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新能源企业的杂志

新能源企业的杂志

发布时间:

新能源企业的杂志

国内统一期刊号 ISSN 2096-1144/U发个职称论文差不多,肯定不是核心期刊,里面都是新闻类的内容。

《新能源汽车新闻》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报道媒体。致力于提供最新、最权威、最全面的新能源汽车资讯。不是学术期刊!!就是一个汽车资讯类的杂志。

有啊 很多的了 《高技术通讯》《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地质通报》《中国科学》《煤田地质与勘探》《测井技术》等等 好些了你要是发文章

《中国新能源》《能源》《亚洲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汽车新闻杂志社

据海南省政府网8月22日消息,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

其中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船应用。落实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和相关扶持政策,分阶段分领域逐步推进全省各类汽车清洁能源化,建设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

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

《方案》明确,到2025年,海南省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碳排放强度得到合理控制,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打牢基础。

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除特殊用途外,全省公共服务领域、社会运营领域车辆全面实现清洁能源化,私人用车领域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00%。

《方案》明确,着力解决充电不便问题,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体验。以构建覆盖海南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应用为目标,桩站先行、适当超前推进海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到2025年,省内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车桩比例确保小于﹕1,公共充电桩方面小于7﹕1,重点先行区域充电网络平均服务半径力争小于1公里,优先发展区域小于3公里,积极促进区域小于5公里。

此外,《方案》提出,到2030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能源岛建设不断深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提高至54%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据中国新闻周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万辆,同比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全球市场的59%,是欧洲近两倍的水平。而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

与此同时,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充换电网络。据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介绍,“截至今年6月,中国已累计建成392万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2025年将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目前,国际车企大部分比中国车企电动化的进度要慢,技术要落后,产业链布局要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省此次也在《方案》中明确,到2025年,海南省力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电量比重分别达85%、75%左右,科学合理控制尖峰负荷规模,以智能配电网及智能微网建设为突破口,探索构建源网荷储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

到2025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400万千瓦,投产风电装机约2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5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发电装机比重达75%,低碳能源生态系统初具规模。

到2035年全球大部分国家将禁售燃油车

据中国新闻周刊,原本在汽车市场并无明显优势的中国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上更早、更坚定。早在2015年1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95个国家和地区就签署了《巴黎协定》。2020年,中国宣布了“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从排放达峰到净零排放的时间比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更短。中国汽车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比例虽然较发达国家而言并不高,但如果中国汽车产业“按部就班”发展,几乎不可能实现“双碳目标”。

而比亚迪与长城汽车旗下汽车品牌长征汽车此前已官宣停产燃油车。比亚迪更是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根据工信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936号建议的答复”,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研究传统燃油车的退出时间。

前不久,欧洲议会提出的关于在2035年于欧盟境内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的提案已经在争议中得到通过。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全碳中和路线图显示,2030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5500万辆;到2035年,全球大部分国家将禁售燃油汽车,全面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

在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看来,从能源角度来看,中国大力发展电动车有着另一层深度考量。

王传福表示,中国在2021年有72%的石油要依靠进口,而且进口的石油里,有70%是通过南海运到中国岸上,在所有的中国石油里面,70%用于交通。“汽车消耗了中国石油的70%,从三个70%可以看到,电动车必须要大力发展,或者说中国发展电动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紧迫性。”

这释放的信号是上游的原材料成本在进一步上涨,特别是电池和芯片的问题上,这些环节的价格上涨会进一步导致很多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上涨。

每当我们提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也非常看重相关车型的价格问题。因为上游的原材料成本在进一步上涨,所以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开始逐渐给相关车型调一下,有些车型甚至在一年之内调价了5次以上。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包括小鹏汽车、特斯拉汽车以及比亚迪汽车的综合新闻,在电池成本的涨幅巨大的情况之下,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开始逐渐调价,有些车型的调价幅度甚至已经达到了1万元以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电池成本的价格已经上涨了30%以上,这会进一步导致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售价抬高。

二、这释放的信号是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价格问题。

在这些新能源汽车品牌涨价之后,品牌方其实并没有赚到更多的利润。因为上游的原材料成本在进一步上涨,新冠疫情的问题进一步导致很多原材料的供应链阻断,只会进一步抬高相关原材料的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新能源汽车涨价几乎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三、这个问题也会进一步冲击新能源汽车中的低端车型。

对于那些低端车型来说,很多车型本身就是主打性价比,在这些车型的价格进一步上涨之后,很多车型的市场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各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涨价会利好中高端车型,但同时也会对低端车型的市场份额产生冲击,更多的车主不会再优先考虑低端车型了。

易车讯 6月18日,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宣布,济南将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并且为个人消费者推出购车补贴电费等政策:

一是加大新能源汽车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投资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20%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项目的奖励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

二是鼓励本地车辆生产企业根据济南市新能源车辆应用情况积极开发新车型,扩大应用场景,通过让利优惠等措施,推广在地应用。对获得新能源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每发布1个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公告,给予1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年度奖励不超过1000万元。

三是支持建设新能源汽车电子实验室。按照实验设备投资额20%的标准给予奖励,单个项目的奖励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

四是鼓励购置燃料电池汽车。对在济南市公安车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燃料电池汽车新车(含客车、环卫、园林专用车、轻中卡、重卡等),按照省同期财政补贴标准给予1:1地方购置补贴。

在个人消费领域,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充电费用补贴,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本市个人消费者购买纯电动乘用车,并在济南市辖区内办理车辆牌照登记手续的,给予3000元/车充电费用补贴,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减半执行。

对高层次人才购买纯电动汽车给予人才综合奖励,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本市符合《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规定的 A、B、C、D类的高层次人才购买纯电动乘用车,并在济南市辖区内办理车辆牌照登记手续的,给予2万元的人才综合奖励(不高于购车价格)。

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对购买纯电动商用汽车的农村用户,给予充电费用补贴,提振乡村消费。活动期间,对购买满载质量吨以下纯电动商用汽车的农村用户,给予5000元/车充电费用补贴。

在新能源用车方面,实行差异化交通管理方面。通过路权及停车收费管理等措施,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包括新能源汽车不受有关机动车分时段、分车型禁行限制,不受尾号限行限制。

新能源汽车在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放服务的各类停车场停车期间,纯电动汽车享受5折优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享受8折优惠;推出新能源汽车登记业务“就近办”便民措施,车主可就近到各区县车管所和受委托的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办理新能源汽车登记业务。

汽车安全与每一位车主息息相关,而涉及到刹车方面的安全隐患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韩国国土交通部日前宣布,现代起亚将召回在韩国销售的47款共8万余辆汽车,其中约六成以上是新能源汽车。这些召回车辆的刹车系统存在安全隐患,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刹车失灵的问题。

关注重点:

★ 刹车存在隐患,可导致踏板变重,甚至刹车失灵。

★ 现代KONA继电池问题之后第二次被召回。

根据此次召回的信息显示,未来将召回现代、起亚新能源汽车车型共3款,包括现代KONA电动汽车、现代氢动力汽车NEXO和起亚旗下的Soul电动汽车,共计5万余辆。

起亚Soul

根据调查,这些召回车辆的电动制动系统软件存在缺陷,可能导致刹车踏板变重,甚至刹车失灵。另外,据韩国汽车安全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韩国累计接到的有关电动汽车刹车系统缺陷的举报数量,已比去年全年提高了倍。

现代KONA

电动车一直以来都遭受到各种质疑,除了电池隐患之外,自动驾驶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在新能源车型上也频繁出现,前有特斯拉撞墙后有现代起亚刹车失灵,而现代KONA更是继电池问题之后第二次被召回,此类新闻也在韩国本土也引起轩然大波,更加深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质疑。

而对中国市场来说,现代起亚也将在明年逐步推出自己的纯电品牌和氢燃料电池卡车。虽然国外的供应链体系未必会沿用在国产车型身上,但对于质量的把控,显然还有许多可提升的空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杂志排名

《亚洲新能源》营销版,新锐,专业,权威,高端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2月):特斯拉重回榜首,中国品牌无一进入前十

本文节选自《新能源汽车周报》电子版,该报告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员服务部与汽车纵横杂志社联合编辑,如需查看完整报告,欢迎垂询!

近日,EV Sales网站公布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2020年2月,全球共售出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16%,止跌回升,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下滑。2020年1-2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万辆,小幅增长2%。

分企业来看,2020年2月,特斯拉重回全球销量冠军宝座,以万辆的成绩夺得全球销量第一桂冠,远超其他企业;而宝马在上月险胜特斯拉后,本月迅速被其反超,跌落至第二名,销量仅为特斯拉的一半。1-2月,特斯拉和宝马全球累计销量均超过2万辆,而其他企业差距明显;尤其是中国品牌企业,因疫情影响,排名均下滑,前两月累销仅上汽进入前十,2月份单月则无一进入前十。

分品牌/车型来看,2020年2月特斯拉Model 3售出万辆新车,是所有单一车型中唯一一款过万的车型,仍然高居榜首;而1-2月的累计销量也是特斯拉Model 3最高,且是唯一一款累销超过2万辆的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日,北美权威机构《消费者报告》公布了 2020 年度最新汽车品牌可靠性榜单。从公布的榜单来看,结果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前三名全是日系品牌,分别是马自达、丰田以及雷克萨斯。是的你没有看错,在中国连连登上投诉榜单的马自达,可靠性居然排名第一。

这时就有很多网友指责《消费者报告》的不可信。已有 84 年历史的《消费者报告》在全球具有着超高的权威性,此份杂志从成立至今从未登过广告。所以它的权威性以及可信度无需多疑。

今年,《消费者报告》的评选规则基本与往年类似,根据对329,000辆汽车收集的数据,然后针对17个故障区域进行追踪分析,包括刹车、内饰异响,变速箱、驱动系统故障等。本次榜单的前十名共有五个日系品牌,前五名更是有四个日系品牌。日系品牌在市场上一直以省心耐用的特点被众多车主口口相传,这一点从市场销量也可以得以验证。

根据《消费者报告》分析来看,马自达最为可靠的车型分别是CX-30、CX-3、CX-5。马自达能从众多对手中摘得桂冠,这要归功于其对动力的偏执和信息娱乐技术的保守态度。没有花里胡哨的车机系统,并且按键大部分采用实体按键,才使得马自达“偷鸡成功”。

排在第三的雷克萨斯相比往年有所下滑,主要是雷克萨斯被LS拉低了平均分,它在发动机、变速箱和车载电子设备上存在故障,得分只有可怜的13分(满分为100分)。这足以看出雷克萨斯其他车型的表现是毋庸置疑的。

本次榜单进步最大的就属别克了,跃升了14个名次,位居第四。得益于昂科拉的出色表现,其车型优化是最为完善的。在26个品牌当中,排名落后的品牌居然是大众、特斯拉以及林肯。

特斯拉作为当下最热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本次榜单中排名倒数第二。其中 Model S在空气悬架、主计算机和触摸屏控制方面存在问题,Model Y因为车身油漆问题也导致该杂志降低了特斯拉的可靠性评分。《消费者报告》曾明确指出不推荐Model S,受此影响特斯拉的股价一度下跌10%。

号称“最懂国人的大众”似乎在大洋彼岸栽了跟头。受到“排放门”的影响,大众的可靠性在美国就备受争议,总体分数不太理想。并且美国市场对于皮卡和硬派越野车的喜爱远超其他车型,而大众恰恰缺失这类产品,这导致了大众在美国市场表现乏力。

这份《消费者报告》虽然是针对美国市场的研究调查,但它的专业性以及可信度是十分高的。如果您有购车需求,不妨把它作为参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杂志主题

国内统一期刊号 ISSN 2096-1144/U发个职称论文差不多,肯定不是核心期刊,里面都是新闻类的内容。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使用成本低。百公里耗电量的价格是8元左右,跟1升燃油的价格差不多。2、没有限号。在大城市中普遍限号,新能源没有这个烦恼。3、行驶稳定,没有换挡冲击。 新能源的变速箱多数是单速变速箱,没有换挡冲击。4、更加环保。为环保事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

2019年澳大利亚拍摄的一部环保题材的纪录片《2040》在柏林电影节上映,我近日也刚刚看完全片,整部影片从父女的视角去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中穿插了女儿在2019年和2040年的生活现状对比。同时,导演让一些儿童在镜头前述说各自理想中的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不过会感觉到明显的引导成分在其中,尤其是片尾那句“我希望人们落实环保3R原则”不像是出自儿童之口),但是整部纪录片所倡导的环保理念还是值得人们去深究,必须肯定它在正能量传递中的作用。

本片提出的一系列环保问题也激发出我的很多共鸣,在劳伦斯·史密斯的著作《2050人类大迁徙》中也深入讲述了地球碳排放日趋严重,其中大部分的热量被大海吸收(在《2040》纪录片中也做了详尽的描述“大海吸收了90%的热量和过量的二氧化碳”),这让海洋温度持续增高,相比150年前海水酸度增加了30%。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南北极冰帽开始消融,冻土变得松散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海洋中能够有效吸收碳排放的珊瑚礁和藻类因为海水酸度提高而死亡,造成多米诺效应大量的鱼类死亡和部分海洋生物的灭绝。

人类在加大工业化进程的脚步中,形成大量的碳排放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才有了1997年的《京都协定书》。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和海平面不断上升,各地风暴、海啸、旱涝等情况也有逐年加剧的趋势。这里自然也绕不开汽车排放这个话题,世界著名的美国汽车行业杂志Wardsauto公布,截至2011年8月16日,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各种汽车,包括轿车、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等的总保有量已突破10亿辆。在美国汽车占了碳排放总量的20%,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走高,我们的蓝色星球确实在不断地经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纪录片里面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未来加大推广智能化纯电车,城市出行实现共享化,这和我们今天在做的事情基本还是一致的,未来的蓝图虽然美好但是这背后呢?理想总是显得丰满诱人,而现实往往又让理想碎了一地。

在二次石油危机出现之前,中东的几大产油国各自叫卖,有了相互间的竞争就会压低售价来争取更大的市场,消费者最乐见其成,因此当时油价非常低廉。你看看那会美国生产的汽车动不动就是8缸、10缸,甚至还有配备12缸发动机的跑车,那会真是油价便宜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你开心就好!但是,好景不长,美国为以色列撑腰造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机,那些阿拉伯的“骆驼”们开始向欧美国家禁运石油,暂停出口导致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没有石油这种工业“血液”的支撑,工厂停工、工人失业、消费不振,经济陷入萧条,好吧!这让西方国家纷纷掉进坑里。

好不容易刚刚爬出坑,没隔几年又爆发了伊朗和伊拉克的“两伊”战争,第二次石油危机再次接憧而至,好在世界产油国不只中东一家,也让一些非产油国熬过了危机。但是接二连三的“鞭笞”开始让一些国家长了记性,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相似的尴尬局面,除了在国际油价走低的时候囤积石油,发展新能源产业同样至关重要,这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新能源汽车,才有了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这些新事物。一切的产生都是源于危机,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国与国之间博弈的产物,现实给出的答案是不是很“残酷”。环境保护、降低碳排放、解决能源短缺,这些只是表面的浅层描述,其实很多现象产生其背后的原因无非还是“利益”二字。

所以,在《2040》纪录片中所展现的10后新能源车来取代全部的燃油汽车,我们要告别内燃机、告别石油,出门依靠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纯电车接送目的地,这些我们暂时听听就好哈。纪录片塑造的未来场景比较乌托邦,毕竟现实世界中的很多利益集团还是把持着绝对话语权,片中也提到石油时代的既得利益巨头们每年投入10亿资金对碳排放造成的危害进行“辟谣”。我也曾在一些杂志和网站上看到过,有专家表示地球经历过多次的气候巨变,但最终都能通过大自然的调节机制恢复正常,温室效应之后还可能出现冰河期。我也只能“哈哈”了,这就好比病人已经出现重疾症状,却对其不闻不问、不及时医治只说靠自身的免疫力,病人还能康复一样的无稽之谈。所以,要真的取缔燃油车,全面过渡到新能源汽车,从石油时代回到电力时代现实中会面临层层阻力,除非全球石油储备真的到了消耗殆尽的地步。

我们知道中国并非产油国,而国内的基建、工厂、汽车让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很大。中国每年总共从44个国家进口原油,俄罗斯、安哥拉、伊拉克和伊朗的进口占比也不小。就石油储备而言,中国的石油储备也能在石油进口中断的情况下支撑33天左右。至于33天左右的石油储备供应,离国际能源署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规定的90天石油储备“安全线”,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要知道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18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70%。

想要脱离石油造成的能源约束,除了使用天然气取代煤炭之外,风能、潮汐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要同步推进,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也是相当关键的一环。去年3月,海南省政府就正式印发《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其中提出“2030年起,海南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去年,我去了一趟雄安新城参观,发现新城区内必须是纯电车才能进入或者就搭乘新能源大巴,燃油车必须停放在城区外的停车场。国家已经在很多新建城区或者是一些大型园区内逐步推广新能源试点,当新能源车慢慢普及之后,以后很有可能在部分城市只能使用智能化纯电车,中国的未来可以说是离《2040》中所构建的发展蓝图最近的。

未来也许燃油车会像磁带、唱片、CD光盘一样告别历史舞台,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明确了这点,只是具体的时间节点我们真的不得而知。也许快则10年、可能20年,甚至燃油车还将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这并不关乎环保问题(可能绝大部分人还没有环保意识,毕竟照顾好工作与生活才是每天的日常),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资源的储备量,还有随着用车成本的不断上升,道路交通负担太重造成拥堵频繁,也会加快汽车产业的整体转型和汽车共享化的到来,真的到了这一天也许《2040》中所塑造的场景才能真实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3文1核心3期刊4又e称北大q核心3期刊4,是由北京大h学图书4馆编辑发布的。 A类 自然科学总论类(07)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实验技术与c管理、实验室研究与d探索、系统科学学报、系统工m程、系统管理学报、系统工w程理论与i实践、系统工p程学报、中1国高校科技与g产业化2、中8国科技史杂志、中5国科学基金、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roz┒ㄟspc∪蟆z┒ㄟd哗⑨、mu七

最受欢迎的新能源汽车杂志

比亚迪

国内统一期刊号 ISSN 2096-1144/U发个职称论文差不多,肯定不是核心期刊,里面都是新闻类的内容。

文/冯金刚

2019年日内瓦车展,爱驰汽车作为唯一一家中国造车新势力去参展。之所以参展,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对我们少数几个媒体表示,目的是宣布爱驰即将进入欧洲市场。

彼时,爱驰作为一家刚成立仅一年的造车新势力,付强的话遭到一些大佬的质疑。然而,时间证明了,付强说到做到。

今年5月,从上饶出发,爱驰汽车携500辆 爱驰U5登陆法国科西嘉。随后,爱驰又挺进了汽车发源地——德国。不出意外,爱驰今年将进入6个欧洲国家和地区。

是的,付强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爱驰汽车如愿登陆欧洲市场,同时也为中国智能电动车出口欧洲开启新的篇章。

对于中国汽车的出口,业内一直挺纠结。一方面,中国品牌要想发展壮大成为全球品牌,就必须走出去。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汽车技术落后,每每出去,总会留下不好的名声,有给中国汽车抹黑之嫌。

所以,爱驰汽车此番勇闯欧洲的口碑又如何呢?

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搜集了一些相关素材,大致可以分为车主部分和媒体部分,即欧洲用户如何看爱驰汽车,欧洲媒体如何看爱驰汽车,希望以此立体方式来看爱驰U5在欧洲的口碑情况。

1、

U5——科西嘉岛电力十足的中国电动车

此前,爱驰汽车宣布今年前将进军欧洲6个国家,不过目前主要市场是在法国科西嘉岛和德国,其中科西嘉岛是B端租赁市场,德国是C端私人市场。

先看科西嘉岛,其最盛名的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故乡,又因位于地中海中央,气候宜人,如今发展为整个欧洲的旅游胜地,类似国内的海南岛。

其实,爱驰进攻欧洲首站选择科西嘉的原因也就在这里,即借助科西嘉旅游对欧洲的辐射作用,提前在用户心中种下品牌烙印,为日后分别进入各国打下基础。

比如,一位结束此番科西嘉旅行、并在归还U5的用户表示,“初见爱驰U5时,高颜值的外观就让人眼前一亮,爱驰U5易操控、长续航,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驾驶体验和乐趣。”

而另一位试驾爱驰U5后的用户,则结合U5的产品特征与科西嘉的秀美景色说到,“一台好的电动车可以让你聆听到自然的声音。”

当地运营商反馈,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对“新品牌爱驰U5”好评如潮。而事实上,在科西嘉岛上,开展租赁业务的电动车品牌不止爱驰一家。

对于爱驰U5在科西嘉引起的轰动,作为租赁公司的Filippi Auto表示,“这有点令人惊讶, 在法国我们经常讨论电动车,但中国品牌(爱驰汽车)到达法国是事实,而且我们知道他们的优势。”

2、

爱驰——汽车发源地的中国骄傲

德国是汽车发源地,一直以来也是中国品牌的禁地。可如今,中国品牌爱驰汽车却在这块禁地上种下了一棵小树苗。

约瑟夫·迪特尔(Josef Dietl)刚退休,他曾是RHG-Rottal(德国巴伐利亚州最大的Raiffeisen仓库,有14家企业,120名员工,销售额1亿)的董事总经理,他的另一个身份——德国首位爱驰U5车主。

之所以购买爱驰U5,约瑟夫说,“作为一名退休人员,我想寻找一辆较小的汽车,而不是我的奥迪A6 allroad 柴油车。由于这可能是我最后一辆新车(已经71岁),因此对我来说很明确,它必须是电动车——我想了解这类车的驾驶体验。”

其实,爱驰U5并非约瑟夫的第一选择,之前,他曾考虑过奥迪e-tron和大众ID3,但最后都被他否定了。

比如奥迪e-tron。约瑟夫曾有8辆奥迪,可以说是奥迪的忠诚粉丝,对于e-tron,他自然心心念念。至于最后为何放弃e-tron,约瑟夫说“太贵了”。我们查阅发现,e-tron在德国起售价为8万欧元,而爱驰U5仅为万欧元。

至于为何放弃大众ID3,约瑟夫表示,一来ID3比U5贵5000-7000欧元,二来,U5是SUV,适合家庭使用,也可以让他在车上放狩猎和捕鱼的器材。

在将奥迪e-tron和大众ID3排除后,约瑟夫就将研究重心放在U5的产品力和爱驰的企业背景调查上,为最后下单做准备。

关于U5产品部分,约瑟夫关注了两件事:

第一,爱驰U5已经向法国出口了500辆车,而且反馈非常好,说明自己不是欧洲第一批用户;

第二,他看了、Carmaniac、Robin、Autozeitung和ADAC等博主在YouTube上发布的U5测试视频,他们对这款车的评价很高,并坚信U5会在德国找到买家。

了解了这些之后,约瑟夫便得出结论,“U5的质量令所有人惊讶,尤其是它的‘价格和性能比’将对德国制造商发起挑战。中国人把门槛定得很高。”

关于企业背景,约瑟夫很清楚爱驰汽车是中国初创公司,所以在确定U5产品力不错之后,他又研究了下爱驰汽车这家企业,以“评估风险”。

据约瑟夫了解,爱驰汽车是一家成立3年的中国初创车企,目前仅U5一款车,除了面向中国市场,还面向欧洲等全球市场,是一款全球车型。另外,U5每年最高产能可达30万辆,产能也不是问题。

在了解完以上信息后,约瑟夫彻底认定了爱驰U5,并对爱驰汽车产生了信任,他说,“对购买U5这个决定不再有任何疑问。”所以,在还未看到U5实车的情况下,约瑟夫就提前下了单,这也是为何他是德国第一位车主。

对于U5,以及爱驰汽车,约瑟夫还给予了寄语,“我希望U5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初期阶段,它已经引起了足够的轰动。我相信其余的牌将逐渐摆到桌面上,因为仍然有许多消费者在等待U5。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对此深信。”

3、

中国汽车,开始折服挑剔的欧洲媒体!

去年底,爱驰在上饶举办U5试驾会,当时,U5的行驶品质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就《电动势》观察,爱驰U5在国内媒体圈有非常好的正面评价。那么在欧洲呢?似乎同样如此。

据Nextmove评测,在比较行李箱容量时,相较于其它车型,爱驰 U5(D级SUV)绝对是表现最亮眼的,尽管特斯拉 Model 3(D级)和起亚e-Niro(C级SUV)在数据上表现更好。另外,爱驰U5在高速路上的续航表现也令人满意。

车评人迈克尔·托雷格罗萨则对爱驰U5进行了深度测评,他认为U5有以下几个产品点比较突出:

1、特别宽敞且舒适性更高,是一个真正的移动起居室;

2、尽管尺寸很大,但它很容易操控;

3、视野特别清晰;

4、在驾驶辅助系统方面,爱驰U5在欧洲市场拥有令人羡慕的装备;

5、52分钟补充90%的电量,充电效率很不错;

6、相对于竞争对手,爱驰U5的市场定位非常占优势。

另外就是法国2台,他们在黄金时段对爱驰出口科西嘉时做了重点报道,详细介绍了爱驰U5的产品力以及爱驰上饶工厂的先进性,并对爱驰汽车赞赏有加。

《汽车》杂志是丹麦最大汽车媒体之一,其将爱驰U5评选为2021年年度车型,而其它入选车型包括奥迪A3、宝马218i与Cupra Formentor等。

《汽车》给爱驰U5的评价如是说道,“目前,来自中国的智能新能源车企正在丹麦推出他们的首款车型。它叫爱驰U5,是一款智能电动SUV,大小相当于奥迪Q5,长度4680cm,运行重量1720kg,百公里。这是WLTP标准中410公里(NEDC工况503公里)范围内超越同级别的大型车,可观的品价比,目前有两个版本的车型。”

对于爱驰U5入围年度车,《Leader of the Week》也说,“令人惊讶的是,U5的品质感知,尤其是车门关闭的声音与奥迪如出一辙。汽车的驾控几乎是惊人的好,良好的驾驶位置,响应快速的引擎,精确的安全和运动模式。”

4、

付强,中国智能电动车出口第一人?

看着欧洲用户和媒体如此“吹捧”爱驰U5,很容易让大家不适应:欧洲作为汽车发源地,从用户到媒体以挑剔居称,如今怎么都在吹捧爱驰U5?

这个问题得从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历史中寻找答案。

就全球新能源市场来说,发展最早的是中美两地,比如中国比亚迪、美国特斯拉都是成立于2003年,欧洲则要晚得多。这意味着,从新能源产业链构建,以及新能源产品研发代差上,欧洲必然是落后于中美的。

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车最核心的电池企业主要在中日韩美,欧洲几乎没有像样的电池企业,一个难以忽视的事实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欧洲目前是“缺芯”的。再比如产品开发代差,为什么新一代奔驰S级的大屏引起大家的群嘲?无非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了。

在智能电动车的开发上,欧洲企业落后于时代,这是不争事实。

所以,当国内新势力产品佼佼者的爱驰U5进入欧洲市场,自然是相对占有优势的。如此再看欧洲用户和媒体各种吹捧爱驰U5,也就了然了。当然,以德系品质自居的爱驰U5自身实力够硬,也是争气的缘由之一。

在未来智能电动车的开发上,欧洲企业会追赶上来吗?可能有点难。

2019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我采访了一位德国电动车改装厂商的老板,问他德国新能源发展会赶上中国吗,他说很难,德国企业的造车思维与大企业理念都已经固化,德国人不敢做太大的革新。

从奔驰EQC、大众ID系列与宝马iX3看来,产品特点也确实一般,也遭到了业内的诸多质疑。由此不难判断,欧洲智能电动车市场正历史性敞开大门,例证是特斯拉已经闯进来,并火的一塌糊涂,而据爱驰汽车透露:U5在欧洲需求也很大。

事实上,面对欧洲新能源市场敞开大门这一历史性机遇,在爱驰进入欧洲市场后,小鹏也于今年9月小批量进入欧洲,蔚来也宣布将于明年进入欧洲,而威马也于近日传将与Uber合作进入欧洲。

是的,中国智能电动车出口欧洲已经成势。回头再看爱驰当时顶着质疑声进入欧洲,如今看来可以说极富前瞻性,也体现了以付强为首的爱驰创始团队的过人思考。

其实,在刚结束的进博会上,爱驰汽车宣布与Blilious Group签署战略协议,将于明年正式进入以色列电动车市场。是的,在挺进欧洲市场后,爱驰汽车又将海外目标锁定到了中东市场。

对于为何如此执着海外市场,付强说,“中国发展进入第二个百年起步之际,爱驰汽车深度拓展海外市场,实践了中国智造国际国内双循环。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这是阿姆斯特朗般的足迹。”

中国智能电动车出口的时代,已然开启,这一次,中国品牌会成长为全球品牌吗?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1年现代汽车集团继续致力于推动其产品电动化战略的承诺,旗下三大汽车品牌——现代汽车、起亚和捷尼赛思(Genesis)受到全球顶级媒体的一致认可,并获得了众多顶级汽车、技术及设计领域的荣誉,现代汽车集团作为可持续移动出行全球领先企业的声誉也日益提高。

今年,现代汽车集团旗下三大品牌分别推出了改变业内游戏规则的全新电动车型,每款车型都拥有鲜明的个性,同时又被赋予了现代汽车集团旗下相同的产品品质、性能和创新性。旗下三大品牌分别推出的纯电动车型捷尼赛思(Genesis)GV60、现代汽车IONIQ(艾尼氪) 5、起亚EV6,都是基于现代汽车集团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电动化全球模块型平台)打造。这不仅为每款车型提供了卓越的内部空间,无与伦比的性能和超高速充电的便捷性,更为其赢得了一系列享有盛誉的国际大奖。最近公布的2022年“欧洲年度汽车(Car of the Year)”入围名单中,就包括了现代汽车IONIQ(艾尼氪) 5和起亚EV6。

现代汽车IONIQ(艾尼氪) 5和起亚EV6入围2022年“欧洲年度汽车(Car of the Year)”

“我对现代汽车集团在2021年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今年在各个方面都充满了挑战,但我们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的热情和承诺得到了回报,每一个奖项都将激励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超越客户的期望。近年来,我们在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获奖的电动化产品便是集团在专业技术、战略和投资各方面获得认可的最好印证。”现代汽车集团汽车研发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但我们不会满足于此,我们已经为未来数年取得进一步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充满信心。这一切皆源于集团内具有竞争力和创新性的新产品,以及我们持续关注的全新移动出行方式。”

来自顶级媒体的认可

现代汽车伊兰特荣获享有盛誉的北美年度车型开启了现代汽车集团2021年的荣誉之旅。不久,英国最大的汽车杂志之一《Auto Express》的评价也随之而来:读者在“Driver Power”调查中通过投票将现代汽车Kona评为英国“最佳汽车”(Best car to Own)。同时在新车评选中现代汽车一举包揽六项大奖,其中纯电动车型IONIQ(艾尼氪) 5问鼎“年度最佳车型(Car of the Year)”。不止于此,IONIQ(艾尼氪) 5也赢得了德国评委的青睐,荣获“德国年度最佳汽车”奖。

现代汽车IONIQ(艾尼氪) 5问鼎《Auto Express》“2021年度最佳车型”

并非只有现代汽车的电动车型获得最高荣誉,近日现代汽车高性能N品牌i20 N在英国权威汽车媒体《TopGear》年度颁奖典礼上被评为“年度最佳车型(Car of the Year)”,其表现超过了世界上一些最具异国情调和独特品牌的车型。搭载涡轮增压的i20 N还被《Auto Express》《Car Buyer》《Scottish Car of the Year》等各大媒体和奖项机构评为2021年“最佳性能车 (Best Hot Hatch)”。现代汽车还在《TopGear》的颁奖典礼上赢得了“年度汽车制造商(Manufacturer of the year)”的殊荣。

现代汽车i20 N被各大媒体评为2021年“最佳性能车 (Best Hot Hatch)”

此外,起亚也获得了《TopGear》年度大奖,纯电动车型EV6被评为“年度跨界车(Crossover of the Year)”,同时EV6还在德国年度汽车的评选中摘得“高端”类别年度汽车。除了电动汽车产品外,起亚Telluride连续三年入选《Car and Drive》的“十佳(10 Best)”名单,而起亚Sorento在英国权威汽车杂志《What Car?》的年度奖项评选中荣获“年度大型SUV”称号。

起亚EV6在《TopGear》的颁奖典礼中,将“年度跨界车(Crossover of the Year)”收入囊中

近日,捷尼赛思(GENESIS)G80在“2022中国年度车”评选中以独特设计获得评委一致认可,荣获了 “2022中国年度设计车”奖项。中国年度车是中国汽车行业内最具权威性的奖项之一,自今年四月份登陆中国市场以来,捷尼赛思G80凭借领先的智能安全科技,创新的动力总成和动感的豪华体验广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此次获奖是捷尼赛思(GENESIS)品牌在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荣获行业领先的质量和安全奖项

除了在全球汽车领域屡获殊荣外,现代汽车集团在质量和安全等重要领域的工作,一直得到行业分析师和机构的认可。

现代汽车集团现已成为非营利组织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安全性评估中获奖最多的汽车集团之一。现代汽车集团共有28款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获奖车型,其中12款来自现代汽车,10款来自起亚,6款来自捷尼赛思(Genesis)。

现代汽车集团旗下各品牌在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2021奖项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技术经验研究中,现代汽车稳居“主流品牌第一名”。在2021年“车辆可靠性研究(VDS)”中,起亚斩获主流品牌冠军。总体而言,起亚获得了行业内最多数量的“新车质量研究(IQS)”冠军奖杯,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2021年“车辆可靠性研究(VDS)”中,起亚斩获主流品牌冠军

关于现代汽车和起亚的另外几项获奖信息将于明年年初公布。虽然上市时间较短,但现代汽车IONIQ(艾尼氪) 5和起亚EV6都入选了享有盛誉的“欧洲年度汽车(European Car of the Year)”最终候选名单。此外,上个月举行的洛杉矶车展(AutoMobility LA)公布了今年的北美年度汽车、卡车和多功能车(North American Truck of the Year;NACTO

  • 索引序列
  • 新能源企业的杂志
  • 新能源汽车新闻杂志社
  • 新能源汽车杂志排名
  • 新能源汽车杂志主题
  • 最受欢迎的新能源汽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