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汀江河,它是客家的母亲河.这里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春天,冰化了,河水淙淙地流着,清清的河水可以看见河底的石头.小鱼、小虾在快活地游动,好像在说:“春天来啦,春天来啦!”姑娘们在河里欢快地洗着衣衫,时不时溅起一朵朵美丽的水花.夏天,河岸上的柳树在河面上荡来荡去,不时地发出“沙沙”的声音,仔细倾听,仿佛是在告诉人们夏天来了.晚上,青蛙在河岸上的草丛中跳来跳去,发出“呱呱”的欢叫声.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河中央,好像一条小船在河面上漂来漂去,美丽极了!秋天,天高气爽,凉风习习.岸边果树上的果实“扑咚、扑咚”的往水里掉,好像运动员在练习跳水呢!一只只白鹭在河面上翩翩飞舞着,美丽极了.树上的叶子飘落在河面上,小鱼在叶子下面游来游去,追赶着,嬉戏着.冬天,雪花像晶莹透亮的小精灵,调皮地翻着跟斗飘落在柳树上,好像为它穿上了素雅的银装.碧绿的汀水,衬着两岸树上的白雪,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啊,汀江河真美呀!
上杭汀江水电有限公司不是事业单位。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上杭汀江水电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公司,属于国有建设水电类型企业,不是事业单位,公司员工不具备事业编制。上杭汀江水电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水力发电、对水力发电业的投资和电器机械及器材销售。
当然能喝南岗用的是石禾仓来的,城区的是横滩来的。并不是汀江抽的
能吃 但是免费补铜 多吃多补
韩江在汕头市境内各分流的淡水河段是汕头市主要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长期保持良好状况,各项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II类标准.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韩江河水含沙量约为公斤/立方米.
以韩江流域生态背景分析为立足点,确定韩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定位,以期为流域空间划分提供指导性建议。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环发〔2015〕178号)[1]、《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环发〔2015〕179号)[2],《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环办环评〔2016〕14号)[3]等相关文件要求,在开展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根据流域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要求,结合现有和规划的空间布局,对流域进行空间划分。明确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定位,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是科学开展流域进行空间划分的基础,是充分发挥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优化空间开发布局、推进区域(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石。本文以韩江流域为例,开展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定位研究,为今后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定位确定进行了有益探索。1韩江流域概况韩江流域主要位于粤东、闽西南,地理位置在115°13′~117°09′E,23°17′~26°05′N之间,流域范围包括广东、福建、江西三省部分县市。梅江是韩江主流上游,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和陆河县交界的七星岽,在大埔县三河坝与由福建省北来的汀江汇合后始称韩江。韩江流域总面积30112km2,其中梅江为13929km2(占),汀江为11802km2(占),韩江为3346km2(占),韩江三角洲(潮安站以下)为1035km2(占)。2韩江流域生态背景分析(1)流域植被丰富,但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韩江流域的植被资源十分丰富,植被类型多,拥有针叶林、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等天然植被类型,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丰富的植被和适宜的气候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条件和栖息场所。植被丰富及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在韩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尤为明显。同时,该区域红、黄壤为主的土壤敏感性较高,局部生境较为敏感,伴随农业、工业等开发活动的大量增加,其生态系统质量有所降低,水源涵养功能有所衰退,水土流失较严重,森林生态系统有所退化,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国家和广东省、福建省分别在韩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划定了多个相关的生态功能区,包括“南岭山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南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广东南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区”和“广东中部山地丘陵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水土保持生态区”、福建“韩江流域中北部山地自然生态恢复与维护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永定——平和界山区域山地自然生态恢复与维护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和“福建长汀中部农业和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因此,为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韩江流域尤其是中上游地区应加强水源涵养区的保护与管理,强化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重建退化植被,控制水土流失。(2)水生生态环境受到不合理开发活动的不利影响。韩江流域的水生生态环境现状较好,鱼类资源较丰富,浮游动物种类多,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高。然而,在韩江流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各种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了韩江流域水生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不合理采砂使得河道水文、水沙情势发生较大变化,从而改变了原有水生生态环境;强度捕捞和引入外来物种使得河道内水生物种的种群结构和群落结构都发生了改变;水电梯级开发使得河流的连通性降低,最终影响了水生生态环境及水生物种的种群和群落结构。目前,韩江干流和汀江的已建梯级大部分未设有专门的过鱼通道。虽然梯级主体工程中的水闸、发电排水闸、船闸等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鱼类的洄游通道,但因为水位落差大、流速过快、发电机轮叶损伤、运营时间与洄游时间不重合等阻隔了鱼类的洄游。韩江干支流梯级建成后,鱼类的洄游路线被人为切断,以花鳗鲡为代表的洄游性鱼类数量逐年下降,而其他半洄游性鱼类的种群规模也受到影响。同时,梯级的建设使得局部河流生态系统向湖泊生态系统转变,浮游生物群落发生变化,还在一定程度上截断了各类物质从上游向下游的输送。因此,韩江流域的各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对流域水生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其水生生境异质性所有下降,生物多样性也有所降低,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破坏。对此,韩江流域应对开发活动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实施流域水生态修复和保护,落实增殖放流、过鱼设施建设、生态流量保障等措施。(3)流域水环境总体较好,但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目前,韩江流域大部分河段水质较好,但局部污染有恶化趋势,污染河段主要集中在韩江下游河网地区、韩江干流潮州段、汀江、宁江、黄潭河和石窟河。局部水污染主要是由于部分区域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和矿业不规范开发等造成。同时,汀江、石窟河和梅潭河等主要闽粤跨省界河流的省界断面水质时有超标。此外,韩江流域分布有多个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由于点源、面源污染物的直接入河,加之水源地保护力度不足,局部地区生活饮用水安全已受到威胁,其饮用水源水质时有超标,甚至出现水质型缺水的苗头。因此,针对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的现状,韩江流域需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控制入河排污量,提高水源地保护力度;针对跨省界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的现状,韩江流域需建立和完善跨省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及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针对流域内外用水需求导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韩江流域需以水总量控制和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制定流域水量统一调度方案,健全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3韩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定位(1)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及物种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韩江流域陆生生态环境总体较好,植被丰富,但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根据全国、广东和福建省的相关生态功能区划,韩江流域尤其是中上游区域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为了维护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次提出韩江流域尤其中上游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定位之一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及物种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2)水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修复区域。韩江流域水生生态环境受到已有各类不合理开发活动的影响,河道连通性降低,水生生境异质性所有下降,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破坏。为了维护韩江流域河流健康,保障流域水生态安全,本次提出韩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定位之二为:水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修复区域。(3)珠江片独流入海河流水质、水量协调保护管理重点示范区。韩江直接汇入南海,是珠江流域片东南部流域面积最大的独立入海河流,其水质、水量自成一个体系。同时,韩江流域又与整个珠江流域片紧密相连,其水质、水量的保护管理是珠江流域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和支撑之一。针对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跨省水污染纠纷持续,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等水资源保护管理的不足,韩江流域亟需从自身流域特点出发,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跨省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流域上下游及流域内外生态补偿机制和全流域水量统一调度方案等保障措施,从而促进珠江流域片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本次提出韩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定位之三为:珠江片独流入海河流水质、水量协调保护管理重点示范区。4结语本文以韩江流域为例,在充分论证分析韩江流域生态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韩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定位,为韩江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流域空间划分提供指导性建议,为今后开展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确定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定奠定了技术基础。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关于自来水生产中氯化消毒的调查分析高一(5)黄建洲 刘奕钦 陈键炜 李泽龙指导老师:黄洁玲(化学科)一、 课题提出水是地球上的万物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俗话说:“人能三日无粮,不可一日缺水。”这形象地说明了水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传染病学和细菌学的研究证明水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物,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80%的疾病以及1/3以上的死亡直接来源于不清洁的饮用水。水质决定着人的体质,于是自来水的消毒处理成为大规模供水系统中最基本的处理工艺,是保证用户安全用水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潮州市处于潮汕平原,属韩江的灌溉区域。我市的饮用水源来自韩江中上游。韩江中上游处于山区,水污染少,水质优。近来,我市的自来水出现漂白粉味,这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适逢新教材高一《化学》中学习了有关卤素的知识,这引发了我们一些想法:经过氯化消毒之后,饮用水中会产生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避免自来水氯化消毒所带来的一些弊端?……二、研究目的1、了解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氯化消毒的原理方法以及氯化后水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对自来水生产中氯化消毒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使自来水消毒更趋向科学化。3、调查人们对自来水氯化消毒的看法所持观点。4、通过实践研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如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学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三、研究过程本课题主要采用“查找资料——提出问题——实地调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撰写论文”的思路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实践等。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并通过对资料整理分析,我们从中收集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为实地调查研究作好准备。2、调查实践到潮州市竹竿山水厂进行参观访问,了解有关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具体情况,潮州竹竿山水厂于1995年5月与挪威合作建成自动化程控设施,是现今粤东地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自来水厂,日产量约10万吨。在曹副厂长和化验室许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自来水生产的全过程并就自来水氯化消毒问题进行重点调查访问。3、分析研究我们设计两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将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写成调查报告。 四、研究成果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得以维持所必需的物质之一。对传染病学和细菌学的研究证明水的确又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物,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对水的消毒方法,并在大约一百多年前就采用了氯化消毒方法,并沿用至今,成为一种常规消毒方法。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发现氯化后自来水出现一些令人遗憾的结果!经过氯化后的水会产生哪些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吗?如何才能得到既清洁又安全的饮用水?……这些均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人类的饮用水大多数是经过自来水厂加工生产的。我市的自来水厂水源来自韩江中上游,韩江中上游流域是广大的山区,水污染程度低,水质好,其中含有害物质少。潮州竹竿山水厂是目前粤东地区规模较大的水厂,负责潮州地区的供水。竹竿山水厂自来水生产消毒采用氯化法,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作用物质是氯气。水厂的自来水生产分为四个阶段,取水,过滤,消毒,输水,自来水进入水厂后,第一道工序是过滤,竹竿山水厂用聚氯化铝(加SO42-)作沉淀剂,药池中AlCl3浓度6%,水中浓度为2mg/L。聚氯化铝可除去水中三卤甲烷母体物质,防止致癌物质产生。过滤后的水要进行消毒,消毒剂用氯气。氯气易溶于水,与水结合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在整个消毒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对产生臭味的无机物来说,它能将其彻底氧化消毒,对于有生命的天然物质如水藻,细菌而言,它能穿透细胞壁,氧化其酶系统(酶为生物催化剂)使其失去活性,使细菌的生命活动受到障碍而死亡。次氯酸本身呈中性,容易接近细菌体而显示出良好的灭菌效果,次氯酸根离子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它带负电荷而难于接近细菌体(细菌体带负电荷),因而较之次氯酸,其灭菌效果要差得多,所以氯气消毒效果要比采用漂白粉消毒更佳。自来水厂是从梅州、厦门等地购买液氯的,使用时液氯通过减压阀减压,再进入投氯机投到水中。自来水厂每10几天用氯气约吨,水产量达100多万吨。我们在市区作了调查,自来水中常常有浓烈的漂白粉味,群众都很关心这个问题,那究竟这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我们经过研究,到竹竿山水厂询问有关技术人员,得知自来水中带有漂白粉味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它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水厂的投氯的量度提高,因为长距离送水,管道中会产生硫铁菌等有害物质,自来水中含氯量偏高用于杀菌,以防止自来水到达用户前受到二次污染。自来水厂投氯量度提高,是为了保证水质的安全,居民应体谅这一点,为了尽量减少饮用水中带有的浓烈的漂白粉味,我们建议居民的饮水习惯应有所改变,使之进一步科学化。自来水饮用前应放置一段时间,让水中存有的余氯挥发掉,这可减少水中漂白粉味。同时竹竿山水厂对出厂的自来水进行抽样调查,严格把握水中余氯量,保证居民用水的水质高。目前,随着我市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发展迅速,韩江的水污染逐渐加重。氯化消毒水中检验出的氯化有机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应更关注自来水的氯化消毒以及怎样才能保证自来水水质等问题。我们通过研究,给自来水厂提以下几点建议:(1)做好氯化前的工作。竹竿山水厂应和环保等部门合作,对韩江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保证水源的水质。(2)改革投氯消毒工艺,氯化消毒过程中,强力的混合作用是获得连续的消毒效果的关键。潮州竹竿山水厂现拥有先进的投氯机,但以后还需注意投氯消毒工艺提高。(3)采用优化消毒剂。在现阶段,消毒剂除氯气外,还有二氧化氯,臭氧,采用代用消毒剂可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同时提高处理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自来水生产越来越完善,在不久的将来,氯化消毒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会得到解决,人们可安心饮用甘甜的自来水。在调查中,居民反映出我市水价偏高问题,但我们知道,自来水厂的设备投资巨大,而且又要注意提高水的水质,资金费用也相当高,居民这一点应给予体谅。处在夏秋季节,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偏高,我们在饮用自来水时,最好是延长沸腾时间,使水中难以挥发的有机物质得到消毒以保证健康。〖报告一〗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中的利弊(一)调查目的现在自来水消毒大都采用氯化法,公共给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这种方法推广到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了,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但我们经过对理论资料了解、研究,认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还是有在一定的弊端,因此,我们决定针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调查。(二)调查分析:1、对50名市自来水厂领导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如下:(1)本市自来水生产采用氯化法消毒比较好。(2)本市自来水厂所引用水源水质好,消毒过程中环保做得较彻底、完善。(3)本市自来水厂氯化消毒后的水几乎没有有害物质。(4)日常用水有时会有漂白粉味,但不会危害人体健康。2、对市区居民进行有关饮水问题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实收50份,有效问卷50份。整理调查问卷得到下表:选 项题 号 A B C D1 50人/100% \ \ \2 \ 8人/16% 42人/84% \3 50人/100% \ \ \4 \ 50人/100% \ \5 4人/8% 46人/92% \ \6 40人/80% 10人/20% \ \7 没有:47人/94% 没填:3人/6% 8 考虑环保:27人/54% 没填:23人/46% 9 有时:10人/20% 没有:40人/80%由上表反映出:① 关于哪种消毒方法比较好,对氯化法持支持意见占100%即50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在现阶段还是受到认可和支持的。② 对自来水厂水源污染情况认为“没污染”的人数占84%,认为“污染一般”占总人数的16%,潮州市自来水厂所引用的水源来自韩江,韩江水受污染少,水质较好,这是潮州市自来水生产的一大优势。③ 对自来水厂所选用消毒剂的看法,“同意”的人数占100%,这从中体现出大家对“氯气”的信任还是较高。④ 自来水厂消毒剂主要从外地进货,本地没有生产,这也是造成自来水成本偏高的一个原因。⑤ 对于自来水消毒过程氯气的用量,认为“适可”的人数占总人数92%,认为“过高”的占8%即4人。潮州市竹竿山水厂采用投氯机加氯,全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投入剂量比较准确, 对比其他乡镇小型水厂受条件限制而出现投氯剂量过高或过低的情况,竹竿山水厂所生产的自来水质更好,居民饮水后对身体健康有保障。⑥ 对自来水厂在生产过程中是否不断改进消毒方法的回答,“有”占80%,而“没有”只占20%,即十人。不断改进,不但有利于提高自来水厂信誉,而且还能不断提高供水的质量,保证居民饮水健康。⑦ 认为氯化消毒后的水没有产生有害物质的人占总人数的94%,有6%的人弃权。由此可见,氯化消毒后的水质是比较好,对人体危害较小。⑧ 在整个消毒过程中,指出厂家考虑到环保问题的占总人数的54%,有46%的人弃权。环保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特别氯气是有毒气体,更须注意,以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由调查得知,自来水厂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⑨ 日常饮用水有时会有漂白粉味,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数占20%,认为没有的占80%。现今消毒过程中氯的投入量比较准确,投氯量约为1kg/1000吨水。出现漂白粉味是因为水中含氯量偏高,但这是要防止自来水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对人体危害极低。综上所述,基于潮州市的实际情况(如水源水质,自来水厂的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在现今自来水生产中,消毒方法大多数采用氯化法,消毒剂采用液氯。潮州市自来水厂所引用的水源来自韩江,韩江受污染程度比较轻,水质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是比较好,而且氯化后水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极少,对人体的健康基本没危害。尽管如此,但许多新的研究都表明自来水氯化消毒后仍不可避免存在有害物质,且目前有关方面专家也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我们在此向潮州市自来水公司提出建议:希望贵公司能不断改进自来水消毒的方法,以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报告二〗关于自来水消毒的调查(一)调查目的了解居民对自来水消毒的看法以及平常居民所饮用自来水的水质、居民在生活用水中有何习惯、是否有考虑到珍惜自己的健康等问题。(二)调查方法调查分析法。(三)研究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下面是对答卷的综合分析:1、居民对自来水生产的了解程度。对于不同的地区,水质是不相同的,自来水生产所采用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剂也是不同的。那么,居民是否了解自来水的一些消毒方法?调查数据如下:选项题号 A B C D3 —— 42人(82%) 1人(2%) 7人(14%)4 15人(30%) 15人(30%) 2人(4%) 18人(36%)5 10人(20%) 5人(10%) 17人(34%) 18人(36%)6 19人(38%) 6人(12%) 15人(30%) 10人(20%)从上表看出:○1 居民对自来水生产知识的了解只是一般性,调查中认为自来水厂采用氯气作为消毒剂占84%,42人,其他只占16%,即8人。○2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费用较低,几乎没有有害物质的优点。调查中有30%认为消毒效果好,有30%认为费用较低,只有4%认为没有有害物质,有36%不知道。总体看来,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确存在其独特的优点。○3 氯化消毒后的自来水能产生致癌物质,经调查,对个这问题有36%人不知道,34%的人认为“不一定”,有20%的人认为“能”,10%的人认为“不能”。由此可见,人们对氯化消毒后的水有没有产生致癌物质的了解程较差,但是并不能说明潮州市自来水厂所生产的自来水就不存在致癌物质。○4 氯气消毒的利弊,有38%的人认为“利大于弊”,认为“弊大于利”的占12%,认为“利弊各半”的占30%,“不知道”的占20%。总之,人们认为氯气消毒还是利大于弊。2、对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的评价。不论我们找再多的理论资料,也不及事实的准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怎样,群众最清楚。我们设计了几道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选项题号 A B C D2 11人(22%) 18人(36%) 19人(38%) 2人(4%)7 31人(62%) 14人(28%) 注:5人弃权(10%)9 10人(20%) 36人(72%) 4人(8%) ——10 13人(26%) 16人(32%) 21人(42%)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于自来水味道略有异味或无味的看法,认为自来水甘甜的只占22%,认为自来水有强烈气味的只占4%,所以可以看出,自来水的味道只是一般而已。而饮用水带漂白粉味,认为没有的占62%,认为有的只占28%。对总体水质的评价,72%的人认为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一般,有20%的人认为水质很好,只有8%的人认为水质很差。有26%的人赞成自来水厂提高给水的含氯标准,32%的人反对这一做法。所以从总体上看,自来水的水质是比较好,但有时略带异味。3、居民的饮用自来水一些生活习惯。生活中我们用的是自来水,健康、良好的饮水习惯是必要的,是身体健康的保证。针对人们是否注意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的问题,我们设计了11至15题四道题,调查结果如下:选项题号 A B C D11 20人(40%) 28人(56%) 2人弃权(4%)12 16人(32%) 30人(60%) 4人弃权(8%)14 23人(46%) 27人(54%) —— ——15 22人(44%) 11人(22%) 17人(34%) ——由上表可以看出,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才饮用的占40%,没有占56%;对用于养殖生物的自来水有先放置一段时间后或加除氯剂才使用的只占32%,没有的占60%;这些体现居民的饮水习惯还不那么科学。现在家庭中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的占46%,饮用自来水的有54%,部分家庭中饮用纯净水等,他们认为纯净水较自来水水质好、干净,含有害物质少。有44%的人认为本地自来水水质好,22%的人认为外地自来水水质好。上述分析可归纳出如下结论:(1)居民对自来水生产有一定了解,且普遍认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优点大于缺点。(2)居民对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水质的评价比较好。(3)居民饮水习惯欠佳,对健康饮水的知识不甚了解。【参考文献】1、《自来水生产中的氯化处理及问题》孙树萍 杜庆君2、《二氧化氯净化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进展》尤作亮 黄少杰 张瑞冬 张金松3、《二氧化氯及其在给水中的应用》岳舜琳4、 、《健康——从饮水开始》6、《净水指南》:《水与生命》、《水与生活》7、《饮水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综合主题》)8、《饮用水质与人体健康》李勇 盖相花 (《化学教育》2002年第1期)
丹麦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和管理崔成武1,* Gert Petersen1,2(1. 丹麦技术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Lyngby,丹麦,2800; 2. EnviDan,Kastrup,丹麦,277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丹麦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类型、处理负荷以及欧盟和丹麦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等。另外,针对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本文以Lynetten、Damhusen、Lundtofte 和Avedre 四大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其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最后,本文还介绍了丹麦以及上述四大城市污水厂的污水和污泥处理费用。 关键词:丹麦,污水处理,污泥处理,气体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运行费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The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big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DenmarkCui Chengwu1,* Gert Petersen1,2(1.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 Resources,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Lyngby, Denmark, 2800 2. EnviDan, Kastrup, Denmark, 2770)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Denmark, which includes the numbers, types, capacities of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and the effluent requirements from both EU and Danish EPA. The operational experiences and management of the big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are explained mainly based on the data from Lynetten, Damhus?en, Lundtofte and Aved?re WWTP in Denmark. At last,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average wastewater treatment fee in Denmark and the operational cost of both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sludge treatment in those 4 words: Denmark, wastewater treatment, sludge treatment, gas treatment,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peration fee1.简介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经济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前列。同时,丹麦政府对环保建设非常重视,尤其是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在欧盟委员会关于91/271/EEC 法案(城市污水处理法案)执行情况的第三次和第四次总结报告中[1,2],丹麦与德国、奥地利等国共同被归属于欧盟城市污水处理较好的国家之列。自执行欧盟91/271/EEC 法案后,丹麦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厂出水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自1989 年到2004 年,丹麦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1989~1996 年的快速成效阶段和1996~2004 年的平稳下降阶段。例如:在1989 年,丹麦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BOD5 总量为35000 吨,到1996 年,这一数据快速下降到5000 吨,而到2004 年,则平稳下降到2500 吨。 丹麦政府规定,当人口当量大于30PE1 时需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根据2004 年统计结果[3],丹麦全国共有1193 个城市污水厂,其中237 个为私营污水厂。自1993 年到2004年的12 年间,丹麦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类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有脱氮功能的生物污水处理厂的比例从1993 年的54%提高到2004 年。与此变化相符合的是城市污水厂出水氮磷含量明显降低。2004 年,城市污水处理厂TN 平均去除率为80%,TP 平均去除率高达96%。 在丹麦,尽管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在1193 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处理规模小于1000 m3/天的污水厂占到了,但却只处理全国6%的城市污水。绝大多数的城市污水是由大规模集中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如:处理规模大于10000 m3/ 天的污水厂只有62 个,但却处理了全丹麦70%的城市污水。 丹麦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遵照欧盟91/271/EEC 法案以及丹麦环保部门和地方行政 区所制定的出水标准来执行。具体出水标准见表 1。2.丹麦大型城市污水厂的运行和维护 丹麦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人口当量大于100000 PE,即进水量大于20000 吨/天的城市污水厂)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污水和污泥处理的工艺非常接近。就下文重点讨论的Lynetten、Damhus?en、Lundtofte 和Aved?re 污水厂来说,其污水处理的核心技术均采用基于氧化沟工艺的Biodenitro 或Biodenipho 技术。而对于污泥处理,一般都需要经过厌氧硝化、离心脱水和焚烧处理后,外排到垃圾填埋场。 另外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污水厂的管理方式非常类似。一般来说,丹麦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有两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管理机构,分别称为董事会和市政业务委员会。董事会成员由污水厂管辖范围内的几个行政区的工作人员组成。董事会成员代表其所在行政区,主要工作是协调行政区与污水厂之间的关系以及监督污水厂的日常运行情况。同时,还需对该行政区污水处理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总结。而市政业务委员会则主要负责污水厂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同时,在市政业务委员会中也会有各个行政区的负责人员,其主要负责与董事会成员进行对接,确保行政区与污水处理厂之间关系的通畅。以Aved?re 污水厂机构为例,该污水厂的污水来源于10 个行政区。该污水厂管理结构见图 1。 基本情况简介 Lynetten、Damhus?en、Lundtofte 和Aved?re 污水厂均位于丹麦西兰岛上,负责周边行政区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4,5]。2004 年,污水厂处理负荷和进水负荷情况见表 2。Lynetten 是丹麦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5 万吨/天,2004 年实际进水负荷近20 万吨/天。Damhus?en 为丹麦第三大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7 万吨/天。Damhus?en 与Lynetten 共属Lynettenf?llesskabet 公司(Lynetten 联合公司)经营管理。Aved?re 为丹麦第五大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 万吨/天,归属丹麦Spildevandscenter Aved?re (Aved?re 污水中心)经营管理。Lundtofte 相对较小,设计处理量为 万吨/天。 上述四个污水厂进水水质特性和出水情况见表 3 和表 4。对进水水质分析后发现:4 个污水厂进水水质的COD/BOD5 值属文献中[6]的中低值域范围,这可能与工业废水汇入有关。经过总结后发现:丹麦城市污水的COD/TN 和 COD/TP 均处于文献中[6]规定的中高值域范围内。从中发现,四个城市污水厂的重点污染物出水指标均低于欧盟91/271/EEC 法案以及丹麦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 工艺流程 丹麦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一般可分为三部分:污水处理单元、污泥和废物处理单元以及废气处理单元。Lundtofte 污水厂是丹麦非常典型的城市污水厂,下面基于Lundtofte 污水厂的工艺流程对各部分进行讨论。Lundtofte 污水处理厂的具体工艺流程见图 2 所示。 污水处理单元 机械处理 对于城市污水厂来说,污水机械处理通常包括粗格栅、曝气沉砂池、细格栅、初沉池以及二沉池等工序。由于各种机械处理工艺的设计已经非常成熟,因此无需再进行详细讨论。但是,针对机械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废物和废气处理问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在进入曝气池前,一系列的机械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物。丹麦大型城市污水厂的做法是:固体废弃物并没有与剩余污泥混合进入厌氧消化池,而是经过脱水后直接进入污泥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这是因为此类固体中无机物含量相对较高,直接进入消化池会影响厌氧消化效果。另外,这类废物也没有应用于建筑方面的回用,主要原因是此类沙子中含有重金属以及持久性有机物,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丹麦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十分重视机械处理过程中由于曝气或搅动所产生废气的收集和处理问题。一般来说,曝气沉砂池全部采用铝质材料封顶。部分污水厂的初沉池上面也会封顶。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如H2S 也会随特定的气体管路进入焚烧炉处理。 生物处理 如前所述,丹麦大型城市污水厂污水生物处理工艺非常接近。上述四个污水厂均采用Biodenitro 或是Biodenipho 工艺。下面针对这两种工艺进行简单介绍。 工艺简介 Biodenitro 和Biodenipho 工艺为丹麦Krüger 公司的专利技术。该种技术的特点是自动化控制程度高、占地面积小、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效果良好。与Biodenitro 工艺不同的是,Biodenipho 在前面添加了一个厌氧池(Bio-P tank),因此具有生物除磷功能。而Biodenitro 无法进行生物除磷,只能借助于化学除磷。 下面以Biodenitro 工艺为例,重点介绍该工艺的运行和控制。 Biodenitro 工艺的运行是基于氧化沟技术(丹麦城市污水厂多采用基于表曝的氧化沟技术)。通常是将两个氧化沟划分为一组,采用交替曝气的方式运行以达到硝化反硝化的目的。Biodenitro 工艺分为四个阶段,见图 3 所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设置b 阶段和d 阶段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去除第一阶段在缺氧池中残留的氨氮;二是由于硝化耗时相对较长,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出水标准。一般来说,尽管Biodenipho 工艺具有较强的生物除磷功能,但污水厂依然会辅助使用化学除磷的方法已达到更佳的出水TP 浓度。而采用Biodenitro 工艺的污水厂更是如此。投放的物质一般为FeCl3 或AlCl3,投放地点设置在曝气池前。在曝气池后安装了磷在线监控装置,当发现TP 浓度超标时会自动投加除磷。 控制系统 上述4个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均采用SCADA和STAR系统来控制污水厂的正常运行。SCADA 技术建立在3C+S (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Sensor)基础上。该系统主要用于控制泵站、流量以及污泥脱水工艺等等。而STAR系统(Krüger公司的专利技术)是建立在SCADA系统之上,是一种用于控制曝气池运行的应用软件系统。在氧化沟中会安装在线检测仪器,从而将主要的污染物参数,如:氨氮、硝酸盐氮、总磷以及溶解氧浓度的信息发送到中心PLC上。由微机程序控制曝气池各阶段的运行时间和曝气模式。因此,图3中所示的4个阶段的具体运行时间是由STAR系统通过曝气池中具体污染物浓度的数据来控制的,但是会有一个最长运行时间。Lundtofte污水厂各阶段的最长运行时间为90min。 另外,如果设备一旦发生问题,程序会自动向技术人员的手机发送短信息以告知其出现技术故障的具体位置。同时,微机程序还会自动向技术人员发送电子邮件告知其具体问题,技术人员可以据此判断是否应该立即处理该故障问题。 污泥处理单元 丹麦污泥处理情况简介 欧盟及丹麦政府非常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及其处理和排放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关的法案,如86/278/EEC 法案、91/271/EEC 法案等。对城市污水厂排放污泥中的重金属以及持久性有性有机物的含量做出了相关的规定。 经过统计后发现,1999—2005 年,丹麦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和排放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见表 5 所示。可以看出,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污泥焚烧比例大幅提高和填埋比例明显下降。其中,污泥焚烧比例从1999 年的6%提高到2005 年的25%。上述的四个丹麦大型城市污水厂的污泥都经过焚烧处理。另外,尽管污泥总产量有所提高,但人均污泥产量基本保持不变。 污泥处理 初沉池和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首先进行脱水、絮凝,之后进行厌氧消化。丹麦城市污水厂多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工艺,温度控制在32~37℃,SRT 控制在25~30 天。一般来说,经过厌氧消化后,污泥的固含率约为~3%。 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进入离心机脱水,污泥固含率提高到20%~32%。经过离心脱水后的剩余污泥将会和沉砂池内的污泥混合,并进入焚烧炉。经过焚烧处理后的污泥收集后运送到垃圾填埋场。 生物气 一般来说,丹麦城市污水厂厌氧消化池产生的生物气中甲烷含量在65%左右,而每产生1m3 生物气会削减 kg 干污泥。生物气能够得到有效的收集并回用。回用主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产热、产电,供本厂内部使用;另一部分则出售给附近的工厂或天然气公司等。 废气处理单元 丹麦城市污水厂在污泥焚烧处理过程中,十分重视潜在的大气污染问题。自焚烧炉产生的废气都要经过深度处理后才能排放到大气中。下面以Lundtofe 污水厂为例,简单介绍污泥焚烧后气体深度处理设备和装置。 从焚烧炉中排出的废气首先经过降温后进入旋风分离器,在这一过程中有85%~90%的灰分会从气体中分离出来。随后,气体进入湮灭炉中进行深度处理。在湮灭炉中,首先用水喷浇,使气体进一步降温。在水体内有溶解的NaHCO3 和少量的活性炭。主要目的是使用NaHCO3 吸附SO2、HCl 和HF 气体,并转化为Na2SO4、NaCl 以及NaF。活性炭则用来吸附汞等重金属。最后,经过处理后的气体进入布袋分离器进行固气分离,所有固体连同污泥被运送到垃圾填埋厂,而经过处理后的气体则通过烟筒排放到大气中。3.能耗、化学品消耗及污水厂运行费用 由于丹麦大型城市污水厂采用的工艺、运行方式以及管理结构大同小异,因此污水厂能耗、运行费用等统计数据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核算对于今后我国拟采用或已经采用类似工艺的城市污水厂的设计、运行、管理和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鉴于国情不同,环境和污水管理方式也有所差异,因此,利用单一货币形式(如欧元)来描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是不合理的。因此,在运行费用的具体核算上,分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化学药品以药品使用量作为衡量标准;能量采用kWh 作为衡量标准。 污水处理厂能耗 丹麦大型城市污水厂电耗在35~45 kWh/(PE·年),和~ kWh/m3 污水。而生物污水处理电耗约为~ kWh/m3 污水,占总电耗的30%~50%;污泥处理电耗约占总电耗的30%~40%;而污水提升、机械处理和管理电耗约占总电耗的15%~35%。对于污泥处理来说,处理1kg 干污泥需耗能~ kWh。 化学药品使用量 污水厂化学物质主要用于化学除磷和污泥脱水等。针对化学除磷,不同污水厂采用的物质不同。例如:Lynetten 污水厂采用FeCl3;而Lundtofte 污水厂采用AlCl3。化学物质投加量与污水水质、工艺以及出水指标有直接关系。Lynetten 和Lundtofte 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的情况见表 6。从表 6 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进水TP 浓度基本相当的情况下,采用具有生物除磷功能的Biodenipho 工艺更加节省化学除磷物质量,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的出水TP 效果。 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 丹麦城市污水厂运行费用主要费为四部分:员工工资、税费、能耗和化学药品费以及运行维护费用。以Lynetten 和Damhus?en 为例,2005 年两个污水厂运行费用为 亿DKK,具体比例分配见图 4。一般情况下,丹麦污水处理厂最大的费用支出为员工工资。同时,在运行维护中还有相当部分是用于场地租用等。另外,丹麦污水处理厂需向政府缴纳污水和污泥处理税费。污泥焚烧以及外运到垃圾填埋场也都需要缴税。在丹麦,只有污泥回用时不用向政府交税。一般来说,丹麦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费用占总运行费用(不含人工费用和税费)的40%~50%。 上述四个污水厂运行费用统计见下表 7。值得一提的是,丹麦平均污水处理费用为15 DKK/m3,这与核算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费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丹麦总污水处理费用不但包括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还需计算污水管道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而市政污水管道的维护和管理归各行政区。4.结论 丹麦自20 世纪90 年代至今,城市污水处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得益于丹麦政府积极执行欧盟91/271/EEC 法案及制定更为严格的相关出水标准。丹麦大型城市污水厂无论是运行工艺还是管理方式比较相似。总结其发展经验和管理体制,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并吸收消化对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是十分有益的。参考文献:[1] 3rd Report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Council,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the 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ttee and the Committee of the Regions - Implementation of Council Directive 91/271/EEC of 21 May 1991 concerning urban waste water treatment, as amended by Commission Directive 98/15/EC of 27 February 1998. Access via Internet (20/08/2007):[2] 4th Report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Council,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the 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ttee and the Committee of the Regions - Implementation of Council Directive 91/271/EEC of 21 May 1991 concerning urban waste water treatment, as amended by Commission Directive 98/15/EC of 27 February 1998. Access via Internet (20/08/2007): uwwtd_report/final_circa-per/[3] Milj?styrelsen 2005; Punktkilder 2004. Det nationale program for overv?gning af vandmilj?et; Fagdatacenterrapport. (In Danish)[4] Cui Chengwu et al.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in Lundtoft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Denmark.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In Press)[5] Cui Chengwu et al.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in Lynette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Denmark. Water & Wastewater. (In Press)[6] Henze M., Harremoes P., La Cour J., Arvin E. (2001) Wastewater treatment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Third edition, Springer, Berlin,
臭豆腐别以为我不知道是你,你不会写来这偷懒了是不 ,小心给慈禧发现哈!如果有人知道的别发答案上来!
基于快速城市化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研究【摘要】: 集中式污水处理是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的主要形式,具有处理效果好、便于管理、以及“规模效应”等优点,对城市水环境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存在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等弊端,导致城市污水处理滞后,使城市快速扩张区污水排放成为加大城市水环境压力的重要区域;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可实现污水就近处理,处理设施建设灵活、投资少,可以作为污水集中处理模式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以城市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集中、分散污水处理模式特征及制约因素分析,对污水分散处理区域进行判定;其次,在污水分散处理技术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特征,构建了达标排放分散处理技术模式和污水再生利用分散处理技术模式;最后,针对污水分散处理存在的制约因素,制定了污水分散处理运营管理模式及对策,得出以下结论: (1)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污水处理模式应该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从整体上实现城市污水集中和分散处理的有效结合,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改善城市对水环境的压力。 (2)污水分散处理区域的判定是制定污水处理技术模式的依据。污水分散处理模式应用于以下区域:在集中处理污水管网规划之外的污水排放区域,应建设永久性分散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根据有无中水回用要求,又将分散处理模式细分为分散处理后直接排放和分散处理后再生利用两类模式;在污水排放区域,集中管网规划建设范围之内而集中处理设施滞后的区域,应建设临时性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其是或否回用应依据区域环境管理的要求而定。 (3)对于达标排放的项目,通过污水处理技术及特征比较,得出在占地面积为主要制约因素的条件下,当污水排放执行二级排放标准时,可选择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两种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当污水排放执行一级排放标准时,可选择SBR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鉴于占地面积制约,建议将污水分散处理设施设计成地埋式。对于污水处理后再生利用的项目,分居住区和高校两种情形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居住区中水回用于城市杂用水时,可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当回用于景观用水时,可采用SBR工艺;MBR工艺可作为高档住宅区的污水处理及回用工艺。当高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受土地面积制约时,可选择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技术;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受面积制约时,可选择运行费用较低的生物氧化接触法或生物曝气滤池处理技术。 (4)在适宜于分散处理工艺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得出用户自助模式可适用宾馆、写字楼、商业会所及高校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营管理;建设-拥有-运营模式(Build-Owning-Operation,简称BOO)适用于中、小型居民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的运营管理;建设-经营-转让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简称BOT模式)适用于大型居民社区、经济开发区的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营管理。 (5)提出了加快制定污水分散处理技术体系、促进污水分散处理的优惠政策、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及在线监测等促进污水分散处理模式应用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城市化 污水分散处理 中水回用 【目录】: 摘要第一章 绪论 研究背景 国内外污水分散处理模式应用现状 研究意义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 技术路线第二章 城市污水分散处理模式适用区域判定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分析 污水集中处理特征分析 污水集中处理制约因素 污水集中处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污水分散处理模式分析 分散处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污水分散处理制约因素 城市污水分散处理区域判定第三章 污水分散处理技术模式构建 分散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人工处理技术分析 自然处理技术分析 区域污水分散处理技术模式构建 达标排放分散处理技术模式 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分散处理技术模式第四章 污水分散处理运营管理模式与发展对策 构建污水分散处理运营管理模式 污水分散处理市场化运营管理 污水分散处理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的选择 污水分散处理发展对策 建立污水分散处理技术体系 制定分散处理优惠政策 加强政府监督管理职能 完善收费制度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你还可以到诚信论文发表网(cxlw027),豆丁,红袖添香论文网,维普,携手论文网,万方,知网……这些网站上面找论文,一般论文都可以在那些网站上面找到。
目前,常用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方式为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和传统的三格式化粪池。其它的处理构筑物也都是大同小异的,主要的流程不外乎如此:污水收集设施[包括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工厂排放水管道等]-->污水提升泵站-->格栅拦截-->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厌氧池等核心处理工艺流程-->二次沉淀池-->排水管道或渠排入水体[①]其中核心处理流程可分为一级处理和二级及以上的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流程主要有好氧处理流程、厌氧处理流程及两者相结合的处理方法。目前,好氧处理方法有SBR工艺、UASB工艺、氧化沟、氧化塘等工艺,在曝气池里充入空气或氧气,让好氧细菌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杂质;厌氧处理流程主要有厌氧流化床、两相厌氧发酵、厌氧滤池等利用厌氧菌进行厌氧发酵的方法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另外常用的还有像A20及其变种的工艺流程都是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流程,其处理效果往往比单一的处理方式好得多。深度处理构筑物不外乎以下几种:曝气池、厌氧池、氧化塘、厌氧反应器及特殊的除磷脱氮设备,或者是它们的变种工艺,但是处理原理都是大同小异的。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一状况的认识和对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现在大多数城市都纷纷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处理流程也由简单的一级处理升级为二级或更深度的处理。但是对于大中型城市来说,普启遍还是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一个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面积都很大,这就需要用提升泵站将远处的污水提升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这些污水提升泵站不仅要保障所有污水都要提升到污水处理厂,还要适应污水量变化的要求,一般其流量都是很大的,输送的路程也很远,再者污水管道一般都埋设较深,泵站需要有很高扬程,电耗十分可观。电费是污水提升泵站的主根能耗,输送路程越远,电价越高,像武汉的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就设有五个污水提升泵站,将附近很大面积的污水汇集起来,其流量还是不大,目前正在扩建的工程处理流量也才1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出水的再生利用在我国,花费大量投资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但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城市污水处理决策中应充分考虑污水的再生利用。发展再生水在农业灌溉、绿地浇灌、城市杂用、生态恢复和工业冷却等方面的利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应根据用户需求和用途,合理确定用水的水量和水质。污水再生利用,可选用混凝、过滤、消毒或自然净化等深度处理技术。因此,缺水城市和水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在规划建设远距离调水之前应积极实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同时做好非投资性或低投资性的节水减污工作。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建设要依照客观需要和实际可能的原则,按照远期规划确定最终规模,以现状水量及用水需求为主要依据确定实施规模。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选择与工程实施要考虑国情、实际条件和用户需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模、处理程度、处理流程、输水方式、再生水质、使用用途的选择上,既要满足要求,又要经济合理。目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应着重于农业灌溉、市政杂用、景观水体、生活杂用、工业冷却、生态环境和补充地表水。但是,城市污水再生过程和再生水的使用应确保公众和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以及周边的环境安全,尤其要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污染和传播。再生水使用应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污水再生利用的水质标准和规定,处理工艺的选择,尤其是工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保障,应经过严格的专家论证、评估和主管部门的批准。在污水处理流程中,各个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节能途径很多,下面就污水处理流程中各个构筑物的节能方法。污水提升泵站节能途径。将现有的集中式污水处理改成分散式处理,并充分利用一级处理后的中水,可以减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压力,更可以大大减少深度处理所需的费用。同时污水提升泵站的水量也会适当减少,甚至可以取消,全部采用分散处理模式。污水处理厂只负责处理工厂附近、污水量大的用户排放的污水。格栅的节能途径。尽量将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可以减小提升泵的功率。污水经过格栅的时候可以凭借其较快的流速通过栅条,必要时再用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沉淀池。曝气设施的节能途径[③]。不管是好氧处理还是厌氧处理设施,其能耗都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必须要用电力设备将空气充入到污水中,但是我们可以采用多层好氧过滤的方式减小这一能耗开支。好氧过滤的各个滤层的厚度的材料都是不相同的,实现的过滤效果也大相径庭。好氧过滤具体的方法是:污水经过格栅拦截之后,即可以直接进入第一层好氧过滤层,第一层好氧过滤层的孔隙是很大的,一般用粗大的砂石铺垫,主要去除污水中大的悬浮物并通过水流在砂石中紊动的流动将空气中的氧气混入污水中。然后污水进入第二层好氧过滤层,这一层的砂石粒径相对较小,污水在这一层的停留时间相对较长,主要是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过程,在这一好氧滤层里,很容易生成生物膜,类似于生物膜的处理。如果污水的有机物的含量不是很高的话,处理水已经基本达到了排放的标准了,也可以将处理后的水收集起来作中水使用。如果污水的有机物含量很高的话,可以让污水继续进行下一层的好氧过滤,滤层的孔隙也将更小,处理时间更长,效果也更好。在这一层中,由于污水的停留时间较长,对污水中的N和P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进行好氧过滤处理的排放水已经可以达到排放的要求,没有必要设置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这种处理流程适用于建设在河湖的旁边,有利用处理水的就近排放,而且可以不用清水管道或管渠即可。
问当地水利局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酉阳彭水,在重庆市涪陵注人长江。乌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有利于保障民生安全,利于解决防洪安全,保证岸固河畅,防灾减灾;是落实河长制,恢复生态,长效管护的责任工程;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因地制宜,美化乡村的暖民工程。
已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SCI收录69篇、EI收录102篇;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6项。2007年当选为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副主席;担任国际“水文科学杂志(HSJ)”副主编、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水文工程杂志(JHE)副主编;2009年当选为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主席,也是中国学者首次担任国际知名水组织主席;2011年获“国际水资源管理杰出贡献奖。1.国际学术刊物近发表的SCI/EI/ISTP论文[1] XIA Jun, WANG Gangsheng, Tan Ge, YE Aizhong & . Huang, 2005,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Time-Variant Gain Model for Nonlinear Hydrological Systems,Sciences in China Earth Sciences, 48(6),713-723(SCI检索)[2] Xia Jun & Zhonggen Wang,, 2004, The Renew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its Quantific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n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 Special Issue, 2327-2336(SCI检索)[3] Trevor Boston & Xia Jun, 2004, Improving Calculated Discharge from TOPMODEL using 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Index and Discharge -Correlated Rainfall: Calibration Results, Hydrological Process, Special Issue (SCI检索)[4] Liu Changming & Xia Jun, 2004, Water Problems and Prospective of Hydrological Research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 , 2197-2210.(SCI检索)[5] Liu Changming & Xia Jun, 2004, Water crises and hydrology in North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 Special Issue , 2195-2196(SCI检索)[6] & Xia Jun,2004, Editorial: Towards an improved flood preparedness system in China, 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 49(6) 941-944.(SCI检索)[7] ZHANG Shifeng, LIU Changming, XIA Jun, 2004, 降雨径流过程驱动因子的室内模拟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on rainfall-runoff:Indoor imitation experimental study on driving factors of rainfall-runoff process),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Sciences in China Earth Sciences ), 34(3):280-289(SCI检索)[8] Quanxi Shao, Heung Wong, Jun Xia & Wai-Cheung Ip, 2004, Models for extremes using the extended three-parameter Burr XII system with application to flood frequency analysis, 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 49(4) 685-703.(SCI检索)[9] Huang, al. and , 2003, GIS-based distributed model for simulating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in the Malian River Basin, Hydrobiologi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Limnology and Marine Scienc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494(1-3), 127-134 (SCI检索).[10] Chen, Z., . Huang, . Chan, . Geng, and J. Xia, 2003, Development of an expert system for the remediation of petroleum-contaminated sites, 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8(4), 323-334 (SCI检索)[11] Xia Jun, 2002, A system approach to real time hydrological forecasts in watersheds, Water International, 27(1), 87-97 .(SCI检索)[12] Xia Jun, & , 2001, Water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in hydrological Sciences in China, 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 46(6) 907-921. (SCI检索)[13] Xia Jun, et al.,2001, An integrated Hydro-ecological Modeling Approach Applied to the Lake Bositeng Basin in China, Water International, 26(1), 105-118 . (SCI检索)[14] Xia Jun, et al., 2001, An Integrated Planning Framework for Management of Flood-Endangered Reg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Water International, 26(2), 153-161. (SCI检索)[15] Xia Jun, & Gordon G H,Huang, 2001, Flood prevention and watershed management: An overview, Guest editors for Special Issue, Water international, 2001 (6) , 151-153(主编国际水专刊的综述论文,SCI检索)[16] Huang, ., and ,2001, Barriers to sustainable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61(1), 1-23.(SCI检索)[17] 薛金凤,夏军,梁涛等,颗粒态氮磷负荷模型研究,水科学进展,2005年5月,第16卷(3期),334-337(EI 检索)。[18] 占车生,夏军,丰华丽等,河流生态系统合理生态用水比例的确定,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3月,第44卷(2期),121-124(EI 检索)。[19] 朱一中,夏军,王纲胜.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情景分析与评价,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3月,第43卷(2期),64-67(EI 检索)。[20] Xia Jun, 2004, A nonlinear system approach and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ing,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informatics, Liog, Phoon & Babovic (ed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ISBN 981-238-787-0),246-253. (ISTP)[21] Zhu ., Xia J. & Wang ., 2004,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 capacity of Northwest China,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informatics, Liog, Phoon & Babovic (ed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ISBN 981-238-787-0),1269-1276. (ISTP)[22] Zhan , Xia J. & Liu ., 2004, The WEBGIS-based hydr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 secondary developmen,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informatics, Liog, Phoon & Babovic(ed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981 – 238 – 787 – 0 ),1971-1978. (ISTP)[23] Xia Jun et al., 2003, Water Problems and sustainability in North China, IAHS Pub. No. 280 (Water Resources System- Water Availability & Global Change), UK, 12-22.(EI,ISTP检索)[24] Xia Jun, Tan Ge, Li Xin & Zhu Yizhong 2003,Hydrological Modeling of Imperfect Gauged Basins: A New Challenge,IAHS Publication , 145-150,UK, (EI,ISTP检索);[25] Xia Jun, Wang Gangsheng, Tan Ge,2003,A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applied to Heihe mountainous basin in western China. IAHS Publication , 268~274, ,UK (EI,ISTP检索) 。[26] Xia Jun & Wang Zhonggen et al.,2003, A quantifying method of water renewability: Case study of the Malianhe watershed in China, Procc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on River Basin Management, Yellow River Conservation Publishing House (ISTP检索)。[27] 张利平、陈万春、夏军等,干旱灾害成灾过程数值模拟,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36卷第4期,24-27(EI检索)。[28] 叶守泽,夏军,水文科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展望,水科学进展,2002,1(13),93~104(EI检索)[29] 窦明,谢平,夏军,汉江水华问题研究,水科学进展,2002,5(13),557-561(EI检索)[30] 窦明,谢平,夏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水华影响研究,水科学进展,2002,6(13),714~718(EI检索)[31] Xia Jun, et al., 2001, Enlightenment on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from past practices for the Bositeng Lake basin in Xinjiang, China, IAHS Pub. No. 260 (Regional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UK , 41-48. (EI ,ISTP检索)[32] Xia Jun, et al., 2001, Eco-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a quantifying method and case study in Ning Xia,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 in China, IAHS Pub. No. 266 (Hydro-ecology: Linking hydrology and Aquatic Ecology) , UK , 41-48.(ISTP检索,)2.国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1] 夏军、刘孟雨、贾绍凤等,华北地区水资源及水安全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自然资源学报,第19卷第5期,2004年,550-560[2] 夏军、王中根、左其亭,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一种量化方法研究:以海河流域为例,自然资源学报,第19卷第6期,2004年,786-794[3] 夏军,现代水文学的发展与水文复杂性问题研究,水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研究与进展(夏军主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12月[4] 夏军,王中根,穆宏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I),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0,17(2),1-7[5] 夏军,王中根,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在海河流域的应用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第6期。[6] 夏军,引江济太工程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刍议,中国水利,2004年第2期,32-35(CSCD刊物)。[7] 夏军,王纲胜 等,分布式时变增益流域水循环模拟,地理学报,2003,58(5),789-796。[8] 夏军,王中根,刘昌明,黄河水资源量可再生性问题及量化研究,地理学报,2003年,58(4),534-541。[9] 夏军,丰华丽,谈戈,生态水文学-概念、框架与体系,灌溉排水学报,2003年,22(1),4-10。[10] 夏军,孙雪涛,丰华丽, 西部地区生态需水问题研究面临的挑战,中国水利,2003年第5期 A刊,57-60(CSCD刊物)。[11] 夏军,孙雪涛,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球科学进展,2003,18(18),58-67[12] 夏军,丰华丽,2003,生态水文学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水问题研究与进展,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396-407[13] 夏军,薛金风,应用于非点源污染模拟的分布式径流模型研究,中国自然资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陈传友主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水科学进展,2003年,124-131[14] 夏军,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 地理科学进展,2002,6(21),517-526[15] 夏军,朱一中,水资源安全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自然资源学报,17(3),2002年5月,262-269[16] 夏军,谈戈,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资源科学,2002年5月,24(3),1-7[17] 夏军,郑冬燕,刘青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需水估算的几个问题研讨,水文,2002,5(22),12—17[18] 夏军,水文科学发展与思考,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年会“21世纪中 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18-27[19] 夏军,水文学科发展与思考,中国科学基金,2000年9月,14(5),293-297[20] 夏军,窦明,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水质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上海环境科学,2000,19(7),302-304[21] 夏军,湖北省的水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14),17-193.出版专著与教材(1)专著[1] 夏 军, 水文非线性系统理论与方法, 武汉大学出版社,.[2] 夏军,左其亭,邵民诚,博斯腾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实践),当代杰出青年科学文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3] 夏 军, 灰色系统水文学,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4] 夏 军, 区域水环境及生态质量评价,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5] 胡国华,夏军,赵沛伦等,多泥沙河流水污染与模拟控制——理论、方法及应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主编专集/教材[6] Liu Changming & Xia Jun, (ed.), Water Crises & Hydrology in North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8(12), 2004.[7] Xia Jun & Gordon G H,Huang(ed.), Flood Prevention and Watershed Management, Water International, 26(2), 2001.[8] Xia, Jun and Takeuchi,K. (ed.). Barriers to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44(4), 1999.[9] 夏 军, 水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研究与进展持续水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0] 夏 军, 许新宜, 胡宝清,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1] 夏 军等, 水利水电工程研究与实践,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12] 魏文秋, 夏 军, 现代水文学与水环境科学研究与进展,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 [13] 夏 军参编, 工程水文学, 水利电力出版社, .
建立水质模型步骤如下:
(1)收集和分析与建模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为建模作好准备工作。
(2)根据取得资料和数据,选择适当模型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变化规律,写出描述这些关系的数学方程的最佳结构形式,反映描述现象的基本特征。
(3)在模型方程中包含有一些参数值,这些参数值需要用某种方式加以确定,如经验公式,室内实验或数学方法等。但是,确定参数时必须使得到的数值在代入模型后能较好地重视观测数据。
(4)水质模型建立后,必须检验模型结构是否有效,是否有预言能力。
水质模型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情况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第1阶段(1925~1965年):模型比较简单。例如,只考虑了生物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含量的两个线性系统模型,采用一维方法计算河流及河口的水质。
第2阶段(1965~1970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以及对生物化学耗氧过程认识的深入,水质模型发展为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6个线性系统;计算方法从一维发展到二维;研究范围由河流、河口扩展到湖泊、海湾。
第3阶段(1970~1975年):水质模型发展为非线性系统,包括营养物质磷和氮的循环系统、浮游动物及浮游植物系统,以及生物生长率同这些营养物质、阳光、温度的关系,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生长率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关系都是非线性的,只能用数值法求解;空间上用一维及二维方法进行计算。
第4阶段(1975年以后):水质模型发展成多种相互作用的系统,除第3阶段的食物链问题外,还包括水与有毒物质的相互作用,空间尺度已发展到三维。在某些模型中,状态参数的数量已大大增加,建立了具有20个或更多状态变量的水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