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八大山人研究论文

八大山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八大山人研究论文

八大山人的山水和花鸟画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化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其简笔写意花鸟画。他的书法亦与他的绘画风格相似,极为简练,风格独特,常有出人意料的结构造型。在创作上他取法自然,笔墨简练,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三百年来,凡大笔写意画派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清代张庚评他的画达到了“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的境界。他作画主张“省”,有时满幅大纸只画一鸟或一石,寥寥数笔,神情毕具。他的书法具有劲健秀畅的气格。篆刻形体古朴,独成格局。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号良月,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号。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其祖父朱多(P95)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多宗法二米,颇有名气。父亲朱谋觐,也擅长山水花鸟,名噪江右,可惜中年患暗疾去世,叔父朱谋(P95),也是一位画家,著有《画史会要》。八大山人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发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少年时曾参加乡里考试,录为生员。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满洲贵州贵族入关统治全国。八大山人那时十九岁,不久父亲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八大山人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象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 顺治五年(1648年),他妻子亡故,八大山人便奉母带弟“出家”,至奉新县耕香寺,剃发为僧,自此改名雪个。二十四岁时,更号个山和个山驴。顺治十年(1653年),八大山人二十八岁时,又迎母至新建县洪崖寺,在耕庵老人处受戒称宗师,住山讲经,随从学法的一百多人。有人考证,八大山人从二十八岁到三十六,曾带着母亲和弟弟住在南昌市抚州门(进贤门)外绳金塔附近。当时此地茶室酒肆甚多,是劳动人民聚居之处。八大山人生活清贫,蓬头垢面,徜徉于此。常喜饮酒,但不满升,动辄酒醉。醉时,大笔挥毫,一挥十多幅,山僧、贫士、屠夫、沽儿,向其索画,有求必应,慷慨相赠。 八大山人三十六岁时,想“觅一个自在场头”,找到南昌城郊十五里的天宁观。就在这一年,他改建天宁观,并更名为“青云圃”。“青云”两字原是根据道家神话“昌纯阳驾青云来降”的意思。并有用“飞剑插地,植桂树规定旧基”的说法,这也是亥处现存唐桂的由来。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状元戴均元将“圃”改为“谱”,以示“青云”传谱,有牒可据,从此改称“青云谱”。 青云谱原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道院。相传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到此开基炼丹,创建道场,“炼丹成仙”。西汉时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居于此,后建梅仙祠。晋朝许逊治水也在此开辟道场,始创“净明宗教”,易名为“太极观”,从此正式形成道统,属净明道派。唐太和五年(831年),刺史周逊又易名为“太乙观”。宋至和二年(1055年),又敕赐名为天宁观。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大山人前来访求先贤遗迹,很赏识这里的山川风景,于是在原有道院基础上进行重建,并改名为“青云圃”。从此,八大山人便成了青云圃的开山祖师。后人还建立了“正开山祖道朗号良月文号八大山人朱真人”功德堂的牌位。 八大从山人三十六岁至三十八岁时,往返于南昌城与青云谱之间,青云谱的重建由其弟朱道明主持。八大山人正式定居青云谱,约在三十九岁以后至六十二岁。他苦心孤诣经营这所道院,历时二十多年。八大山人在度过了十三年的佛教徒生涯后,又成了一所道院的开山祖师。他的亦僧亦道的生活,主要不在于宗教信仰,而是为了逃避清朝满洲贵族对明朝宗室的政治迫害,借以隐蔽和保存自己。 八大山人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其弟朱道明,字秋月,也是一位画家,风格与乃兄相近,而且还要粗犷豪放。他的书画署名为牛石慧,把这三个字草书连写起来,很象“生不拜君”四字,表示了对满清王朝誓不屈服的心情。他们两兄弟署名的开头,把个朱字拆开,一个用“牛”字,一个用“八”字。这样隐姓埋名,可谓用心良苦。 八大山人晚年常住在南昌城内北竺寺、普贤寺等地。僧友澹雪为北竺寺方丈,与八大山人交谊很深。澹雪亦善书法,性格倔强,后来因触怒了新建县令方峨,说他“狂大无状”、被抓进监狱,死在狱中。澹雪死后,北竺寺不久被毁。这段时间,八大山人外出云游,访友作画,画作颇多,这是八大山人创作旺盛时期。最后在南昌城郊潮王洲上,搭盖了一所草房,题名为“歌草堂”。当时诗人叶舟曾作《八大山人》诗一首,描写他在这里的生活情况,诗文如下: “一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丛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志,残山剩水身,专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 八大山人就是在这所草屋中度过了他孤寂、贫困的晚年,直至去世。一说八大山人葬于南昌城郊窑湾了英家山,但解放后迁墓时,仅见一些朽木铁钉,未见骸骨,可能是他的衣冠()。牛石慧墓在青云谱南将军岭,墓中有骨灰一罐,解放后亦迁葬于青云谱内吐珠山。另据《新建县志》《西山志》载:八大山人墓在县西北三十里即今西山璜溪公社的猴岭一带。墓葬确在何处,已难查考了。 八大山人为清初“四大画僧”(朱耷、石涛、石()、渐江)之一,以大笔水黑写意画著称,尤以花鸟画见长。他的绘画能取法自然,又独创新意;师法古人,又不泥于古法;笔墨简练,以少胜多。他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木竹、山水来抒发对满洲贵族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因此他画的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或是残山剩水、老树枯枝;或是昂首挺胸的兽类,振翅即飞的孤鸟;或是干枯的池塘、挺立的残荷,而其中又有活泼的游鱼、生动的花朵。借此比喻自己,象征人生,达到了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充分运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特有传统手法。名画家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据说八大山人曾有题画诗数卷,秘藏箧中,不令人见。但从留传下来的题画诗来看,多半用隐晦的手法,蕴藏着对故国的怀念,对满洲贵族及其奴才的讥讽。如他的《孔雀图》题诗写道: “孔雀明花雨竹屏,竹稍强半墨生成; 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 这幅画的上半部为石壁,石壁底部有低垂的几片竹叶和两朵将要凋零的牡丹花;下半部是一块上大下尖显得很不稳定的光滑大石,石上蹲着两只造型丑陋的孔雀,孔雀尾部拖着三根残破羽毛。这是以孔雀来讥讽那些降清的明朝文武官僚向清朝主子屈膝求荣的丑态,他们戴着有三眼花翎的乌纱帽,好比一班长着三只耳朵的奴才。他们二更就去等候皇帝五更上朝。但是这对孔雀却蹲在一块光滑而不稳的石头上,好比清朝政权有随时垮台的可能。八大山人用这些寓意深刻的画和隐晦的诗,配合默契,极尽讽刺之能事。他的花鸟画,实际就是政治讽刺画,画中有诗,画外有意,章法奇特,这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和欣赏的地方。 八大山人的书法艺术和篆刻图章,也有他独特的风格。他努力吸收了历代书法家的优秀传统,创造了一种以秃笔书写的秀健挺拔、潇洒豪迈的艺术风格。他也是我国书法大师。他的篆刻图章,形体古朴,刻划劲拔,含意幽奥,别具一格。 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对我国画坛影响很大,三百多年来,著名的大笔写意派画家,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如清代乾隆年间的“扬州八怪”,清末的吴昌硕,近代的齐白石等。八大山人不愧为我国古代画家中的巨匠,是元明以来写意派画家中的大师。

王凯旋长於水墨大写意,画题多是戏剧人物和花鸟。他的笔墨雄健、泼辣、简逸,其韵味既有吴昌硕的铮铮铁骨,也有虚谷的冷逸高洁,并且由内向外散发出八大山人的清俊洒脱、出尘绝世的的气质。1980年,年仅22岁的王凯旋来到八大山人纪念馆工作,从小喜欢油画和水粉画的他立刻被八大山人气韵生动的写意画深深吸引,从此踏上了追随八大山人的艺术创作之路。在八大山人纪念馆,王凯旋一干就是32年。他不仅在艺术创作道路上执着前行,更是借助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工作的便利,成为了一名八大山人研究专家,撰写并发表了有关八大山人研究的多篇论文。 2008年,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王凯旋及夫人杨波国画展于澳门教科文中心展览馆展出。本次国画展由澳门基金会主办,将展出作品五十余幅,主要有王凯旋的戏剧人物、花鸟画和杨波的工笔花鸟画。2009年,王凯旋杨波伉俪国画作品展在古元美术馆举行。珠海市领导余炳林、王广泉、余荣蔼出席了画展的开幕式,并参观画展。

八大山人研究论文集

1、《书法兼之画法》,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2、《明清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研究》(论文),载《美术》2004年第1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3、《让名画重放光彩》(论文),载《美术》1999年第9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4、《清代中国与朝鲜绘画交流蠡论》(论文),载《美术观察》2005年第1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5、《从“更爱山居写白云”到“如今老作江南客”》(论文),载《美术观察》2004年第5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6、《20世纪上半叶来华外籍美术教授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论文),载《美术观察》2003年第5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7、《中国最早的油画家史贝霖》(论文),载《美术观察》2002年第3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8、《关乔昌与钱纳利的艺术竞争》(论文),载《美术观察》2001年第2期,中国艺术研究主办。9、《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留学生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上、下)》(论文),载《美术观察》2000年第6、第7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10、《从西方的中国热到中国外销艺术的西化》(论文),载《美术观察》1999年第2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11、《传教士与明清中西绘画的接触与传通(上、下)》(论文)载《美术观察》1999年第10、第11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12、《西方绘画东渐中国第二途径研究》(论文),载《美术观察》1998年第7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15、《宋元绘画中的文字与图像》(译文),载《美术》1992年第8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16、《中国瓷器与18世纪中西经济美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论文),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2005年第1期,第2作者,清华大学美术美院主办。17、《20世纪中国油画宿耆冯钢百》(论文),载《文艺报》2000年6月1日第4版,中国作家协会主办。18、《钱选与元代青绿山水的文人化》(论文),载《荣宝斋》2005年第6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19、《黄公望与元代山水画之变》,载《荣宝斋》2005年第2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20、《晓峰烟树乍生寒》(论文),载《荣宝斋》2004年第4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21、《论吴门画派画风》(论文),载《荣宝斋》2003年第6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22、《元代山水画的文人化、人格化》,载《荣宝斋》2003年第2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23、《吴门画派涵义论辫》,载《荣宝斋》2002年第5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24、《澳门与明清西方油画东渐中国》,载澳门《文化杂志》第56期,澳门文化局2005年夏季出版。25、《从贸易画看清代海外贸易的发展》(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50期,澳门文化司2004年春季出版。26、《20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大师冯钢百的生平与艺术》(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49期,澳门文化司2003年冬季出版。27、《玻璃画:中西绘画交流的镜子》(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45期,澳门文化司2002年冬季出版。28、《从西方的中国热到中国外销瓷绘画艺术的西化》(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40/41期,澳门文化司2000年春季、夏季合刊出版。29、《中西绘画交流的纽带》(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39期,澳门文化司1999年夏季出版。30、《一种特殊的中西绘画交流形式》(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35期,澳门文化司1998年夏季出版。31、《传教士与明清中西绘画的交流》(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34期,澳门文化司1998年夏季出版。32、《明清中国油画发展蠡论》(论文),载台湾《艺术家》2002年第3期。33、《中国最早的西洋画家史贝霖》(论文),载台湾《艺术家》2000年第8期。34、《清代初期山水画中无笔法与明暗法》(译文),载台湾《艺术家》1997年第7期。35、《中国早期油画大师冯钢百》(论文),载《中国早期油画大师冯钢百》专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8月出版。36、《日本美术教习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兴起》(论文),载《中国美术教育》2003第3期.37、《欧洲、日本美术教授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拓》(论文),载《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第4期。38、《色彩与生命的交响》(论文),载《画廊》2001年第3期,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39、《明四家与吴门画派》(论文),载《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第6卷,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40、《明代晚期的山水画与人物画》(论文),载《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第6卷,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41、《西方绘画东渐中国第二途径研究之评述》(论文),载《艺苑》1998年第3期。南京艺术学院主办。42、《陈之佛工艺思想研究》(论文),载《艺苑》1997年第4期,南京艺术学院主办。43、《八大山人花鸟画艺术风格研究》(论文),载《艺苑》1990年第4期,南京艺术学院主办。44、《八大山人荷花图辨伪》(论文),载《艺苑》1991年第1期,南京艺术学院主办。45、《王蒙及其书斋山水研究》(论文),载《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广西艺术学院主办。46、《中国古典艺术在欧美的传播和收藏研究》(论文),载《中国书画》2004年第5期,中国书画杂志社出版。47、《集古录发微》(论文),载《贵州文史从刊》1993年第1期,贵州文史馆主办。48、《为天地立心,为生灵寄情》(论文),载《文化参考报》2005年3月8日第5版,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49、《评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论文),载《中国文化报》2000年6月1日第3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50、《面向21世纪的审美教材》(论文),载《广东教学报》2000年第8期。广东省教育厅主办。51、《论八大山人花鸟画的艺术风格》(论文),载《朵云》1990年第4期,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52、《石涛赝作考》(论文),载《朵云》1992年第4期,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53、《欧阳修文化年表》(论文),载《夷陵·宜昌·欧阳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版社出版。54、《欧阳修与集古录》(论文),载《夷陵·宜昌·欧阳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55、 KWAN KIU CENG E GEORGE CHINNERY,载REVISTA DE CULTURA 1999H SERIE 、《艺术欣赏·美术(上册)》(教学参考),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57、《艺术欣赏·美术(下册)》(教学参考),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58、《论杨守敬在日本书坛的地位与影响》(论文),载《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59、《山亭远眺图》(论文),载《中国名画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60、《北齐娄睿墓壁画·出行图》(论文),载《中国名画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61、《鸿门宴图》(论文),载《中国名画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62、《八大山人花鸟画的空间结构》(论文),1997年10月参加上海博物馆主办“清初四大画僧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63、《人文景观设计》(论文),载《第十一届国际洞穴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科学院1993年8月出版。64、《立体主义绘画简史·序》(论文),载《立体主义绘画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独撰。65、《中国古典艺术在欧美的流失与收藏研究》(论文),载《国际视野中的中国艺术论文集》,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组织委员会2005年3月出版。66、《人文景观设计》(论文),载《第十一届国际洞穴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科学院1993年8月出版。67、《中华帝国时代中国与韩国的绘画交流关系》(论文),2004年2月参加上海复旦大学主办“中国与东亚汉文化圈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68、《中国古典艺术在欧美的流失与收藏研究》(论文),2003年12月参加深圳国际水墨论坛第二次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69、《中国瓷器与十八世纪中西经济美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论文),2003年11月参加澳门基金会主办的“16-18世澳门与中西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 在会议上发表。70、《西方绘画东渐中国第二途径研究》(论文),载《造型艺术研究》1999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主办。71、《美术留(游)学生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论文),载《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72、《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与艺术史方法论》(论文),载《美术观察》1998年第2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73、西洋画的引进与西方绘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 阮荣春 胡光华 中国美术研究 2006/0174、美术教育史上的一大转机 中国美术研究 2006/0275、社团蜂起与变革中国画的论争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176、三足鼎峙的民初画坛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277、佛教天堂的圣洁形象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378、清末民初中国工艺美术的变迁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380、风行一时的通俗美术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481、画坛三重臣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482、西画壁垒的坚守者与中西合璧的典型 中国美术研究 2008/0183、乾隆皇帝半身油画肖像研究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484、论文《书法兼之画法》,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85、论文《中国瓷器与18世纪中西经济美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载《美术研究》2005年第4期,中央美术学院主办。86、论文《论绘画材质之变与元代山水画观念和技术之变》,载《美术与设计》2007年第1期,南京艺术学院主办。87、论文《中国瓷器与中西经济美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装饰》2005年第1期,清华大学美术美院主办。88、论文《蓝瑛及其武林派的山水画》,载《中国书画》2006年第8期,中国书画杂志社出版。89、论文《论澳门与明清西方油画东渐中国》,载澳门《文化杂志》2005年秋季刊(总第56期),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出版。90、论文《关于中国外销瓷器绘画的西化在18世纪中西经济美术文化交流与互动中的作用》,载《中国陶瓷工业》2004年第6期。91、论文《王蒙及其书斋山水研究》,载《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广西艺术学院主办。

两宋时期是花鸟画繁荣时期(我们先从两宋讲起)北宋继承了五代西蜀和南唐的旧制,建国之初,就在宫廷中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对宋代绘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培养和教育了大批的绘画人才。徽宗赵佶时的画院日趋完备,“画学”也被正式列入科举之中,天下的画家可以通过应试而入宫为官。这是中国历史上宫廷绘画最为兴盛的时期。北宋画坛上,突出的成就是山水画的创作。画家们继承前代传统,在深入自然,观察体验的过程中,创造了以不同的笔法去表现不同的山石树木的方法,使得名家辈出,风格多姿多彩。李成和范宽为其代表。花鸟画在北宋时期的宫廷绘画中占有了主要地位,风格是黄筌的富贵之风,直到崔白等画家的出现才改变这个局面。北宋人物画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宗教绘画和人物肖像画及人物故事画、风俗画的创作上。武宗元、张择端都是人物画家中的卓越人物。在北宋时,除了宫廷和民间各自存在有数量可观的职业画家之外,还有一支业余的画家队伍存在于有一定身份和官职的文人学士之中。他们虽然不以此为业,但是在绘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方面,都有显著的特点和突出的成就,并且已经自成系统,这就是当时被称作“士人画”,后来被叫做“文人画”的一类。以官僚贵族和文人身份参与绘画的创作活动,古已有之,但是那些人的作品和职业画家的作品没有分别,也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但从北宋中期以后,苏轼、文同、黄庭坚、李公麟、米芾等人在画坛上活跃起来,文人画声势渐起。苏轼明确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并且认为士人画高出画工的创作。他们还为士人画寻找到了一条发展脉络,唐朝的王维甚至东晋的顾恺之都变成了这一体系的创始人,强调绘画要追求“萧散简淡”的诗境,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主张即兴创作,不拘泥于物象的外形刻画,要求达到“得意忘形”的境界。采用的手法主要是水墨,内容从山水扩展为花鸟,这一时期文人贵戚出身的山水花鸟画家增多与此有关。这股潮流的兴起,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但对后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一个时期内,左右了中国画坛。南宋的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号称“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各自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文人画在南宋时期除了在理论上进一步展开讨论以外,在实践中也有令人瞩目的成就。米友仁的“云山墨戏”,扬补之的墨梅,赵孟坚的水仙兰花都为世所重。被称为“四君子”,时至今日仍被画家看重的梅、兰、竹、菊,在南宋时已基本成为文人画的固定题材。两宋是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宫廷中装堂饰壁务求华美,使花鸟画在贵族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社会中上阶层需求及工艺装饰也促使花鸟画的发展和活跃。北宋的花鸟画,如同山水画一样是在五代花鸟画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代著名的两大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都生活到宋代初年,其子孙黄居采、徐崇嗣等都擅长花鸟画,对宋代花鸟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由黄筌、黄居采父子所开创的细笔勾勒彩的写生画法,在宋初100年间,被宫廷画院当成花鸟画的一种规范。以后北宋的花鸟画家虽然不断有新人出现,如革新派花鸟画家崔白(11世纪),自称为“写生赵昌”的赵昌等人,在突破“院体”画题材的束缚等方面有所创造,但他们基本上还是保持着纯客观地描写。现存崔白《双鸟戏兔图》和赵昌的《蝴蝶图》就是明显例证。以院体画为代表的北宋花鸟画,能客观描写,注重写生。由于愉悦统治者为目的,甚至连皇帝也亲自参加绘画创作,他们有极度的闲暇和优越的条件把追求细节的真实发展到了顶峰。如宋徽宗即是北宋著名的花鸟画家。他在控制宫廷画院的时候,要求画院的花鸟画家研究孔雀升墩是先举左脚还是右脚,月季花在不同时间要表现出花蕊、叶子不同的变化。像这种细节真实的追求,便是皇家画院的重要审美标准。北宋院体花鸟画的这种注重写生以至刻意追求细节真实的艺术风格,在整个宋代都是花鸟画的主流,同时,“院体”花鸟画的发展也对“文人”花鸟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也是当时政体与绘画形成的必然。 (这一段是宫廷花鸟画的特点,下面一段是南宋继承北宋的)北宋灭亡,一些画院画家逃亡至南宋的都城临安,成为南宋画院中的骨干分子,并带来了南宋院体画的繁盛,形成中国古代工笔绘画的最后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的花鸟基本延续着北宋宣和画院工细写真的画风,但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花鸟画多以“折枝写生”为主,传世数量虽大,但大幅的卷轴较少,多以扇面、册页等小型作品出现,花鸟名家中只有林椿、李迪、吴炳等少数人有署名作品;另外当时的一些山水画家如马远、梁楷等,开始以各自的山水笔法写花鸟,形成独特的风格。在宋代宫廷画院之外,花鸟画还存在着另一股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对后世文人花鸟画很有影响的潮流,那就是以文同、苏轼的墨竹、杨天咎的墨梅,以及郑思肖的兰花等为代表的不再强调踏实于写生,而是强调借物抒情的花鸟画。在这种艺术潮流影响下,传统花鸟画中的所谓:“四君子”(梅兰竹菊)题材日益流行起来,这种风气到了元代文人画大兴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元代花鸟画的主流是向文人画情趣发展,绝少有画院之工笔重彩富丽细腻者,文人水墨写意及水墨梅竹勃然兴起,显示了花鸟画领域的巨大变化。而文人画作者虽前师宫廷,也入室重彩大师,却后在文人绘画里发展。此时的代表人物有王渊、张中、王冕、柯九思等人,像王渊早年师赵孟,特别是花鸟师宫廷画派大师黄筌,自己却以水墨画白描法画花鸟树石风格著称于世,花鸟以水墨中见精微严谨而清雅淡逸,显示了院体花鸟转向文人情趣的风格,其张中,亦工墨笔花鸟,比较王渊又显粗简淡逸,兼工带写,对明清花鸟画有一定的影响。“文人”花鸟画形成已给中国传统绘画注入了新的意识,五代时期全国战事政乱,尽管如此,“文人画”也得到了上层和民间的认可,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文人”其代表性不只局限于绘画,其涉于各个文化领域,由此,给绘画中的花鸟画以良好的土壤,使“文人花鸟画”发展先于其它。而徐渭则是五代以来“文人花鸟画”的代表。他有怀绝世之资而遭遇不偶,有济世之才而无以施展之心态,故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兼吴派写意花鸟与林良写意花鸟之长而不为所衷,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花木形象中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在文人绘画道路上长于诸家。八大山人是继徐渭之后又一“文人”绘画的杰出代表,他笔下的花鸟画完成是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借画表心态,抨击当朝,指东骂西,以抒发心中不满之情,使文人绘画,特别是花鸟画达到了新文人画高度,对后世及现代影响极大。参考资料:《中国绘画研究论文集》之(美)张子宁

考试要答案找你老师拿不就行咯。

八大山人书画研究论文

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著名书法家,他 明 亡入山为僧。佯狂嗜酒,工书,善画山水、花鸟、竹木,笔致纵恣,别具一格。八大山人 朱耷。因常持《八大人觉经》,故名。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八大山人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八大山人书法欣赏

八大山人书法图片1

八大山人书法图片2

八大山人书法图片3

八大山人书法图片4

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青云谱是一座极具江南特色的园林。园内,数百年的古樟树、苦楮树、罗汉松青叶苍干,繁荫广被,覆护着青砖灰瓦白墙红柱的殿宇,显得格外静谧。密叶筛过的天光洒在小径上,明暗闪烁,野趣横生。一弯荷池清澈明净,倒映着笼笼修竹,鱼儿嬉戏,花影摇曳。园外清溪蜿蜒,溪畔农田阡陌纵横,农舍炊烟袅袅,恰似人间仙境。

八大山人纪念馆坐落在历史修久、风景优美的江西南昌南郊十五华里处的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内,相传二千五百多年前,周灵王之子王子晋到此开基炼丹。西汉末年,南昌尉梅福曾弃官隐钓于此,后人建“梅仙祠”祀之。东晋年间许逊治水至此,始倡道教“净明派”,并建“太极观”,唐大和五年易名“太乙观”。宋至和二年复易名“天宁观”、至清顺治十八年始定名“青云圃”,后易“圃”为“谱”。谱内屋宇布局以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为主体,三殿逐次递进,曲廊相通,甚是幽雅。一九五七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五九年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陈列八大山人书画作品。

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生于明天启六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一六二六——一七0五),享年八十岁。他姓朱名耷,僧名个山、传启 ,别号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他抱着对清王朝不屈的态度出家为僧。后还俗,自筑陋室“寤歌草堂”于南昌城效,孤寂贫寒地度过了晚年。八大山人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建树。他以水墨写意画著称,尤擅长花鸟画。其画面构图缜密、意境空阔;其笔墨清脱纯净、淋漓酣畅;取物造形旨在意象,笔简意赅,形神兼备,体现出其孤傲落寞清空出世的思想情感。其书法善用淡墨秃笔,犹尽流畅,含蓄内敛,圆浑醇厚,亦工篆刻。其诗文多为幽涩古雅。三百年来他饮誉画坛,“扬州八怪”、吴昌硕,近代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画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响。八大山人(朱耷)从明王爷成为遗民,承受国亡家破之痛,先后沦为僧道,巧妙应付"临川之变",绳金塔下为民挥毫,其“哭之、笑之”的人品和画品成为发人深思的画坛传奇。爱国、爱乡的八大山人,对清初的残暴疾恶如仇,终身苦守不阿,人品至上,成为后世为人的风范。跨越时空的八大山人书画艺术,释放出巨大艺术能量,辐射璀璨的艺术之光。艺术修养全面的八大山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诗作,吟咏之余,我们借此心灵辙音,感受三百年前诗人的娓娓独言,将已逝去的流光重新唤回眼前。

85年八大山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当今画坛,流派纷呈,相互竞技,各展异彩,本馆展出当代花鸟高手之作,是艺术家离经叛道在感觉和直觉水平的一个发展。一批资质精深的专家、学者在八大画风的继承与创新方面从特殊的顿悟中找到了自我,许多作品让人回味无穷。

江南名园青云谱,历经周、西汉、东晋、唐、宋、元、明、清数朝,系唯一保存完好环境的江西净明道教发源地,院内殿宇堂阁,丹桂碧池,凉亭月楼,展示岁月的沧桑,漫游其间,感受二千多年神秘道教文化深蕴的内涵。青云谱道院现存许多令人向往的文化遗迹:万历古井、仙人桥、净明真境、鹤巢黍居、羲之墨池、竹经通幽、岭云来阁、八大墓等为观众提供了寻幽觅古的情趣,令人流连忘返。

古青云谱是镶嵌在市南郊一颗绿色明珠,阳春季节,红茶、桃花争奇斗艳,盛夏荷满十里,三秋桂子飘香,严冬寒梅竞放,四、五百年的参天古木香樟、罗汉松、苦树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镇院之宝。南昌现存最长的双面碑廊。120多幅因心造境的书画作品揭示了八大山人非凡的笔墨生涯。移步换景的回廊与巧夺天工的石刻工艺带给了观众沁人心脾的美感。

八大山人的山水和花鸟画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化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其简笔写意花鸟画。他的书法亦与他的绘画风格相似,极为简练,风格独特,常有出人意料的结构造型。在创作上他取法自然,笔墨简练,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三百年来,凡大笔写意画派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清代张庚评他的画达到了“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的境界。他作画主张“省”,有时满幅大纸只画一鸟或一石,寥寥数笔,神情毕具。他的书法具有劲健秀畅的气格。篆刻形体古朴,独成格局。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号良月,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号。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其祖父朱多(P95)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多宗法二米,颇有名气。父亲朱谋觐,也擅长山水花鸟,名噪江右,可惜中年患暗疾去世,叔父朱谋(P95),也是一位画家,著有《画史会要》。八大山人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发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少年时曾参加乡里考试,录为生员。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满洲贵州贵族入关统治全国。八大山人那时十九岁,不久父亲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八大山人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象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 顺治五年(1648年),他妻子亡故,八大山人便奉母带弟“出家”,至奉新县耕香寺,剃发为僧,自此改名雪个。二十四岁时,更号个山和个山驴。顺治十年(1653年),八大山人二十八岁时,又迎母至新建县洪崖寺,在耕庵老人处受戒称宗师,住山讲经,随从学法的一百多人。有人考证,八大山人从二十八岁到三十六,曾带着母亲和弟弟住在南昌市抚州门(进贤门)外绳金塔附近。当时此地茶室酒肆甚多,是劳动人民聚居之处。八大山人生活清贫,蓬头垢面,徜徉于此。常喜饮酒,但不满升,动辄酒醉。醉时,大笔挥毫,一挥十多幅,山僧、贫士、屠夫、沽儿,向其索画,有求必应,慷慨相赠。 八大山人三十六岁时,想“觅一个自在场头”,找到南昌城郊十五里的天宁观。就在这一年,他改建天宁观,并更名为“青云圃”。“青云”两字原是根据道家神话“昌纯阳驾青云来降”的意思。并有用“飞剑插地,植桂树规定旧基”的说法,这也是亥处现存唐桂的由来。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状元戴均元将“圃”改为“谱”,以示“青云”传谱,有牒可据,从此改称“青云谱”。 青云谱原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道院。相传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到此开基炼丹,创建道场,“炼丹成仙”。西汉时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居于此,后建梅仙祠。晋朝许逊治水也在此开辟道场,始创“净明宗教”,易名为“太极观”,从此正式形成道统,属净明道派。唐太和五年(831年),刺史周逊又易名为“太乙观”。宋至和二年(1055年),又敕赐名为天宁观。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大山人前来访求先贤遗迹,很赏识这里的山川风景,于是在原有道院基础上进行重建,并改名为“青云圃”。从此,八大山人便成了青云圃的开山祖师。后人还建立了“正开山祖道朗号良月文号八大山人朱真人”功德堂的牌位。 八大从山人三十六岁至三十八岁时,往返于南昌城与青云谱之间,青云谱的重建由其弟朱道明主持。八大山人正式定居青云谱,约在三十九岁以后至六十二岁。他苦心孤诣经营这所道院,历时二十多年。八大山人在度过了十三年的佛教徒生涯后,又成了一所道院的开山祖师。他的亦僧亦道的生活,主要不在于宗教信仰,而是为了逃避清朝满洲贵族对明朝宗室的政治迫害,借以隐蔽和保存自己。 八大山人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其弟朱道明,字秋月,也是一位画家,风格与乃兄相近,而且还要粗犷豪放。他的书画署名为牛石慧,把这三个字草书连写起来,很象“生不拜君”四字,表示了对满清王朝誓不屈服的心情。他们两兄弟署名的开头,把个朱字拆开,一个用“牛”字,一个用“八”字。这样隐姓埋名,可谓用心良苦。 八大山人晚年常住在南昌城内北竺寺、普贤寺等地。僧友澹雪为北竺寺方丈,与八大山人交谊很深。澹雪亦善书法,性格倔强,后来因触怒了新建县令方峨,说他“狂大无状”、被抓进监狱,死在狱中。澹雪死后,北竺寺不久被毁。这段时间,八大山人外出云游,访友作画,画作颇多,这是八大山人创作旺盛时期。最后在南昌城郊潮王洲上,搭盖了一所草房,题名为“歌草堂”。当时诗人叶舟曾作《八大山人》诗一首,描写他在这里的生活情况,诗文如下: “一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丛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志,残山剩水身,专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 八大山人就是在这所草屋中度过了他孤寂、贫困的晚年,直至去世。一说八大山人葬于南昌城郊窑湾了英家山,但解放后迁墓时,仅见一些朽木铁钉,未见骸骨,可能是他的衣冠()。牛石慧墓在青云谱南将军岭,墓中有骨灰一罐,解放后亦迁葬于青云谱内吐珠山。另据《新建县志》《西山志》载:八大山人墓在县西北三十里即今西山璜溪公社的猴岭一带。墓葬确在何处,已难查考了。 八大山人为清初“四大画僧”(朱耷、石涛、石()、渐江)之一,以大笔水黑写意画著称,尤以花鸟画见长。他的绘画能取法自然,又独创新意;师法古人,又不泥于古法;笔墨简练,以少胜多。他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木竹、山水来抒发对满洲贵族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因此他画的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或是残山剩水、老树枯枝;或是昂首挺胸的兽类,振翅即飞的孤鸟;或是干枯的池塘、挺立的残荷,而其中又有活泼的游鱼、生动的花朵。借此比喻自己,象征人生,达到了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充分运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特有传统手法。名画家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据说八大山人曾有题画诗数卷,秘藏箧中,不令人见。但从留传下来的题画诗来看,多半用隐晦的手法,蕴藏着对故国的怀念,对满洲贵族及其奴才的讥讽。如他的《孔雀图》题诗写道: “孔雀明花雨竹屏,竹稍强半墨生成; 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 这幅画的上半部为石壁,石壁底部有低垂的几片竹叶和两朵将要凋零的牡丹花;下半部是一块上大下尖显得很不稳定的光滑大石,石上蹲着两只造型丑陋的孔雀,孔雀尾部拖着三根残破羽毛。这是以孔雀来讥讽那些降清的明朝文武官僚向清朝主子屈膝求荣的丑态,他们戴着有三眼花翎的乌纱帽,好比一班长着三只耳朵的奴才。他们二更就去等候皇帝五更上朝。但是这对孔雀却蹲在一块光滑而不稳的石头上,好比清朝政权有随时垮台的可能。八大山人用这些寓意深刻的画和隐晦的诗,配合默契,极尽讽刺之能事。他的花鸟画,实际就是政治讽刺画,画中有诗,画外有意,章法奇特,这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和欣赏的地方。 八大山人的书法艺术和篆刻图章,也有他独特的风格。他努力吸收了历代书法家的优秀传统,创造了一种以秃笔书写的秀健挺拔、潇洒豪迈的艺术风格。他也是我国书法大师。他的篆刻图章,形体古朴,刻划劲拔,含意幽奥,别具一格。 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对我国画坛影响很大,三百多年来,著名的大笔写意派画家,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如清代乾隆年间的“扬州八怪”,清末的吴昌硕,近代的齐白石等。八大山人不愧为我国古代画家中的巨匠,是元明以来写意派画家中的大师。

八卦研究论文

阴阳的肇始先天八卦传说上古时,阴阳始于气象观测。伏羲氏坐在观象台上,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知人世,取象类比,发现了阴阳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伏羲氏“一画开天”:用“—”首尾相接取象为太极“○”,代表日出日落的升降规律。太极内蕴阴阳,是宇宙的原始态,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太极就像圆周一样,具有无限大、无限小、包容宇宙一切万事万物阴阳属性的深刻含义。古人观察太阳在周天上运行,太阳因周天变动,太极动则为阳,静则为阴,太极化生出阴和阳。伏羲氏用“—”符号代表阳,代表热,代表白天,取象于天;用“- -”符号代表阴,代表寒,代表黑夜,取象于地;用“ ”代表阴阳,来象应天地、昼夜,热寒。太阳一天的出入升降运动使阴阳交感互动,分别化生出夜阴昼阳,产生出寒温热凉四象:早晨温-少阳、中午热-老阳、黄昏凉-少阴、半夜寒-老阴。这就是古人观察:“—”阳化生为“老阳、少阳”;“- -”阴化生为“老阴、少阴”的演化过程。 阴阳四象取象于一年的“生化收藏”,象应于一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生长收藏”四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过渡变化状态,后世称之为“化”,象应于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四象的形成,也就出现了五行。这就是阴阳和五行的最原始的理论起源。四象阴阳交感,分别再阴阳化生,也就化生出三画卦的八卦:乾、坤、坎、离、艮、兑、震、巽。天是不能分开的,地可以分开。天空中动是火,天下面动是风,天上面动是泽。地分三层,地当中动是水,地下面动是雷,地上面动是山。八卦类比八象应八方:乾象天、应南方,坤象地、应北方,坎象水、应西方,离象火、应东方,艮象山、应西北方,兑象泽、应东南方,震象雷、应东北方,巽象风、应西南方。八卦反映到八卦图上恰好与我国的基本地理地势相对应。八卦图方位与现代地图方位完全相反,是因为八卦图是伏羲氏坐北面南,以人的方向感觉作为定向标准的,而西方地图则是以地理实物方向作为定向标准的。这恰好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中方文化重视“人”,以人为本;西方文化重视“物”,以物为本。阴阳化生规律图八卦继续化生,八卦则演化为十六卦,十六卦生三十二卦,三十二六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一百二十八卦……直至无穷,演变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事实上,16卦、32卦、64卦……本质上都是八卦,因为它们所有卦象都是在八卦基础上化生出来的,世间万物可以概括为:天、地、火、水、风、雷、山、泽这八种现象彼此间的阴阳互动演化的结果,世间万事万物万变不离其宗。此所谓八卦定乾坤,也就是老子“三生万物”的道理。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世,取象类比。发现了人顶天立地,是万物之灵,是天地间错综复杂万事万物的代表。人是一个小天地,人同样具有天地的阴阳特性。人根据天地阴阳特性标准,把天地划分为阴和阳。天、地、人古人称之为三才。以此观念来认识阴阳,阴阳就是三才,三才也就是阴阳。伏羲氏把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确定为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因此把八卦定为三画卦,实际上八卦本身就蕴含了天地人的三才思想,后世继承发展了三才思想,形成了系统的三才理论。老子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六经三阴三阳理论、三焦理论都是始于阴阳八卦理论。总之,伏羲一画开天地,代表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又以八卦定乾坤,把万事万物归纳为八卦等八类基本元素。伏羲氏根据大自然的现象画出后世所说的先天八卦图,揭示了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为后世留下了一部“无字天书”。阴阳理论与今天哲学的矛盾论相比,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角度理解阴阳八卦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从观测太阳周天运行角度来理解阴阳八卦,就非常容易了。太阳日出日落升降运动好像是在圆轨道上运行,古人叫周天运行,白天黑夜把一天分成阴阳两仪,早上、中午、傍晚、午夜把一天分成四象,四象进一步再阴阳对偶平分,就是所谓的八卦了,八卦再连续平分3次,又可分成64卦,卦象可以连续平分下去,直至无穷。对于世间任何事物,无论怎样阴阳划分,事物总是按照固有的阴阳升降出入规律,周而复始地运动变化着,每一个完整的运动周期都可以看成一个太极;一个周期粗分就是阴阳转换周期,细分就是四象的寒温热凉变化周期,再细分就是八卦次序周期,……再分还有64卦次序轮回周期;……甚至不断细分,把一个周期可以无穷地细分下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阴阳规律,太极、阴阳、四象、八卦……是同一周期规律事物,按不同精细程度描述的周期规律。结合现代人的认识,太阳周天运行,就是所谓的太极;太极思想指导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认识事物。白天黑夜把一天分成阴阳两部分;阴阳思想指导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事物的阴阳规律。早上、中午、傍晚、午夜把一天分成四象;四象思想指导我们运用四象规律细化事物的认识。四象对分成八卦;八卦思想指导我们从八个方面把握事物的演变规律。我们可以根据对事物认识精细程度的具体要求,选用太极、阴阳、四象、八卦、64卦……规律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用现代话讲: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就是各具不同自然周期规律的模型,阴阳八卦是科学观测的成果,不全是迷信玄学,我们要深挖阴阳理论的科学内涵。后天八卦相传中古时,82岁的周文王因谗言诬陷,被商纣王囚禁在羑(you)里城长达七年之久。周文王在狱中韬光养晦,参透了伏羲先天八卦阴阳至理,以蓍草为工具,根据斗柄顺四时五行八方旋转运行的周天的天象规律,根据帝王临御四正四隅八节的国事规律;将八卦:震、巽、离、坤、兑、乾 、坎、艮依次定位归属在“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等四正四隅八个方向上,依次主应在一年360天“周天”中的各个45天上;从而推演出了后天八卦。 文王后天八卦图 北斗四时运转图《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记载的就是周文王推演后天八卦的过程:一年之中斗星运转一周,斗柄指正东方,震位,象应二月春分,一阳排在二阴之上,春气旺万物生,为木;斗柄指东南,巽位,象应立夏,阳盛于上,万物繁茂,为木;斗柄指正南,离位,象应五月夏至,万物长大成形,皆有显着之象,阳旺蕃英成秀,为火;斗柄指西南,坤位,象应季夏孟秋之间的立秋,土气旺而生万物,为土;斗柄指正西方,兑位,象应八月秋分,一阴之水在上,阳气壅遏于下,水润泽于下,万物皆愉悦,为金;斗柄指西北,乾位,象应立冬,阳居阴位,阴阳之气必相搏而战,为金;斗柄指正北方,坎位,象应阳气蛰藏于阴中,万物皆归藏于中,为水;斗柄指向东北方,艮位,象应立春阴尽阳生,天运一周岁,气机变化终而复始,成终成始,为土。可见,周文王演绎的后天八卦,记天体八节符号,四立为生长收藏,二至为寒暑之极,二分为阴阳之和。后天八卦配四时八节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连续不断阴阳互根互存的周期规律。 周文王在后天八卦基础上,每卦又演绎成八卦,八卦之间互相搭配,形成了以六爻为基础的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文王借喻帝王国事、夫妻儿女家事、人生长壮老已的人生规律,又为后天八卦的每卦写了卦辞,为每爻写了爻辞,遂写成《易经》,形成了阴阳易理,从此八卦才开始有文字记载。用现代话的说,周文王为后世建立了能够涵盖宇宙、社会、家庭、人生、心理,生理、病理等周期规律的六十四类事物发展的模型。十翼周文王虽然为八卦进行了文字记载,但是文意深远,词义古奥,又多有暗示,一般世人根本难以理解。孔子五十岁始学易,认为易经是阴阳至理,潜心研究易经,倾毕生精力为易经批注,作系彖辞,创《十翼》。《史记•孔子世家》有“孔子晚喜易,序 、象、说卦、文言,读易韦三绝。”的记载。十翼有:《彖(tuan)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十篇。至此易经的基本内容已经全部形成。《十翼》是对《易经》(《周易》)的注释,《易经》因《十翼》才容易解读,易经才因此得以传于后世……,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经”。《十翼》是学习《易经》必备的基础知识,学习《易经》必先学习《十翼》。学习《易经》不要死背硬记卦辞、爻辞和经文,而是深刻体会《易经》六爻、六十四卦的逻辑思维过程和方式。用现代话讲,就是学习掌握研究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易经》破解的就是是纷繁复杂变化的大千世界所共有的普遍规律。了解气气就是天体运行在地部产生的气象变化。气象变化总括有:寒风热暑湿燥六种变化,故称为六气。古人认为:气象的阴阳变化决定于天体运行。天体气象变化的方向和时节又取决于于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一气所化生。分则为阴阳,合之则为太一。阴阳本来只有两方面,只是因为阴阳需要划分标准,也就出现了人。天地人合称三才。太极既是一,也是二,也是三。因此古人是根据天、地、人三部观察宇宙一切事物气化活动情况的。气本无形,古人就采用“因形察气”方法观察气的活动,采用律吕、五音漏刻的方法纪理之。气的观测1.观天部随其节令察其气机升降太阳运行有年周期,日体晷影一年运行一周,晷影在圆周上运行,左升右降,经过四正(东、南、西、北)四隅(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旋转运行周期规律,根据月体日宿二十八星宿周期规律,根据北斗星的旋转运行周期规律,根据日月星斗相会周期规律,再根据天体五星定时出没于东南西北中五方而划定年周期为春夏秋冬四时,每时有一气,太阳运行一周有风暑湿燥寒等五气的变化,对应于生长化收藏五种阴阳盛衰变化方式,五气配五行:木火土金水代表五气的变化。这就是所谓天部五运气机升降出入规律。2.观地部从四方四时以察其地面生化收藏地部自然之气本于三阴三阳,概括为:风热暑湿燥寒六气变化。六气节律性地出现在一年变化的气候中: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初气地支配寅卯;少阴司天,其化以热,二气地支配辰巳;太阴司天,其化以湿,三气地支配午未;少阳司天,其化以火,四气地支配申酉;阳明司天,其化以燥,五气地支配戌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终气地支配子丑。这样六气每气配两月,六气恰合十二月。古人观察发现:风热暑湿燥寒本来是自然之气的正常变化,就是所谓地部六气。但是如果地部六气太过、或不及,必然会严重影响地气的生长化收藏,产生自然灾害。同样六气也存在年节律变化,存在着复杂的五运六气规律。六气的本质上就是天体运行在地部产生的气象变化,所以说地部六气本质上就是天运五气在地部的表现,这也是五运与六气的关系。气本无形,无从观测,古人采用“因形察气”方法来间接观察气的活动。“形”就是指地部有形可征之物。聪明的古人是通过观察风向的方法间接了解了地气的活动情况的。古称为风角术,又称天籁。具体观察方法是:古人就是通过对东南西北方向借助季节风的风向的观察和对气候的观察,发现了季节风向和四季寒热温凉地气的关系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古人观测发现:天地之气在升降浮沉过程中,在不同的季节,中自然界能够发出不同的固有频率。古人是通过就借用律管共振方法测知了地气的变化规律。古人通过自然五音的观测,发现了五音也与人体五脏功能密切联系。古人还对地部有形之物进行五行归类:根据酸苦甘辛咸五味,辨识事物的阴阳属性;根据寒热温凉四气,辨识事物的升沉浮降气机;进而辨识有形之物的五行属性,间接了解有形之物的五行生克制化的气化状态是否正常、是太过或不及。最后古人将运气理论发展成为六十甲子术。六十甲子术就是古人掌握五运六气规律的其中的一个数理工具之一。3.观人部从天地气交中察其气损益消长。古人认为天人合一,人也是一个小天地,人与天地之间的气化相通,并存在着共通规律,都遵从阴阳五行之间互相亢害承制的气化规律。人体随天地五运六气的变化产生相应的阴阳升降、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五运六气正常,则人体气机调和,阴平阳秘,五脏安和而无病。五运六气太过或不及,就会发生自然灾害,也会严重影响人体五脏之气的失常产生疾病。因此人体阴阳气机的变化也间接反映了天地之气的活动状态和规律。这也是古人“因形察气”的方法和思路。“因形察气”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天象规律的方法,同时还给我们后人提供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医在“因形察气”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医藏象理论依据就是“有其内,必形诸于外”的易理。中医辩证论治过程就是通过病人外在证候,诊断病人的内在病机,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用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因形察气”的治病过程。中医用阴阳五行理论判断人体五脏亢害承制状态,作出五脏太过或不及的诊断,指导运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偏性纠正治疗疾病的阴阳偏性。从中能够理解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根源于阴阳五行理论,根源于古人“因形察气”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到人体的阴阳规律:“气有多少”表现在人体上就是三阴三阳六经;“形有盛衰”表现在人体上就是五脏的盛衰。五脏病理变化有三:不外本脏自病,相生失衡,相克失衡。

周易八卦的来源及其意义。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化。据《史记》记载,大约公前1000年,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姜里,演绎伏羲所画的八卦,后经孔,韦编三绝”附“十翼”成《周易》。而考占发现5000多年前就有了伏羲所画八卦及州图[注l]。故《周易》有人经三圣世历三代之说。易经八卦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科学遗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文明的结品,是中国文化的最高结品。5000年来.它不但在中华文化漫长的历史中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就是在近代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也做出极重人的贡献并继续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l701年,并名数学家莱布尼菠在与传教士向晋通信看到易图后,赞道:“易图是流传于宇宙间科学之最古老的纪念物。莱布尼茨于1703年5月5日在法国科学院院报上正式发表二进制的论文。文中近五分之一的篇幅用二进制对这先天三八卦I图进行了科学的解读。 上世纪30年代.我国留学生刘子华运用周易八卦原理,推测出太阳系系存在第十颗行星.并计算出其平均速度、平均密度、离太阳的平均距离等详细数据.写了篇博士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从而于 1938年获得了法国国家士学位。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现代运用八卦太极圈及其原理,做出轰动世界的伟人贡献。 比利时的人科学家普利高津,曾对中国传统的哲学及思维方式给予过很岛的评价。他在《从混饨到有序》的中译本序言中指出:“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人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注2】 在《周易》的整体结构中.整个自然界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生命过程.人则是这一过程的生命主题。在天地之间.人与自然界在双向交流和相互感应的过群中,既是相互对应的,又是和谐统一的.这种和谐,就是生命存在与延伸的重要原则。《周易》是诸多文化典籍中,最具有代表性哲学思想的优秀经典。 2.周易先天八卦的教学解读。 教学的思维根于人类对对自然的认识,常常也根丁哲学家思维的认知,不同哲学流派发展出不同的数学、数模、数论,尤其是在古代,东两方的区别甚远。在现代数学、数模、数论中,研究事物运动变化的方法通常将具体的自然表象略去,而将其内在运动规律或映像关系抽象出来.用公式加以表示,进而根据一定的定义和定理进行运算、推理、演绎、论证、求解。 我们尝试参照高等数学上的方法,严格按照《周易》本身给出的定义以及映像关系.将八卦与各研究对象在一定的范围内建立一种明确而清晰的数学映像关系。也就是尝试用现代人所习惯的数学方法和思维去解读先天八卦图,从而逐渐去接近、去探索古代周易八卦中所揭示的自然奥秘。 首先.一个卦是三十阴爻、阳爻的组合,而阴爻、阳爻分别代表阴的能量【注3】(表示为--)和阳的能量【注3l(表示为-)。 周易是如此给出卦的来源及定义: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上》)。②“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周易�6�1说卦传》)。③“卦,象也”(《周易�6�1说卦传》)。 根据卦的第一条①和第二条②定义,我们得知卦是由阴阳两种能量及其变化所生。 根据卦的第三条③定义:“卦,象也”(《易�6�1说卦》),即:卦为宇宙间各种事物的映像。 设变量 Xn (n=1,2,...,8)依次代表乾卦、兑卦、离卦、震卦、巽卦、坎卦、艮卦、坤卦, 设F(x)为诸卦的映像函数,则有: 当函数F(Xn) 映像为天象时{n=1,2,…,8},依据《周易�6�1说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即有定义: F(X1)=F(乾)=天F(X2)=F(兑)=泽 F(X3)=F(离)=火 F(X4)=F(震)=雷 F(X5)=F(巽)=风 F(X6)=F(坎)=水 F(X7)=F(艮)=山F(X8)=F(坤)=地同样.当函数F(Xn) 映像为人的自身时{n=1,2,…,8},依据《周易�6�1说卦》:“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即有定义: F(X1)=F(乾)=首F(X2)=F(兑)=口 F(X3)=F(离)=目 F(X4)=F(震)=足 F(X5)=F(巽)=股 F(X6)=F(坎)=耳 F(X7)=F(艮)=手F(X8)=F(坤)=腹同样,当函数F(Xn) 映像为状态时{n=1,2,…,8},依据《周易�6�1说卦》:“乾为健,坤为顺,震为动,巽为入,坎为陷,离为丽,艮为止,兑为悦”,即有定义:F(X1)=F(乾)=健F(X2)=F(兑)=悦 F(X3)=F(离)=丽 F(X4)=F(震)=动 F(X5)=F(巽)=入 F(X6)=F(坎)=陷 F(X7)=F(艮)=止F(X8)=F(坤)=顺同样,当函数F(Xn) 映像为家人时{n=1,2,…,8},依据《周易�6�1说卦》:“乾,天也,故为父。坤,地也,故为母。……”,即有定义: F(X1)=F(乾)=父F(X2)=F(兑)=少女F(X3)=F(离)=中女F(X4)=F(震)=长男F(X5)=F(巽)=长女 F(X6)=F(坎)=中男 F(X7)=F(艮)=少男F(X8)=F(坤)=母同样,当函数F(Xn) 取卦的原值时{n=1,2,…,8},根据上图1,即有定义(此定义以后将要用到):F(X1)=F(乾)=7F(X2)=F(兑)=6F(X3)=F(离)=5F(X4)=F(震)=4F(X5)=F(巽)=3 F(X6)=F(坎)=2 F(X7)=F(艮)=1F(X8)=F(坤)=0同样,当函数F(Xn) 取卦的序值时{n=1,2,…,8},根据上图1,即有定义(此定义以后将要用到):F(X1)=F(乾)=1F(X2)=F(兑)=2F(X3)=F(离)=3F(X4)=F(震)=4F(X5)=F(巽)=5 F(X6)=F(坎)=6 F(X7)=F(艮)=7F(X8)=F(坤)=8 以此类推.仰视天象,俯察大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周易说明了世间万物均可以在特定范围内将八卦与之建立抽象的映像函数关系,而通过对八卦的推演排算,从而达到预知事物发展变化的吉凶。以上这些卦的变化与映像函数的取值将在以后的分折研究、预测推断中经常地反复地被使用。3.周易先天八卦的哲理之一:阴阳互补,和谐循环。 《周易�6�1说卦》中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簿,水火不相射[注5],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于是,先天八卦图的卦位就出来了,先天八卦的次序也出来了(参见下表及图2): 卦名: 乾卦、兑卦、离卦、震卦、巽卦、坎卦、艮卦、坤卦 【卦值】2 111 110 101 100 0ll 010 001 000 【卦值】10 7 6 5 4 3 2 l 0 次序: l 2 3 4 5 6 7 8 【注4】 先走八卦图的这个次序.直观地揭示着卦值的能量从乾卦开始运渐衰减.丽从坤卦开始逐渐增加。代表阳的能量的阳爻也是从乾卦开始逐渐减少,而代表阴的能量的阴爻也是以到达坤卦为最甚。 十二时辰卦位图,也正是对应这个规律,其所反映的一天又一天循环不断的日起日落、白天黑夜的阴阳能量变化规律与先天八卦图的这个阴阳能量变化规律完全一致。(图略) _二十四节气卦位图,也正是对应这个规律,其所反映的一年又一年循环不断的春夏秋冬、寒冷暑热的阴阳能量变化规律也与先天八卦图的这个阴阳能量变化规律完全一致,

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不会。

周易就是周代之易, 孔子定为五经之一, 计有24070字. <<周易>>即我们现在见到的易经, 它分本经和大传两部分. 本经包括八卦, 重卦, 卦辞, 为易有主体, 故称为经; 大传包括上彖, 下彖二, 上象三, 下象四, 上系五, 下系六, 文言七, 说卦八, 序卦九, 杂卦十, 此十者合称十翼. 十翼为阐明易经而作, 故曰传. 周易不仅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也是作人之道的宝典。 周易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个规律最通俗最本质地说就是生老病死的规律,再简单一点就是从生到死的规律。万事万物都有生有死,没有永恒的生。亦没有永恒的死。生生死死是轮回的,循环的,无穷的。人有生有死,没有不死的人,动物有生有死,没有不死的动物,植物有生有死,没有不死的植物,国家,人类,地球亦有生有死,没有永恒的国家,永恒的人类,永恒的地球。周易用两种方式揭示和描述了这种规律,一种是以图的形式即太极图标示的,参照本书封面的太极图,白的为阳,黑的为阴,阳死阴生,阴死阳生,阳盛阴衰,阴盛阳衰,物极必反,循环不失。另一种以文字即命理十二宫所描述的,万物由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再到长生而循环不已,这种生老病死的规律,万物都是相似的,之所以说是相似,因为还有寿命的长短和过程的曲折不同。根据这种规律就可以大体上对万事万物进行预测了,当一个人其身体或事业达到最旺盛的时候,就要开始走向衰败,最后死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所以古人有功成身退的说法。团体、社会亦如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旦达到鼎盛时期,就要开始走向衰败。因此不要怕别人强大,越是强大越是接近了衰败的边缘,不要看自己弱小,正因为弱小,才有发展潜力,任何强势只能强势一时,不能永远强势。弱小一定会强大的,这是宇宙的必然规律。万事万物这种相似的规律(不仅是生老病死上相似,在其他方面亦是相似的)是周易预测所依据的最重要的原理。 哲学讲,事物都是运动的,有联系的,科学讲,两个物质之间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跟物质的质量和距离有关,没有不相互联系不存在引力的物体。牛顿的宇宙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证明。万物都是运动着的有联系的即存在关联性。此物的运动必然会影响或关联着彼物的运动,其运动的规律是相似的,这是周易预测所依据的又一原理,即关联性原理。著名易学大师张延生曾经根据一个苹果落地即时预测某大学一个校长在这个时刻下台,那是在特定的地点根据看似偶然性的事件所作的即兴预测,说明万事万物存在着关联性。古老的蓍草起卦法和唐代以来的铜钱摇卦法就是人为的通过蓍草和铜钱的运动摹拟我们所要预测事物的运动,其规律即吉凶是相似的并通过卦象显现出来。奇门外应完全是根据关联性和相似性原理以此时此地此事的吉凶对应彼时彼地彼事的吉凶进行预测的。如某人要问难结的官司之事,忽见云散日出,即可断官司之事很快会了结并对自己有利,邵康节的梅花易数亦是依据这种原理来预测的。如果万事万物不存在相似性和关联性,周易预测是不成立的不可能的。 周易是我国周朝的易经,是周文王囚里据伏羲先天八卦演绎而成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的。实际上,自周朝以来,经历代圣贤先师的不断努力和完善,周朝的易经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现代所称的周易泛指丰富和发展了的一整套易学理论,包括易理和象数两派的主要著作。 易经是我国群经之首,是一部用阴阳学说揭示和描述宇宙内在本源规律的书。民间称无字天书。易经很古老,在文字未产生以前,我们的祖先对物质世界的感受发现,许多事物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如白天黑夜,男人女人,硬的软的等,为了描述这正反两个方面的事物,随手画了两个最简单的符;“—”“--”来表示之。开始这两个符号必定是随手画的,只是代表的意义而没有名称,是后来才称其为阳(—)和阴(——)的。关于这两个符号的产生,有的研究周易的书说是男女生殖器的象征,有的说是表示白天和黑夜的符号,其实它们并不具体那一事物,而是描述两类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类事物的性质相反的两个方面。毛泽东说,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一分为二就是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用我们祖先的话说就是事物的阴阳两面。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都是由阴阳构成的。同时万事万物又都可以分为阴阳。阴阳是我们祖先对物质世界的抽象的分类和描述,这样简单抽象的描述,随着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祖先们肯定感到很不够。通过进一步观察,按《易经》上讲,我们的祖先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发现了万物类象的规律,即万物按其类基本相象。有的阳的成分多一点,有的阴的成分多一点,有的外阳内阴,有的外阴内阳,于是把所有的事物(开始主要是物质)拿来分类,结果可分成八大类,万物都拿来分类了,没有不能纳入这八大类之中的,为了描述这八大类物质,于是用八个符号来代表之,这八个符号就是由阴阳组成的后来称之为 八卦的(略)这八个符号。这就是八卦的起源。至于有的研究易经的书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伏羲氏则之而画八卦,是不确切的,这造成了人们对八卦起源的神秘性,不利于科学的宣传周易,这八个符号是我们祖先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描述。是当时的文字,是文字的祖宗。后来先人又发现,不但物质世界符合八卦的分类和规律,精神世界亦可以用八卦来描述。笔者在《清正气功》专著中提出,从大的范围来分,物质世界属阳的世界,精神世界属阴的世界。阴阳两世界均符合八卦所描述的分类和规律。易圣周文王据此进一步推演,将伏羲描述自然的物质世界的先天八卦推演成同时可以描述自然和社会的包括精神世界在内的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我们现在应用的就是文王八卦。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增多,所发生的变化过程和结果,仅八个卦(符号)已经不能清晰的分类和描述了,于是周文王根据这两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将文王八卦进一步推演成(八八)六十四卦 ,从此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发规律展的规律都在其中了,没有能逃出其外的,现代科学的发展亦证实了六十四卦与宇宙的自然社会规律的相吻合性。如六十四卦与生物遗传基因结构和组合方式是一致的。 可以这样说,文王当时做的是很伟大的科学研究,他对自然的社会的万事万物的分类归纳总结和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揭示和描述,是如此的严密和准确,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力,历几千年而不衰,是现代的所谓的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所不能比拟的。可怜的是,现在还有人把我们祖先的科学研究成果说成是封建迷信,何等的无知悲智。现代的许多科学无不是以周易理论为源泉,无不是从周易理论中得到启示而发展起来的,二进制计算机的发明就是显著的例子。可是有人忘祖了,忘了我们中华民族科学和文化的根。他们人长大了,怀疑起自己的来源了,人都是父母阴阳结合的产物,能说父母的阴阳结合是迷信吗? 周易的起源是科学的,这个起源不搞清楚,往往容易被当成迷信。自古以来,太乙,六壬,奇门被认为是《周易》预测中最为高深的三门学问。其中奇门遁甲用以掌握天时,明确地利,发挥人的能动性

惠山泥人包装研究论文

具体的我也不是太清楚 下面的你看一看 希望能帮到你山泥人 民间泥塑艺术品。 产地在江苏无锡惠山 。 明代文献中即提到无锡泥人,清代曾进贡乾 隆皇帝。早期惠山泥人只有简单的大阿福、小花囡、小头子 , 后又有刘海、菩萨等。大多 用单片模或双片模模印而成。清代咸丰年间艺人用“捏段镶手”的办法做泥人 ,使塑作技艺提高。惠山泥人分“粗货”、“细货”。粗货多用模印制成,给儿童玩耍,也称“耍货”。细 货是用捏塑的办法做成戏曲人物等,也称“手捏戏文”。题材有(1)以大阿福为代表的耍货; (2)以财神爷为代表的偶像;(3)以戏曲人物为主的戏文。彩绘也很考究,民间有“三分塑、 七分彩”的说法。 惠山泥人名扬中外,有关它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相传在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观天象,发现无锡龙山(即惠山)有龙脉龙气,朱元璋派他前往无锡细察。刘伯温来到无锡后,招来一些能工巧匠,用龙山泥土捏成了许许多多头戴朝冠、身穿朝服、脚登朝靴的文官武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人人见了都喜爱。 那时,龙山脚下的老百姓生活贫困,很乐于以做泥人为生。没几天,龙山街上就开满了大小泥人摊店。然后,刘伯温又调三百士兵,在龙山南麓青山湾前的山坡上选中了一块地方,准备开凿一口深井以断龙脉、斩龙颈。龙山知晓后大怒,一气之下就在青山湾前山坡上长出了一座小山。当地人叫它“产山”,无锡有句谚语“一夜长产山”,就是这个出典。因为产山是龙山气出来的,所以产山上的泥土粗、无粘性,做不得泥人,只有龙山的泥土能做泥人。 从此之后,无锡人捏泥人的手艺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惠山泥人——俗称“泥模模”,无锡著名传统民间彩塑艺术品,相传已有400多年历史。与油面筋、“肉骨头”(酱灸排骨)并称“无锡三珍”。因采用惠山山麓黑泥制作而得名。无锡惠山泥人厂生产的泥塑造型质朴、简练、和谐,色彩明丽,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江南风情。该厂产品畅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深受国内外人民喜爱的案头摆设工艺品。——摘自复旦大学出版社《无锡词典》 惠山泥人是无锡著名特产之一,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无论是憨态可掬、喜气祥和的大阿福,还是形色兼备、做工细腻的手捏戏文,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这烂泥模模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记者日前专门请教了多位制作无锡惠山泥人的大师,从她们那里得知惠山泥人的背后制作故事。惠山泥:宝善桥一带最好“惠泉山下土如濡”,这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对惠山脚下天生自然粘土的赞誉。惠山的粘土非常独特,其颜色呈棕黑色或褐色,粘韧性好,不易开裂,不易下塌,含沙量少,是制作惠山泥人的最佳原料,其品质质量直接影响到惠山泥人的风格形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喻湘莲告诉记者,制作惠山泥人的泥土选择非常考究。惠山北坡脚下一片的泥土为惠山泥人制作的主要来源,其中又以宝善桥一带的黑泥为上乘。对于“惠山泥人泥土越来越少”这一说法,大师给予了完全否定。她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的扩大,现在许多农田都改成工业厂区、街道、居民区 ,可供采泥的地方越来越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惠山泥的存储量越来越少。眼下她们使用的惠山泥来自惠钱路小天鹅公司附近的稻田,选用地面1米以下的泥土,每500克惠山泥的收购价格在1元左右,但买回来还不能直接就制作泥人,需要反复的伏、捶打加工,把泥里的火气和碱差不多释放出来后,才可以正式用于制作泥人,一般这一过程需要一年左右。“惠山泥和陈年老酒一样,时间越长就品质越好,我这些泥已放置了半年多了”,说着指着工作室墙角的一堆堆用塑料袋包装好的惠山泥让记者看。大阿福:经典粗货有“模”有样泥人按制作工艺、艺术形式及艺术风格大致分为两类,即“粗货”和“细货”。“粗货”大凡都用模具印制,而“细货”由艺人直接捏制而成。粗货从造型到彩绘,风格粗犷、简练,而细货比较写实、细腻、惟妙惟肖。传统的手捏泥人、手捏戏文都称细货。现在细货的表现形式和题材内容比起以往丰富多了。而手捏戏文是手捏泥人中的代表作,是一个大类,其内容大多以戏曲人物的情节为主,因此而得名。家喻户晓的“大阿福”就是惠山泥人中一款经典粗货。粗货并不是指做工粗糙,它是惠山泥人生命力最强,历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一个大类。“大阿福”造型一派安详,眉清目秀,和颜悦色,满脸笑容,是人们馈赠亲友的最佳选择。历代大师几乎都做过“大阿福”,只是每个人做出的“大阿福”都有不同的韵味与精彩。无锡市惠山泥人厂董事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沈大授告诉记者,粗货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是独有的,由于多用单片模或双片模印制成型,迫使创作者在造型上适合脱模而变得圆浑,并以高浮雕线条来表现作品的起伏轮廓,这样既适应印坯生产,又适应彩绘的走笔顺畅。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在背后是平平的弧形,并没有任何造型。这样粗货在图案色彩的运用和线条纹样的选择上就十分讲究,用色上往往打破原有色相的限制,更加大胆,并和一些传统神话中的色彩相结合起来。整个作品质朴、天真、风趣,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

惠山泥人系用惠山地区一米以下的土为材料,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分"粗货"与"细货"两类,"粗货"大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表现内容,如大阿福、蚕猫、老寿星、渔翁等,寄托着民间祈求祥瑞、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其造型粗犷简洁,色彩明快,挥洒写意,形神兼备;"细货"即手捏泥人,这类作品主要取材于传统的戏曲人物、神话传说、民风民俗,人物塑画生动传神,色彩色调秀丽明隽。无锡手捏泥人对材质要求严格,需取当地水稻田一米深处的乌土为材料。传统工艺极为复杂有搓、揉、挑、捏、印、拍、剪、色、压、贴、镶、划、扳、插、推、揩、糊、装等技艺。作为彩塑,彩绘技艺在整个泥人的工艺制作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惠山彩塑注重配色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才能使人看了爽朗愉快。"红搭绿,一块玉",指红色与绿色相间使用,色彩效果很好。"红搭紫,一堆死"指红与紫并用,很难产生好的色彩效果,就像看见令人恶心的死一样,十分难看。"远看颜色近看花"这是彩绘的总要求,既有大的色彩效果,又能细看;局部不能影响整体,纹样与底色须相互衬托,使之更美。 惠山彩塑上彩技法一般是"从上到下,先淡后浓,先白后黑,头发靴子最后"。"头色不过四,身色勿过三",是说上头部的彩色,只能涂四次,身上的颜色上三次已够。色多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容易发裂。但上少了,也会显得玉气不厚。"落笔如飞,厚薄均匀",指上彩时要画得快。笔发呆,上彩就死板。后句指上色用的颜料厚度都应该相同。"先开相,后制花,描金带彩在后头",是头部装銮的步骤。"六线要 直,曲线要活",是用笔的要领。"满而不塞,繁中有简"这是惠山彩塑运用纹样时的规律。"长脚寿"、"团寿"、"梅竹"适用于老年人的服饰。"百吉"、"蝙蝠"、"团球花"适用于小孩服饰。"云锦花"、"水浪花"、"五色云"适用于一般神仙中人物,"草花"、"芙蓉花"、"点点花"、"荷菊"等则是一般富贵人、美女服饰上常用的纹样。

  • 索引序列
  • 八大山人研究论文
  • 八大山人研究论文集
  • 八大山人书画研究论文
  • 八卦研究论文
  • 惠山泥人包装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