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自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自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自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教育现状探讨论文

摘要:

教育部推行的新课程标准至今已有十余年,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推动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着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正在逐渐被现在化的自主教育模式替代。虽然新课程改革推动了高中数学的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现今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距离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模式的局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因此,需要针对现今的高中数学教育现状还提出能够解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育现状;分析;探讨

对于高中生而言,其数学课程的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探索学习。而数学课作为高中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课程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且在生活中到处都能够接触得到。但是对于高中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学生们只能看到其中的数字与相关的几何图形,对与学习数学的兴趣较低。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这一局面,通过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高中数学教育现状

受初中教学思想的约束

相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初中的数学所讲授的内容比较少,且难度较低,在讲课的过程中只需要依据相关的知识要点,对其公式进行熟练的运用,基本上就能够解决出相关的问题。但是高中的数学需要将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综合性的运用,才能有效解决数学问题。在初中时所学习、使用的那套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高中的数学了。因此,有很多的同学在刚进入高中后,对于数学的'学习仍旧采用的是初中时期的那一种学习与解题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数学问题考虑得不全面,进而就出现了即使十分用工也无法提升成绩的情况。很多的同学在初中时的数学成绩很好,但是到高中之后数学成绩怎么都得不到提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与信心。

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主要是对相关数学题进行详细的解题演示,没有对学生介绍与之有关的教学内容与方案的背景及其他方面的内容。同时对于相关的数学公式的讲解,也只是一种对公式进行重新推导的形式来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因而,其上课内容十分枯燥乏味,学生在听讲时很容易就会出现思想不集中的情况。除此之外,为了应对即将面临的高考,老师会让学生通过做大量的数学题来对知识进行掌握,提升数学成绩。很多的教师认为,学生只有通过做大量的题,对该类型的题目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掌握,才能在考试中轻松的拿下这种类型的题目。教师们在努力的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学生们的感受,学生通过大量数学题目的训练,思维活跃的程度就会降低,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会慢慢降低。

受高考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为了提升学校的升学率,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试卷,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定。这种形式的教育制度与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思维灵活度较差,不知变通,也没有相应的生活能力,最终会丧失创造性的精神。

2具体解决措施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由于我国大多数学校仍旧采用的是应试教育的方式,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改革时,需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对高中生的思维力、洞察力以及辨别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反思,需要与学生一起对重点、典型的题目进行深刻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解题的层面。对高中生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仅需要教授其解题的方法,更需要对其进行相关道理的分析,由此才能促使其全面的提升。

提升课堂气氛

高中数学课上沉郁的学习环境与分为,容易让学生产生压抑的情绪,进而更不愿意参与到数学课的教学活动中。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一些灵活,与学生生活实际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对于熟悉的事物,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是得到有效的激发与提升。

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自身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师想要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成绩,还需要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加强。年轻的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向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进行教学技巧的讨教,也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或者是听名家的讲座,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及相关的知识。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

分层教育

对于统一班级的学生而言,会同时存在着能力强与能力若的学生。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不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数学教师需要依据相关的教学大纲,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要求,并进行不同难度的辅导与教学。进而能够使得全班的学生共同的学习与发展。

3结语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普遍存在。高中生们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陈旧,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求的比较少,课堂教学的气氛比较沉闷等等。因此,需要教师依据相关的情况进行适时的改变,有效的改善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宋辉,惠群,余水.高中数学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4,(6).

[2]彭建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J].数学教育学报,2014,(7).

参考文献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育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如下: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项贤明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0、黄济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1、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李岚清著:《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朱永新著:《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4、王炳照等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5、吴式颖等主编:《外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6、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8、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

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英]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34、[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5、[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6、[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7、[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38、[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39、[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0、[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2、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4、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8、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9、[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4、从立新著:《课程论问题》,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6、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美]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8、陆有铨著:《骚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9、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河南出版社,2001年版

60、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2、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3、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4、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5、盛群力等编译:《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6、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7、傅道春著:《教师技术行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8、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9、[日]左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0、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2、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3、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4、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6、曹长德著:《当代班级管理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77、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78、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版

79、张玉田等编著:《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80、王汉澜主编:《教育评价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1、[美]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2、[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83、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4、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3年版

85、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6、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7、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8、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自主教育创客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全民创业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发达国家、发达地区走过的成功之路;自主创业是解决当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根本出路,鼓劲支持自主创业,也是我国推出创业促就业的一个重要政策,也是按照“三个有利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广大青年只有进行自主创业才能带来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才能促进社会发展,也能真正体现个人价值。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经济,加快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劳动者自主择业的积极性,推动更多的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笔者认为:广大有志青年必须紧紧抓住当前良好的创业机遇,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自主创业是事业发展的机遇创业是发展之基,崛起之途,官民之本,全民创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推进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眼下,不少大学毕业生、下岗职工为找工作而大伤脑筋的时候,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召开的“落实就业政策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却传出这样的信息:每一人创业可带动3人就业。据了解,最近2年,全国1460万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中,230万人成为个体工商户,22万人创办了私营企业,两项合计共有17%的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一条迈向事业成功的大门。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创业促就业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培训为主的扶持创业的政策体系。其中小额担保贷款余额到今年5月已达亿元。另一方面,各地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自主创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表示,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国家将更加注重发挥劳动者自主择业的积极性,推动更多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于我们安徽来说,当前正处在一个十分紧要的关口。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省已经迈上了人均国民产值1000美元的新平台,但目前,人均发展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正当我们以满怀加快安徽崛起的昂扬激情迎接“十一五”之际,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发出全面实施全民创业行动,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努力开创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的号召。这是时代要求,这是人民意愿,符合安徽实际,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江淮大地掀起全民创业的新高潮,唱响加快发展的主旋律,奏出奋力崛起的最强音。全民创业则是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精神,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自力更生、劳动致富之路,促进安徽崛起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富裕。广大有志青年必须正确把握全民创业的深刻内涵,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消除思想上的障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自觉勇敢地投身于自主创业的大潮。振兴安徽,皖人有责;奋力崛起,从我做起。二、自主创业要勇于做到五大创新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是促进创业的不竭源泉,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引导青年自主创业,必须坚持改革为先、发展为上、创新为魂,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开展自主创业,需要从社会文化,制度环境,政策措施、政府、社会和个人诸多方面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从观念、文化、技术、人才、环境方面进行创新。1、必须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开展自主创业,必须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创业的思想观念。当前制约我省全民创业的最大观念障碍,就是农耕文化下形成的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小农意识和“万般皆下品、唯有仕途高“的官本位思想。因此,要加强对全社会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徽商艰苦创业的传统,克服瞻前顾后,不敢想、不敢闯、不敢干的保守观念,树立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克服无所作为的等靠要思想和仇富嫉富的不健康心理,增强艰苦创业、敢与强者争高低的竞争意识。克服唯书唯上、保官升官的官本思想,强化开拓创新、勇于创业的奋斗精神。每一个安徽人都应认真思考:“全民创业,我能做什么”“自主创业,我该如何做”?从而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2、必须大力培育创业新文化创业文化是与经济发展关联最为紧密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要建设创业文化,就要创新文化理念。这是创业文化建设的前提。要激活人们摆脱贫穷、求富创业的欲望和冲动,使创业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生活理念和生存方式,就应以创新文化理念为前提,继承和弘扬我省艰苦创业、领潮创新、诚信和融、互帮互助等优秀创业文化传统,坚决摒弃小农意识、官本位意识、小富即安、求稳怕变、不思进取、甘于清贫怕冒风险、怕受损失等落后观念,形成体现时代要求,人们普遍接受的创业生活理念和生存方式。当前,应着重树立“四个新理念”:第一,牢固树立创大业理念。引导人们立志干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立志成大业,不要立志攀高位。第二,牢固树立求富理念。引导人们穷则思变、敢于致富,鼓励人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致富的道路上你追我赶、竞相超越。第三,牢固树立开拓理念。引导人们不甘现状、永不停滞,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第四,牢固树立自强理念。引导人们自力更生、奋力有为,勇于探索、敢于争先。要建设创业文化,就要培育一套全社会能够认同和接受的创业价值观念。这是创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应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创业光荣”和“公平正义”等共同价值观,营造劳动致富光荣和崇尚公平正义的氛围。 3、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开展自主创业,必须依托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持。我省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这是安徽发挥后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优势,也是我们创新创业的宝贵财富。我省一大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成功走上发展壮大道路,数量众多的民营科技企业正在蓬勃兴起,成为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亮点。要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支持和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增强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壮大风险投资,促进中小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优化高校办学结构和学科设置,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4、必须大力突破人才创新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抓第一生产力,必须紧紧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依托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拔尖人才、领军人物,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科技专家,形成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要建立激发创新活力的人才制度,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和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综合运用分配、产权、社会价值激励等方式,积极推动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重奖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进而带动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5、必须大力营造创新环境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推进自主创业,关键是提供优越的创新条件和良好的创新环境。开展自主创业必须大力鼓励各类人员和各种形式的创业,努力造就一批充满活力的创业大军。既要激活本土创业活力,也要在东向发展和全方位开放中吸引更多的外来创业资源。不论企业大小、不分地域内外、不究创业形式、不管人员身份,只要愿意在我省创业,都要大力鼓励支持,真正让每一位立志创业者都有创业的机会、干事的舞台。优化创业环境。要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打造服务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大力推进“信用安徽”建设,着力打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加强和改善宣传工作,着力打造鼓励创业的舆论环境。通过全社会的努力,着力营造创业的沃土、创新的热土、创造的乐土。全民创业潮涌之日,正是江淮大地崛起之时。三、自主创业必须具备五大要素创业是一个艰苦而充满快乐的选择,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一定要做自主创业的实践者。1、必须坚决摒弃五种心态。一是投机的心态:现在是诚信时代,不是过路财神,是锁定消费者,锁定人才,不断地选择开头,最后损兵折将。二是侥幸的心态:利用别人的心态,掩耳盗铃。不脚踏实地,总想天上掉馅饼。三是试试看的心态:今年试试看,但明年连试试看的机会都没有了,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遇到坎坷。试试看不会开发出自身的潜能。试试看的人没有大梦想。试试看的结果是:进一步退一步,原地踏步,等于没进步。三试,两试,机会就没有了,永远地失去了。四是依赖的心态:最终被人当包袱甩掉。要相互合作,不要依赖。要把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五是回本的心态:当你的回本目标完成的时候,你自然就会停下来。不要用回本的心态,挡住了你真正的未来和价值。回本的心态是鼠目寸光,今天的生活源于我们前些年的努力!2、必须把握创业的四个阶段作为一个创业者,要创建一个新的企业或者发展一个新的经营方向,必须把握好四个阶段:从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来说,新创业需要经过初创期、早期成长期、快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的工作重心有所不同。因此创业者需要根据企业成长时期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以有效地控制企业成长,保持企业健康的发展。比如,在初创时期和早期成长期,创业者直接影响着创业者的命运,在这一时期,集权的管理方式灵活而富有效率,而到快速成长期和成熟期,分权的管理方式才能使企业获得稳步的发展。3、必须注重培养八种能力一是隔山打虎。就是学会与别人合作,而不是什么事情都亲自去做,因为你不能是位全才,要学会不纠缠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巨大的财富通常是有眼光的帅才同多才多艺的智者通力合作的结果。二是当机立断。学会迅速地审时度势。快速决断能够使你占据领先优势,拖拖拉拉、畏首畏尾、不敢决断是创业之大忌,这会让你一次次贻误良机。三是穷追猛打。成功者往往是持之以恒、埋头苦干的人,一个专心于目标并致力于此的人,做事有头无尾、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要创业就不能怕辛苦,如此则成功可期。四是眼观六路。就是注意与善于观察,对新观点、新事物要保持敏锐的头脑,随时发现生财之道,然后迅速开始实施。五是胆大心细。要知道世界上绝没有万无一失的赚钱之道。贸然作决定也是不可取的。要避免失败,就要处处小心,躲开可能碰到的陷阱。六是借鸡下蛋。借钱赚钱,借鸡下蛋不丢人。赚钱的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当机会来了,你一时又没有资本时,看准了不妨借钱出击。死守着有一分钱花一分钱的老观念将难成大事。七是动如脱兔。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时间观念,决定做一件事情以后,行动要迅速,绝不能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去做。时间就是金钱,拖沓的作风是赚钱的天敌,行动不敏捷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的竞争。八是创意制胜。努力开发你的创造力,围绕你的事业让思维不受拘束地展开联想。经营最可靠的是创意,一个好点子、好创意往往能使你的经营之路柳暗花明,财富属于那些具有创意而又能把新观念付诸行动的人!4、必须具备以诚信为本的品德诚实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以诚待人、以诚行事、以诚立信是维系整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行为准则。过去人说,人而无信,百可皆虚,意思是人如果不讲诚信,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否则,将会为失信付出沉重的代价。改革开放初期,一部分温州人一心追逐利润,粗制滥造,严重败坏了温州鞋的声誉。1987年,上海南京路上一家百货商店,打出了“本店无温州鞋“的标志。同年,在杭州最繁华的武林门广场,一把冲天的大火,将数万双劣质温州鞋一烧而空。老子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如果自己在诚信方面做得不足,别人怎能相信你?丢失诚信的结果是自己几乎无路可走,不少温州企业为了能够卖出产品,不得不与其它地方的企业联营,贴别人的牌。杭州烧鞋事件后,温州人进行了沉痛的反思。当地政府提出了“二次创业、质量立市”的发展口号,市人大常委通过了质量立市实施办法,搞假冒伪劣屡教不改的,注销营业执照,不准其再在当地做老板。如果再出现大面积的质量问题,不仅要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还要追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责任。2002年8月2日温州人将15年前火烧皮鞋的8月8日立为“诚信日”以唤起全体社会成员对诚信形成共识。有诚信才有发展,信用也是生产力,现在是精明的温州商人深信不疑的真理。5、必须具备永不言败的精神万事开头难,创业并非都一帆风顺。失败了,不要怕,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成功属于意志坚强的人。“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重头再来!”曾几何时,刘欢的《从头再来》这首歌打动了不少下岗工人和创业失利者的心。面对曾经的辉煌,面对曾经的艰辛,很多人在下岗后、在遭到挫折后一蹶不振,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以此为契机,从头再来,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辉煌。永不言败、一往无前,转换一片天,他们活得更精彩。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想的魅力是无穷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惟有创业才能崛起。我们正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正在从事奋力崛起的大业。机遇不可丧失,大业一定要成,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中,用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和双手,一定能开创出自主创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在我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有助于我国的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论文,供大家参考。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论文篇一:大学生创新创业 教育 [摘要]为适应时代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表现薄弱的环节主要有:课程设计不合理、师资力量匮乏、思想观念保守、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通过构建科学的课程教育体系、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政策支持、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发展,在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将激发更多青年大学生的激情,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 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求具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创业实践 经验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要求,进行创新创业培训的讲师,必须要接受正规师资培训,获得创新创业讲师资格证;对学生进行教学必须是控制在20人以内的小班教学。目前,高校中具有资质,同时能够洞察学科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教师十分缺乏。虽然各个高校基本上都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课程,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这一门课程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大课的教学层次上。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学校整体发展、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学校还没有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基本由行政人员代替;缺乏资金支持、制度保障,加之教学技能欠缺,教学效果难以保证[1]。 思想跟不上时代变化 很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成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指导,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就业困难 毕业 生的工作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密切相关,但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提高整体素质。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处理事情的能力,向学生传播创新创业精神,高校不是简单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场所[2]。 课程设计不合理,模式待完善 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然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发挥不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的机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虽然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投身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但由于没有纳入国家统一的学科建设体系,没有形成独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缺乏学科独立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只能够提供少量的基础课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学习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教育模式,使得工作安排与课程设计缺乏长期性。 缺乏理想的创新创业社会环境 虽然国家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不够,在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中,缺少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关注更多的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不是多数人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希望通过创业在短期内缓解就业压力。资金是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瓶颈,目前解决 渠道 主要有政府设立的创业基金、社会上的风险基金以及学校自己设立的基金,但是金额都非常有限,这一困难让很多很好的创意胎死腹中。 2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思路 加强师资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要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启迪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队伍的主体应该是具有专业知识能力的专业教师,同时也可以聘请社会创业成功人士、社会专业人士担任兼职导师或者顾问。完善教师选拔、培养机制,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培训学习、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定期组织学校内部教师培训和交流,相互监督鼓励,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实践的水平[3]。同时学校还特别要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中的引导作用,利用班会、交流会、老乡会等小微社团的作用,在群体活动中激发创新创业的灵感。 构建科学的课程教育体系,完善系统的教学评估体系 要删除已经陈旧过时的知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增加前沿新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内容,明确创新创业的学科地位,倡导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入学开始就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和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类公选课,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需求。从教学效果、人才培养和项目效益三个角度系统地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评估。 加强实训和孵化基地建设,增强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强烈的知识集成性和 社会实践 性,实践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高校要利用现有自身条件,同时整合社会相关资源,搭建不同级别、多层次的创业实践实训平台。一方面利用学校现有场所,改造和创建创业实验室、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配备必要的设施,建设校内实践基地,为学生体验创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与厂矿企业合作,组建校外的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走出校园课堂,贴近企业经营环境,在实践中学习技术研发、产品开发、 市场营销 等 企业运营 和实操技能创造条件[4]。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发展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 创业政策 扶持体系,在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税费减免、银行贷款、技术革新等方面给予支持。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创业补贴和社会 保险 补贴,降低大学生创业贷款门槛,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扶持。政府发挥导向性作用,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发展。利用众创空间将草根科学家聚集在一起,提供思想交流空间,营造相互切磋、相互鼓励的“社区式”创新创业氛围;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和 财税 政策作用,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 3结论 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活动日趋活跃,创新创业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日益凸显,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的普遍共识。国家和社会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为创新创业团队开展信息咨询、创业交流、培训辅导、投融资对接等服务,挖掘培养优秀的 创业项目 及团队;广泛开展媒体宣传,广泛传播创业 文化 ,展示推介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和先进 事迹 。学校、社会、国家形成合力,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定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杜刚,李亚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5(14). [2]谭光兴.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框架的理论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 [3]丁昭巧,王金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讨—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J]. 人力资源管理 ,2015(1). [4]李涛,徐根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论文篇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但是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还是以趣味活动小组或者课外活动的形式展开,还处于非计划性的低水平、低层次管理状态。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其次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模式;最后指出,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必须健全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管理模式 最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慢慢变成“显学”,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1]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上还比较单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还是以趣味活动小组或者课外活动的形式展开,并不是以培训或非课程化等方式来实施教育,因此还是处在非系统性、非计划性的低水平、低层次管理状态,[2]传统单一的 方法 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系统的大学生创业和创新相结合的一体化管理教育模式,用大学生创新活动促进创业,用创业活动带动创新教育,使之相辅相成,逐渐完善新的教育模式,从而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1.意识教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来说是一种精神和理念教育,但是其本质还是素质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素质、人格品质和团队管理能力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教育,从而为培育出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大学生。 2.知识与能力教育 在当今社会,拥有了创新创业意识还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另外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要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技巧、技能和沟通、管理能力等,只有具备这些技能,创新 创业之路 才有可能顺利。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方向应该是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必须要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和一定的核心技术,因为只有拥有先进的核心技术,大学生的创业才有竞争力,其队伍才能逐渐发展壮大。创新创业作为一项挑战性和难度都很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个人是很难做强做大的,因此,建立一个协调一致、分工合作明确的团队是决定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 3.实践教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教育活动,因此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理论教育必须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开放实验室、图书资料室,创立实践实习基地,设立网上模拟实验室,和企事业单位一起建立实践基地等,从而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要安排有经验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实际水平能力。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模式 1.设立课程模式 课程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内容,但是我国现阶段大都缺乏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因此亟须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其中包括创新创业知识、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内容。我们需要制订合适且科学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保证它在大学生接受四年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得到落实。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其中创新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纵向拓展型模式。实施技术专业+管理学辅修、技术专业+经济学辅修等模式,对以往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改革,关注重点从产品的技术设计、生产流程向营销、销售等方面延伸,强化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办学,使学生不但能够掌握专业技术,也了解生产和经营过程。②横向拓宽型模式。对于管理类、经济类、外语类、法学类等专业,在确保学生学科专业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加设置能够反映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课程模块,使之向相近学科专业以及相关专业领域拓宽,使学生的专业面得到拓宽,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③基础加模块模式。对于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为了培育社会急需人才,应该在专业内根据需要调整专业方向,使得学生能根据社会需求以及自己的 兴趣 爱好 选择课程模块。④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实行大学生科研计划,鼓励大学生积极加入到企事业单位的实践以及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产业实践和最新成果及时反馈到课堂,或者融入教材,使教学活动延伸到市场和科研第一线,从而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此外,学生在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时,能够强化务实创新和创业意识的科学精神,提升其实践能力。 3.优化管理模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要实现与社会各界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整体配合,并且依赖校内各个子系统的联动管理、紧密合作,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和管理体系,就必须对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各阶段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咨询、服务、诊断和精细化管理。①筹备期。重点是进行品质、意识、能力和精神的教育训练和培训,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这一阶段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来实施。②初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融资、政策、场所和技术等支持,安排导师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解决其中遇到的难题。这一阶段不但需要学校的培训和教育,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政府政策的扶持、正确引导以及理解。③中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跟踪、咨询和诊断服务,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同时学校可以把他们取得的经验以及应该吸取的教训及时地反馈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去。 4.健全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环境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是高校、社会、政府的共同行为,而不是简单的高等学校教育行为,因此,只有所有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出台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肯定会遭遇很大的风险和困难。所以,政府需要根据“积极引导、鼓励支持、保障权益完善服务”的方针政策,给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拓展空间,加强服务,完善政策,优化环境。比如说可以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担保基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行政审批规范化,简化审批和办证手续等。 三、结束语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等。所以,为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系统全面的教育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承担者、企业为辅助参与者的服务管理模式,逐渐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此外,还需要强化管理制度的完善,在金融、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加以鼓励,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建设和宣传报道,形成优良的人才成长土壤和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梅.试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20-122. [2]鲁保富.论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25(2):143-147.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论文篇三:试论如何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摘 要】国家和省、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多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 其它 学生类科研项目的经历,就如何提高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需求,旨在激发和训练大学生 创新思维 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1]。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目标,从指导教师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体会。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基础教育体系、教育观念和教师的素质都在制约着创新的实现。尤其是大学生,应试入学后更是表现创新能力不佳。如何摆脱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模式,尽快适应自主学习占有一定分量的大学学习生活,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是难点,也是大学生培养的重点。 大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方向不够明确,不知道做什么;二是缺乏问题来源,前两年的平台教育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匮乏,无从下手;三是缺乏观察力,不能自主发现问题。针对如上问题,在实践中需要采取 措施 一一化解。 1 明确方向并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大学生与中学生的最大区别是,大学期间是专业人才培养,有了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但大学前两年的学习还是以基础学习为主,这就为大学生参与大创项目增加了难度,低年级的学生不知道该做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做。解决的办法,一是入学后进行 职业规划 教育和专业概论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毕业后的专业性质和内容;二是学生尽早进入老师的工作室或研究室,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三是作为参加人参加到高年级的大创项目中,先锻炼和学习,有了明确的专业方向和专业认识,知道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之后就可以独立承担项目。 尝试先实践后理论的“倒置式”课外专业实践教育。所谓“倒置式”课外专业教育,就是课外专业实践早于专业理论学习,学生在低年级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专业实践,让学生先从感性上认识专业,利用实践中的发现和问题去指导专业理论学习,从而达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相互促动过程。 探索“倒置式”课外专业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让学生从入学起就开始系统地进行课外专业训练,使之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并将自己对专业的感知与专业基础教学有机结合,达到有的放矢,籍此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课内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提高毕业生社会竞争力的培养目标。 学生在课外专业实践中对专业有了初步的认知,也能在实践过程中思考一些问题,并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就需要指导教师进行积极引导,指导其如何设计解决思路和实施。 2 积极引领 把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渗透到教育的整个过程,培养高素质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但我国高校的 教学方法 以及课程设置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思考问题、不会提出问题,也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问题先找老师帮助。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能全归责于学生。作为教师,应该 反思 是否在教学过程中教会了学生如何思考? 实际上,老师们习惯于给学生答案,以讲为主,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这样如何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思考作为老师的作用和角色。学生遇到问题,不是简单的给出答案,而是要剖析问题,在分析问题过程中让学生做出判断,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刚接触项目时,往往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但老师需要积极引导,讨论式启发,让学生先拟定方案,针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经过几次类似的分析后,学生再遇到问题,就会先进行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然后和老师探讨。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而且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学会了科学思维。 3 团队意识培养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对其以后的发展尤为重要,也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大创项目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指导学生大创项目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在项目团队的管理上,给予项目负责人充分的自主权,负责项目的方案与实施。在此过程中要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作用,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同时,项目组成员也要服从项目负责人的管理,同心协力,分工负责,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共同努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若存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指导教师负责协调,给出合理化建议,宏观上进行调控,主要还是要靠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参加高层次研讨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需要给他们创新的自由空间。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旨在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眼界是创新培养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参加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指导教师的项目进展或阶段性 总结 会,进而参与讨论,让大学生感受学术氛围和气息、接触专业学术前沿,对开拓其思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参加高层次研讨,也可以让学生减弱对学术圣坛的敬畏和距离感,提高了学生对学术问题质疑的勇气,提高其自信心,思考问题更加趋向科学和合理。 5 结语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在课外建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培养大学生主动性学习和自学能力,激发其创造性。 通过三年的指导实践,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科学态度、合作精神、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大创项目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参与项目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如何在大创项目实施中保质保量地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任然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努力与探索。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毕业论文是毕业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唐国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模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张寿、于清文,计量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

3、邹至庄,经济计量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

4、古扎拉蒂 计量经济学(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译本。

5、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译本。

6、William H. Greene, Econometrics, 4th ed.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影印本。

7、汉密尔顿,时间序列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中译本。

8、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9、张晓峒主编,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0、拉姆.拉玛丹山《应用计量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中译本。

11、Box, Jenkins, Reinsel《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和控制(第三版)》,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中译本。

12、陆懋祖《高等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3、韩德瑞、秦朵《动态经济计量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4、谢识予、朱弘鑫《高级计量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5、弗朗西斯《商业和经济预测中的时间序列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6、朱平芳《现代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7、Pindyck R S, Rubinfeld D L, Econometrics Models and Economic Forecasts, 4th ed.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8.

18、Johnston, J. and J. DiNardo, 1997, Econometric Methods, 4th ed., McGraw-Hill.

19、Wallace T D, Silver J L. Econometrics-An Introduction.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8.

20、Gujarati, D. N., 1995, Basic Econometrics, 3nd. ed., McGraw-Hill.

[1] 刘晨艳. 浅谈幼儿师范学校数学课程改革[J]. 文理导航(中旬). 2013(01)

[2] 张奠宙等编着.数学教育学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黄瑾,学科教学知识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J]. 幼儿教育. 2011(36)

[4] 鲍宇,幼师生职业口语素养培养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 杨洁,幼师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6] 萨如拉,蒙汉幼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7] 张奠宙等编着.数学教育学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 矫德凤等编.幼儿计算教学法[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9] 曹才翰,章建跃着.数学教育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0] 沈誉辉,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 2006(06)

[11] 王子兴,论数学素养[J]. 数学通报. 2002(01)

[12] 龚劭(丰刀女). 幼儿在数学领域发展的现状与幼儿园数学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13] 张丽,幼小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0

[14] 邹晴,我国全日制小学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4

[15] 车艳,小班幼儿家庭中数学教育的调查研究[D]. 苏州大学 2009

[16] 连玥,家长对幼儿园教育需求的研究[D]. 河南大学 2009 师范大学 2009

[17] 孙永清,幼师生学习动力匮乏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8] 郑向梅,农村教育硕士生的`教师教学满意度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9] 王静,幼师生心理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20] 周超,关于如何提升幼师学生数学素养的相关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22)

[1]李志生,梅胜等.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与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增刊).

[2]孙政荣,大学生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4).

[3]姚裕群,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7).

[4]晋燕“目标体验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方案,《教育前沿与探索》

[5]马连湘郭桂萍广告学实践教学环节与方案的设计,《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6]专业指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描述中,毕业生就业岗位涉及广告行业的专业。

[1]张红,易崇英。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新余高专学报,2009(10).

[2]陈月明,美国高校广告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3]杨先顺,建构我国广告创新型教育模式的思路[n当代传播,2008(5).

[4]张信和,苏毅超.广告专业“业务专案组”型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探讨[J].成人教育,2004(12).

[5]陈培爱.中外广告史[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自主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科学合理是判断一篇学术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的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1]金秋.即兴舞蹈与幼儿舞蹈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戴勤燕.浅论校外艺术教育教研活动的机制与功能[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

[3]张兰.5-6岁儿童自由舞蹈表现特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张晓红.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舞蹈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07)

[5]闫小飞.校外舞蹈教育现状与发展初探[J].内江科技.2009(06)

[6]陈述知.沈亚威歌曲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7]柴亚萍.少儿舞蹈究竟为谁而舞--兼谈少儿校外舞蹈的教育管理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8]阿斯茹.幼儿舞蹈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9]毕玉娟.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0]杨薇薇.音乐教育在缓解大学生网络成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1]苏立.音乐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2]冯蕊.从视听结合到视听融合[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3]金立林.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学生发展实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4]杨静.音乐剧演唱中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之研究及其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5]游嘉颖.高等舞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16]翁伟民.试探少年宫舞蹈教育对儿童智能的开发[J].舞蹈.2001(06)

[17]张怡.舞蹈教育与美育--儿童舞蹈教学美育探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18]周仪.中国古代儿童舞蹈的功能类型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19]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兼谈舞蹈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02)

[20]黄明珠.论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21]王宁.略谈基础教育中的舞蹈教育[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22]齐建丽,周艳华.浅析少儿舞蹈培训[J].科技资讯.2006(21)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1]张桂玲.试论我国健身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趋势[J].鸡西大学学报.2005(06)

[2]蒋桂凤,黄祁平,唐双阳,万艳平.健美操对机体补体活性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3]周涛,夏环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材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05)

[4]孙莉莉,黄鸣霞.谈对高校女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1996(03)

[5]李孟军.高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认识情况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04)

[6]孙凌云.对高校俱乐部内健美操教学的初步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5)

[7]陆善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04)

[8]马玉梅.关于高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03)

[9]程小虎,孙竟波,周伟章.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05)

[10]马为民.中美(三所)大学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社会学分析--兼论大学生体育意识[D].北京体育大学2004

[11]杨向明.安徽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12]董金果.蒙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13]袁君秀.苏州市大学生参与低碳体育旅游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4]唐照华,李遵.论健美操的价值观[J].体育学刊.1997(01)

[15]凌晨.高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之管见--首届“大印象”杯全国大学生健身健美操明星大赛调研报告[J].安徽体育科技.2003(02)

[16]章玮.大学生体育健身认知行为的调查研究[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17]封雷.高校女生健美操选修课情况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18]陈丽珊.关于拓展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1]王牧华,靳玉乐.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

[2]顾晓莲.幼儿教师体态语对活动有效性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2)

[3]张银萍.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4]姜美芬.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15)

[5]丁文婷.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6]丁洁.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7]杨晓红.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8]邢羽佳.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9]钟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0]宋婷婷.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11]王明利.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行为之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12]吴海云.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有效性初探[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05)

[13]周鹏生.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09)

[14]袁爱玲.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态现状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02)

[15]李胜男,岑国桢.生态环境说、人生历程说--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6)

[16]G·德朗舍尔,张人杰.对课堂中口头语言互动的分析[J].外国教育资料.1992(03)

[17]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02)

[18]许亚莉.交互主体观与幼儿园课程的生态剖析[J].幼儿教育.2003(03)

[19]徐朝,王舟.从非言语语看涵化与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非言语语的调查[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02)

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类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教育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知识更加的渊博。下面是我分享的教育类的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1):128-132.

[2]李达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4-25.

[3]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193-198.德育研究

[4]宁丽新,樊东霞.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北方文学:下,2012(10):151-152.

[5]刘明.加强高校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管理[J].成功(教育版),2012,(11):168.

[6]徐树坚.高校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272-273.

[7]任莉莉.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1(01):130+132

[8]徐礼丰.浅议高等职业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体系基本框架[J].科技论坛,2015,(6):143-146

[9]鲍洁.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10]石志勇.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1]王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与国外的差异分析[J].

[12]华章,2012(33):119.莫亚之,韦厚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与推进措施[J].高教论坛,2014(12):26.

[13]张彤.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8):196.

[1] 王 枬 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

[2] 王 彦 王 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 张晓乐 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 黎加厚 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 年第10 期

[5] 丁钢 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 年第2期

[6] 丁钢 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 丁钢 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 年2月19 日

[8] 丁钢 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 田静 曹芳 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 丁钢 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 丁钢 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 刘云杉 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 黄向阳 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 丁钢 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 耿涓涓 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 许美德 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毕业论文是毕业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唐国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模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张寿、于清文,计量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

3、邹至庄,经济计量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

4、古扎拉蒂 计量经济学(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译本。

5、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译本。

6、William H. Greene, Econometrics, 4th ed.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影印本。

7、汉密尔顿,时间序列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中译本。

8、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9、张晓峒主编,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0、拉姆.拉玛丹山《应用计量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中译本。

11、Box, Jenkins, Reinsel《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和控制(第三版)》,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中译本。

12、陆懋祖《高等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3、韩德瑞、秦朵《动态经济计量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4、谢识予、朱弘鑫《高级计量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5、弗朗西斯《商业和经济预测中的时间序列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6、朱平芳《现代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7、Pindyck R S, Rubinfeld D L, Econometrics Models and Economic Forecasts, 4th ed.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8.

18、Johnston, J. and J. DiNardo, 1997, Econometric Methods, 4th ed., McGraw-Hill.

19、Wallace T D, Silver J L. Econometrics-An Introduction.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8.

20、Gujarati, D. N., 1995, Basic Econometrics, 3nd. ed., McGraw-Hill.

[1] 刘晨艳. 浅谈幼儿师范学校数学课程改革[J]. 文理导航(中旬). 2013(01)

[2] 张奠宙等编着.数学教育学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黄瑾,学科教学知识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J]. 幼儿教育. 2011(36)

[4] 鲍宇,幼师生职业口语素养培养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 杨洁,幼师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6] 萨如拉,蒙汉幼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7] 张奠宙等编着.数学教育学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 矫德凤等编.幼儿计算教学法[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9] 曹才翰,章建跃着.数学教育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0] 沈誉辉,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 2006(06)

[11] 王子兴,论数学素养[J]. 数学通报. 2002(01)

[12] 龚劭(丰刀女). 幼儿在数学领域发展的现状与幼儿园数学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13] 张丽,幼小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0

[14] 邹晴,我国全日制小学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4

[15] 车艳,小班幼儿家庭中数学教育的调查研究[D]. 苏州大学 2009

[16] 连玥,家长对幼儿园教育需求的研究[D]. 河南大学 2009 师范大学 2009

[17] 孙永清,幼师生学习动力匮乏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8] 郑向梅,农村教育硕士生的`教师教学满意度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9] 王静,幼师生心理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20] 周超,关于如何提升幼师学生数学素养的相关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22)

[1]李志生,梅胜等.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与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增刊).

[2]孙政荣,大学生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4).

[3]姚裕群,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7).

[4]晋燕“目标体验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方案,《教育前沿与探索》

[5]马连湘郭桂萍广告学实践教学环节与方案的设计,《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6]专业指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描述中,毕业生就业岗位涉及广告行业的专业。

[1]张红,易崇英。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新余高专学报,2009(10).

[2]陈月明,美国高校广告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3]杨先顺,建构我国广告创新型教育模式的思路[n当代传播,2008(5).

[4]张信和,苏毅超.广告专业“业务专案组”型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探讨[J].成人教育,2004(12).

[5]陈培爱.中外广告史[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自然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自然教育对幼儿启蒙教育的影响论文

摘要: 谈到教育,很多人的第一感觉都是学校,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来源于学校,事实上并非如此,在幼儿的启蒙教育中,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和自然教育。自然教育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并不是以知识性内容为主,而是一种生活教育,幼儿能够从中更好地认识和感受生活的美好,提高自己的认知。讨论了自然教育对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幼儿教育;自然教育;影响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接触到的除了周围人赋予他们的文化知识之外,还有自然环境。在很多人眼里,自然环境没有什么可观赏的,它们那么平淡无奇,不值得留恋。但是,对于幼儿来说,自然环境就是天堂,就是一片纯净的乐土。他们喜欢在这片乐土上嬉戏、玩乐,并找寻自己的快乐。同时,自然环境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开始,他们的眼界会从自然环境的学习中开拓,并形成了深切的启蒙教育。幼儿对自然有着莫名的情感,喜欢与自然进行交流,教师不妨合理利用这一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创设最为合理的自然教育活动,促使幼儿得到深层次的思想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幼儿教育的开展,使得孩子接受到最有效的教育。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自然教育在幼儿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开展自然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许多教师对自然教育的理解并不深刻,他们认为自然环境只是孩子们玩乐的一个场所而已,并不能实质性地对幼儿产生深层次的教育作用,更别说把幼儿教学中的一些内容贯穿到自然教育中。但是,孩子出生后接触最多的就是自然环境,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进行着交流与沟通,而且幼儿对于自然的探究兴趣很大,经常会问一句为什么。许多的自然现象不需要大人引导,早已经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幼儿的脑海中,并切实地促进着幼儿教育的发展。为此,幼儿教师应该实时开展自然教育,以综合性地培养幼儿的多方面素质。同时,幼儿教师必须切实认识到自然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1.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阶段是我们人生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所具有的认知水平是很低的,但学习起来又是最快的,能够迅速地掌握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而他们的认知一方面来源于幼儿园和家庭的知识引导教育,另一方面则来源于自然教育。幼儿能通过仔细观察自然环境中的一草一木产生强烈的反映,并渴求实质性地了解这个陌生环境中的事物,对于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往往比幼儿园所传授的知识更加强烈。同时,经过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开展,幼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与自然形成切实的交流,并从中发现乐趣,进而有效培育高效的探究心理,便于以后长时间地学习成长。

2.实时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切实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修养,而审美能力也是当前需要着重培养的.内容之一。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能接触的美的事物很多,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自然环境。在幼儿眼里,自然环境中的花虫鸟兽、山川草木都是特别美的,而且每一件事物都有它自身的独特之处,幼儿能够从中体会到很多,这样的教育效果远远高于课堂,能够最为直接而切实地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自然教育在幼儿启蒙过程中的开展

1.积极引导幼儿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现阶段的幼儿启蒙教育,几乎都是从游戏教学开始的,通过游戏的开展,幼儿不仅能从中找到较多的学习乐趣,提升学习的动力,还能适时给予幼儿表现自身的机会,促使他们获得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空间。而幼儿主要的游戏场所一般是幼儿园,长期地禁锢在校园内,很容易使幼儿失去新鲜感,进而降低教育成效。教师可以实时地引导幼儿走进自然,以自然环境为主要场所进行游戏活动。一方面能够为幼儿带来新鲜感,提升游戏教育的活力;另一方面,幼儿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体会和感知,提高启蒙教育的效率。

2.释放幼儿的天性,提高他们对自然的认知自然教育的很大一部分功能在于能够全面释放幼儿的天性。在实际的自然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幼儿充分的学习时间,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地玩乐和涂鸦,去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积极地释放天性,将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同时,由于幼儿对于自然环境中的很多事物不甚了解,在游戏活动中很容易出现许多问题,教师应当对他们进行指导,及时为幼儿解决内心的疑惑,给他们细致地描述一些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提高他们对自然的认知,优化自然教育,促使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科学的提升。总而言之,自然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实际的引导作用,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地开展自然教育,引领孩子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同时释放幼儿的天性,加强对他们的指导,最终全面优化自然教育,推动幼儿接受到最为切实有效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晓菲.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张培娣.关于幼儿园课程统一化或多元化的教师态度与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科学合理是判断一篇学术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的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1]金秋.即兴舞蹈与幼儿舞蹈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戴勤燕.浅论校外艺术教育教研活动的机制与功能[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

[3]张兰.5-6岁儿童自由舞蹈表现特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张晓红.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舞蹈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07)

[5]闫小飞.校外舞蹈教育现状与发展初探[J].内江科技.2009(06)

[6]陈述知.沈亚威歌曲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7]柴亚萍.少儿舞蹈究竟为谁而舞--兼谈少儿校外舞蹈的教育管理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8]阿斯茹.幼儿舞蹈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9]毕玉娟.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0]杨薇薇.音乐教育在缓解大学生网络成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1]苏立.音乐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2]冯蕊.从视听结合到视听融合[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3]金立林.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学生发展实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4]杨静.音乐剧演唱中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之研究及其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5]游嘉颖.高等舞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16]翁伟民.试探少年宫舞蹈教育对儿童智能的开发[J].舞蹈.2001(06)

[17]张怡.舞蹈教育与美育--儿童舞蹈教学美育探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18]周仪.中国古代儿童舞蹈的功能类型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19]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兼谈舞蹈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02)

[20]黄明珠.论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21]王宁.略谈基础教育中的舞蹈教育[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22]齐建丽,周艳华.浅析少儿舞蹈培训[J].科技资讯.2006(21)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1]张桂玲.试论我国健身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趋势[J].鸡西大学学报.2005(06)

[2]蒋桂凤,黄祁平,唐双阳,万艳平.健美操对机体补体活性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3]周涛,夏环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材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05)

[4]孙莉莉,黄鸣霞.谈对高校女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1996(03)

[5]李孟军.高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认识情况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04)

[6]孙凌云.对高校俱乐部内健美操教学的初步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5)

[7]陆善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04)

[8]马玉梅.关于高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03)

[9]程小虎,孙竟波,周伟章.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05)

[10]马为民.中美(三所)大学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社会学分析--兼论大学生体育意识[D].北京体育大学2004

[11]杨向明.安徽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12]董金果.蒙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13]袁君秀.苏州市大学生参与低碳体育旅游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4]唐照华,李遵.论健美操的价值观[J].体育学刊.1997(01)

[15]凌晨.高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之管见--首届“大印象”杯全国大学生健身健美操明星大赛调研报告[J].安徽体育科技.2003(02)

[16]章玮.大学生体育健身认知行为的调查研究[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17]封雷.高校女生健美操选修课情况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18]陈丽珊.关于拓展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1]王牧华,靳玉乐.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

[2]顾晓莲.幼儿教师体态语对活动有效性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2)

[3]张银萍.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4]姜美芬.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15)

[5]丁文婷.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6]丁洁.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7]杨晓红.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8]邢羽佳.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9]钟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0]宋婷婷.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11]王明利.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行为之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12]吴海云.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有效性初探[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05)

[13]周鹏生.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09)

[14]袁爱玲.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态现状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02)

[15]李胜男,岑国桢.生态环境说、人生历程说--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6)

[16]G·德朗舍尔,张人杰.对课堂中口头语言互动的分析[J].外国教育资料.1992(03)

[17]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02)

[18]许亚莉.交互主体观与幼儿园课程的生态剖析[J].幼儿教育.2003(03)

[19]徐朝,王舟.从非言语语看涵化与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非言语语的调查[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02)

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类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教育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知识更加的渊博。下面是我分享的教育类的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1):128-132.

[2]李达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4-25.

[3]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193-198.德育研究

[4]宁丽新,樊东霞.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北方文学:下,2012(10):151-152.

[5]刘明.加强高校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管理[J].成功(教育版),2012,(11):168.

[6]徐树坚.高校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272-273.

[7]任莉莉.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1(01):130+132

[8]徐礼丰.浅议高等职业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体系基本框架[J].科技论坛,2015,(6):143-146

[9]鲍洁.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10]石志勇.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1]王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与国外的差异分析[J].

[12]华章,2012(33):119.莫亚之,韦厚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与推进措施[J].高教论坛,2014(12):26.

[13]张彤.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8):196.

[1] 王 枬 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

[2] 王 彦 王 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 张晓乐 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 黎加厚 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 年第10 期

[5] 丁钢 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 年第2期

[6] 丁钢 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 丁钢 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 年2月19 日

[8] 丁钢 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 田静 曹芳 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 丁钢 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 丁钢 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 刘云杉 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 黄向阳 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 丁钢 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 耿涓涓 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 许美德 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教育自传论文参考文献

教师入党时需要写入党自传,那么教师的入党自传该怎么写?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教师个人入党自传范文,供大家参考! 教师个人入党自传范文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我叫xx,男,汉族人,1981年11月25日出生,现年33岁,籍贯是黑龙江省密山市,学历本科。我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学教育专业,2004年至今,在密山市连珠山镇中心学校工作。 小时候,“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的名称在课本中常常出现,被老师无数次提起。虽然那时的我还不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但是我却能从老师的话语中懵懵懂懂感觉到,那一定是一个伟大的组织,一个光荣的人群。那些广为传诵的革命故事,那些深入人心人物,一次次让我认识到,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共产党是何等英明,共产党员是何等勇敢,那些故事中的英雄党员也成了我儿时的偶像,王成、雷锋、董存瑞、江姐„„这一个个鲜活的名字构成了我童年时对党的全部印象。 记得在我上三年级时,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老师亲手为我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并告诉我——这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染红的,戴上红领巾我分外激动。那时候,有一句誓言经常让年幼的我热血沸腾,虽然那时我对那句话的理解还不甚深刻,可每次高声喊出来时却总是让我无比自豪——“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每当唱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时,我稚嫩的肩头仿佛也感受到即将担起的重任。在小学时期,我用心学习各科知识,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连年被学校评为 “三好学生”或“优秀少先队员”。 升入初中后,在初中一年级的下学期,我迎来了人生的另一次重要的跨越——站在鲜艳的团旗下,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一名共青团员。在这个供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里,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目睹着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来一次又一次胜利,我度过了我的初中阶段。在初中阶段,我发愤学习,立志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001年7月,我通过层层选拔,顺利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这里,我一边进行专业课学习,一边读了大量与党有关的书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党和温暖和伟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民族危难时期所发挥出的强有力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 经过三年的学习,我带着青春的激情和满腔热血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开始了人生新的里程。在工作中,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身边的党员,政治视野也得到了扩充。平时的工作中,我开始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为引领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2010年11月,我非常荣幸地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党课的学习,使我对党的认识从表面走入了内涵。在学习和生活中,我逐渐认识到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光要有科学的思想、火一般的热情、高水平的素质,作一个高尚的人更重要的是要担负着更艰巨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我们的国家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很落后、社会保障仍不完善、公民素质仍需提高,共产党有义务接受社会赋予的责任。在困难面前,共产党员要勇往直前,起到先锋带头作用;在利益面前,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高于一切。 回顾走过的道路,不论是童年还是青年时期,我都是在党的关怀培养下学习、生活、成长的。从开始对党有朴素的感情到今天对党有了深刻的认识,都是党组织培养教育的结果。我深信入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真正入党关键是思想上要入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名真正的党员。我觉得我对党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从小时候那种朦胧的憧憬,到少年时那种无比的渴望与崇敬,通过党校的学习,我才真正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这就要求共产党人要有勇挑重担的气魄,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肩负着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克服重重困难,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潮! 我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与共产党员标准相比,自己还有很大差距,但我有决心不断完善自我,希望党组织对我进行帮助和教育,让我取得更大的进步,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一定会认真地向周围的好同志、好党员学习,用科学的世界观来武装自己,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完善自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以上是我的个人自传,情况全部属实,请党组织审核。 此致 敬礼 教师个人入党自传范文篇二 我的名字是蒋xx,男,汉族,大学本科,1981年农历新年是在11月1日黑龙江省绥化市一个农村家庭出生,目前在红旗乡工作。 我父亲是一名木匠,母亲是一名人民农民,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沐浴着党的阳光,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父母亲谦虚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从小就深深地感染着我。 当我还是孩提时,父母经常给我讲故事,给我讲党的历史,讲在抗日战争中英雄党员的故事。告诉我幸福生活是无数的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告诉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告诉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个时侯,我对“党”的概念很模糊,认为“党”就是江姐,就是刘胡兰;认为“党”就是毛主席,就是周„„ 一九八九年,我在老家新华小学读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老师不但讲授文化知识,而且还谆谆教导我从小立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效力;要用自己的努力,早日佩戴上那用革命鲜血染红的红领巾。我牢记老师的话,在学习上,认真刻苦,严格要求自己;在劳动中,处处抢先,不怕脏,不怕累。在父母眼中我是一名好孩子,在老师心中我是一名好学生,在同学中我是一名好伙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小学一年级,我的第一个六一时,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当戴上那鲜艳的红领巾的那一刻,我抚摩着胸前的红领巾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进步,为它争气。 一九九四年九月,我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从新华小学毕业,进入新华第二中学的大门。因为我的成绩好,被班主任任命为副班长(班长空缺),第二年五四节,当时只有11岁的我,被发展成为共青团员,并兼任班上的团支书。在小学的五年和初中三年里,我工作细致认真负责,成绩名列前茅,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年年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 一九九七年九月,我以优异的成绩步入七台河师范。 因为成绩优异,凝聚力强,深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的拥护,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和团支书。 二千年六月师范毕业后,在家等待分配工作时,在市里美术社打工得到老板认可和好评。 二零零三年三月,我分配到绥化市红旗乡中心小学任教,因为我要求分到最艰苦的地方,那一年,我在最偏远的泽溪小学任教。正式上班后,我深感责任重大,深知要给孩子们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于是,我重新拾起高中课本,认真复习,于同年五月参加成人高考,以全市第三名的成绩被教育学院录取。 参加工作后,身边的党员无处不在,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深深的感触着我,并且,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我深深的感受到党的伟大,对党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由热烈向往提高到了一个迫切地希望自己成为她的一员。 当我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是这样一个带领人民走向和谐社会、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党,它更让我有无限的崇敬和向往。我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员,为我们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渴望成为其中一员,为我们民族的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深深的感觉到,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我不得不去实现、不得不为之奋斗终身的愿望。 我还经常作自我批评,并且深深的意识到自己离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多不足和缺点,如果这些问题我不能成熟的处理,思想觉悟水平还不够高,希望党组织能够严格要求我,帮助我,让我改正,以更快的速的进步。我会用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身分来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努力克服自身缺点,弥补不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二零零五年九月,考入绥化学院在校期间表现非常优秀,很顺利的在二零零七年毕业,获得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再次自我深造的目的。心中更加充满自信了。二零零五年先后在绥化市教师进修校获得教学设计一等奖,研究就成果一等奖,在红旗满族乡人民政府被评 为年度优教师,二零零八年被红旗中心校评为优秀教师,我撰学的《浅淡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状况》一文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组评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贰等奖。二零零九年撰写的两篇论文都获得省级优秀论文贰等奖,我撰写的另一篇论文获得绥化是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论二等奖。 二零一零年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头入到工作中去为教育事业贡献一生的力量。 教师个人入党自传范文篇三 我的名字叫郭xx,蒙古族,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现在内蒙古突泉县第三中学任教。1981年9月22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学阶段在内蒙古突泉县水泉镇小学学习;初中阶段在水泉中学后转入突泉五中。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在内蒙古突泉县第一中学学习;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在内蒙古赤峰学院学习;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赤峰学院读物理学函授本科。2010年3月参加工作,在内蒙突泉县六户中学任教;2012年调入内蒙古突泉县第三中学执教至今。学习上刻苦认真,练好内功,提高本领。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 2010年3月参加工作后,非常注重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向前辈们请教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一、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力争做一个有广博专精知识的教师,不断加强业务修养,把个人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与集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多年“传道、授业、解惑”的具体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和追求,终于悟出教育之真谛在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爱。 总之, 在工作上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坚持学习新教法,认真钻研业务,探索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2011年12月20日撰写的《物理学是有趣有用的——生活中的物理》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论文二等奖。2012年5月25日在内蒙古兴安盟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6月3日参加中国教育工作研究会主办的“关注问题学生,优化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高级研修班学习,获得中国教育工作研究会颁发的证书。2012年3月参加国培计划(2011)获得结业证书。2013年5月30日内蒙古突泉县教研室颁发的初中生物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3年9月30日内蒙古突泉县教研室颁发的《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荣获二等奖。2013年10月20日撰写论文《物理探究式学习》被兴安盟教育学会评为二等奖。2013年12月11日“兴安盟中小学实验课堂教学竞赛”被兴安盟电化教育馆评为二等奖。2013年发表的论文《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创新分析》在全国教学优秀论文大赛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凭借着身上的一股执着劲儿和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就这样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研究,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学方法,并得到了同仁的认可,领导的好评。 二、 思想政治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 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模范执行学校行政的各项决议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师德上,我深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此,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能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作风民主,以身作则,工作大胆,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 三、个人素质提高方面 工作之余,除了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之外,还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依法治教。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为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观念,我认真学习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课程的反思与重建》、《走进新课程》等书籍。为了充实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知识,我还积极参加区、蒙、县、校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和技术能力方面的培训。已取得上级部门要求的各种证件。总之,这么多年来,我虽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总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职以来,本人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身作则,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然而学海无涯,业务研究更是无限,我一定会在今后的教学和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 看了教师个人入党自传还看: 1. 在职教师入党自传范文6篇 2. 2017年教师入党自传 3. 教师入党个人自传范文 4. 教师党员个人自传范文 5. 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个人自传

创作思路: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我叫xxx,女,汉族,1976年9月3日出生,小教一级教师,本科毕业,现任xx中心李七里峰小学教师。

我1984年9月至1990年7月在刘家庄小学学习。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在上碑乡中学习,1993年至1996年在新乐职教中心学习,1996年8月至今在坟台中心李七里峰任教。

参加工作后,工作积极,扎实肯干。注重学历进修和知识的更新,1999年函授专科毕业,2003年12月本科毕业。认真钻研业务,学习新教法,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2001年世贸知识普训合格,2002年12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初级考试合格。

2002年6月被授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2002年3月《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论文书获二等奖,2003年8月普通话考试合格。正在参加继续教育。

2003年11参加小学图馆管理人员培训,考试成绩合格。2003年9月在县组织的数学评优课中获一等奖。2004年4月《全方位实行学业综合评价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获一等奖。

工作中,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教育学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育学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目 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踏足《爱弥儿》研究之路绝非一个简单随意的沙滩拾贝,因为后者始终没有摆脱兴之所至的盲目性。但这并不是说沙滩拾贝毫无可取之处,若说真正的思想面临的是无路可走的荒原,那么沙滩拾贝未尝不是莫大的惊喜。不过,这同时意味着,只有当这惊喜作为沿途之风景而归属于更加宏阔的道路时,也即,只有当贝壳不仅仅是作为美丽的贝壳而更是作为透露出海洋信息的海之贝时,这惊喜才能超越自身而成为思想的。思想是道路的奋力延伸,一切不过是作为脚下的路而将被裹挟于身后的。对《爱弥儿》的到达,同样是惟一之思想在探索之道路上暂作回望的滞留之处。 首先,生活乃是一切问题的源出和归宿,对《爱弥儿》的朝向也正是根源于此。我们当下引以为傲的生活被普遍定义为现代生活:“在许多现代社会中都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倾向,要将一种优越意识与现代性意识联系起来”[1]。现代人认为历史总是在进步的,但这一源自启蒙运动的对进步的乐观精神在 19 世纪末开始变得灰暗:“在法国之后的时期,现代社会被描绘成破坏性的和异化的”[2]。奉行理性和技术的现代性,在“耗尽了文化的意义”(韦伯)之后在根本上造成了现代人的“无家可归的状态”(海德格尔)。所以,作为生存于现代性中的我们不得不回溯现代性的源头以便重新检审我们生活的根基。在此一回首中,卢梭以一种突出的样式展示在我们面前:“现代性的第一次危机出现在让-雅克·卢梭的思想中”[3]。危机,乃是常态与危险因素的碰撞,这就意味着在危机之处,我们不仅能够目睹现代性的根本样态,亦能反思现代性的根本问题,细究之下,卢梭以一种拒斥而又推进的形象矗立在现代性的道路上。 其次,在卢梭看来,“在人类所有的各种知识中,对我们最有用但是是我们掌握得最少的,是关于人的知识”[4]。卢梭在他的第二论文里以醒目的方式展示着他对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双重批判,在此,卢梭从根本上把握了现代性的特征所在:正是关于人的认识的变革导致现代性的诞生。这也正相契合“主体性”作为“现代性的基本概念”[5]所标示出的深层内涵。但是,卢梭关于人的知识的探究并不仅限于“人是谁”这样的科学式的疑问,他更为关心的,乃是“人应当是谁”这样的深具人文关怀的问题。而这就意味着,《论不平等》作为人类之进程的历史展示仅是“一个可资参考的资料”[1],更为重要的,乃是在此一资料之上对人类生活的重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和科学,倾向于破坏的成分多,倾向于建设的成分少”[2]。言外之意,《爱弥儿》才是那最终的目的。所以,《爱弥儿》才是卢梭思想的根本展示。最后,卢梭在教育中呈现自己的根本思想意味着他对教育的独特观念:教育乃是“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3]。教育关切的是人之为人,也即以人为目的的事业,而这也正是现代社会的根本谬误:将人作为工具:“某一专业的一个精英学者很像工厂里这样一个工人,他终其一生无非是做一个特定的螺丝钉或者手柄,隶属于一种特定的工具或一台机器”[4]。教育所展示的这样一种对人的工具化的理解铸就了当今现代的技术化的生活,一切都在异化为可以算计的物。正是远眺到了这一点,卢梭才将文明社会的拯救寄希望于教育。这是一种远不同于古代和现代的思想,盖因为他为教育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教育,而不是政治或者科学,才是人类现代生活的救赎所在,这正是卢梭对问题重重的现代性的救治方案。所以,沿着对现代生活之追溯的指引,我们不得不将目光聚焦于耸立在现代性转折之处的卢梭上。而卢梭的思想或明或暗地被全部容纳在卢梭的教育论著《爱弥儿》里。《爱弥儿》不但揭示了现代生活的由来和问题所在,更重要的,它亦以一种值得深思的方式展示着人类生活应有的朝向。这也就是必得研究《爱弥儿》的根本原因。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两个,也即,在通达卢梭根本思想的道路上:1、呈现作为教育著作的《爱弥儿》在卢梭著作(思想)中的集大成的位置;2、深究卢梭的教育哲学思想与现代性的关联,梳理出卢梭不同于其他现代性思想家的现代性方案,展示卢梭作为“现代性思想家”而不是“反现代性思想家”的根本地位。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一般地,对于西方思想家,其生平与思想并没有太大的关联。这当然不是以愚蠢的形式否定思想家的思想是在“生平”中得以孕育和展现的,而是说,在“知”、“行”分离的情况下,我们很难从生平中窥见思想家的真实思想,所以,对生平的研究实在不是件紧要的事。但是,卢梭是极其特殊的一位:“卢梭的作品与其人格个性的联系实在太紧密了”[2]。原因一方面在于卢梭童年的经历塑造了他的一生奉行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将此番“塑造”明确地彰显在《忏悔录》里。对卢梭生平的最好的介绍当然是他的自传——《忏悔录》,但是,很难有人能够跳出自身来评判自己,这对满是激情和坚定信仰的卢梭而言更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来自他者的重新梳理和审视。萨利·肖尔茨[3]、雷蒙·特鲁松[4]之类的著者显然意图做这样的工作,但是,此类传记大部分停留在对《忏悔录》的简要重述上,并未对其做更深入的反思和解读。不过,对此,近来有两个研究趋势颇为值得关注。一是布兰查德的《卢梭与反叛精神——一项心理学研究》。观其书名,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著者的意图:“本书最好被描述为对卢梭和他的政治理论的心理分析”[5]。这样一种研究倾向显然建立在现代心理学的兴起之上,换言之,这是一种现代人的口味。无人能够否认心理学的价值,但是,心理学意图通过科学的确定性来客观地把握人脑的活动——思想,这实在远远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围,所以,当它最终得出“卢梭建构理想的政治体系时他所陷入的两难境地的解决方法:个人偏见,个人口味,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的渴望,对于理智运行的感情损害”[6]这一结论时,一种更为广阔的对思想的思想被“心理活动”所遗忘了。卢梭的生平乃是作为“思想”生平而不是一种童年心理创伤的成年反映。另一研究倾向乃是与政治哲学的现代复兴相伴而生:《卢梭的榜样人生——作为政治哲学的<忏悔录>》。凯利看到了“卢梭修改了一些重大事件,以某种有意义的顺序加以记载,精心描绘,以揭示这些事件的一般含义”[1],但是,他将卢梭对其生平的展示解读为“卢梭意图树立一个新的榜样人生,可以保存文明的幸福而无伤政治利益”[2],这实在有着过度解释之嫌。因为在《忏悔录》里,卢梭宣称这是“一副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3],这就是说,卢梭是在陈述自己的生平,他的榜样或者理想人格,不在于他自身,而在于《爱弥儿》。卢梭对“重大事件”的揭示,在童年时是为了肃清他的思想的来源,在中老年时,则是为了清白名誉的申辩。综上看来,卢梭的生平并未得到应有的如实的对待。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首先,呈现卢梭思想、性情的渊源,也即,通过解读《忏悔录》来梳理《爱弥儿》中所表达的思想的最初源头; 2、其次,《忏悔录》里所展示的时代乃是以科学与艺术为典型表征的时代。通过解读卢梭的第一篇论文[3]展示出与《爱弥儿》中的教育相对立的卢梭时代的教化,指明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所导致的最大恶果:不平等; 3、再者,追溯不平等的来源,即,通过解读卢梭的第二篇论文[4],一方面铺展开人类生活的历史变迁,解释不平等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不仅呈现出《爱弥儿》奉行的自然教育的根本依据,而且在厘清人类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之转变时,亦显白地言说出文明——教化社会的诞生; 4、接着,《论不平等》里显现出的仅是自然教育的部分依据,另一部分依据根植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所以,在表面上,能够清晰地觉察出《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里的教育思想的矛盾。通过对诸多矛盾的深层消解,指明卢梭思想的根本统一之处:《爱弥儿》; 5、紧接着,通过道路的追溯,在此就达到了本论文的一个终点:《爱弥儿》在卢梭思想中的大成位置。不过,对于这一教化——改善方案,卢梭本人已有清醒的认识:它在文明社会中可能的凄凉遭遇。这认识真切地反映在《爱弥儿》的结尾和《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梦》里; 6、最后,需要解读的是,《爱弥儿》的现代地位折射出的乃是现代性的朝向和精神。卢梭呈现在这条道路上的思想,虽然是以对现代性的清醒批判起始的,但是,无论是在误解还是正解的情况下,卢梭都急剧地推进了现代社会的进程,根本原因在于,在“现代性”乃是对人之存在的前无古人的关注之意义上,卢梭本质上就是一个现代性思想家。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6-9 Abstract 9-12 序言:卢梭何以能够显现? 13-16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6-32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16-17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7-28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28-30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 30-32 第二章 爱弥儿之师:卢梭是谁? 32-50 第一节 家庭之化育 32-38 第二节 日内瓦与卢梭的共和理想 38-41 第三节 失败的教师与父亲 41-44 第四节 作为申辩的《忏悔录》:另一部教育文本 44-50 第三章 科学时代中的“人”:《爱弥儿》立身时代的教化 50-69 第一节 《论科学与艺术》的由来 50-53 第二节 知识进步与风俗改良的隐喻 53-56 第三节 从形而上学与宗教脱离而出的人之尊严 56-59 第四节 科学之本质 59-62 第五节 科学的六种败坏 62-69 第四章 自然教育的起源:《爱弥儿》的“自然状态” 69-103 第一节 《论不平等》的由来 70-73 第二节 自然法 73-76 第三节 卢梭的人类学研究 76-80 第四节 自然状态与自然教育 80-97 第五节 文明教化的诞生 97-103 第五章 通向自由之路:《爱弥儿》的公民教育 103-119 第一节 《社会契约论》的地位 103-106 第二节 教育的两种来源:自然与社会 106-109 第三节 社会中的野蛮人:自然人与公民 109-112 第四节 自由与公意:道德、法律及宗教 112-119 第六章 现代性方案:作为拯救之道的《爱弥儿》 119-137 第一节 法国大革命里的卢梭 119-123 第二节 谁是爱弥儿? 123-126 第三节 卢梭思想体系的终点:《爱弥儿》 126-128 第四节 拯救之道:人性本善对人性本恶的制衡 128-132 第五节 《爱弥儿》的结局:《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132-137 第七章 结语:卢梭·教育·现代性 137-147 第一节 《爱弥儿》的现代道路 137-140 第二节 失落的教育:《爱弥儿》的湮没 140-142 第三节 卢梭:一个转折的现代性 142-147 参考文献 147-15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152-153 致谢 153

  • 索引序列
  • 自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自主教育创客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自主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 自然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教育自传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