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胡明霞,叶文宏. 购买法和权益联合法合并会计报表的特征比较及其选择[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9(01) [18]Altman. Corporate financ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8:98-103. [19]De Servigny.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M]. Beijing: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2009:234-243. [20]Freixas X. The Lender of Last Re sort: A Twenty-First Century Approach[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Association,2009:123-145. [21] Subramanyam, John [J].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2009,08:07-26. [22]Michael Porter, Bank capital requirements and managerial self[J].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9:77-84. 本科财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篇二 一、课题的来源 属于自选课题。本课题是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期刊网上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相关资料后确定的。 二、课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资本市场上频频出现的会计造假事件和股市欺诈大案,上市公司账面盈利的真实性不断地受到人们的质疑.尽管某些公司的报表账面上都出现了丰厚的盈利却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陷入财务困境,最终难逃破产清算的厄运.相反,有些微利企业甚至微亏企业,其账面盈利并不突出,但因其现金流量运转良好使企业得到持续生存.正是基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如此微妙的关系,本文认为探究企业账面盈利与现金流量的相互关系和状态分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会计账面盈利与现金流量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两者的相关程度很低,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账面盈利没有形成相应的现金流入,导致两者之间产生“滞脱”的效应.因此,本文为了说明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使用一些反映企业账面盈利的指标,应该还需要考虑一些反映企业创造现金流量能力的指标. 三、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在国外,Hopwood&Mckeown(1992)研究了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每股收益的时间序列。他们发现两者的时间序列显著不同,而且收益序列比现金流量序列具有更强的自相关性Jose Manuel和Frank Gary(1994)的研究表明,现金洗量与会计利润之间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具有相互的支撑作用.利用现金流量的信息可以对会计利润信息起到修正作用。研究Bodenhorn及Diran(1964)提出了现金利润的概念,其主要体现为经营净现金流量的概念.并提出了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在计量基础等方面的不同,但并未定义现金利润的公式与进行实证研究。 在国内,蔡梦珊,张婧(2007)以2000~2003年在深市与沪市上市的263家制造业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净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之间显著相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的影响也有增加的趋势。车伟娜,戴永秀(2006)通过抽取中国在沪市上市的部分公司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的数据,分析后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会计收益和经营现金流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强。胡双丹,蒋贤品(2007)H1对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上的129家金属和非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会计账面盈利与现金流量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后,也发现两者的相关程度很低。三是现金流量与净利润背离王啸,刘伟(2003)以l 998~2002年为研究期限,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和净利润进行了研究,发现样本期间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和净利润有背离倾向,在此期间现金流量一直在上升,而净利润则出现了下滑的情况。蔡卫民,熊翠(2010)2006—2008年18家旅游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旅游上市公司近年来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由于旅游行业的经营特点,其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且不同类型的旅游上市公司之间的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主要论点与论证思路 现金流量来源有3种途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 产生的现金流量。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净利润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的研究,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本文先通过某行业2008年到2010年内50家公司的每股收益与每股现金净流量、每股经营活动净利润与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偏离程度的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用统计软件SPSS的Regression/liner'过程分析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得出结果 五、论文提纲 1.绪论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文献综述 (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的理论分析 (1)会计利润的理论分析 (2)现金流量的理论分析 (3)关联性分析 3.研究设计 (1)指标选取 (2)研究假设 (3)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4.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2)相关分析 (3)回归分析 (4)不同前提两者差异分析 5.研究结论及展望 (1)结论分析 (2)研究展望 六、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更加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作用以及更加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以此更好的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自己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时间安排 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分选题、完成开题报告、写作毕业论文、进行论文答辩四个阶段。 1、2006年12月1日前确定毕业论文选题或方向,报学院备案。 2、2006年12月20日前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按学院的统一格式撰写。 3、2006年3月30日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并完善论文提纲调研计划,搜集参考文献;利用实习期间从事调研与资料收集,完成论文的初稿。并按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反复的、认真的修改。 4、毕业论文应2006年5月20日前定稿,把正文和相关资料按规定顺序装订成册,交给指导老师。 5、5月21日-6月11日准备论文答辩。看了“本科财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的人还看: 1. 浅谈财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2. 财务管理开题报告范文 3. 财务类论文开题报告 4. 财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精选 5. 财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开题报告老师意见尊敬的老师:首先,我愿意向您汇报一下我对这篇论文的研究工作和论文选题的想法。本文主要是研究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问题,具体来说,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研究背景1. 当前企业筹资方式研究的现状;2. 企业筹资方式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二、研究内容和框架1.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和选择;2. 具体比较分析不同筹资方式的优缺点;3.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
XX科技大学XX学院 11 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某企业筹资方式的调查研究学生姓名 XX 专业 工商管理(会计学) 学号 XXXXXXXXXX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筹资方式包括股权筹资、债券筹资、借款筹资、商业信用、国家投资、补偿贸易、租赁筹资、联营筹资等。筹资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经营模式以及重大经营决策的选择。因此适当的筹资方式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达到理想的生产环境。 通过对某企业筹资方式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其筹资方式及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出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风险等经济指标,并判断其合理性。根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提出企业在筹资方式选择上的问题,结合有关理论知识综合企业的自身优势,给出建议和可行性措施,降低筹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研究情况: 资本结构方式是选择筹资方式的重要依据,对此国外学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逻辑起点是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年6月份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论文,也即MM定理的最初形式,它指出:如果①不存在破产风险;②个体可以在无风险市场上以市场利率借贷;③不存在税收;④不存在交易成本,那么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不存在可以使得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产生了一批新的资本结构理论。其中美国经济学家梅耶(Mayer)就提出了著名的啄食顺序原则:①内源融资;②外源融资;③间接融资;④直接融资;⑤债券融资;⑥股票融资。西方发达国家如英美等国的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一般都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理论”,即企业筹资遵循内源融资,债券筹资,股权筹资的顺序。 (3)爱莫瑞,分尼特和斯托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他们认为根据代理成本理论,债务资本适度的资本结构会增加股东的价值。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的观点,纵观这些理论的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都可以看出,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有具体的实例来证明其意义。国外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中国,中国可以借鉴其成功之道,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进行具体的实践。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国内研究情况: 关于企业筹资方式的研究,中国学者在具体的应用方面有着自己的研究成果: (1)马佐福(2006)在《银行借款筹资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分析》中提出在银行借款筹资方式下,信用条件和还本付息方式的不同,形成筹资成本也不同。企业应选择满足其资金需求和资金成本最低的银行借款方式,保持合理资金结构,降低筹资成本,避免财务风险。 (2)乔炳亚(2008)在《当前我国企业在债券问题的研究》中具体指出了我国目前债券筹资的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即:理顺我国债券发行的管理体制、扩大企业债券发行的规模和种类、培养企业债券的二级流通市场、建立规范的信用制度和完善企业债券的信用体系等。 (3)马捷玲(2010)在《上市公司筹资偏好分析》中指出:目前,我国上市企业的筹资方式偏好股权筹资,并且指出了其原因并分为三类:筹资方式自身原因、上市公司内部原因以及外部市场的原因。 此外还有其他筹资方式的研究有很多,结合已经出现的筹资方式,研究它们的目的在于更加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使得企业的资金供应源源不断,从而能够持续经营下去。三、研究内容、预计创新点和难点内容: 资金是企业的根本,也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筹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可以采用的筹资方式有很多。通过该命题使学生对我国企业目前的筹资方式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筹资方式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 1、企业筹资和筹资方式概述;2、企业筹资方式选择的现状了解;3、企业筹资方式选择存在的问题;4、对企业筹资方式选择存在问题的分析;5、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预计创新点: 本文以企业筹资方式理论为依据,结合一家民营企业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出企业在筹资方式问题上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难点: 1、对于企业的情况了解有限,一些具体数据的收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 2、在提出改进措施时,提出的意见不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企业目前解决的问题,实施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检验其成果。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写读书笔记,通过阅读面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勾勒出课题的大致轮廓,然后形成提纲,根据提纲有针对性地完成初稿。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资料研究法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一家民营企业为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加以分析来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另外对一些难点拟采用规范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单项指标设计,使本文提出的解决办法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对我国目前处于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五、主要参考文献[1]井华,梁阿玲.融资解码:企业筹资的道和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46-191.[2]傅晓敏.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防范[J].青海社会科学,2008(5)[3]王会云.谈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J].现代管理科学,2006(6)[4]曹树芬,朱特红.浅析企业筹资方式[J].市场论坛,2010 (7)[5]许月悦,叶涛.企业债务融资风险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 (11)[6]杨柳枝.商业银行选择筹资的方式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33)[7]孙瑜.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J].经济师2007 (9)[8]张玉良.企业筹资方式及风险防范研究[J],管理观察.2010 (26)[9]李丰,尹丽霞.企业筹资的渠道[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5)[10]朱敏.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的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4) [11]周炜.解读私募股权基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9-34. [12]朱敏.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J].商业文化,2010(2) [13]曹悦.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选择策略[J].财会月刊,2006(4) [14]刘俊骅.我国企业现行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林业经济,2009(4) [15]刘平.搞笑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5) [16]郭威.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研究[J].星星,2007(6)[17]姚秀琦.中小企业筹资困难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7)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独特功能,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填补大型企业的空白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为各界所认可。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当前独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些难题中,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小企业的筹资问题更是首当其冲,成为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企业筹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既定目标下的企业筹资框架的选择,也即企业筹资行为合理与否是通过筹资结构来反映的。对于各企业而言,如何选择筹资方式;怎样把各种筹资方式组合成最适合企业的筹资框架;怎样去把握筹资的规模,这些问题都是在筹资之前就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的。 一般来讲,企业的筹资方式有9种,即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筹资租赁、内部积累、联营筹资、信托筹资。这9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但是,不管企业采取何种筹资方式。筹资风险这个因素是必须得考量的。 筹资风险指假使企业违约是否可能导致债券人或投资人采取法律措施以及是否可以引起企业破产等潜在风险。如何看待这些风险,本文将通过内因、外因把握这些筹资过程中的风险。更好的识别和防范筹资中的风险。
XX科技大学XX学院 11 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某企业筹资方式的调查研究学生姓名 XX 专业 工商管理(会计学) 学号 XXXXXXXXXX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筹资方式包括股权筹资、债券筹资、借款筹资、商业信用、国家投资、补偿贸易、租赁筹资、联营筹资等。筹资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经营模式以及重大经营决策的选择。因此适当的筹资方式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达到理想的生产环境。 通过对某企业筹资方式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其筹资方式及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出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风险等经济指标,并判断其合理性。根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提出企业在筹资方式选择上的问题,结合有关理论知识综合企业的自身优势,给出建议和可行性措施,降低筹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研究情况: 资本结构方式是选择筹资方式的重要依据,对此国外学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逻辑起点是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年6月份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论文,也即MM定理的最初形式,它指出:如果①不存在破产风险;②个体可以在无风险市场上以市场利率借贷;③不存在税收;④不存在交易成本,那么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不存在可以使得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产生了一批新的资本结构理论。其中美国经济学家梅耶(Mayer)就提出了著名的啄食顺序原则:①内源融资;②外源融资;③间接融资;④直接融资;⑤债券融资;⑥股票融资。西方发达国家如英美等国的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一般都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理论”,即企业筹资遵循内源融资,债券筹资,股权筹资的顺序。 (3)爱莫瑞,分尼特和斯托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他们认为根据代理成本理论,债务资本适度的资本结构会增加股东的价值。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的观点,纵观这些理论的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都可以看出,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有具体的实例来证明其意义。国外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中国,中国可以借鉴其成功之道,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进行具体的实践。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国内研究情况: 关于企业筹资方式的研究,中国学者在具体的应用方面有着自己的研究成果: (1)马佐福(2006)在《银行借款筹资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分析》中提出在银行借款筹资方式下,信用条件和还本付息方式的不同,形成筹资成本也不同。企业应选择满足其资金需求和资金成本最低的银行借款方式,保持合理资金结构,降低筹资成本,避免财务风险。 (2)乔炳亚(2008)在《当前我国企业在债券问题的研究》中具体指出了我国目前债券筹资的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即:理顺我国债券发行的管理体制、扩大企业债券发行的规模和种类、培养企业债券的二级流通市场、建立规范的信用制度和完善企业债券的信用体系等。 (3)马捷玲(2010)在《上市公司筹资偏好分析》中指出:目前,我国上市企业的筹资方式偏好股权筹资,并且指出了其原因并分为三类:筹资方式自身原因、上市公司内部原因以及外部市场的原因。 此外还有其他筹资方式的研究有很多,结合已经出现的筹资方式,研究它们的目的在于更加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使得企业的资金供应源源不断,从而能够持续经营下去。三、研究内容、预计创新点和难点内容: 资金是企业的根本,也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筹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可以采用的筹资方式有很多。通过该命题使学生对我国企业目前的筹资方式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筹资方式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 1、企业筹资和筹资方式概述;2、企业筹资方式选择的现状了解;3、企业筹资方式选择存在的问题;4、对企业筹资方式选择存在问题的分析;5、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预计创新点: 本文以企业筹资方式理论为依据,结合一家民营企业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出企业在筹资方式问题上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难点: 1、对于企业的情况了解有限,一些具体数据的收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 2、在提出改进措施时,提出的意见不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企业目前解决的问题,实施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检验其成果。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写读书笔记,通过阅读面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勾勒出课题的大致轮廓,然后形成提纲,根据提纲有针对性地完成初稿。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资料研究法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一家民营企业为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加以分析来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另外对一些难点拟采用规范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单项指标设计,使本文提出的解决办法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对我国目前处于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五、主要参考文献[1]井华,梁阿玲.融资解码:企业筹资的道和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46-191.[2]傅晓敏.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防范[J].青海社会科学,2008(5)[3]王会云.谈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J].现代管理科学,2006(6)[4]曹树芬,朱特红.浅析企业筹资方式[J].市场论坛,2010 (7)[5]许月悦,叶涛.企业债务融资风险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 (11)[6]杨柳枝.商业银行选择筹资的方式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33)[7]孙瑜.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J].经济师2007 (9)[8]张玉良.企业筹资方式及风险防范研究[J],管理观察.2010 (26)[9]李丰,尹丽霞.企业筹资的渠道[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5)[10]朱敏.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的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4) [11]周炜.解读私募股权基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9-34. [12]朱敏.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J].商业文化,2010(2) [13]曹悦.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选择策略[J].财会月刊,2006(4) [14]刘俊骅.我国企业现行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林业经济,2009(4) [15]刘平.搞笑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5) [16]郭威.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研究[J].星星,2007(6)[17]姚秀琦.中小企业筹资困难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7)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引起、且仅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筹资决策除规划资主需要数量,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还必须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并提出现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 一、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筹资风险按成因不同,可以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两种。 (一)现金性筹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由于现金流量出现负数而造成的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的风险。由于现金短缺、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与债务的期限结构不相匹配而形成的一种支付风险,它对企业未来的筹资影响并不大。同时,由于会计处理上权责发生制的影响,即使企业当期投入大于支出,也并不等于企业就有现金流入,即它与企业收支是否盈余无直接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此种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理财不当所致,从而表现为现金预算的安排不当或执行不力所造成的支付危机,或是由于资本结构的安排不当所致,以及债务的期限结构不尽合理而引发了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偿债高峰等。 (二)收支性筹资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到期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经营中的收不抵支即意味着经营亏损和净资产总量的减少,从而对企业按期偿还债务造成影响。据此可知,收支性筹资风险是一种整体风险,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可能对企业债务的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绝非某一项或某一时点债务的偿还与否问题。同时从这种风险产生的原因来看,一旦这种风险产生即意味着企业经营的失败,或者正处于资不抵债的破产状态,因此,它不仅是一种理财不当造成的支付风险,更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当造成的净资产总量减少所致。此外,从风险产生成因来看,不仅将使债权人的权益受到威胁,而且将使企业所有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因此,它不是一种暂时性风险,而是一种终极风险,其风险的进一步延伸就将导致企业的破产,而且这种风险如不及时得到控制,将会给企业未来筹资和经营产生影响。 二、规避和防范筹资风险的措施 分析筹资风险成因的目的,就是要在明确其发生规律和程度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及时加以规避或防范,从而确保企业经营过程中理财的安全性。由于企业筹资风险的类别不同,产生成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也有差别,为此,实务中应根据不同类别的筹资风险提出不同的规避和防范对策。 (一)对于现金性筹资风险,从其产生的根源着手,应侧重资金运用与负债的合理期限搭配,科学安排企业的现金流量。如果企业的负债期限与负债周期做到与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话,则企业总能利用借款来满足其资金的需要。所以,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如果能做到此点,不但可以产生适宜的现金流量,而且还可以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利润。当然要想科学合理地达到上述要求,企业就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由此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决策人员在总的原则指导下,选择更适合于当时条件下的对策。 (二)对于收支性筹资风险,必须从其产生的根源出发来寻求其具体对策,一般而言,应主要从两方面来设计应对措施:1.从财务上看,资本结构状况是产生收支性筹资风险的前提,因此,要想从总体上规避和防范风险,首先应从优化资本结构入手,因为,资本结构安排不当是形成收支性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资本结构的优化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入手。从静态角度而言,应主要是增加主权资本与负债的比率,从而达到降低总体风险的目的。从动态角度出发,应以资产利润率和负债率二者的比较出发,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主权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关系,即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率,提高杠杆系数,充分发挥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其风险。当然,通过调整结构来规避和防范风险,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既不可以为了规避风险而丧失杠杆效益,也不可以为了追求杠杆效益而提高杠杆系数加剧风险;2.债务重组。在实际工作中,一旦企业面临风险,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都将面临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双方均将受到损失,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做好债权人的工作,避免其采取不当措施,使其明确企业持续经营是保护其权益的最佳选择,从而动员债权人将企业部分债务转作投资或降低利率,即进行债务重组,适时进行债务重组是降低企业筹资风险,避免债权人因企业破产而造成损失的较好对策。当然重组计划能否实施,关键取决于对重组和破产的理解,及对企业重组后持续经营的信心。 综上所述,筹资风险是企业债务到期偿还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延伸造成的结果。因此,研究筹资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应综合考虑,并由此探寻其规避和防范措施,是现代企业理财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意义:资金筹措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管理者必须拓展融资渠道,并权衡不同资金来源的可靠性、持续性、成本以及对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才能够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提高企业发展潜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筹资风险的管理就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内容。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筹资活动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当前,资金短缺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企业能否健康良性地发展,筹资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筹资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资金的合理筹集和使用而获取一定的收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以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筹资又伴随着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风险,企业可以对筹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以避免筹资失误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筹资风险研究还不健全,尤其是在定量分析方面还是很薄弱,因此,正确分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规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来探析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控制策略。(一)国外研究现状由于产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扩大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许多以前的私营及合伙企业,由于其融资渠道的相对狭小,不能满足大规模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由此产生了股份公司。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把社会游闲散资金集合起来,拓宽了融资渠道,同时也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带来许多崭新的研究内容。美国的三位著名经济学家Markowitz、Sharpe和Miller先后对财务风险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52年,Markowitz发表的关于理智投资行为的论文,他指出投资者自行引导自己进行明智的决策,这种决策方式首先反映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即他们不愿意承担没有相应预期收益加以补偿的外加风险,随后,他又提出了证券组合的效率边界概念。60年代初,Sharpe继承并发展了Markowitz的理论,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58年米勒在研究公司资本结构的策划上,同Modigliani提出MM理论,MM理论论证了在不同的资本结构下,公司资本成本保持不变,从资本成本的角度论证了由于财务杠杆收益与财务杠杆风险同步涨落,公司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后来Stiglitz等学者引入市场均衡理论和代理成本、财务拮据成本等因素,对MM理论进一步加以完善。资本结构理论为企业筹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可以指导决策行为。1976年,詹森和麦克林提出了“詹森—麦克林委托代理模型”,其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研究企业价值、股东风险偏好和管理者风险道德的财务规则。Myers和Majluf在1984年提出,公司在为新项目融资时,应首先考虑内部融资,其次是举债,最后才是发行新股。同时,布瑞理和Myers指出,从1965到1982年,在美国非金融企业筹资总量中,平均内部积累筹资占61%,债券筹资占23%,新股发行筹资占,显然,Myers和Majluf的融资次序理论和美国企业的经验统计相一致。1987年Carl. M. Sandberg将财务战略研究的焦点放到了筹资决策中的财务杠杆使用度上,他指出杠杆决策即是选择公司的债务和资本总额的目标比率,也是财务和战略相结合的关键点。1990年James E. Walter在研究财务战略关于筹资战略的制定中,研究了负债政策、通货膨胀的影响,也研究了财务杠杆的限度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还将租赁决策也纳入到筹资战略的决策内容中。1998年Stephen指出风险管理与保险的研究应该从对纯粹风险的研究转向对投资风险的研究,从对人身和财产风险管理的研究转向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Janette Rutterford在2000年编辑的关于财务战略的文集中,有关筹资战略的内容主要由一篇关于最佳资本结构的研究文献和三个分别关于资本结构、项目筹资、股利分割的案例研究构成。筹资风险作为财务风险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随着财务风险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由财务风险理论的发展来看,初期国外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险金融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应付及摆脱财务危机的策略主要研究方向在财务危机发生后,很少对事前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和研究,现在财务风险理论逐渐转向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并涉及财务风险管理能够带来的价值。(二)国内研究现状当前中国财务学界对有关筹资风险理论达成共识,认为筹资风险是由于企业负债经营而产生的因不能还本付息,是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可能性。筹资风险的成因主要是投资收益不确定,即投资风险、利率变动和资本结构不合理等。1987年郭仲伟编写了《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书中全面系统的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1989年刘思录、汤古良第一次全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定义、特性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向德伟在1994年发表的《论财务风险》一文,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基础,他认为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并且明确指出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为财务风险理论向更深一层推进奠定了基础。1995年张涛、侯红兵也先后发表了关于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文章。1999年于川等人所写的《风险经济学导论》对经济风险尤其是我国所特有的经济风险作了全面深刻的剖析。庄仁敏在2000年论述了筹资风险的分类和衡量方法,结合航空工业企业的现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针对国内企业筹资风险的现状提出筹资风险的防范原则和具体措施。盛连东也在2000年指出筹资风险的定性分析主要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结构、资金分布和成长能力五个角度考虑,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杠杆系数法和概率分析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贷款筹资决策模型,针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和成因,给出了简单的优化策略。吴长煜在2002年以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为理论基石,围绕着企业风险及风险经营这一核心,把企业财务决策作为风险决策的选择过程加以研究,通过分析企业不同阶段的风险状况来科学的制定企业财务战略,拓宽和深化了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2007年马建威、卢秋实将筹资风险分为支付风险和财务杠杆风险,并提出筹资风险的综合影响因素:负债率。因为支付风险是负债率的函数,财务杠杆风险也是负债率的函数,所以他们得出这一结论:企业筹资风险是负债率的函数。用函数关系表示即为:σ=C*f(D/V),式中,σ表示筹资风险;D/V 表示负债率;C 是一个常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对筹资风险的影响程度。2008年,王志忠、吴君民认为筹资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是筹资风险控制不容忽视的三个重要环节,以这三个环节为核心建立筹资风险控制的模型,对筹资风险进行控制,是提高筹资控制策略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有效途径。2009年李兴刚将企业筹资风险分为三种即债务性资金风险、权益性资金风险、利润分配风险,针对这三种筹资风险类型,他提出利率风险规避措施和外汇风险规避;分析企业资金需求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分析筹资成本,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正确的收益分配政策是降低收益分配风险的关键所在,企业的股利政策应一方面使所有者的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融资。我国的风险理论和风险管理研究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传统财务理论将企业筹资风险定义为“由于负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认为筹资风险就是负债风险,但是这种认识存在误区,事实上,企业筹资风险既包括负债筹资风险,又包括权益筹资风险。对权益筹资风险的忽视,会导致权益资金的用资成本被人为降低,所有者获得红利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企业管理者不需为此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无偿地使用这些资金,而风险却最终由投资者承担。
XX科技大学XX学院 11 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某企业筹资方式的调查研究学生姓名 XX 专业 工商管理(会计学) 学号 XXXXXXXXXX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筹资方式包括股权筹资、债券筹资、借款筹资、商业信用、国家投资、补偿贸易、租赁筹资、联营筹资等。筹资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经营模式以及重大经营决策的选择。因此适当的筹资方式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达到理想的生产环境。 通过对某企业筹资方式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其筹资方式及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出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风险等经济指标,并判断其合理性。根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提出企业在筹资方式选择上的问题,结合有关理论知识综合企业的自身优势,给出建议和可行性措施,降低筹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研究情况: 资本结构方式是选择筹资方式的重要依据,对此国外学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逻辑起点是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年6月份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论文,也即MM定理的最初形式,它指出:如果①不存在破产风险;②个体可以在无风险市场上以市场利率借贷;③不存在税收;④不存在交易成本,那么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不存在可以使得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产生了一批新的资本结构理论。其中美国经济学家梅耶(Mayer)就提出了著名的啄食顺序原则:①内源融资;②外源融资;③间接融资;④直接融资;⑤债券融资;⑥股票融资。西方发达国家如英美等国的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一般都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理论”,即企业筹资遵循内源融资,债券筹资,股权筹资的顺序。 (3)爱莫瑞,分尼特和斯托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他们认为根据代理成本理论,债务资本适度的资本结构会增加股东的价值。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的观点,纵观这些理论的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都可以看出,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有具体的实例来证明其意义。国外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中国,中国可以借鉴其成功之道,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进行具体的实践。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国内研究情况: 关于企业筹资方式的研究,中国学者在具体的应用方面有着自己的研究成果: (1)马佐福(2006)在《银行借款筹资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分析》中提出在银行借款筹资方式下,信用条件和还本付息方式的不同,形成筹资成本也不同。企业应选择满足其资金需求和资金成本最低的银行借款方式,保持合理资金结构,降低筹资成本,避免财务风险。 (2)乔炳亚(2008)在《当前我国企业在债券问题的研究》中具体指出了我国目前债券筹资的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即:理顺我国债券发行的管理体制、扩大企业债券发行的规模和种类、培养企业债券的二级流通市场、建立规范的信用制度和完善企业债券的信用体系等。 (3)马捷玲(2010)在《上市公司筹资偏好分析》中指出:目前,我国上市企业的筹资方式偏好股权筹资,并且指出了其原因并分为三类:筹资方式自身原因、上市公司内部原因以及外部市场的原因。 此外还有其他筹资方式的研究有很多,结合已经出现的筹资方式,研究它们的目的在于更加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使得企业的资金供应源源不断,从而能够持续经营下去。三、研究内容、预计创新点和难点内容: 资金是企业的根本,也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筹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可以采用的筹资方式有很多。通过该命题使学生对我国企业目前的筹资方式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筹资方式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 1、企业筹资和筹资方式概述;2、企业筹资方式选择的现状了解;3、企业筹资方式选择存在的问题;4、对企业筹资方式选择存在问题的分析;5、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预计创新点: 本文以企业筹资方式理论为依据,结合一家民营企业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出企业在筹资方式问题上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难点: 1、对于企业的情况了解有限,一些具体数据的收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 2、在提出改进措施时,提出的意见不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企业目前解决的问题,实施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检验其成果。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写读书笔记,通过阅读面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勾勒出课题的大致轮廓,然后形成提纲,根据提纲有针对性地完成初稿。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资料研究法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一家民营企业为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加以分析来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另外对一些难点拟采用规范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单项指标设计,使本文提出的解决办法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对我国目前处于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五、主要参考文献[1]井华,梁阿玲.融资解码:企业筹资的道和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46-191.[2]傅晓敏.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与防范[J].青海社会科学,2008(5)[3]王会云.谈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J].现代管理科学,2006(6)[4]曹树芬,朱特红.浅析企业筹资方式[J].市场论坛,2010 (7)[5]许月悦,叶涛.企业债务融资风险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 (11)[6]杨柳枝.商业银行选择筹资的方式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33)[7]孙瑜.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J].经济师2007 (9)[8]张玉良.企业筹资方式及风险防范研究[J],管理观察.2010 (26)[9]李丰,尹丽霞.企业筹资的渠道[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5)[10]朱敏.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的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4) [11]周炜.解读私募股权基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9-34. [12]朱敏.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J].商业文化,2010(2) [13]曹悦.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选择策略[J].财会月刊,2006(4) [14]刘俊骅.我国企业现行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林业经济,2009(4) [15]刘平.搞笑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5) [16]郭威.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研究[J].星星,2007(6)[17]姚秀琦.中小企业筹资困难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7)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一、 选择这个题目的来源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目的 1999年,由国际金融公司(IFC)对北京、成都、顺德(广东省)、温州(浙江省)等地私有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80%的私有企业因为缺少融资途径,已严重束缚了它们的发展。也就是说,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不会合理利用先进的融资方式寻找融资方案,金融机构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政府的法规还不完善以及监管的不够完善,等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把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力量结合起来。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分析,找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2、 意义 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经济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已经从国家、集体所有的完全公有制到由私有企业扮演强有力角色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到1998年底,国内非国有部门的产出增长到约占GDP的27%。私有经济的重要性跃居第二,仅次于国家所有部分。尽管非国有部门日益重要,但直到1999年底,它们仅获得银行贷款总额的1%,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非国有企业仅占上市公司的l%.这种既想增强非国有部门的活力,但又限制它们使用金融中介来融资的矛盾表明,如果不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也许它们就不能持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 三、 课题完成的条件和优势 1、 条件 A 、背景条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小企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现在有大量数据表明,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企业拓展的根本途径。 B 、基本条件 二战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促进世界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最佳途径。尤其是90年代,美国等一些新兴科技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在科技板市场的成功上市,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高度关注。虽然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升,但是融资困难问题同样一直是它们头痛的难题。为此,发达国家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上做了不少文章,十分值得中国借鉴。 2、优势 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都设有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帮助。美国政府设有正部级的小企业管理局(SBA),在全国50个州中设有96个区域和地区性直属办公室,拥有员工3000多人小企业管理局经国会授权拨款,可通过直接贷款、协调贷款和担保贷款等多种形式,为小企业给予资金帮助;日本在战后相继成立了三家由其直接控制和出资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工商组合中央公库,它们专门向缺乏资金但有市场、有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融资;西班牙设立了从属于经济财政部的中小企业专门机构,该机构由部际委员会、政策工作小组和中小企业观察局三部分组成,负责研究、协调和监督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信贷、参与贷款和建立集体投资资金体系;德国政府的“马歇尔计划援助对等基金”专门负责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从此可见,发达国家设立专门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对中小企业融资统筹管理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是在经贸委下设立中小企业司,主要负责中小企业政策性研究、中小企业行为辅导等。相信以后中小企业司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 论文的摘要也就是中心思想 论文的提纲 如: 1、中国私有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 中国私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意义 、 中国私有企业的融资方式及渠道 、 中国私有企业融资现状 2、 中国私有企业融资现状原因分析 、私有企业的内在原因 、金融服务体系的原因 、政府职能机构的原因 3、解决中国私有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私有企业自身的对策 、建立和完善适合私有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政府应加强对私有企业的扶持力度 、建立健全对私有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
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引起、且仅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筹资决策除规划资主需要数量,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还必须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并提出现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 一、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筹资风险按成因不同,可以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两种。 (一)现金性筹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由于现金流量出现负数而造成的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的风险。由于现金短缺、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与债务的期限结构不相匹配而形成的一种支付风险,它对企业未来的筹资影响并不大。同时,由于会计处理上权责发生制的影响,即使企业当期投入大于支出,也并不等于企业就有现金流入,即它与企业收支是否盈余无直接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此种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理财不当所致,从而表现为现金预算的安排不当或执行不力所造成的支付危机,或是由于资本结构的安排不当所致,以及债务的期限结构不尽合理而引发了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偿债高峰等。 (二)收支性筹资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到期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经营中的收不抵支即意味着经营亏损和净资产总量的减少,从而对企业按期偿还债务造成影响。据此可知,收支性筹资风险是一种整体风险,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可能对企业债务的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绝非某一项或某一时点债务的偿还与否问题。同时从这种风险产生的原因来看,一旦这种风险产生即意味着企业经营的失败,或者正处于资不抵债的破产状态,因此,它不仅是一种理财不当造成的支付风险,更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当造成的净资产总量减少所致。此外,从风险产生成因来看,不仅将使债权人的权益受到威胁,而且将使企业所有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因此,它不是一种暂时性风险,而是一种终极风险,其风险的进一步延伸就将导致企业的破产,而且这种风险如不及时得到控制,将会给企业未来筹资和经营产生影响。 二、规避和防范筹资风险的措施 分析筹资风险成因的目的,就是要在明确其发生规律和程度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及时加以规避或防范,从而确保企业经营过程中理财的安全性。由于企业筹资风险的类别不同,产生成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也有差别,为此,实务中应根据不同类别的筹资风险提出不同的规避和防范对策。 (一)对于现金性筹资风险,从其产生的根源着手,应侧重资金运用与负债的合理期限搭配,科学安排企业的现金流量。如果企业的负债期限与负债周期做到与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话,则企业总能利用借款来满足其资金的需要。所以,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如果能做到此点,不但可以产生适宜的现金流量,而且还可以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利润。当然要想科学合理地达到上述要求,企业就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由此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决策人员在总的原则指导下,选择更适合于当时条件下的对策。 (二)对于收支性筹资风险,必须从其产生的根源出发来寻求其具体对策,一般而言,应主要从两方面来设计应对措施:1.从财务上看,资本结构状况是产生收支性筹资风险的前提,因此,要想从总体上规避和防范风险,首先应从优化资本结构入手,因为,资本结构安排不当是形成收支性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资本结构的优化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入手。从静态角度而言,应主要是增加主权资本与负债的比率,从而达到降低总体风险的目的。从动态角度出发,应以资产利润率和负债率二者的比较出发,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主权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关系,即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率,提高杠杆系数,充分发挥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其风险。当然,通过调整结构来规避和防范风险,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既不可以为了规避风险而丧失杠杆效益,也不可以为了追求杠杆效益而提高杠杆系数加剧风险;2.债务重组。在实际工作中,一旦企业面临风险,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都将面临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双方均将受到损失,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做好债权人的工作,避免其采取不当措施,使其明确企业持续经营是保护其权益的最佳选择,从而动员债权人将企业部分债务转作投资或降低利率,即进行债务重组,适时进行债务重组是降低企业筹资风险,避免债权人因企业破产而造成损失的较好对策。当然重组计划能否实施,关键取决于对重组和破产的理解,及对企业重组后持续经营的信心。 综上所述,筹资风险是企业债务到期偿还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延伸造成的结果。因此,研究筹资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应综合考虑,并由此探寻其规避和防范措施,是现代企业理财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意义:资金筹措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管理者必须拓展融资渠道,并权衡不同资金来源的可靠性、持续性、成本以及对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才能够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提高企业发展潜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筹资风险的管理就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内容。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筹资活动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当前,资金短缺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企业能否健康良性地发展,筹资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筹资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资金的合理筹集和使用而获取一定的收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以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筹资又伴随着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风险,企业可以对筹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以避免筹资失误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筹资风险研究还不健全,尤其是在定量分析方面还是很薄弱,因此,正确分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规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来探析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控制策略。(一)国外研究现状由于产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扩大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许多以前的私营及合伙企业,由于其融资渠道的相对狭小,不能满足大规模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由此产生了股份公司。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把社会游闲散资金集合起来,拓宽了融资渠道,同时也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带来许多崭新的研究内容。美国的三位著名经济学家Markowitz、Sharpe和Miller先后对财务风险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52年,Markowitz发表的关于理智投资行为的论文,他指出投资者自行引导自己进行明智的决策,这种决策方式首先反映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即他们不愿意承担没有相应预期收益加以补偿的外加风险,随后,他又提出了证券组合的效率边界概念。60年代初,Sharpe继承并发展了Markowitz的理论,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58年米勒在研究公司资本结构的策划上,同Modigliani提出MM理论,MM理论论证了在不同的资本结构下,公司资本成本保持不变,从资本成本的角度论证了由于财务杠杆收益与财务杠杆风险同步涨落,公司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后来Stiglitz等学者引入市场均衡理论和代理成本、财务拮据成本等因素,对MM理论进一步加以完善。资本结构理论为企业筹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可以指导决策行为。1976年,詹森和麦克林提出了“詹森—麦克林委托代理模型”,其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研究企业价值、股东风险偏好和管理者风险道德的财务规则。Myers和Majluf在1984年提出,公司在为新项目融资时,应首先考虑内部融资,其次是举债,最后才是发行新股。同时,布瑞理和Myers指出,从1965到1982年,在美国非金融企业筹资总量中,平均内部积累筹资占61%,债券筹资占23%,新股发行筹资占,显然,Myers和Majluf的融资次序理论和美国企业的经验统计相一致。1987年Carl. M. Sandberg将财务战略研究的焦点放到了筹资决策中的财务杠杆使用度上,他指出杠杆决策即是选择公司的债务和资本总额的目标比率,也是财务和战略相结合的关键点。1990年James E. Walter在研究财务战略关于筹资战略的制定中,研究了负债政策、通货膨胀的影响,也研究了财务杠杆的限度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还将租赁决策也纳入到筹资战略的决策内容中。1998年Stephen指出风险管理与保险的研究应该从对纯粹风险的研究转向对投资风险的研究,从对人身和财产风险管理的研究转向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Janette Rutterford在2000年编辑的关于财务战略的文集中,有关筹资战略的内容主要由一篇关于最佳资本结构的研究文献和三个分别关于资本结构、项目筹资、股利分割的案例研究构成。筹资风险作为财务风险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随着财务风险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由财务风险理论的发展来看,初期国外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险金融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应付及摆脱财务危机的策略主要研究方向在财务危机发生后,很少对事前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和研究,现在财务风险理论逐渐转向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并涉及财务风险管理能够带来的价值。(二)国内研究现状当前中国财务学界对有关筹资风险理论达成共识,认为筹资风险是由于企业负债经营而产生的因不能还本付息,是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可能性。筹资风险的成因主要是投资收益不确定,即投资风险、利率变动和资本结构不合理等。1987年郭仲伟编写了《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书中全面系统的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1989年刘思录、汤古良第一次全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定义、特性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向德伟在1994年发表的《论财务风险》一文,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基础,他认为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并且明确指出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为财务风险理论向更深一层推进奠定了基础。1995年张涛、侯红兵也先后发表了关于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文章。1999年于川等人所写的《风险经济学导论》对经济风险尤其是我国所特有的经济风险作了全面深刻的剖析。庄仁敏在2000年论述了筹资风险的分类和衡量方法,结合航空工业企业的现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针对国内企业筹资风险的现状提出筹资风险的防范原则和具体措施。盛连东也在2000年指出筹资风险的定性分析主要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结构、资金分布和成长能力五个角度考虑,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杠杆系数法和概率分析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贷款筹资决策模型,针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和成因,给出了简单的优化策略。吴长煜在2002年以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为理论基石,围绕着企业风险及风险经营这一核心,把企业财务决策作为风险决策的选择过程加以研究,通过分析企业不同阶段的风险状况来科学的制定企业财务战略,拓宽和深化了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2007年马建威、卢秋实将筹资风险分为支付风险和财务杠杆风险,并提出筹资风险的综合影响因素:负债率。因为支付风险是负债率的函数,财务杠杆风险也是负债率的函数,所以他们得出这一结论:企业筹资风险是负债率的函数。用函数关系表示即为:σ=C*f(D/V),式中,σ表示筹资风险;D/V 表示负债率;C 是一个常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对筹资风险的影响程度。2008年,王志忠、吴君民认为筹资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是筹资风险控制不容忽视的三个重要环节,以这三个环节为核心建立筹资风险控制的模型,对筹资风险进行控制,是提高筹资控制策略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有效途径。2009年李兴刚将企业筹资风险分为三种即债务性资金风险、权益性资金风险、利润分配风险,针对这三种筹资风险类型,他提出利率风险规避措施和外汇风险规避;分析企业资金需求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分析筹资成本,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正确的收益分配政策是降低收益分配风险的关键所在,企业的股利政策应一方面使所有者的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融资。我国的风险理论和风险管理研究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传统财务理论将企业筹资风险定义为“由于负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认为筹资风险就是负债风险,但是这种认识存在误区,事实上,企业筹资风险既包括负债筹资风险,又包括权益筹资风险。对权益筹资风险的忽视,会导致权益资金的用资成本被人为降低,所有者获得红利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企业管理者不需为此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无偿地使用这些资金,而风险却最终由投资者承担。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开题报告老师意见尊敬的老师:首先,我愿意向您汇报一下我对这篇论文的研究工作和论文选题的想法。本文主要是研究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问题,具体来说,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研究背景1. 当前企业筹资方式研究的现状;2. 企业筹资方式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二、研究内容和框架1.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和选择;2. 具体比较分析不同筹资方式的优缺点;3.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
意义:资金筹措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管理者必须拓展融资渠道,并权衡不同资金来源的可靠性、持续性、成本以及对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才能够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提高企业发展潜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筹资风险的管理就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内容。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筹资活动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当前,资金短缺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企业能否健康良性地发展,筹资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筹资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资金的合理筹集和使用而获取一定的收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以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筹资又伴随着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风险,企业可以对筹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以避免筹资失误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筹资风险研究还不健全,尤其是在定量分析方面还是很薄弱,因此,正确分析企业筹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规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课题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来探析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控制策略。 (一)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产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扩大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许多以前的私营及合伙企业,由于其融资渠道的相对狭小,不能满足大规模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由此产生了股份公司。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把社会游闲散资金集合起来,拓宽了融资渠道,同时也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带来许多崭新的研究内容。 美国的三位著名经济学家Markowitz、Sharpe和Miller先后对财务风险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52年,Markowitz发表的关于理智投资行为的论文,他指出投资者自行引导自己进行明智的决策,这种决策方式首先反映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即他们不愿意承担没有相应预期收益加以补偿的外加风险,随后,他又提出了证券组合的效率边界概念。60年代初,Sharpe继承并发展了Markowitz的理论,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58年米勒在研究公司资本结构的策划上,同Modigliani提出MM理论,MM理论论证了在不同的资本结构下,公司资本成本保持不变,从资本成本的角度论证了由于财务杠杆收益与财务杠杆风险同步涨落,公司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后来Stiglitz等学者引入市场均衡理论和代理成本、财务拮据成本等因素,对MM理论进一步加以完善。资本结构理论为企业筹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可以指导决策行为。 1976年,詹森和麦克林提出了“詹森—麦克林委托代理模型”,其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研究企业价值、股东风险偏好和管理者风险道德的财务规则。 Myers和Majluf在1984年提出,公司在为新项目融资时,应首先考虑内部融资,其次是举债,最后才是发行新股。同时,布瑞理和Myers指出,从1965到1982年,在美国非金融企业筹资总量中,平均内部积累筹资占61%,债券筹资占23%,新股发行筹资占,显然,Myers和Majluf的融资次序理论和美国企业的经验统计相一致。 1987年Carl. M. Sandberg将财务战略研究的焦点放到了筹资决策中的财务杠杆使用度上,他指出杠杆决策即是选择公司的债务和资本总额的目标比率,也是财务和战略相结合的关键点。 1990年James E. Walter在研究财务战略关于筹资战略的制定中,研究了负债政策、通货膨胀的影响,也研究了财务杠杆的限度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还将租赁决策也纳入到筹资战略的决策内容中。 1998年Stephen指出风险管理与保险的研究应该从对纯粹风险的研究转向对投资风险的研究,从对人身和财产风险管理的研究转向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 Janette Rutterford在2000年编辑的关于财务战略的文集中,有关筹资战略的内容主要由一篇关于最佳资本结构的研究文献和三个分别关于资本结构、项目筹资、股利分割的案例研究构成。 筹资风险作为财务风险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随着财务风险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由财务风险理论的发展来看,初期国外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险金融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应付及摆脱财务危机的策略主要研究方向在财务危机发生后,很少对事前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和研究,现在财务风险理论逐渐转向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并涉及财务风险管理能够带来的价值。 (二)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中国财务学界对有关筹资风险理论达成共识,认为筹资风险是由于企业负债经营而产生的因不能还本付息,是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可能性。筹资风险的成因主要是投资收益不确定,即投资风险、利率变动和资本结构不合理等。 1987年郭仲伟编写了《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书中全面系统的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1989年刘思录、汤古良第一次全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定义、特性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向德伟在1994年发表的《论财务风险》一文,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基础,他认为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并且明确指出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为财务风险理论向更深一层推进奠定了基础。1995年张涛、侯红兵也先后发表了关于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文章。1999年于川等人所写的《风险经济学导论》对经济风险尤其是我国所特有的经济风险作了全面深刻的剖析。 庄仁敏在2000年论述了筹资风险的分类和衡量方法,结合航空工业企业的现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针对国内企业筹资风险的现状提出筹资风险的防范原则和具体措施。盛连东也在2000年指出筹资风险的定性分析主要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结构、资金分布和成长能力五个角度考虑,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杠杆系数法和概率分析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贷款筹资决策模型,针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和成因,给出了简单的优化策略。吴长煜在2002年以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为理论基石,围绕着企业风险及风险经营这一核心,把企业财务决策作为风险决策的选择过程加以研究,通过分析企业不同阶段的风险状况来科学的制定企业财务战略,拓宽和深化了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2007年马建威、卢秋实将筹资风险分为支付风险和财务杠杆风险,并提出筹资风险的综合影响因素:负债率。因为支付风险是负债率的函数,财务杠杆风险也是负债率的函数,所以他们得出这一结论:企业筹资风险是负债率的函数。用函数关系表示即为:σ=C*f(D/V),式中,σ表示筹资风险;D/V 表示负债率;C 是一个常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对筹资风险的影响程度。2008年,王志忠、吴君民认为筹资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是筹资风险控制不容忽视的三个重要环节,以这三个环节为核心建立筹资风险控制的模型,对筹资风险进行控制,是提高筹资控制策略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有效途径。2009年李兴刚将企业筹资风险分为三种即债务性资金风险、权益性资金风险、利润分配风险,针对这三种筹资风险类型,他提出利率风险规避措施和外汇风险规避;分析企业资金需求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分析筹资成本,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正确的收益分配政策是降低收益分配风险的关键所在,企业的股利政策应一方面使所有者的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融资。 我国的风险理论和风险管理研究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传统财务理论将企业筹资风险定义为“由于负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认为筹资风险就是负债风险,但是这种认识存在误区,事实上,企业筹资风险既包括负债筹资风险,又包括权益筹资风险。对权益筹资风险的忽视,会导致权益资金的用资成本被人为降低,所有者获得红利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企业管理者不需为此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无偿地使用这些资金,而风险却最终由投资者承担。
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引起、且仅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筹资决策除规划资主需要数量,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还必须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并提出现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 一、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筹资风险按成因不同,可以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两种。 (一)现金性筹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由于现金流量出现负数而造成的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的风险。由于现金短缺、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与债务的期限结构不相匹配而形成的一种支付风险,它对企业未来的筹资影响并不大。同时,由于会计处理上权责发生制的影响,即使企业当期投入大于支出,也并不等于企业就有现金流入,即它与企业收支是否盈余无直接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此种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理财不当所致,从而表现为现金预算的安排不当或执行不力所造成的支付危机,或是由于资本结构的安排不当所致,以及债务的期限结构不尽合理而引发了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偿债高峰等。 (二)收支性筹资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到期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经营中的收不抵支即意味着经营亏损和净资产总量的减少,从而对企业按期偿还债务造成影响。据此可知,收支性筹资风险是一种整体风险,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可能对企业债务的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绝非某一项或某一时点债务的偿还与否问题。同时从这种风险产生的原因来看,一旦这种风险产生即意味着企业经营的失败,或者正处于资不抵债的破产状态,因此,它不仅是一种理财不当造成的支付风险,更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当造成的净资产总量减少所致。此外,从风险产生成因来看,不仅将使债权人的权益受到威胁,而且将使企业所有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因此,它不是一种暂时性风险,而是一种终极风险,其风险的进一步延伸就将导致企业的破产,而且这种风险如不及时得到控制,将会给企业未来筹资和经营产生影响。 二、规避和防范筹资风险的措施 分析筹资风险成因的目的,就是要在明确其发生规律和程度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及时加以规避或防范,从而确保企业经营过程中理财的安全性。由于企业筹资风险的类别不同,产生成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也有差别,为此,实务中应根据不同类别的筹资风险提出不同的规避和防范对策。 (一)对于现金性筹资风险,从其产生的根源着手,应侧重资金运用与负债的合理期限搭配,科学安排企业的现金流量。如果企业的负债期限与负债周期做到与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话,则企业总能利用借款来满足其资金的需要。所以,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如果能做到此点,不但可以产生适宜的现金流量,而且还可以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利润。当然要想科学合理地达到上述要求,企业就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由此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决策人员在总的原则指导下,选择更适合于当时条件下的对策。 (二)对于收支性筹资风险,必须从其产生的根源出发来寻求其具体对策,一般而言,应主要从两方面来设计应对措施:1.从财务上看,资本结构状况是产生收支性筹资风险的前提,因此,要想从总体上规避和防范风险,首先应从优化资本结构入手,因为,资本结构安排不当是形成收支性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资本结构的优化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入手。从静态角度而言,应主要是增加主权资本与负债的比率,从而达到降低总体风险的目的。从动态角度出发,应以资产利润率和负债率二者的比较出发,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主权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关系,即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率,提高杠杆系数,充分发挥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其风险。当然,通过调整结构来规避和防范风险,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既不可以为了规避风险而丧失杠杆效益,也不可以为了追求杠杆效益而提高杠杆系数加剧风险;2.债务重组。在实际工作中,一旦企业面临风险,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都将面临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双方均将受到损失,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做好债权人的工作,避免其采取不当措施,使其明确企业持续经营是保护其权益的最佳选择,从而动员债权人将企业部分债务转作投资或降低利率,即进行债务重组,适时进行债务重组是降低企业筹资风险,避免债权人因企业破产而造成损失的较好对策。当然重组计划能否实施,关键取决于对重组和破产的理解,及对企业重组后持续经营的信心。 综上所述,筹资风险是企业债务到期偿还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延伸造成的结果。因此,研究筹资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应综合考虑,并由此探寻其规避和防范措施,是现代企业理财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可以从环境保护方面入手,这方面比较热点,而且材料很多。企业进行合理的环境保护投资,就会获得相应的减免税优惠。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企业也能作出应有的社会责任。
企业投资决策的税务筹划分析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企业投资决策的税务筹划分析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导语: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人在法律允许或者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有从事经营活动、获取收益的权利,有选择生存与发展、兼并与破产的权利,税务筹划的收益应属合法收益。
摘要: 税务筹划活动是企业在进行涉税业务处理过程中必经的环节。因为通过税务筹划可以进行合理地避税和节税,从而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众多企业纷纷从日常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股利分配等环节入手进行税务筹划,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本文侧重从投资活动这一环节入手,通过案例的形式探讨在这一过程的筹划技术。
关键词: 税务筹划;投资决策;投资方式;投资方向
Abstract : tax planning activities are tax-related business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must go through the link. Because through tax planning can be a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and tax savings, thus reducing the tax burden,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Therefore, many companies are from everyday business activities, investment activities and financing activities, dividend distribution tax plann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starting, achieve cost reduction goals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spects of starting from investment activities, through the form of case planning techniques discussed in this process.
Key words : tax planning; investment decisions; investment; investment direction
一、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必要性分析
税务筹划时纳税人(法人、自然人)依据所涉及的税收环境,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规避涉税风险,控制或减轻税收负担,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和安排。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人在法律允许或者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有从事经营活动、获取收益的权利,有选择生存与发展、兼并与破产的权利,税务筹划的收益应属合法收益[1]。由于企业从成立、经营到破产重组等行为都涉及到各种税收的核算与缴纳,在一定程度上,税务筹划有利于税负的减轻,优化企业的资源从而取得经营的效益,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从短期来看,进行税务筹划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有助于实现短期的经营目标。充分利用节税和避税带来的资金,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获得收益。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进行税务筹划有利于企业树立纳税意识,通过多个角度的合理筹划控制和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透过税务筹划让企业的决策人员树立成本意识,开源节流,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
二、企业投资决策的税务筹划
投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把筹集到的资金投放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小的项目上去,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投资活动是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前提,是发展生存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方法。因此,一个高收益、低成本的投资项目成为企业投资的首选,那么,从税务的角度出发,可以从投资组织形式的筹划、投资方式的筹划、投资方向的筹划及投资领域的筹划等方向来实现低成本的目标。
(一)投资组织形式的筹划
投资的组织形式可以分成公司形式与非公司形式,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在涉及的税种、税率和税负都有所不同,公司制企业又可以选择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和办事处的形式,三种不同的形式在交纳企业所得税和流转税及税收优惠方面都有所不同。具体的体现:
案例一:个人投资者作为公司制企业股东应承担的所得税税负是多少? 个人投资者作为非公司制企业股东应承担的所得税税负是多少
解:企业所得税:25%,个人红利所得应纳个税:(1-25%)*20%=15%,
个人承担总税负:25%+15%=40%。因为个人投资者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在3%-45%之间。由此可见,若成立公司制的企业总体税负为40%,非公司制则为3%-45%之间,税负的轻重还受到税基的影响,具体选择哪一种形式,还取决于税基的大小,这些指标给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参考。
案例二: ABB集团于1979年在北京设立了其永久性办事处。1994年ABB果断地将ABB中国总部迁至北京。并在1995年正式成立了ABB(中国)有限公司。后来分别在上海保税区,厦门保税区,新会市工业开发区设立子公司。
分析:ABB在华的投资充分运用了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且给ABB带来了许多税收优惠。首先,它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点进驻北京,94年是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开始之年,优惠措施较多。其次,分别在上海,厦门和新会市设立子公司,这些地方都是保税区,所得税和流转税的税率都相对低,而且企业所得税还有特别的优惠,它采用的都是子公司的形式,因此享受所在地的优惠政策并且在子公司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综合起来,这种组织结构大大降低ABB的税负,保证了它的经营利润。
(二)投资方式的筹划
投资方式可以分成货币和非货币两种,其中,货币出资的好处在于它不涉及任何税种。非货币出资有利之处体现在:有免税效应;以固定资产的方式出资时,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产生折旧效应;评估增值效应;规避个人所得税效应。但是非货币出资会面临其他的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如某啤酒公司在选择出资方式有两种方案,方案一是以不动产注册资本3000万元,机器设备作为其他投入2500万元。方案二是以机器设备投资为注册资本2500万元,不动产作为其他投入3000万元。这两种方案税负有何区别?
分析:方案一:以不动产投资作为注册资本,属于共担风险,共享利润,不缴纳营业税,方案二,以机器设备作为注册资本,缴纳营业税=2500*5%=125万元,差额为125万元。因此应选择方案一。
(三)投资方向的筹划
投资方向包括对行业的选择,投资产品的选择等方面。关于行业投资的选择,可以从税收优惠的角度出发,例如: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及海水养殖、内陆养殖的企业可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环保节能,新能源行业,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自项目取得第1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案例:亏损企业仍能盈利。天威英利 尽管第三季度净亏损达2850万美元,但“税费返还”不仅让天威英利补上了经营的亏空,还实现了盈余。英利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公司收到的税费返还为亿元。靠“税费返还”,这个光伏企业度过了一个财务难关。
(四)投资区域的筹划
投资区域总的.来说可以有境内和境外的选择,若选择境外,则应从有广泛税收协定的地域,低税负地域,税种简单等角度入手,境内可以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这几个城市,由于国家赋予了这些城市特殊的职能,比如上海,具有上海特色的税收优惠政策,国税和地税不分家,先征后返,税收环境良好。广州南沙新区税收优惠。它以贯彻CEPA[2]的方式使得税收优惠得以体现出来,而在香港,只针对来源于香港的部分征税,税种非常少。
案例:鸿海科技进行内地业务重组 意在降低所得税[3]。鸿海科技集团宣布,为了调整投资架构,公司已对中国内地业务进行重组,并已将中国内地所有业务的控制权转交给鸿海香港子公司。此举主要是响应中国内地已经实施的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改变中国内地业务投资架构,借助中国内地对香港的税收优惠,也可以减轻税负压力。鸿海将内地业务转给香港子公司控制,显然可以让后者变身为居民企业,从而将原来10%的所得税降为5%,相当于只需缴纳一半。
三、企业投资决策的税务筹划风险
综合上述,企业的投资决策可以从投资组织形式、投资方式、投资方向及投资领域入手进行税务筹划,都是为了降低税负,达到提高企业经营利润的目的。但是在投资决策的税务筹划中,还必须关注税务筹划带来的风险,筹划方案的风险,如果国家宏观形势的变化或者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动时,原有的优惠政策可能不再实行,筹划过度给企业带来的资金风险,时间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等,因为税务筹划是要耗费时间和人力的,同时还发生咨询费用,因此在筹划过程中还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税务筹划还可能带来目标风险,进行税务筹划的目标是降低企业税负,提高利润,但是这个目标作为企业的子目标,应该服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不能因为降低企业的税负而改变了企业制定的经营战略,如因为税负的原因改变投资的方向,从而丧失了收益。只有将企业的战略,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企业的财务目标,三者保持一致,这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才发挥最大的作用,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M].p406.东北大连出版社第六版
[2]周满.企业税务筹划成本效益分析[J].财会通讯.2012第2期中
[3]吴涛.税务筹划风险研究[J].财会通讯.2012第8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