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冠状病毒论文联合发表

冠状病毒论文联合发表

发布时间:

冠状病毒论文联合发表

责编丨兮

自2019年12月首次在武汉发现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以来,众多研究揭示该病毒与其他冠状病毒基因组的异同。研究表明该病毒与SARS和蝙蝠冠状病毒的序列相似性远高于其他冠状病毒,但三维空间构象抗原性的差异尚未被揭示。

2020年1月30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徐建青 教授团队与同济大学 曹志伟 教授团队联合在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杂志上发表了文章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cross-protective epitope between 2019-nCoV and SARS virus ,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SARS的交叉表位进行了分析。

在本研究中,研究团队对于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进行了系统性的三维空间构象模拟和抗原性分析。据报道,S蛋白是冠状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ACE2受体结合、进而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表面蛋白,是疫苗研发的重要靶点。基于团队前期开发的空间表位预测工具CE-BLAST,研究人员扫描了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与其他已知冠状病毒抗原性的相似性。研究发现, 相较于其他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在三维空间构象抗原性上与SARS及蝙蝠冠状病毒近似,与SARS抗原性更为接近。

进一步的结构研究揭示出2019-nCoV与SARS在受体接合区域(RBD)上存在潜在交叉反应表位,且该区域与RBD上重要的人ACE2受体结合位点相毗邻。因此,识别该区域的抗体将能够有效的阻止新型冠状病毒通过RBD与人ACE2蛋白进行结合。 该研究表明,之前针对SARS的S蛋白ACE2结合位点的抗体将有应用于2019-nCoV的临床干预的价值。

据悉,复旦大学 徐建青 教授与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曹志伟 教授是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裘天颐 博士和同济大学博士生 毛甜甜 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

需要上报上级审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截至2022年4月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3832例(其中重症病例7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3322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61692例,现有疑似病例2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58268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32100人。

冠状病毒论文联合发表网站

冠状病毒怕高温,而新冠病毒和SARS的同属冠状病毒属成员,基因序列有85%的相似性。所以这其实反映出人们一种隐隐的期待,希望新冠肺炎疫情也会像17年前的SRAS一样,在夏天到来后逐渐消失。基于对其他冠状病毒的了解和经验,天气变暖有利于发病率下降的确,这种期待有一定依据。据对SARS的研究表明,人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随着温度升高,人冠状病毒的抵御力会下降。56摄氏度下30分钟可以有效灭活病毒。而在4℃的维持液中,人冠状病毒则能维持中等稳定,在零下60度的环境中,保存时间能达数年。而且多项研究显示,MERS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下,病毒活性都会显著降低。而在22°C到25°C的温度和40%到50%的相对湿度(即典型的空调环境)下,SARS病毒能在光滑表面上保持5天活性。所以笔者在此提醒一句,平时用空调制热升高环境温度不可能达到灭活病毒的效果,洗热水澡的温度也达不到。2006年WHO出的《SARS这场国际瘟疫是如何被阻止的》一书中把天气回暖看作是SARS消失的原因之一。基于对其他冠状病毒的了解和经验,李兰娟院士、王辰院士、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主任都曾比较肯定地说,天气变暖有利于发病率下降。对新冠状病毒的直接研究支持高温可能抑制新冠病毒传播2月22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茂团队在论文预印本平台发布了一篇题为《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Change COVID-19 Transmission in 429 cities》论文,王茂团队在论文中推测,可能存在最适合新冠病毒传播的温度区间。武汉近期平均气温在4.28℃到6.18℃之间,正好在确诊人数上升的温度区间内。因此,武汉气温适宜新冠病毒传播可能是疫情首先在当地暴发的因素之一。作者还推测,随着北半球气温升高,日平均气温超出病毒传播的最佳温度区间后,疫情可能得到相应控制。3月9日,论文预印网站SSRN发表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研究所、全球病毒网络(GVN)卓越中心的一篇论文,指出目前疫情与纬度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很强。新冠肺炎社区传播主要沿着东西向展开,中心点均大致沿北纬30~50度分布,平均温度为5℃~11℃,平均湿度在47%~79%。未来北半球升温,疫区更北部风险增加。事实上,疫情后来的进展形势非常符合这篇文章的预测。白色圆圈代表出现显著社区传播的地区。红色等值线划出了气温在5到11摄氏度的地区。相反或谨慎观点:气温非决定因素早在2月份的采访中,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与政策中心主任迈克尔·奥斯特霍姆对高温抑制病毒这一观点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指望天气变暖遏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还为时过早。“很多人作此判断是因为非典疫情就是在夏天结束的。”他说,“不知是不是巧合。也可能正好在当年夏天,人类控制住了疫情。”他接着指出,2012年人类体内发现的另一种冠状病毒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就完全没有遵循季节模式。“阿拉伯半岛温度高达约43摄氏度,MERS也仍在传染。”他就此指出,“某些病毒的传播高峰会出现在盛夏。“3月5日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会上,紧急卫生事件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对气温的影响也持谨慎态度,“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这种病毒在不同温度下表现不同”,他呼吁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采取积极行动,以防止新冠病毒进一步传播。”3月6日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瑞安在记者会上也表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在夏季自行消失。美国疾控中心国家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主任南希·梅索尼尔也在一次公开电话会议中表示,现在尚无法断言确诊人数会随着天气变暖而减少,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指望仅仅靠天气回暖来消灭这种病毒。”3月19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学者在预印本平台SSRN发表了题为《夏季冠状病毒流行会减少吗?》的研究论文。结果表明,1月至3月,平均温度高于18℃和绝对湿度大于9g/m3的国家的病例总数实际上少于全球总病例数的6%。这项研究显示了温暖气候抑制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南半球国家出现的本土传播案例,可能意味着新冠病毒比起过去的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对较高温度更为耐受。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家马克·利普西奇的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一定的湿度范围内都可能持续传播,造成感染病例快速增加,无论是寒冷干燥的地区,还是像新加坡这样的热带地区。这项研究说:“如果不实施广泛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单是天气本身(比如北半球进入春季和夏季时温度和湿度的增高),未必会带来病例数量减少。目前,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等热带国家的确诊病例数量正在不断攀升似乎也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3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院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王其龙等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 发表了一篇论文。该论文报道了江苏省淮安市一个超级传播者在洗浴中心感染了其他8人的簇状传播案例,这一案例表明,新冠病毒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仍能存活,且传播性并未出现减弱的迹象。笔者认为,这篇文章或许能证明单纯的温度湿度不是病毒传播的决定因素,然而气温显然不是单纯的温度,还涉及通风、日照等环境因素。气温的升高伴随着日照的增强,绝对温度虽然达不到杀死病毒,但增强的紫外线应该可以产生叠加效应。多出来晒晒太阳肯定有益无害!唠了半天,有人可能会说,让你说出花来,还是没有得出肯定结论呀。是的,绝大多数人啃着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不见得能像牛顿那样发现牛顿定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世界疫情图的创立者Lauren Gardner教授也说,没想到她弄的东西竟然招来了超过10亿的点击量。她表示,这个项目为学校和团队带来了更多的曝光量,“我确实期待它为我们的团队带来真正令人兴奋的机遇,而且它已经做到了。”NASA已经要资助这个小组研究“季节性和气候”对病毒的影响。”呵呵,这不美国政府都和我想一块儿了。

一、侵染能力、侵染对象

S基因编码刺突蛋白,其通过与宿主受体(ACE2)相互作用感染宿主,决定了病毒的侵染对象和侵染能力。

二、其他基因突变作用

1、E基因编码囊膜蛋白,在病毒形态发生和组装中起关键作用,并在宿主细胞膜中通过自我组装,形成允许离子传输的五聚体蛋白-脂质孔,在细胞凋亡的诱导中也起作用。

2、M基因编码膜蛋白,其为病毒囊膜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与其他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在病毒的形态发生和组装中起核心作用

3、N基因编码核蛋白,其在病毒装配过程中通过与病毒基因组和膜蛋白M的相互作用而发挥功能,并且在提高病毒基因组转录效率以及病毒复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感染能力

病毒的基因组变异是指其基因组上的碱基顺序发生改变。新型冠状病毒由于其为单链RNA病毒,更易发生突变。病毒的突变与重组对病毒的侵染能力、繁殖能力和病毒的检测、抗体有效性均密切相关,所以对病毒的突变和重组的监视是研究病毒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新冠突变相关研究

1、中国科研团队早已发现“新冠病毒已突变”

2020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于发表了《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2)。

论文通过对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103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该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已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其中S亚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不同亚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冠肺炎的差异化的治疗和防控。

2、三种突变体类型(V367F,W436R和D364Y)可能具有更高的感染力

2020年3月15日,南方医科大学张其威教授,暨南大学张弓教授共同通讯在bioRxiv上在线发表题为

“RBD mutations from circulating SARS-CoV-2 strains enhance the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infectivity of the spike protein” 的研究论文。

研究发现SARS-CoV-2的RBD突变增强了刺突蛋白的结构稳定性,在武汉、深圳、香港和法国出现的三种突变体类型(V367F,W436R和D364Y)显示出更高的人ACE2亲和力,并且可能具有更高的感染力。

二、感染力增强与D614G突变有关

2020年6月12日,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病毒学家Hyeryun Choe团队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表文章

"The D614G mutation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duces S1 shedding and increases infectivity"。

研究表明在整个欧洲和美国流行的 SARS-CoV-2变异体中的微小基因突变,有可能增加冠状病毒上刺突蛋白的数量,这将大大提高了该病毒感染力。SARS-CoV-2分离株在病毒性刺突(S)蛋白中编码D614G突变,这种变化增强了病毒的传播。

百度百科-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和吸烟没有直接关系,吸烟不会导致新型冠状病毒产生,但是吸烟会降低我们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增加感染机率。我们都知道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破坏我们的呼吸道,尤其肺部组织,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所以吸烟更容易使呼吸道遭到破坏。

在我们国家在这次新冠状病毒疫情阻击战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国际疫情还在持续进展中。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现在海外疫情的情况,目前确诊新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总数是1690675例,美国依然处于第一的位置,确诊感染者为526396例,之后是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确诊总数均在10万例以上。而且,美国新增的确诊病例数为24695例,因此,国外的疫情确实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今天,张大夫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吸烟和感染新冠状病毒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吸烟的危害。这个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每一次,张大夫还是要不厌其烦的说,因为吸烟的危害确实很多、很大,但是很多朋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戒烟的人数还是不够多。确实,吸烟的危害很大,不仅与我们熟知的肺癌、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部疾病有很大关系;其实研究还发现,吸烟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之间也是存在密切关系的;而且很多恶性肿瘤,不仅仅是肺癌,都与吸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例如口腔癌、胃癌等。意思就是说吸烟的人群发生这些疾病的可能性远远高于不吸烟的人群。所以,希望大家认识到危害,并且能主动戒烟。

那么吸烟和这次新冠状病毒感染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呢?首先,张大夫承认,这次新冠状病毒所有人群普遍易感,张大夫没有发现吸烟患者比不吸烟患者更加容易感染的报道。但是,已经感染新冠状病毒的患者中吸烟患者更加容易发展成危重患者。钟南山教授团队最近发表的论文中对已经确诊的1099例新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099例患者中吸烟的患者有137例,重症患者有29例,比例为21.2%;而不吸烟的患者中,重症的比例仅为14.5%。这个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显然,吸烟者的重症比例更高。该研究结果也得到了美国学者研究的支持。我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感染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重患者,往往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而吸烟患者,尤其是长期吸烟的患者,肺部的情况一定是不乐观的,甚至一些吸烟的患者已经诊断了一些慢性肺病,所以,他们更容易发展成危重症。

因此,吸烟的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更容易发展成危重症,张大夫想说的是,吸烟的危害实在太大,可能很多危害是我们没有发现的,请大家立即戒烟。

冠状病毒论文联合发表时间

COVID-19全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中文意思为“2019冠状病毒疾病”。Co-冠状,VI-病毒,D-疾病,19-2019年发现。

查询网站:(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中文))

COVID-19是世界卫生组织先在全球范围命名(2019冠状病毒疾病”),其它任何组织不能改变它在疾病上的定义。

如果中国卫健委把COVID-19 作为新冠肺炎的英文简称,而世卫组织把COVID-19作为2019冠状病毒病的简称,从英文翻译和学术上好像中国卫健委不够严谨。导致我们普通百姓在COVID-19的中文意思上认知混乱,在世界学术论坛上留下笑柄。(部分基层医学相关人员关于COVID-19的论文,因为(新冠肺炎和冠状病毒疾病2019的中文名称)问题被退稿了),严重影响中国医学相关学术的严谨性。

希望卫健卫能够收回国卫医函(2020)70号通知,或者从新发一个通知,把COVID-19的中文名称统一成冠状病毒疾病-2019,让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在该词条意思上同步。

中国卫健委更改新冠肺炎为冠状病毒病的通知(中国卫健委网站链接)

附(中国卫健委更改新冠肺炎为冠状病毒病公告原件)

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主要传播途径可以确定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打喷嚏、咳嗽、交谈飞沫、近距离呼气、直接吸入等引起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中混合,形成气溶胶传播,吸入后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体表面和接触被污染的手后引起的口、鼻、眼等黏膜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和干咳,鼻塞、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缺氧和低氧。约半数患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和出血性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和危重病人有低烧和无明显发热。有些病人症状轻微,没有发热,大部分病人在一周后就恢复了。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少数病人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新冠病毒长期与人共存,将成为事实,这一论断是在现有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不过我们不要过于担心,随着时间发展,新冠病毒毒性将会减弱,伴随着研究发展,新的治疗新冠药物将要问世。

(图:美联社)

2020年的春节,是令人难忘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让很多人都焦虑起来。这场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如何发生和传播的?死亡率和传播速度有多高?如何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

Part1.感染

首先我们要知道,病毒是如何感染患者的。

病毒要进入细胞,细胞上就必须要有它对应的受体(Receptor)。比如艾滋病病毒HIV的常见受体是CD4蛋白,通常在血液里免疫细胞的表面,所以HIV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而不用担心空气传播。

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和SARS一样,都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ACE2R)。这意味着病毒要感染人类,首先得接触到有这种受体的细胞,完成受体结合。这个受体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和小肠,但口鼻腔的黏膜也有,只是分布相对较少。

黏膜的意义在于分泌黏液,保持湿润。我们的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里都有大量的黏膜细胞。理论上来说,当病毒以某种方式接触到你的口腔黏膜,与受体结合,感染就开始了。

为了让你理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我们做了一个简化后的大致流程:

1.首先冠状病毒的包膜会和细胞膜融合,释放病毒遗传物质一段RNA单链。这种RNA可以直接作为信使RNA,过细胞里的核糖体,合成RNA复制酶。

2.RNA复制酶会根据病毒RNA生成RNA负链,这条负链会继续和复制酶生成更多病毒的RNA片段和RNA正链,这些不同RNA片段又会和核糖体生成更多不同的病毒蛋白质结构。

3.最后,蛋白外壳和RNA会组合生成新的冠状病毒颗粒,通过高尔基体分泌至细胞外,感染新的细胞。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会产生成千上万个新病毒颗粒,蔓延到气管、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引发肺炎。

感染完成后,传播也不是难事。你三对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混合著来自咽喉等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让包裹着病毒的唾液随着你的喷嚏和咳嗽传播到空气中,接触其他人的呼吸道和黏膜。飞沫传播,黏膜感染,这就是冠状病毒为什么这么容易传播的原因。

2019年12月8日,一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病人因为持续7天的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入院。5天后,他没有去过海鲜市场妻子也因为不明原因肺炎入院。

2020年1月1日,华南海鲜市场关闭。1月2日,41名新型肺炎患者被确诊。此时喜迎春节的市民们还不知道,一场可能感染上万人的瘟疫已经开始了。

Part2.传播

在这篇1月24日发表于《柳叶刀》的论文中,我们可以了解最早被确诊的41名患者的具体情况。

截至1月22日,41人中有28人出院,6人死亡。发烧和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从起病到呼吸困难,平均8天。在肺炎初期,人传人的信号就已经很明显了,这41人中有14人都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市场。

1月24日的另一篇论文研究了一个12月29前往在武汉旅行的深圳家庭。

最早出现症状的男士在到达武汉后的第4天开始发烧腹泻,之后3天,他的老婆岳父岳母和也都开始发烧咳嗽。1月5日,全家返回深圳,4天后,没有去过武汉的母亲开始全身乏力。最终,这个7口之家里,6人确诊新冠肺炎,包括他没有明显症状的儿子。

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里传播冠状病毒并不难:

1.首先是喷嚏,你会喷出10000个以上的飞沫,最远传到8米之外。

2.然后是咳嗽,1000~2000粒飞沫,最远6米。

3.最后,即使是平静的说话每分钟也会产生大概500粒飞沫。

这是你打出喷嚏后0.34秒的样子。绿色的是那些100微米以上的大飞沫运动轨迹,因为足够重,它们会在10秒内落在地上。而红色的则是小飞沫们形成的雾云。它们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变小,成为干燥的飞沫核。上皮细胞蛋白质会包裹着冠状病毒,在空气中漂荡,接触其他人的黏膜。

1月30的这篇论文进一步分析了武汉前425例确诊患者的数据。

这张表中,横坐标是从感染至发病的时间,纵坐标是相对概率。可以看到大部分感染者7天内就会发病,病毒的平均潜伏期是5.2天。现在我们知道,在2020年1月11日之前确诊的295人里,只有45人去过华南海鲜市场,此外还有7名医护人员。但在十天之后,人们才意识到要戴口罩了。

推荐阅读:请保持1公尺以上距离!20个安全出行的建议一定要提前看

Part3.口罩

从2020年1月20日开始,口罩就成为了稀缺资源。

看起来戴口罩当然是个好办法,口罩的多层结构可以有效的阻隔大颗粒,而那些奈米级的微粒又会因为静电效应被吸附在内部纤维上。

所以,如果我们把颗粒的直径作为横坐标,过滤效率作为纵坐标,这些口罩的过滤效果实际上是一条U型曲线。可以看到,最难过滤的其实是直径0.3微米左右的颗粒。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口罩把0.3微米的氯化钠过滤能力作为测试指标,能在测试中过滤95%以上的就是N95。

N95的过滤效果当然最好,但即便是效果最烂的纱布口罩,对于10微米以上也就是我们头发直径十分之一左右的颗粒,也能做到接近80%的防护率。

那飞沫核的尺寸到底有多大呢?根据这份07年的论文,咳嗽产生的飞沫核尺寸82%都集中在0.74~2.12微米。

这么看,绝大多数飞沫核用普通的医用口罩就已经够了,而在美国2800多名流感医护人员参与的一项随机试验中,佩戴N95口罩和医用口罩的流感感染率甚至并没有显著差别。所以,也别在意那些繁杂的口罩类型,品牌和各国标准了。

相比是不是戴着N95,更重要的是:你洗手了吗?洗手是因为你的手上很可能有活着的冠状病毒。以SARS病毒为例,在这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中,它们在玻璃、塑料、金属上都可以存活至少2天,它们随着飞沫留在各种地方,而你的的手很可能就会摸到。然后你揉眼睛抠鼻屎的时候,病毒就会接触到黏膜细胞,完成感染。所以,洗手洗久一点。

Part4.勇气

最后一个问题是,还会死多少人?

这是从1月11日到1月31日全中国累计确诊和死亡人数的增长曲线。如果我们用总死亡数除以总确诊数,可以得到一个2%左右的患病死亡率。但这样的计算方式并不准确。

根据前425名确诊患者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病毒的平均潜伏期是5.2天,从发病到就诊平均是4.6天,就诊到入院平均4.5天,而入院到ICU是3.5天,假设从ICU到死亡是3天,整个过程就是21天左右。而如果就诊3天后就能确诊,那从确诊到死亡大概是8天。所以,1月31号的死亡患者大概在1月23号确诊。

如果我们用湖北省1月29~1月31日这三天死亡的124人除以1月21~1月23日确诊的279人的话,病死率高达44.4%。但因为湖北省的医疗资源紧张确诊困难,很多老年病患发展到了重症才能确诊,病死率肯定偏高。相比之下,除湖北省外全国其他地区的数据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1月29~1月31日,中国其他省份死亡患者共3人,除以1月21~1月23日确诊的260人,病死率在1.1%左右,确实不高。如果按照这个病死率倒推1月21~23日的湖北感染者,那应该不是279人,而是10700人。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非常粗糙的计算过程,样本量小,也不一定那么准确。但随着未来数据的完善,病死率的结果会越来越清晰。疫情爆发后,多家机构也陆续发布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R0值的预估,大多数都在2~3之间。

R0(Basicreproductionnumber)基本传染数,意味着在不做干预的情况下单个感染者传播疾病的平均人数。新型冠状病毒的R0在2~3意味着每个感染者会将病毒传染给2~3个人。这也是肺炎在初期开始爆发的原因。

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强干预,这个平均传染数会开始降低,比如03年SARS最初的平均传染数是2.9,然后在2.0~3.5之间波动,最后降至0.4,直到完全消失。对于新冠肺炎,这条曲线也是一样。

推荐阅读:粪便可能传播新型冠状病毒?10个最新预防需知

这场瘟疫让我们所有人精神紧张,但实际上,倒霉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过去几年,中国平均每年有8.8万人死于流感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6.3万人死于交通事故,3.8万人死于安全事故。只要我们迈出家门,去工地,去办公室,去流水线,风险就已经存在了。我们当然应该把倒霉的概率尽可能降低,但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我们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最后我们来看一眼这场肺炎的主角——这个直径在0.1微米左右的畸形圆球。可怕吗?我们已经知道了它的RNA序列、知道了它的感染机制、传播机制、临床表现和致死概率。

冠状病毒论文发表

2020年1月12日。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发急性传染性疾病,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有关该病毒的文献最早于2020年1月12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中,是一篇定义该病毒的文献。

曾靠莲花清瘟一月涨40%,如今连续两日跌停

曾靠莲花清瘟一月涨40%,如今连续两日跌停,继王思聪喊话“证监会应严查以岭药业”之后,又被“丁香医生”呼吁“不要吃连花清瘟来预防新冠”。曾靠莲花清瘟一月涨40%,如今连续两日跌停。

近日,王思聪发布了一条微博,结果连花清瘟及其背后的以岭药业瞬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他一度发表评论,喊话证监会,“应严查以岭药业”。

经历了这场质疑风波后,以岭药业4月15日以跌停收盘。截至收盘,以岭药业股价报35.99元/股,跌幅10%,市值蒸发近70亿元。

非议从天而降,连花清瘟的独家生产商以岭药业,迅速霸气回应:公司产品有完整的证据和报告披露;投资者要甄别网络上的言论,不能因为王思聪三个字就随意提出疑问。

吴以岭共研发过两款重磅产品,一是通心络,二是连花清瘟。

连花清瘟起源于非典,因为被列入新冠诊疗方案而成为爆款中成药产品。

2003年非典,吴以岭带领团队研制出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尽管只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用药,但因其热销而名声在外。2009年,名利双收的吴以岭成为中医行业极为罕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到2019年,连花清瘟胶囊累计18次被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列为治疗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方案。

2020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连花清瘟胶囊在原批准适应症基础上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新适应症,“用法用量”项则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疗程7-10天”。

但爆火的同时,连花清瘟的真正疗效在全球市场上也一直有争议,此外市场人士称,以岭药业的经营业绩得益于连花清瘟而呈爆发式增长,但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控制,连花清瘟的疫情红利难以延续。

2020年,以岭药业实现营收87.82亿元,同比增长近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9亿元,较上年增加6.12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以岭药业实现营业收入81.12亿元,接近2020年全年,净利润12.24亿元,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其中连花清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41.6%。

天眼查显示,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持股拥有超40家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目前吴以岭个人持股市值约为188亿元,其儿女吴相君、吴瑞的持股财富也达到138亿元。

近日,以岭药业近日争议不断,继王思聪喊话“证监会应严查以岭药业”之后,又被“丁香医生”呼吁“不要吃连花清瘟来预防新冠”。

互联网医疗大V“丁香医生”发布的一篇《不要吃连花清瘟预防新冠》的文章迅速刷屏网络,在文章中,丁香医生公开称连花清瘟不能预防新冠,并呼吁人们没病不要乱吃药,连花清瘟也一样。

面对此起彼伏的质疑声,大量的投资者开始涌上以岭药业投资者互动平台,询问连花清瘟胶囊的有效性。

据橙柿互动报道,以岭药业对此正面回应称,国内多家权威科研机构围绕连花清瘟抗新冠肺炎开展了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形成了防治新冠肺炎“细胞-动物-预防用药-临床治疗”证据链,实验证实该药对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及其变异毒株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目前已发表实验与临床研究论文35篇(国外发表15篇)。其中《连花清瘟胶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前瞻性开放标签对照试验》真实世界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

研究结果证实:连花清瘟干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0.27%显著低于对照组阳性率1.14%(具有统计学意义),密接人群预防应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肺炎阳性感染率达76%,同时安全性良好。

以岭药业还表示:“我们也关注到了网络相关舆论。我们相信‘清者自清’,并会持续跟踪事态发展情况,必要时会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天眼查App显示,以岭药业关联公司为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法定代表人吴相君,董事长为吴以岭,该公司注册资本约16.7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合剂、小容量注射剂、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的生产;保健食品的生产、销售等。

天眼查上市公告信息显示,3月18日,以岭药业发布了《关于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列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显示,本次发布的新冠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除将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继续列为中医治疗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外,还将其列为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轻型和普通型推荐用药。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连花清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41.6%。

4月18日开盘,以岭药业一字跌停,股价报32.39元/股,总市值541.1亿元。至此,以岭药业已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

近日,出品连花清瘟胶囊 / 颗粒的以岭药业被屡屡推上风口浪尖,从股价到药效都被各种质疑。

4 月 14 日,王思聪转发连花清瘟胶囊被世卫组织推荐的消息,并称 " 证监会应严查以岭药业 ",掀起了新一轮风波,而以岭药业方面强势回应,要求王思聪指出具体的问题与源头。

此后,著名健康平台丁香医生也呼吁,不要吃连花清瘟来预防新冠,而岭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从未在任何场合表示 " 世卫组织推荐连花清瘟 "。

企业信息显示,以岭药业关联公司为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8 月,法定代表人吴相君,董事长为吴以岭,注册资本约 16.7 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合剂、小容量注射剂、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的生产;保健食品的生产、销售等。

3 月 18 日,以岭药业发布《关于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列入(试行第九版)的提示性公告》,称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除了继续列为中医治疗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外,还被列为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轻型和普通型推荐用药。

以岭药业称,2020 年以来,连花清瘟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已经在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和近三十个国家注册应用,上市以来先后 20 余次被列入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感冒流感、禽流感、轻型 / 普通型新冠肺炎等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诊疗方案 / 指南推荐,并已经成为中医药应对呼吸道病毒性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表药物。

国内多家权威科研机构围绕连花清瘟抗新冠肺炎开展了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形成了防治新冠肺炎 " 细胞 - 动物 - 预防用药 - 临床治疗 " 证据链,实验证实该药对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及其变异毒株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财报显示,2021 年前三季度,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产品相关收入 33.7 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 41.6%。

可以说,仅靠连花清瘟,以岭药业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随着各界质疑声音不断,以岭药业在股市上也是连续走低,不断跌停,今天就再次损失了 60 亿元的市值。

冠状病毒怕高温,而新冠病毒和SARS的同属冠状病毒属成员,基因序列有85%的相似性。所以这其实反映出人们一种隐隐的期待,希望新冠肺炎疫情也会像17年前的SRAS一样,在夏天到来后逐渐消失。基于对其他冠状病毒的了解和经验,天气变暖有利于发病率下降的确,这种期待有一定依据。据对SARS的研究表明,人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随着温度升高,人冠状病毒的抵御力会下降。56摄氏度下30分钟可以有效灭活病毒。而在4℃的维持液中,人冠状病毒则能维持中等稳定,在零下60度的环境中,保存时间能达数年。而且多项研究显示,MERS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下,病毒活性都会显著降低。而在22°C到25°C的温度和40%到50%的相对湿度(即典型的空调环境)下,SARS病毒能在光滑表面上保持5天活性。所以笔者在此提醒一句,平时用空调制热升高环境温度不可能达到灭活病毒的效果,洗热水澡的温度也达不到。2006年WHO出的《SARS这场国际瘟疫是如何被阻止的》一书中把天气回暖看作是SARS消失的原因之一。基于对其他冠状病毒的了解和经验,李兰娟院士、王辰院士、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主任都曾比较肯定地说,天气变暖有利于发病率下降。对新冠状病毒的直接研究支持高温可能抑制新冠病毒传播2月22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茂团队在论文预印本平台发布了一篇题为《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Change COVID-19 Transmission in 429 cities》论文,王茂团队在论文中推测,可能存在最适合新冠病毒传播的温度区间。武汉近期平均气温在4.28℃到6.18℃之间,正好在确诊人数上升的温度区间内。因此,武汉气温适宜新冠病毒传播可能是疫情首先在当地暴发的因素之一。作者还推测,随着北半球气温升高,日平均气温超出病毒传播的最佳温度区间后,疫情可能得到相应控制。3月9日,论文预印网站SSRN发表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研究所、全球病毒网络(GVN)卓越中心的一篇论文,指出目前疫情与纬度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很强。新冠肺炎社区传播主要沿着东西向展开,中心点均大致沿北纬30~50度分布,平均温度为5℃~11℃,平均湿度在47%~79%。未来北半球升温,疫区更北部风险增加。事实上,疫情后来的进展形势非常符合这篇文章的预测。白色圆圈代表出现显著社区传播的地区。红色等值线划出了气温在5到11摄氏度的地区。相反或谨慎观点:气温非决定因素早在2月份的采访中,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与政策中心主任迈克尔·奥斯特霍姆对高温抑制病毒这一观点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指望天气变暖遏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还为时过早。“很多人作此判断是因为非典疫情就是在夏天结束的。”他说,“不知是不是巧合。也可能正好在当年夏天,人类控制住了疫情。”他接着指出,2012年人类体内发现的另一种冠状病毒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就完全没有遵循季节模式。“阿拉伯半岛温度高达约43摄氏度,MERS也仍在传染。”他就此指出,“某些病毒的传播高峰会出现在盛夏。“3月5日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会上,紧急卫生事件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对气温的影响也持谨慎态度,“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这种病毒在不同温度下表现不同”,他呼吁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采取积极行动,以防止新冠病毒进一步传播。”3月6日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瑞安在记者会上也表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在夏季自行消失。美国疾控中心国家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主任南希·梅索尼尔也在一次公开电话会议中表示,现在尚无法断言确诊人数会随着天气变暖而减少,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指望仅仅靠天气回暖来消灭这种病毒。”3月19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学者在预印本平台SSRN发表了题为《夏季冠状病毒流行会减少吗?》的研究论文。结果表明,1月至3月,平均温度高于18℃和绝对湿度大于9g/m3的国家的病例总数实际上少于全球总病例数的6%。这项研究显示了温暖气候抑制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南半球国家出现的本土传播案例,可能意味着新冠病毒比起过去的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对较高温度更为耐受。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家马克·利普西奇的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一定的湿度范围内都可能持续传播,造成感染病例快速增加,无论是寒冷干燥的地区,还是像新加坡这样的热带地区。这项研究说:“如果不实施广泛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单是天气本身(比如北半球进入春季和夏季时温度和湿度的增高),未必会带来病例数量减少。目前,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等热带国家的确诊病例数量正在不断攀升似乎也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3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院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王其龙等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 发表了一篇论文。该论文报道了江苏省淮安市一个超级传播者在洗浴中心感染了其他8人的簇状传播案例,这一案例表明,新冠病毒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仍能存活,且传播性并未出现减弱的迹象。笔者认为,这篇文章或许能证明单纯的温度湿度不是病毒传播的决定因素,然而气温显然不是单纯的温度,还涉及通风、日照等环境因素。气温的升高伴随着日照的增强,绝对温度虽然达不到杀死病毒,但增强的紫外线应该可以产生叠加效应。多出来晒晒太阳肯定有益无害!唠了半天,有人可能会说,让你说出花来,还是没有得出肯定结论呀。是的,绝大多数人啃着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不见得能像牛顿那样发现牛顿定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世界疫情图的创立者Lauren Gardner教授也说,没想到她弄的东西竟然招来了超过10亿的点击量。她表示,这个项目为学校和团队带来了更多的曝光量,“我确实期待它为我们的团队带来真正令人兴奋的机遇,而且它已经做到了。”NASA已经要资助这个小组研究“季节性和气候”对病毒的影响。”呵呵,这不美国政府都和我想一块儿了。

发表论文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1][2],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3][4][5]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2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3月11日,世卫组织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6]。4月4日,中国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7]。8月18日,国家卫健委修订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8]。9月3日,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共同主席在成员国吹风会上宣布了专家组成员名单,钟南山入选。[9]截至欧洲中部夏令时间2022年9月7日18时58分(北京时间9月8日0时58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03711760例,累计死亡病例6484136例。7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472582例,死亡病例新增1277例。[436]截至2022年9月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6226例(其中重症病例2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34876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6328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63227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78389人。[443]中医病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外文名COVID-19常见症状发热、干咳、乏力[10]传播途径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11]中文简称新冠肺炎发病特征根据现有病例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愈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10]新冠病毒流行特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020年3月11日说,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征。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说,疫情的传播程度和严重性令人深感担忧,“因此我们评估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征”。他说:“我们以前从未见过冠状病毒引发的大流行。我们以前也从未见过得到控制的大流行。”他强调,将新冠肺炎疫情描述为“大流行”不会改变世卫组织对其威胁的评估,“它不会改变世卫组织正在做的事情,也不会改变各国应该做的事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处在早期快速变化阶段。中国已公布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这将有助于全球科学家和公共卫生组织加入诊断试剂的研发,及病毒致病性研究。国家卫健委已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其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疫情等级2020年2月28日,世卫组织新冠肺炎情况每日报告,地区及全球风险级别均提升为最高级别“非常高”,与中国一致,此前地区及全球风险级别为“高”。世卫组织新冠肺炎情况报告当地时间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根据评估,世卫组织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传播途径据央视新闻消息,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介绍:卫生防疫专家强调,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11]2021年6月14日,加拿大科研人员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可感染北美鹿鼠并在鼠间传播。[54]当地时间2021年12月1日,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发布新闻通报宣布,首次发现境内的野生动物感染了新冠病毒。[75]2022年5月4日,美国健康生活新闻网发表报道称,密歇根大学研究发现,空气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是接触物体表面传播的1000倍。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大学校园内对空气和表面样本进行了检测,发现吸入病毒颗粒的概率大于手指接触感染的概率。

从表面上看,疫情率先在我国武汉暴发,但可以肯定的说,疫情来源决不在中国,这一点世卫组织之前已经对武汉进行了详细调查,世人都怀疑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才是新冠病毒的源头,但美国却一再拒绝世卫组织的调查溯源,由于美国太过霸道,病毒溯源无法进行。

受到中国团队的启发,科学家们在南非的一种蝙蝠粪便中检测到一种与人感染的 MERS 病毒高度同源的冠状病毒,线索又一次指向了蝙蝠。这次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源头被认为是海鲜市场里的野生动物,可能这些所谓的野味就是个「二传手」,基因线索还是指向蝙蝠。还是未知

冠状病毒对核糖体的转移,是一个非常精密的控制。如果可以打乱这个控制,自然可以抑制病毒。

  • 索引序列
  • 冠状病毒论文联合发表
  • 冠状病毒论文联合发表网站
  • 冠状病毒论文联合发表时间
  • 冠状病毒论文发表
  • 发表论文冠状病毒
  • 返回顶部