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成功脱欧,中欧合作战略将困难重重自从美国制定重返亚太战略,中国面临的周边环境压力陡增,急需寻找新的合作对象缓解美日等国联合施加的经济和政治压力。与中国相似,欧盟也苦于美国过多的干涉降低其在国际贸易中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欧盟成为了中国应对美国压力的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而英国正是中国叩开欧盟大门重要的一环。去年以来,中英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创造了越来越多经济利益共同点。为实现互利共赢,英国开始在欧盟的角色逐渐转变为中国的重要支持者和伙伴,例如其大力游说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以帮助中国实现关税减免。除此之外,英国也大力推动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如果这份资金总额达到数十亿美元的协定成功签署,将为中国带来巨额的贸易订单,有助于全面打开欧洲市场。这份贸易协定成功实施或将会对美国支持的泛大西洋贸易投资造成巨大冲击,成为中国应对美国逐渐收紧的对华政策重要措施。然而,一旦英国脱欧成功,中国通过英国加强与欧盟合作的战略计划将会变得困难重重。英国脱离欧盟无异于间接打破中国和欧盟无形的合作纽带,使得中国不得不另外选择其他方式加紧和欧盟的合作,而前期铺垫的各种政策贸易的影响也很有可能大打折扣,成为高额的沉没成本。英国成功脱欧,将失去众多来自中国企业的贸易投资中国在欧洲市场有将近5亿的潜在客户,具有强大的发展前景。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洲市场已经高度一体化,形成自己成熟的市场模型,本土品牌间合作紧密,将许多中国企业拒之门外。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中国企业选择曲线救国的战略,先打入对中国企业相对宽松的英国市场,然后以其为基础打入欧洲市场。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在英国建立分支甚至是总部,希望通过英国和欧盟的联系获得其他欧盟国家的关税优待政策。此外,已经有不少中国企业将触角伸向价值制造链,期待和英国的合作可以扩大中国与英国甚至和欧盟之间技术转移的可能,打破美国等国建立的高精尖技术贸易壁垒,其中不乏大型企业。如果英国公投离开欧盟,无异于封锁了那些期待打入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的战略。中国首富王健林就曾评论称如果英国脱离欧盟,将会失去不少来自中国企业的贸易投资。他在近期访问英国时警告称,如果英国退出欧盟,中国公司可能会考虑将其欧洲总部迁往别处。正如他所预测,许多中国企业已经暂停了和英国投资合作的谈判,等待公投结果再做下一步打算。英国成功脱欧,或打乱人民币国际化步骤如今,人民币刚刚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揽子货币计划,迈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中国正推动和主要贸易合作国实现人民币结算的政策,从而巩固和加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英国在这一方面为中国提供了大力支持——伦敦已经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伦敦一直是欧盟的金融服务中心,这为那些总部设在英国金融公司带来很大的便利。这些企业相当于拥有在欧盟其它国家开设分支的“申根”,不需要在对象国再次进行注册。因而,中国将伦敦作为人民币在欧洲市场中的流动的重要基地。然而一旦英国脱欧,这项货币红利就不复存在,人民币通过英国在欧洲推广的战略所带来的成本也大大增加。相较之下,英国不再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战略伙伴。从整体来看,英国这次公投将会对中英和中欧贸易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英国继续留在欧盟,中国可以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加紧合作。然而一旦英国脱离欧盟,英国和欧盟间将会在接下来的两年中签订各领域的“分家”合为经济运转带来极大不稳定性。这就意味着中国需要重新制定更谨慎战略以推动和欧盟的合作。
最近英国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英国脱欧之后和欧洲之外国家的研究合作关系面临着挑战,是否还能有紧密的研究关系可能不够乐观,下面我带大家了解一下有关英国留学的最新资讯。
最近的一份报道显示,英国脱欧之后的前景黯淡:“英美合作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强劲。”数据显示,英国与欧洲国家的研究合作力度之大,如果英国脱欧之后是否还能保持尚不明确。数据还表明,英国与一些欧洲之外的国家的研究关系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么紧密。
作为英国退欧研究项目的一部分,牛津大学全球高等教育中心对英国与其他国家的研究合作进行了分析,并将合作作者的比例与合作伙伴国家的总体合作模式进行了比较。
总的来说,研究结果表明英国脱欧之后和不同国家的学者合作的可能性有多大。预期的合作水平是1,1.5分表示合作强度很高,而0.75分表示合作远低于预期。
欧盟国家的得分范围从1.01到2.16。英国与爱尔兰的关系最为密切,2016合作年发表了2621篇合作论文。
英国和希腊(1.74分,2531篇)、荷兰(1.5分,8039篇)和丹麦(1.43份,3658篇)的合作也很密切。
在欧洲以外,英国与新西兰(1.35分,1640篇论文)、南非(1.33分,2170篇论文)和澳大利亚(1.19分,8838篇论文)都保持了密切的研究联系。
长期以来,支持英国脱欧的政界人士一直鼓吹这样一种观点:一旦英国脱离欧盟,英国科学家将能够专注于更广泛的全球合作,尤其是与美国、中国和英联邦成员国的合作。
但从英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获得的数据突显出,要发展这些联系需要做多少工作。
尽管美国和英国联合发表了大量论文(0.77分,25,858篇),但两国关系的强度却低得惊人。与亚洲研究领域领先的国家的合作关系也相对较弱:新加坡(0.77分,1,541篇论文)、印度(0.672分,494篇论文)、中国(0.62分,10,472篇论文)。
牛津大学高等教育教授、CGHE主任西蒙•马金森表示,这些数据反映出,在欧盟框架计划及其提供的资金支持下,英国与欧洲的高强度合作是如何在数十年时间里建立起来的。
马金森教授表示,在不达成协议的背景下脱欧,失去这些联系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他表示:“如果我们没有达成协议,没有纳入下一个Horizon项目,就会破坏英国和很多国家的研究关系。”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计划在英国脱欧后为主要研究人员引入一项快速签证计划,并为驻英国学者在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申请欧洲研究理事会拨款提供资金。
约翰逊表示,他希望英国“继续成为全球科学超级大国”,但科学领袖们表示,英国将难以弥补失去欧盟框架计划的影响。
马金森教授表示,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显示,“美英合作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紧密”。“美国是一个巨人,虽然我们是一条大鱼,但对他们来说,照顾英国不是当务之急,所以英国必须要争取和美国继续保持合作。”他说。
马金森教授强调,与东亚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是另一种可能性,中国在最近与美国发生冲突后,可能正在寻求与西方建立新的联系,“但他们必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为与英国的合作提供资金”。“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那么简单。建立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马金森教授说。
建议去东方财富网看相关新闻,或者股评微博直接抄袭就可以
九月之后是教师、医生和其他得的旺季职称,在我国得的实际情况来看,标题是需要发表论文,但一些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工作,不知道如何发布过程中,作为行业得的资深人士,他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读者能得到一些有价值得的参考。以下是sci论文发表途径需要明确注意得的问题。 1.发表论文得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自己投稿,优点选择范围比较大(想投哪个期刊就投哪个)和极少数情况下可以不花钱。缺点审稿时间长、版面费高、有得的风险、对于急需要发表论文得的作者不适用。二是找论文发表中介,优势是速度快,价格低,缺点是选择范围小(只能发表论文中介合作得的期刊)、存在得的可能。 2.虽然不是所有sci期刊都要收费,但绝大多数(95%以上)得的都要收费,不收费得的是一些极高端得的顶尖杂志,例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南开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等。 3.为什么自己投稿还有风险。因为需要发表论文得的作者太多,但期刊数量有限,因此一些假刊、套刊、子刊、副刊就大量充斥其中,一般作者缺乏相应得的鉴别知识,一旦作者不能很好鉴别这些期刊,很可能发表到评职称时不被认可得的假杂志上,从而。 4.为什么中介价格低。中介和杂志社是长期合作关系,每期采购量较大,因此价格相对较低,举个例子,《魅力中国》这本杂志,作者直接投稿得的价格是600元,而通过记者认识得的一个淘宝店铺只需要300元。《教师》、《学苑教育》等三百多种杂志均是如此。 了解了上述问题之后,需要发表论文得的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淘宝上寻找发表论文中介,千万不要直接打钱到对方得的银行卡,也不要支付宝直接转账。 2.一定要亲自打杂志社官方电话查稿确认,论文发表中介告诉得的不一定是官方查稿电话,官方查稿电话是杂志扉页上得的。 3.付款后3天之内打电话到杂志社询问自己得的版面费是否已经支付,若支付请放心等着收志就是了,若没有及时和中介沟通。 以上是论文发表途径与注意得的事项,一般最好选择正规有权威性得的网站发表,不要因为贪图便宜,上当,这样不仅耽误评职称而且还会多花冤枉钱。
中西新闻学比较研究应从“全球化”的基本前提和参照出发,将逻辑重心落在“地方化”之上,立足于保持本土新闻的个性、价值和谋求本土新闻的变革与发展来从事研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新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闻学论文范文一: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
【摘要】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新闻寻租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闻传播;新闻寻租
新闻寻租主要是指新闻媒介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新闻报道的权利,来谋取一些不正当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现象。目前,新闻寻租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机构被一些商业组织收买,为这些商业组织提供宣传,有些是新闻媒介机构滥用权力,利用所谓抓住的商业组织的“把柄”,对其进行要挟,以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是新闻媒介采访到一些对商业机构不利的新闻后,为了企业的声誉以及后续的利益,商业机构会给予新闻媒介经济补偿来要求不再发布此类新闻。通俗地来说,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就是在新闻的采访、制作以及传播过程中,一切非法的、不道德的权利交换行为。
一、新闻传播中新闻寻租现象的原因
1.新闻媒介向商业化方向发展,与经济接轨,广告收入结构单一
在中国,报纸的分类广告不及美国成熟,主要的投资商为房地产行业、医药行业等,广告企业的投资是报纸行业得以运营的根本,为了双方的共赢,通过新闻策划以及包装后出现大量的商品性新闻。新闻媒介与经济接轨、不断向商业化方向发展,在取得利益与赞助的同时,受所谓的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追求利益财富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新闻媒介行业丧失了自身的道德标准与职业素养,或是为了本行业短暂的利益与发展,获取更多的利益以至于逐渐走向毁灭。
2.谋求正当经济利益时的道路弯曲
获得更大经济利益是新闻单位正当的目标与追求。但是一些新闻单位却迷失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为追求经济利益,有些新闻行业以各种方法鼓励记者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兼顾著利益创收,于是,新闻中不断出现那些可以为新闻行业支付宣传费、赞助费以及版面费单位的报道。虽为了谋求正当利益,但却没有选择正确的道路,使得报道的新闻没有价值,缺乏新闻严肃性的同时也不能满足市民的新闻需求,最终也会自取灭亡。
3.新闻报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
新闻寻租的实质可以说是新闻权的滥用,而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或者是政治利益。新闻报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正是造成新闻寻租现象的重要原因。因为监督的缺乏,所以新闻企业以及新闻记者才会为所欲为,任意报道,与广告客户私下串通,将广告改写成新闻予以报道,提高市民关注率,或者是利用广泛的传播平台吸引商家,介入商家活动对其进行策划或报道来获取经济利益。此外,有的媒体从业者为了谋取一些利益,按照其策划,自导自演所谓的新闻事件,在传播过程中获取利益来打败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获取效益与关注度。
二、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的解决对策
1.采用采编与经营分离
采编与经营结合是新闻传播中新闻寻租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一。因此应采用采编与经营相分离的模式。让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采编与经营两个步骤不再相关联。把新闻报道的视角拓宽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再受广告新闻的制约,这样既会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又能在无形中积累市民的关注度,提高发行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回圈。
2.加强监督
虽然说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个重要职能,但是作为监督者也应受到监督。所以为减少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必须要对新闻行业进行监督。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让大多数人民参与其中,对社会民众进行教育,让其充分了解新闻寻租现象在新闻寻租中的危害性,承担起道义职责,正确使用自己的监督权,实时监督新闻媒体的行为。
3.制定法律法规,将新闻内容进行法制规范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制定法律规范进行制约是其根本措施。应详细规范法律中对于新闻寻租现象的惩罚措施,对违反者进行严惩,加大惩罚力度,对新闻工作者进行警醒,避免寻租现象的出现。为新闻法的制定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应树立规范性制度,让新闻寻租现象中关联的媒体人负有职业责任,加强监管,对其进行严厉处罚,重者取消其职业资格。
4.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强化教育
为减少甚至杜绝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应定期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与道德层面的自觉意识,同时也要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杜绝为了经济效益或是自身的职业需求策划广告新闻或者是制造假新闻的现象。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新闻的宗旨与任务,加深其职业认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更真实的新闻、最如实的情况展现给市民。
5.加强新闻市场的良性竞争
目前,新闻市场的竞争只局限在报纸的发行量、网站的阅读量上,但这些竞争已经扭曲了新闻竞争的实质。有些新闻行业为了增加阅读量肆意释出虚假资讯吸引读者眼光,最终引起新闻传播中新闻寻租现象的出现。因此应加强新闻市场的良性竞争,以素材、真实性吸引读者。在竞争中拼内容、拼职业操守,加强新闻市场竞争中的责任意识,从而将新闻行业引向正轨。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不仅会降低新闻的可信度,影响新闻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还会败坏社会风气,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应通过加强对新闻行业的监督、促进新闻市场的良性监督以及制定法律法规等方式来减少甚至杜绝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新闻寻祖现象,让新闻工作者将最真实的现场展现给读者,增加新闻发行量,获得效益,形成良性回圈。
新闻学论文范文二:新闻传播中数字技术优化策略
摘要: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媒介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新闻的真实性、直观性和吸引力,同时也使新闻传播获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相关工作经验和一些浅薄见解,对现代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价值、影响展开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应用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数字技术;新闻传播;重要价值;优化策略
纵观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科学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呈现出指数级的变化趋势。如今,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对新闻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主体及受众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以及优化方法展开深入探讨。
一、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分析
数字化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主要应用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有效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画面和文字是新闻资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双主体结构”。因此,在新闻编辑过程中,新闻单位为保障新闻资讯的可视性和真实性,可以通过数字虚拟技术,用计算机来模拟当时没有被如实记录下来的事情。例如,在火山爆发、道路坍陷等灾害事故新闻的报道中,火山爆发和道路坍陷的原理是新闻记者无法用镜头捕捉到的,但是在新闻资讯编辑处理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字模拟技术进行制作,以此完成对火山爆发、道路坍陷的模拟,从而使观众获得更加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并且加深观众对新闻资讯的认识程度,确保新闻资讯的真实性。
***二***能够有效保证新闻的现场价值
目前,新闻采编工作主要由新闻记者通过采访来完成。这种方式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如今网路和视讯技术异常发达,这给新闻采编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需要在利用好原来采访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网路和视讯技术进行创新,以更好地做好新闻素材的编辑工作。众所周知,新闻现场是新闻传播赖以生存的时间和空间基础,让观众获得视觉上的新闻“现场”满足感是每个新闻人追求的目标。毕竟人们都存在一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心理,通过现场直播和现场影像播放的新闻传播方式便能够满足观众的这一心理。数字资讯传播技术能够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通过卫星传输数字讯号,便能够实现新闻采访环节和播出环节的无缝对接,让人们通过电视、网路等终端装置进行现场观看。所以,数字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新闻的现场价值。
***三***能够有效保证新闻资讯的吸引力
观众是新闻资讯的接受物件,因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想要让观众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首先应聚集并引领观众的注意力,并对观众的“求知”、“求真”心理进行挖掘。但在传统的新闻播出现场,由于现场影象缺失、观众无法参与等原因,观众心理上对新闻资讯比较懈怠,也使新闻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而将数字技术应用到新闻资讯的编辑和传播中来,便能够为观众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也能够利用数字资讯平台,让观众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和点评,提高新闻资讯的互动性,从而提升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
二、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主要影响
***一***对各种传播媒介的影响
1.对纸媒的影响。纸媒数字化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排版印刷技术数字化,其取代了传统的铅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印刷的效率;第二阶段是采编业务网的建立,这一创举大大提升了新闻采编的速度及针对性,不仅为记者采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新闻记者可以在保留原稿件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稿件,并且还可以将稿件保留下来重复使用;第三阶段是利用数字技术对新闻图片进行缩放、裁剪,并实现了新闻资讯的扫描、拍照和多种途径的转发、扩散,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新闻的采编速度,同时也让纸媒实现了与新媒体的对接和联合。纸媒数字化大幅缩短了纸媒的出版周期,报社可以同时出版早报和晚报,这又极大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
2.对广播电台的影响。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播电台的运营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广播电台对数字同步技术以及数字式话筒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如今,国内电视节目制作、接收与传播等都实现了数字化,数字电视的应用也已在国内大范围普及。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电子媒体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升我国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还能使国内电视节目在制作与传播上实现与国际电视节目接轨,从而促进我国电视节目受众的国际化拓展。
3.对网路媒介的影响。随着网路技术的发展,网路媒介逐渐以新型的数字传播媒介的身份活跃在大众视野,它将网路技术和数字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目前,国内网路媒介发展势头强劲,诸多传统媒体也加大了与网路媒体的合作力度,并开始着手自主网路媒介的开发和推广。例如,人民网、大众网等都是传统媒介向新媒介发展的结晶,而乐视网、腾讯网、搜狐网等专业网站更是专门开通了新闻网站,实时更新新闻资讯,这些都是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成果。
***二***对传播主体的影响
1.对主体工作方式的影响。数字技术的应用,使采写工具的体积更小、储存量更大,不仅携带方便,同时还能完成数字、语言、图片和影像多种资讯内容的采写,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新闻采写人员的双手及大脑,让采写人员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新闻问题、被采访人及新闻环境、构思设计上。与此同时,数字工具的隐蔽性更强,更能适合特殊新闻资讯的隐性采访,如录音笔、微型摄像机等。此外,数字采写工具还能大大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性,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让新闻工作者以更短的时间完成新闻的采写、传输与报道。
2.对主体专业水平的影响。虽然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新闻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升了新闻工作的效率和传播效果,但要快速接受并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新闻传播方式、内容和理念的转变,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项挑战。此外,当下的新闻资讯多而杂、真假难辨,新闻记者想要在海量的资讯中找到真实、有用的资讯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以及良好的新闻素养、端正的态度等,这也是新闻工作者未来要不断提升的职业技能。
***三***对传播受众的影响
数字技术在新闻广播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使受众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以往传播媒介多是单向传播,诸多媒体只能看到受众的接受能力而忽略了他们的传播和创造能力,并且当时也没有供受众与媒体、受众与受众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但数字技术让双向交流成为可能,受众在新闻传播中也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如微博互动、电视弹幕以及简讯参与等,都为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三、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技术人员和新闻记者的交流与协作
新闻传播数字化时代,完成新闻工作需要电脑程式设计师、新闻记者及资料分析师等人员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复杂的资料转化为容易识别的资料表格、图片影像等形式。因此,日常工作中,新闻记者应加强与技术人员的交流协作,甚至有必要相互学习,不断提升彼此的专业水平,共同努力提升新闻传播的效率和效益。
***二***深度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共享
新媒体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贵。而技术的融合也打通了媒体间的隔阂,为所有媒体提供了新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新闻从采编到传播上的共享。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新闻媒介要加快推进新闻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为资源共享奠定坚实的硬体、软体基础,从而更好地为受众提供真实、生动、及时的新闻资讯。
***三***提升新闻资讯的视觉化、互动化水平
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让新闻有了更加丰富生动的呈现方式,但这也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目前,对于新闻生产者来说,只有简单、快捷、有趣地将新闻资讯呈现到受众眼前,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参与兴趣。所以,新闻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新闻编写方式,增加文字、图片、影像和模拟动画,增强可视性和互动性,以简单、直观的新闻资讯吸引受众。
***四***注重对自媒体和使用者生成内容的利用
近年来,使用者生成内容和自媒体成了媒体资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也能从中获取新鲜、丰富的内容。而网路资讯平台的互动和分享功能也为自媒体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增强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归属感。总之,社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新闻报道模式和传播方式,尤其是在突发性事件、灾难性事件当中,社会媒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主流媒体对社会媒体的重视和合理利用,主流媒体应给予社会媒体一定的发展空间、平台和资源,并且做好对社会媒体的引导和规范工作,让它成为新闻传播中的一把利器。
四、结语
数字技术的应用让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应当正视这些变化,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不断为保障新闻传播的现代化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付宇.浅谈数字虚拟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J].企业文化***中***,2012***2***:145.
[2]李凯,梁浩明.论“自媒体”的兴起与大学生网路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J].东南传播,2012***2***:125-126.
[3]苏林森,马慧娟,张东岳.大资料对新闻生产的影响[J].科研资讯化技术与应用,2014***03***:11-18.
[4]徐锐,万巨集蕾.资料新闻:大资料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2013***12***:71-74.
通过投稿的形式,通过熟人介绍,通过在网上搜索正规的媒体刊物,必须能在网上查到有刊号的杂志。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投稿,有一些学术期刊就是专门有论文的,可以给他们投稿。熟人曾经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过论文,通过熟人介绍也可以给这些期刊刊投稿。
1、第一步当然是写论文,写完论文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期刊去投稿。投稿后还得经过出版社的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就可以等待出版出刊了。然后去网上搜索就能搜索到自己的文章。流程虽然看着好像很容易,但整个过程真得可快可慢,很多人都卡在了审核这一步。2、怎么选期刊?按期刊分类,刊物可以分为按照注册地划分:CN类刊物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ISSN类刊物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按主管部门划分:“国家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3、选择投稿方式投稿方式有2种:一种是官方自投,另一种是机构代投。选择哪一种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作者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注意出刊日期,出刊期有快有慢,快的1个月,慢的跨年,所以一定要提前发表,计算好时间。注意:千万不要直接百度普刊的杂志社官网,因为大部分都是广告中介!4、关于查重一般期刊投稿查重复制比率在15%-20%左右,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将重复率保持在这个区间之内。切忌!!!一定不要去抄袭篡改其他的期刊论文!!后果还是相当严重的!投稿前一定用查重软件查一下重复率,避免因为重复率高被退稿。现在互联网上更新的查重软件和系统真的很多,甚至出现很多免费的软件,当然他们相互之间在数据资源库方面的积累或者完善程度上肯定是不一样的。其中,例如万方检测等知名查重在这方面的查重技术实力上更加出色一点,对不同行业的期刊论文检测的过程中,能出具比较精准的数据报告,后期参考修改也比较方便一些。万方官网:(官方正规链接,其他链接注意区别)
四队的李东卓同学 你应该自己写形式与政策论文 如发现你在网上摘抄将按零分试卷处理!
一、第一场景:跨境小额支付交易第一个场景开始于2014年12月。当时,英国央行发现数字货币(例如比特币)居然没有信用风险,也没有流动性风险,这个发现震撼英国央行。因为现代金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几百年发展(从1694年世界第一个央行制度算起,这就有320年的发展历史)。但在320年后,银行系统还是有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但是数字货币没有。另外数字货币一个重大功能是跨境支付,而且速度比现在银行系统快的多。美国监管机构发现,大量的数字货币交易都是跨境支付,而且都不经过SWIFT系统,打破了传统的金融系统[1]。于是,英国央行开启了数字英镑的计划。起初的理由是为英国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后来在2019年6月20号(在脸书Libra白皮书发布的日子后2天),英国央行承认发展数字英镑的计划是为重新掌握英国金融监管的权力。从2014年12月到2019年6月,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CBDC最主要的目的是夺回监管权,以及应对不在监管视线的跨境支付。这也是IMF描述的第一个场景。在这一场景下,一些经济学者认为世界金融市场并没有因为数字货币的出现而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场景下,我们也同意这观点。但是我们认为,IMF所描述的第一场景不会是未来的最终场景,只会发生在开始阶段,很快就会发展到其他场景,特别是第二场景和第四场景。原因非常简单:1)IMF 2019年7月报告认为人们会因为使用方便而采用数字货币,而不使用银行汇款;2)同份报告提出关键点是跨境支付,不是国内支付;3)2020年5月欧洲央行认为一旦GSC出现,人们会选择把他们的资金留在GSC平台上,而不离开这平台。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一些弱货币国家的老百姓,都会选择把资金留在其他国家的CBDC或是GSC上,就是第2场景或是第3场景。对某些本币稳定性非常差的国家,即使没有CBDC或是GSC,第二场景仍会发生,例如比特币(不合规,没有央行背书)在一些本币贬值剧烈的国家早已经是通用交易媒介。这观点事实上是IMF在2017年已经发觉且公开讨论的观点。二、第二个场景:进行货币取代第二个场景开始于2019年6月18号,即Libra白皮书面世。这次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许多央行开始担心自己国家货币被Libra取代。2019年7月IMF所说的货币取代理论是再次得到验证,如果本国货币不强,一旦遇到高通胀,则本国货币可能被别的国家的CBDC/GSC所取代。要注意的是,对一些本国货币本身很弱的国家来说,根本无法发展CBDC或GSC。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即使他们采取措施使得本国货币数字化,也无法抵抗外来CBDC/GSC的冲击。反之,如果本国的货币并不是很差,同样可能被外来CBDC/GSC所取代。2020年IMF的报告中透露出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的话,也可能就会发生本国货币被取代的危机。2020年10月,我们发表论文[2]分析在CBDC的市场额度竞争方面,采用不同的科技发展的可能性,假设国家作为开发CBDC的先行者和跟随者,不同批次进入市场,获得不同的市场份额,然后分析该国家选择发展CBDC的成功率。通过数学博弈论模型的分析,清楚的看到:一个国家开发CBDC的成功而且得到市场新份额,是否为先行者不是最重要的条件,而是取决于本国的科技水平。假设某个国家拥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却失去了发展CBDC的“先手”,等别国发展CBDC后才决定奋起直追。一开始,或许存在较大的差距和困难,但最终会把失去的市场份额抢回来。但是如果该国家科技水平较差且失去了发展CBDC的先机,那么其他国家的CBDC或GSC将会掠夺本国货币本身已有的市场额度,于是本国的经济以及货币将再度被弱化。综上分析,新型的货币战争,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哈佛大学的Rogoff教授2019年称,新型货币战争有三个竞技场地:科技、市场和监管。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因为不论是市场和监管,都以科技为基础来进行。这与我们论文中利用博弈论数学模型分析的结果相一致。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若是数字货币的科技不行,或者说是非常缓慢地发展CBDC,那么该国的法货有非常大的概率被别国的CBDC或GSC所取代。三、第三个场景:全球单一GSC第三个场景也开始于2019年6月18号。始于对脸书的Libra币会成为唯一的世界通用稳定币GSC的担忧。当时最大的风险是全球资金流转被单个的数字货币统一,这可能是许多国家央行在2019年6月的时候最大的噩梦。但是我们认为这场景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原因如下:l 在这场景发生前,第四个场景会先出现,即新型货币战争开打。在第四个场景下,各国必定提出监管法规,严格限制这种GSC在本国使用,在跨境支付上也会有限制[3]。l 2020年4月脸书Libra 2.0 白皮书已经表明他们弃(霸权)币保(平台)链的态度[7]。脸书自动放弃在一个国家内取代当地法币的地位,而且还愿意帮助这国家建立自己的CBDC来对抗Libra这GSC。因此,不论是现有的系统设计或是各国央行的反应,都使得这一场景发生的可能非常小,因为世界不会容许一个GSC独占全世界市场。但是多个GSC出现的场景却是可能的。现在世界许多国家认为对付Libra币最好的方法是开发本国的CBDC,我们认为这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
第一,扩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实现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相匹配,不能高估外债与地方政府负债的承受能力。欧洲债务危机的本质原因就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我国应尽快以立法形式加强对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加强风险管理,还应该及时对全国整体财政及债务状况作全面清查和评估,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进行限额管理和风险预警,切实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防范偿债违约风险。第二,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不能完全走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也一直是我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杀手锏,特别是在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进出口倍受打击、消费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屡试不爽。我国也从2007年的财政盈余变成近两年的财政赤字。因此,如何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即降低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未来的基建投资应该适度压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应该成为国内经济工作重点。第三,允许私人资金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也将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此外,中国也可进一步允许私人投资进入教育、医疗、铁路等长期被垄断的领域,这些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服务业的发展的转型。这些改革措施的推出,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可以避免严重的减速。
一、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放缓,2012年全球经济仍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风险加大。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需求疲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回落,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升级,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美国经济复苏显著放缓。今年前两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分别增长0.4%和1.0%,远低于去年各季度增速。经济复苏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刺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减弱,同时私人部门持续疲弱,无法有效接续经济增长动力。一季度美国私人消费按年率仅增长0.4%,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为复苏以来最低水平。前两季度美国投资虽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分别仅为3.8%和6.4%,远低于去年同期31.5%和26.4%的水平。二季度出口按年率增长3.1%,拉动经济增长0.41个百分点,也创下自复苏以来最低水平。目前,美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8月失业率仍在9.1%的高位。欧元区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各国经济走势分化加剧。受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等因素影响,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仅为0.2%,明显低于一季度的0.8%。其中,6月工业产出指数环比下降0.7%,降幅为2009年下半年以来最高。三季度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乏力,7月工业产出指数仅与上半年平均水平持平。同时,欧元区各国经济走势分化更加明显。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三国工业产出指数7月环比进一步下降,降幅分别为0.7%、0.7%和3.0%;德国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工业产出指数7月环比增速高达4.1%。欧元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经季节调整后的7月失业率仍高达10%,较去年同期仅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西班牙失业率升至21.2%,为金融危机后的最高位。日本经济上半年连续负增长,但逐渐呈现好转迹象。地震、海啸及核泄漏造成日本生产设施严重损坏和电力供应短缺,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9%,其中3月工业生产环比降幅高达15.5%,出口大幅下降,对外贸易顺差减少。二季度日本经济延续下滑态势,环比负增长0.5%,其中,出口降幅环比高达4.9%,对外贸易转为赤字;私人住宅投资和私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较上季度下滑1.8%和0.9%。随着地震造成的供给端约束逐渐消除和灾后重建展开,日本经济逐渐呈现好转迹象。工业生产4、5、6月持续环比正增长,7月工业生产排除季节性因素已恢复至震前水平;出口在3、4月环比分别下降8.0%和7.0%后,5月开始恢复环比正增长,7月已接近震前水平。同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渐恢复,私人消费整体呈上升趋势,公共投资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而增加,二季度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日本经济仍未走出通货紧缩,8月最新修订数据显示,扣除生鲜食品的消费物价指数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下降0.8%和0.3%,7月与去年同比持平。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普遍回落。随着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大和全球经济增速趋缓,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普遍出现回落。巴西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0.8%,分别低于一季度的4.2%和3.2%;印度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7%,低于一季度7.8%的增长率,为18个月以来最低;俄罗斯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由一季度的4.1%下滑至3.4%;墨西哥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为3.3%,为2009年四季度以来最低。(二) 世界经济走势展望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认为世界经济处在新的危险阶段,近期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下调至4.0%。从发展态势看,虽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深化,甚至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但只要有关国家携手有效应对,世界经济还是能够避免出现二次衰退,明年世界经济仍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1.美国经济复苏仍将保持缓慢态势,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美国经济复苏仍将保持缓慢态势。首先,受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通胀率上升影响,居民实际收入增速下降。今年前两季度,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按年率分别增长1.2%和1.0%,明显低于去年各季度增速。8月居民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44.5,为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其次,受经济整体不景气影响,投资者信心不足,二季度美国CEO信心指数由一季度的67大幅降至55。7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50.9,为2009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目前,国际组织、美国政府、经济学家和大型商业机构都下调了对美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对美国经济2011和2012年的增速预测,从6月的2.5%和2.7%分别下调至1.5%和1.8%;美国白宫预算与管理办公室9月预测从2.7%和3.6%分别下调至1.7%和2.6%;费城联储发布的3季度经济学家调查预测,从2.7%和3.0%分别下调至1.7%和2.6%;花旗银行8月预测则分别从1.7%和2.7%下调至1.6%和2.1%。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首先,去年10月以来,美国消费者信贷按年率一直保持正增长,今年7月已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扩张。其次,今年3-7月,美国房价已连续5个月保持上涨态势,房价回升有助于提升消费能力和投资信心,减少银行住房抵押贷款损失。第三,今年4月以来,美国工业生产一直保持扩张态势,7月工业生产指数和产能利用率提升都较为明显。第四,美国银行体系状况逐步改善,今年前两季度,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分别实现3.6%和15.2%的正增长,二季度银行贷款违约率降至1.68%,已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第五,美国刺激性财政政策获得新的空间。今年8月2日国会提高联邦政府举债上限,为美国政府继续实施刺激性财政政策创造了条件。9月8日奥巴马总统推出4470亿美元的就业创造计划,拟从减税、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为美国经济继续注入动力。第六,美国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态势,联邦基金利率0-0.25%的超低水平将一直维持至2013年6月底,美联储已宣布延长4000亿美元的国债期限,未来美联储仍有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放宽货币环境的可能性。2. 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二季度以来,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持续下滑。8月为98.3,较7月下滑了4.7,今年以来首次低于长期平均水平(100),在17个成员国中,只有德国的经济信心指数高于长期平均水平。预计受全球经济增速趋缓、南欧诸国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升级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仍旧高企等因素影响,2012年欧元区经济增速较2011年将明显回落,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高盛已于8月将欧元区2011和2012年经济增长率由2%和1.2%下调至1.7%和0.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9月将欧元区2011年和2012年GDP增长率由6月的2.0%和1.7%下调至1.6%和1.1%。3. 日本经济将缓慢复苏虽然今年日本经济仍将出现负增长,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带动下,日本经济有望逐步缓慢复苏。日本央行预测,经济从今年3季度恢复环比正增长,4季度开始进入温和复苏轨道,但日本经济仍面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日元升值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挑战。日本央行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将2011财年(今年2季度-明年1季度)经济增长率从0.6%下调到0.4%,2012财年仍维持在2.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日本经济将下降0.5%,但明年有望实现2.3%的增长。4.新兴经济体增速仍将继续放缓发达国家经济形势恶化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给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9月以来相关国家和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率预期。巴西央行将今年GDP增长率预期从3.84%下调到3.79%,2012年从4%下调到3.9%。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将今年GDP增长率预期由原来的4.2%下调至4.1%,同时预计经济恢复快速增长不会早于2014年。墨西哥银行最新估计今年经济增长率将为3.8%-4.8%,比此前的预期分别下降了0.2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在9月报告中,将印度本财年(今年4月1日到明年3月底)经济增长预期从8.2%下调至7.9%,并把下一财年增长预期从8.8%下调至8.3%。虽然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在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需求减弱将抑制大宗商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这将有利于缓解新兴经济体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和经济过热,加之发达国家延长低利率货币政策执行时间,新兴经济体有可能适度放松过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新兴经济体的财政状况普遍显著好于发达国家,刺激内需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空间仍然较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今明两年仍将分别增长6.4%和6.1%,其中,俄罗斯分别增长4.3%和4.1%,印度分别增长7.8%和7.5%,巴西分别增长3.8%和3.6%,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分别增长5.2%和5.8%。二、全球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一)大宗商品价格仍将高位剧烈震荡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剧烈。年初,受世界经济复苏较快,全球流动性过剩加剧,以及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纽约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WTI原油价格)由年初的91美元/桶增至5月初的110美元/桶左右,增幅达21%;而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BRT原油价格)则由年初的95美元/桶增至5月初的 126美元/桶,增幅达30%。随后,由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显示未来全球经济增速可能趋缓,市场对未来大宗商品供求关系预期有所缓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入高位小幅震荡状态。8月以来,市场对未来全球经济减速的担忧进一步加剧,加之受标普下调美债评级、意大利和西班牙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上升等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一度大幅震荡,相当一部分资本出于避险考虑撤离大宗商品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曾在短期内出现大幅回落。纽约西德克萨斯原油价格一度由7月底的100美元/桶左右降至8月底的80美元/桶左右。但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状态并未根本改变,2011年9月16日,纽约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收于87.05美元/桶,芝加哥证券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收于500美元/吨,仍处较高水平。2012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将受到供求基本面、全球流动性状况、国际金融市场稳定性、美元汇率走势以及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其中供求基本面是根本性因素。2012年全球经济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势头较为强劲,将为大宗商品需求增长提供稳定支撑,预计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仍将处于高位。但2012年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进一步上升,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较2011年将更为剧烈,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的震荡幅度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若美国和欧元区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再次恶化,导致全球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重现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高速回落状态。(二)发达国家通胀压力明显上升美国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今年5-7月,美国总体通胀率一直保持在3.6%,为2008年11月以来的历史高位。能源消费价格上涨是拉升美国总体通胀率的主要因素。5-7月居民能源消费价格指数年增长率分别达21.5%、20.1%和19%。7月美国核心通胀率为1.8%,已接近美联储2%的警戒线。欧元区通货膨胀率明显上升。4月欧元区通胀率高达2.8%,目前仍维持在2.5%的较高水平,显著超出欧央行2%的警戒线。9月欧洲央行的月度报告预测2011年欧元区通胀率将在2.5%-2.7%之间。2012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震荡状态的可能性较大,欧洲央行也需要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预计欧元区仍面临一定的通胀压力。(三)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形势依然严峻8月巴西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7%,高于7月的0.16%。截至8月,巴西消费者价格指数12个月累计涨幅7.23%,再次突破7月6.87%的当年纪录,创下自2005年6月(7.27%)以来的新高。巴西2011年官方通胀预期已由6.28%上调到6.31%,2012年通胀预期为5.20%,与4.5%的通胀控制目标相距甚远。韩国8月CPI同比上升5.3%,创3年来高位;央行调查显示消费者预计未来12个月通货膨胀率将达到4.2%,亦创下近两年半高点。印度衡量通胀的批发价格指数8月同比上涨9.78%,为一年来最高水平,迫使印度央行于9月16日上调关键利率25个基点,这是印度央行自去年3月以来第12次加息。亚行9月报告将本财年印度通胀预期由7.8%上调为8.5%,并将2011年亚洲通货膨胀率预期从此前的5.3%上调至5.8%,同时指出通货膨胀仍将是亚洲决策者面临的一个挑战。三、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和扩散,引发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扩散的风险不断上升今年以来,欧债危机进一步升级。一是部分国家已经无力清偿债务。危机前希腊已长期存在巨额财政赤字,危机后实施的刺激性财政政策大幅提高了主权债务规模。2009年12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2010年起希腊政府已无力依靠自身财力清偿到期债务。二是危机已经蔓延到欧元区核心经济体。随着西班牙、意大利主权债务规模的持续上升和经济的持续低迷,市场对两国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的担忧明显加剧。2011年9月,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德国国债收益率差明显上升,意大利/德国国债收益率利差一度达到444个基点的历史最高位。同时,德、法两大欧元区核心经济体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也有所上升,标普已经警告法国长期国债主权评级有可能遭到下调。三是危机已经严重波及欧洲银行业。欧洲银行业存在对“欧猪五国”的巨大风险敞口,如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法兴银行对“欧猪五国”的风险敞口分别达到1983亿、1356亿和470亿欧元。“欧猪五国”一旦出现主权债务违约,将会严重恶化欧洲各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欧洲银行融资高度依赖银行间同业拆借,一旦各大银行资产负债表开始恶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将明显上升,甚至可能出现流动性危机。目前,“欧猪五国”削减财政赤字的计划在国内面临重重反对。德、法等欧盟核心成员国国内存在着反对政府用纳税人金钱救助他国的压力,刚刚结束的欧盟财长会议也并未就债务危机达成新的协议。在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欧猪五国”主权债务规模继续扩大的背景下,2012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将进一步升级。中银香港内部报告称,2012-2013年仍是“欧猪五国”主权债务到期的高峰期,“欧猪五国”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可能将高于2011年。然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洲金融体系崩溃和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很小。欧元区一旦解体,整个欧洲将陷入停滞,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将明显下降,并将严重危害世界经济的复苏。因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虽然立场存在明显差异,但最终均会达成有效的短期救助方案;而从中长期看,随着欧元区在财政、金融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制度调整,主权债务危机将会逐步得以解决。(二)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震荡7月中旬以来,对欧债危机恶化和全球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担忧引发金融市场反复大幅剧烈震荡。8月8日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之后的首个交易日,全球股市出现抛盘,美国标普500指数收盘下跌6.6%,是2008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德国DAX股指收盘下跌5%,法国CAC股指下跌4.7%,英国富时100指数则下跌3.4%。8月前两周,全球股市市值缩水约4万亿美元。9月5日,意大利、西班牙两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然升高,最新公布的多国经济数据走弱,引发全球股市再次暴跌。美国标普500指数较4月底触及的年内高位回落了14.5%,德国DAX指数和日本日经指数均创年内新低。截至9月15日,与年初相比,美国标普500指数已下跌4.9%,德国DAX股指下跌21%,法国CAC股指下跌22%,伦敦富时100股指下跌11.2%,日本日经指数下跌17%。资金纷纷涌入黄金和债券市场寻求避险,9月初金价一度攀升至每盎司1920美元的纪录高点。9月2日,美国国债收益率自1950年以来首次收盘降至2%以下的水平。9月5日,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85%,为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日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升至5.58%,为8月8日以来新高。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亦升至5.328%的近一个月高点。避险资金的涌入推动日元和瑞士法郎大幅升值。尽管日本当局今年已经两度入市干预,但日元对美元汇率仍然在8月中旬创下战后新高,达到1美元兑75.95日元的高点。为打压瑞士法郎强劲升值趋势,瑞士央行于9月初采取强硬措施将欧元对瑞士法郎下线设定为1.2瑞士法郎。同时,部分投资者开始逃离新兴市场。9月9日起,新兴市场货币开始对美元贬值,韩国、印尼、巴西等国央行纷纷入市干预阻止本币快速下跌。截至9月23日,与9月8日对美元汇率收盘价相比,短短两周内韩元已下跌8.5%,印尼盾下跌6%,俄罗斯卢布下跌9.3%,巴西雷亚尔和墨西哥比索下跌幅度分别高达15.6%和12.7%。四、全球宏观政策协调难度加大发达国家内生动力不足、债务负担沉重导致进一步实施财政刺激的空间不大,只能依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公开承诺将零利率维持至2013年,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5%不变,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的纪录低位,同时将定量宽松计划下的债券购买规模维持在2000亿英镑不变。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新兴经济体货币紧缩步伐放慢。土耳其央行8月初率先降息;巴西央行也于8月31日突然将利率从12.5%下调至12%,结束了始于年初的最新一轮加息周期;俄罗斯、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央行均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只有印度央行于9月中旬再次加息。目前看,发达国家为刺激经济,有可能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仍然面临较高通货膨胀压力,过早放松紧缩政策可能导致物价持续上涨和资产泡沫过度积累,货币政策仍需偏于紧缩。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会继续加大对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的干预力度,要求新兴市场扩大内需、增加进口;而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增速逐步回落的背景下,新兴市场需避免本币过快升值以保持出口竞争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因此,各国宏观调控目标和方向存在分歧和冲突,协调难度必然加大,甚至可能爆发贸易战和汇率战。
华春莹、汪文斌、赵立坚都给我们送来了祝福,华春莹在手里面高举一个福字向全国人民拜年!汪文斌这个外交部发言人用多种语言来进行了一个拜年,同时赵立坚双手抱拳为我们送上了新春祝福。
先抛出呆哥个人观点:汪文斌在外交部官员当中绝对是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男神级别。
新任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成为我国外交部第32任新闻发言人。他语言简洁,风格鲜明。汪文斌,男,1971年4月生,1993年进入外交部工作,他是一位沉稳干练、履历丰富的资深外交官。他具有多个领域的外交工作经验,曾长期从事外交政策规划工作,担任过驻突尼斯大使。
先来看看具体简历就知道他有多牛:汪文斌,男,1971年4月生,安徽人,大学本科毕业。1993-1994外交部新闻司科员;1994-1996驻塞内加尔使馆职员;1996-1997驻喀麦隆杜阿拉领事馆职员、随员;1997-1999外交部西欧司随员、三秘;1999-2002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三秘、副处长、处长;2002-2004外交部办公厅一秘、参赞;2004-2006国务院办公厅秘书;2006-2010驻毛里求斯使馆参赞;2010-2017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副司长;2017-2020驻突尼斯大使;2020-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已婚,有一女。
关键我们这位男神语言天赋异禀,精通多国语言,曾用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朝鲜语、日语、乌尔都语、印地语、德语、葡萄牙语等11种语言说“新年快乐”,为大家送上新年祝福。
有网友表示汪司令的声音也很好听,他人狠话不多。常常对于一些关键或重要问题,他虽然只是简短几句语言,却威力不小,可谓一针见血、一剑封喉,真正一位智慧型外交官。对于汪司令的白发,许多网友也表示心疼感慨地说,第一次觉得白发竟然可以如此帅气和儒雅。
汪司令给人的感觉的确儒雅帅气,他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特别是对于外交官的气质,汪司令拿捏得稳稳的。汪司令面相和善,温文儒雅,却又霸气侧漏,让人看着很舒适。写在最后: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外交事务繁多,而且任务艰巨,所以外交人员所面临的压力也非一般人所想象。
由于国际形势及国际事宜的复杂多样及瞬息万变,时刻考验着外交官的应对能力及深刻的政策把控能力。所以只有业务熟练,对本职工作有赤诚热情,并对祖国有无限忠诚的人,才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而汪文斌就是这样的人。真的是,始于颜值,忠于才华,陷于实力。这才是真正的偶像啊,奈何我个人没啥文化,只能一句NB夸遍天下!
我非常喜欢赵立坚,总是能够用特别幽默的话语来反击记者的提问,化解现场的尴尬。
中国作为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不怕自燃就上途观咯!!
途观L吧你说的是,途观L会比较实用,空间大些,适用家庭使用,商务工作使用迈腾
毕竟两款车型定位并不一样。迈腾是中级轿车,4.86的车长2.86的轴距,而途观是定位在紧凑型SUV,4.50车长2.68的轴距,空间表现方面自然是迈腾更抢眼一些。所以你如果对空间要求比较大或者是考虑商务用途,建议首选迈腾。
在动力方面同样是1.8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例,迈腾匹配的是7挡双离合,最大马力180,而途观匹配的是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马力160,所以你如果对双离合有排斥,可以选择途观的6AT。
而在价格上同样是1.8T起步车型,途观目前优惠下来要比迈腾便宜快一万块,所以你只是单纯考虑家用的话买个大众途观就非常美滋滋了,而有其它更高的要求,可以选择迈腾。当然了轿车和SUV,只要你喜欢,买哪个都没毛病,祝购车愉快。
迈腾 提供两种排量和三种动力供消费者选择。尾标是280、330、380,其中330版本应该是最受欢迎的,280、380版本则不太受欢迎。 迈腾380加速太猛。 迈腾280、330、380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为9.1秒、8.1秒、7.2秒。380车型的百公里加速7.2秒,对于一款中型车来说属于中上水平。2.0T的 天籁 摆脱不了380的迈腾,1.5T的 雅阁 还得碾压。 但是如果把380迈腾和2.0T雅阁比,应该是2.0T雅阁要碾压380迈腾。外媒测试过,2.0T+8AT的10代雅阁百公里加速仅5.6秒,其中6.5秒。2.0T的天籁也被无情碾压。 可能有人会问,迈腾380能跑得过 思域 吗?被称为secon ds 空 gas的思域实际上是一辆不能再买的杂货车。手动两厢车型的官方百公里加速为8.5秒,与380迈腾还有一段距离。 为什么迈腾很少买380和280? 首先,280、280版迈腾搭载的是1.4T发动机,最大可输出150马力。对于一辆中型车来说,这个马力肯定是不够的。更何况它配的是干式双离合箱,很多人看到都会扭头。一般来说,中型车应该有170马力以上,这样日常生活中满载也不会很难。 很少有人买30的版本,因为太贵了。220马力看起来很吸引人,但是只有高端和最顶级的车型才使用380,而且价格已经到了27万以上。可以买入门级的 宝马3系 , 奔驰c级 , 奥迪A4L 。谁会买迈腾? 迈腾有必要买380吗? 从性价比来看,迈腾买330,186马力够用,配置也挺丰富的。但是,如果你在差不多有钱的时候才能达到入门级的 3系 , C级 , A4L ,那么我建议还是买380的迈腾比较好。现在这三辆车都坏了,你开起来也没什么优越感。380迈腾配置很到位,驾驶体验应该会更好。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