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瑞幸咖啡具有代表性,在同行中相对突出,所以就选择瑞幸咖啡开题报告。
1、邀请实力派名人代言,精准定位品牌格调。 在饮品连锁行业,品牌很少会邀请名人代言,比如星巴克就没有代言人。然而,瑞幸就是不走寻常路。2017年底,瑞幸咖啡刚创立不久就重金请来了汤唯和张震,推出了以「这一杯,谁不爱」为主题的宣传视频和平面广告,进行大面积投放。汤唯和张震作为国内实力派演员的代表,有大量的粉丝簇拥,是许多人心目的女神和男神。两位大咖的代言,是对瑞幸品牌实力的背书。广告中汤唯和张震的商务精英形象,也显示出瑞幸对「商务办公」消费场景的定位。到了今年,瑞幸为了推广新茶饮品牌「小鹿茶」,邀请新生代实力明星刘昊然来代言,刘昊然的形象阳光帅气、干净清爽,在年轻群体中有很高的人气,其粉丝和瑞幸茶饮新品的目标消费人群高度重合。借助刘昊然的势能,瑞幸小鹿茶「年轻人的活力下午茶」的定位深入人心。 2、碰瓷星巴克,树立行业挑战者形象。 碰瓷营销是一种剑走偏锋的方式。名气较小的品牌,通过主动和大品牌产生摩擦,可以快速提升知名度。2018年5月,瑞幸咖啡发布了一份致星巴克的公开信《给行业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中国消费者有更多选择》。信中指出星巴克与其合作商和物业签署了排他协议,影响了瑞幸门店的进驻,涉嫌垄断竞争,瑞幸将正式起诉。尽管星巴克淡然回应「我们无意参与其他品牌的市场炒作。」瑞幸还是因碰瓷在短期内吸引了大量目光,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3、花样跨界,借势知名品牌提高声量。 品牌之间跨界合作,是如今营销的普遍做法。瑞幸咖啡的跨界,更是跨遍了许多知名品牌。 2019年3月底,为了纪念QQ诞生20年,瑞幸咖啡联名腾讯QQ,在深圳南山打造了一家主题咖啡店「QQ1999年beta」。开业一个月内,消费者到店出示已登录的5/6位数QQ号,便可免费获得拿铁一杯,还有为期两个月的QQ限量公仔赠送活动。让早期用户产生浓厚的怀旧情绪,一波波回忆杀,也会激发人们广泛传播。靠着这次的联名活动,成立不久的瑞幸也获得了些许历史的厚重感,并且通过腾讯的背书,提升了瑞幸的品牌形象。2018年7月,为庆祝小米上市,瑞幸在小米办公区开设快闪店,用「这一杯,敬热爱」致敬小米。同年10月,瑞幸和华为云一起亮相「2018华为全连接大会」,为咖啡增添AI概念。人们只要在屏幕前「比心」,就可以获得一杯免费咖啡。通过和科技品牌共振,瑞幸咖啡为产品赋予了独特的科技感,让咖啡变得更有内涵。 最后,希望我们的小蓝杯能够挺过来。
瑞幸咖啡在最近一年里越来越火,大家都觉得它的营销活动——买一赠一做得特别好,而且看上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换个产品就可以轻松复制,其实不然。 先介绍下买一赠一,那就是用户买了之后,分享券给新人,新人可免费领一杯。 一杯咖啡20多块钱,这么一送,不是要亏死。 其实瑞幸咖啡这是打了两个大胆的赌: 1、一杯咖啡还是两杯咖啡,物料成本上差不了太多。 这可能都不算赌,自己煮过咖啡的人就会明白。我之前在星巴克买了包88块的咖啡粉,每天一杯喝了一个多月,加上电费、水费、包装费,一杯咖啡的成本绝对不会超过10块。 瑞幸咖啡一杯都要20多了。Orz 也有人会说,他们用顺丰配送的,运输成本高呀! 这就是他们打的第二个赌了。 2、每单产生的物流成本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线下瑞幸咖啡店配送区域不大,可能是在3公里范围内,于是他们很好地控制了距离产生的成本,每单也就是短距离配送,而且满35才免配送费,配送费都要6元了。 在这种约束条件下,瑞幸咖啡大单的情况会比较多,很多都是配送到写字楼的,一群白领公司内部分发券,集体下单,这样大大节省了物流费用,就是免配送费,瑞幸承担的成本也不高。 从这两点可以看出,瑞幸咖啡看上去人傻钱多,但是在营销活动的成本控制上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有很多朋友看了瑞幸咖啡模式,摩拳擦掌也想复制,不过复制之前,先对自己的产品和营销手段进行细致地成本核算。 首先,自己的产品是不是具有高复购率。 有些产品可能一辈子只需要买一个,比如说一些小家电,复购率低,只能通过横向拓展品类来营利。如果自己只有一款或者几款商品,或者成本比较高,就不要搞瑞幸咖啡这套了。 其次,产品是不是有很低的边际成本。 如果不是像咖啡这样,多加点水又是满满一杯,而是送一个亏一个的低客单价商品,也就不要玩这套了。 最后,配送成本需要精细计算 其实我现在还没想通淘宝店上卖包邮小饰品,一个单不到5块的店是怎么存活下来的,毕竟江浙沪快递打包价也要5块钱一单吧。 完成了自检工作,再开展瑞幸咖啡这种野蛮暴推才有可能红利、金钱两手抓,否则就很可能变成自杀式营销。 今天就分享到这啦~么么哒~
江苏海洋大学是一所非常不错大学!
理由如下:
一.学校环境优美
江苏海洋大学位于花果山西麓,拥有苍梧、通灌、宋跳三大校区,总面积2100余亩。学校的绿化丰富,风景宜人、环境优美,就像是一座美丽的自然公园。
文华楼
二.学校硬件设施齐全
江苏海洋大学教学楼环境较为优异,主校区的文华、文思等教学楼均装有供学生免费使用的电梯、小型会议室。学校的教室条件较好,投影仪等现代化设备齐全。
此外,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大型游泳馆,配备先进的恒温泳池,为学生开设免费的游泳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修游泳、划船等海大特色体育课程。
江苏海洋大学-游泳馆
三.学校食堂较好
江苏海洋大学主校区共拥有7个食堂(一食堂、二食堂、三食堂、四食堂、海洋餐厅、D区食堂、民族食堂)
学校食堂的菜系丰富,不论是烧烤,还是火锅。不论是川菜,还是鲁菜。这里样样都有!
20元的小火锅
且食堂的价格大多便宜实惠!价格均在10元左右。其中,最便宜的盒饭,一荤两素只要5元!!
四.学校就业机会多
学校是一所一本院校,有多个央企和国企的秋招专场宣讲。(如中铁、中电建、中电信、五大行等公司单位下属的央企、国企)
学校的央企校招待遇较好,如中铁在我校开出收入较高。
五.政策支持
省内对学校的发展十分重视,投入力度很大。通过2023年省内的本科预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省内对于江海大投入的经费在同分院校中是最高!并且学校的发展速度也是最快的!未来发展的前景是最广阔的!
六.分数较低,性价比较高
学校虽为一本院校,但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只需要一本线附近便可报考!且开设专业齐全,学科实力强劲,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江苏海洋大学!
学校近年在上升期,校内学习氛围还是可以的,江苏海洋大学原为1985年成立的本科院校“淮海大学”,2019年由淮海工学院升级为江苏海洋大学 m,2020年开始进入本一批次招生。下有20个二级学院,开设69个本科专业。现拥有7个一流硕士点、12个专业硕士点,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属于“百校工程”院校、区域高水平大学。还是有很多不错的专业和负责的老师的。
学校主要分为三个校区,通灌校区主要是大部分大一新生学习的地方,宋跳校区主要是专升本的学生,苍梧校区是主校区,大部分学生老师都在这个校区,主校区内主要有5个食堂,还有一个南园类似于餐厅方便聚餐,校内现在也开了很多小店,瑞幸咖啡,蜜雪冰城,德克士,蛋糕店,书屋等等,方便日常校内生活。
学校主楼
宿舍区
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也要跟随个人的选择和生活习惯。如果这个人他非常的有个性,那他的大学生活同样是存在个性的,大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是过得不一样的。有的人珍惜大学的生活,把每一天过得都非常的精彩,比如参加各类社团,参与各类活动,结交更多的有趣的朋友,这样他大学生活会是非常丰富的。同时有的大学生活是单调无聊的,有的会一直埋头于学习,不参加任何大学活动。
虽然大学生活过得无聊,但是在今后的生活中,在工作职场中,他会有更大的优势。而还有一种大学生,他们既不参与活动也不参加社团,也不努力学习,挂科也成为家常饭,这样的大学生活是痛苦的,他们喜欢在寝室中玩游戏,
常德一时之快。却不知事后之苦。虚度大学光阴,。而我们理想的大学生活。是有意义且充实的,第一种大学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同时第一种大学生活也是很多人都将近达到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可以是积极向上的,也可能是无所事事,荒废的,这主要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活,并为之做了什么努力。在我看来,大学是丰富多彩的,从进校开始,会有学姐的宣讲加入学院或者学校级别的组织,我们学校在十一月份左右开始社团招新,选择加入喜欢的社团,会获得很多快乐。大学也是忙碌的,专业课,体育课,社团活动,获取了很多新知识,学到了很多新东西,忙碌且快乐着。大学也是需要自律以及自主管理的,大学生活相较于初高中生活,有更多自由,有更多选择,这些大部分都需要我们自己选择,自己为之计划,为之努力。总之,大学生活是人生中的一段新征程,一段新生活,慢慢体会,亲身体验,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快乐和开心的事情,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夕阳下的宿舍楼
参加学校的银杏叶相关活动
参加学校活动获得的玫瑰
学校的螺蛳粉
班级:食安171 姓名:沈煜澄 学号:20177180116 “出现理论”的一句话和四个元素 瑞幸咖啡依靠“免费喝一杯”赢得市场的根本原因。 简单来说“出现理论”就是:不出现=不存在,就是由于成本、效率的因素,在商品极大丰富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决定商品最终成交的基本条件是商品能在合适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出现在消费者可以达到的购买清单中;而那些不能及时出现的商品,对消费者来说,就等同于不存在。而“出现理论”的四个元素就是大范围、低门槛、高精度和高价值。 瑞幸咖啡的成功从某个角度来说就归功于这一理念,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如何围绕“出现理论”经营,并牢牢掌握住“出现理论”这四个元素。 首先就是大范围,在瑞幸咖啡推出之前,星巴克咖啡已经牢牢的占领了市场,提到咖啡第一个联想到的肯定是星巴克,似乎没有人能撼动他的地位,它拥有非常大的“流量”与市场容量。但是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瑞幸咖啡似乎突出了星巴克咖啡的包围圈,成功的走向了人群的视野中,经过了大范围和大力度的宣传,瑞幸咖啡就像一个“网红”一样横空出世,而他选择的宣传方式也与众不同,“免费喝一杯”,这成功的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球。而这大部分人基本上都属于中低端人群。 也不得不佩服瑞幸咖啡的管理层的能力,他们牢牢的洞悉了人的心理。而从这里我们也能发现瑞幸咖啡的低门槛。只要注册app便能获得免费咖啡一杯吗,首次邀请朋友两个人都能免费喝一杯,下单成功还会送你更多的优惠券,分享活动也能送优惠券,折、折、折、5折……比比皆是,这么大的优惠对于那些底薪阶层,爱贪小便宜的人来说吸引力太大了,这就是无法抗拒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以及全球的市场上,中端以及中低端人士是占绝大多数的,这也是瑞幸咖啡能获取大量的客户的原因,但客户的品质较低,终是无法将自己代入中高端的市场,而这并没有关系。高精度和高价值则能在最终克服这种困难。 在我看来,瑞幸咖啡在高精度这一方面上最多只能做到与星巴克咖啡持平的水准,因为星巴克咖啡占领市场多年,已经有了自己的销售系统,算得上是非常完善了,而瑞幸咖啡只需要跟上它的脚步即可。 最后我认为,有了前三个因素的成功,才有最后的高价值。瑞幸咖啡在不计成本的销售和宣传后,获得的大量的客户和市场资源,这才成功的吸引到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大量资本的加持下,瑞幸咖啡果断选择上市,在几轮的融资后获得了更大资金流入,开辟出更高端的市场,从而吸引到更高端的人群,并将自己引入和星巴克一样的的高端市场,从而占领比星巴克更大的市场范围,从创立到IPO,瑞幸咖啡只花了17个月时间,这也将成为全球最快IP0公司,而且2018年底,瑞幸咖啡门店数量达到2073家,销售咖啡8968万杯,消费用户共计1254万人。预估计到2019年底瑞幸咖啡门店数量将达到4500家,将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市场排名第一的连锁咖啡品牌,打破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成为最后的赢家。
文字内容均转载自乘联会,原创作者:牛宇
4月2日,瑞幸咖啡爆雷,22亿元销售流水造假事件持续发酵,投资者面临巨额亏损,世界真魔幻,一个卖咖啡的不安分守己,造了这么一大瓜。对比我汽车圈,这种画大饼的套路貌似也时常发生,道理都是相通的,此事带给业界的几点教训,值得车圈思考一番,总结教训,学习经验,推动汽车制造业大步向前。
人均咖啡消费量VS汽车千人保有量
瑞幸专业卖咖啡,当然得有市场才能把生意做大,当下规模小没关系,只要用户增长速度够快,用户习惯培养的够好,未来市场就能前景无限。瑞幸告诉大家,欧美国家每年人均咖啡消费大约400杯,中国的这一数字小于5。从5杯到400杯能有80倍的增长,即便到不了400杯,打个折扣到200杯,也有50倍的增长。听了这个简单的加减法之后是不是很振奋,感觉市场一片光明,有没有像极了中国车市的千人保有量?
美国的千人拥车量超过800,日本及德国接近600,中国则为173,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们的千人保有量提升空间巨大。据此行业权威专家预测,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饱和点是每千人拥有汽车400-500之间,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15年车辆报废周期,推算出中国汽车的年销量应该突破4000万台,但是中国车市在2017年达到2800万的顶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不要说4000万,就是3000万现在也不敢奢望。国情不一样,不能简单复制欧美千人保有量的数字游戏,还是要理性分析国内需求,不要幻想未来4000万大市场,一味疯狂扩充产能,谨慎要面对2000多万的存量竞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路。
价格敏感的咖啡新客户群VS价格敏感的汽车首购群体
瑞幸咖啡指导价贵,按照原价销售注定门可罗雀,但是其巧妙使用大量优惠/折扣券策略,例如半价优惠券,一周不活跃的顾客优惠券等等,在初期培育了很多对价格高度敏感的新客户群,瑞幸把这种以优惠券为中心的运营模式推到极致,但却伤害了优质客户,在没有折扣时,客户忠诚度接近零。
对比汽车客户群体,也粗略的分为对价格敏感的首购群体,以及对品牌及产品性能要求较高的增换购群体。中国车市经过三十年快速普及,首购群体规模越来越小,2019年乘用车首购群体降到51%,未来车市的竞争,将会是存量状态下的搏杀。低价获客策略的效果变弱,市场最后一定属于那些在产品上下硬功夫的品牌,而那些只顾眼前利益,在车子成本上动歪脑筋的品牌会惨遭淘汰。
做空机构尽职调研VS汽车市场传统调研
做空机构浑水发布的那份匿名做空报告,包含巨大信息量,是瑞幸暴雷的导火索。据悉,做空机构动员了92名全职和1418名兼职,在全国45个城市的2213家瑞幸咖啡门店,录下了大量监控视频,从10119名顾客手中拿到了25843张收据。
这是市场调研的典范,是对瑞幸的扒皮式调研,穿过层层迷雾,终于找到事情真相。浑水调研方式值得车圈学习,相比有些企业随机找几百个人的传统调研方式,无论是在用户样本数量还是样本的有效性方面都有欠妥。我在市面上也看到个别车企因为在推出产品前没有对做深入市场研究,导致新品定位失准,比如新车初衷针对年轻90后,到最后却是中年大叔成为购买主力。未来汽车市场竞争将会越发激烈,想要避免决策错误,必须高度重视调研项目,多向做空机构调研瑞幸模式学习,才能把市场真正研究透彻。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震动了投资圈,对中概股信誉度影响巨大。不过细品瑞幸的翻车事件挺有收获。其简单复制欧美咖啡销量的模式,与汽车千人保有量的推导算法如出一辙。通过优惠/折扣卷获取价格敏感的咖啡新客户群,与部分车企推低价、低质产品营销手法也一样。最后就是浑水那份模范调研报告,值得车圈同志拜读一下,学一下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是如何炼成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截至2018年底,瑞幸已经完成两轮融资,金额达4亿美金。2019年5月17日,瑞幸登陆纳斯达克,实现IPO,估值42亿。 由神州系团队构建的瑞幸咖啡,用互联网的打法疯狂扩张,已经在线下开了2000家门店,2019年计划开店2500家,届时门店总数将会超过星巴克。 实际上,对于瑞幸咖啡的发展模式,坊间争议是很大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它在完全不盈利的情况下,靠资本在疯狂开店,这在传统的零售行业是很少见的。传统开店的模式,是一个店盈利了,我再开第二家。等运营模式被验证,流程和管理能够标准化复制的时候,再大规模开店。 瑞幸会不会像想小黄车一样破产?补贴取消后,客户到底能留存多少,会不会在裸泳?这是很多人对瑞幸的疑问。 我们今天用混沌大学的思维模型,来分析瑞幸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存在的机会。 一、第一曲线+价值网络 1、第一曲线:过破局点,但是自增长存疑 第一曲线是用来盘点目前行业或者企业所处的阶段。 中国目前主要的咖啡消费还是速溶咖啡,占到72%,剩下的28%才是现磨咖啡。而在现磨咖啡领域,是寡头竞争市场,星巴克一家市场占有率在50%左右。 从1999年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开始,现磨咖啡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近年来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相对于世界咖啡市场增长2%的速度,仍然处在高速发展期。 按照中西方人均消耗量的对比:芬兰平均每人每年1200杯,日本韩国平均每人每年180杯,而中国大陆地区平均每人每年仅6杯。现磨咖啡行业离极限点还很远。 而对于瑞幸咖啡来说,它在第一曲线的什么位置呢?有人认为它过了破局点,理由是都已经IPO了。有人认为没有过破局点,因为所有的数据是在强营销和低价格组合下形成,一旦资本不输血了,瑞幸是否能自运转,还是像想小黄车一样倒下? 按照混沌思维判断是否过破局点,叫“快来钱”:用户快速增长、用户愿意付费、用户主动上门和分享。 按照这个标准,瑞幸是符合上述三条的,唯一的不同是,这一切都是在资本补贴下完成。所以我们认为瑞幸已经过了破局点,但是在快速增长期,瑞幸的第一曲线也有可能掉头而下,快速夭折,因为瑞幸的增长飞轮还没有实现自转。 2、价值网路 我们再来看一下瑞幸的价值网络: 资本价值网:野蛮扩张与盈利、精细化运营的矛盾 我们先来看 资本价值网 ,瑞幸显然是对资本强依赖的,现在通过上市,资金来源可能比较容易解决。但是进入资本市场,意味着开始了增长游戏。如果瑞幸的故事不能满足市场的预期,股价的大幅跳水是常事。 想想今天如此伟大的亚马逊,之前也在为被资本市场认可而努力。2000年,亚马逊股价跌掉80%;2003年到2008年,股价只上涨了10%;直到2015年,市场才慢慢读懂亚马逊。 按照钱治亚的公开讲话,瑞幸咖啡要补贴3-5年,开店10000家。这意味着在未来3年内,瑞幸咖啡的数据大概率还是很难看,这种情况下,大众对瑞幸咖啡的信心和看法就极为重要。 这种情况下, 瑞幸可能就需要在野蛮扩张和盈利数据之间做出平衡。 因为上市之后,你不太可能不考虑小股东和公众的看法。 OFO之所以走到今天,除了戴威经验不足,被资本裹挟,导致只能往前,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好在钱治亚不是戴威,但是她同样要面对资本对于回报和增长的渴求,而且,资本的耐心不是无限的。 野蛮生长,和精细化运营之间,同样存在着矛盾。 此外,瑞幸的想法,是通过资本快速扩张,然后再通过规模效应来建立竞争优势,实现降本增效。但是,咖啡行业不是微信、或者共享单车,它不存在网络效应,不是说我过了临界点就赢家通吃。 先发优势+资本可能能快速形成规模,但是规模效应不仅仅是体量大。如果每个细胞都生病,我们很难说由细胞组成的人体就是健康的。对于瑞幸,如果单个店面做不到精细运营可盈利,并且可复制。那么,一路狂奔带来的,可能是粗制滥造,造成有规模而无质量。 互联网虚拟产品可以MVP快速迭代,但是咖啡和门店,毕竟是生活服务,它的边际成本和调整成本更高。在短时间内门店的快速膨胀,意味着管理难度会成几何级数增加,这是和打车管理好司机和车辆不一样的。 友商价值网:推动行业发展,竞争也会加剧 我们再来看看 友商价值网 ,瑞幸的一路狂奔,已经引起了星巴克的调整。和阿里合作开启外送业务,并且会员平台互相打通,APP活跃用户迅速上升。2019年5月,星巴克中国推出“在线点,到店取”服务—“Starbucks Now”(简称“啡快”)。 尽管星巴克和瑞幸比,在成本结构和运营模式上差别很大,但是面对瑞幸的强势进入,星巴克也不会袖手旁观。未来现磨咖啡行业的竞争,随着互联网和新零售的发展,将愈加激烈。 客户价值网:如何才能留住你? 而在客户价值网,目前瑞幸主要的客户有两部分,一部人是星巴克教育好的存量客户;另外一部分是用低价砸开培育的新客户。这两者的第一驱动力,都是低价。而通过低价而来,是否会为口味或者品牌留下,这是一个需要验证的问题。否则,瑞幸所有的补贴,都只是获单,而不是获客。 咖啡并非刚需,而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消费和文化熏陶,在后天形成的消费习惯。这个市场培育时间有多长?这个恐怕谁都只能预想,而无法准确预测。 如果想着把咖啡培养成刚需再盈利,恐怕股民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二、瑞幸未来存在的机会 这部分我们用组合创新的模型,通过供需连来拆解咖啡行业的要素,看看未来瑞幸有哪些新的组合和可能性。 1、需求端:下注多和好,品牌升级 在需求端,瑞幸避开了星巴克的第三空间,选择了快和省。在未来,在店面建设完成之后,瑞星可能会选择将资源注入好或者多。这个时候, 对瑞幸来说,可能意味着品牌的升级。 瑞幸的前期,有点像小米,通过性价比来吸引用户,小米硬件只有3-5%的毛利。而瑞幸,在目前咖啡上是亏损的,至于在未来门店开完或者放缓之后,撤走补贴,是否还能做到好的性价比,是钱治亚需要考虑的事。 而一旦增加SKU,则意味着将吸纳更多的用户,用户价值网可能扩充。这个时候,瑞幸可能会和小米一样,进行品牌升级。毕竟小米青春版可以卖给“屌丝”,那你的mix6旗舰版,你这个价格,是要卖给更高端的人群。 而目前国货已经开始崛起,随着消费升级,中国将出现更多的品牌。在以往的工业时代,大家注重的是销售额,是卖货,用功能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到了信息化时代,功能趋于同质化,品牌和体验,将是消费者更多关注的。 如果瑞幸能真正建立起品牌,而不是知名度和商标,那么客户留存将不再是问题。 小米是通过手机作为流量入口,而通过另外两个模块,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来盈利。瑞幸如果有了巨大的流量,也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新零售平台。这点我们可以通过连接端来看。 2、连接端:建设软硬件,搭建新平台,畅想大数据 在连接端,一旦瑞幸布局完成,瑞幸在多个城市有了自己的门店、物流系统和大数据系统。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瑞幸线上有海量用户和自有APP,线下有上万家门店和员工。 这个时候,在软硬件上,瑞幸已经具备一个新零售平台的条件,瑞幸的想象空间会更大。 比如,瑞幸可以整合供应链,变成写字楼白领的生活管家。盒马说要让社区的居民不再用到冰箱,因为盒马30分钟送达,就是你身边的冰箱。 OK,那瑞幸我可以成为白领们的冰箱,我的店面靠近写字楼,你们有想吃的,想喝的,我像盒马一样,30min给到你,满足你的需求,是否可以?这个时候,瑞幸的店面,就变成了每日优鲜的“前置仓”。 甚至,我成为你们的代言人,通过我的供应链,去帮你挑选精品。茑屋书店的创始人增田宗昭说,在未来的零售,选择和推荐能力,将是胜出的关键。这种模式下,瑞幸变成了Costco。 如果要朝平台走,瑞幸就要去整合供应链。这点是目前瑞幸并不具备的能力,也需要时间去做。毕竟像阿里、京东还有永辉这种,都已经在其中展开竞争。 此外,通过咖啡和门店连接了这么多会员,是不是会累计大量的用户数据,瑞幸如果有志于此,甚至可能变成一家大数据公司。 实际上茑屋书店就是这么干的,茑屋书店的母集团CCC(Culture Convenient Club),它的收入只有20%来自卖书,其余80%是加盟抽成和策划收入。CCC实际上是一家大数据和策划公司。 这是因为CCC发型的T型卡,日本一半人口是他们的用户,由此积累了大量的数据。CCC用这些数据去给加盟商赋能,用大数据形成用户画像,帮助加盟店选品、销售、提高运营能力。同时,所有加入T型卡的商户积分互通,在消费时,需要交纳给CCC销售抽成。 如果瑞幸也有心变成数据公司,实际上它已经在通过数据积累,给自己的线下门店和线上营销赋能。这些数据积累下来,并且能够挖掘和应用的话,未来在数据端的价值,可能会超过实体商品和服务的收入。 三、总结 互联网,生来就是为了提高效率。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传统行业,将会改造和重构已有的商业模式,瑞幸正在这么干。我们不知道瑞幸是否能真的活下来,并且活得很好。还是说作为先驱,跑的太快而成为先烈。前面乐视的生态化反和OFO就是例子。 无论成功与否,钱治亚和背后的投资人,是值得钦佩的。用长期眼光去看待不变,而不是用资本去追求风口,这是中国创业者未来应有的态度。
文字内容均转载自乘联会,原创作者:牛宇
4月2日,瑞幸咖啡爆雷,22亿元销售流水造假事件持续发酵,投资者面临巨额亏损,世界真魔幻,一个卖咖啡的不安分守己,造了这么一大瓜。对比我汽车圈,这种画大饼的套路貌似也时常发生,道理都是相通的,此事带给业界的几点教训,值得车圈思考一番,总结教训,学习经验,推动汽车制造业大步向前。
人均咖啡消费量VS汽车千人保有量
瑞幸专业卖咖啡,当然得有市场才能把生意做大,当下规模小没关系,只要用户增长速度够快,用户习惯培养的够好,未来市场就能前景无限。瑞幸告诉大家,欧美国家每年人均咖啡消费大约400杯,中国的这一数字小于5。从5杯到400杯能有80倍的增长,即便到不了400杯,打个折扣到200杯,也有50倍的增长。听了这个简单的加减法之后是不是很振奋,感觉市场一片光明,有没有像极了中国车市的千人保有量?
美国的千人拥车量超过800,日本及德国接近600,中国则为173,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们的千人保有量提升空间巨大。据此行业权威专家预测,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饱和点是每千人拥有汽车400-500之间,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15年车辆报废周期,推算出中国汽车的年销量应该突破4000万台,但是中国车市在2017年达到2800万的顶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不要说4000万,就是3000万现在也不敢奢望。国情不一样,不能简单复制欧美千人保有量的数字游戏,还是要理性分析国内需求,不要幻想未来4000万大市场,一味疯狂扩充产能,谨慎要面对2000多万的存量竞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路。
价格敏感的咖啡新客户群VS价格敏感的汽车首购群体
瑞幸咖啡指导价贵,按照原价销售注定门可罗雀,但是其巧妙使用大量优惠/折扣券策略,例如半价优惠券,一周不活跃的顾客优惠券等等,在初期培育了很多对价格高度敏感的新客户群,瑞幸把这种以优惠券为中心的运营模式推到极致,但却伤害了优质客户,在没有折扣时,客户忠诚度接近零。
对比汽车客户群体,也粗略的分为对价格敏感的首购群体,以及对品牌及产品性能要求较高的增换购群体。中国车市经过三十年快速普及,首购群体规模越来越小,2019年乘用车首购群体降到51%,未来车市的竞争,将会是存量状态下的搏杀。低价获客策略的效果变弱,市场最后一定属于那些在产品上下硬功夫的品牌,而那些只顾眼前利益,在车子成本上动歪脑筋的品牌会惨遭淘汰。
做空机构尽职调研VS汽车市场传统调研
做空机构浑水发布的那份匿名做空报告,包含巨大信息量,是瑞幸暴雷的导火索。据悉,做空机构动员了92名全职和1418名兼职,在全国45个城市的2213家瑞幸咖啡门店,录下了大量监控视频,从10119名顾客手中拿到了25843张收据。
这是市场调研的典范,是对瑞幸的扒皮式调研,穿过层层迷雾,终于找到事情真相。浑水调研方式值得车圈学习,相比有些企业随机找几百个人的传统调研方式,无论是在用户样本数量还是样本的有效性方面都有欠妥。我在市面上也看到个别车企因为在推出产品前没有对做深入市场研究,导致新品定位失准,比如新车初衷针对年轻90后,到最后却是中年大叔成为购买主力。未来汽车市场竞争将会越发激烈,想要避免决策错误,必须高度重视调研项目,多向做空机构调研瑞幸模式学习,才能把市场真正研究透彻。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震动了投资圈,对中概股信誉度影响巨大。不过细品瑞幸的翻车事件挺有收获。其简单复制欧美咖啡销量的模式,与汽车千人保有量的推导算法如出一辙。通过优惠/折扣卷获取价格敏感的咖啡新客户群,与部分车企推低价、低质产品营销手法也一样。最后就是浑水那份模范调研报告,值得车圈同志拜读一下,学一下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是如何炼成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通过,你怎么分析,结果的
能影响店内的生意。研究大学生对瑞幸咖啡满意度的意义是能影响店内的生意。瑞幸咖啡以“让每一个顾客轻松享受一杯喝得到、喝得值的好咖啡”为品牌愿景,以“创造一个源自中国的世界级咖啡品牌”为品牌使命。
瑞幸咖啡中国公司的现状不太好,被多次罚款,经营不善。
不会。现在瑞幸咖啡门店很少有人去,往日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自己的错误缺要整个中国的企业和它一起来承担。
今年四月瑞幸高管承认造价销售额,导致股价下跌,也有很多家瑞幸咖啡门店关闭了,但是瑞幸咖啡还是很好喝的,我还会去喝
第一个问题是产品,因为做连锁品牌,在产品方面会有很多要求,比如是否能够提供同质化的产品。比如星巴克能够做到每个店的质量水平都类似,但是其他的品牌,可能每个店的水平会参差不齐。整体来说,星巴克在质量方面控制的还是比较好的,瑞幸还有其他比较大的咖啡品牌,在质量上面还是有一些问题必须要解决的。
因为是配送的方式,所以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没有办法做到很多品种,比如星巴克的馥芮白,在五分钟之内是最好的时间,超过十分钟以后,口感各方面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瑞幸没有办法做馥芮白,只能做一些很传统的。
第二个问题是作为互联网产品,用户粘性会比较差。
第三个问题是价格,如果瑞幸没有买一送一的话,他的价格和星巴克是接近的,星巴克的一杯美式咖啡大概是28,瑞幸的一杯的美式是2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很多促销活动,价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贵的。
在咖啡这个领域,单单做咖啡店,收入是有限的。所以现在很多公司都在考虑是否能够整合咖啡的上下游。现在中国比较大的问题是,上游的咖啡烘焙环节很难有好的产出。所以有很多公司在考虑能不能进入到咖啡的上游环节。因为在上游做咖啡豆烘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