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关于托尔斯泰论文范文资料

关于托尔斯泰论文范文资料

发布时间:

关于托尔斯泰论文范文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英文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y)。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青年时代 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5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中考试不及格,第二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痴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担任炮兵连长一职,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的落后的清晰认识。 对于19世纪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就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但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非常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并且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各国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等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必然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但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 1862年34岁的托尔斯泰与年仅17岁的索菲亚·安德列耶芙娜·托尔斯塔娅结婚,索妮娅是沙皇御医的女儿,两人的教育、观念、文化水平差距甚大,他们前后育有13个孩子(其中8个孩子活到成年)。 托尔斯泰和妻子子的关系至今仍有争论,托尔斯泰说:“他爱我,但只在夜里,从来不在白天。”她抱怨:“不会有人知道他从来不曾想过要让他的妻子休息片刻,或给生病的孩子倒一杯水!”可以确认的是大部分时光他们过得不错,他妻子帮助他管理庄园,整个庄园占地380公顷,有森林、河流、湖泊,苹果园有30多公顷,树木成荫,风景优美,使生活井井有条,这使得托尔斯泰可以将全部时间用于文学作品的精雕细刻,在这里,托尔斯泰给人类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传世之作。他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很多次,他妻子也进行誊清和保存文稿的工作。 新婚之后,革命形势逐渐转入低潮,他也逐渐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机。他脱离社交,安居庄园,购置产业,过着俭朴、宁静、和睦而幸福的生活。从1863年起他以6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这段时间的较重要的事件是1866年他出席军事法庭为士兵希布宁辩护。希布宁因不堪军官的虐待打了军官的耳光,虽经托尔斯泰为之奔走,希布宁却终被枪决。这一事件使他开始形成反对法庭和死刑的看法。 托尔斯泰的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没有保持多久。1869年9月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中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这就是所谓“阿尔扎马斯的恐怖”。在这前后,他在致友人书信里谈到自己近来等待死亡的阴郁心情。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对叔本华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从70年代初起,“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破坏”的加剧,“到民间去”等社会运动的兴起,使他开始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因自己所处的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恼,不知“该怎么办”。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绳子,不带猎枪,生怕为了求得解脱而自杀。这些思想情绪在当时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鲜明的反映。此后,他访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最后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1879~1880) 等论文里,他广泛阐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这是因为他不仅反映了农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和愤怒,也接受了他们因政治上不成熟而产生的不以暴力抵抗邪恶的思想。列宁剖析这种惊人的矛盾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他也改变了文艺观,指斥自己过去的艺术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为“老爷式的游戏”,并把创作重点转移到论文和政论上去,以直接宣传自己的社会、哲学、宗教观点,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罪恶。当时写的剧本、中短篇小说以及民间故事,同样为了这一目的。他还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1881年因子女求学全家迁居莫斯科,他访问贫民窟,参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调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层生活;1881年他上书亚历山大三世,请求赦免行刺亚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1884年由其信徒和友人弗·契尔特科夫等创办“媒介”出版社,以印行接近托尔斯泰学说的书籍;1891年给《俄国新闻》和《新时代》编辑部写信,声明放弃1881年后自己写的作品的版权;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后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的活动;他还努力维护受官方教会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尔教徒,并在1898年决定将《复活》的全部稿费资助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 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至此又因《复活》的发表,指责他反对上帝,不信来世,于1901年以俄国东正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他的教籍。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处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 晚年时代 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为自己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最后,他于1910年10月28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11月7日(阳历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树立墓碑和十字架。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在一个名叫“雅斯纳亚·波良纳”的贵族庄园。他童年印象最深的是能给所有人带来幸福的小绿棒的故事。托尔斯泰在喀山大学就读期间,对卢梭的学说产生过浓厚的兴趣。离开大学后,成为青年地主的托尔斯泰曾力图改善农民的生活,但却不被农民所理解。这段经历后来在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7)中得到了反映。50年代,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入伍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处女作《童年》(1852)通过对小主人公伊尔倩耶夫的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出色地表现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聪颖、敏感、感情热烈,并爱作自我分析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它与后来作家写就的《少年》和《青年》构成了自传三部曲。在高加索期间,托尔斯泰还发表了一些反映战地生活的小说,如《袭击》和《台球房记分员笔记》等。高加索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朴实的山民,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平民化思想也由此萌发。这在他后来完成的作品《哥萨克》中有清晰的反映。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托尔斯泰曾在前线坚守一年。他为此写出了三篇总名为《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855-1856)的特写,以严酷的真实抨击了畏敌如虎的贵族军官,赞美了普通士兵的爱国主义精神。 托尔斯泰退役回到家乡后,曾为农民子弟办学,后因沙皇政府干预,学校夭折。期间,他两次出国,并写下了《暴风雪》、《两个骠骑兵》、《卢塞恩》、《阿尔贝特》、《三死》、《家庭幸福》和《波里库士卡》(1863)等小说。60-70年代,托尔斯泰先后完成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一流作家的声誉。 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经历了一场世界观的激变。他否定了贵族阶级的生活,安娜·卡列尼娜站到了宗法农民的一边。这时,他不仅在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能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他写了不少民间故事和“人民戏剧”,也写出了一些优秀的小说,其中著名的有长篇小说《复活》(1899),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和《活尸》,中篇小说《霍尔斯托麦尔》、《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和《克莱采奏鸣曲》等。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作品。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为自己和本阶级的罪恶而忏悔的形象,玛丝洛娃的不幸遭遇深深震动了他,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赎罪。聂赫留道夫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本阶级罪恶的忏悔,以及在忏悔过程中的矛盾、彷徨,既概括了当时一部分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反映了作家本人的思想矛盾。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是一个从受欺凌的地位中逐步觉醒并走向新生的下层妇女的形象。如果说与聂赫留朵夫的重逢震颤了她麻木的灵魂的话,那么与政治犯的接触则使她开始了对新生活的探索。玛丝洛娃形象已经越出了当时一般作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下层人民不幸遭遇的格局,而是深刻地表现了下层人民不可摧毁的坚强意志。同时,《复活》也显示了托尔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决心和彻底暴露旧世界的批判激情。小说对沙俄的法律、法庭、监狱,以及整个国家机器和官方教会,都给予了无情的抨击。为此,托尔斯泰遭到当局和教会的迫害,还被革除教籍。然而,托尔斯泰在人民中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托尔斯泰晚年生活力求平民化,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完成了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和《舞会之后》等优秀作品。1910年,他在出走途中去世。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茨威格的《三作家》中记述了他。 托尔斯泰五岁时,大哥尼古拉告诉他一个秘密。只要把这个秘密解开,世界上就不再有贫穷、疾病和仇恨。他又说这个秘密已经写在一根小绿棒上,绿棒就埋在小山涧旁的路边。这个小绿棒的故事,令五岁的托尔斯泰神往不已,找寻绿棒是托尔斯泰年幼时最热衷的冒险游戏。托尔斯泰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传说中的绿棒,死后也是被安葬在那片树林里。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 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新婚之后,革命形势逐渐转入低潮,他也逐渐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机。他脱离社交,安居庄园,购置产业,过着俭朴、宁静、和睦而幸福的生活。从1863年起他以6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这段时间的较重要的事件是1866年他出席军事法庭为士兵希布宁辩护。希布宁因不堪军官的虐待打了军官的耳光,虽经托尔斯泰为之奔走,终被枪决。这一事件使他开始形成反对法庭和死刑的看法。托尔斯泰的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没有保持多久。1869年9月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中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这就是所谓“阿尔扎马斯的恐怖”。在这前后,他在致友人书信里谈到自己近来等待死亡的阴郁心情。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对叔本华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从70年代初起,“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破坏”的加剧,“到民间去”等社会运动的兴起,使他开始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因自己所处的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恼,不知“该怎么办”。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绳子,不带猎枪,生怕为了求得解脱而自杀。这些思想情绪在当时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鲜明的反映。此后,他访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最后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1879~1880) 等论文里,他广泛阐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这是因为他不仅反映了农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和愤怒,也接受了他们因政治上不成熟而产生的不以暴力抵抗邪恶的思想。列宁剖析这种惊人的矛盾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他也改变了文艺观,指斥自己过去的艺术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为“老爷式的游戏”,并把创作重点转移到论文和政论上去,以直接宣传自己的社会、哲学、宗教观点,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罪恶。当时写的剧本、中短篇小说以及民间故事,同样为了这一目的。他还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1881年因子女求学全家迁居莫斯科,他访问贫民窟,参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调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层生活;1881年他上书亚历山大三世,请求赦免行刺亚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1884年由其信徒和友人弗•契尔特科夫等创办“媒介”出版社,以印行接近托尔斯泰学说的书籍;1891年给《俄国新闻》和《新时代》编辑部写信,声明放弃1881年后自己写的作品的版权;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后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的活动;他还努力维护受官方教会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尔教徒,并在1898年决定将《复活》的全部稿费资助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至此又因《复活》的发表,指责他反对上帝,不信来世,于1901年以俄国东正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他的教籍。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处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自己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最后,他于1910年11月10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1856年夏至1857年冬,托尔斯泰曾一度倾心于邻近的瓦·弗·阿尔谢尼耶娃,此后又为婚事作了多次努力,但都没有成功。1862年9月,他同御医、八品文官安·叶·别尔斯的女儿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结婚。在他一生中,他的夫人不仅为他操持家务,治理产业,而且为他誊写手稿,例如《战争与和平》就抄过多次。但她未能摆脱世俗偏见,过多为家庭和子女利益着想,不能理解世界观激变后托尔斯泰的思想。夫妻的不和造成家庭悲剧。托尔斯泰的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没有保持多久。1869年9月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中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这就是所谓“阿尔扎马斯的恐怖”。在这前后,他在致友人书信里谈到自己近来等待死亡的阴郁心情。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对叔本华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从70年代初起,“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破坏”的加剧,“到民间去”等社会运动的兴起,使他开始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因自己所处的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恼,不知“该怎么办”。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绳子,不带猎枪,生怕为了求得解脱而自杀。这些思想情绪在当时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鲜明的反映。此后,他访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最后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卢梭的书)(1879~1880) 和《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等论文里,他广泛阐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这是因为他不仅反映了农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和愤怒,也接受了他们因政治上不成熟而产生的不以暴力抵抗邪恶的思想。列宁剖析这种惊人的矛盾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他也改变了文艺观,指斥自己过去的艺术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为“老爷式的游戏”,当然,陀斯妥耶夫斯基也是这么说的。并把创作重点转移到论文和政论上去,以直接宣传自己的社会、哲学、宗教观点,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罪恶。当时写的剧本、中短篇小说以及民间故事,同样为了这一目的。他还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1881年因子女求学全家迁居莫斯科,他访问贫民窟,参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调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层生活;1881年他上书亚历山大三世,请求赦免行刺亚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1884年由其信徒和友人弗·契尔特科夫等创办“媒介”出版社,以印行接近托尔斯泰学说的书籍;1891年给《俄国新闻》和《新时代》编辑部写信,声明放弃1881年后自己写的作品的版权;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后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的活动;他还努力维护受官方教会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尔教徒,并在1898年决定将《复活》的全部稿费资助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至此又因《复活》的发表,指责他反对上帝,不信来世,于1901年以俄国东正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他的教籍。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处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自己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最后,他于1910年11月10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树立墓碑和十字架。托尔斯泰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贵族青年聂赫留道夫诱□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过,作品的后面部分,渐渐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托尔斯泰的力量和弱点,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现。托尔斯泰的文章和论著保存至今的共290篇,已完成的164篇,构成他的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政论性的论文占大多数,其写作始于青年时代。60至70年代写过关于教育问题和关于萨马拉饥荒的论文。最有意义的是世界观激变以后的文章。《教条神学研究》(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教会和政府》(1885~1886)等,揭露官方教会是“有产者政权”的婢女,并宣传新的基督教的世界观;《那么我们该怎么办?》(1882~1886)、《天国在您心中》(1890~1893)和《当代的奴隶制》(1899~1900)等文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实即奴隶制,而工厂奴隶制是土地奴隶制的直接后果;国家是保卫有产者并压迫人民的工具;私有制则是“战争、死刑、法庭、奢侈、淫荡、凶杀和使人毁灭”的万恶之源。在90年代初俄国许多省份受灾时,他写了《论饥荒》(1891)、《可怕的问题》(1891)和《饥荒抑或不是饥荒》(1898),指出当时饥荒的严重性,并断言“人民之所以饥饿,是由于我们吃得太饱”,应该“从人民的脖子上爬下来”,把土地等归还他们。在1905年革命的时期,他宣称自愿充当“从事农业的一亿人民的辩护士”,写了《论俄国的社会运动》、《深重的罪孽》、《致农民的论土地的信》(均1905)等文,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而在《关于莫斯科的调查》(1882)、《唯一的手段》(1901)、《论俄国革命的意义》(1906)和《究竟该怎么办?》(1906)等文中还陈述城市下层的贫困境况和工人的沉重劳动。此外还有一些反对侵略战争和军国主义的文章。这些论文同样有其消极面,如否定一切国家、一切暴力,幻想人们的团结,鼓吹爱的作用和自我修身等。托尔斯泰早期写过文学论文,如《人们为什么写作》(1851)肯定文学的崇高使命;《在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协会上的讲话》(1859)反对暴露文学,但仍主张文学应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60至70年代的论文中,主要强调应为人民而写作。最值得注意的是晚年的论著。《莫泊桑文集序》(1894)要求忠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原则;要求作家对所描写的事物抱道德的态度,明确“善和恶之间的区别”。《什么是艺术?》(1897~1898)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观点,指出当时一些美学理论为统治阶级的口味进行辩解的实质,揭示颓废派艺术反人民的本性及其哲学思想基础;同时提出艺术是人们交流感情的工具的论点。《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1906)指责莎士比亚的剧作反民主和不道德,但也能道出他的剧作的某些艺术特点。这些论著都阐明作者后期关于艺术实质和作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艺术的道德意义等问题的见解,后两部还同时要求文艺传达宗教意识。托尔斯泰的艺术是博大精深的。首先,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广度,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巨著,再现了整整一个时代,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500以上)。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于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然而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在于刻画微观世界。他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他总是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他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他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他还善于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他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他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象《战争与和平》就七易其稿,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晚年,他的艺术有显著的变化。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洗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评介他的文字,1907年译介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及民间故事)。1913、1917年先后有《复活》(易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易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抗战期间分别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翻译出版,而且根据原文翻译,不少名著都有几种不同的译本。一段时间,他开始与贫穷、朴实、没有学问而有信仰的教徒、香客、修士、分裂派教徒、农民接近,“我爱上了这些人,我越深入思索我常听到和读到的像这样活着、也像这样死去的人的生活,我就越热爱他们,我自己也就生活得更愉快了”。 就在这时,托尔斯泰遇见了老子。有明确记录的时间是1884年。在当年3月6日,他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我在翻译老子,结果不如我意。”3月9日:“读了一点关于中国的东西,骑马在城里转了转。除我以外,人人都在工作……我洗了澡,读老子。翻译过来是可以的,但是缺乏完整性……”由此看来,托尔斯泰接触老子的时间还应当略略靠前一点。因为不可能还没阅读就开始要翻译它。托尔斯泰阅读的老子《道德经》,是1841年巴黎出版的法文译本。后来,他与波波夫一起,将《道德经》翻译成俄文。这项工作甚至激起了托尔斯泰写一本介绍中国哲理,尤其是探讨人性善恶问题的书的愿望。托尔斯泰与孔子在传统文化经典中,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孔子。托尔斯泰不懂中文,何以能够研究孔子呢?原来他是从读英译本的《四书》开始的。英国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一译莱格,1814一 1877)翻译了《四书》《五经》,分成28卷于1861一1886年间陆续出版,在西方广为流传。这些书也流入俄国。英译本总名为《中国经典》。译者理雅各原为伦敦布道会派驻马六甲任英华书院院长(1839),后于1843一1873年长驻香港,返英国后就在牛津大学执教,开汉文讲座。由于译者的名声,其译本的影响也大。而俄国人一包括托翁一竟然不知道早在此前,1870年的时候,他们国内已拥有自己的俄译本《大学》和《中庸》,那是由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成员列昂季耶夫译出,在彼得堡出版的,可惜没有传开。托翁读的却是英译本,他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孔子、孟子的著作。1882年6月他曾致信文学评论家斯特拉霍夫(当时任彼得堡图书馆员,也是帮托翁寻检书籍的一位助手),感谢后者给他寄去孔子的书,不久他便着手研读了。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儒略历8月28日)—1910年11月20日(儒略历11月7日)),俄国小说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尔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还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托尔斯泰于1902年至1906年间每年均获得多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于1901年、1902年和1909年多次获得诺贝和平奖提名,而他从未获奖也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的巨大争议之一。

扩展资料:

托尔斯泰在读过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后,开始逐渐转向该书所宣扬的苦行禁欲的生活。

在1884年,托尔斯泰写了一本名叫《什么是我的信仰》的书,在书中他公开地承认了他的基督教信仰。他声称自己信仰耶稣的教诲,特别是深受山上宝训的影响,以及有关非暴力和和平主义的教条。

美国贵格会介绍过托尔斯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给它的成员。1908年,托翁在致印度人民的公开信中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宣扬“勿以暴抗恶”原则,鼓励印度人用“爱的原则”拯救自己。

在英国就学时就喜爱托尔斯泰的甘地大为震动,于1909年开始与托翁书信交往,直到第二年托翁逝世。深受托翁感染的甘地在南非工作期间,建立了托尔斯泰农场,接受了“勿以暴抗恶”的思想,被罗曼·罗兰诩为“托翁圣火的传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关于蒙博托论文范文资料

国名:刚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ngo) 简称刚果(布)独立日:8月15日(1960年) 国庆日:8月13日(1963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绿、黄、红三色构成,左上方为绿色,右下方为红色,一条黄色宽带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绿色象征森林资源及对未来的希望,黄色代表诚实、宽容和自尊,红色代表热情。 国徽:为一年轻黑人女子图案,铭牌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劳动、进步”。 刚果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国家。首都为布拉柴维尔。该国接壤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加蓬以及安哥拉等国,毗邻几内亚湾。 [编辑本段]国家政要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1979年、1984年、1989年、1997年、2002年几次当选总统。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面积34·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刚果河及其支流乌班吉河下游右岸,赤道横贯中部,东、南两面邻刚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麦隆,西连加蓬,西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0多公里。东北部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刚果盆地的一部分,海拔300米左右,沼泽广布;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间为马永贝山地。刚果河(扎伊尔河)及其支流乌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刚果金的界河。境内刚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夸拉河等,库依路河单独入海。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刚果河及其众多支流和独流入海的奎卢—尼阿里河构成稠密水网,富水力。森林占国土面积55%以上,盛产乌木、黑檀木等贵重木材。 [编辑本段]人口278万(1994年)。有170多个部族,基本属班图语系。南方的刚果族,包括拉利族、巴刚果族、维利族,约占总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占16%;中部太凯族占20%;北部原始森林里有少数俾格米人。南方讲刚果语、莫努库图巴语,北方讲林加拉语,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一半以上居民信奉原始宗教,约50万人信奉天主教,20余万人信奉基督教新教,4万人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 [编辑本段]简史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扎伊尔,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1910年,法国占领了刚果。1958年11月成为自治共和国,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0年8月15日,刚果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1961年3月27日尤卢当选为第一共和国总统。1968年6月31日改国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1979年3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特别代表大会选举德尼·萨苏-恩格索为党的主席,同时当选共和国总统。1984年7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刚果现阶段革命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1990年7月,劳动党决定放弃马列主义,但坚持社会主义;主张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放弃劳动党领导地位。1991年2月25日至6月10日,刚果举行全国会议,执政的劳动党和66个反对党及134个社会团体与会。会议通过了《根本法》,即临时宪法;决定将国名刚果人民共和国改为刚果共和国,同时恢复使用独立时的国旗和国歌。 [编辑本段]政治现行宪法于1992年3月15日全国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和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共和国总统由直接普选产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监督宪法的执行和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总统任命或解除由议会多数派产生的总理及其内阁成员的职务,主持内阁会议;总统有权在征询总理和国民议会议长意见后解散国民议会;总理为政府首脑,领导政府的活动并保证法律的执行。 经济:以农、林业为主。粮食主产木薯、稻米、玉米,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烟草、油棕、咖啡、可可等。开采钾盐、金刚石、石油、金、铅、锌、铜矿,还有铁、铝土、煤等矿藏。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业重要,还有炼油、钾肥、制糖、水泥、纺织、鱼罐头等工业。出口木材、石油、钾盐、蔗糖、咖啡、可可等;进口机械设备、车辆、日用品等。外交:对外奉行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睦邻友好和不结盟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维护非洲团结和世界和平。 与中国关系:1964年2月22日,中刚两国建交。2005年9月,刚果(布)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刚果民主共和国/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国家政要:[/font]总统约瑟夫·卡比拉 (Josef Kabila),2001年1月任职;2006年11月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总理阿道尔夫·穆基杜,2008年10月10日任职;参议院议长肯戈·瓦·东多,2007年5月当选。 [编辑本段]近代简史 原为比利时殖民地,称比属刚果。1960年6月30日获得独立,国名是刚果共和国。1964年8月改称刚果民主共和国。1965年11月24日,国民军总司令蒙博托发动政变后任总统,并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国。1971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1997年5月17日,洛朗.卡比拉领导的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装部队攻占首都金沙萨后,宣布就任总统,并将扎伊尔共和国易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地处非洲中部。西北与刚果相邻,北同中非共和国和苏丹毗连,东与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坦桑尼亚接壤,南同赞比亚和安哥拉交界。有很短的海岸线,扎伊尔河(刚果河)由此流入大西洋。

果(金)简史:约从公元10世纪起,刚果河流域陆续形成一些王国,公元13世纪至14世纪是刚果王国的一部分。15世纪至16世纪卢巴、隆达、姆西里帝国在东南部地区先后建立。15世纪至18世纪葡、荷、英、法、比等国殖民者相继入侵。1878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诱迫扎伊尔流域的部落首领接受一系列奴役性条约。1884年至1885年英、法、德等15国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将扎划为国王的“私人采地”,称“刚果自由国”。1908年成为比利时殖民地,改称“比属刚果”。1958年10月卢蒙巴建立刚果民族运动党,并提出立即独立的口号。1960年2月比利时被迫同意扎伊尔独立。同年6月24日成立以卢蒙巴为总理的第一届政府,30日宣告独立,定名为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利)。同年7月8日比利时出兵入侵,15日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进入扎。9月14日陆军参谋长蒙博托发动军事政变,接管政府全部权力,1961年1月17日美国假手冲伯集团将卢蒙巴杀害。1964年7月冲伯任总理,8月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1965年11月,国民军总司令蒙博托发动政变,推翻卡萨武布总统,行使总统权力。1966年5月首都利奥波德维尔改名为金沙萨,同年6月30日,民主共和国改为刚果(金)。1971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aire)。 1990年4月24日,蒙博托总统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国;取消人民革命运动的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1997年5月16日反政府武装攻占金沙萨,蒙博托宣布放弃权力,并前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开始流亡生活。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领导的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装部队攻占首都金沙萨,宣布就任总统,并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1998年8月,刚果政府在遣返卢旺达军队一事上引发了一场武装冲突,并迅速演化为区域性战争,刚果再次陷入政治混乱、经济恶化和社会动荡之中。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各方代表签定了卢萨卡和平协议和停火协议。2001年1月,卡比拉遇刺身亡,其子约瑟夫·卡比拉继承总统职位。约瑟夫·卡比拉上任后,执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内矛盾,刚果(金)局势趋于稳定。2006年1月,刚果(金)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刚果(布)简史: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扎伊尔,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1910年,法国占领了刚果。1958年11月成为自治共和国,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0年8月15日,刚果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1961年3月27日尤卢当选为第一共和国总统。1968年6月31日改国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1979年3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特别代表大会选举德尼·萨苏-恩格索为党的主席,同时当选共和国总统。1984年7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刚果现阶段革命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1990年7月,劳动党决定放弃马列主义,但坚持社会主义;主张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放弃劳动党领导地位。1991年2月25日至6月10日,刚果举行全国会议,执政的劳动党和66个反对党及134个社会团体与会。会议通过了《根本法》,即临时宪法;决定将国名刚果人民共和国改为刚果共和国,同时恢复使用独立时的国旗和国歌。

一个叫刚果(金),一个叫刚果(布),跟南韩和北韩差不多的道理.历史原因刚果(金)原为比利时殖民地,当时称比属刚果。1960年2月独立,1971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领导的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装部队攻占首都金沙萨,宣布就任总统,并恢复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至今。金是指首都金沙萨。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为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区别,又称刚果(布))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国家。首都布拉柴维尔。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加蓬和安哥拉接壤。毗邻几内亚湾。刚果曾经是法国殖民地,通用法语。1960年获得独立。布是指布拉柴维尔刚果(金)即刚果民主共和国、民主刚果,也曾称“扎伊尔”;刚果(布)即刚果共和国。两个国家的法语名称均为“CONGO”,因此加缀各自首都简称来区别两国国名———“金”即“金沙萨”,“布”即“布拉柴维尔”。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荷、英、法、比相继侵入。1884年—1885年,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把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天的刚果(金),刚果河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布)。1960年8月15日,刚果(布)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刚果(金)则独立于1960年6月30日。刚果(金)和刚果(布)都位于非洲中西部,前者的国土面积要大很多。两国的自然资源都很丰富,刚果(金)被称为世界地质博物馆,各种珍稀矿产特别是钻石蕴藏量丰富。两国国民多信仰天主教,官方语言都为法语。刚果(金)简史:约从公元10世纪起,刚果河流域陆续形成一些王国,公元13世纪至14世纪是刚果王国的一部分。15世纪至16世纪卢巴、隆达、姆西里帝国在东南部地区先后建立。15世纪至18世纪葡、荷、英、法、比等国殖民者相继入侵。1878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诱迫扎伊尔流域的部落首领接受一系列奴役性条约。1884年至1885年英、法、德等15国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将扎划为国王的“私人采地”,称“刚果自由国”。1908年成为比利时殖民地,改称“比属刚果”。1958年10月卢蒙巴建立刚果民族运动党,并提出立即独立的口号。1960年2月比利时被迫同意扎伊尔独立。同年6月24日成立以卢蒙巴为总理的第一届政府,30日宣告独立,定名为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利)。同年7月8日比利时出兵入侵,15日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进入扎。9月14日陆军参谋长蒙博托发动军事政变,接管政府全部权力,1961年1月17日美国假手冲伯集团将卢蒙巴杀害。1964年7月冲伯任总理,8月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1965年11月,国民军总司令蒙博托发动政变,推翻卡萨武布总统,行使总统权力。1966年5月首都利奥波德维尔改名为金沙萨,同年6月30日,民主共和国改为刚果(金)。1971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aire)。 1990年4月24日,蒙博托总统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国;取消人民革命运动的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1997年5月16日反政府武装攻占金沙萨,蒙博托宣布放弃权力,并前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开始流亡生活。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领导的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装部队攻占首都金沙萨,宣布就任总统,并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1998年8月,刚果政府在遣返卢旺达军队一事上引发了一场武装冲突,并迅速演化为区域性战争,刚果再次陷入政治混乱、经济恶化和社会动荡之中。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各方代表签定了卢萨卡和平协议和停火协议。2001年1月,卡比拉遇刺身亡,其子约瑟夫·卡比拉继承总统职位。约瑟夫·卡比拉上任后,执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内矛盾,刚果(金)局势趋于稳定。2006年1月,刚果(金)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刚果(布)简史: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扎伊尔,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1910年,法国占领了刚果。1958年11月成为自治共和国,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0年8月15日,刚果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1961年3月27日尤卢当选为第一共和国总统。1968年6月31日改国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1979年3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特别代表大会选举德尼·萨苏-恩格索为党的主席,同时当选共和国总统。1984年7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刚果现阶段革命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1990年7月,劳动党决定放弃马列主义,但坚持社会主义;主张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放弃劳动党领导地位。1991年2月25日至6月10日,刚果举行全国会议,执政的劳动党和66个反对党及134个社会团体与会。会议通过了《根本法》,即临时宪法;决定将国名刚果人民共和国改为刚果共和国,同时恢复使用独立时的国旗和国歌。

国名:刚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ngo) 独立日:8月15日(1960年) 国庆日:8月13日(1963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绿、黄、红三色构成,左上方为绿色,右下方为红色,一条黄色宽带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绿色象征森林资源及对未来的希望,黄色代表诚实、宽容和自尊,红色代表热情。 国徽:为一年轻黑人女子图案,铭牌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劳动、进步”。 国家政要: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1979年、1984年、1989年、1997年、2002年几次当选总统。 自然地理:面积34·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东、南两面邻刚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麦隆,西连加蓬,西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0多公里。东北部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刚果盆地的一部分;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间为马永贝山地。刚果河(扎伊尔河)及其支流乌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刚果金的界河。境内刚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夸拉河等,库依路河单独入海。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 人口:278万(1994年)。有170多个部族,基本属班图语系。南方的刚果族,包括拉利族、巴刚果族、维利族,约占总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占16%;中部太凯族占20%;北部原始森林里有少数俾格米人。南方讲刚果语、莫努库图巴语,北方讲林加拉语,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一半以上居民信奉原始宗教,约50万人信奉天主教,20余万人信奉基督教新教,4万人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 简史: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扎伊尔,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1910年,法国占领了刚果。1958年11月成为自治共和国,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0年8月15日,刚果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1961年3月27日尤卢当选为第一共和国总统。1968年6月31日改国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1979年3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特别代表大会选举德尼·萨苏-恩格索为党的主席,同时当选共和国总统。1984年7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刚果现阶段革命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1990年7月,劳动党决定放弃马列主义,但坚持社会主义;主张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放弃劳动党领导地位。1991年2月25日至6月10日,刚果举行全国会议,执政的劳动党和66个反对党及134个社会团体与会。会议通过了《根本法》,即临时宪法;决定将国名刚果人民共和国改为刚果共和国,同时恢复使用独立时的国旗和国歌。 政治:现行宪法于1992年3月15日全国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和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共和国总统由直接普选产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监督宪法的执行和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总统任命或解除由议会多数派产生的总理及其内阁成员的职务,主持内阁会议;总统有权在征询总理和国民议会议长意见后解散国民议会;总理为政府首脑,领导政府的活动并保证法律的执行。 外交:对外奉行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睦邻友好和不结盟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维护非洲团结和世界和平。 与中国关系:1964年2月22日,中刚两国建交。2005年9月,刚果(布)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国名:刚果民主共和国(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独立日:6月30日(1960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为天蓝色,在极左边垂直分布六颗黄色五角星,中间有一颗较大的黄色五角星。六颗星代表刚果民主共和国1960年独立时最初的六个省。刚果民主共和国以前曾是比利时国王的“私人采地”,称“刚果自由国”,1960年获得独立,但未达到政治上的稳定。现在的国旗是于1997年5月17日恢复使用独立时的国旗。 自然地理:234万多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东接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北连苏丹、中非共和国,西邻刚果,南界安哥拉、赞比亚。海岸线长37公里。地形分5个部分:中部刚果盆地区,东部南非高原大裂谷区,北部阿赞德高原区,西部下几内亚高原区,南部隆达-加丹加高原区。扎乌边界的马格丽塔山海拔5109米,为全国最高点。扎伊尔河(刚果河)全长4640公里,自东向西流贯全境,重要支流有乌班吉河、卢阿拉巴河等。东部边界自北向南有阿尔伯特湖、爱德华湖、基伍湖、坦噶尼喀湖(水深1435米,为世界第二深水湖)和姆韦鲁湖等。南纬5°以北属热带雨林气候,以南属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4920万(1998联合国估计数字),全国有254个部族,属班图语系的各族约占总人口的84%,其中主要为刚果族、恩加拉族、卢巴族、蒙戈-恩库恩杜族、隆达族等。其余为属苏丹语系的阿赞德族,属尼洛特语系的阿卢尔族和俾格米人等。官方语言为法语。主要的民族语言有林加拉语、基刚果语、契卢巴语和斯瓦希里语。4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4%信奉基督教新教,17.55%信奉原始宗教,13%信奉金邦古教。 首都:金沙萨(Kinshasa)。 简史:约从公元10世纪起,刚果河流域陆续形成一些王国,13-14世纪是刚果王国的一部分。15-16世纪卢巴、隆达、姆西里帝国在东南部地区先后建立。15-18世纪葡、荷、英、法、比等国殖民者相继入侵。1878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诱迫扎伊尔流域的部落首领接受一系列奴役性条约。1884-1885年英、法、德等15国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将扎划为国王的“私人采地”,称“刚果自由国”。1908年成为比利时殖民地,改称“比属刚果”。1958年10月卢蒙巴建立刚果民族运动党,并提出立即独立的口号。1960年2月比利时被迫同意扎伊尔独立。同年6月24日成立以卢蒙巴为总理的第一届政府,30日宣告独立,定名为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利)。同年7月8日比利时出兵入侵,15日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进入扎。9月14日陆军参谋长蒙博托发动军事政变,接管政府全部权力,1961年1月17日美国假手冲伯集团将卢蒙巴杀害。1964年7月冲伯任总理,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1965年11月24日国民军总司令蒙博托推翻卡萨武布总统,行使总统权力,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国。1966年5月首都利奥波德维尔改名为金沙萨,同年6月30日,民主共和国改为刚果(金)。1971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aire)。 1990年4月24日,蒙博托总统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国;取消人民革命运动的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1997年5月16日反政府武装攻占金沙萨,蒙博托宣布放弃权力,并前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开始流亡生活。1997年5月17日,解放刚果-扎伊尔民主联盟武装领导人卡比拉宣布自任国家元首,并决定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 政治:根据宪法,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有权任命全国执行委员会(内阁)成员。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7年,可连任一届。 外交: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反对外部势力干涉非洲事务,支持南部非洲人民的正义斗争。主张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与中国关系:1961年2月20日,同中国建交。

关于瓦斯论文范文资料

一.风险评价煤矿是风险种类、数量较多的行业,应首先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如果仅仅将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重大危害采用定量计算方法进行评价,容易造成两种后果:一是风险评价过高,未考虑实际控制的效果,制定的目标和管理方案不适宜;二是风险评价过低,不能反映本矿的特点,容易在体系运行总造成疏忽和遗漏。定性分析。由安全技术委员会根据行业经验和本矿特点,充分考虑到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向官方的强烈投诉、主管部门的警告等方面的情况,将重大危险源确定下来,要求各相关部门按重大风险进行控制。定量计算。除去定性分析后的所有危险源,均可按照打分评价的方法,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事故产生的后果(C)等三个方面打分,确定本部门的风险等级。由安全技术委员会经定性分析后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发布后,各部门、区队只要有此危险源,就应将其确定为重大危险源,不必再进行定量计算。各部门的风险等级可能不一致,如采用不同采掘方法的区队,顶板的风险等级就不一样。因此,在煤矿危险源风险的定量计算中,要特别注意C值的参数选择,应紧密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危险因素的具体规定作出认定。如: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制定的《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办法》包括7个方面,采用评分办法把煤矿安全程度分为A、B、C、D四类,即具备、基本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较差的和不具备安全生产的矿井。原煤炭部安字(1995)第50号文《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在附件中指出,职工因企业发生事故所受的伤害分为三种(轻、重、死亡)。按煤炭工业上伤亡事故的性质分为八类(顶板、瓦斯、机电、运输、火药放炮、水灾、火灾、其他),还规定非伤亡事故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并对事故造成全矿井停工的时间做了规定。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和对危险物进行等级评定。下面举例说明:例一:顶板冒落实危险源,如果没有量的概念很难确定危险级别。因此,需考虑文件规定的采煤工作的冒顶长3m以上、5m以上、10m,掘进工作面冒顶3m以上和5m以下分别造成的危害级别。可参考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煤安字[1995]第50号,1995年4月1日实施)。例二、笔者给出了不同情形下的C值,见表一。表一 C值参考表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对人身)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停工时间)100 一次死亡人数10人以上 全矿井停工8小时以上或采区停工3昼夜40 一次死亡人数3至9人 全矿井停工2小时但不足8小时或采区停工8小时但不作3昼夜15 死亡2人(多人时包括轻伤、重伤) 全矿井停工30分钟至2小时采区停工2至8小时7 只有重伤(多人时有轻伤和重伤)3 只有轻伤二、危险源的控制对危险源进行合理的风险等级划分后,就可以决定采用什么方法对危险源进行控制。按GB/T 28001—2001标准的规定,对危险源的控制可分为三种:一是运行控制,二是制定实施目标、管理方案,三是制定应急预案。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做到日检、月检、旬检,定期进行各类工程质量标准化检查、煤矿安全有害气体监测控制系统检查、矿压监测检查、机电设备完好检查、三违检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以及工作面(头)作业规程检查等,使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转化为事故。由此可见,对煤矿危险源多采用运行控制的方法。煤矿每年都有安全工程的投入,如安全措施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等。对这些工程项目,应结合标准制定”目标、管理方案“来控制,要有安全目标、工程量、完成时间、资金使用、负责人等。一些比较重大的危险源,其波及范围和造成的危害都比较大,如一次伤亡人数在3至9人,以及经济损失构成重大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33条的规定,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监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在有关部门备案,即应结合标准制定应急响应的机制和程序。煤矿的地质、环境、生产等条件不同,存在的危险源隐患因素也不一样,每个煤矿都可能排查出上千个危险源。因此,必须抓住关键地点,重点区域,重点专业(一通三防、防治水),重点部位(采、掘工作面),重点环节(采煤掘进、提升运输、职业危害过程的安全生产),深化安全程度评价,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策划管理方案和程序控制文件,建立运行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关于“以风定产”的探讨论文

【摘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是对防止瓦斯事故有重要意义的十二字方针。本论文对以风定产的定义及其在瓦斯治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以风定产;瓦斯治理

以风定产

“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是国家安全监察局于2002年在瓦斯治理现场会上提出的,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特别是防止瓦斯事故有重要意义。其中“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它们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整体,而且“以风定产”是基础。

一、以风定产在瓦斯治理方面的阐述

1、以风定产是瓦斯治理关键环节的准确把握

以风定产就是保证井下供风点风量和风速能够将瓦斯稀释到规定浓度,满足生产要求。以风定产是防治瓦斯最基本的手段,是防止瓦斯积聚的先决条件,坚持以风定产必然从根本上杜绝无风和微风作业,杜绝瓦斯事故发生。

2、坚持以风定产是煤矿瓦斯事故血的教训

瓦斯事故是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威胁最大、破坏力最强、危害最严重、政治影响最恶劣的事故。分析近年来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共性都是由于没有抓住以风定产这一重要环节而造成的,究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没有将以风定产落实在瓦斯治理全过程。表现在通风系统缺乏稳定性,该构筑密闭的地方不构筑密闭,该使用风桥的地方不建风桥,该分区通风的做不到分区通风,该核定通风能力的不核定。这样就造成事故地点风量不足,风流无法控制,风量无法保证,而生产照常进行,导致瓦斯爆炸事故发生。

(2)脱离以风定产,以瓦斯监测、检查来代替通风管理。瓦斯监测反映的只是井下某点的瓦斯情况,不能反映全系统情况。而瓦斯检查在时间上无法实现连续性,在空间上不能实现全方位,还受到瓦检员责任心、技术水平和管理制度落实等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瓦斯在井下积聚还受井下巷道自然条件和瓦斯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影响。有些高冒顶区、无风区等地点的瓦斯浓度,人员无法检查到。显然以瓦斯检查来杜绝瓦斯事故是不可靠的`,也是不现实的。

(3)对以风定产的内涵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一些煤矿管理者对以风定产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错误地认为以风定产就是有多少风量限定多少产量,而不知道以风定产包含了矿井通风管理的全部内容。导致有的煤矿井下局部通风机随意停开、一台局部通风机多头送风、风筒管理差。对通风设施维护不重视,对工作面超通风能力生产不闻不问等。

二、以风定产的要点

(1)“已风定产”方针的提出和实施,主要处于安全生产严峻形势需要,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要求。

(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在矿井总进风量比小于100%时,必须降低矿井产量或进行通风系统的改造与调整,在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后允许的范围内组织生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3)采区、采煤工作面必须实行独立通风。在安排采区、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时,必须按规定进行风量计算,并按实际供风量确定采区、采煤工作面的产量。严禁在采区,采煤工作面风量不足的情况下安排生产。

(4)新水平新采区投产之前,必须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必须按规定进行风量计算,并按实际风量安排生产,在通风系统不合理,不稳定或风量不足的情况下,严禁开采。

(5)井下出现风速超限、瓦斯积聚、不合理串联风时,等同超通风能力生产。超通风能力的矿井、采区、工作面,必须立即减少产量,重新调整生产布局及通风系统,把产量降到核定通风能力范围内。

【参考文献】

[2]张国枢.痛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2011.

关于首尔论文范文资料

体育运动 越来越成为素质 教育 下的一个重要的学科,体育运动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同时体育运动相关的论文也有很多。下面我整理了关于体育运动的论文,供你参考。体育运动的论文 范文 篇一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恢复 很多人在运动之后都叫苦连天,浑身酸痛,好几天都感觉很累,缓不过来。这很正常,运动量大了或者改变训练 方法 ,许多健身 爱好 者就会感觉疲劳。可是,身体累,大多数人都认为需要好好补补,但好好吃就能补回来吗?怎么才能科学的恢复过来呢?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疑问。疲劳是一种生理性现象,只要不是因为疾病所造成的或者是过度疲劳,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生理学认为疲劳对人来说是一种保护性的机制。同时疲劳又是一种运动量的标志。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来说,疲劳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没有疲劳就没有超量恢复。当然前一次疲劳没有消除而新的疲劳又紧接着产生,积累起来就会造成过度疲劳,不利于身体锻炼,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而及时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一、简述运动性疲劳 (一)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疲劳概念的特点是:①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②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 (二)心理疲劳与身体疲劳 疲劳一般分为心理疲劳和身体疲劳。心理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 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行为改变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身体疲劳是由身体活动或肌肉活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身体疲劳分为全身的、局部的、中枢的、外周的等类型。身体疲劳常因活动的种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在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中,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是密切联系的,故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的疲劳。 二、消除运动疲劳 体育锻炼后身体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社会科学论文肌肉力量下降,收缩速度放慢,肌肉出现僵硬、肿胀和疼痛,动作慢、不协调是肌肉疲劳的表现;第二方面是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注意力不集中是神经疲劳的表现;第三方面是内脏疲劳,其表现为;呼吸变浅变快,心跳加快等。 由于运动量不同,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产生的疲劳也有不同程度之分。一般将疲劳分成三个层次:轻度、中度和非常疲劳。运动后产生疲劳感是正常的。轻度疲劳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中度疲劳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也很快能消除,不会影响身体;但如果重度疲劳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学习和生活,损伤身体。研究证明,运动员提高体育成绩最关键的两个条件是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恢复手段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重要性。 疲劳是由于活动使工作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降低的现象。根据疲劳产生的机制和疲劳的分类,消除疲劳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一)、消除疲劳的途径 1.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如整理活动、水浴、蒸汽浴、桑拿浴、理疗、按摩等,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及营养物质的补充。 2.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来消除疲劳。如睡眠、气功、心理恢复、放松练习、音乐疗法等。 3.通过吸氧、补充营养物质及利用某些中药来调节身体机能补充机体在运动中大量失去的物质,促进疲劳的消除。 (二)、消除疲劳的方法 1、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加深的结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睡眠时机体感觉减退,意识消失,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非常重视睡眠。青少年和成年运动员每天要保证8至9小时的睡眠,特别是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应适当延长,机体的疲劳能得到有效得恢复。 2、科学的整理活动 剧烈运动后骤然停止,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减少心血输出量,致使血压降低,造成暂时脑贫血,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对机能的恢复、疲劳消除和肌肉酸痛的消除都不利。因此,在运动后应做适当的整理活动。做整理活动时量不宜大,动作尽量缓慢、放松,使身体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如进行慢跑、走或做放松操,同时进行深呼吸;也可随音乐进行放松跳动等。若活动量过大则会超量恢复,疲劳不但不会消除还有增加。 3、按摩 按摩是加速疲劳消除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按摩方法有机械按摩(按摩椅、带式按摩机、按摩床、滚动放松机和小型按摩器)、水力按摩、气压按摩以及人工按摩。通过按摩不仅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使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而且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加速疲劳的消除。 按摩的部位,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疲劳程度而定,一般将按摩的重点放在运动负荷最大的部位。采用人工按摩时,肌肉部位以揉捏为主,交替使用按压、抖动和扣打等手法;关节部位以揉为主,穿插使用按压、搓和运拉,按摩开始和结束时用推摩和擦摩的手法,按摩可在运动结束与整理活动一并使用,也可在运动结束洗澡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当运动员非常疲劳时,需休息2至3小时再按摩。 4、温水浴 运动后进行温水浴,可刺激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改善神经、肌肉的营养,同时可使汗腺分泌增加,肌肉放松,达到加速消除疲劳的目的。温水浴的水温为40℃士2℃,每次10-15分钟,勿超过20分钟。 5、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主要是意念活动。运动后通过一定的套语暗示,可消除神经紧张、心理压抑,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疲劳的消除和机能恢复。目前常用的有自我暗示和自我催眠。如:在全身自然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暗示——“我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空气新鲜;我放松了,没劲了,眼皮发沉,劲部放松,腰背放松,大、小腿放松,全身放松”。在设计暗示语时,勿须考虑语言修饰和语言的逻辑性。暗示放松时间为l0分钟左右。 6、药物疗法 为了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可适当使用一些药物,在排除兴奋剂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维生素或天然提取的专用药物。这样能有效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加速新陈代谢,补充能量;减少组织的耗氧量,减少氧债,改善循环尤其是微循环,提高生物氧化过程,补充肌肉营养;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扩张冠状动脉。日前常用的有维生素B1、B12,维生素C、维生素E,黄芪、刺五加、参三七、人参、鹿茸、冬虫草和花粉等。 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情,也能加快疲劳的恢复。 三、结论 总之,运动性疲劳虽然不是疾病,但疲劳得到累积的话,对人的身体各各机能也会有不良的反应,因此我们要及时的对运动性疲劳加以恢复。以上介绍的方法针对性强,没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几种恢复法,如温水浴、按摩、心理疗法等,完全不用花费多少,就得到身体的放松和疲劳的恢复,何乐而不为呢。 体育运动的论文范文篇二 体育游戏是人们比较喜欢的 文化 娱乐项目之一,也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特别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材这一艺术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技能,及时培养学生坚毅,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和集体主义观念等优良品质,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具体深入地运用游戏教材效果更好,更合理,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下面我谈谈对此问题的几点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1.体育游戏在准备部分的运用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部分主要任务就是用较短时间,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机体从相对静止的状态进入到比较活跃状态,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做好准备。然而,大多数教师在体育课准备活动部分都采用常规性准备活动,让学生绕操场慢跑几圈,做几节徒手操,身体各个关节活动一下就算完成。如果不管讲授什么内容,都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只限于这一种模式的情况,不但不能活动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兴趣,而且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也是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的内容,任务适时安排一些体育游戏来提高学习兴趣。假如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双手胸前传球,如按上述准备活动的安排,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准备部分中,就可以以游戏的方法安排“头上跨下传接力”、“运球接力”等游戏,使学生在竞赛中既活动了身体,又掌握了球性。 2.体育游戏在基本部分的运用 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新教材、复习旧教材,使学生牢固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各种基本动作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牢固的掌握。但多次重复某一动作,学生会感到单调枯燥。如,上 短跑 课时,过去就是一味强调反复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就产生了厌烦情绪,感到没有意思,以至对体育课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改变过去的那种单一的教学法,利用游戏竞赛的方法,将全班学生按技能分成若干个组,进行综合性的练习比赛。如,“迎面接力”,“15米行进间高抬腿——15米后蹬跑——15米冲刺跑”。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不仅愿意做,还会大大的增强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更重要的是动作技术的形成是在不断的泛化,强化中实现的。所以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掌握动作技术和技能,也只能靠不断的反复练习,诱导强化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的生理规律来看,教学中只靠强硬的命令,没有科学有趣的教法和组织形式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基本部分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游戏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效内容。 再如, 长跑 项目是学生的头痛的一个项目。如果教师始终采用一种练习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到头疼,单调,学习情绪和意志品质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结合教学内容把长跑课变成游戏课。如,采用“ 接力跑 ”、“追逐跑”、“领先跑”、“队形变换跑”……这样既能使单纯的跑变成各种形式的跑,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3.游戏在结束部分的运用 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有组织地结束教学活动,使学生身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这部分的体育游戏做以动作缓和,运动量小的形式进行,为了不使学生兴奋性提高,竞赛性的游戏要少,相对间隔时间要大。主要以看、听、说等形式进行,把音乐、舞蹈融进于练习之中,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达到积极放松和恢复的目的。 4.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体育游戏作为基本内容的辅助性练习和专项练习应紧扣课的基本内容.时间不要太长。游戏的动作必须在动作技术已经基本掌握的前提下来安排,对于动作要求高,难度大,危险性较大的内容,在选择游戏进行专项练习时一定要慎重。否则易形成不正确的动作定型,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好的影响。 (2)在安排游戏过程中,学生性别不容忽视。在游戏创编和选用上,由于男女学生在心理、生理上发育的不同,从而使他们在身体素质,承受运动负荷大小不同,要求不能千篇一律。 体育运动的论文范文篇三 浅谈 体操 教学中保护帮助“以人为本” 保护与帮助是体操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体操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正确的运用保护和帮助,有利于减轻练习者的心理负担,消除顾虑,增强信心,预防运动损伤,便于尽快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动作,提高动作质量。因此,加强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在保护和帮助中,我们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有胆大粗心的,小胆心细的;对器材有畏惧心理而不敢做动作的等等,这些特点就要求教师在教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合理的保护帮助手段对其进行帮助,这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1.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网络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本问题加以研究得出结论,供大家参考。 2.结论与分析 以人为本的诠释 以人为本的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 严格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 人力资源管理 的范畴,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而我们在体操教学中,借鉴其原则,在保护和帮助中运用其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分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和完成动作。 保护和帮助的重要性 在体操教学中,因思想方面的原因造成运动损伤往往比例较大。其主要表现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没有保护与帮助,麻痹大意等。出现这种情况,多因保护与帮助未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且未采取相应的保护 措施 ,包括教师自己进行和指定学生之间进行的保护与帮助。为此在体操教学中必须提高对保护与帮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教师和学生在实施保护与帮助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仅将其看做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而且要认识到这是维护和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加速掌握动作技术进程的有力措施。克服“动作简单,不必保护与帮助”的错误思想,做到耐心细致,即使没有出现危险,也不能麻痹大意,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危险,要有舍己救人的精神,不惜一切竭力救援,使练习者摆脱险境。此外,教师除了指定有关人员实施保护与帮助外,应加强课堂纪律的教育,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严密组织好课堂教学,合理运用教法,安排好运动强度和密度,为保护和帮助创造良好的条件。 保护帮助在教学中的作用 加速学生对难度动作的掌握 有的体操动作难度较大,练习者难以独自完成,必须在保护帮助下完成,如双杠的手倒立、跳马的前手翻、吊环的后摆上、自由操的后空翻等。这些较难的动作,对于一般练习者的神经系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有很高的要求,在练习过程中要想建立动作概念,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必须在保护帮助下完成。 消除练习者的恐惧心理 由于体操动作复杂多样,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见到,而在体操中是常见的。如回环、翻转、腾越等。人在翻转时处于腾空状态,有时甚至要连续做几个翻转,这对人的心理压力极大。要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只有反复实践才行。由于人体在一些器械上处于一定的高度且有复杂的空间变化,因此有可能造成脱手碰撞等危险情况,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器械的恐惧,为了保障学习的安全,在教学中要不断地采用正确的保护帮助,使学生消除恐惧心理。 根据不同的对象做到区别对待 对于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特点,在运用保护帮助上应做到区别对待。例如,对肥胖型的学生多助力,以诱导性助力帮助方法,逐步进人正式动作的练习。 3.合理运用“以人为本”原则 保护帮助方法的“以人为本” 保护帮助方法分三种:准备活动中的保护帮助、器械上的保护帮助、他人的保护帮助。 在一般准备活动的基础上需要强调的是,进人具体练习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准备活动。如腕、颈、背等关节往往受伤比例较大一些,因此,在准备活动中根据上述部位的关节做专门的练习,注意局部负荷量,合理安排项目顺序等,是值得教师认真对待的问题。在项目和动作的调配上,支撑项目和悬垂项目,跳跃项目和技巧项目,支撑和垂悬动作等不要重复进行。 在准备活动时要采用“以人为本”,掌握学生的兴奋点,合理利用合理的活动帮助学生充分热身,为下面的课程做好准备。学生中有好动的,你让他跟你正规的做徒手操,拉柔韧,他没激情。根本就热不了身,极大影响下面的课程,那教师就可以采取别的方法帮助去热身,比如,教师和学生互动做个游戏等,积极性起来了,也热身了,目的达到了,那么课也就能在学生积极性很高的情况下完成。这就从根本上发挥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没有保护与帮助的情况下造成受伤,除表明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严密的组织教学外,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欠缺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由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在出现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能“自护”。故进行保护与帮助时,要取得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师要在每个动作要领的示范讲解后,及时向学生传授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使学生在练习中能独立运用,这是不断提高保护与帮助能力的重要措施。例如教会学生在出现危险情况时,顺势做曲臂、团身、滚动、下蹲等,保持全身肌肉紧张,减缓冲击地面的力量,避免头部直接触地,此外改变动作性质和身体姿势。中止练习,紧握器械等亦是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 器械上的保护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完成动作的根本。学生能否完成动作,不仅仅是靠自身的大胆和对技术的掌握来衡量,也要靠教师对学生在完成动作中的保护帮助的合理程度来看,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要了解,能从本质上帮助学生完成动作,这是“以人为本”原则的良好体现。 保护和帮助不当亦会造成运动伤害,主要反映在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和手段上。这方面既包括了教师对所传授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是否清楚,也包括学生对该动作的保护帮助是否理解和灵活运用。为掌握好某动作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必须根据动作技术的需要,处理好站位和观察,操作部位和操作手法,操作时机和脱保等关系。眼疾手快、步伐灵活,判断准确是保护与帮助成败的关键。首先有正确的站位和能迅速起动的身体姿势。一般是两腿自然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屈,两手放于体前,上体前倾,为迅速起动做好准备。双杠支撑的动作一般站在器械的侧面,悬垂类后摆动作应站在器械后侧下方,翻转类动作则应根据动作的特点和变化站在做动作瞬间身体重心投影点后侧方。在选择好有效位置和保持迅速起动姿势后,要冷静观察练习者完成动作的情况,对技术变化大的动作,手眼协调地作出反映。一旦发现有危险,要立即移动到练习者重心轨迹的垂直线位置,运用保护或帮助的方法,使其完成动作或中断练习。一般而言,对绕横轴翻转动作是观察其头部和身体姿势,对绕纵轴的 翻转和摆动动作是观察其肩部或躯干,而绕复合轴的动作则应观察其身体姿势的变化和完成动作的规格。 他人的保护帮助,所说“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的不明显,但也是存在的。一学生做动作,而另一学生采取保护动作时,主动保护帮助的学生要根据被保护的学生的现场情况来采取措施,这样才能保护到位,减少伤害的发生。 保护帮助手法上的“以人为本” 保护手法有直接助力、间接助力两种方法 直接助力的操作的手法包括保护手法和帮助手法。常用的保护方法有接、抱、挡和拨等,可以使练习者改变身体位置,减缓或加快动作的速度,避免剧烈摔倒和砸碰器械而获得较为安全的落地姿势。帮助手法有托、送、挡、拨、搓、扶、推、提、拉、压、扶持等。如前手翻(顶、托、扶持)具体运用时应根据动作要求和当时情况决定。 之所以有这些手法,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自身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不好,教师就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如:托、送、拨等手法,帮助学生完成动作。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的这些措施,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间接助力主要有信号帮助、标志物帮助和障碍物帮助等手法。信号帮助:常用掌声、语言作为帮助手段。如双杠手倒立时常用收腹、前移、后移等。标志物帮助:通常用竹杆、小旗、实心球等实物。如鱼跃前滚翻时可用竹竿做高度标志、跳马可有小旗做步点标志等。障碍物帮助:常用绳子等实物。如:前空翻时可用绳子做障碍物,让学生越过这个高度。 这些辅助手法的运用,能极大的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学生做动作时,有这些手法帮助学生加深印象,集中注意力。这些手法的运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而采取的,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以人为本”。 4. 结论 保护和帮助在体操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是体操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去除对体操的恐惧感,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体操课上的更好。 保护和帮助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实与完善才能提高作用及质量。因此保护和帮助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还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加强实践环节达到教学的目的。 保护和帮助的方法和手法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运用要以“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依据贯彻到每节课中。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如何进行体育锻炼论文 2. 关于体育运动的短文 3. 大学体育论文范文 4. 有关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论文 5. 体育论文范文 6. 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毕业论文范文

“360读者网”里面有提供形势与政策论文的参考范文,你可以去看看此外这个网站还提供情感美文、动漫下载、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范文、笑话等各种热门资源,全部文章都经过精挑细选,欢迎阅读!

“形势与政策”期末论文系列——G20峰会:美国沦为众矢之的摘要: 备受各方期待的G20首尔峰会,无奈在令人失望的气氛中曲终人散。国际舆论、媒体大多对G20首尔峰会予以负面的评价。 此次峰会可以说是由于美国向其疲弱的经济注水六千亿美元,造成G20分化、分裂所致,也是由于奥巴马政府企图以美国利益和意愿主导首尔峰会的失败所致。 这不仅导致了本届峰会挫败,而且加深了G20的分歧,加剧了货币和贸易战争的风险。这是一次得不偿失的峰会,与前四届峰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相比,此次首尔峰会或许将成为G20峰会走下坡路的一个转折点。 正文:一、失道寡助,美国成众矢之的G20首尔峰会是全球经济和世界格局处于一个特殊的时间、特殊的背景下召开的。全球经济危机尚未化解,美、欧、日等传统强国的经济和作用、影响力在进一步下滑;而与之相反,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为代表的“金砖四国”新兴经济体却在强劲的复兴和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引擎作用越来越大。一边是正在经历衰弱的西方传统强国,一边是正在经历繁荣的新兴经济体;尤其在美国滥印美元操纵货币,日本干预市场操纵汇率,却又强压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多买美国货(商品和国债)的情势下,相互利益冲突的双方能不产生矛盾、产生分化、产生分裂吗?能不令世人担忧因此而在首尔陷入汇率和贸易争执的僵局将进一步加剧吗?能不令世界担心由此而助长更为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甚至挫伤全球经济的复苏吗?其实,因此而严重受伤害首当其冲的是美欧日,而不是新兴经济体。在首尔G20峰会失败的挫折中,最大的输家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内中期选举遭遇“滑铁卢”大败之后,原本希望国内损失国外补,谁料想苦心孤诣要领导世界、主导G20,领导亚洲、主导APEC的奥巴马,出师不利。 德国人不买账,另外18个国家中的很多国家也不买账。默克尔总理还还击道,美国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竞争力。德国财长更是直言不讳地称美国外交政策“愚蠢”,并指出美国的增长模式陷入了严重危机。 G20首尔峰会的决议没有太多惊人之处,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一笔。最具影响的其实是美国的重要性明显下降。我曾听说克林顿在担任美国总统时参加类似会议往往会无故迟到一个小,其他人必须等他。这次,奥巴马参加会议更加准时,更加礼貌,但现在也不能再确定,人们是否还会等他。二、转守为攻 中国尽显实力 随着西方经济体纷纷出问题,中国的经济却在隆隆前进。随着西方意志消沉、分裂和将注意力转向国内,包括中国宿敌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都开始认为,他们可以从北京的发展模式中学到比从民主自由更多的东西。据我在百度中查阅的结果,对于此次G20峰会被援引比较多的是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一句话:“中国做为世界第二大富国,北京认为没有理由再为别人的痛苦吃药。” 在峰会中,中国显示了它的实力,并获得了它想要的东西:一个不会强迫它改变道路的声明。中国会迈着春风得意的步伐离开首尔。三、权利东移 世界重新洗牌 奥巴马在首尔峰会上为其损人利己的货币政策的无力辩解及其财长盖特纳的荒谬建议都遭到唾弃。因之,奥巴马在G20首尔峰会上成为孤家寡人、众矢之的,“颜面尽失”。11月12日,美联社记者从华盛顿发电文惊叹:“这届峰会对美国而言是一次外交上的挫败。”同日,《纽约时报》也发文慨叹:“G20首尔峰会迅速成为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时刻。奥巴马颜面尽失,美国领导地位也遭到重创。”法国《费加罗报》十一月十三日也指出:“很显然的是美国影响力的暴跌。”奥巴马赴首尔G20峰会之前,已做了充分准备,信心满满,志在必得,以为能在首尔峰会大展拳脚,号召与会的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欧日韩等盟国领导人团结在他周围,共同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承诺快速升值人民币。然而,由于奥巴马政府居然在首尔峰会前出台损人利己的六千亿美元购买国债的宽松货币政策,再次让世界,尤其新兴经济体为美国经济病症买单,从而激怒了G20的绝大多数成员国,就连铁杆盟国都不买帐。一个操纵货币、变相操纵汇率的美国有什么资格带领G20峰会指责中国操纵汇率,要求中国加速人民币升值呢?这是明显的失道寡助。其实,奥巴马政府是经过精心盘算的,赶在首尔峰会前出台货币注水政策,为的是让奥巴马在首尔峰会上向全世界解释,其加剧世界汇率动荡和危及全球经济复苏的操纵美元政策,是在对全球经济做贡献。 事实证明,奥巴马政府这套把戏是不了人的。正因为如此,首尔峰会与会国非但不支持奥巴马强压人民币升值,反而对美国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大加挞伐。总结:经过漫长的资料搜索和整合,我也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G20峰会只是一个缩影,它代表了新兴国家在应对全球衰退问题上远远强于老牌发达国家。当今世界处于一场伟大权力变化的初期。未来20年中国和印度将主导世界的经济。G20峰会就是关于它们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大国的理念将融入并塑造现有全球体制的会议。聪明而现实的美国人,应正视现实,顺从时代潮流,同中国、同新兴经济体、同世界互利合作,共赢共荣,才能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和美国人民的福祉。字数统计:2003

关于斯巴鲁论文范文资料

日本的斯巴鲁粉丝都称自己为SUBARIST,斯巴鲁的品质也越来越受到日本消费者的认可,使用寿命和耐用性也在日本国内名列前茅。

力狮不是跑车,是中级轿车,翼豹是中级两厢车,STI是高性能的两厢车.

刷此记录的是斯巴鲁在WRC赛车界享有盛名的赛车Impreza WRX STI是有斯巴鲁STI技术部研发的300马力狂暴产品,国内译为“翼豹”,并非“力狮”,力狮是Legacy,是中级轿车,翼豹也并非跑车,是拉力紧凑型车,由麦克雷驾驶跑出

在日本斯巴鲁是很受欢迎的品牌,日本人对斯巴鲁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不过日本人最喜欢的并不是斯巴鲁的越野车型,而是imprezza sti这款性能车,日本国内的玩车文化很浓厚,而斯巴鲁的性能又足够优秀,这使斯巴鲁成为了日本热爱性能车的人的首选。

扩展资料:

品牌理念

这个品牌意念代表了Subaru对于汽车智能和敏感的理念。它意味着Subaru对于卓越驾驶的目标,这就是一种由驾驶、环境以及安全三者高度融汇而成的汽车。

而正是如此才能给世界各地的客户,尤其是那些真正喜欢驾车体验的人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除此之外,Subaru还承诺提供在新产品和服务两方面的始终如一的价值。

  • 索引序列
  • 关于托尔斯泰论文范文资料
  • 关于蒙博托论文范文资料
  • 关于瓦斯论文范文资料
  • 关于首尔论文范文资料
  • 关于斯巴鲁论文范文资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