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人加入审稿之后,随时都有权利退出,这个时候编辑就会邀请新的审稿人。审稿人退出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没有时间审稿或者是个人原因。还有可能是一个审稿人通过,另一个审稿人不通过,这个时候编辑会邀请第三个审稿人,只要有两个审稿人通过就可以进入主编终审。
经济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和攻略,自己之前搜的一个好东西,感觉非常有用、非常好用,其中50%以上说的很对,供大家参考,免费给大家了,求大家的好评哦!1.《经济研究》论文质量不太差,对于没有名气的作者会找多个审稿人,如果陆续收 ...
我目前已经在该杂志发表过三篇文章,2011年第一次在这个杂志投稿,一审4个半月,8个审稿人,均是positive意见,不知道主编怎么想的;第二篇文章一审4个月,1个审稿人;第三篇文章一审5个月,一个审稿人。 几乎每一篇文章我们都要催稿,不过 ...
基本上国际学术期刊都是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来评估论文的科学性。其中很多都需要作者在投稿时推荐3-5个审稿人。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杂志这样做的目的。针对每篇来稿,杂志社会尽可能的把文章送到同行 …
1图 1首先打开百度,搜索你准备投稿的期刊名字,如图1(这里以ACS系列期刊为例,每个期刊投稿系统不同,可以借鉴,但请勿套用),点击进入,出现图 2 页面.2. 图 2点击红线框“submit Manuscript”,进入图3 页面。除此以外你还可以查看所投杂志其他要求,比如图片大小、格式等等。
这个期刊一般几个审稿人? 2017-6-30 来自:梅斯医学APP(更精彩) 赞 (204) yalxd1988 ... 第四篇SCI于7月25日投了改杂志,第三天就分配了编辑,然后一直under review,看了各位的评论,有些担心,希望不要被坑吧! 2016-8-30 来自: ...
两个审稿人的意见不一致,结果期刊主编只看一个人的,太悲剧了 最近有一位粉丝投了一篇生信文章,遇到两个审稿人的意见完全不一致:第一个审稿人认为文章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修改一下语言问题小修后就可以接收出版;第二个审稿人则给出如下的拒稿理由:
推荐的这本期刊为JCR一区的药理学期刊,最新影响因子4.225分,国人占比五成!. 年发文量1600篇左右。. 目前正在征稿中,截止时期为9.3日,征稿详情请见今天的次条推送哦!. 1. 期刊介绍.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为药学领域的前沿期刊,接收范围包括基础和临床 ...
杂志水平应该还可以,师兄那篇文章是偏算法的,应该比较对胃口吧 2. 《Acta Astronautica》 不知道有没有拼错啊,英文的宇航学报,跟国内的没关系啊,这是我投的第一篇SCI,换了4个审稿人,折腾了3个多月,然后说主题不符,这个。
期刊的审稿人真的遥不可及吗?答案是肯定的,想成为期刊的审稿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接下来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其实成为期刊审稿人还是比较容易的。期刊按照地域来划分可以分为国内期刊和国外期刊,因为这两种期刊想成为其审稿人的方式是不
在国内期刊上投稿外审的时候要找两三名外审专家对论文进行审核,那么sci论文4个审稿人正常吗?SCI论文在审核的时候需要2~3个外面的专家对论文进行外审,有的杂志社...
2个人审稿,3-6个月一审一审要这么久?那修改再审岂不是又要3个月liuxin0507姐的一篇已经出去四个月了,毫无音讯,继续等吧。几个审稿人都说不准的。我前面头别...
结果期刊主编直接以第二个审稿人的理由给拒稿了,全程只有两个审稿人,也没有找第三个审稿人进行仲裁,这也太不严谨了。平时我们做meta分析的时候,两个人进行质量评价的时候遇到意...
需要给期刊编辑提醒的是,一个审稿人经过长期审稿,他什么风格几乎就可以判断了。别盲目的迷信各种头衔,而要把务实的审稿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审稿不合格的,该换人就果断换人。不合...
核心期刊送几个审稿人?这个期刊不同,在审稿人的人数设置上不一定的。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在收到论文后,会对论文进行查重,没有问题后就会将论文给到审稿人,这里的审稿人数大多是2位。...
第四个是创新不够的委婉说法【在qingxinboy(qingxin)的大作中提到:】:投了个对创新性及成果的要求都很高的IEEE期刊,被AE拒,:请教大家我是否去和AEargue,...
鄙人去年获得publons世界顶级审稿人奖(topreviewersaward)。今年就受两个SCI杂志邀请成为编委委员,其中...
【热门】期刊一般几个审稿人栏目13131片范文由2018年最新专业论文选题按照3967条份标准论文格式模板进行写作的期刊推荐审稿人,7578片资料适合广大不知道怎么写如何查看期刊的...
期刊每个审稿阶段的审稿人是如何安排的在当前期刊的审稿主要分为:一审、二审、三审来进行。一般的来说一审是杂志社编辑;二审是专家匿名盲审;三审是杂志社主编;三审通过,排档期,准备...
那一年,我认识了一位四十出头却已名满天下的大牛。彼时,他被邀请作为一个中国重要管理学期刊的特刊的特约主编,需要审稿人的参与。也许是他欣赏我导师的成就,也许是他认可我的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