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佛洛伊德人格论文题目

佛洛伊德人格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佛洛伊德人格论文题目

成年期       佛洛伊德将心理的发展叙述到青少年期为止,之后,艾里克森和内米罗佛等精神分析学家们又发表了成人期心理发展的研究结果。     法律认定到了一定年龄便可成为自负责任的成人。但从人格的角度看,并非足龄就是成人,而是人格的成长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将其视之为成人。     成熟的成人,应是能与成熟的异性形成亲密满意的爱情关系,并能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此外,还要具有责任感,具有个人身份意识的人,有个人的生活目标并独立的追求这一目标的人。知道自己能力的界限,接受他人的忠告,为弥补自身的不足而不懈努力,在事业中获取成就感和满足感。通常所说的成人是指自我人格成长完善的人。       成人期再现了人生初期发生过的冲突,年轻的成人所要经历的冲突,主要在择偶和择业。这是年轻人的欲望、机遇及评价能力与父母的欲望和评价之间会产生冲突,若在这个过程中做出错误的决定,就会导致婚姻生活的不幸和事业上的失败。       对父母过分依赖的人,由于婚前在心理上没有准备好对配偶应具备的温柔和体贴,往往导致婚后生活的不幸。年轻时你对老师或父母表现出的反抗,服从的态度,在成人工作中也会向职场的上司转移,因而很难适应工作。 幼年时期的态度也会影响成人的行为   自己孩子的出生可能使幼年时同胞竞争之心复苏,从而憎恨自己的孩子,儿时的愿望,在成人期会再现。   闭经期,女性会因性福,美丽和生育能力的消失而引起内心冲突导致忧郁。     中年期的男女,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的转弱,退休后权力的丧失,导致依赖心理加重,会因社会地位的丧失和威信的降低,而感到痛苦。     年老时,还要经历临近死亡的焦虑。这是整理和综合人生经历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陷入绝望。       成人期有三种生活方式: 因循守旧式~~表现为贪恋权位名利。 创造式~~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不断地寻找趣味,寻找生活的乐趣,这种生活可以给人带来满足感。 平凡的生活方式~~隐藏了自己的欲望。 中年期的自我心理健康成长课题如下: 1.你接受自己走上衰老的事实,让自己知道人必有一死,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2.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3.意识到与子女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原来是上下级关系,现可能变成了孩子主导,承认子女长大成人,以一种平和的态度面对子女的离开或迎接新的家庭成员。 4.要做爷爷或奶奶了 5.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 6.在职场行事还是放弃权利 8.积累友情维持友谊 在中年期未能良好完成以上这些发展课题的人,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种: 1.不会享受性的乐趣 2.未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常感到孤独 3.否认自己,存在攻击,害怕,愤怒,处理事情的方法还不成熟。 4.没有满意的,有成效的创造性的事情可做,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认为自己是无用之人,却也不去行动改变。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在弗洛伊德晚期的思想中,他构建了一个三元人格模型,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他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格应该是由本我、自我及超我三大系统构成的,在一个健全的人的身上,这三大系统会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结构,一旦这种统一和谐的状态被打破,人就会陷入精神失常。 三元人格模型的基础是本我,即原我。从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对本我进行描述的那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本我是混乱的,像一口永远在沸腾的大锅,不会变得平静,永远喧嚣着。从《自我与本我》一文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本我是按照生命的快乐原则行事,以追求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为目的,它是一个人最真实的世界,其在本质上是不受制约的本能冲动。换句话说,本我是潜意识形态下的本能和思想,它并不是人类心理的某个区域这么简单,它实际上是由驱动力构成的某个进程,而这种驱动力又通常以性驱动力为主。 所以,本我构成了我们人格中追求本能、欲望、好勇斗狠的那部分。不过幸运的是,本我一直都处在被压抑的状态中,只能在短暂、琐碎的行动中表现出来。 为什么说本我一直处在压抑状态呢?下面就需要介绍另外两个系统——自我与超我。 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原则”为指导而不受“快乐原则”的影响。但是由于本我可以设法进入自我,影响自我,使得自我的绝大部分精力其实花费在控制和压制本我上,还要通过适当的满足来安抚本我。这也表明虽然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无意识状态的,所以要想成为一个现实的,有道德的人,必须要摆脱这一部分。. 自我寻求把外界的影响施加给本我及其倾向,并努力用现实原则代替在本我中不受限制地占据主导地位的快乐原则。在自我中,知觉起的作用就是在本我中本能所起的作用。自我代表我们所谓的理性和常识的东西,它和含有情欲的本我形成对照。 自我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不是本能或冲动的,它使人的行为更加的理智,既能获得更大的快乐,又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的环境,如果没有自我的保护,任由本我妄自追求欲望的满足,只会使本我遭受灭顶之灾,因此自我其实是本我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 除此之外,自我之中还存在着一个等级,一个自我内部分化的阶段,即超我或自我理想。 超我源于本我,从自我中分化出来,在三元人格模型中处于最高层次,然后又指导自我、帮助自我限制本我。它由规范、价值和理想构成,所以超我实际上遵循的是“道德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超我等于良知,虽然超我比自我具有更加强烈的社会取向,但它并不比本我更善良、宽容、理性,事实上它是以一种毫不妥协的原则追求道德伦理上的完美。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结构虽然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部分构成,但这三个部分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它们是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图表1展现了三者的关系。图表 1 从上图可知,本我、自我与超我三者之间并不是静止不懂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状态之中。本我在于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超我在于监督控制自我,使其按照内化的社会规则行事,并与外部的现实环境相适应;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尽力满足本我,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促进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的交往活动的正常。 在《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用“马和骑马的人”的比喻来形容自我与本我的关系。这样在它和本我的关系中,自我就像一个骑在马背上的人,它得有控制马的较大力量;所不同的是,骑手是寻求用自己的力量做到这一点的,而自我则使用借力。这种类比还可以进一步加以说明。如果一个骑手不想同他的马分手,他常常被迫引导它到他想去的地方去;同样如此,自我经常把本我的愿望付诸实施,好像是它自己的愿望那样。 简单来说,本我是马,自我是骑手,骑手给马指明方向,自我需要驾驭本我,但事实上,马有可能不会乖乖听话,这时双方必有一者需要妥协。 由于超我与本我存在永恒的冲突,而自我处于两者之间,要同时接受两者的影响,这使得自我的压力过大,也使得人常常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倍感痛苦, 弗洛伊德是这样论述自我的角色的:“有一句格言告诫我们,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两个主人,然而可怜的自我却处境更坏,它服侍着三个严厉的主人,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并似乎常常互不相容,难怪自我经常不能完成任务。它的三位专制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 如果这个冲突太过剧烈或者持续太久,就会导致神经症的爆发。 所以只有三“我”保持平衡的时候,人才能健康发展,否则,人就会处在失调的状态。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的例证 本小结将利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几个例子。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例子。据《罗马帝国衰亡史》记载,耶路撒冷城破之后,“骑士们摧毁了大清真寺,其中的七十盏明灯和巨大的金银制成的花瓶全部被毁坏或抢掠一空。他们就这样回馈了坦克雷德的奋勇,就这样展示了他的宽宏。一场血腥的屠杀被这些朝圣者们献祭给基督徒的上帝。在这场屠杀里,反抗只会激起骑士们的怒火,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女人都无法幸免。骑士们让自己沉浸在这混乱肮脏的杀戮里整整三天,然后成堆溃烂的尸体造成了新的大规模传染病。七万穆斯林被交付了屠刀,无辜的犹太人在他们教堂里被烧死,而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只能感谢他们的家产,或是骑士们杀戮之后的疲惫。”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时候的人到底是受到本我的支配、自我的支配还是超我的支配?私以为此时人格中本我和超我是同时沿着完全一致的方向前行的,换句话说,此时人既受到本我的支配,也受到了超我的支配。 在我们看到耶路撒冷的惨状时,我们更倾向于相信此时的人仅仅是受到了本我的支配,他们发动东征是为了满足自己得到救赎和获得东方大量的财富的欲望,在这种情形下,他们是为本我所驱。 但我们再来看另一段记载,“在十字军的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教会的教徒们,都确信十字军们品德优秀、师出有名。或许有些异议淹没在对圣经无尽的滥用和巧辩上,但人们都坚信自己对于信仰和生存权利的守卫、对于圣城无可争议的拥有,也相信那些异教徒穆斯林敌人渎神的罪恶。 ”这段话表明了,在当时的社会规则下,他们的行为是被社会所认可且接纳的。从表面看起来,“收复圣地,援助东方基督教徒”的行为似乎是受到超我的支配,因为超我正是由价值、规范和理想构成的。 这样的话,无论是从受本我支配还是受超我支配的方面解释都是不恰当的,我们就需要采取另一种解释了。他们通过这样的做法,既服从了他们已经内化的社会规则,又从中获得了感官和心理上的快乐。此时,本我具有了超我的功能,人们的自我无法正确客观的判断自己的行为,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形。 然而实际情况还要远比这个复杂,他们获得了来自做正确的事情(超我满足)和做快乐的事情(自我满足)双重的满足,表现出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复杂性,本我、自我、超我不能单纯的分开来分析或者两两简单的相加,不管是本我征服超我,还是超我征服本我,其情形都是错综复杂的。 再来看看另一个简单的例子。逛街的时候我看到了水果摊上的苹果,现在我非常想去吃,这时我会选择拿钱去买,而不是去偷,因为我认为偷东西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 根据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当我看到苹果产生想吃的愿望之时,是受到了本我的驱使,我想要满足我的这种愿望;为了吃到苹果,我选择了拿钱去买而不是去偷,这是受到了自我的影响,自我苦苦的挣扎,既要满足我的这个愿望,又要采取与外部现实环境相适应的最好的方式;当我想到偷东西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行为的时候,这是超我在起作用,超我并不考虑我是否必须得到这个苹果,它仅仅让我将我已经内化了的社会道德规范再次涌现并服从。 可以看到,其实我们行为基本都可以用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这也是弗洛伊德对人性的剖析,通过以上的解释和例子,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到了弗洛伊德对人的理解。 总而言之,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的本性,人不需要消灭本我,当然这也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我们必须学会管束本我。这个管束,可以靠自我,也可以靠超我。自我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自我会出于现实考虑而约束本我,而超我对本我的管理是通过道德评价的方式,当然,这个必须要有个度,不然面对过于强烈的超我,会造成抑郁自杀或者暴行的不良后果,三者必须处于平衡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新讲[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7-1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自我与本我[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10 [3] 爱德华•吉本,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六卷),[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04 [4] 亨克•德•贝格, 被误读百年的弗洛伊德 [M]金城出版社, 2010-6

弗洛伊德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在于他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他并没有系统地研究犯罪行为。但是,在弗洛伊德的许多著作中都涉及对犯罪问题的分析。1915年,他在“由于罪恶感而犯罪的人”一文中,初次应用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解释犯罪问题,为犯罪学中精神分析学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吴宗宪,1997)。归纳起来,弗洛伊德对于犯罪行为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1)本能与犯罪本能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论及人类的本能时,弗洛伊德涉及了犯罪问题。他认为,人类社会中犯罪的根源在于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因为,犯罪就是违反了为了文明的存在而确定的各种禁律,而这种禁律是违反人类本性的。死亡本能转向外部世界,往往就以攻击本能和破坏本能的面目出现。人类本能中这种攻击性和破坏性的滥肆满足就会导致犯罪。此外,性本能也与犯罪有关。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类最强大的本能之一,性欲的力量必然会严重地冲击文明社会为限制它而制订的各种禁律。儿童恋母(父)情结的存在,就意味着他们很早就有这种反对文明的乱伦倾向。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儿童是作为犯罪者出生的,只是由于他们没有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他们的暴力破坏、攻击行为才不被认为是在犯罪。一旦长大成人,他们的行为就会被社会视为犯罪。由此可以看出,弗洛伊德是典型的性恶论者。 (2)人格与犯罪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他认为,虽然本我中的原始本能是犯罪的根源。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并不会去犯罪。人格中的自我和超我是人的行为中两个重要的控制系统,人们会根据现实社会道德法律的要求约束控制自己。如果自我和超我不完善,存在缺陷,已有的道德观念无法抵御本能冲动的诱惑,或者本我的力量过于强大,压倒了现实原则所带来的抑制力量,就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弗洛伊德用人格结构理论来解释犯罪,对后继者用精神分析理论阐释犯罪有很大的影响。(3)罪恶感与犯罪无意识罪恶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由于里比多的固着与倒退,个体对父母产生了不正常的恋母(恋父)情结,使其在超我的作用下产生了很深的无意识罪恶感,这种罪恶感可能引起犯罪或其他不良行为的发生。对这些人来说,当犯

弗洛伊德论文题目

心理健康 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 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心理学方向 毕业 论文题目有哪些_心理健康论文题目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心理健康论文题目

1、 农村小学寄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2、 浅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3、 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4、 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管理探析

5、 谈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6、 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7、 谈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8、 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以张掖市中小学为例

9、 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10、 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

11、 小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兰州市安宁区某城区小学为例

1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13、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4、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辅导策略——以兰州市安宁区某小学为例

15、 浅谈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16、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小学数学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绩为例

1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8、 浅析心理健康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的价值

19、 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有效性研究

20、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初探

21、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以沈阳市__小学为例

23、 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

24、 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25、 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6、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涂鸦”语言

27、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8、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设计的思考

29、 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究

30、 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31、 甘肃省偏远山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评估

32、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33、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34、 关于小学思品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35、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36、 自主、自觉、自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举行幸福村学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展示活动

37、 小学语文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思考

38、 浅谈庆阳市合水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

39、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40、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

41、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42、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

4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44、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方法

45、 情境育心 相伴成长——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46、 实践型小学心理健康社团活动的尝试

47、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综述

48、 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49、 小学体育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50、 每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题目

1、 素质教育观念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2、 接纳承诺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应用与展望

3、 上海市高危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5、 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网络行为

6、 艺术疗法及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7、 中华优秀 传统 文化 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路径探析

8、 关注、关心,静待花开——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9、 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0、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改进

1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12、 青少年睡眠习惯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13、 汶川地震10个受灾市县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14、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群体差异——基于CEP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

15、 功能性音乐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

16、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17、 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遵医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18、 生态系统理论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9、 社会情绪学习对 儿童 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影响探析——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

20、 积极青少年发展视角下的心理健康预防与促进

21、 加强心理干预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2、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

23、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经济环境分析

24、 瑜伽 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述评

25、 武清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26、 儿童青少年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27、 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青少年轻度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

28、 移动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29、 积极 家庭教育 理念下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路径初探

30、 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31、 基于“三位一体”思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32、 浅析手机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

33、 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34、 基于希望感研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35、 创建专业支持性环境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美丽心灵”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与应用浅谈

36、 新希望 新构想——抚顺市留守、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关爱“新希望”项目构想

37、 关爱与守护——抚顺市留守、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关爱“新希望”项目实施

38、 以美术教学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39、 主观生活质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40、 基于素质教育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1、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非生态问题的治理

42、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成长

43、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44、 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45、 自我同情有益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46、 希望感研究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47、 青少年学习焦虑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式建构

48、 浅析在思想政治学科中渗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49、 青少年抑郁症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50、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题目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探讨——以高中生认识自我心理辅导课设计为例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开展效果

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弱势群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浅议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探讨

6、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

7、浅析校园心理剧在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8、美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9、关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探讨

10、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究

1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效果

12、试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3、创设情景法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4、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状及对策

15、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6、素质 拓展训练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17、微探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8、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9、多媒体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与分析

20、探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1、心理健康教育漫画多模态话语分析

22、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

23、浅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技巧

24、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25、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初探

26、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7、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8、萨提亚治疗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9、浅析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

30、探讨同伴教育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

31、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护理教学全程的价值分析

32、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探讨

3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34、“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35、试论“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36、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7、短视频传播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38、艺术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9、中英两国中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异同分析

40、新形势下山东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41、批评教育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中的应用价值

4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探讨

43、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研究

44、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45、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46、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47、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为例

48、基于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49、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50、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论文题目2021相关 文章 :

★ 演讲心理健康主题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大学生心理健康优秀论文题目3篇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关注心理健康演讲稿2021

★ 2021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5篇

★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感悟2021

★ 2021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范文

★ 202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格式5篇

学号: 文艺心理学论文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 年 级 姓 名 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指导教师 职称 2011 年 5月20日 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摘 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名字是精神分析学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在于弗洛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说, 而且还在于他穷毕生的精力去阐述、传播、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精神分析”一词是弗洛伊德于一八九六年三月在其发表的法文论文中首先提出来的。 关键词: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 (一) 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早期通过对精神病人的分析, 发现有一个在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现象。他把人的精神分为意识 前意识和下意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 包括个人此刻意识到的, 以及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可以忆起的可复现的部分。 前意识, 是没有浮出意识表面的精神, 是后天形成的。如人一边打电话一边买东西, 但是他不会挑错东西, 这时买东西是由前意识支配的。下意识, 又称潜意识, 是深藏在意识下面 不为人所知觉 不会通过回忆记忆起来的精神内容,它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下意识这部分往往是不能为风俗 习惯 道德法律所见容的, 但它不会因此而消灭。弗洛伊德认为下意识的内容充满本能的色彩, 通常被压抑隐藏着, 只有在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二) 泛性论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 泛性论即是用性欲来说明心理病因或动因。但弗洛伊德对性的解释是广义的。通常人们一般把性和生殖联系在一起, 而弗洛伊德认为生殖固然是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但性还有其它表现形式, 他用性来解释人的各种行为, 他认为所谓的儿童“性” 生活, 既包括两性关系, 也包括使身体产生舒适 快乐的情感, 像幼儿的求人爱抚、喜欢偎傍人和母亲的抚摸甚至文艺创作等举止心态都可视为性欲的表现。弗洛伊德认为有些正常人, 尤其是天赋甚高的人, 会在高尚的文化活动中使自己幼年那种被压抑的欲望得到满足, 而且弗洛伊德把人类的文艺创作、宗教活动等都说成是性本能冲动升华的结果。 性的理论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占有重要的位。对性的突出强调和独特 解释无疑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关于性的理论, 发端于弗洛伊德对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后, 关于梦的研究, 过失的研究都为建立他的性理论作了思想上和材料上的准备。弗洛伊德认为, 性本能冲动、欲望是无意识的基础和核心, 是无意识的最原始的欲望、动机, 这一欲望、动机由于受意识的控制, 往往不能得到满足而受到压抑,被压抑所生本能冲动即所谓奥狄浦斯情结成为无意识的又一个基本因素, 其他被压抑的经历都与这个被压抑的情结有关, 经过历史的沈淀组成一个无意识领域。弗洛伊德应用精神分析学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原始人类和个体儿童都由于性本能冲动(原欲) 受压抑而形成奥狄浦斯清结(乱*倾向) , 如此原欲被定置于乱*阶段, 发挥(或开始发挥) 其对无意识生活的影响力。这种被压抑在无意识里的乱*欲求, 无论是在原始人类那里还是在现代人类那里, 无论是在儿童那里还是在成年人那里, 无论是在常态心理中还是在变态心理中, 均是无时不在的威胁。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 性本能冲动即所谓原欲, 确是无意识的最原始的基础和动力, 它被压抑成为奥狄浦斯情结即所谓乱*欲望, 包含着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还包括与被压抑的性冲动有关的一切经验, 组成一个深广的无意识领域。离开性本能冲动(原欲) , 无意识的秘密就无从揭露, 也无从说明整个心理过程的动力根源, 这就是弗洛伊德所以重视性理论研究的原因。 (三)人格论 人格学说在精神分析学说也占有重要地位, 它在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完整的人格模式, 展现了个体的人如何以本能为基础和动力, 进而成为具有社会属性和文明标志的成长历程。弗洛伊德把人格学说看作是由无意识心理学推及到社会学乃到哲学的过渡环节。他说明了本我、自我、超我与生的本能、死的本能的关系过程, 尽可能的描述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复杂关系, 以便显示出人格结构的动力图式。在这个动力模式中, 本我始终是动力的源泉, 执行者唯乐原则和超唯乐原则, 求乐与求杀结合进行, 通过自我去实现自己。自我则借助知识系统按照现实世界的要求, 执行唯实原则去控制本我, 通过自居和升华作用使我隶属于自己。它面对外部世界和本我这第二个外部世界之间的冲突来确定自己的地位, 使本我受现实的检验, 以控制本我的能动性, 延缓本我冲动的释放。“自我从察觉到本能发展为控制它们, 从服从本能发展为阻止它们”,自我对本我并没有绝对权威, 只是为本我的实现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法, 以调解本 我与现实的冲突。自我控制性本能冲动, 意味着援助死的本能, 使自已也处于死的本能攻击的地位, 所以它又不得不从本我中提取性力,使自己也成为爱的本能的代表; 自我不但力图调解本我与现实的冲突, 而且调解本我中两种本能的冲突。 二、对精神分析学说的评价 (一) 积极方面 首先精神分析学说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无意识这个精神世界的重要领域, 一直被正统心理学所忽视, 而弗洛伊德孜孜不倦地在这片处女地开垦, 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次, 弗洛伊德在研究人格发展的过程中, 注意到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每个阶段的生理基础以及教育和训练在各发展阶段中的作用。他对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的划分也与心理年龄阶段的科学划分有着一致性。这可说是弗洛伊德对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 再次,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具有积极的意义。管晓刚在《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科学价值》一文中指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唯物主义的, 他还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哲学价值归纳为“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决定论的方法论原则”和“科学人道主义的先驱”三个方面, 并总结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科学知识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的产物。他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人类认识领域, 并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整个人类科学文化史都有积极的作用”。 最后, 精神分析学说的积极方面还表现在应用上, 精神分析学说产生于心理治疗又运用于心理治疗, 实践证明精神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心理治疗是卓有成效的。正因为如此, 几十年来, 精神分析理论一直指导着西方心理治疗的实践。另外, 精神分析学说对于精神病学、病理心理学的研究也是有重要贡献的。 (二) 消极方面 弗洛依德学说也有许多重大缺陷。 首先, 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思想是从生物本能的观点出发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弗洛伊德无限扩大人的生物本能的作用, 否定人的社会性, 这是唯物主义的, 有很大的腐蚀作用。 其次, 弗洛伊德认为人出生时就有性欲, 性欲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梦也受 性欲支配的, 甚至文学艺术创作也是性欲象征性地满足, 这些说法基本是荒谬的。正是这种接近荒谬的观点, 使得他的大部分学生最后都和他分道扬镶, 使得许多人认为他的学说纯粹是一派胡言, 不值得理睬, 从而对其整个学说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最后, 弗洛伊德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的依据或标准和对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特点的分析都是不科学的, 尤其是对恋母情结的阐述,因为他仅仅是将个别的极少数儿童身上出现的一些现象错误地上升为代表儿童心理发展普遍而本质的东西。人类学家对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恋母情结, 也提出了异议。马列洛斯基等人指出, 恋母情结远不是弗洛伊德想象得那么普遍, 而且并不是在所有文化中都出现以恋母情结为依据的家庭。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虽然有不合理的一面, 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对儿童教育的启示有着积极的意义, 有利于开发儿童的心理潜能, 倡导创造性学习, 提高儿童的精神生活的质量, 把儿童培养得更有人性, 这也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总之, 我们应该对这一理论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更好地指导儿童的教育, 帮助儿童获得更加健全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 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 万菲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武钢职工大学学报 2000年

关于佛洛依德的论文研究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是维也纳犹太籍的神经病医生。他于1856年5月6日生于摩拉维亚(现属捷克),四岁时随同父母移居维也纳,在维也纳度过了八十个年头。他幼时聪慧。1873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学医,从事他所感兴趣的科学研究。1876年,他在布吕克教授指导下当助理研究员,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次年,他即和神经病医生布洛伊尔合作。布洛伊尔的年龄比弗洛伊德大十四岁,他也是布吕克的弟子。布吕克和路德维希、杜布瓦-莱蒙及赫尔姆霍茨志同道合,结成联盟,反对活力论,认为“有机体内除一般物理化学的力在起作用外别无其他的力”。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布吕克门下,受了物理主义的生理学训练,承认“心理学是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心能就是由大脑细胞所供应的物理能”。 布洛伊尔曾用催眠法治疗一个癔病的女病人安娜。这个病人在许多症候之中,还有一个特殊症候,就是有长达六个星期的时间在干渴得无法忍受时,也不能喝水。在催眠状态中,她诉述自己童年时,如何走进她不喜欢的女家庭教师的房间,看见她的狗从玻璃杯内喝水,引起了她的厌恶,但由于受尊敬师长的传统影响,只好默不作声。她在催眠中,恢复了她对这个往事的回忆,尽量发泄了她的愤怒情绪,此后她不能喝水的怪病才消失。这种治疗主要是通过谈话或暗示进行的,所以弗洛伊德称之为谈疗法,是他后来发展的精神分析法的基础。 他对这个疗效的解释是以布吕克的物理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以为人的心理活动有赖于神经系统所供应的物理能。物理能的水平过高时,就需要释放或宣泄,从而促成了神经病的消失。所以弗洛伊德在行医的初期是支持神经病的物理或生理的病因说的。 但是弗洛伊德面对这个疗效,也感觉到身心关系的微妙。由于他受过布吕克的物理主义的教育,所以不立即转入心身交感论,而仅仅主张心身平行论。他说,“神经系统的生理过程的链条不会与心理过程造成因果的关系。”“因此,心理是与生理平行的一种过程。”他认为心物在本质上是不同类的,所以他认为把这一种过程译成他种过程乃是逻辑上的错误。但据弗洛伊德传记的作者琼斯的分析,弗洛伊德并没有彻底坚持平行论,有时也会说身体或性的变化产生了焦虑,或一种情绪导致了手脚的瘫痪。 1885至1886年间,弗洛伊德就学于法国神经病医生沙可。沙可用催眠法,有时消除了这些症候,有时引起了癔病的症候,因此,弗洛伊德以为治疗身体的症候可以通过观念传递而奏效。他后来又赴南锡,观察了李厄保和伯恩海姆的催眠治疗术。这些法国医生与同时代的德国医生不同,他们不坚持大脑解剖的观点,承认心理病理学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弗洛伊德由于受了法国的影响,同时根据他自己的临床经验,逐渐从生理的病因说走向心理的病因说或心理动力说(the psychodynamic hypothesis),以为神经病起源于心理内部动机的矛盾。 弗洛伊德在生理病因说的指导下,曾于1886年试用过电流疗法、水疗法、按摩法治疗神经病,但疗效并不显著。在心理病因说指导下,他于1887年采用从沙可那里学来的暗示疗法,认为这个方法很好,时间也较为经济。但疗效难以持久,常有反复。因此,他乃创制精神分析法,也就是自由联想法,于1892年开始运用。他由于坚持赫尔姆霍茨学派的准则,不相信自由意志说而坚持他的所谓决定论,以为任何联想都不是无因而至的,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因此,通过病者的自由联想就可以挖掘出深埋在病者心理最底层的动机或欲望,也就是所谓潜意识的欲望。原来,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历程分为三层,上层为意识,中层为前意识,底层为潜意识,构成了他的深度心理学(the ddpth psychology)。他以为一个观念的意识是转瞬即逝的,但是消逝了的观念有需要时可以再成为意识的,这便叫做前意识。至于潜意识的观念是遭受过压抑而被摒斥于意识领域之外的,现在如果要它重复进入意识,就为病者所拒绝了。所以弗洛伊德以为抵抗和压抑是同一历程的两面。精神分析的目的就在于克服这个抵抗,把潜意识的欲望化为意识,治疗就可以奏效了,然而这个抵抗是不容易制服的,需要精神分析家的高度技巧。 被压抑的欲望是什么性质的欲望呢,弗洛伊德以为主要是性的欲望;性的扰乱是神经病的根本原因。他于1896年出版了《癔病的病因学》,提出了诱引说(the seduction theory),以为儿童幼时天真,并无性的冲动,只因受了成人的诱引,导致了这种冲动的产生。到了1896年后期和1897年上半期,弗洛伊德开始对诱引说发生怀疑。1897年夏季,他进行了艰苦的自我分析,发现了他自己幼时对母亲的里比多欲和对父亲的敌视,这就是所谓伊谛普斯情结。于是他放弃了诱引说,而承认儿童期的性生活,不过弗洛伊德的“性”不是专指生殖的或生殖器官的快感,而是指一切敏感区的快感。 由于布洛伊尔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性的观点,弗洛伊德便改以弗利斯为志同道合的好友。他把自己放弃诱引说和发现伊谛普斯情结的秘密写信告诉弗利斯。弗利斯对性问题的研究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于1897年发表他的处女作,提出了一种新的并发症,叫做鼻反应神经症,包括头痛、神经痛及循环、呼吸、消化等内脏器官的扰乱。他的研究有两点特别引起了弗洛伊德的兴趣。“1.他认为鼻粘膜与生殖器官活动有特殊的关系,因为在性兴奋中,鼻粘膜有时有充血现象。2.他从妇女行经的事实揣测两性的生命活动都隐含有周期性。”弗利斯于1887年来到了维也纳,通过布洛伊尔的介绍,听弗洛伊德的神经学课。他在此后六年,便经常与弗洛伊德通信。弗洛伊德给他的信函、卡片、摘记计共284件,其中有168件构成了题为《精神分析的起源》的论文。 弗洛伊德在性的问题上,虽然得到了弗利斯的支持,但阿德勒和荣格继布洛伊尔之后都因反对性的病源学,背弃了弗洛伊德的教义。阿德勒于1911年从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分裂出来,另创个体心理学;荣格于1915年,继阿德勒之后脱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树立起分析心理学的旗帜。 但是弗洛伊德那时却已驰名国外了。1909年,美国克拉克大学二十周年校庆,校长斯坦利·荷尔邀请他前往参加,并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他会见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如詹姆士、卡特尔、铁钦纳等人。他在该校的演讲分五次进行,题名《精神分析的起源和发展》,由蔡斯译成英文出版,后并译成几种文字,中译本于二十年代发表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教育杂志》。弗洛伊德是多产的学者,他的著作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新的精神分析学会在欧洲大城市中纷纷建立起来。荷兰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学家协会以及英国心理学会都邀请他为名誉会员。总之,在1919至1939年间,他的名誉达到了最高峰。 但是他的晚年生活是苦难重重的。他于1923年发现患了口腔癌。希特勒当权时大肆反犹,1938年侵占了奥地利,弗洛伊德被迫离开了维也纳,1939年9月21日死于英国。 弗洛伊德的声誉之隆,影响之大,在心理学家中是罕见的。他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关于人类动机的研究,或者如波林所指出的,“动力心理学的重要来源当然是弗洛伊德”。众所周知,冯特及其弟子的实验心理学,继承了联想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的传统,从事感知觉的研究,重视意识的内省分析,对于人的行为及其动力或动机的分析是比较忽视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传统的实验心理学起了补偏救弊的作用。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欢迎。 美国心理学史专家舒尔茨在他的《现代心理学史》1981年新版中,在强调了弗洛伊德的某些概念被纳入现代心理学的主流以后,并指出,“弗洛伊德对一般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访问克拉克大学以后,他的体系的冲击力立即为人所感受到了。巴克说过, 1910年后,美国报刊载满了弗洛伊德的论文, 1920年后,美国出版了两百部以上的书籍,论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所以弗洛伊德在美国很出名。 但是弗洛伊德究竟是治疗神经病的医生而不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心理实验家。他所根据的材料不是通过实验控制的方法而取得的。他用精神分析法治疗神经病时,谁也不能保证病者的报告不是揣摩医生的要求,符合医生的愿望而作出的。所以弗洛伊德搜集材料的方法受到了心理学家批评。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人。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本世纪初风行全世界,广泛影响到文学艺术和美学,形成为精神分析美学与文艺学。

弗洛伊德的著作主要是研究人的精神病学,并追溯到人的意识构成,同时牵涉到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心理,也有一些专门研究文艺的论文。他的这方面的论著主要是《梦的解析》、 《性学三论》、 《图腾与禁忌》、 《精神分析引论》、《米开朗基罗的摩西》、 《作家的白日梦》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表现为心理构成的三层次与活动过程的三原则。他说明,这三个层次最深层是无意识(或潜意识),属于本能冲动,它占领的精神领域无可比拟地大,这是人的“本我”本能,是超时代超历史而存在和发展的,与价值和道德善恶无关,它按快乐原则活动,第二个层次是前意识,属于“自我”,它针对外在世界,在对于外在世界的种种知觉之间起中介作用,并在这一系列作用发生后产生意识现象;它除了接受外在 *** ,还感受心理内部 *** ,并调和这两者的冲突,保护“本我”,按现实原则活动,但它受到“超我”的监视和压制,是受三个主人(外在世界、 “超我”和“本我”)的牵制。第三个层次是意识属于“超我”,它作为一种特殊心理机能,离本能较远,维系着人的良知、道德等社会因素,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在弗洛伊德所解释的本能中,生与死是中心,生派生为 *** 、恋爱、建设的动力,死派生为杀伤、虐待、破坏的动力。人的这种本能受到以超我为标志的存在压抑时,本能便转求其他途径求得满足,梦、宗教、哲学、艺术等,都是一种抑制和转移方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这样与艺术、美学联系在一起。

弗洛伊德认为文艺创作是一种白日梦。他认为人以幻想的形式创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艺术世界,就其幻想非真的意义上说近于梦幻;与梦不同的是一有艺术技巧的安排,二有热情的创造,所以是“白日梦”。就“白日梦”来说,与精神病患者意识相似,但艺术家的“白日梦”是一种新方向上的升华,有去路也有回返之路,有自欺的能动性,且又以审美形式出现,其中有“美的享受或乐趣”,有“美的 *** ”,减少了作者个人的利己主义的性质,成为可供观赏者抑制和转移的手段。弗洛伊德的这个认识,从艺术思维过程上说,相当程度地切近于艺术思维的特点,从中可以找到实与虚、幻与真、情与理、作与赏等艺术审美复杂关系的开启点;但他把艺术的根基完全置于本能升华点上,并想要以此解释一切艺术问题,却是不合乎实际的。

弗洛伊德用性本能的观点分析和解释艺术,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的主张。弗洛伊德通过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并结合自己的临床观察研究,认为人在儿童时期就产生了广泛的性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发生了转移。婴儿 *** 会发展为“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而古希腊剧作索福克勒斯的剧本《俄狄浦斯王》所写的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情节,便被他引为范例,并以此方法说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的疯狂。他认为自己“解答了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之谜”,实际上由于夸大过度的理论加上施用时的想象附会,已经远远离开了实际。这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走上了叉路口,他的一些追随者如荣格,因不同意这一点而离开了他;他的后来的一些狂热的信奉者又进一步夸大这一点,把艺术与艺术理论拉向反理性、反逻辑的没落、颓废、黄色的道路,与原来的弗洛伊德完全不一样了。

弗洛伊德的理论接触了审美中的害怕心理的消除问题。他认为美学不仅要研究美的理论,还要研究情感这一“美学的最边远地区”,这是美学不应忽视的地方。他认为“令人害怕的”这一范畴即是。他同意谢林给“令人害怕”所下的定义: “某种本应隐蔽起来却显露出来的东西。”而艺术的表现由于在本质上是非实际的,是幻想的世界,因而不会产生害怕的效果。“幻想的内容并不接受检验现实的官能的检验”,但又是“与我们熟悉的现实巧合”,这样便产生了艺术的审美效果,与“双重角色”中的“自我保护动机”达到了一致。他的这个观点对于人们认识悲剧中的悲惨与童话中的魔幻的审美价值很有实际意义。

关于喜剧性,他认为这“首先来自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并非预期的发现”,其次是动作的不必要的消耗,再次是正常情感的夸张。他说,面对怪异和夸张,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统一的解释, “凡是一个人和我们相比较,在身体功能方面消耗太大而在心灵功能方面消耗太小,那就会使我们觉得他有喜剧性,无可否认,无论消耗太大或太小,在我们的笑声中,就表现出我们比他优越的 *** 。”如果相反,他认为就会产生一种惊奇和赞赏之情。他的这个观点对认识喜剧性有重要价值。但他把笑和机智也与他认为的 *** 本能、敌意本能联在一起,并视为是实现这种本能要求的具体形式,并且是节省心力消耗的形式,则属于牵强附会。

在认识弗洛伊德时,还应特别注意到,他虽用心理分析方法,但并不时时事事都以性心理的标准为尺度,也不一味地肯定潜意识。在《米开朗基罗的摩西》这篇精彩的审美分析的长文中,他就十分赞赏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及在这座雕像身上所体现的理性分析精神,并认为这是使摩西雕像具有超常审美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弗洛伊德以自己的精神分析开拓了心理学的新领域,并以他所研究关于潜意识的许多经验与理论,给文艺理论与文艺创作以极其复杂的影响。历史在很大程度上证明,弗洛伊德的学说的意义是很复杂的。影响也是很复杂的。对他的学说的价值的判定,往往与对他的学说所采取的态度与方法有直接关系。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支持他的理论或反对他的理论的人在这一点上却有共识。然而即使你对心理学不感兴趣,你也可能读过他的《梦的解析》,当年我也是满怀着好奇借了上铺的书,可惜没有看完,也没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也许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解析的梦。 弗洛伊德第一个提出了“意识”和“潜意识”的概念,他认为梦是潜意识展现的非常重要的舞台。所以谈论梦和了解梦是精神分析理论以及依据这一理论进行治疗的重要环节。 对睡眠和梦的好奇心显然是无可抑制的,因为这种状态占了我们生命的1/3,但其时发生什么意识却不了解,使得这个主题重要而又充满神秘,这也是吸引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投身其中的原因吧。神经生理和生物学家们的加入,采用了新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意识、心理,对心理学领域的很多问题有了全新的视角,也带来了对过往理论强有力的挑战。霍布森和麦卡利的研究说明:其实梦从一开始就没什么意义! 在他们的研究之前,神经生理学家先对睡眠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研究的是阿瑟瑞思和迪蒙特。睡眠共经历四个阶段,其中有一个阶段REM(快速眼动睡眠)是有梦睡眠阶段。在这个阶段,来自大脑的电化学信息能够麻痹你的肌肉,使身体不能动弹。同时科学家发现,人需要做梦,如果被剥夺做梦(每次做梦就被叫醒),试图做梦的次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人需要做梦!一旦被剥夺,会发生补偿。 科学家们的研究也发现哺乳动物有何人类相似的睡眠模式,所以霍布森和麦卡利认为人和动物在有梦睡眠的生理方面没有显著差别,所以他们选择猫咪来做被试,刺激或抑制它大脑的某些部位,并观察这对有梦睡眠的影响。他们的研究显示,梦境发生器在脑干。而产生意识的大脑和脑干是分离的,所以梦与意识(潜意识)没有关系。在做梦的过程中,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被抑制,所以脑干是自我激活的,是随机的生物电能。而大脑会调动记忆中的信息来整合重构这些杂乱无章的信号,看上去它在完成一个游戏,类似给你5个关键词,编一个故事,可能这些词没有规律的一个个蹦出来,故事就荒诞不经的演绎下去了。这个研究结论彻底摧毁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有关梦是潜意识的表达的立论,而且没有留任何余地。 然而在论文发表12年后,霍布森在新书《睡眠》中的观点似乎变得有些折中。梦境不是潜意识,但是梦境是大脑加工的产物,这个加工过程中调动了大脑中重要的记忆信息,其整合重构的方式也体现了思维方式。所以梦境即使不是潜意识的表达,它也提供了有关自己的很多心理学的信息。然而解释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也许也不值得花精力通过这个途径来认识自己。 如果做了一个有趣的梦,就当作欣赏大脑的的创意剧;如果一些信息反复出现,说明这些记忆在你的大脑中很重要,经常被拿来做素材了。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你想成为亿万富豪吗? 你想无所不能,上天入地吗? 你想和心爱的她长长久久吗? 那就睡吧,做个好梦。做梦,一个平常而又神秘的现象,据统计,一个人做梦的时间占据睡觉时间的五分之一左右,人的一生做梦的时间差不多要六年,而且虽然在做梦,但是意识却是清醒着的,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好奇,什么是梦?为什么会做梦?这些梦是什么意思?弗洛伊德曾经指出:一切梦的共同特性,第一就是睡眠,第二就是愿望的达成。什么是做梦?用科学的理论来说,当人们在睡眠的时候,人体与周围环境也没有完全隔绝,某些外界刺激能够通过感觉系统传入大脑,去唤起大脑中某些细胞群的”觉醒状态“而做起梦来,这就是说,睡眠中的大脑的某些区域仍可以与外界刺激保持一定的联系,这就是做梦。虽然我们做的梦千奇百怪,不过归根结底一切都离不开日常生活,比如,我们憋尿时,就常常会梦见自己在找厕所,如果你有特别喜欢的人时,你就经常会梦到和他在一起生活的场景,你内心有忧愁的事情,做的梦基本上也是令人害怕的,这就是弗洛伊德关于梦形成的解析。梦不仅给你快乐和痛苦的回忆,还能锻炼你的脑部功能,做梦是人体非常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第一,人在做梦时,大脑内部会产生活跃的化学反应,人的脑细胞会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和更新,并且会达到顶峰,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氧气,养料会将废物运走,为来日投入新的活动打下基础,做梦是有助于睡眠和第二天活动的。第二,人的智能有很大潜力,一般人只用了四分之一,其余的四分之三都藏在了潜意识下,做梦是一种典型的无意识活动,通过做梦能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智慧与才能。第三,梦境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百分之七十的学者认为他们的成果曾在梦里受到启发,瑞士日内瓦大学对60名数学家做过类似的调查,有51人承认有许多疑难问题曾在梦里得到解答。 而且没有梦的睡眠质量不仅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或有病的征兆,临床医生发现,那些患有头痛或者头晕的病人,几乎不做梦或者很少做梦。医学观察表明,痴呆儿童做梦次数明显少于正常儿童。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解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只会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段。所以长期不做梦,就值得警惕了,当然,如果长期噩梦连连也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征兆。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梦并不杂乱,而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精神结构,且对清醒时的精神活动有特殊价值。 梦的怪异和晦涩之下隐藏着很多暗涌,从这些暗涌中可以推导出什么是精神原力,它有什么性质。多股精神力量的互相合作和抵触形成了吗? 梦被定义为睡眠者的精神活动,因为他是睡着了脑子还在转。亚里士多德很了解做梦活动的一些特点,比如他知道睡眠中的轻微刺激会在梦中引起强烈反应,如果身体某处轻微发热,人就会梦到自己走在火中感到很烫,亚里士多德凭借这些知识得出结论,医生很容易从病人的梦中获得线索,预知其身体已经发生病变,但还不太严重,所以白天感觉不到。 睿智的波斯老解梦师阿尔达班说,大部分梦境都是一个人醒时所思。在卢克莱修的教谕诗中有这么一段:一个人全身心追求一个东西,一直满心渴望这个东西,心灵就会专注于这个东西,于是这些东西似乎常常入梦。 莫里用精确的公式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我们的梦等于所见加所说加所做,加我们渴望之事物,热桑在1855年出版的《心理学》中说的更清楚,梦的内容总是多多少少由人格,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教育水平和生活习惯决定,受到个人过去全部的生活事件和经历的影响。 无论我们梦到的是什么,都来自现实。精神活动以现实为中心,不管梦看起来多么怪异,都不能和真实世界脱钩,不管它的形式多么美妙或荒诞,必然总从以下两处取得原材料,我们的眼睛在外在世界中看到的,我们清醒时在大脑的某个犄角旮旯中想到的,换句话说,它必须来自我们已经经历过的事情,或是客观经历或是主观经历。 伊尔德布兰特的主张是绝对正确的,只要付出足够的精力、物力,梦中所有影像都能找到源泉,所有基因都可以得到解释。但他认为这个过程肯定是最繁琐且没有成就感的工作,因为我们得在记忆仓库中最荒凉的角落里排查各种毫无意义的琐事,把久埋灰尘下的各种小事晾出来,也许他们刚发生时就被忘记了。 据施莱尔马赫说,清醒状态的最大特征是这个事实:精神活动以概念而非图像的形式进行,而梦则主要以视觉图像的形式进行思考。 康德说:疯狂就是醒中的梦。 叔本华认为梦是短暂的疯狂,而疯狂则是长久的梦。 冯特在《生理心理学原理》中称: 实际上我们在梦中经历的一切,几乎都可以在精神病院里看到。 拉德斯托克说:疯狂这种非正常病态现象可以认为是一般正常梦的升级版。 约瑟夫布鲁尔认为对于这些结构也就是病症,解释和治疗其实是一回事儿。 诗人兼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在给奥特.兰克的回信当中这样说(后者抱怨自己没灵感),我认为你抱怨事由的原因在于理智束缚住了想象,我要打个比方来说明我的观点:很明显,如果一直站在门口严苛监视不断涌出的思想,这就很不好,会大大阻碍心智的创造活动,单独看来,一个思想可能毫无意义而且易走极端,但和相邻思想连接起来就会产生重要性,当他和其他思想(可能同样荒诞)以某种形式并置,就能自动产生某种有益的连接,理智会批判所有的思想,但必须将其滞留一会儿,才能将其与其他思想进行整体考虑,心智进行创造时,我认为理智将门口的守卫撤掉了,所以念头乱窜,只有这时心智才会停止评判,只浏览和观察这一堆思想。真正的创造者,必须得有这种一闪而过的狂颠,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区分艺术创作和做梦,而你尽职尽责的评判力(或者你可以随便叫他别的什么)则害怕或耻于见到这种情况,你抱怨自己没什么出产,因为你否决得太快,批判得太严。 梦就是编个故事,满足愿望,梦的动机就是愿望。 梦就是醒时所有的麻烦跟着进入,睡眠除了把文明人和生活统一起来的科学和艺术快感。 萨拉.维德和弗洛伦斯.哈勒姆两位女士研究指出,沮丧和不适的梦占大多数,58%的梦都是不舒服的,只有的美梦。 每个人都有一些愿望不愿向别人承认,甚至不愿向自己承认。 梦是(被压抑的)愿望(改装后)的达成。 奥特.兰克说:“梦以幼儿期冰封的性材料为基础和帮手,梦通常表现为当下的性欲望的满足,但一般以改装和象征的形式出现。 梦中记忆有三个特点,第一梦的表面内容喜欢小事;第二梦选择内容时偏好最近的材料;第三梦选择内容时偏号童年时的材料。 所有的梦都是权宜之计,做梦的动机之一是接着睡的愿望。 梦显然青睐近几日的印象,梦选择素材的原则和清醒时的回忆遵循的原则不同,因为梦中不会重复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东西,而是呈现次要且被忽略的事情,他能支配童年最早的记忆呈现这段生活中的细节,当然这些细节看起来如此琐细,以至我们醒来后惊讶,怎么还记得这些事。 梦中的移位过程,不是精神错乱的病态活动,它只是一种和醒时不同的更原始的精神活动。 人就像故事中的睡眠者一样,有人问他:“你睡着了吗?”他回答:“没有“,那人又说:“那就借我10块钱吧“,她又用借口躲开“我睡着了。” 没有任何火焰或煤,可以像 私密的爱情燃烧得那么炙烈 人们之所以遗忘掉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阻抗,它不只是在晚上全力阻止梦的形成。假如晚上的阻抗像白天一样强大,那人就根本不可能产生梦,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阻抗的力量会在夜晚减弱,我们知道阻抗一直都在从未间歇上面在讨论,它在造梦中的作用是已经证明也就是梦的改装那部分,所以我们必须认真考虑,这种可能晚上的阻抗只是减弱了,但一醒来它就会恢复全部的力量,所以会把晚上力量减弱时被道接受的东西一扫而光。 审查机制只针对两个想法之间的桥梁,两个分开的想法本身不会受到潜抑,于是两个想法就会先后进入意识,桥梁就必须隐蔽,但两者之间会出现一个表面桥梁,代替真正的桥梁,这个表面桥梁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的,但通常能从另一个角度连接这个概念组合,有别于被潜抑的真正的桥梁,第二种情况下,两个想法的内容不妥,屈从于审查机制,所以均以改装的替身出现,而非真身。替身概念是精挑细选的,可以表示两个真身之间的真正联系,但两个替身之间还会出现一个表面连接,两种情况均源于审查机制的重压,所以发生了移位正常的本质的连接,被一个明显荒诞的表面的连接所取代。 梦是一种精神现象,和其他精神现象一样重要,其驱动力无一不是欲望的满足,欲望不好辨认,有许多特性和荒谬特征,这两个事实是因为审查机制可以左右造梦过程。 以下因素也在造梦中扮演某种角色,精神材料需要凝缩材料,需要能用感官图像呈现出来,梦需要有一个理智可以理解的外表框架。 挨着运动端的系统我们称其为前意识,它是进入意识的最后一道关口,这个系统中的兴奋,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能直接进入意识了,这些条件包括兴奋要达到一定强度,要分配足够的所谓注意力等等,潜意识系统同时还掌握着自主运动的钥匙,它包裹的系统叫无意识,是其中的兴奋,不通过前意识便无法进入意识界,而要通过则要接受某种改造。 概念在梦中变回相应的图像,这就叫回溯。 梦有能力把概念变成视觉意象,我们并没有用已知的心理学知识来解释这个特征,我们把它挑出来,认为它说明了某种位置的机制,并把它叫做回溯,我们认为当思想无法正常流入意识,同时逼真的记忆在世家吸引力有推有拉,就会发生回溯睡眠中,从感觉端向前流的信息暂停了,这也许帮助了梦中的回溯,其他形式中并没有这种辅助因素,所以清晰记忆的引力必定更大,我们也不能忘记在病态的回溯案例中就像做梦一样能量的一位必定和正常精神活动中的回溯不同,因为它在视觉系统上产生了逼真的幻觉,携带着足够的能量。造梦中的具象化机制会对视觉材料进行选择,也许选择的依据就是思想触发的视觉情景记忆的引力不同。 欲望满足让我们把梦分成两种,我们知道有些梦很显然是欲望的满足,但其他梦中我们却找不到它要实现的欲望是什么梦全力隐藏了他的愿望,在第2种梦中我们找到了找到了审查机制的影响,没有伪装的欲望,梦主要发生在孩子身上,但直白简短的欲望,梦似乎也会发生在成人身上。 我认为欲望可能有三个缘,第一欲望可能在白天就被激活了,但因为环境不允许,所以掐灭了,所以只能留到晚上实现,我们一直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愿望,第二,他可能在白天出现后被意识排斥,所以只能留到晚上10线,但我们不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欲望,第三,他可能和白天的生活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我们内部浅议的材料只能在晚上醒过来。 延续人梦的思想冲动可以被分成以下几类,一白天被偶然事件打断的是2,因智力不足而中断的事,也就是没能解决的问题,3白天被挡回并镇压的欲望,4,由于潜意识的活动在白天被触发的无意识欲望,无那些琐碎的白日印象,因为无关紧要,所以未被处理。 弗伦齐说,孟拿起当时正巧占据心智的思想,从各种角度进行编织,当一样愿望未完成,梦就会让情节停止,换一个方向继续编,知道他最终成功地创造出一个梦完成愿望,同时满足精神领域的那两股力量的要求。 欲望一旦变成图像,可以说就避开了审查机制和睡眠状态在潜意识中设立的障碍无意识愿望,成功的吸引到了意识的注意力,并被意识所评价意识是一个器官,可以感知精神清晰度,在清醒状态下可以被两个来源激活第一精神机制的外墙也就是知觉系统,第二痛感快感也就是能量在精神装置内部转移时产生的唯一感觉。 无意识欲望的确持续活跃,随时准备冲破大坝,只要有一定量的刺激兴奋,可以利用无意识活动,确实有一种明显的特征,就是不可毁灭,其中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消失,他们不会成为过去,也不会被遗忘。 无意识中的兴奋指有两个结果,第一潜意识管不了这事,他就会找个突破点,在这个突破点上释放自己的躁动并产生行为。第二他屈服于潜意识的影响,所以其躁动被束缚着不得释放,做梦就是第二种情况下发生的。 青春期可以影响身体虚弱,男孩的健康使其变得极其弱,从而导致严重的大脑贫血,大脑贫血会改变性格,导致模糊妄想,并造成剧烈的夜间焦虑状态,男孩的模糊妄想和自责可以追溯到他小时候的宗教教育对他的影响,所有的症状,在长时间的乡村生活身体锻炼后消失青春期结束后体力回归。 每个携带能量的概念都能释放全部能量并传给另一个概念,形成另一个具有强大能量的新概念,这个过程可以多次发生,所以一串丝序链上的能量可能会最终集中在一个概念上。为了凝缩通过自由换能中间概念出现了,这是正常思维的运行中,也是闻所未闻的。两个概念间不必连接,紧密才可以换,能他们的连接为严肃思维所不齿都像耍小聪明一样,尤其过分的是音色词和双关,竟然是重要的联想手段,价值还不比别的少,相互矛盾的思想并不互相排斥,而是肩并肩的存在,常凝缩成对立统一体就像根本不存在的矛盾一样。 如果我不能撼动众神,我愿搅动冥河阿克伦伦。 不再高估意识的属性是真正了解精神现象的运作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利普斯说我们我们必须将无意识作为精神活动的总基础,无意识是一个大圆包着意识,这个小圆每个意思都曾有个无意识阶段,而无意识可能停留在无意识阶段,但却具备完全的精神功能,真正的心理真实是无意识,我们并不了解心理,真实的本质,就像我们并不了解外在世界的真实一样意识传递的信息,让我们不完备的了解心理真实,就像感觉器官不完备的报告外在世界一样。 梦揭示了我们与当下真我的关系,我们在意识中也能找到这种关系,但当我们发现在分析的放大镜下的怪兽,其实只是细小的细菌时不应感到吃惊,H sucks.。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弗洛伊德自卑与超越论文参考文献

人格心理学书籍:《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是西方心理学大师久负盛名之典籍,对于生命存在意义有科学依据的探索总结。

内容简介

《自卑与超越》为个体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通过深入剖析与研究每个人与生俱来,以及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情结,为我们提供了化自卑为动力,从而克服自卑心理、不断超越自己、追求优越、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书中,对人们在童年时期的自卑与优越心理进行了分析,既可以指导人们如何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还可以指导父母更好地开展家教;此外,人们的出生顺序、早期的记忆,还有神奇的梦等等,会对人们以后有哪些重要的影响?本书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一一给出切实的答复。

而且,《自卑与超越》作为阿德勒博士重要的著作,对世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直接促进了亲子教育、人格培养、婚姻与爱情、职业生涯、家庭建设、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的长足发展,成为人们了解心理学的经典读物。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1937年)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阿德勒的作品有《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中文译名“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中文译名“理解人类本性”)、《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文译名“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或“自卑与超越”)等。

编辑推荐

1.经常会有人呼喊“我们是为什么而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但阿德勒断言,人们只有在遭受到失败的时候,才会发出这种疑问。细想确实如此。

2.打破弗洛伊德泛性论,提出人一切行为动力均源于超越自卑的需要,是自卑感推动了人的进步。阿德勒开创了个体心理学,其理论不仅对荣格、霍妮、弗洛姆、利沙文、罗洛·梅、罗杰斯等人有过启发,而且今天仍然在《美国个性心理学杂志》上通过美国个性心理学会继续得到促进和发展,经久不衰。

3.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占有很大份量,他认为人有三种自卑:面对宇宙的自卑,面对其他生物的自卑和面对他人的自卑。他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驱力的策动下力求达到的目标,它因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不同。人的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4.优越感来源于自卑,消除自卑的好方法便是建立优越感,以此来摆脱自卑带来的心理弱势。

目录

第一章 生命的意义

ChapterⅠ The Meaning Of Life

人生的三大任务 003

社会感 005

形成的童年经验 008

早期记忆与梦 012

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015

第二章 心灵与肉体

Chapter Ⅱ Mind And Body

身体与心灵的交互作用 019

情感的作用 024

心理特征与身体类型 028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Chapter Ⅲ Feelings Of Inferiority And Superiority

自卑情结 032

追求优越的`目标 038

第四章 早期记忆

Chapter Ⅳ Early Memories

性格塑造的关键 044

早期记忆与生活风格 046

剖析早期记忆 052

第五章 梦

ChapterⅤ Dreams

旧式梦的解析 063

弗洛伊德的观点 065

个体心理学解梦的方法 069

一些常见的梦 076

几个案例研究 078

第六章 家庭影响

Chapter Ⅵ Family Influences

母亲的角色 088

父亲的角色 094

关爱与疏忽 100

兄弟姐妹间的平等 103

家庭出生次序 105

第七章 学校影响

Chapter Ⅶ School Influences

变迁着的教育形式 116

老师的角色 118

班级里的合作与竞争 123

评估孩子们的发展 125

天性与教养 128

辨识人格类型 131

一些教学上的观察 134

顾问会议的工作 137

第八章 青春期

Chapter Ⅷ Adolescence

何为青春期 142

成年期的挑战 144

一些青春期的问题 146

青春期的性意识 151

为青春期预热 155

第九章 犯罪及预防

Chapter Ⅸ Crime And Its Prevention

理解犯罪心理 158

一些犯罪类型 168

合作的重要性 175

早期合作的影响 179

犯罪问题的解决之道 183

第十章 职业问题

Chapter Ⅹ Occupation

平衡人生的三大任务 192

早期训练 194

辨识孩子的兴趣 197

职业选择的一些影响 200

寻找解决方案 202

第十一章 个人与社会

Chapter Ⅺ Man and Fellow Man

人类追求统一 206

社会兴趣缺失与合作失败 208

社会兴趣与社会平等 213

第十二章 爱情和婚姻

Chapter Ⅻ Love And Marriage

爱,合作与社会兴趣的重要性 216

婚前准备 218

婚姻里的承诺与责任 222

结婚的工作 224

婚姻与男女平等 228

附录 阿德勒年谱 22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浅析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近年来人格心理研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日渐增多。本文概述了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内容,分别分析了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岗位匹配、薪酬设计、激励机制、绩效测评等管理环节的作用和运用。有利于发挥人格心理学理论在各种组织选人、用人、育人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格心理学;测评;激励

一、人格的概念和人格心理学的内涵

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它包括两部分内容,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体差异,重要的一点在于,人格是稳定的。二则是关注内部过程,内部过程和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过程不同,它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人格心理学形成并集各家之长后,主要有六个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二、人格心理学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看

1人格型别理论在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中的运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1921年出版的《心理型别》一书中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可以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心理型别,个体的差异进一步的划分可以分为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四种心理机能。

内倾型的人在性格上表现出沉静、含蓄、内敛的特质,较多关心自身而较少注意外在的事物,对知识性思考性的工作较有兴趣。而外倾型的人在性格上则表现出活泼、善言辞的特质,关心周围的一切,喜欢参与社会活动。

合理把握对人格型别理论的运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与招聘环节息息相关。外倾型的人更为主动,在招聘中往往会表现出更加出彩的一面,与招聘官进行交流时思路流畅,举止落落大方。这样的表现在社会知觉偏差中容易产生“晕轮效应”。事实上在招聘过程中,招聘岗位仍要以职位说明书的内容为基准,在此基础上做好人才素质测评的判断指标设计,才能使性格与职业匹配。一个企业的科研部门职位的招聘更加应该看重的是独立思考,善于思索的能力,内倾型人才可能会更加适合这样的知识性员工岗位。

人格的不同型别在进行员工管理和员工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极大的影响,它影响员工选择更为适合的职业或者进行职业族的规划,在日后的培训内容选择和岗位晋升方向上提供了参考的依据。另外一方面,其预测也影响着绩效标准,外倾预测管理类的工作绩效更佳,因为这些岗位需要较多的社会交往活动。

2以集体无意识理论观跨文化人力资源的价值观管理。荣格概念中的心理图谱可划分成两个基本的区块: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个人潜意识和客体心灵即集体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荣格认为我们头脑中有一个特殊的部分是弗洛伊德没有谈到过的,他把这部分叫做集体无意识,以表明它与个体无意识的区别,它由不同于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和形象构成,且每个人的无意识素材都基本相同。正像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生理特征一样,我们也继承了无意识的心理特征。

不同民族所独有的“集体意识”在“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尤为显得突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在国外所属分公司的团队建设中,必然需要面对的就是这种由“集体无意识”造成的心理特征不同的跨文化的管理问题。一个跨文化的管理团队,必然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磨合性,这不仅存在不同拥有国籍,文化的团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磨合,也存在外派人员自身需要经历的一个“文化休克震颤”的认知过程,社会角色的模糊、价值观的冲突、异国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的不适应等等,都需要一个心理的调适期。

除了文化和心理上的冲突,由此延伸而来在薪酬管理方面的薪资制度不同,待遇差异也可能导致问题。因此除了不断调整薪酬体系,使员工理解和认同差异性,进行价值观管理也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权力距离高,集体主义”的特征使得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文化都是集体主义和权威服从的家长式文化。

荣格理论中关于“集体潜意识”的认识流传于一个民族的血脉,不易被割舍,平时不明显,但潜在的隐藏并影响着我们。在管理中包括价值观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树立都与此有关联,如何灵活的运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员工的忠诚感,形成稳定的组织承诺值得借鉴。

3“阴影”原型的以小窥大。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中关于意识的重要原型,有“阴影”这个原型。阴影一词具有戏剧性,但它包含着我们的无意识部分,这部分在本质上是消极的,可比喻为我们人格中的阴暗面。荣格主张,一个能很好适应社会的人,能把善与恶都结合进自己的整体中。

对于善与恶的合理把握,与人性的基本假设理论相关。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人性假设的特质,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实践更是建立在一系列理论与假设的基础之上。因此,人性的基本假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

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提出了人性截然不同的X理论和Y理论,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成熟的超Y理论体现了阴影的善与恶在企业管理中的合理运用。超Y理论主张组织和工作的匹配性,这有利于个人的胜任感和工作的效率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绩效的目的。

将工作设计与人结合起来,使得性格与工作相匹配,让特定的岗位由适合的人员担任,有助于实现“人岗匹配”的目的。对于工作内容与情绪,态度,动机方面需求的重视,在决策中可以建立合理的工作任务安排,薪资待遇和管理制度。而针对性格的差异化与动机态度的不同,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可以调整更加适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有效的培训结果可以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胜任率。

2、从特质学派的角度来看

1人格型别维度视角的用人。人格测验是人员测评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人员选拔工作中,我们往往只重视专业技能和能力,而忽视了个性方面的特征。渐渐地,由于人格测验有利于提高选聘工作的有效性,此类测验在选拔和雇佣人才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关注。古希腊的四种气质型别,荣格的心理型别学说,大五人格模型,霍兰德的六种与工作相匹配的性格维度等都证明了人格型别理论在人员测评中的广泛运用。通过自陈量表和投射技术等等测量方式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员的一些性格特质,利于对员工进行考评。

人格理论的特质流派中最为典型的是“大五模型”及其建立的一系列具有信度与效度的人格测量量表。“大五模型”人格的各种维度对招聘雇佣环节也有影响,包括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经验的开放性等五个维度,对性格与职业相匹配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外向性、责任感和经验开放性是衡量领导力的强有力的指标。在另一项对“大五人格”的研究中,神经质与动机负相关,而责任感与动机正相关。“大五人格”的五部分,尤其是外向性和经验开放性,也与职业兴趣和职业型别有关联。而且,在人格研究中,责任感是衡量工作绩效最一致、最普遍的指标。故而公司在建立企业文化的时候会侧重于对于员工忠诚度与归属感的培养。

2员工激励视角的薪酬设计。特质流派中的成就动机,归因,A型人格,情绪和逆境商AQ的相关知识也与组织的人才管理具有关联性。高成就动机的人,我们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需要注意到薪资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甚至可能薪酬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在工作时间长短上出现“拐点”,反而下降,这与薪酬管理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发生都息息相关。

3归因视角的绩效评估效度。归因理论对于绩效评估具有借鉴意义。区分是内因还是外因的判断标准可以用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来解释,它有三个原则:一致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

正是由于归因中存在着基本归因偏差,自我服务偏差和行为者――观察者效应的问题,在很多的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才会采取多角度的绩效评估体系。360度反馈体系正是基此缘由,从不同的物件中获得大量反馈资讯,大大提高了绩效评估的信度与效度。

3、从人本主义流派的角度来看

以马斯洛为首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企业进行人才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使得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仅仅要重视建立具有激励效用的薪酬体系,也要从其他方面出发,满足员工各个层次的不同需求,如通过丰富工作内容,工作轮岗,带薪休假,学习与培训机会,晋升通道,职业生涯规划等等来满足员工不同的需要,以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提高员工绩效,形成良好的团队建设,真正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目的。

4、从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角度来看

这部分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也称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或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一种信念。

自我效能感很高的员工,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新环境中成功完成任务的期望也较高,渴望获得成功与认同,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环节,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影响。经过培训之后,员工可能会更愿意承担分配的任务并且努力的工作。从期望的角度来说,个体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努力和绩效之间具有的关系,以达到激励效果。

三、人格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们的个性特征没有好坏与对错之分,人格研究在企业管理方面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重视。近十多年来,人们认识到不同的个性特征在特定的岗位或者环境中具有不同的适合度,从而导致各种组织普遍开始关注人格理论在选人、用人、育人中的应用。

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人员测评,激励机制,薪酬设计,培训开发,绩效评估等方面都是具有很大的意义。如今的社会是知本社会,人才的竞争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结合人格心理学理论的相关知识理论,有利于发挥性格,兴趣与职位匹配的功效,利用动机与需求,真正达到“人岗匹配”,激励员工,提高绩效,为组织创造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人格心理学第七版[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加里•德斯勒,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版•中国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原,孙敏健译.美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二

《浅谈大学生“御宅族”及其人格心理学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之中逐渐涌现出一批“御宅族”,他们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需要,在与社会双向互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御宅族及对其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并深刻认识到“御宅”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力求大学生正确的看待“宅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 御宅族 宅文化 心理 人格

一、引言

“御宅族”,一个日语词汇,是对热衷动画、漫画及游戏等人群的统称,也可指其他领域的狂热者。近年来,御宅一词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开来,宅男、宅女都成为大学校园“御宅族”的代名词。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御宅族”沉迷于虚拟的网路世界,他们主要特征是个性封闭和不修边幅,甚至脱离班级的集体活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选择宅生活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缩在起作用,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和挫败,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成就感,这种行为可能是在现实社会中受挫或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同时也是社会衰退的表现。其他研究和生活经验均告诉我们,御宅族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与全国常模和非宅人相比,大学生御宅族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积极或消极的特征,与有关研究大学生宅心理与行为特点方的问卷调查结果相一致,如不爱出门、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身心处于亚健康、时间管理能力较差、沉迷自己的兴趣、很强的资讯蒐集和处理能力等。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其御宅现象呈现太多的消极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现状

当下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相成分当简单。他们除了上课需要去教室,其余时间基本全部消磨在宿舍。往往又由于与同宿舍的几个舍友“宅”在一起,宅的程度越来越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大学生大多使用多种精良的电子产品,他们的生活主要依赖于网路。他们吃饭时可以叫外卖,购买日常用品及零食则靠网购,快递送货上门,他们只需开门签收即可。而精神需求方面则通过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网上交友等满足。大批的“御宅族”在网路上相遇,通过各种软体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大多在网路上形成了小团体,在虚拟的网路上找到了归属感,令他们更加的“宅”。

三、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1、媒体的作用。网际网路对于“御宅族”的形成发展起著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网路来完成。网上订餐、购物、娱乐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日程生活中的一部分。网路资源的存在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网路游戏更是成为多数大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无需迈出家门,“御宅族”就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很多年轻人乐于保持“宅”的生活状态。

2、大学生活相对闲暇。大学中不仅课业大幅度减少,相对于高中而言,更是没有了鞭挞我们前进的升学压力。除了上课就是呆在宿舍消磨时间,考试前熬通宵复习,就是很多大学生的生活现状。

3、传统家庭模式的演变和代际冲突

现在的青少年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是家庭沟通和交流的主

要方式,可是这种沟通会因为双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而产生代际冲突。父母往往会反复的用枯燥的话语去教育子女,对于子女身上变现出来的不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予以打压。有御宅倾向的年轻人在童年时期很少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他们从小生活在孤单和溺爱中,缺乏安全感、沟通能力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缺少正常的生活经验。在学校生活中,社会交往有时会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内心有想法却又不善于与他人沟通,所以更加留恋熟悉的家庭环境和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到精神依托和成就感。

二内部因素分析

1、寄托希望于虚拟世界来弥补自身的缺陷

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缺乏优良的交际能力,导致性格内向和交往障碍。一方面他们期望自己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社交能力有限,在社交活动中不得要领,始终不能如愿。若是再遭受挫折,会是他们更加自卑。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在网路上塑造理想中的“自己”,在虚拟的网路上,他们不用直面他人,寄托于虚幻的感情。

2、缓解压力、逃避现实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考研、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有的人选择直面,有的人却选择了逃避。部分“御宅族”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面对的挑战,却不愿去克服,任由自己“宅”在自己的世界中。

3、内心脆弱,易受外界事物吸引,并且成瘾性强,有惰性心理。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从小没有培养坚韧的心智,也不曾面对花花世界中的各种诱惑。初入大学,各种诱惑接踵而至,他们偏好舒适、懒散。可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渐渐的丧失斗志,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4、从众心理

大学生具有回归群体和被群体认同的需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不想被排斥或受到攻击,所以他们需要与其他成员保持步调一致。这种从众心理是盲目的,缺乏自身对群体行为的判断。所以如果宿舍的大部人或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都变成了“御宅族”。其他人都跟着宅也并不奇怪。

三对大学生“御宅族”问题的人格心理学思考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大学生“御宅族”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一环。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社交体验是个体的人格发展的重要条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联络。在“御宅族”的生活中,社交活动的缺乏导致其社交能力的下降,阻碍个体社会化的正常程序,尤其是处于个性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青少年“御宅族”所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在人格发展方面,从小具有御宅倾向的青少年,在数个人格发展过程中往往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父母对于他们通常采用的是“一手包办”,导致他们能对一些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御宅现象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呢?人类的一切矛盾冲突,精神痛苦,都是由于失去某种平衡的结果。其次,对每一个人来说,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失败和挫折,这种时候很多人不愿意面对自身的缺陷和失败的现实,而是倾向于借助某种机制,来解除自己不适应和焦虑,这就是防御机制或者调整机制。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境遇,它威胁着我们心理平衡的可能,防御机制保护我们在这些关键时刻免遭可能有的伤害。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够对危机有所防御从而得到自我解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退缩?遇到无力解决的问题时,现实中的“我”萎缩,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方式来应对挫折从而得心理平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善交际,而在游戏、部落格中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敏锐和活泼;而虚拟世界中的“我”不断膨胀,使得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逐渐减少。

四、“御宅”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御宅”虽然让大学生的生活变得简单化、缓解了压力,令他们的生活相对的更加自由,让他们找到了自己更加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御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他的好处。在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1、思想方面

“御宅族”长期的滞留在相对较小的圈子里,不能与外界进行良好的社会交流。现今网路上资讯种类繁多,不免包括了一些不良资讯。部分心智不坚定的大学生在长期接触此类资讯的情况下,价值观有可能产生扭曲,偏离道德航线,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生活方面

“御宅族”生活上则比较懒散,三餐基本用外卖打发,衣服经常堆成“小山”,更有甚者懒于打理个人卫生,整日以邋遢萎靡的状态示人。由于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的状态,会使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学习方面

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不仅在生活上懒散,更是将这种态度带到了学习上来。为了能过“宅”的更彻底,甚至拒绝了班级的社交活动、逃课等等,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挂科数目过多以至于不能毕业。

4、能力培养方面

长期依赖于网路的“御宅族”在社会化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御宅族”生活各方面都依托于网路,导致其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解决对策

1、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著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永续性和选择性。校园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能被大学生所能够接受的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御宅族”走出宿舍,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而不是一味的窝在宿舍上网消磨时间,打游戏。

2、积极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教学模式。在处理大学生“御宅族”问题上更要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特有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扬长避短,鼓励他们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刻苦钻研,有所成就,而不是单纯娱乐、打磨时间。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面临就业等各方压力也需要心理疏导,尤其对“御宅族”来说,由于他们喜欢自我封闭,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加强父母与子女的交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对话有利于青少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不仅仅局限于对孩子的物质供给,要正确的引导和辅助孩子面对困难、挑战。

4、大学生“御宅族”主动调整状态,积极的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规划。大学生在遇到压力与挫折之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以乐观的心态去解决,决不可选择避世的方式去躲避,要学会除错心理,坦然面对压力。大学生应主动地与人交流,参与多种形式的现实交往活动,发挥在社会群体中的作用,从而认识自身价值。另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宅”在家里,也要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个规划,要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并且每天花一小时左右进行室外活动。

六、总结

在这个自由、多彩、追求个性的时代,在不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作为旁观者,我们也没有过多的权利对他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置喙的余地。对于现阶段几乎是风靡各大高校的“宅文化”,我们表示充分的尊重。但单就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个性化可以使我们具有超越现实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但是又不能忽视社会化,只有走出有形的“宅”和无形的内心的“宅”,才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才不负我们大学四年的光阴。

参考文献:

【1】刘梅,大学生“御宅族”现象分析及对策探索,职业教育,

【2】 张洁,大学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芳,国内“御宅族”大学生产生的原因分析,青春岁月,

【4】彭琼,浅谈“御宅族”现象及其心理学分析,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法院法官论坛,

  • 索引序列
  • 佛洛伊德人格论文题目
  • 弗洛伊德论文题目
  • 关于佛洛依德的论文研究
  •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弗洛伊德自卑与超越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