辑也做出决定后,此时作者就会收到通知(现在几乎都用email了),注意:这是编辑的最后决定,审稿人或者editorialBoardmembers只对文章是否录用做出推荐意见,最后的决定是而且一定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