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小学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报告论文

小学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报告论文

发布时间:

小学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报告论文

小学阶段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什么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出了要读整本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常常是为了获取某个具体信息,泛读成为广泛的阅读方式,整本书阅读正在慢慢地成为一种奢侈品。洛浦东乡小学语文科组长梁乐君认为,“阅读整本书不仅仅是中学生必须做的事情,小学生也需借助整本书的阅读促进阅读习惯的培养。”

选定适合该年段学生

阅读的书目

梁乐君老师推行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开展的。低年段主要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主,因此以阅读绘本、短篇文章为主。到了中高年段,学生就可以尝试阅读整本书了。

“这里所说的.阅读整本书的概念,是需要学生在读完一本书以后,不仅仅局限在能够复述书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从语文这个学科的角度体会用词,以及精美篇章的精彩之处。”梁老师向记者阐述了整本阅读的理念。

梁老师的整本书阅读是要求一个月内师生共读一本书。在这一个月内上四节课外阅读课,用以指导学生阅读这本书。“这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分成四个阶段四节阅读课。从导读、推进到赏析、转化,梁老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确定整本书阅读的课型

梁老师指出,不论是哪种课型,想要更接近预期效果,就需要教师备课和上课这两个环节不断地循环、重复,并在不停地循环重复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优势和劣势,以及可以提炼为核心内容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步骤。而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来说,这种重复的过程就更加清晰。

梁老师设计的四个阶段对应四个阅读课型,都有不同倾向的重点。她通过读物推荐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初步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并通过阅读封面、前言、目录、精彩片段等方式,了解整本书的大意,提出阅读的要求。

方法指导课的重点在于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比如从寻找整本书籍的关键词入手,并通过关键词体会文中主角的情感,然后再提炼整个故事的寓意。通过从文字开始,到挖掘文字的情感意义,再到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了解故事的情感脉络的过程,根据不同的书籍特点,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第三阶段的读书交流课除了让学生在了解和把握了整本书的精神、情感精髓之后,再从情感和精神角度进行口头表述,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感情内容的能力;同时在这类课型中,梁老师除了引导学生转述书中的情感内容,还结合学生自己的情感生活进行引申讨论,使学生熟练掌握表述某种情感的词汇和方法。

如果说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更注重文字之外的精神内容,那么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文字本身了。读写结合课在提炼出整本书的优美词句,了解了作者的描写方法以后,通过恰当的训练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词句和方法,这是整本书阅读的第四节课的教学目标。

部编本教材2019年9月已全面推广使用,谈及新教材的亮点,很多教师都会提到整本书的阅读。 整本书的阅读呈现出课程化的趋势,既是响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课外阅读总量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的有效举措,也是符合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具体途径,但囿于教师自身阅读量、重视程度、教学水平等限制,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在县乡级学校开展得并不顺利。现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几点策略。 一、阅读前,激发兴趣。 阅读期待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阅读前教师采取系列措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投入阅读的良好基础。 (一)阅读封皮、目录,引发预测。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开始对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要求学生“读读童话故事”,并列出书单——《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提示学生“看到这些书名,你想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怎样的奇遇吗?先猜猜看,再打开童话故事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接着又通过泡泡语提示学生“每次拿到书,我都要看看书的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每次读完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这样的要求是符合初学读书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因此,指导学生阅读封皮、目录,引发预测是开启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 以《一只想飞的猫》为例,导读课上我通过投影将封皮投射在大屏上,让学生去发现:“从封皮上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呢?”鲜明的图画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马上开始了他们的发现之旅,有的找出书名,有的找出作者、出版社,有的发现这是一本“美绘注音版”的书,还有的发现封面上的图画是和故事内容相关联的,在学生找出关键信息的同时,我顺势介绍了作者陈伯吹,激发学生对作者的仰慕之情,并借助图画引发预测:“我们来猜猜看,书中可能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书名和图画激发了学生预测的热情,同时也降低了预测的难度。预测的内容五花八门,但正是千奇百怪的猜想,调动了他们阅读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快快走进故事的期待。 每个人对某本书的阅读期待,触发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出于对作者的喜爱,有的是出于对书名的好奇,还有的是源于有趣的故事情节。此外,不同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兴趣触发点,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在阅读前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成功开启一本书阅读的基础。 (二)精彩篇目先行阅读,激发期待。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件时间花在课外,功夫下在课内的事,课堂上教师的有效引导能给学生阅读带去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列那狐的故事》为例,这本书讲了一只名叫列那的狐狸的一系列故事,故事构思奇妙、想象大胆,体现了列那的聪明。这本书的精彩不在封皮和书名,而在于故事。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安排了《狐狸分奶酪》《狐假虎威》两篇故事,学完之后,我问学生:“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的说聪明,有的说狡猾,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我问:“你们想读到更多关于狐狸的故事吗?”学生们停留在对狐狸形象的思考中,自然兴趣浓厚,于是,我拿出《列那狐的故事》,给他们读了《列那偷鱼》的故事,学生们一下子就被狐狸装死、被人装上车,美美地吃了一顿后,又把鱼穿成项链挂在脖子上逃走的故事深深吸引,并大发感慨:狐狸太聪明了!我继续调动兴趣:狐狸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这时候再把整本书推荐给学生,并让学生浏览目录,通过鲜明的故事题目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事实证明,精彩故事先行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一个常用也好用的策略。 二、阅读中,同步指导。 部编教材尤其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比如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策略、抓关键句快速把握段落意思的策略、运用支架统整内容的策略、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等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所学的这些阅读策略只有在不断的运用中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阅读中的困惑、难点,及时指导,让阅读更流畅、更高效。 (一)找准困惑点,交流解惑。学生阅读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困惑,教师可以通过调查、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 的困惑,然后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更顺畅地进行阅读。还以《列那狐的故事》为例,这是一本法国.吉罗夫人著写,中国作家改写的一部寓言故事,我通过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话了解到低年级学生阅读外国故事最大的障碍便是绕嘴的人名,还有几个学生不理解“修道院”、“修士”,于是,我找出时间,选出书中有代表性的人名集中出示,告诉学生遇到外国人名不可怕,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后多读几遍,接着带领学生读通了人名,又介绍了“修道院”、“修士”的意思,并在师生对话中随机解答学生读书过程中的其他困惑。 这样的解惑有助于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也便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 (二)利用图表,呈现阅读动态。阅读过程中的同步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掌握阅读的实时动态,图表是一种阅读反馈的有效手段。 1.利用图表,掌握阅读进度。图表的样式和填写图表的周期不固定,可以每天填写,也可以每周填写两张,目的主要是掌握学生阅读的第一手资料。如下图: 2,利用图表,了解阅读深度。同一本书,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借助图表了解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程度,也是阅读中同步监测反馈的一种方式。如下表: (三)留下痕迹,为后期的反馈奠定基础。阅读过程中的圈划批也是需要培养的阅读策略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圈划符号,好词好句用什么符号,疑问之处用什么符号,自己的感受心得怎么批注等等。通过优秀批注展示,让学生之间彼此影响,逐渐培养学生的批注意识。阅读留痕可以为后期的阅读反馈奠定坚实基础。 三、阅读后,交流反馈。 阅读后交流反馈的形式很多,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将所读内容与学生生活关联起来。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的成就感,给予学生进一步持续阅读的动力。 (一)阅读反馈卡,让阅读异彩纷呈。制作阅读卡,改变了传统的摘抄形式,学生在剪一剪、画一画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调动了学生整理资料、交流信息的积极性。因此,我经常要求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制作阅读卡,卡片上的内容可以是书的内容梗概和自己的阅读感悟,卡片的形式则给学生较大的创作自由。以下是一年级学生制作的读书卡,字体还很稚嫩,卡片充满童趣,但这毕竟记录着孩子们一段快乐的书之旅。 (二)阅读分享会,让阅读声情并现。在某本书阅读完毕之后,开展阅读分享会,学生可以把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最感动的、最喜爱的段落美美地读给大家,读是学生与文本再次碰撞的过程,读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贯通的载体,读是教师走进学生阅读世界的一把钥匙。开好一场阅读分享会,可以给学生注入一股精神的清流,在学生心头激荡起巨大的快意,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持续阅读的动力。 (三)构建阅读支架,让阅读浓缩精华。在读写活动中用提纲法,是中国语文教育中宝贵的传统经验之一,由于”提纲”的说法比较抽象,所以现在人们更多地称之为支架。构建支架是面对众多信息择要处理的重要能力,是符合人的思维特点和社会发展形式的。因此,我从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并将信息可视化呈现的能力。 以近期要求学生阅读的《小狗的小房子》一书为例,我由扶到放,逐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支架的形式之一)来整理故事内容。下图是我为学生做出的示范。 学生的模仿能力是较强的,对于空洞的理论不易接受,但是有样学样的模仿是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当然,构建支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具有个性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逐渐培养学生用多种形式反馈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真正适合社会发展的人。 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要走的路还很长,以上只是我近期的一些思考与尝试,或许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会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但无论如何,我们作为新教材背景下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做起来,哪怕做得浅显,哪怕做得很少,但无论如何,我们要发挥我们的智慧,把学生带入一个斑斓多姿的阅读世界。

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

整本书阅读策略实践研究课题论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20年第06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根据文本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表达等角度,多维地解读文本,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获得审美体验。”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需要依据任务群,进行合理地阅读规划和指导,提升学生的阅读审美和创造。而对于整本书阅读而言,依据任务群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知晓“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在此,笔者想谈一谈以学习任务群理念为指导进行整本书阅读的两点策略。一、以学习任务群为引导,确定阅读方向整本书阅读如果以学习任务群为导向,那么阅读就将变得课程化。这样的阅读目的性更强,计划会更加具体。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学习时间十分紧迫的情况下,有计划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将会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首先,以学习任务群为引导,把握阅读目标。整本书阅读跟传统的单篇阅读一样,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主题必不可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阅读这一学习任务群中的学习目标,进而确定整本书阅读中的阅读主题。然后围绕相应的主题完成一定的学习目标。这样会让学生阅读更有方向感。比如,我们在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时,需要依据《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特点设置学习目标。《乡土中国》是由14篇独立的文章组成,虽然篇与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内容之间又各有侧重。教师可以依据这一特点,精选一些阅读主题,设置学习目标。比如我们在学生通过整本书的基础之上,可以选出“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等主题,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阅读主题进行章节、选段的梳理,形成整体的阅读印象和感知。比如笔者在执教的时候围绕“差序格局”这一主题,设置“理解差序格局的内涵以及差序格局的具体体现”的学习目标,从而让学生梳理出文章中具体片段。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得出以下观点:1.社会关系是逐渐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2.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3.伸缩的社会圈子为自我主义。学生这些观点的提炼都紧紧扣住了学习目标,在通过整本书的基础上,形成了整本书的框架结构。其次,以学习任务群为引导,进行阅读资源衔接,有效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可以以单篇的课内阅读为阅读起点,依据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方法,拓展到课外的整本书阅读。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学生对这种学术性著作很难理解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关系,也很难理解一些概念性的术语。教师不妨从学生课内学过的文本出发,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方法,然后再阅读较为陌生的《乡土中国》。笔者在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时候,先让学生阅读一些关于乡镇集市、乡土文化、乡土习俗的论述文,了解相关的“乡土”知识和论述方法。然后笔者要求学生以“审美鉴赏、思维提升”作为阅读的目标,进行“乡土本色”的学习,理解“村落”的概念。学生由此得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下人,乡下人依赖土地,世代定居为常态”等观点。二、以学习设计为驱动,探究阅读内涵首先,问题引导,厘清整本书脉络。在阅读中,学生如果缺少围绕一定的问题进行思考,阅读过程很容易出现混乱。加上高中阶段,学生面对的都是经典的、具有厚度的文本。教师需要设计一定的问题,进行导读,帮助学生构建对整本书的整体感知。比如《乡土中国》,教师可以先根据整本书的脉络设置一些章节的主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主问题进行层层设问,从而深度理解《乡土中国》每一个章节的内涵。比如学生在阅读《乡土中国》的时候,教师根据“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可以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1.乡土本色有哪些内涵,说一说你的理解。2.文字为何会下乡,它的意义是什么?3.中西社会里“家”的区别是什么?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主问题,选取其中两到三个点,进行子问题的设置,从而充分去理解文章的内涵。比如围绕“文字为何会下乡”问题,可以设置以下子问题:(1)为什么说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呢?(2)为什么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而必须用“词”?(3)为什么“词”和“文字”对乡下社会有一定的意义?这三个子问题层层设问,由表及里,最终抽丝剥茧地得出“乡下人的‘愚’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文字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阻隔性。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的,而中国文字并不是在基层发生”的内涵。教师合理的问题设置,提前做好问题的预设,注重问题的生成,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个性化的理解。其次,精读研习,理解整本书内涵。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只是对文本形成了初步感知,教师还需要以学习任务群为导向,进行整本书的深度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理解能力。深度阅读离不开学生对整本书中部分的核心章节进行“精读、细读”。比如,在《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较为陌生的学术概念,进行精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画出核心的术语,然后进行批注式阅读。比如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画出以下的一些概念性术语,然后理出相关概念有哪些。笔者在执教《乡土中国》的时候,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梳理一些概念性的术语有26个,然后结合章节的前后,让学生做出了相应的批注。在学生批注前,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解释抽象概念术语的一些方法,比如“定义法”“形象法”“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等等方法。笔者在梳理的26个概念性术语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方法对相关的概念进行阐释,做到有理有据。比如有的学生通过下定义的方法这样给“村落”定义:“村落是依附于土地的人们因为耕地面积小、需要合作、为了安全、平等继承等诸方面原因而聚集在一起居住的社区。”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再是零星的摘抄,而是将散落在各个章节的一些词语进行提炼整合,形成整体的思维结构,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注重学生的言语实践。在任务群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反复咀嚼材料,生成自己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将思维引向深处。这样使得整本书阅读更加具有厚度,更具有研究的价值意义。教师以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为指导,精心设计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一定的活动设计,进行深入探究,可以使得学生的语言、思维、文化、审美得到更好的发展,真正实现整本书阅读的功效。〔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20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大单元设计的微专题教学研究——以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为例”(课题编码:JS/2019/GH01011-0736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百度文库VIP已帮您省1元现在恢复最低仅需元/天​​立即续费​学习任务群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龙源期刊网学习任务群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作者:***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20年第06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根据文本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表达等角度,多维地解读文本,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获得审美体验。”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需要依据任务群,进行合理地阅读规划和指导,提升学生的阅读审美和创造。而对于整本书阅读而言,依据任务群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知晓“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在此,笔者想谈一谈以学习任务群理念为指导进行整本书阅读的两点策略。第 1 页一、以学习任务群为引导,确定阅读方向整本书阅读如果以学习任务群为导向,那么阅读就将变得课程化。这样的阅读目的性更强,计划会更加具体。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学习时间十分紧迫的情况下,有计划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将会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首先,以学习任务群为引导,把握阅读目标。整本书阅读跟传统的单篇阅读一样,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主题必不可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阅读这一学习任务群中的学习目标,进而确定整本书阅读中的阅读主题。然后围绕相应的主题完成一定的学习目标。这样会让学生阅读更有方向感。比如,我们在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时,需要依据《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特点设置学习目标。《乡土中国》是由14篇独立的文章组成,虽然篇与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内容之间又各有侧重。教师可以依据这一特点,精选一些阅读主题,设置学习目标。比如我们在学生通过整本书的基础之上,可以选出“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等主题,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阅读主题进行章节、选段的梳理,形成整体的阅读印象和感知

部编本教材2019年9月已全面推广使用,谈及新教材的亮点,很多教师都会提到整本书的阅读。 整本书的阅读呈现出课程化的趋势,既是响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课外阅读总量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的有效举措,也是符合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具体途径,但囿于教师自身阅读量、重视程度、教学水平等限制,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在县乡级学校开展得并不顺利。现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几点策略。 一、阅读前,激发兴趣。 阅读期待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阅读前教师采取系列措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投入阅读的良好基础。 (一)阅读封皮、目录,引发预测。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开始对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要求学生“读读童话故事”,并列出书单——《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提示学生“看到这些书名,你想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怎样的奇遇吗?先猜猜看,再打开童话故事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接着又通过泡泡语提示学生“每次拿到书,我都要看看书的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每次读完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这样的要求是符合初学读书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因此,指导学生阅读封皮、目录,引发预测是开启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 以《一只想飞的猫》为例,导读课上我通过投影将封皮投射在大屏上,让学生去发现:“从封皮上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呢?”鲜明的图画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马上开始了他们的发现之旅,有的找出书名,有的找出作者、出版社,有的发现这是一本“美绘注音版”的书,还有的发现封面上的图画是和故事内容相关联的,在学生找出关键信息的同时,我顺势介绍了作者陈伯吹,激发学生对作者的仰慕之情,并借助图画引发预测:“我们来猜猜看,书中可能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书名和图画激发了学生预测的热情,同时也降低了预测的难度。预测的内容五花八门,但正是千奇百怪的猜想,调动了他们阅读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快快走进故事的期待。 每个人对某本书的阅读期待,触发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出于对作者的喜爱,有的是出于对书名的好奇,还有的是源于有趣的故事情节。此外,不同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兴趣触发点,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在阅读前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成功开启一本书阅读的基础。 (二)精彩篇目先行阅读,激发期待。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件时间花在课外,功夫下在课内的事,课堂上教师的有效引导能给学生阅读带去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列那狐的故事》为例,这本书讲了一只名叫列那的狐狸的一系列故事,故事构思奇妙、想象大胆,体现了列那的聪明。这本书的精彩不在封皮和书名,而在于故事。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安排了《狐狸分奶酪》《狐假虎威》两篇故事,学完之后,我问学生:“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的说聪明,有的说狡猾,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我问:“你们想读到更多关于狐狸的故事吗?”学生们停留在对狐狸形象的思考中,自然兴趣浓厚,于是,我拿出《列那狐的故事》,给他们读了《列那偷鱼》的故事,学生们一下子就被狐狸装死、被人装上车,美美地吃了一顿后,又把鱼穿成项链挂在脖子上逃走的故事深深吸引,并大发感慨:狐狸太聪明了!我继续调动兴趣:狐狸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这时候再把整本书推荐给学生,并让学生浏览目录,通过鲜明的故事题目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事实证明,精彩故事先行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一个常用也好用的策略。 二、阅读中,同步指导。 部编教材尤其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比如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策略、抓关键句快速把握段落意思的策略、运用支架统整内容的策略、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等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所学的这些阅读策略只有在不断的运用中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阅读中的困惑、难点,及时指导,让阅读更流畅、更高效。 (一)找准困惑点,交流解惑。学生阅读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困惑,教师可以通过调查、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 的困惑,然后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更顺畅地进行阅读。还以《列那狐的故事》为例,这是一本法国.吉罗夫人著写,中国作家改写的一部寓言故事,我通过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话了解到低年级学生阅读外国故事最大的障碍便是绕嘴的人名,还有几个学生不理解“修道院”、“修士”,于是,我找出时间,选出书中有代表性的人名集中出示,告诉学生遇到外国人名不可怕,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后多读几遍,接着带领学生读通了人名,又介绍了“修道院”、“修士”的意思,并在师生对话中随机解答学生读书过程中的其他困惑。 这样的解惑有助于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也便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 (二)利用图表,呈现阅读动态。阅读过程中的同步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掌握阅读的实时动态,图表是一种阅读反馈的有效手段。 1.利用图表,掌握阅读进度。图表的样式和填写图表的周期不固定,可以每天填写,也可以每周填写两张,目的主要是掌握学生阅读的第一手资料。如下图: 2,利用图表,了解阅读深度。同一本书,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借助图表了解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程度,也是阅读中同步监测反馈的一种方式。如下表: (三)留下痕迹,为后期的反馈奠定基础。阅读过程中的圈划批也是需要培养的阅读策略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圈划符号,好词好句用什么符号,疑问之处用什么符号,自己的感受心得怎么批注等等。通过优秀批注展示,让学生之间彼此影响,逐渐培养学生的批注意识。阅读留痕可以为后期的阅读反馈奠定坚实基础。 三、阅读后,交流反馈。 阅读后交流反馈的形式很多,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将所读内容与学生生活关联起来。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的成就感,给予学生进一步持续阅读的动力。 (一)阅读反馈卡,让阅读异彩纷呈。制作阅读卡,改变了传统的摘抄形式,学生在剪一剪、画一画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调动了学生整理资料、交流信息的积极性。因此,我经常要求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制作阅读卡,卡片上的内容可以是书的内容梗概和自己的阅读感悟,卡片的形式则给学生较大的创作自由。以下是一年级学生制作的读书卡,字体还很稚嫩,卡片充满童趣,但这毕竟记录着孩子们一段快乐的书之旅。 (二)阅读分享会,让阅读声情并现。在某本书阅读完毕之后,开展阅读分享会,学生可以把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最感动的、最喜爱的段落美美地读给大家,读是学生与文本再次碰撞的过程,读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贯通的载体,读是教师走进学生阅读世界的一把钥匙。开好一场阅读分享会,可以给学生注入一股精神的清流,在学生心头激荡起巨大的快意,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持续阅读的动力。 (三)构建阅读支架,让阅读浓缩精华。在读写活动中用提纲法,是中国语文教育中宝贵的传统经验之一,由于”提纲”的说法比较抽象,所以现在人们更多地称之为支架。构建支架是面对众多信息择要处理的重要能力,是符合人的思维特点和社会发展形式的。因此,我从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并将信息可视化呈现的能力。 以近期要求学生阅读的《小狗的小房子》一书为例,我由扶到放,逐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支架的形式之一)来整理故事内容。下图是我为学生做出的示范。 学生的模仿能力是较强的,对于空洞的理论不易接受,但是有样学样的模仿是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当然,构建支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具有个性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逐渐培养学生用多种形式反馈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真正适合社会发展的人。 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要走的路还很长,以上只是我近期的一些思考与尝试,或许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会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但无论如何,我们作为新教材背景下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做起来,哪怕做得浅显,哪怕做得很少,但无论如何,我们要发挥我们的智慧,把学生带入一个斑斓多姿的阅读世界。

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阅读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信息化社会,阅读能力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速度,就成为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学生阅读学习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生从识字、认字到具备一定的文本阅读能力,并能够通过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以及初步的理性分析,提高文学审美修养和分析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提出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充知识、陶冶情操就成为了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和方向。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文知识基础,并达到一定的阅读数量,日积月累,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体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从学生心理接受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逐步走入色彩斑斓的读书世界,只有以兴趣为基础,学生才能有阅读的动力。另外,转变阅读教学的模式,灵活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经验,谈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注意日常积累,培养兴趣,扩大阅读面

现在的小学生,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很多信息都来源于电视、网络等数字化媒体。图像、图片等直观的信息流通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相反的,许多学生会表现出对书本的厌倦和缺乏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书籍,扩大阅读面,适当地做好导读和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阅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导读教案,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作品或者书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另外,教师还可以每天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为学生朗读一些优秀作品的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修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自主完成这样的内容。只有不断地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

二、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适当渗透阅读技巧和方法

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会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些技巧和方法,因为小学生还处在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过多的条条框框会让他们对阅读失去热情。其实,我们的阅读应该是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进行的,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篇章,进行精读讲解,让学生学会快速地抓住主旨和文章大意,并适当训练一下学生的阅读速度,渗透一些阅读技巧。而对于绝大多数的阅读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的阅读量之后,他们就会对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方法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教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总之,教授和学习阅读的方法要遵循灵活的原则,不能够简单地照本宣科。

三、以多向互动的方式进行阅读体验、交流和探讨

阅读重在情感体验与沟通,学生与作品产生一定的心理共鸣,并能把这种共鸣表达出来,同其他人一起分享,将会极大地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建设图书角的机会,让学生们自己提供喜欢的阅读书目,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互换阅读和分享,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养成一种自主阅读的习惯。在学生阅读了一些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互相谈谈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针对书中的某一话题,进行探讨和辩论,教师也可以参与交流和讨论,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这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互动和交流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也为阅读延伸出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在班级里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总之,小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提升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引导。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和阅读计划,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做一些应试化的突击训练,要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逐步积累语言素材和阅读经验,以一种欣赏和体验的方式来享受阅读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热爱读书,让读书成为他们获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春莲.“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9年36期.

[2]刘慧,冉敏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3]詹全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4]崔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十项策略[J].天津教育,2007(11).

[5]毛爱华,张兴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4(09).

【摘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信息化社会,阅读能力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速度,就成为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学生阅读学习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生从识字、认字到具备一定的文本阅读能力,并能够通过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以及初步的理性分析,提高文学审美修养和分析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提出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充知识、陶冶情操就成为了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和方向。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文知识基础,并达到一定的阅读数量,日积月累,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体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从学生心理接受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逐步走入色彩斑斓的读书世界,只有以兴趣为基础,学生才能有阅读的动力。另外,转变阅读教学的模式,灵活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经验,谈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注意日常积累,培养兴趣,扩大阅读面

现在的小学生,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很多信息都来源于电视、网络等数字化媒体。图像、图片等直观的信息流通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相反的,许多学生会表现出对书本的厌倦和缺乏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书籍,扩大阅读面,适当地做好导读和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阅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导读教案,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作品或者书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另外,教师还可以每天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为学生朗读一些优秀作品的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修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自主完成这样的内容。只有不断地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

二、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适当渗透阅读技巧和方法

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会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些技巧和方法,因为小学生还处在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过多的条条框框会让他们对阅读失去热情。其实,我们的阅读应该是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进行的,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篇章,进行精读讲解,让学生学会快速地抓住主旨和文章大意,并适当训练一下学生的阅读速度,渗透一些阅读技巧。而对于绝大多数的阅读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的阅读量之后,他们就会对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方法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教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总之,教授和学习阅读的方法要遵循灵活的原则,不能够简单地照本宣科。

三、以多向互动的方式进行阅读体验、交流和探讨

阅读重在情感体验与沟通,学生与作品产生一定的心理共鸣,并能把这种共鸣表达出来,同其他人一起分享,将会极大地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建设图书角的机会,让学生们自己提供喜欢的阅读书目,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互换阅读和分享,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养成一种自主阅读的习惯。在学生阅读了一些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互相谈谈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针对书中的某一话题,进行探讨和辩论,教师也可以参与交流和讨论,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这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互动和交流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也为阅读延伸出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在班级里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总之,小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提升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引导。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和阅读计划,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做一些应试化的突击训练,要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逐步积累语言素材和阅读经验,以一种欣赏和体验的方式来享受阅读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热爱读书,让读书成为他们获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春莲.“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9年36期.

[2]刘慧,冉敏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3]詹全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语文教育即我国的母语教育,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是本文整理的 310个"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范例", 为大家展现语文教育研究热点。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一: 1、浅论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2、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3、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分析 4、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 5、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6、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 7、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浅探 8、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9、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0、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成长式评价的研究 1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小升初语文内容的衔接问题 1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4、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15、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 16、探究制约学校教科研发展的因素 17、对合作学习热的"冷"思考 18、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 19、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20、谈"对话式"课堂教学 21、数学学习也要"听说读写" 22、《苏北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23、"留守孩儿"教育策略和实践研究 24、"元认知理论"下优化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 25、谈对话教学的现状要素及其理想定位 26、关于小学骨干教师心理问题的分析 27、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8、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29、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30、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31、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32、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33、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34、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35、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36、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37、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8、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39、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40、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41、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42、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43、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44、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45、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4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47、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才艺与兴趣活动的支出调查研究 4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4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5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二: 51、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52、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53、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54、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55、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56、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57、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58、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59、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60、浅谈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61、"小先生制"--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62、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6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64、关注"幼小衔接" 提高小学语文起始年段教学实效 65、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66、 小组合作学习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67、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浅谈 68、 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69、 "微"中见大:让微课成就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70、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71、 多措并举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72、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73、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74、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75、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析 76、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77、 运用微课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78、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79、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80、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81、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略 82、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 83、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84、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85、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86、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87、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88、论优秀班风的建设 89、某一位儿童作家或某一类儿童文学作品的研究 90、农村教师发展动因与城市教师发展动因的比较研究 91、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92、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地位研究 93、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办学模式的研究 94、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 95、青春期教育研究 96、少年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97、社会环境与教师发展关系的思考 98、识字教学的人文教育研究 99、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10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三: 10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02、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03、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104、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05、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06、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07、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08、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09、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11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111、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12、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 113、小学生常见的拼音错误调查分析 114、小学生出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115、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16、小学生错别字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117、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小学阶段的美育 118、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学策略探析 119、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120、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 121、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2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 123、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124、浅论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模式的研究 125、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26、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127、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128、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 129、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30、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探讨 13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讨 132、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13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 134、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剖析 135、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136、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137、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策略 138、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趣味教学模式初探 139、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书法教育 140、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用型"课堂教学策略 141、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刍议 14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分析 14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144、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究 145、谈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 146、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147、小学高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 148、浅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 149、试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150、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四: 151、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5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对策分析 15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154、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李祥 155、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56、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157、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丁光忠学周刊-- 158、搞好语文教学 彰显语文魅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探讨和分析 159、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妙用游戏朱 160、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161、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 16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探究 16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164、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 16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166、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 167、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及意义探究 168、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169、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的策略微探 170、试论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171、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 172、试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17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 174、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75、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176、浅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 177、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178、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79、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180、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81、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 18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探究 18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184、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 18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186、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讨 187、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及意义探究 188、论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预习的重要性 189、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思考 190、大数据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之变 19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与建构 192、小学语文教育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19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94、论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195、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升小学语文质量 196、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197、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198、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199、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学生人文性进行培养的分析 200、关于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状况的分析 201、浅议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五: 20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03、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研究 204、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05、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教学案例分析 206、自主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207、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8、新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新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 209、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 210、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211、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21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13、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 214、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剖析 215、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216、课本剧编演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217、浅谈如何构建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 218、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策略 219、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构建 220、谈如何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221、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222、关注学科特点 培养核心素养--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应凸显学科特色 223、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24、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225、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6、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27、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优化策略 228、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29、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路径 230、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231、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32、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 23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34、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35、略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236、让小学语文课堂童心飞扬的策略 237、浅析小学语文优质教学的有效途径 238、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39、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及突破策略探析 240、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41、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 24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4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44、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 245、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 246、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247、浅谈如何构建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 248、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研究 249、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分析 250、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小学语文论文题目范例六: 25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5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读写绘有效结合 25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精读策略分析 254、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255、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56、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57、古诗文教学情境创建杨晓丽 258、儿童文学作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59、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写作能力 260、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研究现状及有效策略 261、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62、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策略 263、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化方法与价值 264、论基于教学反思角度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策略 265、关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266、小学语文教学中减负的策略 267、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268、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69、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应用探讨 270、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271、谈如何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27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73、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274、基于模块化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75、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研究 276、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要素"的教学实施 277、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几点认识 278、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279、小学语文高年段提问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80、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281、实现"活动型"写作教学--微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新策略 282、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83、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原则和策略研究 284、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85、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方法研究 286、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探讨 287、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分析 288、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89、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 290、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入与价值探寻 29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巧妙渗透分析 29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29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探究 29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95、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96、谈如何让创新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297、巧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98、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29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书香味儿呈现策略探析 300、关于以五步教学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 301、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0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习惯 30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304、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305、新教材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 306、探析大数据时代的小学语文智慧教学策略 307、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308、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309、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 310、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的全部内容,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点击下列相关推荐。

一、《自觉地探索,困境中突破》 徐志伟  陈湾妮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定》一文中,更是提出了“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理念。可见,“整本书阅读”的提法由来已久。 2.吴欣歆在《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一文中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品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的能力及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3.就语文学科内部而言,整本书阅读势必要运用多种阅读策略以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不仅需要针对不同类别的书籍进行阅读策略的选择,阅读同一本书的不同部分采用的阅读策略也应有所不同。二、《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 许峰 1.直到200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整本书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提供相对完整的文化场域,推动认识过程的逐渐完善,促进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承载综合能力的进阶发展。” 3.钱梦龙老师说:“语文课要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三、《整本书阅读指导应关注目标、过程和评价》 彭秀兰 1.搭建一定的学习支架是支撑和辅助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的保证。读中活动支架主要包括内容理解的支架、阅读方法支架、字词学习支架、语言技巧支架。四、《整本书阅读研究的“三重三轻” 》 任明满 1.在整本书阅读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问,还要鼓励并引导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提出问题,通过自我提问,对阅读内容的懂与不懂,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五、《整本书阅读内容序列的构建》 陈斐 1.整本书阅读和课堂阅读教学链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课链接一本和一单元链接一本。六、《“整本书阅读”要处理好三对矛盾》  郭跃辉 1.正如徐鹏教授所言:“整本书阅读应该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正式学习活动,整本书阅读也应该通过丰富的言语活动引导学生在多样情境中学会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这一点正是语文课程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的应有之义。一线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与指导中,不论是组织讨论活动还是方法指导,都应该明确“引导学生在多样情境中学会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这一核心任务。 2.深度阅读是用专题研究、探究性学习的态度与方法走进“整本书”,而浅阅读则是浏览式阅读,仅仅停留在“整本书”的内容概括与把握的层面上。 3.余党绪老师认为:“思辨性阅读的实质就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在对话中达成理解、反思与断言。要建立真正的对话关系,须有两个要素,一是清晰的理解,二是理性的评价。首先要靠文本细读与综合分析的能力,理解文本自身的逻辑;然后用自己的逻辑去判断文本的逻辑,寻找共鸣,或者靠质疑、分析、判断与评价的功夫发现破绽。”七、《“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定位的构想》  程丽华 1.而对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新课标则有明确的目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宽阅读视野,构建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对优秀和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教学目标,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善于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阅读中的独到见解。 3.整本书阅读任务的设计,不是百科知识似的梳理总结,不是简单的概括归纳,而是着眼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深入到书本的内核之中,发现一些表面所看不见的东西;或真正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于其中,形成自己的阅读经验和评价。 4.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大量多样的阅读,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万字。八、《“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白丽 1.有关“整本书阅读”的概念界定,目前认识并不统一。从当前实践探索及理论探讨来看,多数研究者似乎都倾向于将其理解为整本的文学经典的阅读。 2.浙江师范大学郑逸农就强调“整本书阅读要强化学科意识”“语文学科的整本书阅读,对应的应是文学家写的文学作品”。北京市特级教师来凤华在探讨整本书阅读时也强调“文学经典是人类自我认识、自我想象、自我认可的思想和文化的结晶”。上海市特级教师余党绪在探讨“整本书阅读中”时,尽管将“书”界定为“与作者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有独特的灵魂与气质的著作,可以是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如《悲惨世界》,或者是一部哲学著作如《理想国》。”但在谈及“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时,也明确缩小范围,强调“本文所说的‘整本书’,仅限于文学经典”。 3.笔者认为要想准确理解“整本书阅读”,先得界定“整本书”。此处的“整本书”笔者认为,即完整的一本书,即包括文化经典以及史学、哲学、美学乃至心理学等经典,也包括学术经典;既包括单独成书的中、长篇,也包括作者自己汇编的中、短篇合集。 4.而出现在《课程标准》中的“整本书阅读”,也绝不是学生单向的随意阅读行为,而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由教师主导的一种教学行为。绝不应该是学生随随便便看完了,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看懂、理解、欣赏、评价甚至去应用。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论文

课外1: 暖色的梦 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 谦卑地开放了 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 纤弱的身影 投在深黑的土地上 沉默的微笑 温柔了整个世界 那几片单纯的花瓣 竟一下子使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 开了又枯萎了 路边的小花 仿佛大地做了又一个小小的梦 1.路边的小花开了,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她梦见了什么,请你展开 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如些谦卑的小花,“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组织语言表达。 参考答案: 1. 如:它梦见自己装点着这个世界,人们非常喜欢它。 2.小花默默地吐露芬芳,装点自然,温暖世界,她的生命虽然短暂,奉献 虽然很小,但她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行者。 角斜小学 赵兴军 认真品读诗歌,体悟诗歌内涵;仔细阅读题目,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 课外2: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 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 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 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 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 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 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雨中湖的什么特点? 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 ,“礼炮”指的 是 ,“玉花”指的是 ,“掌声”指的 是 。 解题指导: 新大纲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 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领悟主要精神? 一是读懂短文,知道短文讲的主要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是指导学生抓住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因为一般人用文字表达思想的时候总喜欢把最为重要的东西放在开头和结尾,诸如开场白、压轴戏; 三是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 四是抓住短文的关键句子,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五是回答问题,答题要简单明了 ,答案要紧扣题目要求。 参考答案: 1、美丽的湖。 2、过渡句: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相照应的句子: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湖是美的?? 3、细雨中的湖像块绿色的锦;雷雨到来时的湖很热闹。 4、闪电、雷声、雨花、雨点落在湖面上的声音 海安县开发区实验小学 葛海燕 课外3: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根据这段文字所形成的成语是 。用“ ”画出文中表示该成语寓意的句子。 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句中“其’指什么。 (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 (3)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4)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3、你还想起了哪些词语、句子呢? 、 。 解题指导: 1、联系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本文意思。 2、要学会集思广益。 参考答案: 1、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2、(1)树(2)蝉(3)螳螂(4)黄雀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坐山观虎斗 开发区实验小学 张爱萍 课外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者,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吸引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有的面额还不小。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但卖艺者的脸上并没有一丝欣喜的表情。 “已赚到不少钱了,他为什么还不快乐?”旅游者望着卖艺人那依旧忧郁的面孔,疑惑地问。 “也许他需要掌声吧。”他的朋友谈谈地说了一句。 旅游者的心被触动了,她缓缓抬起手来,为之鼓掌。果然,卖艺人那张黯淡消瘦的脸慢慢绽开了,眼睛里还溢出了感激的泪水。 不错,卖艺者心底最终期待的是掌声! 钱只不过是别人因可怜他而给予的一种恩赐,而掌声则是他对人生经历的赞许和鼓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无私认可。 人生旅途往往险峻崎岖,不满辛辣,不幸与灾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你的头上,人为了生活,不得不与之斗争。在斗争的过程中,难免会坠入危难的境地。此时,最好的帮助就是给予一点掌声,为之喝彩,因为这能给人以生之动力和生之信心。 这掌声能帮助一个水手在黑暗 □广袤的海洋中找到希望之灯 □这掌声能使一个求知者在断壁悬崖边找到通幽之捷径 □这掌声能使一个绝望者的 □冰心□解冻 □重整生活之旗鼓 □ 这掌声使人感到自己受到了关注,得到了赞许。他们因为有了掌声而倍感欣慰,他们也因为有了掌声而信心百倍。 很多时候,你的举手之劳或许正是别人的真正需要,不要吝啬你的掌声,慷慨赋予吧,它会给别人带来快乐。或许是一切。 1.给文章加个题目。 2.在□中点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崎岖—— 无私—— 给予—— 4.“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吸引不少行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想看,对那个卖艺人来说,掌声代表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我们要多给别人一点掌声,那也许是对人们最好的帮助。你给过别人掌声吗?你也经常得到别人的掌声吧?结合实际,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掌声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导: 做阅读短文首先要用心通读文章,然后读懂每一题题目的要求,认真思考后再答题。给文章起题目,必须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出现字眼最多的“掌声”;加标点,要弄清“黑暗”和“广袤”之间的并列关系以及几个句子是运用排比手法的并列关系;写反义词必须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再想想与之相反的一面;回答问题必须读懂短文,细细揣摩有关语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定夺。 参考答案: 1.题目参考:给别人一点掌声、掌声等。 2.所点符号依次是 、 ; ; “” , 。 3.平坦 自私 索取 4.赞美卖艺者的弹奏技艺高超。 5.对卖艺者来说,掌声是对他弹奏技艺的赞许和鼓励认可,是无私的认可,是让他觉得自己是凭本领生活着,而不是靠别人的施舍活着,找到了生活下去的信心。 6.略

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阅读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信息化社会,阅读能力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速度,就成为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学生阅读学习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生从识字、认字到具备一定的文本阅读能力,并能够通过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以及初步的理性分析,提高文学审美修养和分析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提出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充知识、陶冶情操就成为了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和方向。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文知识基础,并达到一定的阅读数量,日积月累,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体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从学生心理接受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逐步走入色彩斑斓的读书世界,只有以兴趣为基础,学生才能有阅读的动力。另外,转变阅读教学的模式,灵活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经验,谈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注意日常积累,培养兴趣,扩大阅读面

现在的小学生,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很多信息都来源于电视、网络等数字化媒体。图像、图片等直观的信息流通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相反的,许多学生会表现出对书本的厌倦和缺乏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书籍,扩大阅读面,适当地做好导读和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阅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导读教案,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作品或者书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另外,教师还可以每天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为学生朗读一些优秀作品的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修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自主完成这样的内容。只有不断地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

二、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适当渗透阅读技巧和方法

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会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些技巧和方法,因为小学生还处在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过多的条条框框会让他们对阅读失去热情。其实,我们的阅读应该是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进行的,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篇章,进行精读讲解,让学生学会快速地抓住主旨和文章大意,并适当训练一下学生的阅读速度,渗透一些阅读技巧。而对于绝大多数的阅读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的阅读量之后,他们就会对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方法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教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总之,教授和学习阅读的方法要遵循灵活的原则,不能够简单地照本宣科。

三、以多向互动的方式进行阅读体验、交流和探讨

阅读重在情感体验与沟通,学生与作品产生一定的心理共鸣,并能把这种共鸣表达出来,同其他人一起分享,将会极大地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建设图书角的机会,让学生们自己提供喜欢的阅读书目,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互换阅读和分享,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养成一种自主阅读的习惯。在学生阅读了一些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互相谈谈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针对书中的某一话题,进行探讨和辩论,教师也可以参与交流和讨论,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这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互动和交流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也为阅读延伸出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在班级里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总之,小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提升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引导。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和阅读计划,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做一些应试化的突击训练,要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逐步积累语言素材和阅读经验,以一种欣赏和体验的方式来享受阅读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热爱读书,让读书成为他们获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春莲.“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9年36期.

[2]刘慧,冉敏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3]詹全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4]崔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十项策略[J].天津教育,2007(11).

[5]毛爱华,张兴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4(09).

【摘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信息化社会,阅读能力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速度,就成为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学生阅读学习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生从识字、认字到具备一定的文本阅读能力,并能够通过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以及初步的理性分析,提高文学审美修养和分析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提出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充知识、陶冶情操就成为了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和方向。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文知识基础,并达到一定的阅读数量,日积月累,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体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从学生心理接受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逐步走入色彩斑斓的读书世界,只有以兴趣为基础,学生才能有阅读的动力。另外,转变阅读教学的模式,灵活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经验,谈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注意日常积累,培养兴趣,扩大阅读面

现在的小学生,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很多信息都来源于电视、网络等数字化媒体。图像、图片等直观的信息流通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相反的,许多学生会表现出对书本的厌倦和缺乏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书籍,扩大阅读面,适当地做好导读和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阅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导读教案,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作品或者书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另外,教师还可以每天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为学生朗读一些优秀作品的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修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自主完成这样的内容。只有不断地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

二、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适当渗透阅读技巧和方法

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会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些技巧和方法,因为小学生还处在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过多的条条框框会让他们对阅读失去热情。其实,我们的阅读应该是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进行的,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篇章,进行精读讲解,让学生学会快速地抓住主旨和文章大意,并适当训练一下学生的阅读速度,渗透一些阅读技巧。而对于绝大多数的阅读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的阅读量之后,他们就会对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方法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教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总之,教授和学习阅读的方法要遵循灵活的原则,不能够简单地照本宣科。

三、以多向互动的方式进行阅读体验、交流和探讨

阅读重在情感体验与沟通,学生与作品产生一定的心理共鸣,并能把这种共鸣表达出来,同其他人一起分享,将会极大地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建设图书角的机会,让学生们自己提供喜欢的阅读书目,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互换阅读和分享,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养成一种自主阅读的习惯。在学生阅读了一些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互相谈谈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针对书中的某一话题,进行探讨和辩论,教师也可以参与交流和讨论,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这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互动和交流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也为阅读延伸出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在班级里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总之,小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提升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引导。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和阅读计划,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做一些应试化的突击训练,要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逐步积累语言素材和阅读经验,以一种欣赏和体验的方式来享受阅读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热爱读书,让读书成为他们获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春莲.“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9年36期.

[2]刘慧,冉敏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3]詹全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一、《自觉地探索,困境中突破》 徐志伟  陈湾妮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定》一文中,更是提出了“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理念。可见,“整本书阅读”的提法由来已久。 2.吴欣歆在《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一文中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品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的能力及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3.就语文学科内部而言,整本书阅读势必要运用多种阅读策略以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不仅需要针对不同类别的书籍进行阅读策略的选择,阅读同一本书的不同部分采用的阅读策略也应有所不同。二、《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 许峰 1.直到200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整本书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提供相对完整的文化场域,推动认识过程的逐渐完善,促进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承载综合能力的进阶发展。” 3.钱梦龙老师说:“语文课要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三、《整本书阅读指导应关注目标、过程和评价》 彭秀兰 1.搭建一定的学习支架是支撑和辅助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的保证。读中活动支架主要包括内容理解的支架、阅读方法支架、字词学习支架、语言技巧支架。四、《整本书阅读研究的“三重三轻” 》 任明满 1.在整本书阅读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问,还要鼓励并引导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提出问题,通过自我提问,对阅读内容的懂与不懂,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五、《整本书阅读内容序列的构建》 陈斐 1.整本书阅读和课堂阅读教学链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课链接一本和一单元链接一本。六、《“整本书阅读”要处理好三对矛盾》  郭跃辉 1.正如徐鹏教授所言:“整本书阅读应该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正式学习活动,整本书阅读也应该通过丰富的言语活动引导学生在多样情境中学会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这一点正是语文课程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的应有之义。一线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与指导中,不论是组织讨论活动还是方法指导,都应该明确“引导学生在多样情境中学会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这一核心任务。 2.深度阅读是用专题研究、探究性学习的态度与方法走进“整本书”,而浅阅读则是浏览式阅读,仅仅停留在“整本书”的内容概括与把握的层面上。 3.余党绪老师认为:“思辨性阅读的实质就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在对话中达成理解、反思与断言。要建立真正的对话关系,须有两个要素,一是清晰的理解,二是理性的评价。首先要靠文本细读与综合分析的能力,理解文本自身的逻辑;然后用自己的逻辑去判断文本的逻辑,寻找共鸣,或者靠质疑、分析、判断与评价的功夫发现破绽。”七、《“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定位的构想》  程丽华 1.而对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新课标则有明确的目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宽阅读视野,构建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对优秀和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教学目标,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善于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阅读中的独到见解。 3.整本书阅读任务的设计,不是百科知识似的梳理总结,不是简单的概括归纳,而是着眼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深入到书本的内核之中,发现一些表面所看不见的东西;或真正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于其中,形成自己的阅读经验和评价。 4.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大量多样的阅读,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万字。八、《“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白丽 1.有关“整本书阅读”的概念界定,目前认识并不统一。从当前实践探索及理论探讨来看,多数研究者似乎都倾向于将其理解为整本的文学经典的阅读。 2.浙江师范大学郑逸农就强调“整本书阅读要强化学科意识”“语文学科的整本书阅读,对应的应是文学家写的文学作品”。北京市特级教师来凤华在探讨整本书阅读时也强调“文学经典是人类自我认识、自我想象、自我认可的思想和文化的结晶”。上海市特级教师余党绪在探讨“整本书阅读中”时,尽管将“书”界定为“与作者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有独特的灵魂与气质的著作,可以是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如《悲惨世界》,或者是一部哲学著作如《理想国》。”但在谈及“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时,也明确缩小范围,强调“本文所说的‘整本书’,仅限于文学经典”。 3.笔者认为要想准确理解“整本书阅读”,先得界定“整本书”。此处的“整本书”笔者认为,即完整的一本书,即包括文化经典以及史学、哲学、美学乃至心理学等经典,也包括学术经典;既包括单独成书的中、长篇,也包括作者自己汇编的中、短篇合集。 4.而出现在《课程标准》中的“整本书阅读”,也绝不是学生单向的随意阅读行为,而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由教师主导的一种教学行为。绝不应该是学生随随便便看完了,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看懂、理解、欣赏、评价甚至去应用。

小学整本书阅读论文题目

理想与突围: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索 电影电视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参考题目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参考题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3、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4、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5、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6、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7、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8、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9、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1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1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2、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3、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14、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5、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6、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7、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8、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9、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2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21、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才艺与兴趣活动的支出调查研究

22、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23、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2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25、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26、教师的科研能力研究

27、教师的素质研究

28、教师的学历水平研究

29、教师发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30、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究

31、教师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

32、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33、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促进研究

34、教师发展过程中可用资源的梳理与归纳研究

35、教师发展进程中内在障碍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36、教师发展进程中外在困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37、教师发展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38、教师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研究

39、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研究

40、教师发展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价值探索

41、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

42、教师能力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43、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44、教师人格发展内涵与策略的研究

45、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生活研究

46、教师使用新教材出现问题的研究

47、教师思想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48、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49、教师知识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50、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界定与标志的思考

51、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52、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53、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54、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55、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56、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57、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58、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59、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60、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61、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作业的研究

62、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63、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64、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65、课堂教学新境界的研究

66、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的培养

67、口语交际与小学语文教学

68、论活动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

69、论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

70、论小学生爱家乡品质的培养

71、论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72、论小学生作业批改的艺术

73、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质培养

74、论优秀班风的建设

75、某一位儿童作家或某一类儿童文学作品的研究

76、农村教师发展动因与城市教师发展动因的比较研究

77、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78、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地位研究

79、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办学模式的研究

80、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

81、青春期教育研究

82、少年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83、社会环境与教师发展关系的思考

84、识字教学的人文教育研究

85、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86、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87、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

88、试论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89、试论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90、试论小学生自然课实践能力的培养

91、试论小学生综合性学习

92、试论学生中独生子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

93、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94、特级教师成长历程研究

95、现代教师教育智慧形成的相关研究

96、现代教师人格特征形成方式的探究

97、现代教师职业观内涵构成的思考

98、现代教师职业角色内涵的探究

99、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发展内涵异同的相关研究

100、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发展形态异同的相关研究

101、小学“活动导学”的研究与实验

102、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

103、小学德育的方法研究

104、小学德育的过程研究

105、小学德育的模式研究

106、小学德育的评价研究

107、小学德育目标、课程与实施途径的研究

108、小学高年级学生理财现状的调查分析

109、小学各学科教学现状与评价的研究

110、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111、小学教学中的考试改革研究

112、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实施的研究

113、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研究

114、小学拼音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15、小学生常见的拼音错误调查分析

116、小学生出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117、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18、小学生错别字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119、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小学阶段的美育

120、小学生放学后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21、小学生过激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122、小学生可支配零用钱的使用状况分析

123、小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

124、小学生文明用语调查分析

125、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126、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27、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评价研究

128、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研究

129、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130、小学生语文知识构成的研究

131、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132、小学生语文作业批改的艺术

133、小学生中小团体的调查与分析

134、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35、小学实施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36、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办法的研究

137、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研究

138、小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的研究

139、小学校园网络管理的研究

140、小学校园网络环境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的研究

141、小学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的研究

142、小学信息课程体系的研究

143、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及其实证研究

144、小学学科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研究

145、小学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与实验

146、小学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

147、小学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的研究

148、小学应用教育技术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149、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研究

150、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研究

151、小学语文的合作学习研究

152、小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研究

153、小学语文教师的逻辑知识与小学生思维发展研究

154、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研究

155、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研究

156、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

157、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

158、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研究

159、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考试改革研究

160、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研究

161、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状况的研究

162、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研究

16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64、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165、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研究

166、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67、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168、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途径的研究

169、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

170、小学阅读教学中涉及的汉语语法知识及其教学问题研究

171、小学作文常见病句类型成因及对策

172、小学作文评语的研究

173、小学作文训练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174、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发展

175、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176、校长负责制实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77、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研究

178、校园文化建设与小学审美教育的研究

179、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80、新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活动

181、新中国成立以后小学生作文的发展脉络研究

182、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183、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衔接问题研究

184、学生不良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

185、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研究

186、学校环境与教师发展关系的思考

187、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问题研究

188、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目标、评价的研究

189、研究性学习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

190、一个小学教师发展案例的'研究

191、应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教学模式、方法的研究

192、英国公立小学的课程设置研究

193、影响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因素的研究

194、优秀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95、语感与小学语文教学

196、在开展班级活动中预防危险事件发生的理论与实践

197、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习落后学生积极性的研究

198、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

199、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00、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美育

201、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研究

202、中国古典诗歌艺术鉴赏的研究

203、中外学校教育管理的比较研究

204、中外优秀小学作文教学模式之比较研究

205、中小学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

206、中小学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验

207、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研究

208、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素质研究

20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较研究

2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背景研究

21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研究

212、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213、走向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

1、课堂提问的理论初探及其应用体系的建构

2、艺术有效地提问,共享对话的境界

3、漫谈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师的三个命题

4、浅谈初中生现代文阅读水平考察及其训练策略

5、让中学生“与鲁迅相遇”

6、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初探

7、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8、解决学生问题不可太随意

9、浅谈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0、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11、从细微处透视语文教学的特征

12、阅读、悦读——略论初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13、因文采而精彩,为精彩而喝彩

14、返璞归真,探寻语文教学的本位

15、满眼生机争日新

16、炼就学生一双慧眼——浅谈作文教学中题材选用的做法

17、听课,迈开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

18、如何引导名著阅读浅说

19、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20、耐心融化坚冰——语文学习“特困生”的转化案例

21、准确切入、引爆课堂思维

22、将情感教育引入作文教学

23、文道统一,趣解经典

24、谈语文教学课堂讨论的策略

25、精心选择语文课外阅读材料

26、鼎力挖掘语文思想教育功能

27、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设计摭谈

28、阅读教学重在拨动审美之弦

29、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30、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31、阅读反思——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的视角

32、在阅读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3、阅读教学多元解读,塑造人文精神

34、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谈

35、上出有语文味的课需要具备几种意识

36、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

37、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

38、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孩子,你为什么自卑?

行于所当行 止于所当止

培养思维能力源之“将错就错”

我为红花表“整容”

新课程:作业怎么做

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美丽牧场”

数学日记:心灵和思维的“体操”

“换位”与“让位”

巧用联系卡 和谐你我他

浅谈小学生的数感特征及培养策略

作文回归生活三及跳

源何在!原何在?

教学立意,涵养语文教学的起点

评语:学生发展自己的“名片”

让真情与笔尖共舞

教育智慧:为心灵解码 给生成加油

“认识你脚下的土地”

“轻声”策略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沉甸甸的思考——浅谈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

作业批改中的“三言两语”

有多少语文教学行为经得起追问

小学生志向的调查研究

让考试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浅析叶圣陶教育思想与儒家教育思想的关系

不能搬家为哪般?——“愚公搬家”的理性思考

走出围城——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师德——临照学生心灵的永恒阳光

四十五分钟之后怎么办?——历史教学更要重视课外研究

如何避免学科损伤——谈初中物理双语教学

论数学日记的教育价值

研究性学习中问题解决的操作模式的实证研究

让学生成为思维的主体——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实践

走出“精英主义”,让每一位学生成功

关注班级沉默的大多数——浅谈中等生教育

文质之辩——关于课改实践和听课的几点思考

中学生空间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

开发“校园人文环境”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重视学生的听力 培养听知能力

低效管理:基于学校产权制度视野的分析和对策

让写作成为语文教师的份内工作

高考日记——对教育的几点反思

关于教师发表论文合法性的调查报告

“控制是为了飞得更高”——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语文课与经典的美丽约会——我与孩子们的“经典”情缘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探究,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守望简约的语文教学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关于学习方式变革的冷思考

回归常态,让教学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聚集体验:生命意义的超越与升华

把迷路的心灵找回“家”

把握“参与时机”,提高阅读教学效能

互联网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精彩缘于瞬间

端五节的鸡蛋“飞”起来了

参与,快乐并收获着——“让学生参与备课的案例分析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与相应教学手段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胆怯心理的个分析”研究报告

“我的礼物呢?”一个孩子的“控诉”

为小学生“流行文学”阅读导航

让学校成为“孩子们一生中到过的最好的地方”

合作日记--开在课外的一朵习作之花

用“人文”建构“和谐”

音乐是快乐的!

物质奖励“四忌”

“派送”快乐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和谐错位与校长前瞻视野

从做数学到说数学

语文“结课”的“布白”艺术初探

莫让“乱花”迷人眼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专题网站的制作

走向清静的彼岸净土--感悟“诗化语文”

在对话中生成--关于“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把作文的修改权让给学生

课堂教学要还权于学生

跳出“语文”教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之“生态环境”

让班集体成为孩子的精神乐园

种棵枝繁叶茂的快乐树--个性化教学摭谈

浅谈体态语艺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万紫千红总是情

课改中,语文活动教学如何避免作秀

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报告

范读在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作用的调查报告

有新意的是自己想的论文

1.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究 2。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跨文化研究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 4。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研究 5。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6。电影电视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7.理想与突围: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索 8.小学语文教育学辅导 9.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10.人文陶冶如何可能——当前小学语文教育问题的思考 提供这些,希望可以帮到你。ps 我这里有以上题目的大部分pdf格式的原文,如有需要再商量,谢谢

  • 索引序列
  • 小学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报告论文
  • 整本书阅读策略实践研究课题论文
  • 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论文
  • 小学整本书阅读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