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宋本伤寒论文献史论

宋本伤寒论文献史论

发布时间:

宋本伤寒论文献史论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本是伤寒与杂病合论,但问世不久即散佚不全,后经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采仲景旧论”,重新编次,名为《伤寒论》。然而,王叔和所编次的《伤寒论》也未能广泛流传,可谓是“时隐时现”,且所传之版本不一。直到宋代,国家成立了校正医书局,经林亿等人校正,由国家颁布刊行,从此《伤寒论》始有定本,这就是所说的“宋本《伤寒论》”。《伤寒论》是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而又自成体系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典籍,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它的辨证思维方法、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对临床各科都有指导意义,是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和学术的发展,被奉为中医学之圭臬;其所载方药,配伍严谨,加减有度,为后世所效法,故被誉为“经方”,《伤寒论》则被称之为“方书之祖”。刘渡舟先生称《伤寒论》为“中医之魂”,是学习中医者必读之书。由于《伤寒论》文辞深奥,阅读时有一定困难,往往会有“寻思旨趣,莫测其致”和“览之者造次难悟”之感。为了适应当前学习中医经典的大好形势,为了便于中医学子的学习、研究、应用《伤寒论》辨证思维方法、辨证论治理论和方药,我们组织编写了《伤寒论白话解读》。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这一条论述寒盛亡阳的脉证。 应与太阳病篇合起来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唇亡则齿寒。太阳受邪,病人脉阴阳俱紧,紧主寒主实。脉阴阳俱紧,应该是无汗。如果“反汗出者,亡阳也”,有汗出的证候,这是因为亡阳。亡阳属于少阴病。正气不虚,邪气亦实,这属于太阳病。少阴病中有阳虚阴盛亡阳,脉沉微;有寒盛亡阳,脉紧。太阳受邪,少阴无力而汗出,此为太阳之邪飞渡少阴也。实在太阳,虚在少阴。由此可见,《伤寒论》的麻黄汤证,不但邪气实,少阴也是不虚的,所以“无汗而喘”。若少阴已虚,则会“反汗出,亡阳也”,这是少阴病。少阴经受寒邪为咽痛,少阴脏受寒邪则复吐利,此为寒胜阳虚亡阳,脉见紧。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文参考文献

一、《伤寒论自序》质疑(《浙江中医杂志》1995年07期P320)湖北省鄂州市华容人民医院 廖又明《伤寒杂病论》原书早已亡佚。传之于世的《伤寒论》一书,学术界一般公认确系张仲景著作。然而,《伤寒论》之自序(以下简称《序》),恐非仲景原作。不信,请看以下疑点。避 讳《序》文首句云:“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东汉开国皇帝为刘秀,是时应避“秀”字讳。如“茂(秀)才异等诏”。前几版统编本科教材皆谓张机生活在公元150-219年,考其时系恒帝刘志(132-167),少帝刘辩(176-190),献帝刘协(181-234)即位之时,然《序》中“降志屈节”、“平脉辨证”,均未避“志”字、“辨”(“辩”与“辨”通)字之讳,并无改字、空字、缺笔之象。殇帝刘隆,《金匮要略》中用“淋”而不用“癃”,而《难经》则用“癃”而不用“淋”。说明仲景有避讳之例,而《序》文却不避讳,当非出自仲景手笔。史 实 张机生卒年代有如前所述,今又有人说生活于二世纪中叶至三世纪中叶,而三世纪中叶为三国时代,其时战乱频繁,大疫流行。如曹植《说疫气》:“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曹操亦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建安七才子之一王粲的《七哀诗》云:“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均说明当时大疫流行之广,死证之多,而疟、利、霍乱等病死率应不在伤寒之下,可《序》中却言:“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气。”又观《伤寒论》文,死证并不多见。《序》中言:“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上古”一词实指汉代以前,仲景本为汉代,诚非自述之语气。文 体汉代行文用词委婉,常以“不幸”、“见背”、“不禄”表示人之死亡,且有“入境问禁,入门问讳”之礼仪,而《序》中却直言:“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又《序》中有“委付凡医”之语,“凡医”一词与《金匮要略》之用“中工”、“下工”亦不一致,若以为互文,本非一篇,毋须如此。此外,《序》中文字尚有不合之处,姑不赘述。综上所述,《序》中实在破绽之处不少,颇疑此《序》乃他人所作,后人张冠李戴,妄题仲景之名。然而无论是自序或他序,所具唯物论观点仍应受到重视,不得因为非出仲景之手而否定其学术价值。引用 河间金栋 2015/7/3 22:16二、《伤寒论自序》考略(《中医药学刊》2004年第22卷第8期P1469)杨佃会 刘一凡(山东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山东济南//第一作者,男,1966年生,医学博士,讲师)摘 要:对《伤寒论》仲景自序,学者聚讼纷纭。基本分三种观点:多说学者认为序为张仲景所写,但也有人对此持质疑态度,全盘否定,还有一种即认为,序文大部分为仲景所写。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往往使人莫衷一是。从序的源流入手,通过考证序产生的历史背景、作用,明确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认为《伤寒论》自序乃仲景所写。序之内容也很复杂,曹之概括大致有以下四种:1解释书名,交代卷数;④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经过;四介绍学术源流,评论得失;1/4介绍版本情况。当然,以上四点并不是孤立的,很多序文这四个方面兼而有之,只是重点有所不同罢了。对《伤寒论》仲景自序,学者聚讼纷纭。基本分三种观点:多说学者认为序为张仲景所写,但也有人对此持质疑态度,全盘否定,还有一种即认为序文大部分为仲景所写。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往往使人莫衷一是。笔者从序的源流入手,通过考证序产生的历史背景、作用,明确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认为《伤寒论》自序乃仲景所写。1、序之源流考序之起源,可以上溯到屈原《离骚》,刘知几《史通·序传》指出:“(离骚)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主,此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当然,《离骚》毕竟是一篇楚辞,还不能说它是一篇真正的序文[1]。那么真正的序究竟起于何时?就传世文献来看,西汉已有不少序例,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就是一个代表。到了东汉,班固《汉书叙》、许慎《说文解字叙》、王逸《楚辞章句序》、郑玄《诗谱序》、高诱《吕氏春秋序》等都是很著名的[1]。所以说生活于东汉末年的张仲景,遵从当时的生态文化环境,在其写成的《伤寒杂病论》一书写有序文是不易让人产生任何怀疑的。2、序之位置序是图书正文之前说明写作经过、刊刻情况、学术源流等内容的文字。序之位置古今不一。早起的序多附于书后,这是由写作时间的先后所造成的。写书之始,要从正文第一卷写起,一直写到最后一卷。只有在全书写完后才有可能回顾一下全书的内容,或交待一下写作经过,才有可能写序[2]。如上述所说的《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说文解字叙》等都是放在书后的。然而对于读者来说,由于序能揭示全书梗概,让读者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并能提示读书门径、激发读书兴趣,在读正文之前,首先读序是非常有益的。因此,为了方便读者,后来的刻书者或抄书者就把序移至书前。当然,也有一些序,至今尚未移至书前,人们常以“后序”名之。《伤寒论》自序恐也不能例外。3、序之作者就序之作者而言,分自序和他序。自序是作者本人所写;他序非作者本人自写,而由他人写成。在一些非医学古籍中,他序产生较早。据记载,晋代左思《三都赋》写好之后,不为人重,陆机甚至扬言要作覆瓿之物。后来皇甫谧写了篇序言,大加赞扬,张载、刘逵、卫权又先后为之注解,“于是,富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2]。综观古代医籍,象王叔和《脉经》、葛洪《肘后备急方》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均为本人写序,况且仲景当时学问淹贯,名噪一时,其书序毋庸找人代写,而是由自己写成是合情合理的。4、序之内容序之内容也很复杂,曹之[1]概括大致有以下四种:1解释书名,交代卷数;④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经过;四介绍学术源流,评论得失;1/4介绍版本情况。当然,以上四点并不是孤立的,很多序文这四个方面兼而有之,只是重点有所不同罢了。细考仲景自序,有“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愤恨当时的士人之流不留神医药,只知追逐权势,并迷信巫祝。“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仲景目睹广大人民由于疾疫流行死亡惨重的情况,内心十分伤感,激起了他著书立说以拯救夭亡的愿望,并明确交待了写作方法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书名是《伤寒杂病论》及卷数是十六卷。象这种序文自己不写,难道他人更比自己了解写书的目的?参考文献[1]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529-547[2]唐·房玄龄.晋书[M].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4,2377[3]王聘贤遗稿,丁启后等整理.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4):24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规范

引用什么文章可以作为参考文献,通常见诸于下列情况:

①有助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的;

②提供了技术或方法的;

③作为重要数据来源的;

④与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关的,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或部分同意部分有分歧,都值得把这篇文章引出供读者分析、借鉴、判断、评说;

⑤对科研工作有启示或帮助的。所以,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遵守新颖、准确、完整、规范的基本原则。因此,撰写医学论文时引用参考文献必须符合下述要求:

1.引用参考文献尽可能是最新和最主要的关键文献,除个别历史文献外,以最近3~5年以内的为好,少用旧的、次要的、年限长的或教科书中众知公用的,忌用无关的文献。引用年代较久的.文献,一般是经典的或作者就某个结论与之进行学术争鸣和讨论的文献。将论文所涉及的历史渊源、技术方法、引用数据以及与作者的研究密切相关而观点相近或相反的论著列为参考文献,可为读者提供有关上述诸多内容的资料。

对于生物医学文献引用而言,普赖斯指数应在50%~70%。如果普赖斯指数高于70%,可说明本研究课题紧跟或代表了本学科当前的最高水平。普赖斯指数(Price index)是用以评价被引用参考文献时限性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价医学论文的发表价值,其定义是一篇论文中标注最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数与该篇论文引用文献的总数之百分比,用公式表达为:

普赖斯指数= ×100%

从公式可见,被引用的最近5年内文献数越多,普赖斯指数就越高。实际上,它反映的是被引用文献的老化程度。

2.引用参考文献必须是已正式发表的,主要是引用正式发表的原著。未经发表或非公开发表的论文、译文、文摘,或观察资料、内部资料以及个人咨询或通讯等均不可用作参考文献,必须引用时,其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页码等可用圆括号的形式插入正文内。尚未公开发表如属某刊已通知作者将发表者,一般不可引用,特殊情况引用时可在刊名后用括号注明“待发表”或“in press”。

3.引用的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不要转引他人所用的文献,即不能从综述或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中直接摘取,以免徒有数量而降低有针对性文献的重要性。一般不能转引二次文献,对于未经查阅或未找到原文者,若非引用不可时应在该资料来源之前加 “引自”二字,不能径写原文献。亲自阅读对于该项研究有很明显的启发和帮助,切忌引用和著录与此项研究论文不相关的参考文献。

4.引用中医经典著作时,则不列入参考文献部分的著录,而在正文所引句末或段落末加圆括号注明出处即可。如:论文中引用的《灵枢·本藏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伤寒论·序》等。随着中医中药的遗产的发掘及国际交流力度的加大,中医中药研究的论文也日趋剧增,作者在撰写医学论文时应正确引用和著录中医经典著作。

5.注意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少而精,要删掉可有可无、学术价值不高的参考文献。目前国内一些医学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都明确限制,论著引用不超过10条、综述引用不超过25~30条。但是,也有人主张只要符合上述要求而必要的文献仍然可以引用,不应拘泥于严格的限制。

伤寒论论文题目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This article may require cleanup to meet Wikipedia's quality improve this article if you can. (November 2008) This article or section needs copy editing for grammar, style, cohesion, tone or can assist by editing it now. A how-to guide is available. (November 2008) This article contains Chinese text. Without proper rendering support, you may see question marks, boxes, or other symbols instead of Chinese characters. Alternative medical systems Acupuncture • Anthroposophic medicine • Ayurveda • Chiropractic • Herbalism • Homeopathy • Naturopathy • Neural therapy • Osteopathy • Traditional medicine (Chinese • Tibetan) NCCAM classifications Whole medical systems • Mind-body interventions • Biologically based therapies • Manipulative therapy • Energy therapies See also Alternative medicine • Glossary of alternative medicine • List of people in alternative medicine This box: view • talk • edi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ried goods shop in Tsim Sha Tsui, Hong Ko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lso known as TCM, simplified Chinese: 中医; traditional Chinese: 中医; pinyin: zhōngyī) includes a range of traditional medical practices originating in China. It is considered a Complementary or Alternative Medical system in much of the western world while remaining as a form of primary care throughout most of practices include treatments such as herbal medicine, acupuncture, dietary therapy, Tui na and Shiatsu massage; often Qigong and Taiji are also strongly affiliated with theory is extremely complex and originate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rough meticulous observation of nature, the cosmos, and the human body. Major theories include those of Yin-yang, the Five Phases, the human body Channel system, Zang Fu organ theory, six confirmations, four layers, [hide]1 History Ancient (classical) TCM history Timeline 2 Theory Basic theory and model of the body Modern TCM theory 3 Diagnostics Techniques 4 Methods of treatment 5 Branches 6 Scientific view Efficacy Safety In Practice Allergy Toxins and contaminants Lack of standardization Vague naming 7 Relationship with Western medicine 8 Animal products 9 Opposition 10 Modernization 11 See also 12 Footnotes 13 References 14 Further reading 15 External links Online databases [edit] History[edit] Ancient (classical) TCM history Yin-yang symbolMuch of the philosoph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rived from the same philosophical bases that Taoist and Buddhist philosophies are based on, and reflects the classical Chinese belief that the life and activity of individual human beings have an intimat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vironment at all scales.[1] It has also been noted that earl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emmed from Taoist masters who had an extraordinary sense of the body and its workings through their many hours of meditation. This may be why TCM also inherited many of the principles inherent to Daoism (Taoism).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his reign from 2698 to 2596 , as a result of a dialogue with his minister Qibo (岐伯), the Yellow Emperor is supposed by Chinese tradition to have composed his Neijing Suwen (《内经·素问》) or Inner Canon: Basic Questions, also known as the Huangdi Neijing (Yellow Emperor's Inner Canon). The book's title is often mistranslated as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Modern scholarly opinion holds that the extant text of this title was compiled by an anonymous scholar no earlier than the Han dynasty just over two-thousand years the Han Dynasty (202 BC –220 AD), Zhang Zhongjing (张仲景/张仲景), the Hippocrates of China, who was mayor of Chang-sha toward the end of the 2nd century AD, wrote a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which contains the earliest known reference to Neijing Suwen. Another prominent Eastern Han physician was Hua Tuo (c. 140 – c. 208 AD), who anesthetized patients during surgery with a formula of wine and powdered hemp. Hua's physical, surgical, and herbal treatments were also used to cure headaches, dizziness, internal worms, fevers, coughing, blocked throat, and even a diagnosis for one lady that she had a dead fetus within her that needed to be taken out. The Jin dynasty practitioner and advocat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uang-fu Mi (215 - 282 AD), also quoted the Yellow Emperor in his Jia Yi Jing (甲乙经/甲乙经), ca. 265 AD.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Wang Bing claimed to have located a copy of the originals of the Neijing Suwen, which he expanded and edited substantially. This work was revisited by an imperial commission during the 11th century were noted advances in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the Middle Ages. Emperor Gaozong (r. 649–683) of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commissioned the scholarly compilation of a materia medica in 657 that documented 833 medicinal substances taken from stones, minerals, metals, plants, herbs, animals, vegetables, fruits, and cereal crops.[2] In his Bencao Tujing ('Illustrated Pharmacopoeia'), the scholar-official Su Song (1020–1101) not only systematically categorized herbs and minerals according to their pharmaceutical uses, but he also took an interest in zoology.[3][4][5][6] For example, Su made systematic descriptions of animal speci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regions they could be found, such as the freshwater crab Eriocher sinensis found in the Huai River running through Anhui, in waterways near the capital city, as well as reservoirs and marshes of Hebei.[7]Contact with Western culture and medicine has not displaced TCM. While there may be traditional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persistent practice, two reasons are most obvious in the westward spread of TCM in recent decades. Firstly, TCM practices are believed by many to be very effective, sometimes offering palliative efficacy where the practices of Western medicine fail or unable to provide treatment, especially for routine ailments such as flu and allergies, or when Western medicine fails to relieve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hronic ailments. TCM 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functional disorders, such as migraines and osteoarthritis, and is traditionally used for a wide range of functional disorders. Secondly, TCM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to otherwise costly procedures whom many can not afford, or which is not covered by insurance. There are also many who turn to TCM to avoid the toxic side effects of of the last few centuries is seen by at least some sinologists as part of the evolution of a culture, from shamans blaming illnesses on evil spirits to "proto-scientific" systems of correspondence;[8] any reference to supernatural forces is usually the result of romantic translations or poor understanding and will not be found in the Taoist-inspired classics of acupuncture such as the Huang Di Nei Jing. The system's development has, over its history, been analysed both skeptically and extensively, and the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of it has waxed and waned over the centuries and cultures through which it has travelled[9] - yet the system has still survived thus far. It is true that the focus from the beginning has been on pragmatism, not necessarily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the actions - and that this has hindered its modern acceptance in the West. This, despite that there were times such as the early 18th century when "acupuncture and moxa were a matter of course in polite European society"[10]The term "TCM" describes the modern practice of Chinese medicine as a result of sweeping reforms that took place after 1950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term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CCM) often refers to medical practices that rely on theories and methods dating from before the fall of the Qing Dynasty (1911). Advocates of CCM portray it as less influenced by Western and political agendas than TCM.[edit] Timeline Macerated medicinal liquor with wolfberry, iguana, and ginseng, for sale at a traditional medicine market in Xi' history of TCM can be summarized by a list of important doctors and , Huángdì nèijīng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Yellow Emperor's Inner Canon) - Sùwèn (素问/素问) and Língshū (灵枢/灵枢). The earliest classic of TCM passed on to the present. Warring States Period (5th century BC to 221 BC): Silk manuscripts recording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Zubi shiyi mai jiu jing (足臂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 (Moxibustion Classic of the Eleven Channels of Legs and Arms), and Yinyang shiyi mai jiu jing (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Moxibustion Classic on the Eleven Yin and Yang Channels). The latter was part of a cache of texts found in Mawangdui in the 1970s. Han Dynasty (206 BC–AD 220) to Three Kingdoms Period (220 - 280 AD): Zhenjiu zhenzhong jing (针灸枕中经/针灸枕中经) (Classic of Moxibustion and Acupuncture Preserved in a Pillow) by Huà Tuó (华佗/华佗). Shanghan zabing lun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which has since been split into two texts: the Shānghán lùn (伤寒论/伤寒论)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orders]" - focusing on febrile conditions attributed to "Cold") and the Jingui yaolue (金匮要略) ("Essentials of the Golden Cabinet" - focusing on "miscellaneous illnesses") by Zhāng Zhòngjǐng (张仲景/张仲景). Jìn Dynasty (265-420): Zhēnjiǔ jiǎyǐ jīng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 (Systematic Classic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by Huángfǔ Mì (皇甫谧/皇甫谧). Tang Dynasty (618–907) Beiji qianjin yaofang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 (Emergency Formulas Worth a Thousand in Gold) and Qianjin yifang (千金翼方) (Supplement to the Formulas Worth a Thousand in Gold) by Sūn Sīmiǎo (孙思邈/孙思邈). Waitai miyao (外台秘要/外台秘要) (Arcane Essentials from the Imperial Library) by Wang Tao (王焘/王焘). Song Dynasty (960 – 1279): Tóngrén shūxué zhēnjiǔ tújīng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Illustrated Manual of the Practi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t (the Transmission) (and other) Acu-points, for use with the Bronze Figure) by Wáng Wéiyī (王惟一). Yuan Dynasty (1271 to 1368): Shísì jīng fāhuī (十四经发挥/十四经发挥) (Exposition of the Fourteen Channels) by Huá Shòu (滑寿/滑寿). Ming Dynasty (1368 to 1644): golden ag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any famous doctors and books. To name only a few: Zhēnjiǔ dàquan (针灸大全/针灸大全)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by Xu Feng (徐凤/徐凤). Zhēnjiǔ jùyīng fāhuī (针灸聚英发挥/针灸聚英发挥) (An Exemplary Collec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their Essentials) by Gāo Wǔ (高武). Zhēnjiǔ dàchéng (针灸大成/针灸大成) (Compendium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by Yáng Jìzhōu (杨继洲/杨继洲), completed in 1601. Běncǎo gāngmù (本草冈目/本草纲目)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by Lǐ Shízhēn (李时珍/李时珍), the most 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pre-modern herbal book (completed in 1578). Wenyi lun (温疫论/温疫论), by Wu Youxing 吴有性 (1642). Qing Dynasty (1644-1912): Yizong jinjian (医宗金鉴/医宗金鉴) (Golden Mirror of the Medical Tradition) compiled by Wu Quan (吴谦/吴谦) under imperial commission. Zhenjiu fengyuan (针灸逢源/针灸逢源) (The Sour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by Li Xuechuan (李学川/李学川). Wenre lun (温热论/温热论), by Ye Tianshi (叶天士/业天士). Wenbing tiaobian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 (Systematized Identification of Warm-factor disorders) compiled by Wu Jutong (吴鞠通) in 1798.[11] [edit] Theory This article or section cites its sources but does not provide page can improve this article or section by introducing citations that are more precise. Dried plants and animals parts are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the image are dried lingzhi, snake, turtle plastron, Lou han fruit, and species of foundation principles of Chinese medicine are not necessarily uniform, and are based on several schools of thought. Received TCM can be shown to be influenced by Taoism, Buddhism, and Neo-Confucianism.[12]Since 1200 BC, Chinese academics of various schools have focused on the observable natural laws of the univers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humanity's place in the universe. In the I Ching and other Chinese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classics, Chinese writers described general princip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health and , a Western medical doctor, placed Chinese medical theory in context as:Chinese medicine, like many other Chinese sciences, defines data on the basis of the inductive and synthetic mode of cognition. Inductivity corresponds to a logical link between two effective positions existing at the same tim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space. (Conversely, causality is the logical link between two effective positions given at different times at the same place in space.) In other words, effects based on positions that are separate in space yet simultaneous in time are mutually inductive and thus are called inductive effects. In Western science pri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dynamics and nuclear physics (which are founded essentially on inductivity), the inductive nexus was limited to subordinate uses in protosciences such as astrology. Now Western man, as a consequence of two thousand years of intellectual tradition, persists in the habit of making causal connections first and inductive links, if at all, only as an afterthought. This habit must still be considered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an adequate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science in general and Chinese medicine in particular. Given such different cognitive bases, many of the apparent similarities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European science which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positivists turn out to be spurious.[13][edit] Basic theory and model of the body An old Chinese medical chart on acupuncture meridians Interactions of Five Chinese Elements - Cycles of Balance and Cycles of ImbalanceMain article: TCM model of the body The following text needs to be harmonized with text in TCM model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is largely based on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 that the human body is a small universe with a set of complete and sophisticated interconnected systems, and that those systems usually work in balance to maintain the healthy function of the human body.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is considered with respect to qi ("breath", "life force", or "spiritual energy"), blood, jing ("kidney essence", including "semen"), other bodily fluids, the five elements, emotions, and the soul or spirit (shen). TCM has a unique model of the body, notably concerned with the meridian system. Unlike the Western anatomical model which divides the physical body into parts, the Chinese model is more concerned with function. Thus, the TCM spleen is not a specific piece of flesh, but an aspect of function related to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within the body, and of the mental functions of thinking and are significant regional and philosoph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practitioners and schools which in turn can lead to differences in practice and invoked to describe the human body in TCM include:Channels, also known as "meridians" Five elements Qi Three jiaos also known as the Triple Burner, the Triple Warmer or the Triple Energiser Yin and Yang Zang Fu theory The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 theories may be applied to a variety of systems other than the human body, whereas Zang Fu theory, meridian theory and three-jiao (Triple warmer) theories are more are also separate models that apply to specific pathological influences, such as the Four stages theory of the progression of warm diseases, the Six levels theory of the penetration of cold diseases, and the Eight principles system of disease classification.[edit] Modern TCM theoryThis section needs more detail, citations, better links, or all three. Also : How widespread is the belief that TCM and fractals are somehow interconnected? Someone must have come up with the idea, who was it?Third philosophy: Fractal (similar) view[14] Qi is the `information - energy - material' mix unity flow [15], Qi sets, qi element, sub-Qi sets. Mathematics physics Yin or Yang TCM fractal sets[16] Fractal Yin Yang sets: Df=1. Fractal Five elements sets: Df=, Yin Yang Five elements sets Df=.[17] Fractal Zang Xiang theory:[18] the heart series, the liver series, the spleen series, the lung series, the kidney system. Fractal Channel ( Meridian (Chinese medicine) Jingluo),CHANNELS AND MESH-NETWORK,NO VESSEL. TCM channel is fractal, complex, pluralistic, rough, not smooth, non-tube dissection structure.[19] [edit] Diagnostics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张仲景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著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对后世中医著作影响甚大。他诊病和学习时遇到一丝一毫的疑问,即“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张仲景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无神论思想的医学家。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范文篇2 浅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4(4):47. [2]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猜你喜欢: 1. 中西医结合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 3.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4.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禽副伤寒论文参考文献

可能是免疫力低下引发葡萄球菌性关节炎,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同时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有效 补充:鸡类常见病预防救治一、鸡新城疫 (一)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论小鸡、青年鸡、产蛋鸡、公鸡还是母鸡),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可通过接触空气传播。 (二)病原:副粘病毒——新城疫病毒 (三)诊断要点: 1.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显著控制病情。 2.精神萎靡,采食减少,呼吸困难,饮水量增加,长带有“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粪便,有时出现拉稀。 3.发病7-10天后出现神经症状,扭颈,站立不稳或卧地不起。 4.产蛋鸡减少或停产,软皮蛋,白壳蛋,畸形蛋,沙壳蛋增多。 (四)预防和控制 1.切实做好消毒,特别是带鸡消毒和饮水消毒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优质可靠的疫苗,经常进行抗体监测,处理好局部免疫和全身免疫的关系。 3.加强饲养管理,给鸡一个舒适的环境和全面的营养,保持鸡正常免疫力。 4.重视免疫抑制疾病的控制,避免免疫抑制因素的干扰,发挥鸡正常免疫应答力。 (五)发病鸡的处理 1.紧急免疫,用优质疫苗滴鼻点眼 2.用季铵盐类或其它类消毒剂带鸡消毒,每日一次直至控制。 3.广谱抗菌剂投药一个疗程控制继发感染。 4.饮水消毒停止后,使用微生态制剂和恢复产蛋机能的绿色添加剂5-7天。 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一)流行特点 1.鸡发病日龄明显变宽,病程延长,IBD最早可发生于3日龄幼鸡,最长可延长到180日龄产蛋鸡。一般情况以2周龄到6周龄之间发病的最多。 2.免疫鸡群仍然发病,其原因如下: 1)免疫程序不合理。 2)疫苗毒株与当地流行法氏囊毒株不相合。 3)法氏囊毒株毒力逐渐增强并出现了变异。 4)做免疫时鸡群处于疾病感染潜伏期。 3.并发、继发症明显增多,间接损失增大。在IBD发病的同时,常见新城疫、霉形体、大肠杆菌、曲霉菌、球虫病等继发感染,致使死亡率明显增多,高者可达80%以上,一般死亡率10-30%。 (二)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又称干波罗病) (三)诊断要点 1.发病率高,呈尖峰死亡曲线(发病到4-5天出现死亡高峰)发病快,症状消失也快。 2.病鸡下痢,排出白色水样粪便,但最近一两年不拉稀,只是出现白色粪便 3.法氏囊肿大,严重的紫黑色,出现水肿、出血、坏死、有黄白色分泌物,以后逐渐萎缩(造成免疫抑制)。 4.病鸡大腿外侧肌肉,胸肌有条状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 5.发病日龄一般以20-40日龄之间居多。 (四)预防 1.切实做好消毒,特别是带鸡消毒和饮水消毒。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优质可靠的疫苗。首免最好使用低毒力的疫苗,做法氏囊免疫时鸡群一定处于健康状态。 3.加强饲养管理,给鸡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和全面的营养,使鸡保持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 (五)发病后处理 1.带鸡消毒,用季铵盐类或其它类消毒剂,每日一次至控制。 2.肌注广谱抗生素和卵黄抗体。 3.投药:抗病毒药(抗法氏囊病毒类药)+抗菌剂+免疫增效剂+肾肿解毒药3-5天。 4.投药停止后饮水消毒。 5.饮水消毒后用微生态制剂调理5-7天。 6.加强管理和护理。 三、禽流感 (一)流行特点 通过消化道,呼吸接触感染也可通过其它珍禽、水禽、鸟类传播。各种日龄的鸡都易感,潜伏期一般为3-5天。 (二)病原:正粘病毒——A型流感病毒。 (三)诊断要点: 1.高致病率即高致死率(强毒性)型禽流感: 1)临床症状:突然爆发,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可见羽毛松散,呆立不动,体温达43度,不食(采食量严重下降)、冠和肉髯呈紫色,头部水肿,流泪、呼吸困难,肉鸡可见下痢和神经症状,运动失调。 2.温和型禽流感: 1)绿色粪便,个别鸡头水肿、眼肿、下颌肿。 2)鸡冠发紫、发黑。 3)采食量感染前期正常,感染上3-5天后采食量下降。 4)蛋壳色退化(白色蛋、破损蛋、沙壳蛋、畸形蛋增加) 5)严重的大肠杆菌、霉形体继发感染,卵泡出血、变性、卵黄性腹膜炎严重。 6)有的心肌、腿肌出血、法氏囊红肿,鼻孔有分泌物。 7)腺胃与肌胃交界处,腺胃与食道交界处呈斑状或条状出血。 8)产蛋鸡感染时期,产蛋无明显变化,感染中后期产蛋急剧下降(下降比例10-60%不等)。 9)感染严重时部分鸡停产或绝产。 10)没做过禽流感免疫时治疗效果不佳。 (四)预防和控制 1.切实做好带鸡和饮水消毒。 2.选多株灭活苗进行免疫,或采用H9+H5灭活苗。 3.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以免外流性疾病的传入。 4.加强饲养管理,给鸡一个舒适的环境和全面的营养,保持鸡正常的免疫力。 5.重视免疫抑制疾病的控制,避免免疫抑制因素的干扰,发挥鸡正常免疫应答力。 (五)发病时的处理 1.待鸡消毒:用季铵盐类或其他类消毒剂进行消毒,每日一次直至控制。 2.如果没有做过禽流感免疫,尤其是高致死率(强毒性)型禽流感到目前为止没有好的办法控制。 3.如果是做过2次以上的禽流感免疫可以参照以下方案: 1)投药:广谱抗生素和抗病毒中草药 2)投药停止后,可用有利于恢复产蛋的药物。 四、鸡痘 (一)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潜伏期为4-8天 (二)病原:鸡痘病毒。 (三)诊断要点 1.皮肤无毛处有特殊痘痂 2.口腔、咽喉部有坏色白色假膜 3.眼型鸡痘表现流泪或羞明 (四)预防和治疗 1.预防或治疗该病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2.消灭蚊蝇,防治蚊蝇传播。 3.使用适量的抗生素,防止细菌感染。 五、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支) 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病,发生在蛋鸡损害生殖系统,产蛋率下降一半,发生在肉鸡主要损害肾又称肾传支。 (一) 流行特点 产蛋鸡发病多,肉鸡30日龄以上多发。发病季节主要是秋末至春末。病鸡呼吸道分泌物和咳出飞沫中含有大量病毒,一般性隔离消毒措施不能阻止病毒源传入,须搞好免疫预防。 (二) 病状 产蛋鸡首先出现呼吸道和全身症状,继而产蛋量下降,出现较多畸形蛋、软壳蛋。 1.初期呼吸困难半张口呼吸、咳嗽,发出“喉喉”喘息及流泪、怕冷、厌食、精神萎靡,部分鸡只有排黄白色稀粪。 2.发病第二天产蛋开始下降,2周左右下降最低点,然后逐渐回升,回升快慢与鸡日龄有关。例如高峰期鸡,80%产蛋下降到40%经2月可恢复到70%。 3.蛋品质下降,蛋清稀薄如水,清黄分离。 雏鸡多发生于20-50日龄在肉鸡多发生于肾型,初期轻微呼吸道症状,10-12天后出现严重全身症状,厌食,排灰白色、白色水样稀便、失水、脚爪干枯,死亡率10-25%。 (三) 诊断要点 注意和产蛋下降综合症区别,对产蛋下降蛋壳质量问题相比,但不影响蛋的内部质量,且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四) 预防和治疗 各种药物无疗效,土霉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防治继发感染,用药4-6天,对减少死亡、缩短有一定作用;对肾型传支用电解质类物质,有利于尿盐排出药物,对缓解病情有一些帮助。主要注意疫苗接种。 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一)流行特点 各日龄鸡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二)病原:疱疹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三)诊断要点 1.发病率高,成鸡传播极快。 2.病鸡表现严重呼吸困难,伸颈吸气、咳出血痰 3.喉头和器官粘膜(上1/3)出血,有黄色的豆腐渣样栓塞物。 (四)预防和治疗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严防病鸡的引入。在发病地区或威胁区,应做传喉疫苗的免疫。 2.鸡发生了传喉的处理措施: 对症治疗,可投入抗菌剂+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对症药3-5天。 七、马立克氏病 本病是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病。 (一)流行特点 有囊膜的完全病毒自病鸡皮屑、羽毛飞扬在空气中,由呼吸道侵入鸡体内,本病疫苗不能阻止感染,只能阻止发病(发生肿瘤)。而感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许多因素。 1.感染时日龄:日龄低、发病率高。 2.免疫力:接种疫苗获得免疫。阻止发病,但如有法氏囊病的鸡发病率高。 3.鸡的体质、病毒的强弱与数量:体弱、强毒,感染发病率高。本病3周可发病,但蛋鸡发病多在2-5日龄,肉鸡40日龄之后易发病。 (二)病原 属B性(细胞结核型)疱疹病毒。强毒株主要引起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弱毒株一般引起神经型马立克氏病。 (三)预防与治疗 诊断较易。本病无法治疗,免疫接种是最有效防治措施。雏鸡出壳24小时内接种是最有效防治措施。雏鸡出壳24小时内,接种马立克疫苗,严防1日龄之间的鸡感染,注意鸡舍内消毒。 八、传染性腺胃炎 (一)病原 传染性腺胃炎病毒 (二)流行特点 1. 传染性腺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其次以蛋雏鸡和青年鸡多发,然后为肉用公鸡和杂交肉鸡。该病流行较广,发病地区发病率一般为7%~28%,死亡率一般为30%~50%。最早发病日龄见于21日龄,25~50日龄为多发期,产蛋鸡也可发病。病程10~15天,长者可达35天,发病后5~8天为死亡高峰。 2. 该病的发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即发病多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发病的鸡群大多来源同一个种鸡场或同一品系的鸡种。 3. 不能发生水平传播或水平传播很弱,即不能同居感染。很多鸡场同一日龄两批不同品种或来源鸡苗,一批发病,一批不发病。即使放在同一笼内也不能互相感染。 4. 该病是一种综合症。该病的病原多是呈垂直传播或污染马立克氏疫苗或鸡痘疫苗而传播的,在良好饲养管理下,不表现临床症状或发病很轻。当有发病诱因时,鸡群则表现出腺胃炎的临床症状,诱因越重越多,腺胃炎的临床症状表现越重,诱因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三)发病主要病因或诱因 1. 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的,是腺胃炎发病很重要的病因。鸡痘发病严重季节,腺胃炎发病也非常严重,很多鸡群都是先发生了鸡痘,后又继发腺胃炎,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并且药物治疗无效。 2. 饲料营养不良。饲料粗纤维含量高或营养缺乏如维生素、蛋白等,鸡群易发生腺胃炎。 3. 传染性支气管炎(IBV)、传染性喉气管炎(ILTV)、各种细菌、维生素A缺乏或通风不良引起的眼炎,都会导致腺胃炎的发病。 4. 一些垂直传播的病原或污染了特殊病原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很可能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病原。 (四)临床症状 病鸡初期表现精神沉郁,缩头垂尾,翅下垂,羽毛蓬乱不整,采食及饮水减少。鸡只生长迟缓或停滞,体重增重停止或逐渐下降,有的鸡体重仅为正常鸡的50%或更少。鸡体苍白,极度消瘦,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有的鸡有流泪、肿眼及呼吸道症状,排白色或绿色稀粪。 (五)治疗方案:抗病毒药,抗菌药联合使用。用干扰素,抗病毒复方制剂拌料,也可用黄芪多糖,阿莫西林饮水。 九、禽霍乱 (一)流行特点 幼鸡有抵抗力,16周前很少发病,多发生在产蛋前后,秋季和初冬发病最多。特别是天气骤变,地面潮湿空气污浊鸡舍易发生。 (二)病原:禽霍乱巴氏杆菌 (三)症状: 1.最急性型 突然倒地死亡,多发生在夜间,且个别肥壮鸡。 2.急性型 病鸡体温高达43-44℃,渴欲强烈,频频饮水,采食减少,排黄白稀便,有时带绿色,冠髯肿胀、热痛。 3.慢性型 呈顽固性局部炎症,慢性肺炎、胃肠炎。 (四)诊断要点: 根据病鸡突然死亡,肝脏上有许多针头状灰白色坏死点两项主要特征作出诊断,注意和鸡副伤寒区别,鸡副伤寒多发生3周以上青年鸡、成鸡、而本病16周龄以下很少发生。副伤寒腹腔腹泻严重,病程长。肝表面古铜色,肝虽有灰白色坏死点,但数量较少,还有脾肿大胆囊肿大充满绿色胆汁等病变。 (五)预防与治疗 1.土霉素:拌料连续5-7天, 治疗效果良好。 十、鸡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主要寄生动物肠道的革尘氏隐性短杆菌,可引起三种疫病: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鸡白痢为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禽伤寒为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禽副伤寒则可由多种沙门氏菌引起。 (一)鸡白痢 是3周龄以下雏鸡最常见的急性败血症,表现急性全身感染、精神倦怠、白痢为主要特征,成鸡多于局部隐形感染。 1.流行特点 传染途径主要以下三个方面: 1)经蛋传递,由于种鸡种蛋有30%左右带菌,入孵后有的孵化后期胚胎死亡,多数在7日龄内发生白痢病。 2)孵化器内感染,造成脐孔污染。脐炎胎粪和带菌的胎绒浮游飞扬,健康雏鸡吸入呼吸道引起肺型白痢,多在5-6日龄发生。如存在于蛋壳表面雏壳时易引起胚胎感染。 3)同居感染,同食污染了饲料、饮水垫草等,由消化道传染给其它鸡只,发病多在7天以后,环境造成污染多易感2周以上鸡只。常和支原体、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2.诊断要点:鸡白痢根据症状可初步诊断,市场有鸡白痢诊断液,但对雏鸡不适用。 3.预防与治疗 1)注意建立无沙门氏菌并的种鸡群,加强种蛋消毒采蛋2小时内28ml/立方米甲醛消毒,每次孵化器及用具彻底消毒,育雏时高锰酸钾水饮水2-3天。 2)灵拌料连用7-10天;氯霉素两者拌料效果好。 (二)禽伤寒 是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上家禽,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运动场消化道感染,多在春冬两季发生,特别是饲养条件不良时易发生。 1.症状: 1)最急性无明显症状迅速死亡。 2)腹泻、排淡黄至绿色稀粪,沾污肛门周围的羽毛,鸡冠苍白萎缩,渴欲强烈,频频饮水。剖检肝肿大显古铜色或暗黄绿色,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胆囊胀大充满绿色胆汁,心肌表面灰白色坏死点。母鸡卵巢充血、出血变色变质,如破裂则引起蛋黄腹膜炎。 2.诊断要点: 1)注意和禽霍乱区别,霍乱一般在16-17周以上才发生,接连出现无症状死亡其余多数鸡不表现明显症状。病鸡肝不呈古铜色肝表面针头状灰白色坏死多而明显十二指肠结膜严重出血,各脏器广泛出血,这些都不同鸡伤寒。 2)根据腹泻排绿色稀粪,肝脾极度肿大,古铜色肝具有特征性病变,可以初步诊断。 3.预防与治疗:同鸡白痢 (三)禽副伤寒 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其它沙门氏菌引起的他病都称为禽副伤寒。 流行病学及传播途径均同白痢和伤寒。 1.症状: 1)禽副伤寒基本上是雏鸡病,只有雏鸡才表现症状。卵内感染或孵化器感染者多在一周内发病死亡,有的喙壳前或喙壳时死亡。 2)离群独自站立,闭目呈睡眠状,头颈伸长伏于地面。 3)大量白色水样下痢,怕冷扎堆。 2.诊断要点: 无论在雏鸡、成鸡与白痢、伤寒区别较难。不过三种病治疗药物基本相同,要想区别主要靠实验室内分离与鉴定。 3.预防与治疗: 1)同白痢治疗 2)氟哌酸混饲拌料或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3000-6000单位饮水。 二、 鸡大肠杆菌病(综合症) 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毒株所引起多种禽病的总称。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肠炎、脐炎、眼球炎、气囊炎、卵黄性腹膜炎、关节炎等病型。 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饲料垫料及灰尘、肠道中,只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应激情况下,致病性才表现出来,感染发病。所以常见法氏囊、呼吸道病等传染病的并发症或继发症。 (一) 症状和病变: 1.雏鸡脐炎:因脐部受大肠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感染可在卵内或出壳后,表现腹部膨大,脐孔不闭合,周围呈褐色、红褐色,出壳后2-3天死亡,卵黄吸收不良,发育受阻。 2.急性败血症:可发生任何年龄的禽,引起全身急性感染,排绿色白色稀粪,短期内死亡。病程长的可见浆液性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病变。 3.眼球炎:由于舍内空气中大肠杆菌密度过高,引起眼球炎。表现眼睑封闭,外观肿大,眼内蓄积多量脓液或干酪样物质,眼球发炎。 4.气囊炎:多发5-12周龄鸡只,常与支原体、传支病毒等合并感染。病鸡表现呼吸困难,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心包内有多量纤维素渗出物;腹腔积水,肝表面纤维素渗出物覆盖。本病死亡率达8%-10%。 5.关节及滑膜炎:散发性,是大肠杆菌败血症的一种后遗症。病鸡行走困难、跛行,关节肿大。 6.卵黄性腹膜炎和输卵管炎:腹腔中充满淡黄色腥臭的液体及淡黄色纤维性渗出物,肠粘连,输卵管发炎上有针状出血和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积。 (二)预防与治疗: 1.预防:主要搞好环境卫生,排除各种应激因素。定期消毒,如百毒杀、过氧乙酸等。大肠杆菌疫苗可应用 1.治疗:可选用多种抗生素药物,做药敏实验选择最佳治疗药物。庆大霉素、氟哌酸、泰乐菌素都可以选择。庆大霉素:饮水3000-5000单位/只,一日一次连用3-5天,氟哌酸:100-200克/吨饲料。 十一、鸡葡萄球菌病 本病主要由皮肤创伤引起化脓性炎症或败血症,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笼养鸡及饲养条件较差的大群鸡。 (一)病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症状: 1.败血急性型:多发生在1-2月龄肉鸡,伴有局部炎症,胸部、翼下出现紫黑色的浮肿,流出紫红色臭味液体,腿、足、关节、头部有炎症红肿或小片坏死。病程2-4天死亡。 2.关节炎型:病鸡腿。腿,翅、关节肿胀热痛逐渐化脓。足底形成较大脓肿,行走困难。 3.脐炎型:雏鸡在出壳时由脐孔感染。 (三)预防与治疗:严重病鸡挑出单独喂养,发病率较高时用药物治疗。青霉素饮水5000-10000单位/只,每日2-3次。金霉素拌料200-500克/吨饲料。 十二、鸡传染性鼻炎 是常见于青年鸡和产蛋鸡的急性呼吸道病影响生长和产蛋。 (一)病原:是鸡嗜血杆菌引起,其主要特征是颜面水肿流鼻涕,流眼泪。 (二)流行特点:本病发生于鸡,8-12周龄最易发病,病菌由污染的环境,饲料及饮水、飞沫尘埃、感染鸡只,多发生在秋冬季节。 (三)症状:本病潜伏期1-3天,首先表现甩头,流鼻涕逐渐变成脓性粘液,颜面水肿,结膜眼严重时失明。随病程发展呼吸困难,出现“呼噜”声,精神不振、采食量降低,产蛋下降,病程两周左右。 (四)预防与治疗: 1.红霉素(或高力米先)全群饮水。 2.土霉素拌料400克/吨饲料。 3.链霉素饮水80-100万单位/公斤水,每日一次,5-7天,个别严重大肌注8-10万单位/公斤体重。 4.泰乐菌素饮水2克/公斤水,连用5天。 十三、鸡慢性呼吸道病(败血性支原体病) 其发病特征为气喘,呼吸罗音咳嗽,病程长死亡率虽不高,但影响幼鸡生长,或鸡产蛋减少。 (一)病原:为鸡败血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 (二)流行特点:1-2月龄雏鸡最敏感,成鸡呈隐性。隐性鸡是主要传染源,可经种蛋垂直传播感染。 (三)症状:最初流鼻液,继而气喘,咳嗽、气管罗音,有吞咽动作,采食减少,严重的眼部突出,一侧或双侧失明。产蛋鸡产蛋下降,呼吸道不明显而公鸡有明显呼吸道症状。剖检病变主要鼻腔、喉头气管有大量红色灰白色粘液,有的可见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 (四)预防与治疗: 1.预防:在雏鸡时饮水用抗支原体药物。 2.治疗:泰乐菌素饮水200-300毫克/升水,拌料300-500克/吨饲料中连用5-7天,北里霉素拌料500克/吨饲料连用5-7天。 十四、鸡球虫病: 是幼鸡急性流行性原虫病。3-7周龄雏鸡最易感染。 (一)病原:目前有9种球虫,其中对鸡危害最大的盲肠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盲肠内,和小肠球虫,寄生小肠粘膜中。 (二)流行特点:15-50日龄幼鸡最易感染,每年的春夏季多发,主要传播方式是鸡吃了污染的饲料、垫料、粪便等引起。特别是阴湿的天气,舍内环境卫生条件差,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 (三)症状: 1.急性型,多见雏鸡,病程1-3周,早期病鸡精神不佳,双翅下垂,闭目呆立。食欲减退、粪便增多变稀,严重的血样粪便,病鸡消瘦,不久死亡。死亡鸡只肛周常粘有血迹。 2.慢性病:多见4-6月成鸡,病鸡逐渐消瘦,间歇下痢,产蛋减少。 (四)预防与治疗 1.1%马杜霉素500克/吨饲料中。 2.10%盐霉素800-1000克/吨饲料。 十五、腹水综合症 (一)病原:腹水症是肉鸡生产中的一种常见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20-50日龄快速生长的肉鸡,特征性的表现为腹腔内蓄积大量的液体。心、肝、肺部受到严重的损害,发病率4-5%不等,病死率很高。 (二)症状:病鸡生长发育受阻。脑、腹部的羽毛稀少,腹部膨胀,充满液体,皮肤发红或发绀,斜卧,呼吸困难、缩颈、行动迟缓、食欲减退,逐渐死亡。 (三)预防与治疗:鸡舍内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垫料干燥,同时降低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与代谢能含量。对发病鸡群进行限饲并采取减少死亡的措施,如使用利尿剂,防继发感染加抗生素。 十六、猝死症 (一)病原:由于肉鸡生长很快,个别肌肉、骨骼生长与内脏器官发育不协调,不能同步,加重了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肝)的负荷,往往导致猝死,采食能力强、采食量大、生长特别快的个体尤为突出。 (二)症状:整个鸡群生长良好,少数鸡只特别是个体较大者在活动或吃料饮水过程中,突然蹦跳,腹部朝上,很快死亡。 (三)预防与防治: 1.每吨饲料中加入1公斤氯化胆碱,一万国际单位维生素E、维生素B12各12毫克,和900克肌醇。 2.减少应激反应,给以安静环境。

鸡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中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之外的众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引起的沙门氏菌病的总称。雏鸡多发,成年鸡则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以下痢、结膜炎、消瘦为特征。各种家禽都能发病,故也称为禽副伤寒。

鸡副伤寒的病原主要是鼠伤寒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以雏鸡发病最严重。病原主要存在于粪便及被其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灰尘中,猫、鼠、飞禽、苍蝇是副伤寒沙门氏菌的重要带菌者和传播媒介。鸡副伤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垂直传播也是鸡副伤寒的重要传播途径。不良的饲养管理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雏鸡在胚胎期和出雏器内感染的,于4~5日龄发病;病雏的排泄物可使同群的鸡感染,多数于10~12日龄发病,死亡高峰在10~21日龄。10日龄以上的雏鸡发病时表现厌食,离群呆立,闭目,垂翅,怕冷,排出水样稀粪,肛门粘结粪便,或有眼结膜炎、鼻窦炎等。成年鸡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轻度腹泻、消瘦、产蛋减少等症状。

鸡副伤寒的病理变化表现为肝脏肿大,常为古铜色,表面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及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肿胀;脾脏肿大,表面有斑点状坏死;肾脏肿大;肺脏发生灶性坏死;心包炎,心肌炎;其他病理变化还有气囊炎、关节炎、鼻窦炎、肠炎等。成鸡还有卵巢炎、输卵管炎等。

本病的防治主要是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严防各种动物进入鸡群,防止其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等,加强对种蛋、孵化器及育雏器具的清洁消毒。治疗可选用新霉素、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并配合多种维生素,口服补液盐水。

本病是由多种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常呈地方性流行。各种家禽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幼禽,多为急性或亚急性经过。成年禽往往不表现临床症状。病原菌的抵抗力不强,大部分菌株在60℃经15分钟死亡,一般消毒药能很快杀死病菌。该菌在粪便和蛋壳上可保持活力达2年,在土壤中可存活半年以上。(1)流行特点本病感染各种家禽和野禽。家禽主要发生于幼龄鸡、鸭、鹅。鸡副伤寒常发病于2周龄内幼雏。6~10天,死亡高峰,死亡至少10%~20%,严重者高达80%以上。青年鸡与成年鸡很少发生急性感染,一般为慢性或隐性经过。雏鸭、雏鹅容易感染本病,多发生于2周龄之内,死亡率高,有的高达60%。本病传染源为众多带菌动物,包括家禽、家畜、野禽和野生哺乳动物。家禽能经蛋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消化道感染为主要传染途径,也可经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2)临床症状雏鸡以急性败血症为主。带病出壳鸡不久死亡,无明显症状。出壳10天以上雏鸡表现精神委顿,怕冷,毛松,减食或废食,口渴,腹泻,排水样稀粪,有的呼吸困难,常于1~2天死亡,死亡率10%~80%。随日龄增长。病程延长症状渐轻,死亡较低,少数表现呼吸困难,麻痹或失明。成年禽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为慢性带菌者,常不表现症状。(3)病理变化①雏鸡最急性时仅有肝淤血、肿大,胆囊扩张充满胆汁。病程稍长者,死后消瘦,失水,卵黄凝固。肝、脾淤血或有出血条纹及针尖状坏死白点,肾淤血。常有心包炎,小肠出血性炎症,盲肠扩张有黄白色干酪样物堵塞肠腔。10日龄内鸡常有肺炎病变。②雏鸭常见肝脏有坏死灶,盲肠中有干酪样物栓塞,直肠嵌塞、肾脏苍白。(4)实验室诊断①细菌培养取盲肠内容物接种涂布于犊牛肉浸液琼脂斜面或亮绿平板培养基上(选择培养),置37℃温箱,经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将培养的典型菌再进一步分离,作生化试验。②血清学检查一般可选用试管凝集试验、快速血清玻板试验(方法同鸡白痢的全血玻板凝集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5)鉴别诊断本病与白痢、伤寒难于区别。应通过实验室诊断方法(细菌分离培养)得到确诊,与其他两病区别开。(6)防控要点本病防控可依照鸡白痢的各项措施。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保护之旅》

鸽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鸽的急性或慢性和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细菌性传染病,鸽和多种家禽都能感染。

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具有鞭毛,能运动。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都能产生毒素,这些毒素耐热,75℃1小时仍不能被灭活,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引起鸽副伤寒的致病菌株,抵抗力通常不很强,60℃5分钟即失去致病作用,常用消毒剂都能很快杀死这些病原菌。

伤寒病研究论文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张仲景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著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对后世中医著作影响甚大。他诊病和学习时遇到一丝一毫的疑问,即“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张仲景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无神论思想的医学家。

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医世家.中医基础理论

[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199812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宁心之功。吴时达[10]等认为心衰的中晚期经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泛,采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李庆海[11]认为本病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心肾阳虚则多见于疾病的末期;实以水饮瘀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创验方参麦宁心合剂。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云苓、玉竹、车前子、桑白皮、当归、丹参、枳实、生龙骨、生牡蛎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益气养阴则气血充足,鼓动有力,活血利水则瘀散水行,郁热自消,心安神畅。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脏阳气不足(虚衰)为本,水停瘀血为标。因此,治疗需标本兼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治宜温阳益气,活瘀化饮为基础。自拟益心汤: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泽泻、泽兰、枳壳、车前子、当归、桃仁、南葶苈子、党参、临床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研究

王振涛等[12]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观察了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的影响,发现活血益气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且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均能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同时从心脏组织形态学角度证明了活血药和益气药均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赵英强等[13]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及电镜观察强心剂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明显,强心冲剂能明显改善凋亡,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沈雁等[14]研究发现,温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水平,加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阻止胶原降解及基质改建,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衰竭心脏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认为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1(ANT1)、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2(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肌损伤。

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应用。众多医家对于心衰的认识虽各有一家之言,但总的来看其认识大同小异,基本上倾向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周亚男,张军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气下陷说及从气、血、水论治[J].新中医,2009,41(4):7-8.

[4]连林芳.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8(4):301-302.

[5]杨培君,杨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

[6]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7]王胜林.董耀荣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33-1634.

[8]韩伟锋.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6,24(10):2-4.

[9]许抗抗,杨积武,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4-86.

[10]吴时达,吴桐,吴昌碧.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88-91.

[11]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12]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等.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76-378.

[13]赵英强,孙兰军,李慧臻等.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85-87.

[15]王洪良,曾雪滨,王艳飞等.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转位酶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18-20.

  • 索引序列
  • 宋本伤寒论文献史论
  • 伤寒论文参考文献
  • 伤寒论论文题目
  • 禽副伤寒论文参考文献
  • 伤寒病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