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河南中医杂志审稿流程

河南中医杂志审稿流程

发布时间:

河南中医杂志审稿流程

[1]信息[J]. 河南中医,2009,(12).[2]王勇,张金环,王保山,. “中医中药中国行”河南省启动仪式暨郑州站活动隆重举行[J]. 河南中医,2009,(12).[3]李根林,张娟,. 口服吸附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09,(12).[4]武辉,王亚平,. 糖耐量受损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09,(12).[5]王艳,. ICU病人肺部感染的护理[J]. 河南中医,2009,(12).[6]侯中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文献比较研究[J]. 河南中医,2009,(12).[7]许敬生,. 大医高洁[J]. 河南中医,2009,(12).[8]任雷生,谢扬,. 从肺脾论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J]. 河南中医,2009,(12).[9]耿爱爱,张怀镱,邓永琼,吴军,. 水牛角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J]. 河南中医,2009,(12).[10]王娟,陈明玲,龚树材,. 应用消托补法治疗扁平疣体会[J]. 河南中医,2009,(12).[11]周锴,林盛毅,周晓珏,. 运用蜈蚣、全蝎治疗糖尿病足[J]. 河南中医,2009,(12).[12]王立伟,秦宝华,唐蕾,周维顺,. 周维顺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13]孙迎庆,. 三七总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14]洪斌,纳金玲,. 小儿清热止咳合剂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58例[J]. 河南中医,2009,(12).[15]刘丽萍,. 中药枳壳的炮制研究[J]. 河南中医,2009,(12).[16]庄美芳,. 胆胃宁颗粒剂的制备、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J]. 河南中医,2009,(12).[17]张巧丽,吴桐,. 败毒散临床应用体会[J]. 河南中医,2009,(12).[18]李光成,.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19]徐勤,. 肾俞穴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6例[J]. 河南中医,2009,(12).[20]钱红梅,许平武,匡萍,. 针麻与颈丛麻醉复合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21]何忠锅,胡俊义,李丰,邹来勇,. 补肾强筋汤结合温和灸对膝OA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22]黄漫为,郑锦清,王琼梅,. 针灸牵引配合健康教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远期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23]康丽,杜东琛,宋丽娟,. 耳穴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机理初探[J]. 河南中医,2009,(12).[24]龚晓强,王梅花,苏永立,黄涛,. 头针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54例[J]. 河南中医,2009,(12).[25]王小兰,. 齐刺法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关性分析[J]. 河南中医,2009,(12).[26]田爱红,高焕萍,高鸿山,. 复律汤联合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50例[J]. 河南中医,2009,(12).[27]李海音,柴士花,刘天骥,.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J]. 河南中医,2009,(12).[28]黎甲文,王振常,. 中西医结合治疗NSAID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29]魏素芳,. 藻甲消瘤汤治疗乳腺增生病63例[J]. 河南中医,2009,(12).[30]徐晓燕,. 阿昔洛韦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60例[J]. 河南中医,2009,(12).[31]彭亚楠,陈朝霞,. 侧穹窿封闭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50例[J]. 河南中医,2009,(12).[32]孔慧娟,. 宁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62例[J]. 河南中医,2009,(12).[33]原春山,. 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96例[J]. 河南中医,2009,(12).[34]魏静梅,马钦惠,曹小丽,. 萝卜汤对剖宫产术后排气效果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35]庄义昭,. 针刺臀痛穴为主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J]. 河南中医,2009,(12).[36]朱益敏,. 舒利迭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37]池雷,. 宁心敛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0例[J]. 河南中医,2009,(12).[38]李惠娟,. 辨证、辨体调治痛经33例[J]. 河南中医,2009,(12).[39]李达璟,张武锋,徐星慧,. 结膜自固定显微手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 河南中医,2009,(12).[40]黄河,刘庆贺,. 疏肝和胃汤治疗十二指肠胃反流病120例[J]. 河南中医,2009,(12).[41]孙广州,屈慧萍,李会霞,. 消乳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48例[J]. 河南中医,2009,(12).[42]许玢,. 抑清汤治疗免疫性不孕症19例[J]. 河南中医,2009,(12).[43]马志明,.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错缝39例[J]. 河南中医,2009,(12).[44]余梅芳,韩继忠,. 清利活血益肾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J]. 河南中医,2009,(12).[45]祁营洲,赵红义,郑健刚,焦蕾,. “三步康复疗法”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改善中风患者ADL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46]呼敏凤,.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胃炎56例[J]. 河南中医,2009,(12).[47]李二虎,. 五虫散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0例[J]. 河南中医,2009,(12).[48]胡建萍,. 丹芪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48例[J]. 河南中医,2009,(12).[49]石瑞舫,罗静,石瑞香,. 逍遥安寐汤治疗不寐156例[J]. 河南中医,2009,(12).[50]杨维超,万燕丽,王付,. 高血压绿色疗法探讨[J]. 河南中医,2009,(12).[51]陈彩霞,梁勇超,. 原发性痛经在岭南地区的防治探讨[J]. 河南中医,2009,(12).[52]黄春莲,谭畅,何洁茹,邓金凤,韦志辉,. 生脉定志汤治疗糖尿病并脑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53]刘瑞,周艳丽,. “治癌灵”穴贴及针刺对H_(22)肝癌小鼠抑癌作用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54]齐红朝,檀金川,. 雪芪通肾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定量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55]田中岭,张丽萍,. 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NGF、BDNF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56]赵争敏,薛鸾,曹瑶,. 蜂毒对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TNF-α、IL-1β、PGE_2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57]崔青荣,周庆伟,. 周庆伟教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58]崔炎,李玉凤,安俊彩,. 崔公让教授穴位注射治疗面瘫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59]时增科,刘吉善,. 刘吉善主任医师运用三仁汤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60]李静洁,. 《内经》时间诊断学探析[J]. 河南中医,2009,(12).[61]王红妹,. 经方治疗手足心黄验案3则[J]. 河南中医,2009,(12).[62]麦熙,邓暖繁,. 五苓散加减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症30例[J]. 河南中医,2009,(12).[63]孙汉屏,杨宁,. 小建中汤加味治愈外感腹痛1例[J]. 河南中医,2009,(12).[64]石静娟,.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J]. 河南中医,2009,(12).[65]郑贵良,. 养阴法的形成与发展概论[J]. 河南中医,2009,(12).[66]颜芸,顾勤,. 体质学说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2009,(12).[67]杨兆林,. 仲景治痞特色[J]. 河南中医,2009,(12).[68]何云义,张玉英,. 张仲景咳喘病组方特点浅析[J]. 河南中医,2009,(12).[69]罗勇,. 小议《伤寒论》中疾病自愈而出现瞑眩的机理及其意义[J]. 河南中医,2009,(12).[70]马晓妍,张明雪,. 浅探《金匮要略》之胸痹[J]. 河南中医,2009,(12).

一般2000多

yihbjklm 是统计源核心期刊,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河南中医》十多年来先后获得多种殊荣:1992年被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委评为自然科学类优秀期刊;1992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中国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1995年获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1996年获河南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8年获河南省第三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河南省高校优秀学报评比最高奖——一等奖;2000年获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二等奖;2000年获河南省第四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2年获河南省第五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2005年获第六届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最高奖——优秀奖;2007年获全省科技期刊编校质量评比第2名;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连续两届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创刊30余年来,《河南中医》以鲜明的特色吸引了广大读者,在中医期刊之林独树一帜,是公认的河南省中医权威刊物,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也有较大影响。 以与文稿内容密切相关的较近期著述为主,综述可酌增。文内于引用处按顺序以右上角码注明,文后对应列出其出处,格式如下:[期刊]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如:[1) 贺石林,杨锡平,彭芝配,等.复方丹参液抗内毒素休克的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83,24(8);75—77.[书籍]序号 主要责任者.书名·卷[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迄页.如:[2] 张介宾.类经·上册[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18—131.本刊只接受未曾公开发表过的论文,反对一稿多投;自收到来稿之日算起,满2个月未接到本刊稿件采用通知者,可另行处理。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不愿删改者,请在稿件上注明。地址:450008 郑州市金水路1号 《河南中医》

辽宁中医杂志审稿流程

能。辽宁中医杂志一审过了辽宁中医杂志审稿周期辽宁中医杂志最快审稿《辽宁中医》杂志创办于1958,是辽宁省卫生厅主管的重点学术期刊

辽宁中医杂志外审通过率为46%。初审半个月,外审10天,通过率约46%,杂志投稿周期在3个月,不过见刊时间比较长,文章确定被录用后,需要等待一年才能通过纸质版见刊。

河北中医杂志审稿

各省市都有自已的中医杂志.象河南中医,河北中医,北京中医,内蒙中医,但现在比较有名的还是新中医(广州)和中医杂志(北京).相对来说比较好点.我以前订全国的中医杂志也只三百多元,呵呵,现在怕是一本也差不多了. 投稿现在很贵的.不象以前说的给稿费那么的简单.我投到新中医的要500元的版面费,河北中医的要240元的版面费. 你投过去后,人家录用会给你回执的.

建议朋友: 既然是老师推荐投稿,你可以找老师要一本《江西社会科学》 或 《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上面应该有联系方式及责任编辑姓名,就可以直接电话联系后,按照编辑部要求投稿了。 如果老师没有期刊,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找邮局,邮局负责办理所有期刊的订购工作,他们有这些期刊的联络方式,也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祝顺利!

题主是否想询问“河北中医杂志是几期”?12期。《河北中医》创刊于1979年,是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每年期刊数为12期,配送方式为普通快递。

《河北中医》杂志不是2011第六版北图核心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办: 河北省医科院情报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河北省石家庄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2619CN: 13-1067/R邮发代号: 18-3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河北中医创刊时间:1979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华医学会杂志审稿流程

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只接受网上投稿,登录网址为:http:// cma.org.cn/ywzx/ywzx.asp2.推荐信 :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请作者从中华医学会网站下载《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投稿时附上单位介绍信及授权书,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 ,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3.投稿清单 :(1)投稿函(推荐信);(2)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基金资助项 目,项目负责人,Email地址 ,电话 ,传真 ,投稿 日期;(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正文:引言,材料与方法 ,结果,讨论 ,志谢,参考文献(视文章体裁选择相关项 目)。 在线投稿的时, 应该按以上要求同时提供相应材料,邮寄审稿费。必要时您可主动与编辑部联系,了解相关情况。

一般需要等8个月左右,有快速通道的,比如说国家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能发挥社会效益的,可以3个月左右发表。发表不了的一般不退稿。我自己去年发过一篇,等了近9个月。

对稿件的要求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提供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2.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首页左下脚,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3.题名: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进行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及其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5.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an,LIU Ho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为250个实词。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7.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8.统计学方法:(1)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3)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χ±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或P<)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χ2=,F= 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P<和P<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或P<。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9.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10.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数据图及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影像图应标注左右;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如引自他刊,应注明出处并提供该刊同意刊载证明。11.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例如:“ ng/L± ng/L”可以表示为“(±)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12.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不能写成±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1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外文文献需要提供PubMed的PMID号。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二、投稿要求1.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文稿应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4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2000字。2.请通过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进行投稿点击“业务中心”进入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网上投稿成功后还需寄送以下几项材料:(1)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40元(请务必注明稿件编号),汇款地址: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收;(2)单位推荐信: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3)一份打印件(也需注明稿件编号);(4)若此项研究为基金项目者,需附批文复印件。投稿过程中如需帮助请致电编辑部。三、稿件处理1.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2.稿件退修: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先通过稿件远程管理系统发回稿件,修改稿打印件寄回本刊编辑部,并需作者签字注明该稿件无一稿两投。3.“快速通道”的稿件要求: 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个月内就论文审稿结果(以“快速通道”发表、按普通稿件处理、退稿)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收稿后4个月内予以发表。“快速通道”论文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在投稿前应与编辑部联系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在得到确认后,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投稿成功后将稿号告知编辑部并通过特快专递将纸版稿件寄送编辑部。稿件应符合本刊稿约的要求并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应提供说明论文需要通过“快速通道”发表理由的书面材料,同时提供省级及以上图书馆或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同时有2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至少有1位为非本单位专家)书面推荐意见。作者可推荐3~5名审稿专家(需注明其详细联系方法,包括Email)供编辑部参考。应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电话、Email等联系方式。 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需交纳审稿费每篇400元。汇款至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附言中请务必注明“快速通道审稿费”。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在网上投稿成功后3个月内未明确处理意见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本刊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1)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2)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你真的很搞笑,钱就别想了!再和他们联系吧,中华医学会杂志有很多也是代理出去的,不知道你联系的是那一家!

环球中医药杂志审稿流程

不高。环球中医杂志审稿周期为90天,见刊时间为300天,录用率为10%,录用率不高,另外其征稿对象为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作者和读者。

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周期一般在两个工作日内,具体的时间有所不同,有1-2个月以内,也有3-4个月左右。《中华医药杂志》属于月刊,一般没有1日出版。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稿件审理需要一段时间,稿件审核状态请作者在网站自行查询。本刊将参照审稿专家意见给拟刊用的稿件发送退修信,请作者按修改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将修改稿发回,如超过60天未修回,视为自动放弃,发表需重新投稿。本刊录用的稿件编校后,校样将扫描发送作者,请以红笔直接在校样上校对、修改错误,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校样修回。若在投稿5个月后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另投他刊。

因为中华中医药杂志内容专业性很强,为了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需要投稿的时候推荐审稿人。

  • 索引序列
  • 河南中医杂志审稿流程
  • 辽宁中医杂志审稿流程
  • 河北中医杂志审稿
  • 中华医学会杂志审稿流程
  • 环球中医药杂志审稿流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