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一九八四研究论文

一九八四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一九八四研究论文

陈子善是被公认为最热心的张爱玲研究专家.文学研究者、美籍华裔教授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内地,使得张爱玲的名字和她的作品(包括钱钟书、沈从文、林语堂、路翎等一批作家),像“出土文物”一样浮出历史地表。

由此,才便有了《收获》刊出的《倾城之恋》以及文学界的相关评论。

其后,张爱玲迅速走红,形成内地的第一次 “张爱玲热”。

一批被尘封已久的作家,如钱钟书、沈从文等人,也因为夏志清的推崇而同期走红。

夏志清用42页论张爱玲“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倾城之恋》如此写道,而沦陷的上海,是张爱玲的成名地。

张爱玲,原名张瑛,笔名梁京,祖父张佩纶是清朝御吏,祖母是李鸿章之女。

23岁时,张爱玲以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炮走红,成为当时文坛上的一颗耀眼明星。

对张爱玲研究产生推动的,是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1961年,曾与张爱玲当面交谈过的文学史家夏志清出版英文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张爱玲首次进入中国文学史。

1979年,这部书的中文版在香港出版,并于 80年代初引起了内地学者的注意。

此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内地与香港的交流逐渐增多,许多学者从香港带回了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由此,张爱玲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作家止庵说,自己从一篇文章中看到,《中国现代小说史》用了26页论鲁迅,却花了42页论张爱玲,就很关注张爱玲, 1991年到香港,自己专门去买了夏志清的这本书。

“夏志清在这本书里面推出了四个人,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和师陀,前三个人因此名声鹊起并在海外引发研究热潮,台港一些著名作家如李昂、白先勇等人都对张爱玲推崇备至,这股风潮回过头来影响内地。”写过《张爱玲传》的于青回忆,自己1978年在北大上研究生之前,从未听说过张爱玲的名字。

“七十年代末正是门户洞开,思想解放之时,我们这批‘老学生’如饥似渴地找书读,越是开禁的,或未曾闻识过的,就越是有兴致。

我们从图书馆尘封的‘库本’中找到张爱玲的《传奇》,当然还有钱钟书、沈从文、废名、路翎等一批作家作品,这骤然改变了我们的‘文学史观’。

初接触张爱玲非常个性化描写所产生的那种艺术感受称得上是一种‘冲击’。

不久,大概是1979年,我们磕磕巴巴读了夏志清英文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越发相信我们自己的艺术判定:张爱玲是不应被文学史遗忘的一位杰出小说家。”《收获》让张爱玲浮出水面真正促成张爱玲进入内地文学评论界和作家关注的还是《读书》和《收获》。

1984年,《读书》和《收获》杂志同时发表了作家柯灵的《遥寄张爱玲》,又同时刊登了张爱玲的成名作《倾城之恋》。

自此,张爱玲作品进入大众视野。

《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回忆说,柯灵《遥寄张爱玲》在写完以后,被当时《收获》杂志的负责人肖岱看到了,当时,这篇文章已经被《读书》约走了,肖岱认为柯灵的文章写得很好,考虑到《读书》和《收获》的读者对象不同,加上当时《收获》有一个介绍作家的作品专栏,每期推出一个,在刊登一篇作品的同时,也刊登一篇有关作家创作的评论。

就这样,柯灵的《遥寄张爱玲》和《倾城之恋》一起刊登在《收获》杂志上。

程永新记得,“我们发表张爱玲作品,还是有一点点顾虑的。

但是,她的小说确实很好,估计发出来即使有一些争议,问题也不大。”《遥寄张爱玲》发表后,看过文章的张爱玲的姑妈和姑夫一起找到柯灵,感谢他为张爱玲说了公道话。

而作家阿城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一九八四年底,我在《收获》杂志见到《倾城之恋》,读完纳闷了好几天,心想这张爱玲不知是躲在哪个里弄工厂的高手,偶然投的一篇如此惊人。”作家苏童将张爱玲的一部作品选入“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称张的作品是“标准中国造的东西,比诗歌随意,比白话严谨,在靠近小说的过程中成为了小说”。

苏童说,“我读张爱玲的作品,就像听我喜欢的音乐一样,张爱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乐,也不是交响乐,而是民谣流派,可以不断流传下去的。”作家叶兆言甚至认为,张爱玲的作品让寝室的夜晚不再孤独。

“大多数读者恐怕都和我们一样,或是觉得张爱玲应该一心一意写小说。”贾平凹把张爱玲称作“会说是非的女狐子”,看了她的散文,叫好不迭,又去找她的小说,在香港访问期间单挑张爱玲的书买。

“当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深。

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要读。”贾平凹坦诚自己对张爱玲作品的迷恋。

在研究领域,根据学者艾晓明的回忆,新时期最早重新评价张爱玲的学者是北大王瑶先生的研究生赵园,她写了《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读张爱玲小说集》,这篇文章比《遥寄张爱玲》还要早两年,后来收入她的论文集《论小说十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地文学评论界内部对于张爱玲的评价也开始发生变化。

1985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等人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是首次将张爱玲写入内地的文学史。

在这本影响极大,被全国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使用的文学史著作中,吴福辉负责撰写了张爱玲的部分。

在论及“孤岛”与沦陷区文学时,本书用了大约800多字来写张爱玲,指出张有“古典小说的根底”,又有“市井小说色彩”,展现了“洋化”环境中仍存留的“封建心灵”和人们百孔千疮的“精神创伤”。

尽管有人后来认为本书评论张爱玲“笔墨相当经济” ,但是无数的大学生从这本书中知道了张爱玲,按照陈子善的说法,在高校中文系学生的论文中,研究张爱玲的一直名列前茅。

“涉张”图书达到近百种80年代学术界的研究带动了张爱玲著作的出版。

出版者一开始比较小心,出版其作品大都打着“研究和教学”的名义,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1986年2月,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排印,前面还附了作者像。

1987年3月,《流年》的影印本出版;《十八春》由江苏文艺出版社重印;《半生缘》由花城出版社重印。

此外,张爱玲翻译的《爱默森文选》由北京三联书店重印出版。”1992年,出版界摸准了大众阅读取向,出版张爱玲著作。

当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张爱玲文集》。

花城出版社、浙江文艺社、台海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四川文艺、三联等都出版过张爱玲图书,总数超过50种。

1995年9月,张爱玲在美国逝世,张爱玲再次引起瞩目。

一些国内报纸均做了重点报道。

由文学研究界开始的“张爱玲热”,此时扩散到公众领域。

据陈子善教授统计,内地众多出版社,总共推出了近百种有关张爱玲的图书。

另外,一些研究张爱玲及其作品的书籍,也顺势走红。

在“张爱玲热”中,张爱玲研究者金宏达、于青主编的《张爱玲文集》影响最大,这套正版发行量达五六十万套的书,更引来了遍地开花的盗版。

时任安徽文艺出版社编辑的江奇勇说,盗版远远超出正版,数量无法估计。

《张爱玲文集》是1992年出版的。

起初,安徽文艺出版社认为这书很可能卖不出去,把它当作赔本项目,在出版进度上略有延迟。

当时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粱长森到中央党校学习,于青特地找到他,说明这套书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粱长森拍板推出。

这套书首印5000套。

不久,他们发现,必须加印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1995年和1996年,这套书迎来销售高峰。

各地发行商和书店先把款打入出版社账户,排队等着发书。

由于印刷厂忙不过来,拿不到货的客户非常着急,一再催促,有些书直接就被发行商从印刷厂领走。

因此,《张爱玲文集》盗版书“应运而生”。

江奇勇说,不仅外面的人盗版,就他知道的情况,出版社内部有人和外面勾结起来盗版。

因为排队等着发货的客户迟迟没有拿到书,而有些书直接就从印刷厂发走了。

“张爱玲、李泽厚、傅雷作品,当时是安徽文艺出版社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三块项目。”江奇勇说。

1995年,张爱玲逝世。

此后一两年时间里,读者对张爱玲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张爱玲著作被改编成电影和话剧。

而在上世纪80年代被批判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2005年7月终于与内地读者见面。

爱死了张爱玲陈子善表示,张爱玲热兴起和持续的原因,有很多因素。

比如,张爱玲人生经历奇特,富有传奇性,她罕见的文学才华,与胡兰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她独特的个性都很有传奇色彩。

在内地学者和“张迷”中间,广泛流传着台湾的张爱玲研究专家唐文标先生“爱死了张爱玲”的故事。

从1973年决定研究张爱玲后,唐文标10年之间“足迹几乎遍及诸大洲自由世界各大学图书馆”,1984年,他将收集到了所有上海沦陷时期有关张爱玲的出版资料,包括张爱玲的照片,张爱玲画的插图、扉页、漫画、书籍封面,第一次发表文章的刊头及发表过张爱玲作品的各杂志的封面及目录页等等,汇总原样影印,印成一册16开,383页厚的《张爱玲资料大全集》,在时报出版公司出版。

张爱玲知道以后,认为此事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便让拥有自己作品版权的皇冠出版公司跟时报出版公司交涉,于是,时报公司就停止了这本书的发行。

1985年6月初,时报出版总经理柯元馨打电话给当时住在台中的唐文标,说仓库还有四百本书,你如果要,我就雇一辆车给你送去;如果不要,就准备销毁。

因为编这个书很费劲,他说要,于是,出版公司把几百本书拉到楼下,卸在那儿就走了。

因为夫人不在家,患鼻咽癌多年的唐文标就自己把书往上搬,鼻咽癌伤口因承受不住重力压挤而出血不止,第二天凌晨三点在台中病发身亡,时年58岁。

一位台北文艺界朋友听闻消息后痛哭失声,频频叹息,最后骂道:唉,唐文标,爱死了张爱玲!止庵说,“真正因为喜爱一个作家而死,这样的事情在别的现代作家身上没有发生过。

另外,陈子善先生特别可爱,这么多年来不断发掘张爱玲作品,他在别的作家身上没有用过这么大的劲。

像《郁金香》被发现,在全国的媒体上就引起了很大反响。

一个作家到这个份儿上,真的是她莫大的光荣。”陈子善认为,80年代,中国出现了琼瑶热,但是,人们读多了之后,发现琼瑶的作品只是空中楼阁。

90年代之后,文学被边缘化,市民社会开始逐渐形成。

而张爱玲的作品耐读,有一种历史的价值,她写的人和事,好像就发生在人们身边,她讨论的感情、婚姻、家庭等问题,依然是人们所关心的。

当然,张爱玲热兴起后,对其人其作一直存在争议。

《收获》副主编程永新认为,“张爱玲的作品确实不错,但是现在对她捧得太高。

她的作品在题材上还是有一些局限,像《色戒》,实际上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但是,因为李安执导的电影的走红,有人也评论说这部小说很好。”

蒋勋于一九七六年自巴黎、西班牙、意大利、荷兰、德国、瑞士、英国及希腊各地旅行,做艺术札记,同年底返国。一九七七年主编雄狮美术,将它扩大成为综合美术、建筑、戏剧、文学等多样化的刊物,而且使雄狮美术成为当时反映台湾本土化最具挑战性的杂志,掀起本土化与民族性之广泛讨论的热潮。一九七九年开始任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台湾大学、淡江大学等,讲授“美学”及“艺术史”等课程。一九八三年担任东海大学美术系之创系系主任。担任过金马奖、联合报小说奖、金鼎奖、文建会国际版画展、世界华人文学奖等之评审;一九八九年广播节目“文化广场”获文化教育节目主持人金钟奖,同年生日在台北举行第一次个展,展出六十多副水墨书画作品。现任东海大学、国立艺术学院教授,在初中的时候蒋勋爱上了诗,数学练习簿上写满了诗句,诗是他少年寂寞心灵的最佳寄托之处。书店的世界文学名著译本,更是他立志成为作家的梦想。曾写了篇浪漫式的爱情小说,在《中国语文》刊登。进入高中以后,他继续写诗,也尝试写起小说。这时期遇到两位贵人──陈映真、 痖弦,鼓励他在小说、新诗的创作。受英文老师陈映真(也是台湾乡土作家)影响,《笔汇》、《现代文学》。 哑弦介绍他读了许多当代的新诗作品、评论,使他得以进入现代诗的殿堂。诗作曾发表于《自由青年》、《蕉风》上,也曾以第一人称的小说〈洛洛的故事〉,得了全省高中小说第一名。可惜,进了大学以后,竟停止写诗,虽然视野开阔了,但内心的情绪被当时流行的存在主义所纠结,彷佛一个沉重的担子压在肩头,无法再浪漫起来。大一暑假,以写小说的方式,处理对生命的质疑,完成〈劳伯伯的畜牧事业〉,综合了中学时期的浪漫主义,和大学时期的存在主义;刊载在「中国时报」的前身「征信新闻报」。同年在联合报副刊发表的小说还有〈希望我能有条船〉,并分别选入《联副三十年小说选》、《人间选集》。但因初试啼声即受到作家楚戈等的赞美,将原本喜欢以讲故事的形式拿来写小说的兴趣给压抑了,一停笔又是十几年。一九八0年,再度发表〈相亲〉于《现代文学》。而迟至一九八八年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传说》(皇冠)。畅销小说《因为孤独的缘故》(时报),是一九九二年令文坛惊艳的佳构。大学四年蒋勋曾停止写诗,直至一九七四年的夏天,到法国研究西洋美术史时,才又因为无法排遣的乡愁而动笔写诗。也因独自旅游的关系,怀乡的情绪彷佛经过酝酿而开始发酵起来,在内心翻涌澎湃,在压抑不住之下,于是买了笔记本,背出昔日熟悉不过的诗句,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而这些诗句似乎就是乡愁的病根,整整写完一本,好像把重重的乡愁呕吐尽了,原本抑郁的心,才舒畅起来。同时也重拾荒废已久的诗稿,将自己真实的感情,以最自由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丢七、八年的写诗习惯,终于重新找回来了,这是他的第一本书──“少年中国”(远景)。继之而起的有一九八二年出版第二本诗集《母亲》(远流),并获得中国时报推荐特别奖。七年后又出版诗集《多情应笑我》,同时入选畅销排行榜及联合报质的排行榜。一九九二年创作诗集《来日方长》出版(东华)。蒋勋曾说:“我写过小说,出了两本诗集,散文却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但是我也知道,散文到最后,恐怕不只是文学技巧,而是要在情怀、气度上完成一种典范。”他认为散文几乎一直是中国文学的正统,诗和小说都必须要从散文的基础发展出来。一九八四年蒋勋的第一本散文集《萍水相逢》(尔雅)才告诞生,而且一炮双响,隔年获中兴文艺奖及中国时报散文推荐奖。一九八三年是散文的丰收季,共出版《大度山》(尔雅)、《欢喜赞叹》(林白)两本散文集。在文字创作的世界里,蒋勋触角十分宽广,他以诗歌吟诵年少的激情和乡愁的心声,用散文细说生活的曼妙情境,和对美学的深刻反省,更用小说处理人性神秘而复杂的内心,始终藉以关照社会的用心。且由于从事艺术工作多年,在作品中不时流露对“人”的关怀,也显示丰富的视觉意象,仿佛以文字代替了线条,透过艺术的融合,产生了无比深挚亲和的美感。小时候,蒋勋在父亲严格的督责之下开始习字。每天日课包括大字三篇,小字一篇;常为免于一顿痛打,总在父亲下班之前,挑几个笔画简单的字,如,“上”、“大”、“人”、“己”等来蒙混过关。但在饱食母亲的丰盛晚餐后,又是一次晚课,重新铺纸研磨,小手被爸爸强壮结实的手掌,听着爸爸运笔时的呼吸,虽然父子如此贴近,写书法却还是童年的苦差事。二十几年后,蒋勋才真正贴近书法,觉得其中的顿挫点捺,是生命的一种实践。经由颜真卿的气势宏浑转向笔法苍劲的魏碑。也曾在研究所时期向王壮为老师学习书法艺术,这样的改变,到了法国,竟也成解乡愁的万灵丹,从此书法已成蒋勋生命的一种信仰,自认是对前一阶段生命浮躁嚣张的惭愧之情。小学时期的蒋勋喜欢在数学簿上画连环图,一本本的杰作是爱画的开始。初中以后,至民众服务站的绘画班旁听,教山水的老师是溥心畲弟子萧一苇老师,却只教教他悬腕写字、背古文。反倒是教花卉课的陈瑞康老师鼓励他放手挥洒,画个富贵的牡丹、雄赳赳的大公鸡。后因车祸骨折而中断国画的练习,只能随姊姊画明星以自遣。考大学时,因家人反对放弃美术系,但求替美术生背画架过过瘾,直到进了研究所才又回到艺术领域。受到庄严老师的生活艺术的熏陶──在外双溪的宅院写字、喝酒、看书画;与李霖灿老师共同陶醉在中国美术史、以及和晓云法师走在华冈上听溪水潺湲,领悟佛教艺术。追随那志良、谭旦冏老师在超级教室──故宫,学玉器、铜器、陶器等。第二次习画是随好友奚淞拜师于张谷年先生,只记得一个端正严谨的老人,很费力地在纸上示范“横平竖直”。为了研究中国绘画史,曾向老先生请益,虽然老先生不固执于故国山水,选择台湾秀丽美景入画,但还是会用《芥子园画谱》的笔法,,用了很多斧劈来皴阿里山的山石,但经蒋勋的细腻观察,阿里山的的林木,是包含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层次多变山林,所以除亲身经历、学理验证之外,再加上实地演练,发现阿里山的山林有的像赵孟頫用的“解索皴”,有的地方像王蒙用的“牛毛皴”,可是还要湿润芜蔓一点。从此回到故宫看画不再在枯燥无味 ,因为每一幅山水都能看出它的不同风貌,展现独特的风情,也诉说着历史的风采。这是蒋勋对绘画自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看法。引地指出,蒋勋的审美趣味是走在读者之前,直到有一天我们社会反璞归真,他的作品就会受到重视。他的《今宵酒醒何处》、《萍水相逢》、《大度山》等都是以自己的水墨小品作封面,从简单的线条,不难看出其雅、拙兼具的特质。在艺术方面的作品有毕业论文《渐江研究》,以及出版的有《齐白石研究》(雄狮)、《艺术手记》(雄狮)、《美的沉思》(雄狮)、《给少年的中国美术史》(东华)等书。一九八七年与席慕容、楚戈举行“山水”联展。一九九0年四十二岁生日举行生平第一次水墨画个展,隔年与小鱼、陈仕卿联展,两年后又与大姊蒋安联展。蒋勋曾说:“我有一个梦,总觉得自己是一棵树,根在土,种子却随风云走去了四方。”他就是 一个眷恋故乡的大地之子,也是爱好流浪的旅行品味家。从一九七二年十月赴法国巴黎留学,次年把部分时间都到电影图书馆看三、四部电影,当时最心仪的导演为卓别林、黑泽明、费里尼、维斯康蒂等。在一九七四年夏天以搭便车的方式,在西班牙、意大利、荷兰、德国、瑞士、英国及希腊各地旅行,作艺术杂记至年底返国。一九八一年受邀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与来自世界山时各地区的作家相处四个月,其中包括老作家丁玲、萧军、吴组湘﹍﹍等。年底又重游旧地──巴黎、希腊等处。一九八三年旅游日本京都、奈良,寻找大唐遗迹,一九八七年又以此为出发点,作全球旅行,创作“路上书”系列,赴新加坡与大陆美学家李泽厚晤谈。再赴印度尼西亚巴利岛,远征布鲁塞尔、重游巴黎、阿姆斯特丹、希腊等地,乘船游历爱情海诸岛屿,土耳其伊凡塞斯、伊斯坦堡等古文明区。五月,首次踏上回乡的路途──西安,游历干县,兴平等汉唐古陵墓区。一九九0年二月赴广西贵州采访西南地区傩戏资料。并赴北京,访问钱钟书、杨绛、夏衍、卞之琳、冰心、等老作家。一九九一年二月与建筑师黄永洪游赏苏州庭园之美、杭州西湖之春。七月又与席慕容长征外蒙古乌兰巴托及南戈壁等地。一九九二年七月意大利阿西西、西耶那古城,一九八二年再往巴黎与沙特尔城。蒋勋多年来的旅行心得是:旅行是最佳的休闲方式,可以寓教于乐的一种绝佳的自然生活课程,使他获得更宽广的创意空间。所以建议将旅游纳入教育体系,让青年藉由“朴素”的旅游,磨练世界观及独立能力。而且他认为要深入认识作者,不妨亲临作者生活的家园走一走,才能体会出作者如何能孕育出不朽的佳作。蒋勋的童年阅读是淡水河与基隆和两岸的自然熏陶,和民间庙会、母亲的说书开始的。读书则是严父督励的功课:《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真正接触到阅读乐趣的地方,他戏称是年少时期的图书馆──东方出版社,饱览世界名著:《简爱》、《咆哮山庄》、《基度山恩仇记》、《战争与和平》等都使他浸淫于书香气息中。到了高中,英文老师陈映真带领他们看英文原著的《异乡人》,介绍台湾现代作家白先勇、黄春明作品,以及大量阅读存在主义的著作:福克纳、卡夫卡、乔伊斯、伍尔福,都是滋润他求知饥渴的心。大学以后,较偏向史学、哲学,也曾在狮头山玄光寺里读佛经。《史记》,这一部旷世巨著,蒋勋认为可以当成美学来阅读,因为太史公不以成败论英雄,为每一个历史人物留下完美的形象。如楚汉相争的项羽、刘邦,他们 不只是两个历史角色,而是深具生命力的血肉之躯,读了它便有了荡气回肠的感觉。所以,认定它是真正影响人一辈子的“经典”。当年就是受《史记》的影响,而从史学再转入美学的领域。他以为:中国图书自有一种将个人生命情怀提升在艺术之上。“致广大而尽精微”,是蒋勋对阅读的第一个建议。要先“博览群书”,在求精微的细读,才能打下深厚的根基。“文学不见得只是文学”,是他的第二个建议。根据他的阅读经验,即使是医药书籍《本草纲目》,也有打动人心的优美词句,值得一读。“无所不在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是他的第三个建议。他在巴黎的时候,为了多亲近巴黎,每天步行两小时,身边总会带本诗集,以便在歇脚的时候,读几首波特来尔、韩波、马拉美、阿波里耐的诗,让诗有呼吸的空间;法国人也都在有鸽子的喷泉小广场、露天咖啡座,徜徉在诗的世界里。蒋勋的相貌最大的特征是头很大,自然的卷发,喜欢穿着简单明亮的衣裤,肩上喜欢挂搭一个装有纸笔书本的背包,走路时常低头不语,兴致一起便会昂首高歌,声音之大令人不知所措,但就有如他的诗一般,给予人一种年轻的生命活力。他上起课乃有板有眼,胆小的学生可是十分敬畏,但在周末时,他家中的屋子总充满了师生的笑语不断。他是个难得见到脾气好,心地也好的人。诚如挚友奚淞所言:“藏在蒋勋内里的,是一个可以高歌、可以挥泪的少年形象。”他最可爱的美德是与人分享。他的小屋后院种了十多株玉米,便邀好友共享田园丰收之乐;偶吃到佳果,也不忘留下一幅画来与朋友共享,上面还落款为“这是水果”!或拿吃过的樱桃籽滓,随兴地画出一幅樱桃小品;或题上“三颗柿子未吃之前”。更为可贵的是:蒋勋先生以甲子的岁龄,,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蒋勋多年在文学和美学上的耕耘,就时间的纵轴而言,他可算为人类文化的孝友之子,他是一个恭谨谦逊的善述者。就空间上的横轴而言,蒋勋是这个地域的诗酒风流的产物,是从容、雍雅、慧杰、自适的人。蒋勋曾得过台湾全省小说比赛第一名、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以及吴鲁芹文学奖。他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曾经做过广播节目《文化广场》、此节目由台湾警察广播电台播出,相当受到好评,获得了1988年的金钟奖。蒋勋认为“即使在大城市里,我们还是可以活得很悠闲。人要能自在、独处,不是依靠外在环境,而在於心灵的感知是否敏锐。”蒋勋说“前阵子停课在家,学会了用电脑来写作,来传输我认为最美的图片给朋友和学生。他们看了这些图片大笑,驱走了原本因为SARS而感到焦虑的情绪。”心中一盏灯,可以驱走满室的灰暗。 蒋勋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以生活美学、心灵健康为出发,让自己的生活、整个的社会,都能更美、更好。

1]周忆,石崇辉. 中国力学学会流控专委会四川省液压气动技术开发空流中心积极组织国际气动液压技术交流活动[J]. 机床与液压,1997,(1). [2]厐积伟. 从第二届北京国际液压气动技术展览会看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J]. 机械开发,1988,(3). [3]欢迎入编《液压气动技术系列丛书》[J]. 液压与气动,2010,(3). [4]欢迎入编《液压气动技术系列丛书》[J]. 液压与气动,2010,(4). [5]阮晓芳,王泰健,潘国军. 成人教育《液压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0,(18). [6]欢迎入编《液压气动技术系列丛书》[J]. 液压与气动,2010,(7). [7]欢迎入编《液压气动技术系列丛书》[J]. 液压与气动,2010,(10). [8]杨鸣. 开放教育“液压气动技术”多元化教学模式浅谈[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1). [9]《液压气动技术手册》2002年3月出版[J]. 液压与气动,2002,(6). [10]冉振亚. 中国力学学会流控专委会液压气动技术开发交流中心《99’全国流体动力与机电一体化学术年会》召开[J]. 机床与液压,2000,(1). [11]浅析国外液压气动技术市场[J]. 机电新产品导报,1994,(12). [12]石崇辉 ,仉文波. 中国力学学会流控专委会 四川省液压气动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召开第四届理事工作扩大会议[J]. 机床与液压,1996,(3). [13]杨尔庄. 我国液压气动技术现况及展望[J]. 液压与气动,1998,(6). [14]孙崇理,邱建文. 浆纱机上应用液压气动技术的探讨[J]. 纺织学报,1992,(9). [15]杨尔庄. 国内外液压气动技术现状及发展[J]. 液压与气动,1992,(1). [16]机械电子工业部、广州机床研究所液压气动技术经营服务部 简介[J]. 机床与液压,1992,(3). [17]《液压与气动》编辑部. 92年度日中液压气动技术座谈会[J]. 液压与气动,1992,(4). [18]张旭梅,石崇辉. 中国力学学会流控专委会四川省液压气动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召开第三届学术年会[J]. 机床与液压,1993,(6). [19]张学梅,石崇辉. 中国力学学会流控专委会 四川省液压气动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重庆地区理事工作扩大会议会议记要[J]. 机床与液压,1993,(4). [20]液压气动技术展望[J]. 液压与气动,1993,(1). [21]段迅克. 国外液压气动技术发展座谈会[J]. 液压与气动,1982,(2). [22]宋玉. 液压气动技术丛书编写工作会议在宁召开[J]. 液压与气动,1982,(4). [23]加速我国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记本刊编辑部和上海机械工程学会举办的迎春茶话会[J]. 液压工业,1984,(2). [24]叶唐根. 无锡市考察组赴日考察液压气动技术[J]. 液压工业,1984,(3). [25]液压气动技术标准资料情报网已经组成并积极活动[J]. 液压与气动,1984,(3). [26]徐新章. 广东省液压气动技术开发公司成立[J]. 机床与液压,1985,(4). [27]第二次全国液压气动技术交流会在镇海召开[J]. 液压工业,1985,(1). [28]第二次全国液压气动技术交流会交流论文目录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J]. 液压工业,1985,(1). [29]关于召开“第三届液压气动技术交流会”暨征文通知[J]. 液压与气动,1986,(3). [30]沈基慎. 《北京国际液压气动技术展览会》在京举行[J]. 液压与气动,1986,(4). [31]1986年北京国际液压气动技术展览会消息预告[J]. 机床与液压,1986,(4). [32]液压气动技术研讨班消息[J]. 液压与气动,1988,(3). [33]第三届全国液压气动技术交流会在福州召开[J]. 液压工业,1988,(1). [34]第三届全国液压气动技术交流会交流论文目录[J]. 液压工业,1988,(1). [35]石崇辉. 中国力学学会四川省液压气动技术交流站召开1987—1988年度理事会议[J]. 机床与液压,1989,(2). [36]罗楠. 日本高等院校液压气动技术研究现状[J]. 液压与气动,1990,(3). [37]王福春. 浅析液压气动技术在平网印花走车中的应用[J]. 丝绸,1990,(3). [38]赵中林. 十年来的液压气动技术培训工作[J]. 液压工业,1990,(1). [39]中日液压气动技术交流会在京举行[J]. 液压与气动,1991,(1). [40]杨尔庄. 国内外液压气动技术现状及发展动向[J]. 液压工业,1991,(1). [41]陈震乾,邹振宏.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的开发[A]. .[C].: ,2010:. [42]陈维. 液压气动技术成熟与发展[N]. 中国机电日报,2000-07-12(006).

我也在找,请问文献名称叫什么啊

九一八事变论文参考文献

这篇论文是大能人写的,很多想法都是他证实的,自然不需要参考文献了。他就是钱伟长。

硬核论文的背后是作者的底气。作者认为自己有这个本事有这个资格,把这篇论文写好,是作者的自信。他自信自己没有抄袭,也不会跟别人雷同。

“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这句话实际上是出自于一篇题为《宁波甬江大桥的大挠度非线性计算问题》的论文,因“参考文献”的第一句“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被各大网友直呼硬核。

因为在我们日常论文阅读的过程中,在论文最后免不了就要看到一长串的参考资料,而这篇论文一出就让人觉得“与众不同”,就是那种一见哇塞,二见蒙圈,三见这也能行!

这样没有一丝参考痕迹,全文被作者用亲眼目睹来形容,让人忍不住想要看看这么刚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这篇论文的作者是钱伟长。

钱伟长是谁?

关于他的硬核介绍实在是几页纸都觉得不够。钱伟长先生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名,国际上以钱氏命名的力学、应用数学科研成果有“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钱伟长一般方程”,“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等。他与钱学森、钱三强被周总理并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

如果你以为他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位数学或者物理天才,那你就错了。钱伟长在中学时期其实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考出这样的分数,很难让人忍不住唏嘘,但这样的分数却在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改变了。钱伟长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当即拍案而起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可是转学物理系哪有这么简单,更何况是成绩只有5分的他。在之后学习中钱伟长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才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沈阳北郊柳条湖村南满铁路轰地一声巨响,惊醒了睡梦中的沈阳城,日本军国主义者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九一八事变爆发。这一声巨响,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这一声巨响,把日本法西斯战争阴谋暴露无遗。 从“大陆政策”、“满蒙积极政策”到《对华政策纲领》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长期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日本少壮派军人“满蒙中心论”、“武力解决满蒙问题”的具体实践,从“大陆政策”、“满蒙积极政策”到《对华政策纲领》是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不断增长,对外侵略扩张政策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产生与其民族固有的“大日本精神”和武士道精神密切相关。“大日本精神”宣扬“日本乃万国之本的国家”、“有其独一无二、不可企及的优越性,高站于世界之上”、所有其他国家“宛如朝露,转瞬即逝”;武士道精神信奉“武力为立国之基础”,对内主张残酷镇压人民群众,对外以杀伐征战、穷兵黩武为荣。正是在这种狂热的所谓民族优越感和以武力征服世界、统治世界的野心驱使下,明治政府在建立之初,就以天皇名义公然宣布要“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就把侵略扩张的目标确定为中国和朝鲜,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侵略扩张政策,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大陆政策”。在“大陆政策”的形成过程中,日本大军阀山县有朋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1890年3月,他以首相和陆军大臣的身份向天皇呈递一份奏折,在奏折中说:“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有二:一曰捍卫主权线,不容他人侵害;二曰防护利益线,不失自己的有利地势。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域是也。何谓利益线?即同我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关之临近区域是也。”甲午战争后,他在给天皇的奏议中进一步阐述,“历来之军备,专以维持主权线为根本,然而,如欲不使此次胜利失其成效,进而成为东洋之盟主,则必须考虑利益线之开辟”。这里,“此次胜利”即指甲午战争的胜利,“利益线之开辟”,就是要加深和扩大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 进入20世纪20年代,日本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促使日本“大陆政策”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即以“满蒙积极政策”作为控制中国、控制亚洲大陆的“第一重大关键”。用后来《田中奏折》中的话总结就是“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满蒙”,即今天的中国东北和内蒙东部地区,这个有着辽阔土地和丰厚物产的地方,很早就被日本军国主义看中;经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取得了在“满蒙”的特殊地位与权益。但贪婪的日本帝国主义并不以此为满足,处心积虑要把“满蒙”地区从中国大陆分割出去,成为其独占殖民地。早在1911年,日本就曾诱说清政府愿意协助其巩固政权,只要以东三省为代价,但由于英国干涉,未能实现。民国时期,日本当局又授意日本浪人纠集清朝贵族策划了两次“满蒙独立运动”,但都没有成功。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以及美国在远东积极扩张的势头,日本对独占“满蒙”的前途忧心忡忡。1927年,一场全国性的金融危机把日本帝国主义推向了武力吞并“满蒙”的边缘。 1927年6月底,日本东京外相官邸召开了一个极其重要而神秘的会议――东方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外务省次官森恪、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大将、陆军次官火田 俊六等。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形成了一份正式文件――《对华政策纲领》,尽管这个纲领被一些含蓄而巧妙的外交辞令所包裹,但我们还可以从一些条款中看到日本当权者对“满蒙”政策的巨大变化。比如第六条规定:“关于满蒙,特别是东三省,由于在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作为接壤的邻邦,不能不负有特殊的责任”。第八条规定:“万一动乱波及满蒙,治安混乱,我国在该地之特殊地位与权益有受侵害之虞时,不问来自何方,均将予以防护”……东方会议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日本帝国主义把“满蒙积极政策”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以东方会议为指导,日本军部、参谋本部、关东军、各右翼团体为武力侵占“满蒙”而竞相活动起来。 战争准备态势 在日本各种政治、军事势力中,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一直是侵略“满蒙”的急先锋。从1907年起,以守备铁路的名义取得在东北的驻扎权后,这支部队一直图谋分割东北。他们霸占土地,广筑军营、靶场,派遣间谍,大搞颠覆活动,还于1925年非法出兵阻击郭松岭反奉部队,1928年蓄意炸死张作霖,以扰乱东北局势。东方会议确定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的方针后,关东军如鱼得水,马上进入阴谋策划的战备实施状态。从1929年到1931年关东军参谋先后组织了四次“旅行”,对北满、辽西地区进行军事侦察;作为军事侦察的成果,关东军制定一系列文件对如何武装占领东北,以及占领后的行政统治等事宜作了明确规定。1929年7月,关东军作战主任石原莞尔起草文件《关东军占领满蒙计划》;1930年9月,关东军参谋佐久间亮三起草完成《处理满蒙问题方案》;同年,关东军司令部制定《处理满蒙问题方案》。此外,作为吞并“满蒙”作战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东军还对占领“满蒙”的各种作战技术进行了专门研究。1930年,石原和佐久先后研究出“夜袭弓长岭的现场设计”和“奉天城进攻要领”。到了1931年,随着局势的日趋紧急,关东军更是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各种具体的现场作战技术。总之,为了吞并“满蒙”这一志在必得的战略要地,关东军精心制定了包括中心突破方案、具体作战技术在内的一套多层次、密实的整体作战方案。满蒙在关东军的阴谋策划下,已是汹潮暗涌,罗网密布。 对于关东军武力侵占满蒙的计划,日本军部尤其是掌握实权的少壮派军官一向是心有默契的。随着日本对“满蒙积极政策”的确立,日本军部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动。1929年,冈村宁次调任陆军省补任课课长,负责佐尉级军官人事调动。冈村宁次是少壮派军官的骨干分子,当初在陆军士官学校与永田铁山、小火田敏四郎有“三只乌鸦”之称,对“满蒙”问题一向主张武力解决。趁此机会,冈村宁次将陆军省部之要职,调整为“适合要求”的人员充任,一些侵华的积极分子如今田新太郎、桥本欣五郎等都被安插在了重要岗位。1931年,本庄繁中将就任关东军司令官,建川美次少将就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长。本庄繁曾做过张作霖的顾问,是一个有名的“中国通”;建川美次调任前一个月作为解决“满蒙”问题核心会议委员长刚刚领导制定出《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对武力侵占“满蒙”具有一套成熟而系统的想法。以冈村、建川为首的少壮军官成为关东军阴谋集团在军部内的秘密同盟。这样,关于在东北制造阴谋,进而达到武力占领的计划在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与关东军之间形成了串通一气、相互配合的通道。除了人事上的调配,军部还在兵力部署方面积极配合关东军的行动。1931年4月,调驻仙台的第2师团到南满地区换防,第2师团的士兵在日本北部寒冷地区生长,适合在中国东北作战。8月,调第16师团5000人前往朝鲜,朝鲜原驻部队则集结于鸭绿江、图们江沿岸,与对岸的关东军遥相呼应。9月,又向朝鲜增派两个师团。 就在军方紧锣密鼓地进行政治策划和军事调配的同时,日本国内的军政要人、党派头目和“民间团体”的右翼分子,也都倾巢而出,为即将发生的武装侵占东北大造舆论,一时间,形形色色的武装入侵东北的所谓理论根据纷纷出笼。有否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鼓吹“满蒙”独立论的;有强调“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要“牢固确保和死守”而“不必害怕任何国家和任何人”的;有叫嚣“战争不可避免”、必须“武力解决满蒙”问题的。在这其中,日本军方也直接出面,向国民灌输武装入侵的思想,曾出动军用飞机,向金泽、福井、富山、松本等地散发10万份传单,题目为《醒来吧,为了国防!》。 1931年七八月,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把日本朝野上下的战争狂热推向极点。各路要人借题发挥,右翼组织青年联盟头目冈田猛马要求立刻以武力占领东北,对石原质问:“难道你们腰上的刀是竹刀吗?”石原断然回答:“不管是微薄之力还是竹刀”,“我作为作战参谋主任,可以这样说,一旦打起来,用不了两天即可攻克奉天,事情要决断于迅雷不及掩耳之中”!另一法西斯青年团体大雄蜂会头目笠木良明宣扬:“天国总是存在于剑影之中。”政友会头目森恪则公开声称:现在再也“不可能解决事态”,解决的办法“只有动用国力”,并说“满蒙事实上已处于交战前夜”的敌对状态。 一场侵略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满蒙”上空阴云密布。 柳条湖畔的爆破声 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线是由关东军拉开的,一般认为,这一军事行动的系统构想是由关东军作战主任石原莞尔最先提出的,并在坂垣征四郎的支持下付之实践的。 石原毕业于陆军大学,精明强干,善谋略,被誉为“陆大创建以来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1928年到关东军司令部任作战主任。他针对日本关东军在兵力数量、武器装备等方面不如中国东北军的状况,提出了“以寡制众”的军事学术观点。1931年春天,石原作战计划初具雏形,“集中兵力攻克沈阳城”,要“闪电般地歼灭奉天附近的军队,推翻其政权”。为达此目的,坂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和花谷正等人多次密谋,于1931年6月底终于炮制了在柳条湖炸毁铁路的计划。这一具体的行动方案,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爆破地点选择在距沈阳城北2.5公里、北大营西南1000米处的柳条湖,这里偏僻静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攻击北大营的中国驻军。 (二)时间安排在9月28日,其时庄稼已经收割,大地裸露,便于野外作战。 (三)确定以铁路爆炸声为暗号,攻击北大营,进攻沈阳城。 为了秘密实施这一行动计划,坂垣和石原将爆破任务交给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花谷正少佐和今田新太郎大尉。不久,今田又把工兵出身、熟悉爆破技术的河本末守中尉从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第3中队调到柳条湖分遣队,负责现场爆破;同时,他们又网罗驻奉天的日本部队的骨干分子,寻求支持,以便行动。这些骨干分子,有第2师团驻奉天第29联队大队长名仓少佐、队副儿岛少佐;有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第1中队长小野正雄大尉、第2中队长川上精一大尉,第3中队长川岛正大尉;还有奉天宪兵队长三谷清少佐等人。 进入9月初,沈阳城内战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为了爆破和攻城计划的顺利实施,日军第29联队和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连同驻沈宪兵队和警察,对北大营、兵工厂和沈阳城,进行多次围攻演习:9月2日至5日,关东军在文官屯、关帝庙等处进行围攻北大营、兵工厂和沈阳城的各种作战演习;9月8日,日军公然在沈阳大北边门外架设机枪,作攻城演习,在合堡大街进行巷战演习;9月14日至17日,日军天天在北大营一带进行实战演习,有时,甚至贴近北大营的围墙,可谓嚣张猖狂到了极点。 在旅顺,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为了配合计划,对沈阳实施致命一击,先后调兵遣将,云集沈阳:8月下旬,从日本国内运来飞机30余架,野炮20余门,存放于苏家屯车站。8月27日,将驻大连柳树屯守备队秘密调往沈阳火车站。8月27日和28日,向在沈阳的日侨发放枪支。9月上旬,将驻安奉线守备队第3大队集中到沈阳、苏家屯一带。9月14日,授意抚顺守备队安排四辆可以随时出动的编组列车,以便事变发生后可以立即进占奉天。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则从9月7日开始对日本第2师团和独立守备队进行了为期12天的检阅,先后到达海城、鞍山、本溪、公主岭、长春、沈阳、辽阳等地,其中沈阳是他视察的重点。在视察期间,本庄繁一方面检阅各地武装,进行战前总动员,一方面观看各地日军举行的军事演习。在沈阳,他详细观看了第29联队、独立守备队、宪兵队、特务机关联合举行的攻打沈阳城墙的夜间演习,这个军事演习把具体作战的每个步骤、每个细节都模拟了一遍。以至事变后一个日军军官惊讶地说,九一八夜间的军事行动,使人“仿佛大梦初醒,这不是把白天的检阅重做一遍吗”?! 就在一切安排妥当之际,事情遭遇了小小的挫折。原来关东军的紧锣密鼓的行动引起了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的疑虑。林久治郎作为领事馆官员,代表日本外务省的立场,对“满蒙”问题主张以外交途径,谨慎解决。因此9月15日,林久治郎给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发出密电:“关东军集结军队,携出物资弹药,最近有采取军事行动之势。”币原就此事在当天的内阁会议上,向陆相南次郎提出质询,考虑到大部分阁员的意见,南次郎决定派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少将前往东北阻止关东军的行动,并给本庄繁带去密信,“希望暂时不行使武力”。眼看关东军策划的行动就要泡汤了,在这关键时刻,建川美次起了扭转形势的作用。他事先向坂垣泄露情报,要其提前行动,并一路耽搁,以造成既成事实之结果。这样,在建川美次的大力协助下,柳条湖爆破事件比既定日期提前10天即9月18日顺利实现了。 关于当天晚上的情形,负责爆破任务的花谷正是这样回忆的: 九月十八日夜里,一弯明月落进高粱地里,天色顿时昏暗下来。疏星点点,长空欲坠。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沟方向走去。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兵营,一边选了个距北大营约八百米的地点。在那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装置在铁轨旁,并亲自点火。时间是十点钟刚过,轰然一声爆炸,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不管怎么说,也没炸张作霖时那么大的规模。这一次,不仅没有必要把火车炸翻,而且还必须使在南满线路上驰骋的列车免受损害。因此事先让工兵做了计算,直线单面铁轨即使炸断一小段,遇上正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也只要它暂时地倾斜一下,还能够通过,根据计算所得的这个安全系数,规定了所需的炸药数量。 爆破成功后,日本关东军一面进攻北大营和沈阳城,一面大造舆论:“华兵爆破铁路,引起中日两军大冲突”。19日,东京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此次事件之发生,由于破坏满铁”,因此“日军之行动,系属正当”。关东军怕败露破绽,还制造假现场,他们在现场放置了三具穿着中国士兵服装的尸体,伪装成被击毙的爆破铁路“凶犯”。 但事情的真相是掩盖不住的。1946年,在远东国际法庭上,记者乔・毕・巴鲁回忆他在事变第二天到沈阳调查时,在现场看到的是:“中国士兵的尸体放在离路轨约五十码到一百码的地方,用铁板围起来。他们的头部冲着爆破地点的方向。同行中的一个伙伴,调查了一具尸体,他见到的是一个没有血迹、被放置了相当长时间的尸体。”据说,当时的奉天省日本邮政局长歧部与平在参观了现场后也认为:“日本的做法太愚蠢了,人们一看现场就知道是伪造的,尸体是在人死后扔到现场的。”战后,日本战犯对事变的真相供认不讳。曾任伪满洲国总务长官的武部六藏于1946年的笔供中说:“昭和六年爆发了满洲事变。事变爆发的契机,是由9月18日爆炸奉天北大营附近的铁道而揭开序幕的。炸毁铁路虽然是基于关东军的计划而实行的,可是关东军却说是中国军队所破坏的。”曾经亲手炸死张作霖,并积极主张制造“满洲事变”的关东军高级幕僚河本大作,于1953年的笔供中说:“由于万宝山事件和中村大尉事件的发生,导致日本国内舆论沸腾,他们(石原和坂垣)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九月十八日夜,派虎石台守备中队破坏柳条沟的桥梁(铁路),如同奉天军士兵干的一样”。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各方的态度 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晚,日本参谋本部、陆军省、内阁、外务省陆续收到沈阳方面的情报,各方势力对此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反应。 以参谋本部和陆军省为代表的军部中央接到日本驻沈阳特务机关污蔑“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和袭击守备队”的电报后,对关东军的行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9月19日,陆军大臣南次郎大将、参谋总长金谷范大将及陆军中央部在参谋总长办公室召开了军部中央的首脑会议。会上,军务局长小矶国昭说:“关东军的这次行动是完全合理的行动。”对他的说法,与会者一致赞同。然后,确定了陆军方针,即九一八事变作为解决“满蒙”问题的理由,不但要确保原来在满洲的权益,而且还要以此对整个东北实行军事占领。最后会议讨论的结果,一致认为关东军的“军事占领是适时宜的”,并考虑派兵“应急救援”。 与军部中央接到的情报完全相反,外务省得到奉天领事馆方面关于事变真相的报告是“此事系军方积极策划”,“中国军队并未抵抗”,“种种情况证明关东军并非处于自卫”。受外务省情报的影响,内阁联席会议做出了暂时“不扩大事态”的处理决定。 关东军对于日本内阁的决定很不满意,极力反对,连续发给军部中央两个电报,迫切要求扩大侵略军事行动。对于关东军扩大侵略的要求,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虽然表面上反对事变进一步扩大,但迟迟不肯发出制止关东军军事行动的命令。只是假装软弱无力,不负责任地要求关东军“依内阁决议决定,不超过必要之限度”、“此次中日冲突事件”,“帝国政府仍不愿事态扩大,希本此旨为之”。而若木规首相、币原外相等政府首脑又遇事优柔寡断,抱暗中默认的态度,对于九一八事变始终没有采取积极措施。9月21日,日本内阁召开会议,南陆相提议向满洲增兵,虽然遭到了币原外相和井上藏相的反对,但驻朝鲜日军却不等日本政府的决定就独断越过国境进入东北。22日,南陆相在内阁会议上报告了这件事以后,内阁政府抱妥协的态度予以事后默认了。若木规 首相表示:“既然已经出动,也就没有办法了。”币原外相此时虽认为驻朝鲜军的独断越境是“干犯大权”的行动,但也已经没有勇气敢于提出这样的主张了,最后只好“既已承认事实,亦决定支付经费”,一并上奏天皇,并很快得到了天皇批准的敕命。 至此,日本最高权力中枢完全站在了关东军一边,“不扩大事态”成为一纸空谈。关东军在东北大地上攻城掠地势如猛虎,一日千里。以关东军一区区驻外殖民军能够影响并左右东京军部内阁的有关计划,造成以下克上的结果,这充分暴露了日本参谋本部、陆军省、内阁、天皇在侵华基本立场上的一致性,也从侧面反映出九一八事变决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日本方面在事变前的周密计划、事变中的不宣而战、事变后的一致行动,加上中国国民党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的卖国政策,致使日本武力侵占东北的计划进展得异常顺利,九一八事变当夜占领沈阳城,一日之内攻城20余座、略地1000余里,4个月零18天占领东北3个省1个特区,一口气吞下相当于日本国土3倍的中国国土,东北13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就这样被日本侵占了。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近现代史上决定性的转折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由此而得逞,他们不断地扩大侵略战争,妄想充当亚洲的霸主。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以至灭亡也是从此开始。东条英机、坂垣等这些罪大恶极的战争罪犯也落得了可耻的下场。

四川九所高校研究生论文

发表在什么期刊上要看学校怎么要求的,一般在读硕士省级及以上的都可以。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所谓的刊物级别只是期刊行业的一种认识和一些社会机构推出期刊目录,以下介绍仅供参考。虽然国家没有划分,可有些职称评审部门对期刊级别有要求。比如浙江一级、二级,四川A类、B类,现在一般是分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两类,其中普通期刊又划分为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近几年有些地方在核心期刊里又分出;权威、重要、核心。1、省级期刊 :“ 省级 ” 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事业单位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如《陕西教育》主办单位为:陕西省教育厅 《吉林教育》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2、国家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指由国家部委事业单位、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 如《现代商业》主办单位: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区分普通期刊即划分省级刊物与国家级刊物的方法主要是看其主管单位与主办单位,一般省级的就是哪个哪个省,国家级的一般是那个部等等,以上仅供参考,不做实质性的保证。如果有文章要发表,可以投到这个邮箱:。

每年的考研报名时间都是在十月份左右正式在研招网报名;每年的十月份正式报名之前,也有预报名的制度,可以提前填好报名信息,以及自己想考的院校,资料提前上传好,如果后面不需要改动,就不用修改了。也算是正式报名;预报名是为了错开报名高峰期,防止在正式报名的时候,人数过多,网站崩溃的事情出现。

可以在中国知网看。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

一九七四年无线电期刊

一般情况下,1~3天能出结果。1、《无线电工程》(月刊)创刊于1971年,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电子科技期刊。2、本本刊主要刊登内容为:国家基金项目论文、博(硕)士学术论文,跟踪与报道信息系统与网络、信号与信息处理、测控遥感与导航定位、电磁场与微波、专题技术与工程应用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前沿技术,技术与市场紧密相结合。3、刊为中国电子学会遥感遥测遥控分会会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信息产业部优电子科技期刊奖。

无线电工程》创刊于1971年,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主办的无线电工程类学术期刊。[1]据2021年7月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官网显示,《无线电工程》编辑委员会有顾问8人、委员28人,编辑部有编辑2人。[2]据2021年7月10日中国知网显示,《无线电工程》共出版文献量为7574篇、总被下载次数为921831次、总被引次数为25535次;(2020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20版)综合影响因子为。[3]据2021年7月1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无线电工程》共出版文献量为5448篇、被引量为22378次、下载量为170352次、基金论文量为1533篇;2018年影响因子为。

国家级刊物期刊名称 无线电 期刊CN号 11-1639/TN 主管单位 信息产业部 主办单位 人民邮电出版社 文种 汉文 发行范围 公开

论文查重百分之九十八

论文查重率要求跟论文类型和学校机构不同而不同,具体的合格标准如下:

一、职称期刊论文

1、初级职称论文查重率﹤30%为合格;

2、中级/省级职称论文查重率﹤25%为合格;

3、高级/国家级职称论文查重率﹤20%为合格;

4、高级/核心期刊职称论文查重率﹤8%-15%为合格。

二、本科毕业论文

1、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2、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

3、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

4、30%﹤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给予修改时间至少为一周,修改后查重率﹤30%为通过,可申请答辩,若仍未通过,则取消答辩资格;

5、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由学校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定,若认定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则取消答辩资格。

三、硕士学位论文

1、查重率﹤10%~15%,学位论文合格,直接送审或答辩;

2、15%≦查重率≦30%,去导师处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重新检测申请表,申请进行论文修改,时间不超过两天,再检测合格后可参与答辩;

3、查重率﹥30%,学位评定小组将结合核心章节的重复率等因素来确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性质,必须认真修改论文并延期半年才能填写重新检测申请表,查重通过后申请答辩,严重的直接取消答辩资格。

四、博士学位论文

1、查重率﹤5%~10%,直接送审或答辩;

2、查重率﹥20%,由学位评定小组结合核心章节的重复率等处理意见,确定论文学术不端的类型和性质,延期半年至一年申请修改通过后才能答辩,情节严重者取消答辩资格。

完毕!

对于论文查重的重复率要求,每个学校都是有一定差异的,部分高校要求比较简单,论文重复率只需要控制在20% -30%左右就可以了,而有些高校,对论文的重复率把控非常严格,明确规定论文的重复率控制在5%-10%以内。

对于论文查重的重复率要求,每个学校都是有一定差异的,部分高校要求比较简单,论文重复率只需要控制在20% -30%左右就可以了,而有些高校,对论文的重复率把控非常严格,明确规定论文的重复率控制在5% -10%以内。具体根据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

专本论文重复率不超过30%,硕士论文重复率在20%以内,具体根据每个学校的规定。

  • 索引序列
  • 一九八四研究论文
  • 九一八事变论文参考文献
  • 四川九所高校研究生论文
  • 一九七四年无线电期刊
  • 论文查重百分之九十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