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九歌的论文题目

九歌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九歌的论文题目

基本的文学常识还是应该具备,论文题目基本变化不会太大,范围都局限在那一些。

到主考的学校网站上去看有公布的参考。自考办也有文本。报名的时候他会给你看选一个。我也刚报名

看来要买闻一多全集了!

好多。每年不一样的

关于九歌的论文答辩

九歌》:巫祭文化 缠绵哀婉的风格 对唱的形式与戏曲的因素《九章》:记事、抒情与写景 《天问》和《招魂》《九歌》也是楚辞中重要的作品,其幽微绵缈的情致和优美的诗歌形式深受后人的喜爱。关于《九歌》和屈原的关系,王逸《楚辞章句·九歌》曰:《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如果不考虑王逸的断语,这一段话大体说明,《九歌》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aa关於《九歌》和屈原的关系,曾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是认为纯为屈原寄托身世之作,如明代汪瑗认为:“屈子《九歌》之词,亦惟借此题目,漫写己之意兴,如汉魏乐章乐府之类。”(《楚辞集解·九歌》)一是认为《九歌》纯为民间祭歌,与屈原并无关系。如胡适《读楚辞》云:“这九篇大概是最古之作,是当时湘江民族的宗教舞歌。”(《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348页)此外,还有闻一多等人认为《九歌》是屈原所创作的楚国国家祀典的乐章(见《甚麽是九歌》,收入《闻一多全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82年8月第1版)等等。bb。从现存的《九歌》看来,它的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郁,而屈原的个人身世、思想痕迹倒幷不重,《九歌》主要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九歌》共11篇,与题目所示“九”不同,历代学者对此有多种解释aa一种观点认为“九歌”之“九”是虚数,概言其多。还有一些人则设法将11篇合并为9篇。bb。根据闻一多的观点,《九歌》首尾两章(即《东皇太一》和《礼魂》)分别为迎、送神曲。中间的九章为娱神曲,《九歌》因中间九章而得名aa详见《闻一多全集》第一卷和第二卷中的《甚麽是九歌》和《楚辞校补》等文章。bb。他又认为《九歌》所祭的神只有东皇太一,中间九章所写的诸神、鬼皆是陪衬,是“按照各自的身分,分班表演著程度不同的哀艶的,或悲壮的小故事”,以取悦东皇太一。现在看来,《礼魂》为送神曲可确定无疑,古今学者多有阐述。《东皇太一》从其神名可知其地位尊于他神,且描述也庄重,当是《九歌》主祭之神,其他为陪祭。这九篇在形式上不同于《东皇太一》,更少拘束,它符合上古“索祭”之礼aa《礼记·郊特牲》记载:“直祭祝於主,索祭祝於祊。不知神之所在於彼乎?於此乎?或诸远人乎?祭於祊,尚曰求诸远者与。”所谓“直祭”即正祭,在庙堂或坛台等处举行。“索祭”是在祭祀主神之后对其他散处的神灵加以祭祀,祊即庙门旁,这是神灵地位较低,无庙安身的缘故,所以需要搜寻著去祭祀那些不知所在的神灵。这正与《九歌》体制相近,只是《九歌》表现得更为简陋质朴而已。bb。然而,从文学的角度而言,《九歌》的精华却在于中间九篇。关于这九篇的具体祭法或情节,朱熹《楚辞辩证》说:楚俗祠祭之歌,今不可得而闻矣。然计其间,或以阴巫下阳神,以阳主接阴鬼,则其辞之亵慢淫荒,当有不可道者。这就是说,如果是女神,则以男巫招之;如果是男神,则以女巫招之。主要是借男女恋情来吸引神灵,表达对神灵的向往。这样,才有这一首首情致摇曳的歌辞。《九歌》中,《东皇太一》为至尊之天神,《云中君》祭云神丰隆(又名屏翳),《湘君》、《湘夫人》皆祭湘水之神(楚地以舜妃娥皇、女英附丽在她们身上),《大司命》祭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子嗣之神,《东君》祭太阳神,《河伯》祭河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属于人鬼aa关於各篇所祭神格历来多有争议,其中又以《湘君》、《湘夫人》的神格说法最多。有认为湘君、湘夫人分别为舜的两个妃子(韩愈《黄陵庙碑》),有认为湘君为舜,湘夫人为二妃(司马贞《史记索隐》),也有认为与舜妃无关的,等等。其中以第二说较为合理。bb。从内容上说,《九歌》以描写爱情为主,但也表达了对神灵的赞颂和祭者的虔敬之情,还描述了阵亡将士的勇烈悲壮。如《东皇太一》就完全是一首颂赞之辞,写得庄严富丽,与爱情无涉,显示了主神和陪祭诸神的区别。《云中君》、《东君》等,虽也有流连哀婉之辞,但较多的是对神迹的颂扬,如“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东君》)等,诗中以无限敬仰之情描述了日神普照世界的壮丽气势,还写了它为人类祛除灾难的勇力,表达了祭者的美好愿望。《国殇》以一场异常惨烈的战争过程,描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及面对死亡所表现出的凛然气概。全诗节奏紧张,气氛浓烈,化凄凉为悲壮激越。诗云:“带长剑兮挟秦弓,身首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淩。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些诗句不仅是对死者的颂扬,同时也是对生者的激励,尤其是在楚国不断兵败地削的情形下,对这种献身精神的歌颂实际是深沉的爱国情绪的自然流露。《九歌》中最多最动人的还是对人神情感的摹写,除《东皇太一》、《国殇》、《礼魂》外,其他各篇皆有这一内容。如《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被王世贞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艺苑卮言》卷二)。《湘君》和《湘夫人》描写的都是迎接湘水神的降临,以及巫与神双方复杂的情感状态。“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湘君》),“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无论是巫还是神,他们都怀有十分真挚的爱情,但是别多聚少的经历又使他们变得很脆弱,所以,在希望和绝望的交织中,爱情表现得如此缠绵哀婉。从那些哀怨而又执著的倾诉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人间爱情的种种哀愁和悲伤。《山鬼》所描述的则更是爱情的绝唱: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美丽的山鬼披荔带萝,含睇宜笑,只能与赤豹文狸相伴,强烈的孤独感使她的爱情变得凄艶迷离,希望渺茫;“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描写一种解不开的愁结,使人寄予深切的同情。《九歌》中所流露出的这种不可抑制的忧愁幽思,显然契合了屈原的心态,所以不妨把《九歌》中所抒发的贞洁自好、哀怨伤感之情绪,看做是屈原长期放逐生活之心情的自然流露。《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首先它是歌、乐、舞三者合一的,从《九歌》中我们能看到不少对舞乐的描述,如《东皇太一》云:“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即是对当时歌、乐、舞同时表演的记录。其次,《九歌》中既有独唱,又有对唱和合唱aa古今学者对於《九歌》的唱法也有不同意见。如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楚辞余论》就认为《九歌》全为主祭者所唱。而陈本礼《楚辞精义·九歌》则认为可分为男巫歌、女巫歌、男女巫合歌甚至还有领唱等不同形式。后一观点在现代得到普遍的赞同。闻一多作《九歌古歌舞剧悬解》(收入《闻一多全集》第一卷)一文特为各篇划分角色唱段,可参看。bb,如《湘君》、《湘夫人》,男女双方互表心迹,对唱的痕迹十分明显。无论是歌、乐、舞三者一体,还是巫与神分角色演唱,都具有一定的戏曲因素,是后世戏曲艺术的萌芽。《九歌》在描写人物心理方面十分细腻深入,除了那些一往情深的倾诉外,还叙写了一些细节,如《湘君》言:“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由爱之深、思之切,而生焦虑疑惑之心,对痴情心态的描述可谓入木三分。此外,诗人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山鬼》中众多的景物描写:林深杳冥,白日昏暗,淫雨连绵,猿啾狖鸣,风木悲号,那种压抑低沉的气氛,真切地表现了山鬼的孤独和绝望之情。《九歌》的语言自然清丽,优美而富有韵味,节奏舒缓深沉,不论是写情还是摹景,都能曲尽其态,有极强的表现力。在传达悲剧性的意境中,尤能低徊婉转,韵致悠长。后人赞之曰:“激楚扬阿,声音凄楚,所以能动人而感神也。”(清陈本礼《屈辞精义·九歌》)《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9篇作品。“九章”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九章》的内容与《离骚》基本接近,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写作年代如朱熹所说:“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楚辞集注》卷四)其中《橘颂》当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借咏物以述志,以橘之“独立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的精神,砥励自己的品质和情操。全篇比兴,四言体,显然是受《诗经》艺术手法的影响。《抽思》是屈原在汉北所作,故诗中有“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之句。其余各篇皆是流放江南时所作,抒写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怀。《哀郢》中记述了流亡江南的路线,亦情亦景,忧思绵绵,其中多有身世之感。后半段情绪转为激烈,声调慷慨,尽情地倾诉了自己的悲愤: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乱辞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其时秦已破郢,楚国处在危急之中,而屈原尚念念不忘故都,情感沉鬰愤慨,实是对楚国即将覆亡的哀叹。这种情绪几乎贯穿於《九章》各篇。《涉江》则突出抒写了自己义行高洁,而不为世人所理解的悲哀,幷表达了终不变心从俗的决心。诗中说道:“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仓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汪瑗《楚辞集解》将其与《惜诵》相比曰:“前篇其志悲,此篇其志肆。”《涉江》表述自己的志向。诗中以奇异的服饰象徵品格的清高脱俗,文气从容冲雅,舒畅跌宕。此外,《怀沙》、《惜往日》流露死志,大约作于赴渊前不久,也很感人。总之,《九章》较之《离骚》具有更多的纪实性,为我们研究屈原生平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艺术上主要采取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手法,所表现的情感较为直接、奔放,浪漫色彩则略逊于《离骚》。《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特的诗歌。所谓“天问”,就是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aa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释“天问”二字云:“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谓“天问”即“问天”之意,洪兴祖从而发挥其说。王夫之《楚辞通释·天问》云:“原以造化变迁,人事得失,莫非天理之昭著;故举天之不测不爽者,以问僭不畏明之庸主具臣,是为‘天问’,而非问天。”把“天问”二字释为借天理以责问庸主具感。又戴震《屈原赋注·天问》云:“问,难也。天地之大,有非恒情所可测者,设难疑之。”即是说,对天地间的一些难以理解的事情设问求解。前两种说法,在历史上都很有影响,但都拘泥儒家解经的方法,求之太甚。以后一说为通达。bb。诗中一共提出了172个问题,大致次序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aa《天问》中有些明显的次序不顺畅之处,可能是由於错简导致的,古今都有人对《天问》的错简问题进行研究,但由於年代久远,有些文意难明,所以至今未有确切的结论。bb,线索基本清楚。《天问》虽然叙事庞杂,而思想倾向却很明显,尤其是在涉及天命和历史盛衰时,很能显示屈原的现实政治态度。如蒋骥所说:“其意念所结,每于国运兴废、贤才去留、谗臣女戎之构祸,感激徘徊,太息而不能自已。”(《山带阁注楚辞·余论》卷上)王夫之认为《天问》“言虽旁薄,而要归之旨,则以有道而兴,无道则丧”(《楚辞通释·天问》)。如《天问》云:“天命反侧,何罚何佑?……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对殷朝的兴亡史发出了自己的感慨,认为天命反覆无常,朝代的兴亡不在天命而在人事。《天问》还流露出鲜明的情感色彩,如诗末数句道:“伏匿穴处,爰何云?荆勋作师,夫何长?悟过改更,我又何言?吴光争国,久余是胜。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意谓遭到放逐在山洞裏隐藏,对国事还有什麽话好讲!楚王追求功绩兴师动众,国家命运如何能够长久?楚王如能觉悟改正过错,我对此又何必多说!吴王阖庐与楚长期争战,为何吴国能经常获胜?为什麽在村头丘陵幽会,淫乱私通生出子文?我说堵敖在位不会长久,为何成王杀了国君自立,忠名更加显著?一腔怨愤,发泄无余。在一连串的问号后面,我们能够感受到屈原那焦虑而急切的情感状态,感受到他的失望和愤懑,以及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天问》以一个“曰”字领起,全诗几乎都由问句组成,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简短而一问到底的句式,节奏明快而强烈,能有效地宣泄积蓄已久的激情,这是《天问》的特点。全诗基本上以四言句为主,间以少量的五言、六言、七言;四句为一组,每组一韵,也有极少数两句一韵。全诗显得整齐而不呆板,参差错落,奇崛生动。《招魂》是在怀王死后,屈原为招怀王之魂而作aa《招魂》到底招谁之魂,古今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一,屈原自招生魂。二,招怀王生魂。三,招怀王亡魂。四,招将士亡魂。我们认为以屈原此诗招怀王亡魂最为贴切。bb。全诗由引言、正文、乱辞三部分组成,内容主要是以宏美的屋宇、奢华的服饰、艶丽的姬妾、精致的饮食以及繁盛的舞乐,以招徕楚怀王的亡魂。《招魂》可能是在招魂仪式中演唱的,但从那“魂兮归来!反故居些”的呼唤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屈原对楚王之死的哀悼惋惜之情,而诗中“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王逸《楚辞章句》)的描述,似乎也与屈原的宗国情绪相一致。诗中显示了丰富的想像力,采取了铺陈的手法,根据其地域方位特点,营造出或险恶阴森或华美豪奢的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之辞藻缤纷富丽,颇有汉代大赋的气象。除此而外,诗中亦有优美抒情的描述,如乱辞中所咏:“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九歌》的名称,见于《左传》、《离骚》、《天问》和《山海经》,可见这是一种古老而著名的乐曲。“九”表示由多篇歌辞组成,不代表实际篇数。屈原的《九歌》共十一篇,是一组祭神所用的乐歌。一般认为,这是屈原根据民间的祭神乐歌改写而成的,既洋溢着古老的神话色彩,又表现着诗人对人生的某种感受。 十一篇中,前十篇各祭一神,末篇《礼魂》,则是前十篇通用的送神曲。所祭神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天神:东皇太一(天神中最尊贵者,即天帝)、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管寿命的神)、少司命(主管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 (2)地只:湘君和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黄河之神)、山鬼(山神)。 (3)人鬼:国殇(战亡将士之魂)。 《诗经》中的祭祀乐歌,都是庄重而显得板滞的;人与神之间,相隔遥远。《九歌》则不同。它用富丽的语言,描绘出盛大的、活泼而亲切的祭礼场面。神灵由巫师扮演,周围的人群伴随他(她)或歌或舞,在敬神娱神的同时,起到娱人的作用。那些神灵都被赋予了人类的品格和情感,他们对人保持善良友好态度,又同人很亲近,毫无可畏之处。这些都反映出在南方的民间信仰中人神共处的特点。 尤其突出的,是《九歌》中大多数诗篇都包含有神与神或人与神相恋的情节。这些恋爱,在诗中又都呈现会合无缘、彷徨怅惘的状态,透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忧伤怀疑。这里面也许包含着屈原自己人生失路、孤独凄凉的心情。如《湘君》、《湘夫人》写一对配偶神,他们彼此相待,却终不能相遇,唱出伤心的歌子。《湘君》开头写道: 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 波兮木叶下。 在这幅清秋候人的画面上,深秋的凉意和情感的寂寞不安融为一体,渲染出一派难以言说的凄迷惆怅之情,从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山鬼》是一首更为美丽的失恋之歌。诗中主人翁虽是神的形象,却完全是人间少女的情感。她盛装打扮,前去与心上人幽会,情人却始终未来赴约,使她陷入绝望的痛苦之中。全诗将方位的变动(山阿——山上——山间),气候的变化(晴朗——阴晦——雷雨大作),情节的推进(赴约——候人——失恋),心灵的波动(喜悦——惆怅——怨愤)结合起来,写得情景交融,和谐动人。其中写到山鬼独自站在高高的山顶,四望不见人影,她想到的是“岁既晏兮孰华予”——年华渐渐逝去,谁能使我的生命放出光彩呢!最后一节是: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已经到了深夜,雷鸣电闪,风雨交加,落叶飘飞,猿鸣凄戚,山鬼依然彷徨伫立,不肯离去。在北方的《诗经》中,也有不少失恋的歌,但绝没有如此强烈、固执、不顾一切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山鬼》中这种描写,其主要意义并不在表现对恋爱对象的忠贞(其实在《湘君》、《湘夫人》的结尾,都有与对方决绝、另有所求的表示),而是像“岁既晏兮孰华予”所表示的,是对生命应有的美好的追求。这也很能显示楚文化的特点。 《国殇》是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在《九歌》中是颇为特殊的一篇。诗中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在这失败的悲剧中,写出楚国将士们视死如归、不可凌辱的崇高品格。“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诗人的礼赞,既呈现了楚人刚毅的性格,也寄托着他对祖国复兴的期望。这首诗篇幅不长,却是中国文学中最早显示出悲壮的美感的杰作。 《九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包含着先秦文学中少数几篇完全以神话为素材、又经过文学化的改造、以神的形象表现人类生活情感的作品。它虽然没有《离骚》那样壮阔的场面,但语言的精美、抒情的细致,尤其景物与情感的相互融合与衬托,却是别具一种长处。 《招魂》在《史记》中列为屈原之作,王逸《楚辞章句》却列在宋玉名下。今人多从司马迁之说。所招为谁何之魂,又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说是屈原自招其魂,一说是屈原招楚怀王之魂,多数研究者持后一种说法。 “招魂”本是楚地一种习俗。诗人借用此种风俗,以奇异的想象,写出这篇奇异的作品。全篇除开头一段引言说明招魂原因外,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假托“巫阳”之言,竭力渲染东南西北四方以及天上、幽都的可怕,劝魂不可留居。诗人的笔下,各种吃人食魂的鬼怪,凶残狰狞的毒蛇猛兽,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组成一幅幅光怪陆离、诡异恐怖的图景。后半部分,则竭力铺陈楚国宫廷的富丽奢华,以招魂归来,辉煌的殿堂,华贵的陈设,妖娆的女子,醇酒美食和诱人的歌舞,又是那样耀人眼目,动人心魄。最终以“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收结,流露出无限深情。 《招魂》所显示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令人惊叹的。它用夸饰手法,对恐怖和奢华两种景象作强烈而富于刺激性的描写,形成对照,造成了特殊的美感效果。以后在鲍照、韩愈、李贺等作家的创作中,可以看到《招魂》这一特点的再现。它的铺陈手法,则直接影响了汉赋。 《天问》是一篇奇文。它就自然、历史、社会以及有关的神话传说,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二个问题,“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鲁迅《摩罗诗力说》)。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在当时是已经有了现存答案的,但诗人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提出严厉的追问,试图找到新的答案。像尧舜,不仅在当时已被儒家奉为偶像,而且在《离骚》、《九章》中也反复当作理想政治的化身来歌颂,在《天问》中,他们的举措,仍然不能逃脱深刻的怀疑。这就意味着,无论怎样的圣君贤臣,都不能成为不容怀疑的绝对权威。 我们必须注意:任何社会,不论处在如何幼稚的认识水平上(其实,从人类社会无限发展的立场来看,任何时代的有限认识都不可避免地包含幼稚成分),都需要而且必然地对自然、社会、历史提出某种系统化的解释。打破这种解释,对现存答案提出大胆怀疑的精神,是人类的认识不断进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最为深刻有力的理性精神。而我们看到的是:战国时期虽然开展了百家争鸣,但没有哪一家曾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表现出这么广泛而深刻的怀疑。这就意味着《天问》作者具有超越当时一般思想家的强大的独立人格力量,因而他敢于鄙视社会的压力,超越已被社会所肯定的思想习惯和思维模式。这种怀疑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由于《天问》是一部思想性特别强的作品,形象的描写较少,在文学意义上,其价值就逊于屈原的其他作品了。

1.《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歌、舞、乐三者合一。2.人物心理描写细腻深入,除了一些一往情深的倾诉外,还叙写了一些细节。3.善于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4.语言自然清丽,优美而富有韵味,节奏舒缓低沉,极具表现力。

姜亮夫曰:“考历世说《九歌》最为纷难者,凡二事,一则章数不应标题,一则歌词内蕴之当何所指?至近世更有疑《九歌》不为屈赋。是三绪者,自王逸以来百余家,经生以义例说之,文士以中情会之,辩者各操其技以为一割,皆未深考之周思之也。” 关于其一,其论略有: 古《九歌》说。洪兴祖《楚辞补注》曰:“《九歌》十一首,《九章》九首。皆以九为名者,取箫韶九成、启《九辩》《九歌》之义。” 极数说。《文选》张铣注:“九者,阳数之极。自谓否极,取为歌名矣。”认为“九”是极数,表示多,非特与实数相符也。马其昶《屈赋微》、马茂元《楚辞选》、陈子展《楚辞直解》从其说。 实数说。为去名实不副之诟,有排除两篇说,有合并二《湘》二《司》说。 关于其二,有如下各说: 楚怀王为击退秦军而命屈原所作之祭神歌词。如马其昶《屈赋微》等。 楚国民间祭祀乐歌。此说源于王逸。 楚国朝廷由巫祝主持的祭神娱神乐歌。如王夫之《楚辞通释》、闻一多《什么是九歌》、陈子展《楚辞直解》等。 人神恋爱,巫为媒介。如苏雪林《楚辞九歌与河神祭典的关系》、郭沫若《屈原赋今译》、林河《<九歌>与沅湘民俗》。 祭歌与情歌。游国恩把《九歌》十一篇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祭歌,即《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国殇》《礼魂》五篇”,“第二组为情歌,即《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六篇”。 上古楚民求生长繁殖之歌。徐志啸《<九歌>本意新探》。 五方十神之歌。何新持此说。 关于其三,有全盘否定与数篇否定说: 胡适《读楚辞》说:“《九歌》与屈原的传说绝无关系,细看内容,这九篇大概是最古之作,是当时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 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说:“断定《九歌》必定是西仅时宫庙间乐神的作品”。周远斌作有《<九歌>为刘安及其门客所撰考》。 前人有疑《东皇太一》《礼魂》两篇。 何金松认为《东皇太一》《少司命》《湘夫人》《礼魂》非屈原所作。

九歌国殇论文参考文献

楚辞九歌国殇是追悼阵亡将士的挽诗。

全诗分三节。 第一节描绘车战的激烈场面。先写楚方士兵的武器和铠甲,后写两军相接,再写敌人的蜂拥和疯狂,最后写楚方士兵的英勇顽强。这一节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突出了战斗的残酷、士兵的无畏和豪壮的感情。 第二节写楚方寡不敌众,全部战死的悲壮场面。敌人疯狂而且残酷,楚方受创惨重,然而士兵们却英勇无畏,宁死不屈。“援玉袍兮击鸣鼓”十分重要。古代作战,鸣鼓表示进攻。这说明,楚方伤亡即使如此惨重,仍然一心进击。楚方将士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第三节是对为国战死者的赞颂。先讴歌战士们远离家乡、誓死报国、义无反顾的决心,然后赞美战士们刚强勇武、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感情是凝重、真诚而沉痛的。

于右任临终诗《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海茫茫, 山之上, 有国殇。 于右任的著名爱国诗作《望大陆》(又名《国殇》)发表于1964年11月10日先生在台北谢世后。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之后不久,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就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大陆》。 这是他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1949年,于右任被裹挟到台湾,而结发妻子和儿子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所以,他的《望大陆》并非泛泛的家国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铭心的身世之痛。祖国统一,是诗人一生所志追求的。 阅读此诗,给人一种悲怆深沉、爱国情挚的感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于先生久居台湾,不能回归桑梓,但是海峡波涛却隔不断、阻不了他望大陆、念故乡、思亲人的深情。 诗的前两节采用重章复踏的手法,反复咏唱,抒发对大陆、对故乡深切向往、眷恋的情怀,是诗人真情实感的强烈表露,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这真挚强烈的情感和刻骨铭心的思念,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引起读者感情与思想上的共鸣。诗的最后一节开头两句借用了北朝民歌《敕乐歌》里的两句话,采用叠字,状物形象而生动!最后两句“山之上,有国殇!”语意双关而寓意丰富。《国殇》出自屈原楚辞《九歌》。《九歌》是屈原流放途中模仿楚国南方的祭歌而创作的一组诗篇,《国殇》是其中一首,是追悼将士的挽歌,所谓“殇”,《小尔雅》说:“无主之鬼之为殇。”诗人巧借“国殇”,抒写自己死后不能葬在大陆,不能魂归故里的遗憾。古人云:“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人为的阻挠,使亲人分聚、骨肉离散,死后尚不能魂归故里,不得安宁,读来怎能不令人怆然而泪下?诗人借助这两句诗,表达出许许多多和诗人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们的心:他们魂牵梦萦、心中无法忘却的正是祖国的统一!先生生前见不到祖国的统一,死后还要葬于高岗,向大陆遥望,真是死不瞑目啊! 1回答者: shuyangzjg

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白话译文:

战士手持吴戈身披犀甲,敌我战车交错刀剑相接。

旗帜遮天蔽日敌众如云,飞箭交坠战士奋勇争先。

敌军侵犯我们行列阵地,左骖死去右骖马受刀伤。

兵车两轮深陷绊住四马,主帅举起鼓槌猛击战鼓。

杀得天昏地暗神灵震怒,全军将士捐躯茫茫原野。

将士们啊一去永不回返,走向迷漫平原路途遥远。

佩长剑挟强弓争战沙场,首身分离雄心永远不屈。

真正勇敢顽强而又英武,始终刚强坚毅不可凌辱。

人虽死亡神灵终究不泯,您的魂魄不愧鬼中雄英!

扩展资料:

《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这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

此诗分为两节,第一节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

第二节颂悼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全诗生动地描写了战况的激烈和将士们奋勇争先的气概,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诗篇情感真挚炽烈,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

作者简介: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中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学识渊博,初辅佐楚怀王,任三闾大夫、左徒。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后因楚国政治腐败,首都郢被秦攻破,既无力挽救,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他写下了《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许多不朽诗篇。

其诗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

他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传世作品,均见汉代刘向辑集的《楚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九歌·国殇

关于十九的论文题目

怎样给一篇文章搭上一个好的框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要怎样写,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我们在开头、主体和结尾分别应该写什么。孙子兵法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意,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熟能穷也。”作文结构是深层的东西,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我们的写人论文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1.引入:人物外貌描写+点明题旨2.叙事:从不同的角度选取3.揭题:详写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内涵的一件事

论文引用十九大报告参考文献的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其中,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有以下几类: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

[DB/OL]: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例如: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扩展资料:

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

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您是想根据某个文献写论文吗?具体可以咨询我

写作思路:确立中心,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正文:

为欢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营造浓厚的交院文化氛围,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进一步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017年10月27日上午,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喜庆十九大,共筑中国梦”2017年技能文化周系列活动——《匠心筑梦,技能报国》道德讲堂在学院礼堂举行,邀请到临沂市道德协会主少峰主任作专题报告。1300余名同学及部分老师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基础部主任王忠惠主持。

主少峰主任以“匠心筑梦,技能报国”为主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要求。用生动的事例,精彩的语言,从技能报国的重要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宣讲。

他勉励同学们在学习中要确定目标、坚定信心、注重方法。要努力学习,练就技能,用技能报效祖国。面对新的时代,同学们一定要立志、修身、勤学、敬业、成人、成才,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秉承大国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技能新活力。

最后王忠惠用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对青年一代的希望做了总结,希望同学们通过技能节搭建的平台,立足当下,勤学苦练,练就技能本领,逐梦大国工匠,成就技能精彩人生。

国歌为主题的论文题目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400字光阴似箭,5年级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但是在我的记忆沙滩上,有许多五彩缤纷的“贝壳”,现在我就捡起一个“贝壳”跟你们一起分享一下。 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由于我发烧了,不能去学校与同学们一起玩耍。我孤零零的躺在床上,既不能听到鸟儿婉转的鸣叫声,又不能听到同学们的读书声。我转过头,向日历望去,5月12日,这不是我的生日吗。同学们都说要跟我一起过生日的。想到这里,我伤心的把被子蒙在头上,泪水不禁湿润了我的眼睛。 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去开门。打开门一看,竟然是我的同学们。我不由得惊呆了,问:“你们怎么来了?”陈晓生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瞧,我们都给你带来了礼物和蛋糕。”我听了,泪水不禁再一次的流了下来。同学们把蛋糕拿出来,让我许愿。当我许完愿后,同学们都纷纷的把礼物送到我的手里,我接过礼物,想:这不是普通的礼物,这是同学们对我的友谊。 那天,我过了一个令我感动的生日。虽然着学期快结束了,但是他们都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每一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有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就像一个目的地,等待着你去,这种理想,是这么急,等待着你去攀登。要有些年头了,理想的实现!我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理想...... 我想成为一个作家,写文章数百超越赞美的文章,写了数百本生动的小说。我会写童话儿童,让他们从启蒙,长大的童话我国效果。想在那个时候,我已经很出名,人都熟悉,我无论身在何处,记者不断围绕着我,大声开裂声来,他们大声开裂的声音传来人们首先收集的照片,我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在那个时候,我会成为世界上首位女宇航员在飞船飞空间,探索太空的秘密。届时,许多“谜”将被打开。我会在地球的化石,研究收集空间。我会邀请外来的游客到我们的地球,和地球的孩子,和朋友携手共进。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地球,我也想成为一个生态旅游,全球旅游。到南极大陆,雪,无数企鹅在欢迎我。埃及看到座座金字塔和埃及古老的历史和文化。邻国日本看到一个神秘的MT。富士。到纽约参观自由女神像。法国,看看世界著名的艾菲尔铁塔。到南美,通过热带雨林件,欣赏美丽的热带植物,体验鳄鱼,食肉蚂蚁凶...... 然而,只有想象中的好是没用的,想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从现在,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让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理想。什么做我想做的事情,当我米老?有人想成为一名医生。有人想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因为他们是善于运动。有人想成为一名作家和写作。Someon 做我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我年纪大了?有人想成为一名医生。有人想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因为他们是善于运动。有人想成为一名作家和写作。有人想成为一名教师,因为他们喜欢教孩子,我喜欢弹钢琴,我好它。所以,我想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弹钢琴是非常有趣。,你可以学习音乐的东西。钢琴可以让你喜欢的音乐。很多音乐家和歌手都爱弹钢琴,我弹钢琴,当我10岁。现在,我在盛大的五。我希望当我16岁,我可以成为盛大的八。我会难当练习。成为钢琴演奏是一个艰苦的工作。不过,我相信我能做到这一点。

雄壮的国歌奏起了,操场上,全体师生庄严地向国旗敬礼。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我想到了很多…… 我想到了中华民族悠悠灿烂的伟大历史。五千年的历程造就了中国辉煌的今天,我为此而感到骄傲。 我想到了长江和黄河。这两条世界大河是祖国妈妈的血脉。她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长江和黄河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她们是多么的伟大呀! 我还想到了中国的未来。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聚焦了多少外国友人的目光。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的辉煌。中华大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现代化城市悄然崛起…… 21世纪的中国儿童啊,心潮澎湃。我们懂得这块热土上有多少蓝图等着我们去描绘,有多少领域等着我们去开辟,有多少桂冠等着我们去探索……“时刻准备着”的誓言是我们对着国旗的心里独白。 随着铿锵有力的国歌的结束,鲜艳的国旗升到了杆顶。看着在空中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想:我们的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不辜负先辈对我们的期望,将来做个有用之材,为祖国作出一份贡献。

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提纲安排材料素材、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1]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论文提纲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写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论文提纲(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舍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四)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序论、结论这两部分在提纲中部应比较简略。本论则是全文的重点,是应集中笔墨写深写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纲上也要列得较为详细。本论部分至少要有两层标准,层层深入,层层推理,以便体现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有机结合,把论点讲深讲透。

  • 索引序列
  • 九歌的论文题目
  • 关于九歌的论文答辩
  • 九歌国殇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十九的论文题目
  • 国歌为主题的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