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鲁东大学为吕天仓发表论文

鲁东大学为吕天仓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鲁东大学为吕天仓发表论文

鲁东大学物院毕业论文不好过。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鲁东大学物院毕业论文有严格的查重率以及要求论文的观点和理论要真实有效且合理,两者都会影响论文的通过率。

高。鲁东大学官网显示,该校硕士论文答辩通过率在70%上下,是高的,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鲁东大学,坐落在山东省烟台市,是一所以文理工农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

根据查询知乎得知,赵吕天仓的身高约为180厘米。

天津大学吕静论文发表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瞿秋白 (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江苏常州人。早年曾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学英文,后到北京谋生。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读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的身分,去莫斯科采访。1921年兼任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的教员。1922年2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张太雷)。曾先后出席远东民族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四次代表大会。1923年春回到北京,主持起草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草案,参与制定国共合作的战略决策。同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还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7月去上海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后又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25年1月当选为中共四大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后又参加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接替陈独秀负责中央工作。主编过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曾将为陈独秀等人压制和拒绝发表的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并为之写了序言。大革命失败后,在汉口主持召开临时中央紧急会议,后任中央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4月去苏联,6月主持召开中共六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及政治书记处成员。后留在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在苏联期间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党纲、中国苏维埃宪法、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问题,写了大量论著,翻译了共产国际纲领以及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著作。1930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周恩来一起主持中共六届三中全会。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开除出中央政治局。1931年夏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反击国民党文化的“围剿”,系统向中国读者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普列汉诺人关于文学艺术的理论,翻译了苏联的许多著名文学作品。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还兼任苏维埃大学校长。同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 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被捕,6月18日英勇就义,年仅36岁。 赵世炎(1901-1927) 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四川酉阳(现属重庆市)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15年考入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早年结识革命先驱李大钊,在“五四”运动中被师大附中学生推选为学生会干事长。1919年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他还在师大附中学生中组织少年学会,出版《少年》半月刊。l919年秋,参加了李大钊等人创办的少年中国学会,为创建一个有朝气的年轻中国积极奋斗。赵世炎在《少年》半月刊上连续发表《说少年》等论文,分析当时一般青年的思想状态,揭露封建家庭、旧的教育制度对青少年的思想束缚和毒害。在他主办的《工读》半月刊上撰文,与朋友们共同讨论中国的前途,公开评论当时中国社会的弊病,主张中国应实行社会主义,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是“最公道,最平等,无军阀、财阀,无种族界、国界经济上固然好,道德上尤其好”的社会制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世炎组织和领导师大附中的同学走出校门,同各大、中学校的师生一起参加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赵世炎被北京高等师范附中学生推选为学生会干事。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与周恩来等建立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和少年共产党。1922年6月,赵世炎与李立三等人在法国筹备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赵世炎被推选为书记。同年秋,经胡志明介绍,赵世炎和王若飞、萧三等人加入法国共产党,成为国际党员。1923年3月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住在特维尔斯卡雅街53号东大宿舍。1924年7月回国,先后参加中共北方区委、中共江浙区委的领导工作。同年秋,任中共北京区委委员兼地委委员长(1925年1月,委员长改称书记),机关设在北京大学红楼。同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北京设立中央北方局,李大钊任书记,赵世炎任常委,共同领导北方地区的革命运动。 他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斗争中,他紧紧把握斗争方向,注意加强起义队伍的组织建设。在斗争遭到挫折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组织好第三次武装起义,他和周恩来同志一起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并在斗争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打败了反革命武装,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领导广大上海工人群众继续坚持斗争。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他临危不惧,坚定表示:“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1927年5月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他主编过党的内部刊物《政治生活》,撰写了70多篇宣传马克思主义、抨击时弊的文章,对提高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7年7月2日,赵世炎不幸被捕。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面对敌人的屠刀,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把26岁闪光的青春和满腔热血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大学生的婚恋观和恋爱观都很正常,都希望找到自己心中最完美的异性,都想在大学里把终生大事安排好。

导游员,是一个国家的脸面,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生活的渴求,对大自然的亲近,人们对导游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导游员的言谈举止、素质品性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程度,折射出一个城市市民的素质修养。所以有人这样形容导游员,一个真正的导游员,应该是一本渊博的书,这本书里不仅有演讲家的慷慨激昂,还有表演艺术家的说学逗唱。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通今博古;一个真正的导游员,应该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大使,既要热情奔放,还要富有爱心,乐于助人,而且细致周到。导游员就是在成就他人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在传递美的同时传递知识和温暖的。同时导游员也在他们的工作中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变化,见证着一个城市市民生活方式与素质修养的变化。在刚刚结束的“津旅杯”天津市第三届导游员大赛复赛上,我们就结识了这样一些优秀的导游员,他们当中有从事导游工作近10年的年轻“老”导游,有刚刚加入导游队伍的优秀新人,也有在校大学生,他们的风格各异,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热爱天津,热爱旅游,富有激情,充满活力。比赛中导游员们通过自我介绍、看图自创导游词讲解以及个人风采短片,从不同角度展示各自的风采、文化底蕴和导游技能。特别是看图自创导游词讲解部分,围绕天津旅游局近年来着力打造的“近代中国看天津”核心品牌和“都市观光游、海河风光游、山野名胜游、滨海新区游”四大旅游品牌,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天津市容市貌改造的新变化和旅游资源整合提升的新成果。选手们也用自己丰富的导游知识和娴熟的导游技巧为这些精美的图片作了精彩的讲解,或风趣幽默,或妙语连珠,或声情并茂,引来场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吕静媛,天津大亚国际旅行社在旅游行业做了十年的吕静媛,现在已经是一名管理人员了,负责旅行社的人员培训,在培训导游员的时候,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导游员要有足够的自信,因为,你带着一团几十位游客出去,你就是这几十位游客的核心,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行程中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你能做的就是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她说,她喜欢这种做“核心”的感觉。她热爱导游员这个行业,虽然在父母的选择下学习了会计专业,但对数字没有感觉,于是选择了这个自己喜欢的行业。直到现在,只要有机会,她还是愿意带团出去。每次一上车,她总会先对游客说:我们上了这辆车,就是一家人,我是大家的导游,不论您在家还是在单位有多高的职位和地位,这一路您都要放下架子,就让我当一回您的“家长”和“领导”,都听我的。您就当来放松一下。这一番话,加上她诚恳、自信又活泼的语气,还真的征服了所有人。相信所有的导游员选择这一职业的初衷都是喜欢旅游,吕静媛也不例外,性格外向,开朗爱美的她更喜欢大自然的美,所以选择这一职业就是希望能游遍祖国的美丽河山,但是几年导游干下来,她的最大体会就是,导游员带团出游与自己出去旅游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她刚考下导游证带团的时候,正好是五·一黄金周,主要带北京周边一日游的团,第一次去龙庆峡她心里特别兴奋,可是连续去到第三次的时候,对景点完全没了感觉,剩下的只有身心疲惫了。吕静媛说,在旅游行业做了十年,确实见证了旅游业的发展变化,见证了人们在旅游消费观念上的变化,人们对导游员的要求,人们的维权意识都与十年前有了明显的不同,尽管现在游客中还有个别素质偏低的,但总的来说比十年前还是有了很大提高。她说,有一次她带团到北京香山一日游,本来游客很多,他们的车停得离景点比较远,在规定了返程发车时间后,游客愿意自行游玩的都各自散开了,到了下午返程的时候,有三位游客迟迟未归,一车几十个人等得不耐烦了,就冲着小吕七嘴八舌开了,有的话甚至很难听。为了回避游客的激动情绪,小吕只好说我去找找他们。又等了一阵子,当她看到那三位游客不紧不慢有说有笑地从远处走来时,心里也很不舒服,说了声:你们快点儿吧,大家都在等你们呢。那三位客人见小吕的脸色不好看也不高兴了,上车时对司机抱怨小吕,司机很幽默,说你们是来看红叶的,又不是来看导游脸色的。尽管事情被司机的一句玩笑化解了,但是小吕还是觉得她应该站出来说两句,对迟到的和等人的都有个交代。于是在返程的路上她说:这三位客人回来晚了,可能因为索道人太多,他们排了太久的时间,也许他们走迷路了,还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出门在外,谁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大家要互相谅解一下。听她这样一说,迟到的客人中有一个人站了起来,主动向大家赔礼道歉,一车人也都原谅了他们。吕静媛说,十年前,导游员上车说几个笑话,游客就很满足了,现在完全不同了,你讲笑话活跃气氛,游客认为那是应该的、必须的,游客对导游员的要求是服务周到、热心;行程安排妥当;讲解有内涵有深度等等,稍有不妥,游客就会不满意,不满意就会投诉,而且,游客分不清旅行社的业务流程,只要有不满意,在他们看来都是导游员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还要求导游员有极好的承受能力和协调能力。十年干下来,吕静媛说,导游员是一个美丽的职业,但绝对不是一个享受的职业。所以她现在做了管理,会常常招集导游员们开诉苦会。她说,大家坐在一起倾诉一下,也是互相借鉴一下,等带团出去的时候,该怎样,还必须怎样,不能对客人有半点的怠慢。但不管怎么说,做导游员还是有很多乐趣的,比如,每带一个团,都会接触不同的人,在不同类型的人身上,可以学到不同的品质,这对导游员来说也是一笔财富。郭佳,天津中国国际旅行社在下面采访的时候接触郭佳感觉与在比赛时完全不同,台上的郭佳,镇定自若,一口纯正的英语,讲得又亲切又流利,而采访时见到的郭佳,小巧、温婉且安静,说起话来细声细语悠扬得如同唱歌。2005年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郭佳就成为了中国国际旅行社的一名欧美导游员。原本她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在大学就兼职做导游员的她,爱上了这份职业,一心想做一个能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介绍中国文化的导游员。这几年,她做得认真、投入,已经成为高级英文导游员。目前,她除了有组团的任务以外,还负责接待欧美游轮到访中国的客人、到天津交流访问的政务团以及临时来津的散客。大多数时候,客人从天津港下船,导游员接船后按照客人的行程,带到北京、西安、三峡等景点旅游,这样的旅游团大多是老人,他们怀着对中国的浓厚兴趣来到中国,一踏上中国的土地,他们就有问不完的问题,沿途的建筑、树木、农作物,甚至包括汉字文化等等都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而作为导游员,一上车,郭佳就开始不停地讲。郭佳说,外国人最大的特点是喜欢问问题,总会提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每遇到答不上来的,她都会很诚恳地告诉游客,如果有机会通过查询或请教找到答案,她会及时讲给客人,即使没有这样的机会,她也会把问题记下来、搞清楚,她就是这样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赢得了外国客人的喜爱。曾经有一位英国老太太,在中国游览了12天,分手的时候,把一份很贵重的礼物送给郭佳说:谢谢你这些天来的陪同和讲解。我带了这个礼物,本想如果碰不到好的导游就带回去的,没想到,中国的导游这么优秀。郭佳说,外国人就是这样,他们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当然他们吃住的标准一般也都比较高,但是,如果你在介绍和讲解上水平比较高,能让他们满意,他们对其他方面就会降低要求。但是作为一名导游员,郭佳在注重讲解的同时,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服务的要求,她说,有一次,团里一位70多岁的墨西哥客人在游故宫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他没说,到了西安的时候,郭佳发现他走路一瘸一拐的,就问他怎么回事,见他整条腿因为瘀血已经青紫,急忙联系医院带他去做了检察,确定没有伤到筋骨才放心。老人说,我存了好几年的钱才有机会来中国,不想放弃参观游览。于是,每次外出,郭佳就向宾馆租用轮椅,还雇了人帮忙推他,游三峡的时候,他不能到甲板上来观光,郭佳就到他的房间去给他描述岸上的风光。老人一家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郭佳说,她喜欢导游员这一职业,是因为她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家乡。她说通过带团她发现,天津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并不高,正是因为此,她才更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天津推介出去。一次她给一个学者交流团做导游游览滨海新区,当她以极大的热情和对家乡的爱介绍完滨海新区后,团里的很多人回国后继续保持与她的联系,并将他们的MSN签名改成了“天津,我理想的地方”、“天津,目的地”。“天津,很好的地方”等等。她说,这个时候我很有成就感,也很自豪。左丰利,兼职导游员作为一名兼职导游员,左丰利目前还在南开大学读研究生,学历史的他,从小就渴望亲临中国历史文化中提到的那些名胜古迹,感受它们的博大与美丽。做了多年的兼职导游员,他最想说的是,旅游应该是求知求美的过程。如果我们的游客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享受自然,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景观上来,或许对于我们这些导游员来说更幸运一些。一副学者气质的左丰利,这样说时,还一再强调,并不是说服务不重要,当然游客出去旅游,享受优质的服务是他们的权利。但是如果把旅游完全当成是一种消费,一味地追求吃住行的享受,他个人认为就失去了旅游求知求美的意义。谈到做导游员是否需要这么高的学历这个问题,左丰利认为,目前看来,导游员大多是职专或大专,过去人们都认为导游员不需要这么高的学历,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导游员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并不是说学历高就一定素质高,重要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带着这种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做导游员,或许会更好地把握这一职业的方向。游客:吕导也来摆个造型吧 外国小游客:与中国导游合个影 忙里偷闲,遇到美景也留个影 左导:我来讲讲天津的人文景观

大学生应该都不太想结婚,谈恋爱还是普遍现象,都是成年人了,搞个对象应该很正常

天津大学吕静论文发表时间

李大钊: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任弼时: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同志深感他与陈独秀争论时的观点正确。“八七会议”上他被选入政治局,成为党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随后四年间,他一直从事地下工作。1931年,任弼时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因缺乏经验犯过“左”的错误,后来通过实践又在工作中大力纠“左”。 1933年,任弼时奉派湘赣边区,在长征中是红六军团和后来的红二方面军的最高政治领导人。1937年秋,任弼时随八路军总部东进抗日前线,在政治方面负总责,翌年春又作为中共代表赴莫斯科争取国际支持。194O年,他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从人事安排到谁吃大灶、中灶、小灶都要管。由于处理问题周到,待同志和蔼可亲,被称为“党内的老妈妈”。 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时,任弼时任大会秘书长。会后,他与毛、刘、周、朱并列为中央五大书记。1947年春,他拖着病体与毛泽东、周恩来转战陕北并担任中央支队司令员。行军每到一处,他都要亲自安排住房,布置警卫,组织物资供应,还参与决策研究。时称他是中央队伍中身体最差的一人,又是最忙的一人。 1948年春,中央进入河北西柏坡。任弼时的血压很高,心律又严重不齐,却仍时时支撑着协助周恩来工作,协调各战略区的物资调配和后勤支援。1949年3月,他随中央进入北京,主持召开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赴苏联治疗。1950年4月回国后,他没按医嘱休息,立即投入工作。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第二天,即10月26日晚,他长时间研究战局并思考对策,病情突然恶化,次日去世。方志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以后,方志敏担任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政治委员会主席。 1935年1月,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十军团在通过怀玉山封锁线时陷入敌人的重围之中,部队被敌人截成了两截。方志敏率领的800余人冲出了包围圈,却发现大队没有跟上来。作为主要领导的方志敏提出要去寻找被围的部队。另一位负责人说:“你是主要领导,还是让我去吧!”方志敏说:“不行!我没有理由留在这里,我要把战士们带出来!” 方志敏毫不犹豫,不顾个人安危,又一次进入敌人的包围圈,找到了大队人马,可是,大队人马已经被敌人的14个团重重包围着,情况万分危急,敌人见人就杀,见粮就抢,见房就烧。红军被包围在荒山僻野之中,没有吃的,只能采集野果充饥;野菜也采集不到了,只得忍饥挨饿一次次突围。 部队经过与敌人激烈的搏斗,只剩下了80多人。方志敏已经7天没吃东西了,饿得两腿站不住。他带领战士翻山越岭,鼓励战士们说:“吃不得苦,革不得命。苦算什么,越苦越要干。” 突围无望。天亮的时候,方志敏命令机要员把文件和密码烧掉,说:“党员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守党的机密。”有的战士有些灰心,方志敏说:“我们只是一支小部队,红军主力还在,胜利仍然是我们的。共产党是永远打不垮的!”有个战士建议方志敏化装,到白区去躲避一阵,方志敏摇摇头。 1935年1月24日,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在皖浙赣交界处的陇首村,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抓住了方志敏,认为是“剿共”的一个重大胜利,要在上饶举行一个“庆祝大会”。敌人把戴着手铐脚镣的方志敏带到了台上“示众”,方志敏昂首挺立,正气浩然。上饶的劳苦大众看着不幸落在敌人手中的方志敏,都心情沉重,许多人低下了头去,暗暗落泪。 敌人军官气焰嚣张,在台上喊起了反共口号。但台下无人响应,这激怒了那个军官。他把手枪"啪"的一声扔在桌子上,怒吼着:“谁不喊就抓起来!”台下仍然一片沉默。方志敏这时感到一种莫大的欣慰,老百姓心向着革命。“庆祝大会”草草收场了。 敌人要把方志敏押送到南昌,途中要经过方志敏的家乡弋阳县。敌人又要在弋阳开一个“庆祝大会”。可是,愤怒的几千名弋阳百姓,个个手拿锄头、木棍、扁担,聚集在公路两旁,准备抢回他们敬爱的领袖方志敏。敌人还哪敢开什么大会庆祝,慌忙把方志敏押进装甲车, 惊慌逃走。在南昌的一个公园里,敌人又要召开一个“庆祝生擒方志敏大会”。公园里军警如林,警备森严。方志敏戴着手铐脚镣,镇定自若地向成百上千的群众高声说道:“同胞们!我很高兴能和大家见面。我们中国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贪官污吏剥削统治,国将不国,民不聊生。”敌人没有想到,他们精心策划的“庆祝大会”竟然成了方志敏宣传革命的演讲大会,赶紧下令:“快!快把他拉下去!” 方志敏趁着敌人手忙脚乱,继续大声喊道:“希望你们继续我未完成的事业,努力奋斗!” 从上饶到弋阳,又到南昌,敌人的三次“庆祝大会”都没开成。 反动头子蒋介石获悉方志敏被抓到了,立即密令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千方百计劝降方志敏。 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的头子俞伯庆对方志敏假惺惺地说:“蒋委员长很想重用你,你为什么不早点出来呢?” 方志敏听了,鼻子哼了一 声,说:“蒋介石是什么东西!” 俞伯庆又说:“你们不是失败了吗?” 方志敏坚定地说:“不!我们在军事上暂时失败了,政治上并没有失败。我可以告诉们,我们永远不会失败!” 俞伯庆劝降不成,敌人军法处处长又来与方志敏“谈话”。 他喊手下搬一个凳子,又说不好,又换来一把椅子。 军法处长好像推心置腹地对方志敏说:“方先生,我忠告你,你们既然一败涂地,何必钻牛角尖。像你这样杰出的人才,国民党会给你高官厚禄的。” 方志敏打断他的话,说:“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功名利禄视如粪土。” “方先生,信仰要实现 ,得几百年。何必当傻子,识时务者为俊杰。” 军法处长见方志敏没有吭声,又把话锋一转,说:“方先生,你知道你们那个孔同志吧!他现在在我们这里是少将参议,春风得意着呢!” 方志敏一听姓孔的,非常愤怒,站起身来厉声说道:“他是无耻的叛徒,我决不会像他一样。革命者宁可被敌人残杀,绝不投降敌人,要我屈膝投降,休想!” 弋阳县长,还有教过方志敏的一个乡绅,也都找过方志敏,带着水果、点心来劝降。方志敏回答他们:让我投降?休想!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 劝降失败了,敌人露出了豺狼的凶相,他们残酷的折磨方志敏。 他们给方志敏吃霉米饭,里面都是稗子、谷壳和沙石。一天洗漱饮用只给两碗水,牢房里黑暗潮湿、老鼠到处跑,臭虫爬满墙、虱子满被褥。方志敏本来就患有肺病,残酷的折磨使他的身体越来越衰弱。敌人还不断的用酷刑摧残方志敏,用皮鞭抽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方志敏忍受着巨大的痛疼,毫不动摇,没有透露一点党的机密。 敌人黔驴技穷,没有办法对付方志敏了,最后,又拿来纸和笔,让他写“口供”。方志敏被捕后一直想写点东西,就利用这个机会,埋头写了起来。他知道,时间不会太长了,敌人总会下毒手的。 在牢房里写作的艰难可想而知,方志敏又重病在身,写不了多大功夫就头晕。他咬牙坚持,一字一字的写。实在不行了,就停下来喘口气。 敌人还以为方志敏真的在写“口供”呢! 就这样,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方志敏饱含激情和对党的忠诚,在敌人牢房里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作品。书稿写成了,怎样才能带出监狱交给党组织呢? 有一个狱卒非常佩服方志敏,经常和方志敏聊天。方志敏多次给他讲革命道理。没有别的办法,方志敏就求这个狱卒把书稿带出监狱,先送交鲁迅先生,再请鲁迅先生转交党中央。狱卒接过方志敏的书稿和给党中央的一封信,跪在地上哭着说:“先生,我也是穷人的孩子,知道你是为穷人革命的好人。你放心吧,我就是提着脑袋也要把你的东西送到。”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这一天,南昌城里军警满街,交通中断,小商小贩也都被赶走了。 看守端来了早饭,不是往日的霉米饭。方志敏知道敌人要下毒手了。方志敏吃了个饱,他太饿了。 要上刑场了。方志敏最后看了一下牢房,挨个和铁栅栏里伸出手的难友们告别。 难友们含着热泪说:“永别了,方志敏同志。” 方志敏微笑着说:“同志们,永别了,早日出去干革命!” 天下起了雨,天也有情啊! 囚车穿过戒备森严的南昌城。方志敏向窗外的老百姓挥了挥手。有人认出戴着手铐脚镣的是方志敏,不禁掉下了眼泪。刑场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方志敏挺胸昂首,敌人让他转过身去。方志敏笑着说:“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我要看看法西斯的子弹是怎样射穿我的胸膛!” 刽子手的手哆嗦了,扳不动枪机。方志敏望了望烟雨蒙蒙的天空,最后一眼看了看他可爱的中国大地,挥起右臂,用尽全身的力气高喊:“打倒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 方志敏同志英勇牺牲了,他年仅35岁。王若飞:1923年4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至1925年,王若飞在河南开展工人运动中,深感缺乏领导女工的干部,特请示北方区委派位女干部,领导选派李培之到河南协助王若飞工作。王若飞发现李培之思想敏捷,办事果断,并有实际工作经验;李培之也看到王若飞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人,在斗争实践中,双方由工作上关系升华为爱情关系,于1925年秋在郑州喜结良缘。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一、第三次武装暴动。1927年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农民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1928年6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1931年回国,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后在内蒙古包头因叛徒出卖被捕。在长达5年零7个月的监狱生活中,他坚贞不屈。1937年获释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抗战爆发后,1938年起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兼中共中央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同机的遇难者还包括叶挺、秦邦宪(博古)、邓发。王若飞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成为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 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 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 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为一个月。 4、科技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发表,一般是3到6个月。

方志敏,1899年生,江西省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没有一文钱。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当时才36岁。 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省弋阳县人。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江西的中共党、团组织。曾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主席,领导农民运动。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潜回赣东北,恢复中共基层组织,组织农民武装。次年1月领导弋阳、横峰起义,进行游击战争,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权,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历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信江、赣东北省和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代理政治委员、赣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曾当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并获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授予的红旗章。1934年红军长征前,奉命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困,在突围时,因叛徒出卖,于1935年1月被捕。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记实》、《死!--共产主义殉道者的记述》、《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著作。《可爱的中国》曾由鲁迅先生代为保存,解放后公开发表。1935年8月6日于南昌就义。遗骨现安葬于南昌市郊梅岭。1、童年 1900年农历八月十三日,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湖塘村是一个优美的地方,村前是两口水明如镜的鱼塘,一条小河流过村口的一座小桥,村后有座土山,长满了高大的枫树。 方志敏的家很穷,每逢春天家里都断了粮,缸里的一点粮食还是跟财主家借的。刚刚三、四岁的小志敏饿得肚子咕咕叫。小志敏拽着妈妈的衣襟不断地嚷:“妈妈!我饿,我饿啊!”小志敏看见财主家的孩子吃的是白面馒头,仰着头问妈妈:“为什么财主家的孩子有馒头吃,我们家没有呢?”妈妈只好回答说:“人家财主命好,有地又有钱;咱们命苦,要啥没啥,孩子也跟着受罪!”小志敏听了还是不明白,同样是人,财主不干活不流汗都吃白馒头,爸爸累死累活都让儿子饿肚子,这是为什么?方志敏7岁的时候,爸爸向财主借高利贷让他上了私塾。 小志敏高高兴兴背上书包去上学了。一开始的几天,小志敏觉得挺新鲜,老先生摇晃着脑袋,“子曰”、“诗云”的念,学生们也摇头晃脑的跟着念。时间长了,小志敏就不耐烦了,觉得没什么意思,坐在那儿老打瞌睡。 老先生见小志敏不好好念书,走过来揪着他的耳朵问:“我刚念的是哪一句?”小志敏直着脖子,说:“不知道!还不是老掉牙的旧书,我懒得听!” 老先生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拿起戒尺就朝志敏的手心打,一边打还一边骂:“我让你不学圣人的书!”小志敏的手被打得又红又肿,但他咬着牙一声不吭。 回到家里,妈妈看着儿子的手,心疼得流下了眼泪。小志敏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我放牛拾柴去。!” 爸爸正在抽旱烟,听儿子嚷嚷不上学了,吐了一口烟,说:“哪有上学不挨老师打的,学还得上。供你念书,爸爸受苦受累还有个盼头。不然,你也和爸爸一样当个睁眼瞎,咱家这穷日子还有什么指望改变呢!” 气归气,小志敏还得去上学。只要爸爸、妈妈高兴,这书还得好好念。 1916年秋天,16岁的志敏在弋阳县高小读书,他在学校图书室看了很多进步书籍,并组织了“九区青年社”,专门与土豪劣绅做斗争。 当时,有个姓张的大地主想弄个“省议员”当当。他让手下用钱去买选票,老百姓议论纷纷。方志敏想,这个地主坏得很,头上长疮,脚底流脓,要是他当上了议员,不定要做出多少坏事。 为了阻挡姓张的大地主,方志敏一夜没睡觉,写了一篇小字报:“张地主十大罪状”,抄写了好几份,连夜贴在县城最显眼的地方。城里的人都挤着去看小字报,拍手称快。张地主气得浑身发抖,派人把小字报撕掉,到处寻找方志敏。 方志敏的同学劝他找个地方躲一躲,说张地主有钱有势,惹不起他。方志敏笑着说:“我不怕,他能把我吃了?” 张地主终于找到了方志敏。几个狗腿子推搡着方志敏,方志敏被带到了张地主家。 张地主歪在太师椅上,咕噜咕噜在抽水烟,迷着两眼瞅着方志敏说:“你就是方志敏?” 方志敏昂着头不说话,心想,你知道还问什么? 张地主又说话了:“你是学生,应该好好读圣贤之书,不要瞎折腾。我找你来,想让你写个声明,就说你受别人唆使,我是清白无辜的,怎么样?” 方志敏摇了摇头,张地主马上翻了脸,把水烟袋往桌子上一扔,满脸凶相,说:“我在弋阳城里说一不二,整死你像踩死个蚂蚁。”一个打手揍上来要动手,方志敏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说:“我早给报馆和警察署写好了信,今晚我要回不去,就有人将信寄出去。你残害学生的事情全省的人都会知道。” 张地主一听,一个十五、六岁的毛孩子还留了一手,真难对付。想来想去,如果把方志敏打死,就会惹恼全省的人。还是咽下这口气吧,只好一挥手,让方志敏走了。 方志敏并没有给同学留下什么信,只是让张地主逼急了,才急中生智说出那套话。张地主最终没有当上议员,方志敏却成了弋阳城里有名气的学生。[编辑本段]2、青年 1918年,北洋军阀段祺瑞卖国政府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激起了群众极大民愤。 这一天,弋阳高小的师生在操场举行声讨段祺瑞卖国政府的集会。方志敏平时最敬佩的一位青年教师刘老师,登上台子演讲。他慷慨激昂地说:“卖国政府把我们的国家一片片出卖,日本帝国主义又要鲸吞我们的神州。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抵制日货。”说着,刘老师把平时用的日本牙粉,日本脸盆拿出来,一脚踩碎牙粉盒,又把日本脸盆用石头砸碎。 同学们都被刘老师的爱国行动感染。方志敏抬腿跑到宿舍,把他铺的一床日本草席抱出来,跑上讲台,点着一根火柴把日本草席点着说:“我向刘先生学习,坚决不用日货。” 1919秋天,方志敏在南昌江西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上学,他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思想觉悟提高很快。 当时,方志敏所在的这所学校办得很糟糕。学校凭私人关系任用教师,有的教师什么都不懂,甚至连学生都不如,只要有门路,就能教课。学生们意见很大,方志敏代表全班同学,向校方提出更换教师,胖校长打着官腔说:"研究研究",几个月过去了,也不见音信。 正好,学校宣传队要排节目。方志敏灵机一动,编写了一个剧本《私塾怪现象》。戏中有3个主要人物,校长、校长老婆、校长的儿子。校长当领导,校长老婆连字也不识,啥课都敢教,校长的儿子只管摇铃。 《私塾怪现象》主要是讽刺学校的腐败,受到学生的欢迎,大家看得开怀大笑。可是校长看了戏,血压上升,恼羞成怒,下令立即停演,还给方志敏记大过一次。 学生记大过是很严重的事情,可是,方志敏一点也不在乎,继续带领学生同校长斗争,公开揭露学校的黑暗。胖校长气得不行,要开除方志敏。方志敏不甘示弱,带领学生自治会贴布告:开除校长! 1921年秋天,方志敏又进了同文学院。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对英文抓得很紧。方志敏找到了英文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一边学英文,一边学这两部伟大著作,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社会主义”,因为方志敏开口闭口不离“社会主义”这个词。方志敏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读书会,专门学习和探讨社会主义。 那时候,阅读革命书籍非常困难。书籍、报刊杂志常被没收。方志敏托校外的同学订进步杂志,再带进学校阅读;白天不方便,晚上熄灯后,几个人才悄悄地进行讨论。 教会学校三天两头做礼拜,方志敏非常厌烦。可是,他一想,何不在做礼拜的时候,带上要看的书,“你做你的礼拜,我读我的书”。[编辑本段]3、闹革命 1922年夏天,方志敏到了上海。 那时候上海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上海的马路上,方志敏看到,洋人的警棍在黄包车夫的身上飞舞;喝得烂醉的外国士兵,肆意侮辱中国的百姓。 一天,方志敏和几个朋友来到“法国公园”想进去玩玩。他们走到公园门口,一个显眼的牌子映入眼帘:“华人与狗不准入园。” 方志敏站在“华人与狗不准入园”的牌子面前热血沸腾脸发烧,感到一种奇耻大辱。堂堂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都不能自由行走。 面对“华人与狗不准入园”这块耻辱牌,方志敏暗暗发誓,一定要赶走帝国主义列强,为中华民族解放面奋斗到底!一定要铲除“华人与狗不准入园”这块耻辱牌! 很快,方志敏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火与血的考验中百炼成钢,成为解放中华民族的先锋。 下面讲几个方志敏闹革命的故事: 1925年夏天,方志敏在家乡湖塘村秘密成立了农民协会,带领贫苦农民与地主展开了斗争。 那年天旱欠收,到了秋天,许多贫苦的农民发愁交不起租,还不了地主的债。 方志敏召开了贫雇农大会,对大家说:“今年地主收租讨债,我们就要求减租减息。如果地主不肯,咱们就跟地主斗,不交租,不还债!” 农民们都害怕地主,不敢行动。方志敏带领一部分积极分子先把一个地主抓了起来,要他减租,并把借据还给农民。这一来,农民们有了劲头,都准备跟着方志敏干。不料,方志敏的五叔、地主方雨田跳出来,带头对抗农民运动。其他地主不敢收租收债了,方雨田却气急败坏地质问方志敏:“我是你亲叔,你该不会六亲不认吧?” 方志敏觉得不把方雨田的气焰打下去,斗争就不能取胜。他对大家说:“你们不要以为方雨田是我五叔,我就循情看面子。他既是地主,又和我们对抗,咱们就跟他斗争到底!” 一天晚上,他带领全村的贫雇农,手拿铁叉、锄头,包围了地主方雨田的大院,而冲在最前面的是方志敏。 方雨田紧关大门,躲了起来。几个农民翻墙进入方家大院,把门打开,大家一下子冲了进去。方雨田狗急跳墙拿刀想行凶,农民夺下他手中的刀,用绳子把他捆了个结实。 地主方雨田被斗倒了,震动了整个弋阳县。农民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江西的农民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把土豪劣绅打得屁滚尿流。农民从漆工镇警察所里缴获了两条半枪。一条是“汉阳造”,一条是“三八式”,还有一条“九响毛瑟”被截去了半截枪筒,只能算半条枪。方志敏出门时就把这半截枪筒的枪带在身边当作防身武器。很快,“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的消息就传遍了方圆几百里的地方。方志敏带着那半条枪,有时穿件灰袍子,化装成商人;有时光脚穿草鞋,化装成农民,四处宣传鼓动领导革命运动。 方志敏给穷苦农民开会讲革命道理。 方志敏问大家:“谁欠了地主的债?谁欠了租?” 大家一齐举手说:“我们都是穷人,不穷也不来革命了!” “现在共产党来了,不交租,不还债,大家赞成不赞成?” “这样的好事情,谁不赞成?” 方志敏又接着说:“我们共产党的道理,就是活不下去了,要平债,要分田,要革命!你们赞成就写上自己的名字,咱们干起来!” 听了方志敏的话,农民们都在红纸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还画押宣誓:“革命到底,永不变心!” 就这样,农民革命团组织起来了。 农民革命团在方志敏领导下搞起了革命。 蓝家沟的农民穷得没法过了,冒着生命危险开了一个小煤窑。县衙门派来一个当官的,领几个法警来要捐税,每月缴5元。 农民们抗着不缴,说:“我们连吃的也没有,拿什么缴捐纳税?” 当官的大喊:“好呀,你们抗捐不缴,我把你们都抓到牢里!” 那个当官的还打了一个农民, 农民们一拥而上,把当官的推了个四脚朝天。几个法警围上来想行凶,也被农民揍了一顿。事情闹大了,农民找方志敏出主意。方志敏想,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你不暴动敌人也会来抓你,干脆,提前动手,让敌人措手不及。农历年三十晚上,蓝家村的农民暴动了。农民革命团烧毁了几百份地契,分了几百担粮食,农民还编了歌谣:“湖塘塌塌岭,出个方志敏,一心干革命,为的是穷人。” 有一天早上,方志敏看见一个老农掉到了河里。他脱了棉袄,跳进冰冷的水里把老农救了上来,还把自己的棉袄给老农披上。 老农流着泪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方志敏笑着说:“我们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方志敏非常关心老百姓。和群众在一起,他总是问长问短,群众也愿意和他接近。 这一天,方志敏和几个战士来到一个村子里参加一个会。许多群众跑来看望他,不知怎么消息走漏了。正谈着,白狗子把村子包围了,情况十分危急。方志敏把群众疏散了,和几个战士一边打一边撤退。可是,白狗子人多,眼看就要追上了,怎么办? 正在这时候,白狗子们定住脚不跑了,一个个蹲下身子,抢着拾地上的银元。有的没拾到,就和拾到的争抢起来,你争我夺打成了一锅粥。当官的没办法,踢这个一脚,踹那个一腿。趁这个机会,方志敏他们脱了险。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村里的群众见敌人追赶方志敏,情况很危急,没有别的办法,就把打土豪收来的银元拿出来,丢到路上,缠住了爱财如命的白狗子。 有一天傍晚,在敌人占据的一个村子里,突然听得一阵“得得”的马蹄声,一个穿着笔挺的制服的国民党军官,带着两个背着驳壳枪的卫兵进了村。村里的两个地主豪绅见来人势头不小,就出来低头哈腰地热情迎接。 那军官骑在马上挥着鞭子,说:“大部队马上就要到了,为了配合军事行动,今晚上在周家祠堂开会,所有乡绅都要参加,不到的以军法论处。” 天刚黑,周家祠堂里就挤满了全村的地主乡绅,那个军官用手电朝每个人脸上照,还拿出一个小本,借着油灯的光,一个一个点名。点完了名,那个军官让他们都到里面屋子里去说话,说有机密事儿商量。 地主乡绅们乖乖进了里屋。那军官忽然掏出哨子“嘟嘟嘟”一吹,从祠堂四周进来一群手拿梭镖、土铳的农民革命团员。地主乡绅们一看,都吓瘫了,哆哆嗦嗦地问:“你……你们?” 那军官“啪”的一声,把国民党军帽往桌子上一扔。卫兵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方志敏。我们是他领导的工农红军。” 地主乡绅们一听,“咕咚”一声都跪到了地上,哀求那个军官!“饶命!饶命!” 方志敏怒喝一声:"都给我捆起来,押回根据地,看他们手上沾没沾革命者的鲜血!"[编辑本段]4、英勇牺牲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以后,方志敏担任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政治委员会主席。 1935年1月,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十军团在通过怀玉山封锁线时陷入敌人的重围之中,部队被敌人截成了两截。方志敏率领的800余人冲出了包围圈,却发现大队没有跟上来。作为主要领导的方志敏提出要去寻找被围的部队。另一位负责人说:“你是主要领导,还是让我去吧!”方志敏说:“不行!我没有理由留在这里,我要把战士们带出来!” 方志敏毫不犹豫,不顾个人安危,又一次进入敌人的包围圈,找到了大队人马,可是,大队人马已经被敌人的14个团重重包围着,情况万分危急,敌人见人就杀,见粮就抢,见房就烧。红军被包围在荒山僻野之中,没有吃的,只能采集野果充饥;野菜也采集不到了,只得忍饥挨饿一次次突围。 部队经过与敌人激烈的搏斗,只剩下了80多人。方志敏已经7天没吃东西了,饿得两腿站不住。他带领战士翻山越岭,鼓励战士们说:“吃不得苦,革不得命。苦算什么,越苦越要干。” 突围无望。天亮的时候,方志敏命令机要员把文件和密码烧掉,说:“党员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守党的机密。”有的战士有些灰心,方志敏说:“我们只是一支小部队,红军主力还在,胜利仍然是我们的。共产党是永远打不垮的!”有个战士建议方志敏化装,到白区去躲避一阵,方志敏摇摇头。 1935年1月24日,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在皖浙赣交界处的陇首村,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抓住了方志敏,认为是“剿共”的一个重大胜利,要在上饶举行一个“庆祝大会”。敌人把戴着手铐脚镣的方志敏带到了台上“示众”,方志敏昂首挺立,正气浩然。上饶的劳苦大众看着不幸落在敌人手中的方志敏,都心情沉重,许多人低下了头去,暗暗落泪。 敌人军官气焰嚣张,在台上喊起了反共口号。但台下无人响应,这激怒了那个军官。他把手枪"啪"的一声扔在桌子上,怒吼着:“谁不喊就抓起来!”台下仍然一片沉默。方志敏这时感到一种莫大的欣慰,老百姓心向着革命。“庆祝大会”草草收场了。 敌人要把方志敏押送到南昌,途中要经过方志敏的家乡弋阳县。敌人又要在弋阳开一个“庆祝大会”。可是,愤怒的几千名弋阳百姓,个个手拿锄头、木棍、扁担,聚集在公路两旁,准备抢回他们敬爱的领袖方志敏。敌人还哪敢开什么大会庆祝,慌忙把方志敏押进装甲车, 惊慌逃走。在南昌的一个公园里,敌人又要召开一个“庆祝生擒方志敏大会”。公园里军警如林,警备森严。方志敏戴着手铐脚镣,镇定自若地向成百上千的群众高声说道:“同胞们!我很高兴能和大家见面。我们中国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贪官污吏剥削统治,国将不国,民不聊生。”敌人没有想到,他们精心策划的“庆祝大会”竟然成了方志敏宣传革命的演讲大会,赶紧下令:“快!快把他拉下去!” 方志敏趁着敌人手忙脚乱,继续大声喊道:“希望你们继续我未完成的事业,努力奋斗!” 从上饶到弋阳,又到南昌,敌人的三次“庆祝大会”都没开成。 反动头子蒋介石获悉方志敏被抓到了,立即密令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千方百计劝降方志敏。 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的头子俞伯庆对方志敏假惺惺地说:“蒋委员长很想重用你,你为什么不早点出来呢?” 方志敏听了,鼻子哼了一 声,说:“蒋介石是什么东西!” 俞伯庆又说:“你们不是失败了吗?” 方志敏坚定地说:“不!我们在军事上暂时失败了,政治上并没有失败。我可以告诉们,我们永远不会失败!” 俞伯庆劝降不成,敌人军法处处长又来与方志敏“谈话”。 他喊手下搬一个凳子,又说不好,又换来一把椅子。 军法处长好像推心置腹地对方志敏说:“方先生,我忠告你,你们既然一败涂地,何必钻牛角尖。像你这样杰出的人才,国民党会给你高官厚禄的。” 方志敏打断他的话,说:“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功名利禄视如粪土。” “方先生,信仰要实现 ,得几百年。何必当傻子,识时务者为俊杰。” 军法处长见方志敏没有吭声,又把话锋一转,说:“方先生,你知道你们那个孔同志吧!他现在在我们这里是少将参议,春风得意着呢!” 方志敏一听姓孔的,非常愤怒,站起身来厉声说道:“他是无耻的叛徒,我决不会像他一样。革命者宁可被敌人残杀,绝不投降敌人,要我屈膝投降,休想!” 弋阳县长,还有教过方志敏的一个乡绅,也都找过方志敏,带着水果、点心来劝降。方志敏回答他们:让我投降?休想!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 劝降失败了,敌人露出了豺狼的凶相,他们残酷的折磨方志敏。 他们给方志敏吃霉米饭,里面都是稗子、谷壳和沙石。一天洗漱饮用只给两碗水,牢房里黑暗潮湿、老鼠到处跑,臭虫爬满墙、虱子满被褥。方志敏本来就患有肺病,残酷的折磨使他的身体越来越衰弱。敌人还不断的用酷刑摧残方志敏,用皮鞭抽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方志敏忍受着巨大的痛疼,毫不动摇,没有透露一点党的机密。 敌人黔驴技穷,没有办法对付方志敏了,最后,又拿来纸和笔,让他写“口供”。方志敏被捕后一直想写点东西,就利用这个机会,埋头写了起来。他知道,时间不会太长了,敌人总会下毒手的。 在牢房里写作的艰难可想而知,方志敏又重病在身,写不了多大功夫就头晕。他咬牙坚持,一字一字的写。实在不行了,就停下来喘口气。 敌人还以为方志敏真的在写“口供”呢! 就这样,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方志敏饱含激情和对党的忠诚,在敌人牢房里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作品。书稿写成了,怎样才能带出监狱交给党组织呢? 有一个狱卒非常佩服方志敏,经常和方志敏聊天。方志敏多次给他讲革命道理。没有别的办法,方志敏就求这个狱卒把书稿带出监狱,先送交鲁迅先生,再请鲁迅先生转交党中央。狱卒接过方志敏的书稿和给党中央的一封信,跪在地上哭着说:“先生,我也是穷人的孩子,知道你是为穷人革命的好人。你放心吧,我就是提着脑袋也要把你的东西送到。”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这一天,南昌城里军警满街,交通中断,小商小贩也都被赶走了。 看守端来了早饭,不是往日的霉米饭。方志敏知道敌人要下毒手了。方志敏吃了个饱,他太饿了。 要上刑场了。方志敏最后看了一下牢房,挨个和铁栅栏里伸出手的难友们告别。 难友们含着热泪说:“永别了,方志敏同志。” 方志敏微笑着说:“同志们,永别了,早日出去干革命!” 天下起了雨,天也有情啊! 囚车穿过戒备森严的南昌城。方志敏向窗外的老百姓挥了挥手。有人认出戴着手铐脚镣的是方志敏,不禁掉下了眼泪。刑场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方志敏挺胸昂首,敌人让他转过身去。方志敏笑着说:“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我要看看法西斯的子弹是怎样射穿我的胸膛!” 刽子手的手哆嗦了,扳不动枪机。方志敏望了望烟雨蒙蒙的天空,最后一眼看了看他可爱的中国大地,挥起右臂,用尽全身的力气高喊:“打倒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 方志敏同志英勇牺牲了,他年仅35岁。

瞿秋白 (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江苏常州人。早年曾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学英文,后到北京谋生。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读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的身分,去莫斯科采访。1921年兼任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的教员。1922年2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张太雷)。曾先后出席远东民族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四次代表大会。1923年春回到北京,主持起草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草案,参与制定国共合作的战略决策。同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还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7月去上海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后又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25年1月当选为中共四大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后又参加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接替陈独秀负责中央工作。主编过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曾将为陈独秀等人压制和拒绝发表的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并为之写了序言。大革命失败后,在汉口主持召开临时中央紧急会议,后任中央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4月去苏联,6月主持召开中共六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及政治书记处成员。后留在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在苏联期间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党纲、中国苏维埃宪法、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问题,写了大量论著,翻译了共产国际纲领以及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著作。1930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周恩来一起主持中共六届三中全会。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开除出中央政治局。1931年夏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反击国民党文化的“围剿”,系统向中国读者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普列汉诺人关于文学艺术的理论,翻译了苏联的许多著名文学作品。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还兼任苏维埃大学校长。同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 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被捕,6月18日英勇就义,年仅36岁。 赵世炎(1901-1927) 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四川酉阳(现属重庆市)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15年考入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早年结识革命先驱李大钊,在“五四”运动中被师大附中学生推选为学生会干事长。1919年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他还在师大附中学生中组织少年学会,出版《少年》半月刊。l919年秋,参加了李大钊等人创办的少年中国学会,为创建一个有朝气的年轻中国积极奋斗。赵世炎在《少年》半月刊上连续发表《说少年》等论文,分析当时一般青年的思想状态,揭露封建家庭、旧的教育制度对青少年的思想束缚和毒害。在他主办的《工读》半月刊上撰文,与朋友们共同讨论中国的前途,公开评论当时中国社会的弊病,主张中国应实行社会主义,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是“最公道,最平等,无军阀、财阀,无种族界、国界经济上固然好,道德上尤其好”的社会制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世炎组织和领导师大附中的同学走出校门,同各大、中学校的师生一起参加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赵世炎被北京高等师范附中学生推选为学生会干事。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与周恩来等建立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和少年共产党。1922年6月,赵世炎与李立三等人在法国筹备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赵世炎被推选为书记。同年秋,经胡志明介绍,赵世炎和王若飞、萧三等人加入法国共产党,成为国际党员。1923年3月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住在特维尔斯卡雅街53号东大宿舍。1924年7月回国,先后参加中共北方区委、中共江浙区委的领导工作。同年秋,任中共北京区委委员兼地委委员长(1925年1月,委员长改称书记),机关设在北京大学红楼。同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北京设立中央北方局,李大钊任书记,赵世炎任常委,共同领导北方地区的革命运动。 他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斗争中,他紧紧把握斗争方向,注意加强起义队伍的组织建设。在斗争遭到挫折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组织好第三次武装起义,他和周恩来同志一起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并在斗争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打败了反革命武装,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领导广大上海工人群众继续坚持斗争。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他临危不惧,坚定表示:“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1927年5月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他主编过党的内部刊物《政治生活》,撰写了70多篇宣传马克思主义、抨击时弊的文章,对提高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7年7月2日,赵世炎不幸被捕。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面对敌人的屠刀,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把26岁闪光的青春和满腔热血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天津大学吕静论文发表了吗

大学生的婚恋观和恋爱观都很正常,都希望找到自己心中最完美的异性,都想在大学里把终生大事安排好。

现在的大学生的这个谈恋爱的这个状态不是特别的好,或者是他们谈恋爱的过程中肯定是没有想到以后的这个结果的,所以他们就是在碌碌无为的那种谈恋爱。

大学生应该都不太想结婚,谈恋爱还是普遍现象,都是成年人了,搞个对象应该很正常

鲁东大学发表省级论文

史文化学院创建于1986年,原名历史系,2000年改为历史与社会学系,2003年改为历史与社会学院,2009年改为现名。历史学是鲁东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自1958年建校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近代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史、简牍学与科举学、美国史、区域历史文化、世界宗教史等6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现有专门史、历史文献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学科教学(历史)等5个硕士点,已涵盖8个二级学科中的4个。有历史学、人文教育2个本科专业。 本学院有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教授11名,获博士学位者15名(博士后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学术骨干4名,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 本学院有深厚的学术底蕴与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早在1990年李永璞教授就发起成立了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1996年专门史(文化史)被批准为“九五”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主要两个方向:其一是简牍学、科举学等历史文献研究。该方向多年来一直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并重。已故著名学者李衡眉教授在古代昭穆制度、古代婚姻制度以及其它先秦史方面着力尤深,出版《昭穆制度研究》、《先秦史论集》等著作7部,在《历史研究》上发表《昭穆制度与周人早期婚姻形式》、《古史传说中帝王的性别问题》2篇学术论文。李炳泉教授注意利用秦汉简牍来研究秦汉边疆史地和秦汉官职,近年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两汉戊已校尉建制考》、《关于汉代西域都护的两个问题》、《两汉农都尉的设置数额及其隶属关系》等论文10余篇,现任国家重大课题《中华大典》的《秦汉政治分典》的主编。梁方健教授注意利用金文和郭店楚简著有《鲁国史》、《山东通史》(先秦卷)等多部。周兴副教授研究和主讲兵家经典《孙子兵法》,被评师网评为全国“魅力教授”。陈长文副教授主攻中国古代科举文献和科举制度,著《明代科举文献研究》,并在《光明日报》、《文献》等期刊发表《简论“科举文献学”之研究》等系列论文30余篇,首倡科举文献学,课题《中国科举制度下的教育慈善事业研究》获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其二是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史。研究重点是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及民族思想,尤其是唐代羁縻府州和沙陀、粟特人的研究。如樊文礼教授获国家、省级项目各一项,在《民族研究》上发表4篇系列论文,出版专著《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李克用评传》等。刘慧琴副教授出版《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入华粟特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等3部。高贤栋副教授出版《南北朝乡村社会组织研究》专著一部,发表的学术论文《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礼制建设》、《北朝时政谣谚与民间信仰》、《论孝悌观念在北魏的确立》等多篇。 中国近现代史侧重于近代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方向,把研究对象确定为有许多社会成员参与,对整个社会、对民众心理产生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与民族精神。紧紧围绕近代思潮尤其是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三大思潮,以及中华民族精神展开重点研究。俞祖华教授等著《中国民族精神论》、《中华民族精神新论》、《深沉的民族反省》等多部,论文百余篇。获中国图书奖1项,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另外,李永璞教授1990年发起成立了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主编《中国近现代史史料介绍与研究丛书》等大型丛书,学会资料室现藏政协“文史资料”为全国最全的一家。 世界史有两个研究方向:其一是美国史研究,围绕美国族裔文化及美国的政治、经济这两个重心。早在90年代初黄兆群教授就在美国民族和种族理论方面提出了“一体多元论”。高春常教授则专注于美国黑人史,尤其是黑人宗教史的研究。高春常教授著有《文化的断裂》、《非裔美国人的重建经历》等3部,《文化的断裂》获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历史研究》上发表《英国历史传统与北美奴隶制的起源》和《大西洋视野中的北美黑奴新教》2篇。黄兆群教授出版《熔炉下的火焰:美国的移民、民族与种族》、《纷然杂陈的美国社会:美国的民族与民族文化》、《美国的民族与民族政策》等专著6部,主持完成国家“八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美民族问题和种族问题研究”。王书丽副教授出版《政府干预与1865-1935年间的美国经济转型》(人民出版社2009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政时期美国联邦政府证券监管问题研究”。其二是世界宗教史研究,本学科方向的研究重心一直在欧洲宗教文化方面,在希腊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其中张淑清教授侧重于犹太教和犹太文化研究,获国家社科项目、国家民委项目各1项,魏凤莲副教授侧重希腊宗教的研究,而刘丹副教授侧重于西欧基督教文化的发展和传播。3人都在《世界历史》上发表过有关领域的重要文章,各人的研究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彼此支持。张淑清教授著有《中世纪西欧的犹太妇女》(人民出版社 2009年),其中关于犹太妇女在犹太教中的地位研究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魏凤莲主译《新全球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获第8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 区域历史文化,多年来一直立足本埠,以区域历史文化及其辐射为研究重点,选择既有区域特色,又备受国内外学术关注的领域作为研究重点,如山东半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全真道等方面的研究。高度重视对当地文化和历史资源的挖掘和提炼,如对胶东地区仙道文化、红色文化、海疆文化、开埠文化、民俗文化、基督教文化及中日韩关系等领域的深入研究。不仅为当地文化建设服务,同时也为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搭建了与国内外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刘凤鸣教授《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人民出版社2007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赵慧峰教授出版和发表了《胶东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本土视野与近代基督教问题研究》等大量相关论著。 建院以来出版专著100余部,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2篇,《历史研究》6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5篇。获中国图书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9项、三等奖19项。承担国家社科项目3项,教育部社科项目5项,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项。 本学院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历史学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于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教学团队,最近有望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自1986年招收本科生以来,经过25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 “尚德乐学”的院风和自己的办学特色:一、强化精品意识、质量意识。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三、突出团队建设、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100%。现有中国古代史省级教改试点课程1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优质课程2门。承担省级教改项目4项,校级教改项目9项。其中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俞祖华教授主持《以教学团队精品课与教学方式为重点,推进历史专业改革与建设》;二等奖2项:李衡眉教授主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加强历史学专业建设》,俞祖华教授主持《历史研究性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与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三等奖2项。2009年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现已开设26门硕士研究生课程。院资料室藏书12万册,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全院教师在《历史教学》等期刊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由俞祖华教授任分卷主编的《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已被全国150多所高校采用,获批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学院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有良好的学风,多年来本科应届毕业生考研率都保持在40%左右。有较高的就业率,毕业生表现出基础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多已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历史文化学院已授予50多名研究生硕士学位,在学研究生56名。有想了解更多鲁大信息的童鞋们,可以加学校的新生群咨询,群里有各个学院的学长学姐,会为你们耐心解决各种问题哒鲁东大学2015级新生群① 279-806-771鲁东大学2015级新生群② 454-319-822

你是本科毕业的话,那就没啥限制,都能考。要是专科的话,鲁东大学就有下面的要求。你看看你符不符合条件?同等学力考生(指大专毕业2年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或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报考,除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条件外,还须满足下列条件:①不能跨专业报考;②通过自学考试或函授或进修过报考专业5门(含5门)以上本科课程,或在公开出版的省级(含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或1篇以上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参加复试时须提交成绩单或论文复印件)。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2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有些学校没这些要求,都可以考。不过你是边工作边考,肯定是有一些复习上的困难,这个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过方法总比问题多,祝你考研成功,要是还有要交流的,也可以加我,三思奇思起,一流一流。加油!!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强化师资队伍保障教学工作师资是立学之本,我院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00年以来,先后引进教师2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硕士研究生10人。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和外出进修学习,现有9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名教师分别在福建师大、美国旧金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同时,我院还注重师德建设,引导教师德才兼备、德艺双馨。一是思想教育,引导教师自觉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二是制度规范,制订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学工作要求,通过制度规范教学工作;三是典型教育,及时宣传教师身边的先进典型,使教师赶有榜样,学有方向;四是奖罚分明,促进教学工作。广大教师能够遵守学校教学工作规范,完成教学任务,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评为校级优秀教师4人,先进个人5人,师德标兵1人,烟台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1人,山东省优秀艺术教育工作者2人,校级教学优秀奖获得者4人,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人。我院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人,占26%;讲师27人,占50%;助教13人,占24%。硕士13人,占24%;学士42人,占76%。40岁以下33人,占60%;40岁以上50岁以下15人,占26%;50岁以上7人,占14%。硕士生导师6人。我院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较高。2002年,邵桂兰教授的论文《试论音乐存在的生命形式及其同构关系》获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张旭东教授的论文《高师声乐科考试方案与教学体系研究》获山东省第三届艺术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王瑞年教授的专著《五线谱首调视唱》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李彬教授的专著《新概念五线谱首调视唱教程》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邵桂兰教授的论文《论音乐表演中的解释学美学》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年,邵桂兰教授的论文《音乐心理学及其方法论的再探讨》、崔学荣副教授的论文《音乐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邵桂兰教授论文《音乐心理学及其方法论的再探讨》获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以来,教师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承担省、校级科研课题48项,发表学术论文143篇,出版专著与教材12部。获各类科研、表演奖134项,其中全国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30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教学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 索引序列
  • 鲁东大学为吕天仓发表论文
  • 天津大学吕静论文发表
  • 天津大学吕静论文发表时间
  • 天津大学吕静论文发表了吗
  • 鲁东大学发表省级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