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抗战论文难发表

抗战论文难发表

发布时间:

抗战论文难发表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除非你的论文确有极高的应用或科技学术价值,(一般人是不可能的)你还是找代理人帮你发吧,花点钱,别想要稿费了,呵呵。你致电刊物的编辑部一般会有人告诉你怎么办的。

论文为什么难发?1、发文章的人远远多于杂志社的版面,造成供小于求的局面; 2、在我国发文章多数人是为了评职称,而这一群体既缺乏写作文章的经验,更不知如何投稿,从而导致盲目投稿,造成投稿通过率低的现象。我建议你找一个比较专业的地方, 我给你推荐个 诚信义论文 发表

可以的,大概什么时候需要呢

发表抗战文学论文的刊物

1、《收获》是1957年7月创办的一份大型文学双月刊,创办人为巴金和靳以,该杂志以刊登中长篇小说为主; 2、《十月》是一本创办于1978年8月的大型文学杂志,主要登载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剧本、诗歌等文学作品,每单月10日出版; 3、《山花》坚持融文学精品与前卫艺术于一炉,给中国文坛提供了独具个性的文学精神与视觉人文并重的双重文本; 4、《山东文学》是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文学类月刊,国家级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山东省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规格最高的文化类刊物; 5、《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国、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刊物集萃来自报纸、期刊、图书等大众媒体的名篇佳作。

姚在逆境中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小说以明末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和明末皇帝崇祯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揭示了明末农民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和封建社会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复杂局面。规模宏伟壮丽,堪称农民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这部杰作自1957年问世以来,已经出版了30多年。现已出版三卷八册,约230万字。计划五卷,正在写最后一卷。第一卷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被翻译成日文后,被日本文部省和外务省授予文化奖。第二卷获1982年首届茅盾文学奖。基本信息姓名:姚、姚[1]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河南省邓州市政治面貌:中共党员生卒年:1910年10月10日-1999年4月29日。曾任职务: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前主席。第六和第七届CPPCC全国委员会成员。现代小说家。姚冠三,原名姚冠三,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邓州市一个寒酸的地主家庭。我父亲去了开封优秀师范学校。因为家庭的困境,他的母亲计划在他出生时淹死他的孩子,但幸运的是他被他的曾祖母救了。我从小就喜欢听奶奶讲故事,这也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和文学兴趣。邓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环境封闭落后,水旱灾害频繁。再加上封建军阀的压迫,农民生计无着,或外出逃荒,或采取孤注一掷的措施,土匪遍地。姚九岁时,土匪攻破寨子,姚家的房子和衣服都被烧了。从此,他随父母逃往邓县居住。在县城,先在私立学校读了一年多,然后去教会办的高等小学读了三年。背了很多古文,练了文言文。闲暇时,我喜欢听艺术家们谈论施公案、龚澎案、三国演义等书籍。1924年小学毕业后,我到信阳上中学。同年冬天,由于第二次直接战争的爆发,学校提前放假。在回家的路上,李水磨的匪队把他和他二哥还有另外两个学生当“肉票”,宣被一个匪头当成义子。这段在土匪中生活了约100天的特殊经历,成为他后来的自传体小说《长夜》的基本素材。四年多来,除了在樊城弘文书院学习的几个月,我基本上不在学校,在家。这段时间我读了很多五四新文学作品和一些俄国作家的小说,培养了我对新文学的兴趣,增强了我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实的不满。家庭的不温暖和社会的黑暗形成了姚的叛逆性格。为了追求新生活,我两次加入了进步军。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出路会滋生抑郁和多愁善感的情绪。1929年夏,姚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同时,以“雪痕”为笔名,在《河南日报副刊》发表第一部小说《两座孤坟》等作品。这些小说写了被封建势力迫害致死的下层工人的悲惨故事,表现出明显的民主倾向。入学后不久,我参加进步活动,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还看了清代朴学、古史辨派、郭沫若等唯物史观派的一些代表作,立志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或文学家。1931年暑假,他被校方以“思想错误、言行荒谬”的罪名开除。从此结束了学生生活,在北平等地投稿、教书、编辑谋生。抗战爆发前夕,先后在《文学季刊》、《新小说》、《光明》、《北京晨报》、《天津大公报》发表《野祭》、《碉堡风波》、《生死路》、《选举记》等10余部小说。这些小说表现了大陆农村黑暗混乱的现实和被压迫者的斗争。此外,还编著了《大陆文艺》和《今日》两种刊物,在《茫中》、《申报》发表了《杂感》,发表了多篇散文、散文诗和文学论文。这些文章也显示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和敏锐的时代感。受文艺普及和大众语言讨论的影响,1936年收集家乡口语,编入《南阳词汇》。抗战爆发后,从北平迁到开封,与他人合办《风雨》周刊,任主编;前后也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和杂感。他去徐州前线采访,然后写了简写报告文学《战地书信》。1938年春去武汉,不久加入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从事进步的抗日文化活动。在《自由中国》和《文学立场》发表短篇小说《白龙岗》和《可怜的麦秸》。第二年,《红灯记》的悲剧故事发表在《文学新闻》上。后两部在中国影响很大,被翻译成英文和俄文。《可怜的麦秸》和后来的中篇小说《牛和胡萝卜》之所以受到文学界的关注,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成功地用群众生动活泼的口语书写了抗战时期农民的觉醒和变化。自1939年以来,在游历鄂、皖、川等地的过程中,姚主要致力于小说创作,如《春暖花开的时候》、《军马之恋》、《新苗》、《团圆》等。这些作品大多以抗战初期从事抗日救国活动的知识青年为题材,写出了青年一代高涨的救国热情。也从侧面触及了国民党军政机构的黑暗腐败和地方封建势力的猖獗,揭示了抗战阵营内部的复杂斗争。文笔委婉细腻,语言更加活泼多样。但有些作品在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中用了过多的笔墨,淡化甚至弱化了表达时代的主题。在此期间,他还撰写了许多文学论文,如《论现阶段的文学主题》、《通俗文艺简评》、《文学反思》、《屈原的文学遗产》等。,其中一些作为小说是如何写的出版。此外还有《M站》、《春天到前线》、《麦草》等短篇集出版。抗战胜利前后,姚转向故乡和童年题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长夜》,写了《我的老祖母》、《祖母的命运》、《大嫂》等一系列散文。《长夜》以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的豫西农村为背景,描写了土匪队伍李水磨的传奇人生,塑造了一些有血有肉的“强人”形象。真实而有力地揭示了许多农民在破产和饥饿的绝境中成为小偷的社会根源,同时表明他们具有抵抗恶势力的巨大潜在力量。像《长夜》这样以现实主义笔法描绘绿林人的性格和生活的小说,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该书译成法文后,姚被授予马赛纪念奖章。从早年开始,他的小说就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气质:1929年出版的《枪儿》描绘了一个强烈的性格,30年代中期的一些作品也多次描写了一些大胆的人物。将一批“强人”形象送入新文学人物画廊,发掘和表现他们的坚强之美,是姚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在姚解放战争期间,姚还写了爱国科学家陆荣轩的传记和短篇小说《恢复人性》。1948年后,他先在高航农业学校任教,后在私立大夏大学任教。同时出版了《明初锦衣卫》、《崇祯皇帝传》等学术著作,为他后来创作李自成准备了条件。1951年,姚赴浙东参加土改。因为不懂当地语言,听不懂当地风俗,他想到了回河南。今年夏天,他回到郑州从事专业创作。1953年,因中南作家协会成立,迁居武汉。除了写少量的报告文学、短篇小说、杂文和杂感外,他的写作处于一个低迷时期。只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发表了《论学者的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讨论中的一些问题》等论文。1957年,在被错误地划为“极右派”后,他在逆境中开始写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在婚姻家庭问题上,姚既反对封建家庭的强迫婚姻,又经历了自由恋爱的痛苦。最后,在半包办半自由的条件下,他结婚成家了。姚的婚姻深深地打上了19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烙印。早在姚十多岁的时候,父母就给她安排好了,她有了一个素未谋面的未婚妻。这桩婚姻完全是按照姚慕极其现实的功利主义安排的:媒人向姚求婚时,对姚的父亲说:“如果你马马虎虎,你就有一样东西。如果以后有一天你穷了,谁把你女儿许配给我们?”可以说,她给儿子找媳妇,根本不是为了他的幸福,而是为了一个听命于她的奴隶。但是,姚有姚的观点和想法,他一直否认这段婚姻。姚后来,姚1929年秋19岁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时,与班上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同学梁走得很近。姚当时的文章和小说都写得很好,这位家住商丘的女同学的语文并不比他差。人们总是认为他们是完美的一对。学生很调皮。在黑板上写“瑶”字的时候,他们故意在右边拖了很久的勾,然后写上女同学的姓,把“梁”字包在“瑶”字里面。女同学姚,感情很好,很喜欢她。为此,他还写了一篇名为《流淌在我心中》的短篇小说,运用意识流的手法,专门写他是如何看待这位女同学的。文老师看了他的大作,非常同情他。问姚需不需要帮忙,姚说不需要,那时候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姚,虽然爱着那个漂亮的女同学,想对她好,但又不敢当面跟她说,一见他就心慌,面红耳赤。他想自由恋爱,却没有勇气和胆量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去采取行动。他只是在未发表的小说中悄悄倾诉自己的感情,最后落得个“单恋”的名声。他为了自由恋爱吃了很多苦。几十年后,成了大作家的姚有一次在河南郑州大学讲课,有熟人跟他开玩笑,说他年轻时有过一段“暗恋”。这真是天大的委屈!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真相是:姚当时喜欢的女同学也喜欢姚,但她没有勇气向姚表白。后来,当这位女同学听说姚娶了别的女人时,她痛苦万分,后悔不已,泪流满面??这是一个1920年代中国青年自由恋爱的悲剧,封建思想的毒害和影响!1930年暑假,姚被同乡王庚贤保释回学校后的一天。学校接待室突然通知他,有人找他。当姚走进接待室时,他知道他就是为王庚贤工作的刘先生。“你好!请转告王老先生,感谢他把我从监狱里救出来。”“不客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刘先生开门见山地对姚说:“我不去三宝堂干什么。今天我奉王老先生之命来见你,只为一件事。”“什么事?请说,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会尽力!”姚对说道。“王先生有个女孩。你见过她吗?”去问刘尧银雪先生。“没见过,听说长得很漂亮。”我跟你说实话,王先生夫妇觉得你长得好看,长得帅,又好学,又有才华。他父母看中了你,想把女儿嫁给你,选你做他们的女婿。我想自己问你,你到底愿不愿意?" "我愿意,但我不敢自己做主。我要问父母才能正式答复。”想了想姚之后。

抗战文化研究期刊投稿

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 1936年参加中国 文艺家协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 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 、宜昌两分会理事。 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 参议。 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 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 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 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 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被迫潜往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历任华 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 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 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 1951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 1956年,臧克家同志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1957年至1965年任《诗刊》主编。经他联系,由《诗刊》创刊号首次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十八首,在 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1957年,他和周振甫合著的《毛主席诗词讲解》,对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 1976年1月《诗刊》复刊,臧克家同志担任顾问兼编委。 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后被家人安葬在诸城,长眠于故乡山下。编辑本段早年生活和学诗经历 1905年,臧克家出生在山东诸城臧家庄。诸城在胶东半岛上,这个县属古琅琊,两千年前,秦始皇东巡时曾在那儿刻石纪功,至今那儿还有非常有名的琅琊刻石。臧家庄在城西南十八里,它孤高地?踞在一个小山岭上,村旁边有两座青山,一座是常山,一座是马耳山,苏东坡在密州作知州时,曾到常山打猎,留下“试扫北台看马耳”的诗句。 臧克家出生在一个中小地主家庭里。这是一个封建家庭,但它的文化空气很浓。他的祖父、曾祖父都在前清有过不大不小的“功名”,他的父亲是从法政学堂毕业的。他8岁时,生母便去世了,他父亲患有肺病,终年咯血,仅仅活了34岁。 由于家庭的不幸,诗人在入私塾之前有机会和贫苦人家的孩子一起玩耍,从而对农民的悲惨、辛酸的生活有了深入骨髓的认识。又因为他家里文化空气浓,他从小就对文艺感兴趣,诗人后来年老了还能清楚地记得他儿时听到的一些歌谣,如: 山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沟里,媳妇背到炕头上,出啦出啦吃面汤,吃完面汤想他娘,他娘变了个矢坷郎,碰了南墙碰北墙。 臧克家的祖父和父亲都爱诗。祖父为人严肃沉默,令人不敢接近,但一高兴朗诵起诗来,声音里就饱含情感,进入诗的境界而成了另一个人。他小时候,祖父教他念古诗,当时臧克家虽不了解,但却能背得滚瓜烂熟。什么“打起黄莺儿”;“自君之出矣”;“床前明月光”;“壮士别燕丹”;什么“少小离家老大回”……。祖父又写得一手好字,每年春节临近的时候,祖父总是亲手写春联,而年少的臧克家就负责按纸,堂屋里的门联年年换,大都是古人的佳句。像“花如解语诚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水能澹性为吾友,竹附虚心是我师”;“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等。 大约在八九岁的时候,臧克家上了私塾,12岁的时候上本村的初级小学校。在私塾读书的那几年,他竟能背熟六十多篇古文。长点的像《滕王阁序》《吊古战场文》《李陵答苏武书》;短些的像《陋室铭》《读孟尝君传》等。他后来回忆说:“相隔近七十年,至今仍能背得出来,当年啃骨头,今日始解其中味,获益不浅。” 在初小的两年间,孙梦星老先生常常慷慨陈词:我们堂堂大中华,有几千年的光荣历史,竟被小小日本这样欺压!而当局又一味忍让,弄得国亡无日,四万万黄帝的子孙,全将变成亡国奴了!臧克家怀着悲伤而激烈的心情倾听,年少的心灵撒下了仇恨帝国主义的种子,也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这一年臧克家14岁,他考入县城“第一高等小学”。夏秋之间,北京学生运动组织派了当地的一名大学生丘纪明回乡做宣传鼓动工作。臧克家和同学们跟着他打着小旗到街头去宣传,还到商店去检查日货,登记封存、没收日货。 在诸城县内有两处古迹,一处是秦始皇的琅琊碑,另一处是苏东坡的“超然台”。“超然台”是臧克家时常登临的地方。事隔千载,人隔生死,他似乎和苏轼心有相通。每临此境,臧克家北瞰潍水,南瞻“马耳”,东望庐山,西眺穆陵,口吟“大江东去”,时觉豪气满胸。他常默想:做一个诗人多好啊;千百年来,多少帝王将相,被东去的流水淘尽,而诗人的诗句,却永世长存,打动人心。 在“高小”学习了三年,臧克家受到新思想的影响,眼界和心智,都放宽了一些。“高小”三年毕业,当中因为丧父休学,臧克家推迟了一年毕业。 1923年,臧克家到济南,升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该校校长王祝晨先生是高等优级师范学校毕业的,立志终生为教育献身,思想进步开明,常延请名人到校讲演,启迪学生的眼界和心胸,杜威、周作人、杨晦等人都曾到一师讲演过。 在全班中,臧克家的国文成绩是数一数二的,他的作文总是得到老师的好评。就在那时,他开始写起了白话诗。一次,他向《语丝》投稿,周作人复了信,不久《语丝》将他的投稿登了出来,这是臧克家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大刊物上发表作品。接着他又向林兰女士主编的《徐文长的故事集》投去三篇稿子,又被采用,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书上,他真是“不亦乐乎”。 当时,山东第一师范算得上济南的一个开明学校,也是“五四”新思潮、新文化传播的一个阵地。在学校里,臧克家如饥似渴地读着许多新出版的书。那时,为了鼓励学生读书,学校还成立了“书报介绍社”,邓广铭就是它的负责人。 1926年秋,奉系军阀张宗昌在山东的统治非常黑暗,臧克家感到压抑得透不气来。正当此时,郭沫若的《革命与文学》中有几句话给了他很大触动:“彻底的个人自由,在现在的制度之下,是追求不到的。”他便和同学结伴到武汉,那时武汉成立了革命政府,“南军”声威震全国,许许多多青年心向往之。 1927年初,臧克家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随部队参加讨伐杨森、夏斗寅的战斗。他的诗集《自由的写照》就是描写武汉大革命生活的。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故乡,不久,因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臧克家逃亡东北。诗人用诗歌给我们记录了他在东北的生活。编辑本段生平和创作 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臧克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他满怀激越的爱国热情,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三赴台儿庄前线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津浦北线血战记》;他不畏艰辛率第五战区战时文化工作团深入河南、湖北、安徽农村及大别山区,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和创作活动;他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文艺人从军部队”;冒死赴随枣前线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工作,曾参加随枣战役。这期间,臧克家同志创作和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及散文集《随枣行》,热情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事迹。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在此期间,创作出版了长诗《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等诗集。臧克家(1905.10.8-2004)山东诺城人。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胶东半岛的农村。1923年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受五四运动影响,学习写诗。1925年处女作《别十与天罡》载《语丝》。1926年秋,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参加讨伐反动军夏斗寅的战役。大革命失败后,逃亡东北。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发表新涛《默静在晚林中》。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励与帮助。1932年在《新月》4卷7期发表第一首诗作《难民》。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接着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他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一,他推进了新诗对旧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吟唱,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能够如此成功地抒写农民和农村。其二,他推进了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建设,他的叙事诗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融。臧克家是一位中国韵味十足的诗人。他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吸取养分,予以现代化改造,铸造自己作品的中国风格。他的诗具有含蓄蕴籍的抒情方式,重“藏”,诗在诗外,笔有藏锋;他的诗运用素朴精炼的言说方式,精炼,而又大巧若朴;他的诗追求谐和悦耳的音乐方式,“敲声音”,是臧克家炼字的标准之一,他寻觅着音节和谐,铿锵动人,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在新诗发展史上,像臧克家这样深刻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实在很少,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来说,臧克家是一个丰富的存在,他的文学活动长达七十余年。2002年底面世的《臧克家全集》共有12卷,近630万字。臧克家是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臧克家以新诗名世,但是,被诗名遮掩了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应当说,在创作的时间和数量上,他的散文是与诗平分秋色的。包括《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在内的散文和回忆录,是留给散文评论界的一个大题目。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不能接触新鲜生活,因此“老来意兴忽颠倒,多写散文少写诗”。“我大力抓住了散文,以抒发我的诗的情趣。”臧克家的诗,很少散文化的倾向;他的散文却寻求着诗化——内中都蕴涵着诗魂,这就确立了臧克家散文的品位。有的偏爱者甚至有“文胜于诗”的说法。 从横的方面,先是不知世事、尚未流汗的孩子,似不足悲;次是正在“流汗”的爸爸,忧郁心态透出诗行;最后是汗尽而逝的爷爷,尽显悲怆之情。农民家庭在泥土里的生活!再从纵的方面,孩子——爸爸——爷爷,三个形象显示的不仅是三代,而且是无数代,这是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生活道路的具象化,每个形象都有高度概括性。观察之细,运思之深,谋篇之巧,余味之浓,其他诗人很难望其项背。仅此一首,“农民诗人”臧克家的成就不需再置一词了。 臧克家非常强调只写自己熟悉的,这是他的现实主义的很大的特点。在“时代需求”和“自己熟悉”的关系上,他强调的是题材的熟悉。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诗人要去熟悉新的过去不熟悉的生活,这才是彻底的现实主义。他为1946年版的《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中说:“几时,不再让我为他们悲惨命运发愁、悲伤、愤怒,不再唱这样令人不快的歌?几时,让我替他们——中国农民,出自真情如同他们唱悲哀的歌一样唱一支快乐的、解放的歌?”他熟悉的是旧中国的农民,所以写的就是旧中国的农民。但是他也向往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对于农村的自然景色,臧克家从来是倾心的。只要条件具备,他的灵感就会轻易袭来,于是,一首首优秀之作便问世了。1942年他完成了《泥土的歌》——这是臧克家除了《烙印》之外最重要的、也是诗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在抗战开始后一段时间,诗人和作家们对于创作有所反思——空洞的热情消失了,高调的呼喊嘶哑了,一部分诗人和作家重新回到了熟悉的题材,以新的审美眼光打量旧的题材,写出了新时代的新作品。于是,巴金写出了《春》(1939)和《秋》(1940);曹禺写出了《北京人》(1941);茅盾写出了《霜叶红似二月花》(1943);臧克家则写出了他的第11部诗集《泥土的歌》。和那些直接吟唱时事的急就章相比,臧克家说:“我最合适于唱这样一支歌,竟或许也只能唱这样一支歌。”1944年,当他编选自己的《十年诗选》时,直接表现抗战烽火的作品入选很少。 臧克家的诗是酝酿于抒情之中的哲学,是哲学的诗。闻一多曾下过一个精辟的结论,“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其顶真的生活的意义。”这“极顶真”正是来自诗人关照生活本质,把握生活本质的哲理性总结。《三代》这首“极顶真”的抒情短诗就具有质朴、简洁、冷峻、深刻的艺术特色。 解放战争时期,臧克家同志多次参加“呼吁停战、实现和平”签名等进步活动,在重庆,曾应邀出席毛泽东同志在张治中寓所举行的文化界人士座谈会。在上海,他主编了《侨声报》文艺副刊《星河》、《学诗》和《创造诗丛》、《文讯》月刊等书刊,团结了大批进步作家;激愤于政治的黑暗腐败,他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和政治讽刺诗,出版了《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被迫潜往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5月在《人民日报》发表组诗《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了他到解放区后的喜悦心情。后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1951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 1956年,臧克家同志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57年至1965年任《诗刊》主编。经他联系,由《诗刊》创刊号首次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十八首,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期间,他兢兢业业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在《诗刊》的创刊与发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繁荣诗歌创作、加强诗歌队伍建设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同时满怀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笔耕不辍,勤奋创作,以热情、多产的诗人形象活跃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迎来了他创作的又一高峰,相继出版了《臧克家诗选》《凯旋》等诗集和长诗《李大钊》。其中,《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7年,他和周振甫合著的《毛主席诗词讲解》,对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臧克家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1976年1月《诗刊》复刊,臧克家同志担任顾问兼编委。 粉碎“四人帮”后,年逾古稀的臧克家同志文思泉涌,又迎来了创作的春天。他把心底的颂歌唱给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出版了《忆向阳》《落照红》《臧克家旧体诗稿》等诗集;《怀人集》《诗与生活》等散文集;《学诗断想》《克家论诗》《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等论文集。凝结着他一生汗水和心血的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也于2002年12月出版。编辑本段获得荣誉 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1988年4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1990年8月,他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和第五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1991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1月,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同年11月,获“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届龙文化金奖”终身成就奖。2002年10月,被世界诗人大会和世界艺术文化学院授予荣誉 人文学博士;同年12月,获第七届今世缘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中国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臧克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臧克家同志,笔名少全、何嘉,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诸城。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期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参加北伐。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学习期间,得到闻一多、王统照先生的热情教诲与精心帮助。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他满怀激越的爱国热情,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三赴台儿庄前线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津浦北线血战记》;他不畏艰辛率第五战区战时文化工作团深入河南、湖北、安徽农村及大别山区,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和创作活动;他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文艺人从军部队”;冒死赴随枣前线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工作,曾参加随枣战役。这期间,臧克家同志创作和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及散文集《随枣行》,热情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事迹。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在此期间,创作出版了长诗《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等诗集。臧克家(1905.10.8-)山东诺城人。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胶东半岛的农村。1923年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受五四运动影响,学习写诗。1925年处女作《别十与天罡》载《语丝》。1926年秋,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参加讨伐反动军夏斗寅的战役。大革命失败后,逃亡东北。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发表新涛《默静在晚林中》。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励与帮助。1932年在《新月》4卷7期发表第一首诗作《难民》。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接着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他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一,他推进了新诗对旧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吟唱,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能够如此成功地抒写农民和农村。其二,他推进了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建设,他的叙事诗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融。臧克家是一位中国韵味十足的诗人。他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吸取养分,予以现代化改造,铸造自己作品的中国风格。他的诗具有含蓄蕴籍的抒情方式,重“藏”,诗在诗外,笔有藏锋;他的诗运用素朴精炼的言说方式,精炼,而又大巧若朴;他的诗追求谐和悦耳的音乐方式,“敲声音”,是臧克家炼字的标准之一,他寻觅着音节和谐,铿锵动人,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在新诗发展史上,像臧克家这样深刻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实在很少,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 欣赏这首诗抓住几个关键词:臧克家;现实主义;中国风格 农民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来说,臧克家是一个丰富的存在,他的文学活动长达七十余年。2002年底面世的《臧克家全集》共有12卷,近630万字。臧克家是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臧克家以新诗名世,但是,被诗名遮掩了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应当说,在创作的时间和数量上,他的散文是与诗平分秋色的。包括《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在内的散文和回忆录,是留给散文评论界的一个大题目。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不能接触新鲜生活,因此“老来意兴忽颠倒,多写散文少写诗”。“我大力抓住了散文,以抒发我的诗的情趣。”[1]臧克家的诗,很少散文化的倾向;他的散文却寻求着诗化——内中都蕴涵着诗魂,这就确立了臧克家散文的品位。有的偏爱者甚至有“文胜于诗”的说法。 从横的方面,先是不知世事、尚未流汗的孩子,似不足悲;次是正在“流汗”的爸爸,忧郁心态透出诗行;最后是汗尽而逝的爷爷,尽显悲怆之情。农民家庭在泥土里的生活!再从纵的方面,孩子——爸爸——爷爷,三个形象显示的不仅是三代,而且是无数代,这是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生活道路的具象化,每个形象都有高度概括性。观察之细,运思之深,谋篇之巧,余味之浓,其他诗人很难望其项背。仅此一首,“农民诗人”臧克家的成就不需再置一词了。 臧克家非常强调只写自己熟悉的,这是他的现实主义的很大的特点。在“时代需求”和“自己熟悉”的关系上,他强调的是题材的熟悉。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诗人要去熟悉新的过去不熟悉的生活,这才是彻底的现实主义。他为1946年版的《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中说:“几时,不再让我为他们悲惨命运发愁、悲伤、愤怒,不再唱这样令人不快的歌?几时,让我替他们——中国农民,出自真情如同他们唱悲哀的歌一样唱一支快乐的、解放的歌?”[15]他熟悉的是旧中国的农民,所以写的就是旧中国的农民。但是他也向往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对于农村的自然景色,臧克家从来是倾心的。只要条件具备,他的灵感就会轻易袭来,于是,一首首优秀之作便问世了。1942年他完成了《泥土的歌》——这是臧克家除了《烙印》之外最重要的、也是诗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在抗战开始后一段时间,诗人和作家们对于创作有所反思——空洞的热情消失了,高调的呼喊嘶哑了,一部分诗人和作家重新回到了熟悉的题材,以新的审美眼光打量旧的题材,写出了新时代的新作品。于是,巴金写出了《春》(1939)和《秋》(1940);曹禺写出了《北京人》(1941);茅盾写出了《霜叶红似二月花》(1943);臧克家则写出了他的第11部诗集《泥土的歌》。和那些直接吟唱时事的急就章相比,臧克家说:“我最合适于唱这样一支歌,竟或许也只能唱这样一支歌。”[16]1944年,当他编选自己的《十年诗选》时,直接表现抗战烽火的作品入选很少。 臧克家的诗是酝酿于抒情之中的哲学,是哲学的诗。闻一多曾下过一个精辟的结论,“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其顶真的生活的意义。”这“极顶真”正是来自诗人关照生活本质,把握生活本质的哲理性总结。《三代》这首“极顶真”的抒情短诗就具有质朴、简洁、冷峻、深刻的艺术特色。 解放战争时期,臧克家同志多次参加“呼吁停战、实现和平”签名等进步活动,在重庆,曾应邀出席毛泽东同志在张治中寓所举行的文化界人士座谈会。在上海,他主编了《侨声报》文艺副刊《星河》、《学诗》和《创造诗丛》、《文讯》月刊等书刊,团结了大批进步作家;激愤于政治的黑暗腐败,他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和政治讽刺诗,出版了《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被迫潜往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5月在《人民日报》发表组诗《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了他到解放区后的喜悦心情。后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1951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 1956年,臧克家同志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57年至1965年任《诗刊》主编。经他联系,由《诗刊》创刊号首次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十八首,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期间,他兢兢业业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在《诗刊》的创刊与发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繁荣诗歌创作、加强诗歌队伍建设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同时满怀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笔耕不辍,勤奋创作,以热情、多产的诗人形象活跃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迎来了他创作的又一高峰,相继出版了《臧克家诗选》、《凯旋》等诗集和长诗《李大钊》。其中,《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7年,他和周振甫合著的《毛主席诗词讲解》,对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臧克家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1976年1月《诗刊》复刊,臧克家同志担任顾问兼编委。 粉碎“四人帮”后,年逾古稀的臧克家同志文思泉涌,又迎来了创作的春天。他把心底的颂歌唱给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出版了《忆向阳》、《落照红》、《臧克家旧体诗稿》等诗集;《怀人集》、《诗与生活》等散文集;《学诗断想》、《克家论诗》、《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等论文集。凝结着他一生汗水和心血的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也于2002年12月出版。 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1988年4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1990年8月,他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和第五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1991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1月,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同年11月,获“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届龙文化金奖”终身成就奖。2002年10月,被世界诗人大会和世界艺术文化学院授予荣誉人文学博士;同年12月,获第七届今世缘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臧克家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七十余年创作生涯中,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他都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文学的发展,热忱讴歌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短诗和长诗、新诗和旧诗、散文和随笔、评论和书信、小说和杂感等多种体裁写出了七十余部著作。他积极倡导作家深入生活、反映时代,大力提倡题材、风格的多样化和艺术上的探索创新。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团结爱护中老年诗人,热情培养青年诗人。他见证了我国新诗从诞生到发展的全部历史,对我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臧克家同志的一生是不懈追求光明的一生,是自觉地表现时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勤奋笔耕、呕心沥血、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一生。他思想敏锐、爱憎分明,善良正直、乐观豁达,作风正派、文风朴实,平易近人、襟怀坦荡,生活俭朴、严于律己。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无私地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文学事业。 臧克家同志的逝世,使中国的文学事业失去了一位巨匠,使当代诗坛失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使我们大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可亲可敬的师长。我们将永远学习他,怀念他。 臧克家同志永垂不朽!

黄大仙区是全港十八个行政区的其中之一,是以本区著名的黄大仙祠命名。随著时代不断变迁,黄大仙区已由昔日的简朴农村转变成为以公营房屋为主的地区,人口约四十四万。 地理及历史黄大仙区位於九龙半岛的东北面,占地约926公顷。北面以狮子山及大老山为界;东临飞鹅山;南接新清水湾道及太 子道东;西连联合道及狮子山隧道,本区是全港唯一没有海岸线的行政区。本区多年前主要为一乡村地带,人口稀疏,居民大多为番禺及客家人。至一九三七年,本区被界定为新九龙的一部分。自四零年代后期 ,随著大量难民从内地涌入,很多寮屋便开始在区内出现。本区公共房屋发展始自一九五七年,当时首幢第一型徙置大厦在老虎岩(后改建乐富)兴建。这些年来,随著寮屋区的清拆及旧型房屋的重建,本区的面貌已焕然一新。 房屋 黄大仙区的特色是以公营房屋为主。目前,区内百分之86.2%的人口(约380,000人)居住於公共租住房屋、居者有其屋、私人机构参建的居屋和夹心阶层住屋;而其余的13.8%的人口(约60,000人)则居住於各类型的私人住宅。 区内旅游点 ——黄大仙祠 黄大仙祠是香港最著名的庙宇 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负盛名。据传说,黄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医济世为怀而广为人知。相传祠内所供奉的黄大仙是「有求必应」的,他的签文十分灵验。此外,该祠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举行道教婚礼的道教庙宇。 在每年农历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该祠,为过去一年酬谢神恩及为未来一年求神庇佑。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是黄大仙师宝诞,所有黄大仙的弟子会於正午时份聚集於祠内的主殿参与祭祀活动。 志莲净苑 志莲净苑是一处新兴的旅游重点,在本港及海外享负盛名。 该苑在一九八九年展开了一项重建计划,以唐朝建筑艺术的模式兴建寺院建筑群,并已於二零零零年五月开放供公众人士参观。相信此庄严古朴的建筑群在未来的日子,会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资产。 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及正月十五日,该苑均会举行法事,分别为过去一年酬谢神恩及为未来一年祈福。此外,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该苑会举 行法事庆祝释迦牟尼的诞辰。 衙前围村衙前围村是一处历史名胜∶该村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南宋末年。该村是九龙其中一条最古老的村落,亦是市区内唯一一条能保存其围村风貌不变(即拥有完整的村屋、祖堂及天后庙)的传统中国式围村。 据传闻,该村曾建有了望台、护城河及吊桥等。护城河在日本占领香港时被填平,以便运送建筑材料作修建机场之用。吊桥则只在动荡时代才存在过。村内曾装有两支大炮,以保卫围村,后来被埋藏於村口附近。衙前围村每十年(通常是在农历十月底)便会庆祝盛大的太平清醮(亦称打醮)。村民在这几天会酬谢天后,多谢他驱魔除妖,使围村享有太平及福荫。首次打醮庆典始於一七二六年,最近一次则於一九九六年举行。庆祝活动通常持续数天,期间村民会酬谢天后,各参与者亦会欣赏到木偶表演及戏曲演出。此外,围村在这几天亦会有斋菜供应。

作者生平:臧克家,笔名少金,何嘉,1905年10月8日生于山东诸城市臧庄.1923年考入省立第一师范,1930年进入山东大学学习,并得到了老诗人闻一多,王统照的热心教诲,并在他们的指导下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烙印》.臧克家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从军行》、《一颗新星》、《春风集》等。《老马》是诗人的标志性作品,也奠定了诗人明快,严峻的创作诗风. 写作《老马》的时代背景:《老马》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作者曾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于革命的前途,觉得十分渺茫。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作者亲眼看到了一匹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老马,不写出来,心里就有一种压力。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能够更具体地感受到臧克家30年代新诗创作的成就和特色。 诗歌主题: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增强了老马悲剧的感染力。老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旧中国受苦受难的农民的象征。诗人越是写出老马的忍辱负重、善良忠厚,就越能激发读者对被压迫而不深情农民的同情,激起对旧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愤怒和诅咒。 划分层次:全诗共两节,每节四句。 音韵:隔句押韵,即“够”、“扣”押“ou”韵,“命”、“影”押“ing”韵,“咽”、“面”押“ian”韵。

抗战精神期刊官网投稿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公开发行的报刊有( )。A.《解放日报》B.《新华日报》C.《群众》周刊D.《光明日报》答案BC

坚韧不拔,绝不屈服

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乃至在处理战时、战后诸多问题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抗战精神的内涵特征”即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其本质特征。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锤炼和升华。这种精神,来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无比热爱。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日救亡的战场。

“中国有强大的实力抗击日本吗?”当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询问杨虎城将军时,杨虎城这样回答:“谁能从理论上解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国的力量不在飞机和坦克,日本拥有更多的飞机和坦克。我们的力量就在于我们懂得我们必须抗日。

这不是单纯的物质力量问题,它需要我们面对现实,有坚定的意志,只要我们有坚定的意志,我们就有力量抗战。”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抗日战场上表现出了这种“坚定的意志”,用热血和生命浇铸了千古不朽、熠熠生辉的抗战精神。

扩展资料:

抗战精神的意义价值: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奠定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抗日战争所产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是其胜利的精神支柱。在新时期,弘扬抗战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不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

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而贯穿抗日战争始终的抗战精神是引导胜利最重要的保证。

正是“那种不分党派、不分老幼、不分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命运抗争的全民族认识上的高度统一,有着那种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追求民族解放的不怕死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昂首挺胸,拿起武器奔赴战场,抗日战争才能取得胜利。如果没有这种精神, 抗战就不可能坚持八年,更谈不上取胜。”可以说,抗战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更是伟大抗战精神的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战精神

二战难民论文发表

建议,直接去百度百科里去看看。输入个二战就行了。

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本书,对我有记忆犹新的深刻印象。追溯二战起因,终究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采取的“自救”行为。为了自己“发展”下去,他们不惜一切地发动战争。 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那么残酷:泪水、饥饿、鲜血、牺牲,我们对战争充满恐惧。无论是希特勒的铁蹄,还是日本人的刺刀,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战争带来的都是巨大损失。 不可否认,战争对于科学的某个方面的发展,的确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原子弹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明出来,二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对战争持有肯定的态度。大量青壮年走向了战场,从事生产活动的人越来越少;科学家们正忙于研究杀人武器,平时为生产服务的各种研究停止了;大部分工厂在生产军事用品,日用品日渐缺乏。战争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后面,众多的不良因素日积月累,必然导致人民的不满,就算法西斯政府还想继续打下去,广大受害群众势必会奋起反抗。 二战过后,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战争结束的六十多年间,中国的崛起,欧洲的飞速发展与日本经济的腾飞,都渐渐让人们明白:只有拥有和平,才能持续的发展。 的确,在抹去战争的阴影后,人们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在和平环境中,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大家放下了高悬者得心,又重新到生产当中,军队开始大规模的裁军,不仅为生产活动增加了新的劳动力,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军事开支;科学家重新开始了尚未完成的研究课题,加快了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与应用;就连国与国之间也不再是敌对关系,而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伙伴”与“战略伙伴”。于是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新名字——“地球村”。 和平时期也会有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和平对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可以这样说:战争也许可以使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而和平却可以让社会全面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两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发展,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成果。只要共同努力我们就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从1933年到1941年,大批从希特勒屠刀下逃生的欧洲犹太人远涉重洋来到上海,其总人数达4万,他们与同样受日本人欺压的中国人一起生活,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他们被称为“上海犹太人”。1937-1941年,大批从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逃出的大批犹太难民从西伯利亚辗转逃到日本神户,因日本政府拒绝,想去美国、加拿大的犹太难民先后来到了上海。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当局将沪上的英美人士视为"敌国侨民",并将他们关押在上海郊区的集中营内。最初一两年里,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仍保持自由。因为他们来自于日本的盟国,但在这些难民的护照上都印有"J"字犹太人标记。二战中有600万犹太人在欧洲惨遭杀害,而迁移和逃亡来到上海的5万犹太人,除了病老死亡外,其余的都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了,而且还出生了408人。在欧洲的许多犹太人坐意大利船逃往上海,当时上海是世界上惟一不拒绝犹太人的大都市。上海接纳了5万犹太难民,是当时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新西兰接收的犹太难民人数的总和。按照史料上的描述,来到当年犹太难民隔离区最繁华的街道:唐山--舟山路--霍山路--长治路。 舟山路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犹太风格的建筑,这些红砖尖顶的狭窄房子在今天属于上海贫民窟。老辈坐在门口晒太阳,小辈却梦想着离开。记者走访了几位老人,他们都对那段犹太人住在这里的历史耳熟能详,还表示很喜欢这些老房子,"很凉爽很漂亮"。 当年,两万多犹太难民就挤在这些狭窄房子里,进出口处由日本兵犹太卫队(日本当局强迫组织的3500名男性犹太人的所谓"犹太保甲"中的警卫队)把守,犹太人出入要向日本士兵敬礼,要拿出身份证以备检查、搜查。出生在上海的作家SonjaMühlberg:说“我们从来没有从中国人身上看到反犹太主义的倾向,从未感到敌意。虽然他们本身并不富有,但他们从来没有试图把我们从自己的国土上赶走。”从1939年到1947年,约有500个犹太难民的子女在这里诞生,他们被称为“上海宝宝”。近70年后的今天,他们依然与这个被他们当作第二个故乡的地方有着剪不断的情结。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他们成立了不少团体和协会,“特拉斯夫原在华居民协会”就是其中之一,该协会为犹太难民上海纪念馆提供了许多史料上支持。今天,他们仍然时时带领后辈来上海参观,来寻找自己家族在中国的根,感谢中国人的恩情。

太长了,不想抄

  • 索引序列
  • 抗战论文难发表
  • 发表抗战文学论文的刊物
  • 抗战文化研究期刊投稿
  • 抗战精神期刊官网投稿
  • 二战难民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